577反战联盟
此刻,前方谷地的敌军已经和正面部队接上火了,听上去敌人射击散乱盲目,贺凡判断正是因为自己果断突破到其背后,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威胁,现在他要去兑现这种恐惧了。
01号坦克一马当先喜向敌阵反冲回去,刚才突破时他没有发现指挥部,不过失去了叠木错克山顶的侦察和活力支援,这伙敌人有没有指挥已经不在话下了,歼灭只是时间问题。
贺凡命令尚可一战的17号战车紧跟自己,不必太过靠近敌人,那些火箭弹在远距离上基本没有威胁。车长开始利用战车顶部的机枪开始长点射,收割那些站得直挺挺的敌人。火舌所到之处,那些无暇多顾的敌人无不人仰马翻。处于两面夹击中的敌人很快意识到应该分兵反击,但是由于无法了解整个态势,混乱的反击很快被打散。最后,在一名副营长的指挥下,锡克步兵们开始借助突出的岩石掩护,进行最后的顽抗,他们有一个预备计划,就是山上的另一个营会在危机时,来救他们。
坦克炮长们选择步兵杀伤弹药,对脆弱的岩石进行射击。将敌人赖以躲藏的巨石炸得粉碎,化作无数的破片,躲藏其后的锡克步兵被完全地吞没。如同贺凡预料的那样,在这片荒芜的无依托的谷地,这群敌人不可能坚持到天亮。尽管他们抱定有去无回的勇气来挑战中国军队,但是他们没有料到,最终的牺牲竟然会毫无价值。
锡克营的副营长开始意识到,继续留在原地,被歼灭只是时间问题;在呼叫几遍上级始终没有回应之后,开始犯浑。他命令丢下伤员带队向山上跑。此时山谷气温已经下降到了零下25并且开始飘雪。身穿厚重冬季装备的印度士兵早已精疲力竭,已经很难完全沿着原路爬上高山了,尤其后面还有各种火力不断地向他们射击。
贺凡打光了机枪弹药,利索地钻出炮塔,更换了一根250发弹链。然后钻回去,继续遥控机枪进行瞄准。
那些在山坡山举步维艰的敌人完全丧失隐藏和反击的能力,看上去就像是慢动作。他转动视场狭窄且只有微光夜视作用的机枪瞄准镜,向每一个可以大致分辨的目标打出一两个点射,如果目标倒下说明打中了,如果不动,则说明大概识别错了目标。眼见敌军无力还手,他下令所有4辆坦克抵近到山坡下,打开前大灯为自己以及躲在后方阴暗角落里的迫击炮小组指示目标。这场战斗自开始以来,那些迫击炮弹的落点就打得乱七八糟,大部分落在距离敌人很远的地方,显然稀薄的空气和黑夜,给那些刚刚从其他军区调来,只掌握一般射表射击技术的新兵带来了困难。不过他预计,15分钟内,即使后方火力继续保持这么差劲的水准,战斗也基本可以解决。
电台里突然传来上级的命令,要求他和其余部队停止射击,进行监视。他骂了一声娘,下令4辆坦克停止开火,然后调整电台去关心他抛锚的那辆坦克,然后得到了令他沮丧的,发动机报废无法修复的答复,这意味着,他可能又要拆东墙补西墙地筹措一番了。
枪声突然稀疏下来,让几乎冻僵完全陷入绝望的印度锡克联队的残兵们看到了希望。中国军队在山谷里点起了篝火,然后从中国军队控制的山谷中开出一辆装载着电源和大型扩音器的越野车。2名站在车上的印度人,开始对着溃退中的印度士兵喊话。
稀薄的空气中,一个声音飘来,他自称来自于印度人民觉醒与反战联盟,原来属于在阿萨姆战役中,被俘的印度宪兵部队一员。
他喊道:我的锡克族兄弟,请停止无意义的战斗。不久前,我也在为新德里的政府拼死作战。因为我认为我们与印度教徒有相同的信仰起源,而与共产党完全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话题。但是最近,我必须说,我错了,我认为仅仅从信仰上讲,我们与中国人更加的相似。
