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所以他伺候皇帝睡下之后,便夤夜来到了平安这里。见到平安,问的第一句话就是,“平安啊,你那个计划当真可行?”
“这我可说不好。”平安没有打包票,而是道,“张总管你也知道我见识少,许多事情都不懂,一拍脑袋就想到了这件事,究竟能不能成,我心里也没底呢。”
张东远没好气的瞥他,“我还不知道你?若是没有底气,你岂能拿出来?跟我说一句实话,你究竟是什么打算?”
平安眨了眨眼睛,狡黠一笑,“我说的也是实话。总管也知道我是在宫里长大的,虽然自认见过的事情不少,只这农事上,却实在是一窍不通的。又怎敢跟您保证这法子一定可行?”
“那你还拿出来,莫不是想忽悠我?”张东远怀疑的看着他。
平安微微一笑,“子曰:吾不如老农。”
张东远微微一愣,但他毕竟也是学过四书的人,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这句话出自论语,孔子亲口承认自己在农事上比不得老农,在园艺上不如老圃,术业有专攻,人皆有所长有所不长。
所以平安的意思是让他去找真正懂得农事的人来办这件事。——能不能行,试试看不就行了吗?反正计划平安已经拿出来了,只需要照做,花费不了多少精力和时间。如果真的有用,那对张东远来说自然是好事,没用也不会损失太多。
而以张东远对平安的了解来说,他觉得平安实在不是会用这种事情来消遣别人的人。所以他至少有六七成把握能做成,这已经足够张东远下定决心了。
“好,我回头就找人来试试看。”张东远道,顿了顿,又问,“要多久才能看到成效?”
“多做些对照组,能够缩短时间。”平安说,“但怎么也得要个两三年,才能初现成效。”初见成效的意思是,可以在皇帝面前提一提这件事了。
张东远又低头看了看他的计划书,停留在了最后那部分内容上。虽然觉得平安为了混堂司的一点小事如此兴师动众未免有些荒唐,但他也不介意卖个好。反正这件事他就能做主。
于是张东远立刻道,“放心吧,这些多出来的人,我替你安排。”
也就是说混堂司的事情,不用推迟到两三年后再去解决了。
平安没有问张东远怎么解决,笑着点点头,“多谢张总管。”
“是我应该谢你。”张东远忍不住问他,“你为何不直接拿给陛下看?”以平安的能耐,皇帝怎么可能一直让人待在混堂司里?之前不过是气不过,但有了刘才人那事作为缓冲,陛下的气其实已经消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平安递个梯子,皇上自然就下了这个台阶。
平安笑笑不说话。
张东远叹了一口气,“罢了,想必这些事情你心里有数,也不需要我多话。不过我还是要叮嘱你两句,这是在宫中,陛下是咱们的主子。”年轻人,有气性是好事,可把自己看得太高,往往容易跌落下来。
平安低头,“我知道,让张总管费心。”
显然并不打算谈论这个话题,也没有将张东远的话听进去。
张东远又说了两句闲话,然后便起身离开了。他私底下跑来见平安这事不能让人知道,否则还不知道能做出什么文章来。所以也不能久留。
把人送走,平安安安生生的躺在床上,心情惬意,放松极了。
果然事情都应该交给别人去做,自己不必事必躬亲,就会容易得多。以前他总是这里不放心那里不放心,但其实每个人都不是傻子,只要方法得当,他们自然就会卖力去做好一件事。
端看能不能将人网罗进来罢了。
平安发现自己也要走上一条从前自己所鄙夷的道路。
虽然这么说脸皮实在是有点厚,但平安忽然觉得,自己能够理解历史上那些所谓的大奸臣了,尤其是一手遮天把持朝政,做出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的那种。难道这些人天生就是奸臣吗?也未必,不过是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最容易做成事情,于是便不得不榻踏上这条路,及至后来连自己都无法掌控那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于是内部出了问题,轰然崩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是平安上初中的时候学过的一句话,语出禁烟英雄林则徐。
到今天他才隐隐约约有几分明白了。虽然平安觉得自己的境界差着这些历史名人十万八千里,但是大家做的事情,倒都差不多。
只是希望将来有天回过头来看,自己没有那么令人讨厌,最重要的是——希望结局不要这么悲惨才好。
商鞅、晁错、范仲淹、张居正、戊戌六君子……改革者不得善终,几乎已经成了定例。
平安翻了个身,觉得自己想太多。即便要类比,也应该类比历史上的那些太监。什么赵高、王振、刘瑾、魏忠贤之类……当然,大家的共同点是都没什么好下场。
这个故事有点儿糟心,平安再翻了个身,将这个念头也从脑海中抛出去。闭上眼睛,终于慢慢睡去。
结果居然梦见了赵璨。
两个人坐在灯下,赵璨握着他的手,小心翼翼的打量,然后轻轻在他手心里吹了一口气,问,“还疼吗?”
