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155节
  朱棣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个傻儿子竟然还有这种“智慧”,丫的,为建文皇帝复仇,这一点确实想得好,朱允炆在官民之中的威望无人能比,他死了之后,自己振臂一呼确实可以带京军杀回来,不管朱允炆还有没有儿子活着,自己能都能掌握大权。
  可问题是,你们把建文皇帝弄死了没?没有考虑过,弄不死他这回事……
  他是皇帝,大明都是他的天下,皇宫内更是他的天下,你们凭什么认为能杀掉建文皇帝?就朱桂那点人,朱允熥那点阴谋?
  好吧,朱桂不能得逞,朱允熥差一点得逞,可终归还是没有得逞不是吗?
  “皇上,臣请旨去一趟安全局,见一见这个逆子!”
  朱棣气得脸色铁青。
  朱允炆微微摇了摇头:“四叔,高阳郡王所犯之罪,实在是罪不可赦,理应斩杀。只不过,念在四叔劳苦功劳的份上,朕破例一次,将他放了。”
  朱棣不知道朱允炆到底是怎么盘算的,但还是连连谢恩。
  朱允炆想了想,从桌案上又取出一份文书,递给朱棣:“这是关于武义船队的猜想文书,你且看看。”
  朱棣北征在外,对金陵中事,对水师中事并不知情,还是朱高炽告诉了一些,似乎武义船队并没有牺牲在茫茫大海之中,而是抵达了南美洲以北的北美洲之地。
  朝廷正在筹备再下西洋,再次进行一次长途远航,为了这一次行动,龙江船厂、马鞍山船厂正在日夜劳作,以打造出全新的、更坚固、体型稍比大福船更大一些的蒸汽机铁船,并争取在五月之前完成海试,七月完成各种装备上船,八月再次海试,九月出航。
  但这是水师的事,从来都与朱棣无关。
  朱棣不明白朱允炆为何将这种文书拿给自己看,带着疑惑问道:“皇上,武义大船队倘若真的在北美洲,朝廷再次派出远航船队便是,这与臣似乎并无关系……”
  朱允炆微微点头,带朱棣进入偏殿,指了指舆图:“北美洲也好,南美洲也罢,那里多数是土著人,现在依旧是极蛮荒的地方。但四叔看到没有,这北美洲的土地很多,可以说,它是一片无主之地。”
  朱棣皱眉,无主之地?
  难道说朱允炆想给这片土地找个主人?
  朱允炆深深看了一眼朱棣:“朕想要控制北美洲,将它纳入大明的版图。只不过大明距离北美洲地距离实在太过遥远,纵是用上蒸汽机船,走最短的海路,来回递给消息将近八个月,若途中遭遇风暴,还可能会中断了联系,一两年没个准信都有可能。”
  “说到底,北美洲可以纳入大明的版图,日月旗可以插在那里的土地之上,但朝廷无法控制那里的领土,只能选择一个人,一个忠诚于皇室的人,控制那里。就如云南的沐氏家族,他们可以一代又一代去镇守云南,朕也需要一个人,一代又一代镇守北美洲。”
  朱棣喉结动了动,不安地说:“皇上总不会是想让臣去北美洲吧,如此蛮荒之地,与放逐没什么区别吧?”
  朱允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说:“不是朕想让四叔去北美洲,而是四叔请求朕,下旨准许四叔前往北美洲。”
  朱棣错愕地看着朱允炆,如此糟糕的坏事,你让我主动?
  朱允炆从书架上取了个卷轴,交给朱棣:“这是一份简略的乾坤舆图,四叔可以带回去好好看看,不管你是想去北美洲,还是想去南美洲,朕都答应。”
  朱棣不甘心地问:“臣没有其他选择?”
