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老百姓们愿不愿意等上一个月?
只要他们习惯了这种购物模式,他们一定会愿意等的。因为,能省几个铜板是几个铜板。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大概很难想象,在一些偏远贫困的地方,因为交通很不发达,所以外来的商品反而就卖得越贵。这个现象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在柯祺穿越前,他的老家就在一片贫穷山区里,本地产的米油蔬菜卖得非常便宜,但衣服、电器等商品因为是外来的,却卖得非常贵。同样的衣服,在城市里的地摊上卖二十块钱,在他老家可能卖到六十。城市里买六七百的手机,在老家能卖一千。
这种现象会随着交通的便利和网购的盛行而渐渐消失。老百姓们也不傻,既然有便宜的,为何还要坚持买贵的?如果各类商品走驿站官方渠道,运输成本降低了,那么相应商品的价格也就降低了。
“这真的能赚钱?”开瑞帝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驿站一直就是个烧钱的玩意儿!
开瑞帝不是那种不懂民生的皇帝,正因为他知道,所以他才觉得柯祺的想法真是异想天开。
“皇上,臣可以保证能够赚钱,至于到底能不能让驿站收支平衡,这就不好说了。”柯祺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驿站本来就是必须要存在的机构,如果按照柯祺的想法能赚到一些钱,即便这点钱不足以维系驿站的日常运转,但皇上就能减少对驿站的拨款扶持了,这归根究底还是给国库省了钱的啊!
开瑞帝皱着眉头说:“但这……是不是就与民争利了?”
就偏远地区的老百姓们来说,他们原本都习惯去附近的镇上赶集,因此镇上是存在一些商铺的。如果远购成为了一种流行,那么这些原本的商铺怎么办?他们是不是就要被远购挤兑得关门大吉了?
“皇上,他们可以选择和官方合作,成为承包商。”柯祺说。
开瑞帝虽然不知道所谓的合作具体是怎么回事,但见柯祺言语轻松,就若有所思地点了下头。
柯祺又说:“皇上,如果远购真能实现,那么老百姓们不仅能低价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还能把自己吃自己用的土特产卖出来。比如说山珍野味,再比如说各类的果干、药材等,只要处理得当,就都可以被驿站收购。这其实是相当于给了老百姓们一个创收的机会。”这类东西在大城市里将卖得很好。
开瑞帝的眉头渐渐舒展了。他深深地看了柯祺一眼。
民间监察机构要不要建立?看过柯祺的分析后,开瑞帝其实很有些意动。就凭这一点,柯祺送上来的折子就已经有了很高的价值。至于老兵安置、驿站改革等问题,其实都不过是在锦上添花而已。
但就是这些锦上添花的东西,若是真能实现,那都是一份大功劳!
柯祺这是在跑三千米时,顺手就拿了一百米、两百米、八百米、一千五百米的冠军啊。
开瑞帝把折子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虽然柯祺的思路非常清晰,折子写得行云流水,但皇上每看一遍时,还是能发现一些点,需要柯祺仔细讲解。柯祺这一天都耗在了这件事上,他讲得口干舌燥,心里却彻底松了一口气。要是皇上不问,那说明皇上对这个事情没有太多的兴趣,柯祺才要担心呢。
问完了所有的问题后,皇上的手按在折子上,并没有再说什么,就让柯祺离开了。
柯祺知道皇上肯定要考虑一些时间。等到下班时,他飞快地回了家。谢瑾华难得请了一天假,并没有上班。这是他们得知谢纯英受伤后的第二日。柯祺回到家中时,问草园中正好送了一封信过来。
信是季达写给谢瑾华的。
谢瑾华看到信后才想起来,他不久前买了个戏班子,安排在私宅里,正让他们排演《良缘记》。谢瑾华前几日给季达写了信,问他愿不愿意来帮忙盯一下戏班子的排演进度。然而谢大哥这事一出,谢瑾华把其他的事都忽略了。要不是此时收到了季达的信,谢瑾华估计暂时都想不起《良缘记》了。
季达显然还不知道谢纯英出事了,他在信里调侃了谢瑾华几句,然后又道歉说自己不想进京。若能把戏班子移到问草园,让他们在问草园中排演,那么他倒是可以帮谢瑾华盯一下他们的排演过程。
谢纯英受伤的事,庆阳侯府不愿张扬,但也不是必须要瞒着别人的。
谢瑾华就匆匆地给季达回了一封信,只说大哥受伤了。至于《良缘记》,他这回连提都没有提。
问草园就在京郊,找个利索的小厮套上马车,不过半日就能把信送到季达的手中。谢瑾华回了信就暂时把这事抛开不管了。结果,第二日时却又有问草园的管事来回话,道是季达先生不告而别了。
谢瑾华和柯祺对此很茫然。季达竟是一个字都没有给他们留。
“前些日子,我与先生通信时,他曾玩笑似的说了我一句,道我可以出师了。”柯祺说。难道说季达在那时就起了想要离开的心思?至于他为何偏偏选择这个时间点走,难道是谢家大哥受伤的缘故?