说完一长段话,他拖过氧气面罩喘了几口气,然后继续说:想想看,我们信仰里没有种姓歧视和压迫,没有不义的战争;但是几个世纪以来,不管是谁来统治印度。那些蒙古人、英国人,或者现在的政府,都将我们驱赶上战场,当做炮灰;这些人发动的战争,什么时候追求过公正?但是……我的兄弟们,中国人不是这样,他们与任何强权不同,他们信仰平等,不管是人与人之间,还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这是我这短短2个星期来得到的结论。
如果你们回顾历史,自从尼赫鲁时代以来,锡克教在印度国内就屡屡受到迫害,仅仅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将人民分成四等。是时候,考虑我们民族正真的自决与自治了……
“你这个可耻的叛徒,你是敌人的帮凶……”山上,一个因为寒冷和缺氧而嘶声力竭的声音大喊道,但是他的声音太小很快被扩音器盖过去了。
郑辉驾驶战机,一路向目标区域追击,他希望雷达或者夜视设备能看到敌人。当然他还必须时刻提防四面峻峭的雪山和远处敌人的防空火力,敌人对北斗卫星的干扰,使得夜间的各种任务,需要格外的小心,必须时刻依靠地形扫描和预警机的提醒来确认四周高山的距离。而西南始终有一部警戒雷达在周而复始地扫描自己,如果计算撞山的风险,显然不适合通过降低高地来躲开它。
目标区域已经确定为200x500的矩形区域,对照地图,很容易就可以发现一片平坦的谷底,有一条可以退却的通道,确实适合作为炮兵阵地。不过雷达无法发现任何的目标,显然敌人溜得很快,他不是在前面向左拐就是向右拐了。飞机在高空转弯,雷达失去角度,现在交给后座飞行员通过夜视设备侦察,如果敌人保持行驶或者怠速,就会暴露红外信号,那样就可以投下激光制导炸弹将其毁灭。
当然郑辉一直在担心敌人的新防空系统,简报会上的敌情描述虽然不够详细,但是情报处是从来不会乱说话的。他小心翼翼地转了一个弯,与斯利那加保持着三十几公里的距离,转弯过程中战斗机上的告警设备,始终没有发出警告声;当然这并不等于安全,如果敌人有经验,照射雷达扫描到完成跟踪,会是很快的一个阶段,而跟踪到发射的时间可能更短。所以他必须提前考虑几个摆脱的方案。他毕竟是开侦察机出身,所以始终保持着对危险的充分认识,是长期以来的习惯。
预警机一直在东方盘旋,始终存在着被高山遮住视线的情况。值班的区域外电子干扰机位置稍微靠前些,但是也不够理想。
后座飞行员终于看到了一辆在群山中移动的车辆。他要求郑辉保持平飞,以便于增加倍率观察。他看到了2个方盒子一样的底盘在行进,上面驮着粗大的炮管,现在在他确认为一前一后两辆自行火炮。敌人可能听到了飞机的声音,停下不动了,大概以为这样可以避开雷达或者目视搜索。当然发现目标的时机有些晚,它们已经处于了吊舱视野的角度边源,随着飞机的向前飞行,很快就看不见了。
郑辉意识到自己必须第二次盘旋找到激光照射的机会,或者他也可以让指挥部找一架携带反坦克导弹的无人机来干这件事,这也是最近空军尝试的一种新的作战模式,尽量将传感器发现的移动能力不足,且价值不高的目标让给无人机来攻击,但是这两辆自行火炮显然不是低价值目标。
郑辉询问了一下可以执行任务的无人机的位置,不知何故预警机暂时给不出答案。现在他别无选择只能自己来完成一次困难的轰炸,单机执行激光制导炸弹攻击并不容易,因为飞机的速度总是大于炸弹,把握不好,就很容易错过目标。