问的应该是那些水泡吧?平安恍然,然后摇头。
梦里的自己有点儿怪。或者说梦里的气氛有点儿怪,他跟赵璨之间,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那样,彼此都表现得十分亲密,仿佛理所当然。
所以赵璨的神情和动作都是如此的自然,好像真的将他捧在手心,受一点点小伤就会无比心疼。
平安自己很清醒,但却看到梦里的自己红了脸,低声说,“痛。”
然后……然后他就看到赵璨举着他的手放在唇边,然后伸出舌头,在掌心的伤处轻轻舔了舔。
“你干什么?”梦里的自己矫揉造作的捏着声音问。听得平安自己都忍不住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实在是太肉麻了。
然而赵璨浑然不觉,朝梦里的平安灿然一笑,“唾液有助于伤口愈合。”他一本正经的说。
原来赵璨连梦里都那么的不正经,平安觉得自己没救了。
他陡然惊醒过来。
睁开眼睛的时候才察觉到床前有个模模糊糊的影子。平安吓了一大跳,下意识的坐起身,听见对方压低声音,“是我。”
是赵璨。
竟然不是做梦。平安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忍不住有些怪异,下意识的将受伤的手放在衣服上搓了搓,仿佛那里真的残留着什么东西似的。搓完他才意识到自己这个动作,忍不住以手加额。
“你怎么来了?”他也压低声音问。
赵璨说,“听说你受伤了?”
平安无奈,“只是起了几个水泡,已经快好了。你该不会真的是为了这种无聊的事情来的吧?”
“……张东远刚刚来过。”赵璨道,“他跟你说了什么?是否皇帝让你回司礼监了?”
原来是为了这个。平安忍不住想,赵璨究竟为什么会这么紧张?是怕他回司礼监,还是希望他回去?
“没有。”他沉默了一下,道,“只是一点私事,我拜托了他,现在有了结果,过来送个消息罢了。”
赵璨不知道信没信,反正将这个话题接过,重新伸手去捉平安的手,“让我看看你的伤。”
“黑漆漆的怎么看?”平安挣扎。
但赵璨握得很紧,“我有办法。”他说,然后用另一只手在平安手心里摩挲了一下,就找到了伤处。的确不大,而且已经结痂,看上去很快就能好了。赵璨心头一松,手上的也放开了力道。
平安连忙将自己的手收回来,只觉得手心里一片火辣辣的,跟脸上一样。
在赵璨说他有办法的瞬间,平安竟然鬼使神差的以为,他会像梦里那样用舌头舔……
“咳咳……看完了,你该回去了。”
平安抓了抓头,对赵璨这种黏糊的做法有些警惕,更对心软了的自己十分不满。他跟赵璨已经不是那种关系了,走偏了的路赶紧倒回来重走就行了,之前那一段,最好两个人都忘掉。
但赵璨显然不这么想,而他也没有那样豁达。
不过平安很快就不得不下定决心了。
这时节已经是腊月,新年将至,各地到任期满的官员们纷纷回京,等候迁调,各地的消息也都被送到京城,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王从义也给平安带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的消息。
消息是冯玉堂那边送来的,走了皇城司的路子,直接送到了王从义手里。王从义和石世文隐隐不对付,冯玉堂又是平安的人,消息更是指定了给平安,所以他立刻就送过来了。
这是一封短信,主要是说他在那里一切顺利,已经初步铺开了摊子。然后顺便提了一句,他已经跟平安派去的人联络过,也做好了相关的安排。
