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权枭】一切,从失败开始
江陵之役尽数告一段落,伊府重新修缮,承蒙右仆射王弼上表,换上了一方金碧辉煌的巨型匾额,并由庆帝萧澄钦点,封号“奉国伊府”,连伊老爷子也博了一个“江陵郡公”的称号。
一连数日无事,眼见着时节入冬,北地一片萧肃,本以为这一年就此平安过去,可是在冬至后的第三天清晨,一封塘报打破了许久的寂静。
光禄府的大门被敲开,万俟佟川亲自率人将徐衾接走,马车径奔柱国骠骑府而去。
柱国将军府正堂,宇文豫正襟危坐,尚书右仆射郭焱,兵部侍郎以及神武营的几名总管尽皆在列。
徐衾在佟川引领下进得堂中,看到这些个熟识面孔,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
果不其然,眼见着众人落座,宇文豫拿出了一道蓝文折报举在手中,对众人说道:“今日之事并非好事,想必诸位也已经猜出个大概了吧?”
众人没有言语,徐衾侧目观望一番,目光最终落在了尚书右仆射郭焱身上,这位老大人眉心紧蹙,一副受了什么奇耻大辱的样子。
见这些同僚都没说话,徐衾疑惑的问:“将军名言,不知到底发生了何等大事?”
宇文豫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转目看向郭焱,冷声问道:“仆射大人,想来昨夜里就该接到消息了吧?”
郭焱再也坐不住了,起身来到堂心,躬身拜道:“柱国将军不必再说了,此番是郭某荐人不当,才使得我北安受此重创,老臣无颜面见我朝列祖列宗,祈请自除官爵,流放边缘,也算替那无用外甥谢罪!”
从这突兀的对话当中,徐衾想到了一个人来,却没有多言,而是默默的等待着宇文豫的反应。
宇文豫无奈的摇了摇头,苦涩的道:“事已至此,也怪不得仆射大人,只是苦了我大安三万虎贲,就此夭折!”
说到这里,那边兵部侍郎李孺庭也赶忙出列,垂头丧气的道:“有此丧事,此时下官也难辞其咎,还望宇文柱国降罪,老臣方能心安!”
宇文豫不觉无语,以手揉捏着睛明,片刻之后抬首对众人说道:“诸位大人不必自责,如今这等事情,即便把人贬杀干净又有何益!本将今日请大家来,是为了商讨如何补救,而不是追罪问责的!”
郭焱和李孺庭会意,默默的回到了座位,宇文豫看着那些丈二金刚一般的军将,将塘报拆开,捻在手中,对着众人说道:“今晨刚刚得报,半月前,北离韩昌王高瑜并范阳侯卢晔兴兵七万,自晋州争进,做急行军兵压蒲同二州,并于临汾一役大败安军,两万将士殉难!”
此言一出,徐衾登时便诧异开言道:“怎么可能,虽说薛准所率并非我朝精锐,可即便三七对敌,也决然不会有如此伤亡!”
徐衾满是疑惑,一旁郭焱惭愧的开了口:“伊光禄有所不知,这还只是伤亡之人,剩下万余军士被困在蒲州城中,若不及时施救,恐怕早晚是高瑜囊中之物!”
“伊某听得糊涂,还望郭仆射把话说清楚!”
“北离兴兵之日,刚刚进驻临汾的准儿预先便探听到了异动,是以驰书同州潼关蒲州三地!”
郭仆射连声哀叹,徐衾狐疑的问:“这不是很通常理吗?”
郭焱一听这话,登时羞愧难当的道:“若是逐层传报,王师早就开拔而去,便不会导致现在的结果!”