  朱允炆愣了下,哈哈大笑道:“我的四叔,你想留在金陵,朕也答应,想跟着去北平,朕也高兴。你是朕的四叔,是大明王朝的功臣,朕绝不会强求于你。只不过,这对四叔来说,兴许是个机会。”
  朱棣不知道这个机会,指的是什么。
  朱允炆指向舆图上的北美洲方向,轻松地说:“大明人才多的是,想完成这个使命的人也多。只不过这件事朕第一个找的是四叔,不是放逐发配,而是信赖器重。四叔回去好好思量,四月一日之前告诉朕结果便可。若四叔不想去,朕会选派其他人去。总会有合适的人,将日月旗插在那里。”
  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朱高炽:真正的封国
  扬鞭,猛地抽落。
  朱高煦惨叫的声音连燕王府的院墙都拦不住,跑出去许远,隔着两条街都能听到。
  这一次,燕王妃没有说情,朱高炽眼不见心不烦,在书房教导朱瞻基筹算之术,朱高燧上前凑了一次,挨了两鞭子,干脆站在一旁嘴里喊着“别打了”,脚却一动不动。
  朱棣是真的发怒了。
  自己辛辛苦苦,几次征战,生里来,死里去,杀了多少敌人,为的是什么,是大明江山稳固,是王朝再无敌人寇边,是不负太祖所托!
  可自己这个儿子实在是不争气,竟然自大到要谋反,还想充当谋反之中的“黄雀”,你也不看看脑袋里装的是什么东西,连国子监都把你开了出来,你还玩阴谋诡计?
  你在青楼乱搞关系也就罢了,现在竟然绑着全家人跟你一起造反,你知不知道周王怎么死的,齐王怎么死的,你知不知道猪是怎么死的?
  白痴!
  朱棣恨不得抽死朱高煦,你丫的就不能老老实实当个郡王,吃喝嫖赌随便你,过了这辈子不就成了,没脑子还非要往阴谋家方向发展,因为你,朱允炆已将打算将自己,不,是将全家人发配到几万里之外去了!
  燕王妃见朱高煦被打得痛哭求饶,终还是心疼地站了出来:“再打下去,可就要出人命了。”
  “打死更好!本王没这样的儿子!”
  朱棣怒火中烧。
  燕王妃伤感不已:“煦儿的错也是妾身的错,要打你连我一起打算了。你常年在外,我又疏于教导,才让他误入歧途。”
  朱棣见燕王妃垂泪,胸口起伏不定,终丢下鞭子,指着朱高煦说:“从今日起,你只能留在西跨院,敢出一步,把你的腿打断!丘福,看好他了,不准任何外人去见他,更不准他将任何消息传递到外面去!”
  丘福领命,命人将遍体鳞伤的朱高煦带走。
  燕王妃走至朱棣身边,哀伤地说:“王爷回来了,将他严加看管便是,若气坏了身子,岂不是不值。只要不让他出门,想来再不会出乱子。”
  朱棣一肚子怒气不知道如何发泄,又不好冲燕王妃发火,只好挥了挥袖子,直奔书房而去,见到朱瞻基在看书,暴躁的情绪顿时好了许多。
  朱瞻基将书搁下来,喊了声:“爷爷。”
  朱棣欣慰地看了看朱瞻基,点了点头问:“为何今日不待在东宫?”
  朱瞻基看了一眼朱高炽,对朱棣道:“父亲说,孙儿回来爷爷心情会好一些,心情好了,便能冷静下来思考大事。”
  朱棣瞪了一眼朱高炽。
  朱高炽瘸着腿走出来行礼,胖乎乎的脸颊动了动:“父王其实不必过于恼怒,安全局既然遵旨意放了二弟,说明此事已了。”
  朱棣坐了下来,端起茶碗:“你老子恼怒的不是这件事,你们总知道南美洲、北美洲吧,就是郑和带船队,用了四五年光景往返,带回来高产庄稼的地方。因为你二弟的错,也因为父王打败了帖木儿,打败了鞑靼,已是功高震主,皇上有意将我们一家人送至那蛮荒之地!”