言辞含糊,但平安一看就知道说的是徐文美已经安顿好了。至于究竟是留在那边,还是去了江南,便不得而知了。
徐文美的事情才是平安跟赵璨所有矛盾的根本来源。收到消息之后,平安对于自己最近的疏懒和松懈不免也生出几分警惕来。再次提醒自己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从前的事说不上来谁对谁错,但已经足够让平安知道,自己跟赵璨继续纠缠不休并不合适。他没有任性的权力,也不能够在承受再一次的意外和疏忽大意了。
虽然受到了一点打击,但收到这封消息,平安最多的还是高兴。毕竟西边的事情进行得顺利,徐文美也安顿好了,一切都按照计划往前推进,自然是值得高兴的事。
更让平安高兴的是,新年结束的第一个大朝会上,皇帝便隐隐露出打算对西边用兵的意思来了。
众所周知,草原上才是合适的养马之处。大片广漠的草场,才能养出优良的马匹。而有了马匹,才能装备骑兵,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大楚自己目前只有两处养马地。第一处是上林苑,这里养的都是皇室私用的马匹,一共不过几百匹马,聊胜于无。
另一处在北边的燕州。如今大楚军队使用的马匹,几乎都是这里提供的。但仍旧远远不足。
原本涿州那边也是有马场存在的,但是西边的草原人不安分,那里时时都会有小规模的战争爆发,养那么多马在那里,说不准就会被草原人掠去,得不偿失,因此后来废置了。
这一次对西边用兵,皇帝的意思是要将边境线再往西推进一个州左右的范围。那边大片地方都适合用来养马,纳入国土之后,自然便能够利用起来。在几年之内,便可装备出一支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的骑兵。
而骑兵,是用来对付北边的长河部落的。燕州的马场也好,西边的草地也好,论起来都比不上长河部落所占据的长河流域。那里水草丰美,物产丰富,但气候环境又与江南截然不同,很适合养马。
长河部落曾经依靠骑兵征战天下,举世皆惊。直到现在,虽然大楚已经立国多年,提起长河部落来,仍旧令人心有戚戚。
这才是大楚真正的心腹之患。不过当年他们被太祖率军击破,元气大伤,内部又自己分裂成了各个小部落,所以这几十年来都在休养生息,并没有什么威胁。
但是已经过去了那么久,分久必合,北边这几年来动作频频,皇帝也有些按捺不住了。再不做好准备,说不定又要被人压着打。
有识之士多少都能看出来几分,所以对于皇帝的暗示,并没有人立刻跳出来反对。
只不过战争也不是那么好打的,朝中需要做的准备还有许多。至少一两年才能真的打起来。——这让平安很不适应。他觉得打仗应该是大卡车把军队全都拉过去,短时间内便能够交战,分出胜负。
但是在这个年代,消息传递滞后,于是不管什么事情都慢吞吞的。好比徐文美,出去了半年才有消息送回来。在后世是难以想象的。
而平安能做的就是等。不过他目前也的确是没有心思在意朝堂上的事,因为现在混堂司面临着改建的大事。消息传来之后,所有人都振奋不已。因为他们得到了确切的消息,被裁掉的那一部分人,也会安排新的差事,并不用担心会被遣送出宫。
这里的大部分人并不关心要做的是什么事,只要有钱拿能养活家里人就是了。反正在混堂司做的也都是力气活儿。
大家更好奇新的锅炉房造出来之后,会是什么样子。
不少人消息灵通,早就知道这件事跟平安有关系,纷纷来找他打听消息。但平安对此一概装傻了事。心中则感叹张东远做事情干脆利落,说是会解决,这才不到两个月,就已经安排好了。
所以谁能说权势不是好东西呢?
