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孔夫子
  李元霸停下了脚步,道:“什么时候的事?”
  “四日之前,现在他们应该已经快到长安了!”白福接口道。
  “斥候?”李元霸摸了摸下巴,突然笑了起来:“正愁睡觉找不到枕头呢,没想到这枕头自己就寻上门来了!”
  “卫主,我们需不需要做些准备?”白福继续小心翼翼地问道。
  “准备?”李世民摆摆手,道:“什么准备都不用做!等朔州卫将那些铁勒人送到了长安城,你直接把他们关到掖庭宫去,卫里的人会知道怎么做的!”
  白福恭敬地行了一礼,道:“诺!”
  ……
  没有了白福打搅,一路进了自己的新房,看了看屋内仍旧是大红一片,李元霸不由得摇了摇头,随后直挺挺地就倒在了柔软的塌上。
  没有几个呼吸的时间,轻微的鼾声响起,却是已经累地睡着了。
  迷迷糊糊间,李元霸中途似乎听到了关门、开门的声音,隐约间似乎还进来了几个人。
  过了也不知道多长的时间,一声声的低吟传进了李元霸的耳中。
  “夫君,夫君,已经是晌午了,臣妾熬了一点莲子粥,起来喝点粥吧……”
  一道软糯的低吟,把李元霸叫得心痒痒地。
  睁开了眼睛,刚好看到了武顺那张俏丽的脸蛋,再看身上,却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然换上了一袭白色的睡袍,身上还盖了一层薄被。
  再往外看,却是赵菁菁在屋子中温酒煮茶,小桌子上还放这几样精致的小菜。
  李元霸晃了晃脑袋。看着武顺道:“顺儿,你不是在你爹那里吗?”
  武顺温婉地笑了笑,道:“夫君是朝廷的王爷,每日里有忙不完的事情,哪里有时间来接妾身?况且。应国公府到咱们王府也用不了多长时间,临到巳时的时候,妾身便叫父亲府上的管家把妾身送回了府中!”
  “哦!”
  听到武顺的诉说,李元霸只感觉心中一暖,一把抓住了武顺的小手,夹在了掌心中。多好的一名女子啊。自己上辈子老光棍一条,没想到这一世却是娶了这么一个好媳妇。
  被李元霸当着赵菁菁以及霞儿的面抓住了小手,武顺难免有些脸红,她往外抽了抽手,低垂着螓首说道:“夫君。你还是快些起来吃点东西吧,这是妾身刚熬的粥,还做了几样小菜。等吃过之后,夫君若是想要休息,再休息吧!”
  武顺一边说着话一边从一侧的铜盆里,取出了一条热气腾腾的湿巾,轻轻擦起了李元霸的手。
  “好!”
  待武顺将自己的双手擦洗干净,李元霸伸了个懒腰。身体之中顿时想起一股炒糖豆一般的声音。
  等武顺为其穿戴整齐之后,时间上已经过了晌午,李元霸坐到了外堂的桌子旁。
  武顺很温柔地伸出纤玉手。抄起了摆在李元霸面前的碗,轻轻吹了口,尝了尝之后,笑意盈盈地递到了李元霸的手中。
  “呼,好香啊!”李元霸喝了一口热气腾腾,浓香可口的莲子粥。突然说道:“顺儿,我睡了多久?现在又是什么时辰了?”
  “妾身听白管家说也没睡多久!哦。现在吗,现在应该是是临近午时了吧?”武顺一汤匙一汤匙地喂着李元霸。偶尔还拿起一边的丝巾帮李元霸擦拭一下嘴角溢出的粥渍。
  “那可真是苦了你了!”
  无论是做菜还是熬粥其实完全可以由下人们来做,可是今天全都由武顺亲历亲为地,这让李元霸的心中感到暖烘烘的。
  “对了,夫君,方才在你熟睡之时,宫里面的刘公公曾经来过一次,他见你正在熟睡便没有吵醒你。只是让妾身在夫君醒来之后告诉夫君,那一队斥候已经被送进了掖庭宫,并由陛下亲自堂审,该问的,该知道的,都已经问了出来!”
  武顺轻蹙着娥眉想了想,轻声细语地说道。
  咽下口中的饭菜,李元霸说道:“他还有没有说别的?”
  “嗯!”武顺微微颔首,道:“刘公公说,等夫君醒了之后最好是去一趟皇宫,太极殿!”
  “太极殿?”
  李元霸愣了一下,心说这也不是望日初一的,这李世民搞什么鬼,怎么还在太极殿呢?
  不会是把所有的朝臣都聚集到大殿中了吧?如果是这样的话,让这么一大帮子人等着自己个儿,还真是有点说不过去。
  匆匆又扒拉了两口,李元霸轻轻抱了抱武顺,道:“我得进宫一趟,如果晚上我回来地晚了,你就自己睡吧!”