他制导,至少要干掉领头的第一辆。但是不能向东转弯,因为那里有一座雪山,于是只能继续向西转弯,这使得他与潜藏未知威胁的斯利那加的距离更加的靠近,所以他必须保持相当速度,来防止敌人的偷袭,这使得转弯半径变得更大。在压坡飞行中,后座飞行员再次看到了目标,并试图进行激光指示,但是飞机的坡度不在投弹许可范围内,随后他又看不到第一辆战车了。
战机终于完成了转弯,计划从目标后方进入并实施打击。郑辉提醒搭档,自己不会在投弹前减速,所以他必须尽快完成指示和投弹。
斯利那加方向始终没有大的动静,这是十分蹊跷的情况,以往至少会有一部照射雷达短时间开机进行恫吓,但是今天没有出现。
武器指导员选择武器控制面板解除了炸弹保险,他再次看到正准备继续上路的敌人自行火炮。显然敌人受到了一定的指挥,这从他们的不断应变动作上可以看出来。
“我需要将速度减低到700。”他提醒郑辉,至少在炸弹击中前,飞机不能因为太快而错过目标。
“我尽量保持平稳。”
郑辉正要减速。来自于西方山区的一部部署在很低位置的雷达,突然照射到了战机。他下意识地将节流阀向前推,并作出机动反制。放弃攻击显然是必须的,尽管2枚250公斤炸弹已经解除了保险,进入了不可逆的待命状态。
“赶紧投弹。”郑辉命令道。于是两枚炸弹,从挂加上落下。他无法带着2枚解除保险的炸弹进行剧烈机动,另外,扔掉不必要的负荷,也可以增加一些横滚能力和不必要的雷达反射。
“什么系统?”他一边发射箔条,一边大声喝问。
“我不知道?”
武器指导员同时负责电子对抗与警戒,但是眼前巨大的以本机为中心的垂直显示器上,只是显示出了照射源的位置,却无法测量出其余的有用东西,比如雷达的类型什么的。
如果是萨姆6,天空系统,亦或者s300,电子威胁显示系统至少会根据以往的记录立即给出详细信息,不管它们是不是使用备用的频道或者不同的信号调制方式,都不会漏掉。现在,从完成跟踪的时间看,当然这是一部相控阵雷达,这意味极可能着会有导弹升空,而其余的事情,并没有人知道。
郑辉赶紧向东转弯。预警机提醒他看到了敌人导弹发射,暂时只看到1枚。郑辉回头,向西投去一瞥,没有看到如流星般升起的火光,通常s300会发射2枚对付一个目标,并且总是在第一阶段选择较大的角度升高,以尽快获得高度和速度。然后它们会一路靠惯性猛砸过来。
当然他低下头,可以从显示器上看到1枚尾随的导弹的位置,或许是2枚,只是贴的比较紧,预警机无法看清。他来不及多看一眼来袭导弹的数据框,不过后座飞行员一直在报告其中不断上升的高度何速度数字。
听上去来袭导弹的高度提升不大,它们不是沿着巨大的抛物线飞向自己,而是沿着一条更直接的路线飞过来。看上去对自己的动力信心十足。
歼16战斗机急转向一侧躲闪,郑辉必须冒一下撞山的风险。如果不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他自知很难避开那部要命的雷达,各种感染对于它的波束几乎是无效的。转弯时,下面山谷炸成一片,那两枚炸弹终于掉到地面上,当然肯定是没有炸到。
此刻编队其余的2架战机也在规避动作当中,显然他们也被那部雷达一并锁定了,索性它们较之郑辉多出10公里的距离,处于较为安全的距离内。
好在月光下,雪山始终存在一定的轮廓。尽管肉眼不容易判别距离,但是总好过依照雷达获得的地形数据飞行,他现在需要随时盯着各个方向,而不是单一的地形匹配飞行;所以郑辉必须硬着头皮向那座苍白昏暗的轮廓撞过去,他知道这才是最大的保护伞,机舱内充斥着,接近障碍的警告声。他仔细分辨不同的声音,确认雷达照射摆脱了。再回过头,2个亮点迅疾地从刚才自己绕过的山头过来。