平安能够忽悠别人,但有泰却是知根知底的,甚至亲眼看到平安做的计划书,根本瞒不过去。不过他也没有宣扬出去的意思,就是每天都很兴奋,上完了自己的差事,还跟着大家娶看修建中的锅炉房。每当听见有人赞叹,便露出一脸与有荣焉的表情来。
宫中所用的东西,总是精益求精,哪怕只是个锅炉房。所以这一造就造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直到满京城里都已经传遍了朝廷即将跟西边开战的消息,这边的锅炉房才终于算是造好了。
第一次试用时,张东远本人也到场了。见果然省时省力,不由大喜。这东西不光是宫里能用,外头也总有可以推广的地方,比如军营之中,便很能够用得上。到时候就都是他张东远功劳簿上的一笔了。
当然,这一切是谁带来的,张东远并没有忘记。在试用成功之后,大加赞叹,同时将平安叫了过去,问他,“你总不能一直待在混堂司,趁着这个重新分人的机会,替你谋个下处如何?”
平安早就已经想好了,闻言便道,“我就去兵仗局吧。对了,我还要带一个人,可以吗?”
虽然是疑问,但平安知道张东远绝对不会拒绝。果然他只是转头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等着平安的有泰,“你要带的人就是他?”他关注平安,自然知道对方来了这边之后,交到了这么一个朋友。但张东远之前一直不相信平安会多在意。直到现在,才对这个叫有泰的小太监刮目相看。
据说木讷老实,可光是能让平安另眼相待这一点,就让张东远高看他一眼。
也不知道这家伙是怎么做到的,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傻人有傻福?平安聪明过头了,就喜欢这种木头一般的人?
不管心里怎么腹诽,在平安点头之后,张东远完全没有犹豫的道,“好,你回头收拾了东西,我让人过来给你带路。”
当着众人的面不便多谈,说完这几句话之后,平安便走开了。有泰立刻过来问,“张总管找你说什么?”
“我当初是将图纸交给了他,他很高兴,打算帮我换个地方。”平安问有泰,“你要跟我一起走吗?张总管可以帮忙安排。当然,若是你要留在混堂司,也是可以的。或是有别的想去的地方,也可以告诉我。”
“我跟着你。”有泰毫不犹豫的道,“咱们说好了,我会照顾好你。”
“这我可说不好。”平安没有打包票,而是道,“张总管你也知道我见识少,许多事情都不懂,一拍脑袋就想到了这件事,究竟能不能成,我心里也没底呢。”
张东远没好气的瞥他,“我还不知道你?若是没有底气,你岂能拿出来?跟我说一句实话,你究竟是什么打算?”
平安眨了眨眼睛,狡黠一笑,“我说的也是实话。总管也知道我是在宫里长大的,虽然自认见过的事情不少,只这农事上,却实在是一窍不通的。又怎敢跟您保证这法子一定可行?”
“那你还拿出来,莫不是想忽悠我?”张东远怀疑的看着他。
平安微微一笑,“子曰:吾不如老农。”
张东远微微一愣,但他毕竟也是学过四书的人,很快就反应过来了。这句话出自论语,孔子亲口承认自己在农事上比不得老农,在园艺上不如老圃,术业有专攻,人皆有所长有所不长。
所以平安的意思是让他去找真正懂得农事的人来办这件事。——能不能行,试试看不就行了吗?反正计划平安已经拿出来了,只需要照做,花费不了多少精力和时间。如果真的有用,那对张东远来说自然是好事,没用也不会损失太多。
而以张东远对平安的了解来说,他觉得平安实在不是会用这种事情来消遣别人的人。所以他至少有六七成把握能做成,这已经足够张东远下定决心了。
“好,我回头就找人来试试看。”张东远道,顿了顿,又问,“要多久才能看到成效?”