  朱高炽上前一步,急切地问:“当真?”
  朱瞻基两眼冒光,抓着朱棣的衣襟:“如此好事,爷爷一口答应了吧?”
  朱棣有些迷糊,看着朱高炽、朱瞻基,沉声道:“你们是不是听错了,我说的是,发配到蛮荒之地,极遥远的蛮荒之地!看你们的表情,怎么连发配两个字是何意义都不知了?”
  朱高炽与朱瞻基对视了一眼。
  朱瞻基见父亲鼓励,便开口道:“不瞒爷爷,我们早就知道了朝廷想要开发南美洲与北美洲之事,孙儿还与太子几次商议如何在蛮荒之地开辟出一片乐土,太子甚至畅想过亲自带船队去那遥远的地方,只不过因为他的身份,注定无法远航。”
  “朝廷一直都在物色人选,哪怕是没有武义大船队的消息,皇上也会在定远行省戡平地方之后,命令水师船队再一次前往南美洲,然后再图谋北美洲的领土。”
  朱棣很是不理解:“大明疆域如此广袤,治理都成了问题,缘何还要去图谋如此遥远的地方?隔着几万里路,途中又有各种危险,随时可能倾覆,皇上如此做是为了什么?”
  在朱棣的意识里,大明的疆土其实就是陆地上的这些疆土,只要消灭了鞑靼与瓦剌这两股力量,大明就没了真正的敌人,既然敌人没了,那就专注于内治,不需要再去弄更多的土地去了。想想曾经的蒙元,疆域多大,可后来呢,瞬间分崩离析,就连蒙古草原都要丢了。
  疆域太大,治理不易,地方上事本就多,万一出点乱子,朝廷还得一一应对,到时候难免折腾。若五年十年折腾那么一两次也就罢了,可若是一两年折腾五次十次,那还怎么过?
  疆域足够了,没必要再去打了,尤其没必要派遣军队前往万里,几万里之外的地方,何况还是蛮荒之地。
  朱高炽看着朱棣,肃然地说:“皇上想要更多的领土成为大明的领土,传播大明的文化。父王,若是我们去北美洲或南美洲,那里将会是——我们的封国,真正的封国!”
  封国!
  朱棣对这一套并不感兴趣,太祖在的时候确实也给过封国。
  燕国嘛。
  只不过自己只有兵权,没有政权,相对于春秋时期的封国、汉朝时期的封国还是不一样的。虽说去了蛮荒美洲,确实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封国,成为那里真正的王,所有权力集于一身。
  但问题是,蛮荒之地的王有啥好嘚瑟的,和谁显摆去?你看看南洋那么多藩属国,这一个个王谁过得好了?
  朱瞻基见朱棣心思不在美洲,略一思索,开口道:“爷爷,开天辟地是了不得的事,将蛮荒之地化作繁华之地,想来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孙儿想出海,去海外看看,去未知的世界看看。爷爷若不答应,那孙儿长大之后,给皇上请旨再去也不迟。”
  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想当美洲巡抚的朱瞻基
  朱瞻基所受教育与朱棣不同,朱棣生在战火燃烧的年代,打小就不老实,也不好学习,对打架斗殴一类,后来更是被老朱派到战场上当了实习生,一战成名。
  朱棣的目光盯着的就两个方向:远处的元廷,老爹身下的黄颜色的椅子。
  黄色椅子弄不到手,那就只能盯着敌人看了,敌人被打没了,就没了目标,也没了征战的心思。在朱棣的世界观里,大明打服草原就够了,甚至都不用耗力气占领。
  但朱瞻基的世界观不是这样,他很早就开始接触新的学问,接触乾坤舆图,接触远航书籍,知道大明之外还有无数的国家,知道宁王正在非洲,知道高产庄稼来自南美洲,也清楚亚马逊河里有无数的危险,那是原始森林更是隐藏着吃人的怪……
  航海的冒险精神,国子监教材中融入的开拓精神,东宫灌输的“疆域便是资源,资源便是国力”的思想,加上朱允炆时不时指点江山,想要将乾坤纳为大明一体的意气风发,这些都深深改变了朱瞻基。
  朱瞻基在塑造世界观最重要的年纪里,吸收的多是开拓,扩张,资源,国力等思想,思考问题的视角并不是只局限在大明疆域的北面,还有海洋之外的大陆,大陆之外的海洋!