01号坦克一马当先喜向敌阵反冲回去,刚才突破时他没有发现指挥部,不过失去了叠木错克山顶的侦察和活力支援,这伙敌人有没有指挥已经不在话下了,歼灭只是时间问题。
贺凡命令尚可一战的17号战车紧跟自己,不必太过靠近敌人,那些火箭弹在远距离上基本没有威胁。车长开始利用战车顶部的机枪开始长点射,收割那些站得直挺挺的敌人。火舌所到之处,那些无暇多顾的敌人无不人仰马翻。处于两面夹击中的敌人很快意识到应该分兵反击,但是由于无法了解整个态势,混乱的反击很快被打散。最后,在一名副营长的指挥下,锡克步兵们开始借助突出的岩石掩护,进行最后的顽抗,他们有一个预备计划,就是山上的另一个营会在危机时,来救他们。
坦克炮长们选择步兵杀伤弹药,对脆弱的岩石进行射击。将敌人赖以躲藏的巨石炸得粉碎,化作无数的破片,躲藏其后的锡克步兵被完全地吞没。如同贺凡预料的那样,在这片荒芜的无依托的谷地,这群敌人不可能坚持到天亮。尽管他们抱定有去无回的勇气来挑战中国军队,但是他们没有料到,最终的牺牲竟然会毫无价值。
锡克营的副营长开始意识到,继续留在原地,被歼灭只是时间问题;在呼叫几遍上级始终没有回应之后,开始犯浑。他命令丢下伤员带队向山上跑。此时山谷气温已经下降到了零下25并且开始飘雪。身穿厚重冬季装备的印度士兵早已精疲力竭,已经很难完全沿着原路爬上高山了,尤其后面还有各种火力不断地向他们射击。
贺凡打光了机枪弹药,利索地钻出炮塔,更换了一根250发弹链。然后钻回去,继续遥控机枪进行瞄准。
那些在山坡山举步维艰的敌人完全丧失隐藏和反击的能力,看上去就像是慢动作。他转动视场狭窄且只有微光夜视作用的机枪瞄准镜,向每一个可以大致分辨的目标打出一两个点射,如果目标倒下说明打中了,如果不动,则说明大概识别错了目标。眼见敌军无力还手,他下令所有4辆坦克抵近到山坡下,打开前大灯为自己以及躲在后方阴暗角落里的迫击炮小组指示目标。这场战斗自开始以来,那些迫击炮弹的落点就打得乱七八糟,大部分落在距离敌人很远的地方,显然稀薄的空气和黑夜,给那些刚刚从其他军区调来,只掌握一般射表射击技术的新兵带来了困难。不过他预计,15分钟内,即使后方火力继续保持这么差劲的水准,战斗也基本可以解决。
电台里突然传来上级的命令,要求他和其余部队停止射击,进行监视。他骂了一声娘,下令4辆坦克停止开火,然后调整电台去关心他抛锚的那辆坦克,然后得到了令他沮丧的,发动机报废无法修复的答复,这意味着,他可能又要拆东墙补西墙地筹措一番了。
枪声突然稀疏下来,让几乎冻僵完全陷入绝望的印度锡克联队的残兵们看到了希望。中国军队在山谷里点起了篝火,然后从中国军队控制的山谷中开出一辆装载着电源和大型扩音器的越野车。2名站在车上的印度人,开始对着溃退中的印度士兵喊话。
稀薄的空气中,一个声音飘来,他自称来自于印度人民觉醒与反战联盟,原来属于在阿萨姆战役中,被俘的印度宪兵部队一员。
他喊道:我的锡克族兄弟,请停止无意义的战斗。不久前,我也在为新德里的政府拼死作战。因为我认为我们与印度教徒有相同的信仰起源,而与共产党完全没有什么可以讨论的话题。但是最近,我必须说,我错了,我认为仅仅从信仰上讲,我们与中国人更加的相似。