“多做些对照组,能够缩短时间。”平安说,“但怎么也得要个两三年,才能初现成效。”初见成效的意思是,可以在皇帝面前提一提这件事了。
张东远又低头看了看他的计划书,停留在了最后那部分内容上。虽然觉得平安为了混堂司的一点小事如此兴师动众未免有些荒唐,但他也不介意卖个好。反正这件事他就能做主。
于是张东远立刻道,“放心吧,这些多出来的人,我替你安排。”
也就是说混堂司的事情,不用推迟到两三年后再去解决了。
平安没有问张东远怎么解决,笑着点点头,“多谢张总管。”
“是我应该谢你。”张东远忍不住问他,“你为何不直接拿给陛下看?”以平安的能耐,皇帝怎么可能一直让人待在混堂司里?之前不过是气不过,但有了刘才人那事作为缓冲,陛下的气其实已经消得差不多了。这时候平安递个梯子,皇上自然就下了这个台阶。
平安笑笑不说话。
张东远叹了一口气,“罢了,想必这些事情你心里有数,也不需要我多话。不过我还是要叮嘱你两句,这是在宫中,陛下是咱们的主子。”年轻人,有气性是好事,可把自己看得太高,往往容易跌落下来。
平安低头,“我知道,让张总管费心。”
显然并不打算谈论这个话题,也没有将张东远的话听进去。
张东远又说了两句闲话,然后便起身离开了。他私底下跑来见平安这事不能让人知道,否则还不知道能做出什么文章来。所以也不能久留。
把人送走,平安安安生生的躺在床上,心情惬意,放松极了。
果然事情都应该交给别人去做,自己不必事必躬亲,就会容易得多。以前他总是这里不放心那里不放心,但其实每个人都不是傻子,只要方法得当,他们自然就会卖力去做好一件事。
端看能不能将人网罗进来罢了。
平安发现自己也要走上一条从前自己所鄙夷的道路。
虽然这么说脸皮实在是有点厚,但平安忽然觉得,自己能够理解历史上那些所谓的大奸臣了,尤其是一手遮天把持朝政,做出了不少利国利民之事的那种。难道这些人天生就是奸臣吗?也未必,不过是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最容易做成事情,于是便不得不榻踏上这条路,及至后来连自己都无法掌控那个庞大的利益集团,于是内部出了问题,轰然崩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这是平安上初中的时候学过的一句话,语出禁烟英雄林则徐。
到今天他才隐隐约约有几分明白了。虽然平安觉得自己的境界差着这些历史名人十万八千里,但是大家做的事情,倒都差不多。
只是希望将来有天回过头来看,自己没有那么令人讨厌,最重要的是——希望结局不要这么悲惨才好。
商鞅、晁错、范仲淹、张居正、戊戌六君子……改革者不得善终,几乎已经成了定例。
平安翻了个身,觉得自己想太多。即便要类比,也应该类比历史上的那些太监。什么赵高、王振、刘瑾、魏忠贤之类……当然,大家的共同点是都没什么好下场。
这个故事有点儿糟心,平安再翻了个身,将这个念头也从脑海中抛出去。闭上眼睛,终于慢慢睡去。
结果居然梦见了赵璨。
两个人坐在灯下,赵璨握着他的手,小心翼翼的打量,然后轻轻在他手心里吹了一口气,问,“还疼吗?”
问的应该是那些水泡吧?平安恍然,然后摇头。
梦里的自己有点儿怪。或者说梦里的气氛有点儿怪,他跟赵璨之间,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那样,彼此都表现得十分亲密,仿佛理所当然。
所以赵璨的神情和动作都是如此的自然,好像真的将他捧在手心,受一点点小伤就会无比心疼。
平安自己很清醒,但却看到梦里的自己红了脸,低声说,“痛。”
然后……然后他就看到赵璨举着他的手放在唇边,然后伸出舌头,在掌心的伤处轻轻舔了舔。
“你干什么?”梦里的自己矫揉造作的捏着声音问。听得平安自己都忍不住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实在是太肉麻了。
然而赵璨浑然不觉,朝梦里的平安灿然一笑,“唾液有助于伤口愈合。”他一本正经的说。
原来赵璨连梦里都那么的不正经,平安觉得自己没救了。
他陡然惊醒过来。
睁开眼睛的时候才察觉到床前有个模模糊糊的影子。平安吓了一大跳,下意识的坐起身,听见对方压低声音,“是我。”
是赵璨。
竟然不是做梦。平安在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忍不住有些怪异,下意识的将受伤的手放在衣服上搓了搓,仿佛那里真的残留着什么东西似的。搓完他才意识到自己这个动作,忍不住以手加额。
“你怎么来了?”他也压低声音问。
赵璨说,“听说你受伤了?”