郭焱将事情说了一遍,徐衾听得面上阴晴不定,原来那薛准为两州沿线的守将送去的书信并不是求援的,而是擅自吩咐三地将官坚壁清野,不许轻动。
这个命令下得颇为蹊跷,不过徐衾一听便明白过来,临汾行军总管薛准原本是打算以己之军歼灭素来不及北安的高离兵马。
古之将佐最忌自负多疑,虐卒贪功,沾染一二,必无生路,而这一次,这薛准竟然一口气占了三条。
本打算做做样子便能平定高离,可是任谁也没有想到,这其实是对方精心布下的局。
一连五日,薛准所部与北离小股军马连战连捷,一直没有与其大队遭遇,眼见着北离军节节败退,北安军马心中仅有的防备之心也被消磨殆尽。
不知不觉间,临汾兵马竟然离开驻地越来越远,最终,双方在城外数十里之地相遇,与薛准所想不同的是,对敌的并非北离全部兵力,约算下来不过万人。
连日征战下来,虽然频频取胜,可临汾兵马已然疲敝不堪,与势头正旺的高离分兵仆一交战,毫无悬念的落败,直到此时,薛准才发觉势头不对,即可回兵临汾,到城下时,卢晔早已取了此地。
薛准慌了,派人赶往各处求援,结果可想而知,高瑜早有准备,不但封锁各处通路,还顺势将蒲州与潼关围了起来。
卢晔兵马尾随而至,失了根本的薛准所部本就人心惶惶,此时更是全然乱了阵脚,一路败北之下,三万兵马被蚕食了将近七成,所剩残兵好一番挣扎,才突进了蒲州城中。
而薛准本人,也在突进之时中了药箭,刚到蒲州便不治身亡。
这一切都发生在江陵战事之时,待到发觉之时,已然成了眼前形势,蒲州,潼关被围,同州城防岌岌可危,帝都长安更是危在旦夕。
“好一招骄兵摧怠之计!”徐衾心中这样想着,郭焱悲愤的道:“可叹薛准自诩颇有智计,却不想在此处栽了跟头!”
“现在这个时候,再去埋怨一个亡人已无意义!”徐衾转首看向兵部侍郎,“蒲州和潼关外围还有多少兵马可调?”
李孺庭回道:“回禀光禄大人,只有此前负责巡防宣抚的神武营兵马,不然先将他们调去抵挡一阵……”
“不可!”还没等李孺庭说完,徐衾和宇文豫便异口同声的回绝。
二人对视一眼,宇文柱国和声问:“伊光禄可有良策?”
“神武营兵是潼蒲之后最后一道屏障,若是轻动,后续军兵接济失时,必将重蹈薛准覆辙!”
宇文豫频频颔首:“那依公子之见,该做何趋处?”
徐衾思虑片刻,回道:“如今大军刚刚结战,眼下又天寒地冷,疲敝之师不可久战,好在江陵战前,薛准自请统军之时已调斛律将军与何良换防,按照日程,再有半月便可到达同州。”
徐衾话锋一转:“可着人通知何良率少数精锐为先锋,星夜兼程与神武营合兵一处争进,如此一来,则潼蒲危局可解,还能保存京兵战力,待到明年春来再做了断!”
一连数日无事,眼见着时节入冬,北地一片萧肃,本以为这一年就此平安过去,可是在冬至后的第三天清晨,一封塘报打破了许久的寂静。
光禄府的大门被敲开,万俟佟川亲自率人将徐衾接走,马车径奔柱国骠骑府而去。
柱国将军府正堂,宇文豫正襟危坐,尚书右仆射郭焱,兵部侍郎以及神武营的几名总管尽皆在列。
徐衾在佟川引领下进得堂中,看到这些个熟识面孔,心中不由得生出一种不祥的预感。
果不其然,眼见着众人落座,宇文豫拿出了一道蓝文折报举在手中,对众人说道:“今日之事并非好事,想必诸位也已经猜出个大概了吧?”
众人没有言语,徐衾侧目观望一番,目光最终落在了尚书右仆射郭焱身上,这位老大人眉心紧蹙,一副受了什么奇耻大辱的样子。
见这些同僚都没说话,徐衾疑惑的问:“将军名言,不知到底发生了何等大事?”
宇文豫没有急着回答,而是转目看向郭焱,冷声问道:“仆射大人,想来昨夜里就该接到消息了吧?”
郭焱再也坐不住了,起身来到堂心,躬身拜道:“柱国将军不必再说了,此番是郭某荐人不当,才使得我北安受此重创,老臣无颜面见我朝列祖列宗,祈请自除官爵,流放边缘,也算替那无用外甥谢罪!”
从这突兀的对话当中,徐衾想到了一个人来,却没有多言,而是默默的等待着宇文豫的反应。
宇文豫无奈的摇了摇头,苦涩的道:“事已至此,也怪不得仆射大人,只是苦了我大安三万虎贲,就此夭折!”
说到这里,那边兵部侍郎李孺庭也赶忙出列,垂头丧气的道:“有此丧事,此时下官也难辞其咎,还望宇文柱国降罪,老臣方能心安!”
宇文豫不觉无语,以手揉捏着睛明,片刻之后抬首对众人说道:“诸位大人不必自责,如今这等事情,即便把人贬杀干净又有何益!本将今日请大家来,是为了商讨如何补救,而不是追罪问责的!”