说完一长段话,他拖过氧气面罩喘了几口气,然后继续说:想想看,我们信仰里没有种姓歧视和压迫,没有不义的战争;但是几个世纪以来,不管是谁来统治印度。那些蒙古人、英国人,或者现在的政府,都将我们驱赶上战场,当做炮灰;这些人发动的战争,什么时候追求过公正?但是……我的兄弟们,中国人不是这样,他们与任何强权不同,他们信仰平等,不管是人与人之间,还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这是我这短短2个星期来得到的结论。
如果你们回顾历史,自从尼赫鲁时代以来,锡克教在印度国内就屡屡受到迫害,仅仅是因为我们不愿意将人民分成四等。是时候,考虑我们民族正真的自决与自治了……
“你这个可耻的叛徒,你是敌人的帮凶……”山上,一个因为寒冷和缺氧而嘶声力竭的声音大喊道,但是他的声音太小很快被扩音器盖过去了。
郑辉驾驶战机,一路向目标区域追击,他希望雷达或者夜视设备能看到敌人。当然他还必须时刻提防四面峻峭的雪山和远处敌人的防空火力,敌人对北斗卫星的干扰,使得夜间的各种任务,需要格外的小心,必须时刻依靠地形扫描和预警机的提醒来确认四周高山的距离。而西南始终有一部警戒雷达在周而复始地扫描自己,如果计算撞山的风险,显然不适合通过降低高地来躲开它。
目标区域已经确定为200x500的矩形区域,对照地图,很容易就可以发现一片平坦的谷底,有一条可以退却的通道,确实适合作为炮兵阵地。不过雷达无法发现任何的目标,显然敌人溜得很快,他不是在前面向左拐就是向右拐了。飞机在高空转弯,雷达失去角度,现在交给后座飞行员通过夜视设备侦察,如果敌人保持行驶或者怠速,就会暴露红外信号,那样就可以投下激光制导炸弹将其毁灭。
当然郑辉一直在担心敌人的新防空系统,简报会上的敌情描述虽然不够详细,但是情报处是从来不会乱说话的。他小心翼翼地转了一个弯,与斯利那加保持着三十几公里的距离,转弯过程中战斗机上的告警设备,始终没有发出警告声;当然这并不等于安全,如果敌人有经验,照射雷达扫描到完成跟踪,会是很快的一个阶段,而跟踪到发射的时间可能更短。所以他必须提前考虑几个摆脱的方案。他毕竟是开侦察机出身,所以始终保持着对危险的充分认识,是长期以来的习惯。
预警机一直在东方盘旋,始终存在着被高山遮住视线的情况。值班的区域外电子干扰机位置稍微靠前些,但是也不够理想。
后座飞行员终于看到了一辆在群山中移动的车辆。他要求郑辉保持平飞,以便于增加倍率观察。他看到了2个方盒子一样的底盘在行进,上面驮着粗大的炮管,现在在他确认为一前一后两辆自行火炮。敌人可能听到了飞机的声音,停下不动了,大概以为这样可以避开雷达或者目视搜索。当然发现目标的时机有些晚,它们已经处于了吊舱视野的角度边源,随着飞机的向前飞行,很快就看不见了。
郑辉意识到自己必须第二次盘旋找到激光照射的机会,或者他也可以让指挥部找一架携带反坦克导弹的无人机来干这件事,这也是最近空军尝试的一种新的作战模式,尽量将传感器发现的移动能力不足,且价值不高的目标让给无人机来攻击,但是这两辆自行火炮显然不是低价值目标。
郑辉询问了一下可以执行任务的无人机的位置,不知何故预警机暂时给不出答案。现在他别无选择只能自己来完成一次困难的轰炸,单机执行激光制导炸弹攻击并不容易,因为飞机的速度总是大于炸弹,把握不好,就很容易错过目标。
他制导,至少要干掉领头的第一辆。但是不能向东转弯,因为那里有一座雪山,于是只能继续向西转弯,这使得他与潜藏未知威胁的斯利那加的距离更加的靠近,所以他必须保持相当速度,来防止敌人的偷袭,这使得转弯半径变得更大。在压坡飞行中,后座飞行员再次看到了目标,并试图进行激光指示,但是飞机的坡度不在投弹许可范围内,随后他又看不到第一辆战车了。