平安无奈,“只是起了几个水泡,已经快好了。你该不会真的是为了这种无聊的事情来的吧?”
“……张东远刚刚来过。”赵璨道,“他跟你说了什么?是否皇帝让你回司礼监了?”
原来是为了这个。平安忍不住想,赵璨究竟为什么会这么紧张?是怕他回司礼监,还是希望他回去?
“没有。”他沉默了一下,道,“只是一点私事,我拜托了他,现在有了结果,过来送个消息罢了。”
赵璨不知道信没信,反正将这个话题接过,重新伸手去捉平安的手,“让我看看你的伤。”
“黑漆漆的怎么看?”平安挣扎。
但赵璨握得很紧,“我有办法。”他说,然后用另一只手在平安手心里摩挲了一下,就找到了伤处。的确不大,而且已经结痂,看上去很快就能好了。赵璨心头一松,手上的也放开了力道。
平安连忙将自己的手收回来,只觉得手心里一片火辣辣的,跟脸上一样。
在赵璨说他有办法的瞬间,平安竟然鬼使神差的以为,他会像梦里那样用舌头舔……
“咳咳……看完了,你该回去了。”
平安抓了抓头,对赵璨这种黏糊的做法有些警惕,更对心软了的自己十分不满。他跟赵璨已经不是那种关系了,走偏了的路赶紧倒回来重走就行了,之前那一段,最好两个人都忘掉。
但赵璨显然不这么想,而他也没有那样豁达。
不过平安很快就不得不下定决心了。
这时节已经是腊月,新年将至,各地到任期满的官员们纷纷回京,等候迁调,各地的消息也都被送到京城,总结过去,展望未来。
王从义也给平安带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人的消息。
消息是冯玉堂那边送来的,走了皇城司的路子,直接送到了王从义手里。王从义和石世文隐隐不对付,冯玉堂又是平安的人,消息更是指定了给平安,所以他立刻就送过来了。
这是一封短信,主要是说他在那里一切顺利,已经初步铺开了摊子。然后顺便提了一句,他已经跟平安派去的人联络过,也做好了相关的安排。
言辞含糊,但平安一看就知道说的是徐文美已经安顿好了。至于究竟是留在那边,还是去了江南,便不得而知了。
徐文美的事情才是平安跟赵璨所有矛盾的根本来源。收到消息之后,平安对于自己最近的疏懒和松懈不免也生出几分警惕来。再次提醒自己不能好了伤疤忘了疼。
从前的事说不上来谁对谁错,但已经足够让平安知道,自己跟赵璨继续纠缠不休并不合适。他没有任性的权力,也不能够在承受再一次的意外和疏忽大意了。
虽然受到了一点打击,但收到这封消息,平安最多的还是高兴。毕竟西边的事情进行得顺利,徐文美也安顿好了,一切都按照计划往前推进,自然是值得高兴的事。
更让平安高兴的是,新年结束的第一个大朝会上,皇帝便隐隐露出打算对西边用兵的意思来了。
众所周知,草原上才是合适的养马之处。大片广漠的草场,才能养出优良的马匹。而有了马匹,才能装备骑兵,提升军队的战斗力。大楚自己目前只有两处养马地。第一处是上林苑,这里养的都是皇室私用的马匹,一共不过几百匹马,聊胜于无。
另一处在北边的燕州。如今大楚军队使用的马匹,几乎都是这里提供的。但仍旧远远不足。
原本涿州那边也是有马场存在的,但是西边的草原人不安分,那里时时都会有小规模的战争爆发,养那么多马在那里,说不准就会被草原人掠去,得不偿失,因此后来废置了。
这一次对西边用兵,皇帝的意思是要将边境线再往西推进一个州左右的范围。那边大片地方都适合用来养马,纳入国土之后,自然便能够利用起来。在几年之内,便可装备出一支骁勇善战、所向披靡的骑兵。
而骑兵,是用来对付北边的长河部落的。燕州的马场也好,西边的草地也好,论起来都比不上长河部落所占据的长河流域。那里水草丰美,物产丰富,但气候环境又与江南截然不同,很适合养马。
长河部落曾经依靠骑兵征战天下,举世皆惊。直到现在,虽然大楚已经立国多年,提起长河部落来,仍旧令人心有戚戚。