  武顺那柔弱无骨的身子感受着李元霸那强劲有力的心跳,微摇螓首,柔声道:“夫君,妾身等你!”
  李元霸闻言微微一怔,没有说话,而是转身出了房间。
  直到此刻,李元霸才总算明白了家人对于自己的重要性,前世的他是个没爹没娘的家伙,虽说家中的那几个老家伙们对他也很不错,可也是当作知识上的继承人来培养的,从未有过让李元霸心头震颤的感觉。
  可是今日,任是朱雀大街上寒风凛冽,李元霸的心中依旧是火热的,因为他知道家中有人在等他,等他回家!
  ……
  辉煌的太极殿中,已经站满了或是身穿朝服,或是身披铠甲的文臣武将们。
  而在高高地黄金龙椅上,李世民很威严地坐在上面,只是他的脸色有些不好看,疲倦跃然那张依旧俊逸的面容。
  不用说,昨天一宿没睡,再加上一上午殚精竭虑地与李靖等人制定与薛延陀那帮瘪犊子们作战的计划,李世民是身心俱惫。
  再看站在一众文武官员之首的李靖、李绩,长孙无忌和房杜二人,也是一人挂着俩黑眼圈,脸上甚至都因为这一天一夜的不睡,多了很多条皱纹。
  倒是身穿黄色袍服的李承乾一脸地兴奋之色,就连李恪他们都是像打了鸡血一样,脸上的激动都快蹦出血来了!
  我了个擦,这几个坏小子今儿这是怎么了?一个个地像是娶了新媳妇儿一样兴奋?
  搞不明白的李元霸,晃了晃脑袋,把这个奇怪的想法甩出了脑袋。
  似乎是对于今天的事情早有预料,大殿中两排文臣武将们全都很沉默。
  毕竟皇宫之中的消息,往往传播地最快,再加上对于薛延陀大兵压境的消息,李世民并没有授意天机卫们封锁消息,大臣们能够知道也不算什么稀奇。
  文臣们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偶有四五个眼中出现了忧色,也绝对不是因为要打仗了,而是在关心自家的利益。
  对于文臣们,武将一向都是不屑一顾的,他们这些武将们在大唐的边关为国家出生入死地,这些文臣们却在背后嚼舌头根儿,什么滥杀,纵容兵丁劫掠,纵火行凶……对于敌人,不这样做,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所以,相比起文臣们而言,武将们都很热血地、很愤慨,对那些来自薛延陀部的铁勒人表现出了极度地不满,一个个急得脸红脖子粗的。
  这还是在长安城,如果真把这群无比生猛的汉子们放到边关的话,怕是当即就会跑去薛延陀的营地,跟铁勒人干起来!
  “诸位爱卿,今日唤你等前来,想必就算朕不说,你等也知晓是为了何事!昨夜朕与列位臣公仔细商议了一番,已经制定好了对薛延陀的作战就计划,可是朕依旧想听听你们的意见,来,谁先说?”
  李世民沉默了良久,终于开口了。
  “陛下,老臣以为,对薛延陀部族的铁勒人,当宽容以待,若是能和平解决的话,还是走和平路线的好,这样既可以让我大唐百姓免遭战争灾厄,又能够宣扬陛下的仁德之名,此乃两全其美!”
  李世民话音刚落,一个身穿紫红色袍服,看年纪足有六十岁的老书生蹦了出来,叽里呱啦地就是一通劝人向善的,拒绝征战的话语。
  这老家伙不是别人,正是盛世鸿儒,孔颖达!
  孔颖达,字冲远,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市)人。孔安之子,孔子三十二代孙,唐朝经学家。
  据传,孔颖达八岁就学,曾从刘焯问学,日诵千言,熟读经传,善于词章,隋大业初,选为“明经”,入唐时,任国子监祭酒。
  “胡说!”
  孔颖达的话音落地,满脸络腮胡子的程咬金立刻跳了出来,梗着脖子看着孔颖达道:“孔老夫子,我大唐以武立国,难道你要我大唐去向一个小小的薛延陀部,去向那些该死的铁勒人屈服、投降吗?”
  “程将军,你只为朝廷想,怎么不为我大唐的百姓们想想吗?”孔颖达不甘示弱地看着程咬金,冷声道:“你可知几千年前的大夏、殷商……当年的大秦是因何原因被灭掉的?”
  “哼,那夏桀,殷纣,暴秦有何资格与我大唐相提并论!”程咬金冷哼了一声,语气更是毫不客气。
  “怎么没有资格?”孔颖达道:“古往今来,历朝历代,哪一个王朝的更替,不是因为民怨积深,百姓忍无可忍!否则的话,百姓们怎么可能会如此轻易地被各朝的开国皇君挑动,从而推翻前朝?”
  “你……”程咬金刚要说些什么,李元霸的声音就响了起来:“本王想请问孔夫子,那番邦蛮夷可是我大唐子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