郭焱和李孺庭会意,默默的回到了座位,宇文豫看着那些丈二金刚一般的军将,将塘报拆开,捻在手中,对着众人说道:“今晨刚刚得报,半月前,北离韩昌王高瑜并范阳侯卢晔兴兵七万,自晋州争进,做急行军兵压蒲同二州,并于临汾一役大败安军,两万将士殉难!”
此言一出,徐衾登时便诧异开言道:“怎么可能,虽说薛准所率并非我朝精锐,可即便三七对敌,也决然不会有如此伤亡!”
徐衾满是疑惑,一旁郭焱惭愧的开了口:“伊光禄有所不知,这还只是伤亡之人,剩下万余军士被困在蒲州城中,若不及时施救,恐怕早晚是高瑜囊中之物!”
“伊某听得糊涂,还望郭仆射把话说清楚!”
“北离兴兵之日,刚刚进驻临汾的准儿预先便探听到了异动,是以驰书同州潼关蒲州三地!”
郭仆射连声哀叹,徐衾狐疑的问:“这不是很通常理吗?”
郭焱一听这话,登时羞愧难当的道:“若是逐层传报,王师早就开拔而去,便不会导致现在的结果!”
郭焱将事情说了一遍,徐衾听得面上阴晴不定,原来那薛准为两州沿线的守将送去的书信并不是求援的,而是擅自吩咐三地将官坚壁清野,不许轻动。
这个命令下得颇为蹊跷,不过徐衾一听便明白过来,临汾行军总管薛准原本是打算以己之军歼灭素来不及北安的高离兵马。
古之将佐最忌自负多疑,虐卒贪功,沾染一二,必无生路,而这一次,这薛准竟然一口气占了三条。
本打算做做样子便能平定高离,可是任谁也没有想到,这其实是对方精心布下的局。
一连五日,薛准所部与北离小股军马连战连捷,一直没有与其大队遭遇,眼见着北离军节节败退,北安军马心中仅有的防备之心也被消磨殆尽。
不知不觉间,临汾兵马竟然离开驻地越来越远,最终,双方在城外数十里之地相遇,与薛准所想不同的是,对敌的并非北离全部兵力,约算下来不过万人。
连日征战下来,虽然频频取胜,可临汾兵马已然疲敝不堪,与势头正旺的高离分兵仆一交战,毫无悬念的落败,直到此时,薛准才发觉势头不对,即可回兵临汾,到城下时,卢晔早已取了此地。
薛准慌了,派人赶往各处求援,结果可想而知,高瑜早有准备,不但封锁各处通路,还顺势将蒲州与潼关围了起来。
卢晔兵马尾随而至,失了根本的薛准所部本就人心惶惶,此时更是全然乱了阵脚,一路败北之下,三万兵马被蚕食了将近七成,所剩残兵好一番挣扎,才突进了蒲州城中。
而薛准本人,也在突进之时中了药箭,刚到蒲州便不治身亡。
这一切都发生在江陵战事之时,待到发觉之时,已然成了眼前形势,蒲州,潼关被围,同州城防岌岌可危,帝都长安更是危在旦夕。
“好一招骄兵摧怠之计!”徐衾心中这样想着,郭焱悲愤的道:“可叹薛准自诩颇有智计,却不想在此处栽了跟头!”
“现在这个时候,再去埋怨一个亡人已无意义!”徐衾转首看向兵部侍郎,“蒲州和潼关外围还有多少兵马可调?”
李孺庭回道:“回禀光禄大人,只有此前负责巡防宣抚的神武营兵马,不然先将他们调去抵挡一阵……”
“不可!”还没等李孺庭说完,徐衾和宇文豫便异口同声的回绝。
二人对视一眼,宇文柱国和声问:“伊光禄可有良策?”
“神武营兵是潼蒲之后最后一道屏障,若是轻动,后续军兵接济失时,必将重蹈薛准覆辙!”
宇文豫频频颔首:“那依公子之见,该做何趋处?”
徐衾思虑片刻,回道:“如今大军刚刚结战,眼下又天寒地冷,疲敝之师不可久战,好在江陵战前,薛准自请统军之时已调斛律将军与何良换防,按照日程,再有半月便可到达同州。”
徐衾话锋一转:“可着人通知何良率少数精锐为先锋,星夜兼程与神武营合兵一处争进,如此一来,则潼蒲危局可解,还能保存京兵战力,待到明年春来再做了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