这才是大楚真正的心腹之患。不过当年他们被太祖率军击破,元气大伤,内部又自己分裂成了各个小部落,所以这几十年来都在休养生息,并没有什么威胁。
但是已经过去了那么久,分久必合,北边这几年来动作频频,皇帝也有些按捺不住了。再不做好准备,说不定又要被人压着打。
有识之士多少都能看出来几分,所以对于皇帝的暗示,并没有人立刻跳出来反对。
只不过战争也不是那么好打的,朝中需要做的准备还有许多。至少一两年才能真的打起来。——这让平安很不适应。他觉得打仗应该是大卡车把军队全都拉过去,短时间内便能够交战,分出胜负。
但是在这个年代,消息传递滞后,于是不管什么事情都慢吞吞的。好比徐文美,出去了半年才有消息送回来。在后世是难以想象的。
而平安能做的就是等。不过他目前也的确是没有心思在意朝堂上的事,因为现在混堂司面临着改建的大事。消息传来之后,所有人都振奋不已。因为他们得到了确切的消息,被裁掉的那一部分人,也会安排新的差事,并不用担心会被遣送出宫。
这里的大部分人并不关心要做的是什么事,只要有钱拿能养活家里人就是了。反正在混堂司做的也都是力气活儿。
大家更好奇新的锅炉房造出来之后,会是什么样子。
不少人消息灵通,早就知道这件事跟平安有关系,纷纷来找他打听消息。但平安对此一概装傻了事。心中则感叹张东远做事情干脆利落,说是会解决,这才不到两个月,就已经安排好了。
所以谁能说权势不是好东西呢?
平安能够忽悠别人,但有泰却是知根知底的,甚至亲眼看到平安做的计划书,根本瞒不过去。不过他也没有宣扬出去的意思,就是每天都很兴奋,上完了自己的差事,还跟着大家娶看修建中的锅炉房。每当听见有人赞叹,便露出一脸与有荣焉的表情来。
宫中所用的东西,总是精益求精,哪怕只是个锅炉房。所以这一造就造了将近一年的时间,直到满京城里都已经传遍了朝廷即将跟西边开战的消息,这边的锅炉房才终于算是造好了。
第一次试用时,张东远本人也到场了。见果然省时省力,不由大喜。这东西不光是宫里能用,外头也总有可以推广的地方,比如军营之中,便很能够用得上。到时候就都是他张东远功劳簿上的一笔了。
当然,这一切是谁带来的,张东远并没有忘记。在试用成功之后,大加赞叹,同时将平安叫了过去,问他,“你总不能一直待在混堂司,趁着这个重新分人的机会,替你谋个下处如何?”
平安早就已经想好了,闻言便道,“我就去兵仗局吧。对了,我还要带一个人,可以吗?”
虽然是疑问,但平安知道张东远绝对不会拒绝。果然他只是转头看了一眼站在不远处等着平安的有泰,“你要带的人就是他?”他关注平安,自然知道对方来了这边之后,交到了这么一个朋友。但张东远之前一直不相信平安会多在意。直到现在,才对这个叫有泰的小太监刮目相看。
据说木讷老实,可光是能让平安另眼相待这一点,就让张东远高看他一眼。
也不知道这家伙是怎么做到的,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傻人有傻福?平安聪明过头了,就喜欢这种木头一般的人?
不管心里怎么腹诽,在平安点头之后,张东远完全没有犹豫的道,“好,你回头收拾了东西,我让人过来给你带路。”
当着众人的面不便多谈,说完这几句话之后,平安便走开了。有泰立刻过来问,“张总管找你说什么?”
“我当初是将图纸交给了他,他很高兴,打算帮我换个地方。”平安问有泰,“你要跟我一起走吗?张总管可以帮忙安排。当然,若是你要留在混堂司,也是可以的。或是有别的想去的地方,也可以告诉我。”
“我跟着你。”有泰毫不犹豫的道,“咱们说好了,我会照顾好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