战机终于完成了转弯,计划从目标后方进入并实施打击。郑辉提醒搭档,自己不会在投弹前减速,所以他必须尽快完成指示和投弹。
斯利那加方向始终没有大的动静,这是十分蹊跷的情况,以往至少会有一部照射雷达短时间开机进行恫吓,但是今天没有出现。
武器指导员选择武器控制面板解除了炸弹保险,他再次看到正准备继续上路的敌人自行火炮。显然敌人受到了一定的指挥,这从他们的不断应变动作上可以看出来。
“我需要将速度减低到700。”他提醒郑辉,至少在炸弹击中前,飞机不能因为太快而错过目标。
“我尽量保持平稳。”
郑辉正要减速。来自于西方山区的一部部署在很低位置的雷达,突然照射到了战机。他下意识地将节流阀向前推,并作出机动反制。放弃攻击显然是必须的,尽管2枚250公斤炸弹已经解除了保险,进入了不可逆的待命状态。
“赶紧投弹。”郑辉命令道。于是两枚炸弹,从挂加上落下。他无法带着2枚解除保险的炸弹进行剧烈机动,另外,扔掉不必要的负荷,也可以增加一些横滚能力和不必要的雷达反射。
“什么系统?”他一边发射箔条,一边大声喝问。
“我不知道?”
武器指导员同时负责电子对抗与警戒,但是眼前巨大的以本机为中心的垂直显示器上,只是显示出了照射源的位置,却无法测量出其余的有用东西,比如雷达的类型什么的。
如果是萨姆6,天空系统,亦或者s300,电子威胁显示系统至少会根据以往的记录立即给出详细信息,不管它们是不是使用备用的频道或者不同的信号调制方式,都不会漏掉。现在,从完成跟踪的时间看,当然这是一部相控阵雷达,这意味极可能着会有导弹升空,而其余的事情,并没有人知道。
郑辉赶紧向东转弯。预警机提醒他看到了敌人导弹发射,暂时只看到1枚。郑辉回头,向西投去一瞥,没有看到如流星般升起的火光,通常s300会发射2枚对付一个目标,并且总是在第一阶段选择较大的角度升高,以尽快获得高度和速度。然后它们会一路靠惯性猛砸过来。
当然他低下头,可以从显示器上看到1枚尾随的导弹的位置,或许是2枚,只是贴的比较紧,预警机无法看清。他来不及多看一眼来袭导弹的数据框,不过后座飞行员一直在报告其中不断上升的高度何速度数字。
听上去来袭导弹的高度提升不大,它们不是沿着巨大的抛物线飞向自己,而是沿着一条更直接的路线飞过来。看上去对自己的动力信心十足。
歼16战斗机急转向一侧躲闪,郑辉必须冒一下撞山的风险。如果不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他自知很难避开那部要命的雷达,各种感染对于它的波束几乎是无效的。转弯时,下面山谷炸成一片,那两枚炸弹终于掉到地面上,当然肯定是没有炸到。
此刻编队其余的2架战机也在规避动作当中,显然他们也被那部雷达一并锁定了,索性它们较之郑辉多出10公里的距离,处于较为安全的距离内。
好在月光下,雪山始终存在一定的轮廓。尽管肉眼不容易判别距离,但是总好过依照雷达获得的地形数据飞行,他现在需要随时盯着各个方向,而不是单一的地形匹配飞行;所以郑辉必须硬着头皮向那座苍白昏暗的轮廓撞过去,他知道这才是最大的保护伞,机舱内充斥着,接近障碍的警告声。他仔细分辨不同的声音,确认雷达照射摆脱了。再回过头,2个亮点迅疾地从刚才自己绕过的山头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