  朱棣看着朱瞻基,摇头道:“那里是蛮荒,去了又有什么意义,何况路途之中危险重重,稍有不慎便会葬身大海,你是爷爷最疼爱的孙子,未来的燕王,留在大明安稳过日子不是更好?”
  朱瞻基退后一步,坚定地说:“朝廷虽然不会摘了藩王的头衔,但未来数十年藩王怕是没了用武之地,只能吃喝度日,毫无建树。孙儿想要做大事,不想庸庸碌碌。宁王叔爷可以当非洲巡抚,他日孙儿也可以当美洲巡抚。”
  朱棣头疼不已,看向朱高炽:“你是如何教导他的,为何如此固执,美洲有什么好的,一旦去了,说不得一辈子都回不来大明,谁来凭吊太祖?不去,就留在大明!”
  朱高炽见朱棣有些愠怒,连忙对朱瞻基说:“你现在还小,说不得日后便改了主意。太子欣赏你,未来可能会将你留在内阁,当个文臣治理国事也不是庸碌一生。”
  朱瞻基不乐意。
  无论是朱允炆还是朱文奎,这都是人精,朱允炆创造了一个时代,朱文奎以后定会延续这个时代的辉煌,在这两人手下办事自然是好事,但往往只是奉旨办事,存在感很低,加上朱允炆办完了许多事,自己就算是施展抱负,也施展不到哪里去。
  真正能让自己留名青史的,是成为大明皇帝手中的开拓之剑,就如梁成道、施进卿、黄森屏,如张辅、爷爷、宋晟、郑和、骆冠英……
  新的领土,必然需要一个最骄傲的名字来点缀。
  朱棣见朱瞻基不说话,多少有些头疼,对朱高炽说:“去,找几个蛐蛐来,孙儿不是喜欢斗蛐蛐,今日爷爷无事,便与你斗一斗。”
  朱高炽有些为难,道:“蛐蛐已经放了。”
  朱棣愣了下。
  朱瞻基板着小脸说:“太子都不斗蛐蛐,也不好玩,我怎么能贪图享乐。皇上说过,缔造大明盛世的过程中,一刻都不能松懈。”
  “走,算了,本王走。”
  朱棣有些待不下去了,孙子出了问题,总想着去美洲,跟着朱文奎混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啊,年纪轻轻就被人带偏了……
  入夜。
  朱棣盯着乾坤舆图,如何都睡不着。
  美洲很远,很远。
  按照郑和船队带来的消息,那里的蛮荒程度不比云南、贵州的一些无人之地好哪里去。从郑和船队惨烈的损失就可以看出,那就不是个好地方。
  可自己该如何选?
  功高盖主,皇帝如何安置自己?
  这些年来,藩王造反一个接一个,就连朱允炆的胞弟朱允熥也造了反,现在的朱允炆对藩王还有多少信任,多少耐心,尤其是朱高煦卷入过谋逆之中,而自己也是棋手选定的“第三代古今”!
  这一连串加在一起,朱允炆对自己还放心吗?
  兴许他现在对自己放心,可哪一日他若是身体不好了,比自己命还短,需要让朱文奎接替皇位时,他还会放心吗?
  朱允炆能镇住自己,是因为他在军民之中的威望如日中天,无可取代,朱文奎可未必。自己能威胁到皇权传承,哪怕是自己毫无兵权,不问朝事,朱允炆也未必全部信任自己。
  父亲当年不就是这样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