“先生不会是去大哥那里了吧?”谢瑾华问。
柯祺摇了摇头。他什么都不知道啊!季达很少会在他们面前泄露心事。
接到大哥受伤的消息的第四日,庆阳侯府终于又盼到了一封信,那信依然是大哥心腹代笔,只说大哥现在已经退烧,只要精细地养着,不出几个月就能彻底恢复健康了。大家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过,其实大家还是想要亲眼见一见大哥的,否则他们都不可能会彻底放心。
又过了五日,皇上忽然在大朝上提柯祺为正五品右参议。
所有人都是一张懵逼脸。柯祺是谁?今科的探花郎!现在距离科考才过去多久,他这就从七品被提到了五品?纵观历史,虽然还有人的升官速度远超过柯祺,但开瑞帝这里却从来都没有开过先例!
这样的升官速度都快赶上后宫中的娘娘们了!娘娘们只要能怀个孕,品级提升就有这么快!
当然了,开瑞帝并不好男色,所以大家也只是在心里吐个槽而已。
右参议隶属于通政使司。通政使司职掌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听上去权利很大吧?但是,因为前朝的通政使司中存着大量的欺上瞒下、贪赃枉法等现象,到了安朝,开瑞帝特意开设了摺奏,也就是直达皇上的奏折,通政使司的权利就被大大地削弱了,目前只有掌管文书这一个功能。也就是说,通政使司已经成为了一处清淡衙门。
但不管怎么说,右参议也是正五品的官啊!这才几个月啊,柯祺就升官了!
皇上确实爱重柯祺的才能,好在柯祺去的是通政使司,所以他这官升得打眼,却又没那么打眼。就民间监察机构一事,皇上并没有漏出半点口风。他在明面上只给柯祺安排了驿站改制的这一工作。
驿站改革又是什么鬼?
大家不知道这事的意义在于什么,只以为皇上就是想要找个理由为柯祺升官。皇上有时确实有点小任性,最近越发的阴阳怪气了,好在一个小小的通政使司右参议不能代表什么。大臣也就没说话。
在众位大臣的不看好中,柯祺脱了官服,换上一身便服,低调地找上了丁家人。
丁家就是淑妃的娘家,德亲王的舅家。
这是柯祺第一次正式地拜访丁家。
对于柯祺,丁家的长辈是久闻其名,奈何没有机会一见。这一次,他主动找上门了,丁家的老太爷,众位老爷,众位小爷,都坐在客厅里接待他,所有丁家人都顶着一张有钱得毫不单纯做作的脸。
第一百五十八章
柯祺差点以为自己要被丁家人兴师问罪了, 毕竟办报纸时用了丁小十七和丁小十八的零花钱。
说起来,想要创办一份报纸, 只用丁家两位小辈的零花钱就够了。
零花钱就够了。
够了。
还真是……壕无人性啊!
像柯祺这样的小辈,他上门拜访时, 就算是有事和丁家掌事者相商, 只要丁家家主亲自招待他, 这就已经相当给他面子了。结果, 丁家男人中,除掉那些在外地当小官的,其余的人都坐在客厅里。
丁家神隐的老太爷都在!
柯祺恭恭敬敬地给长辈级别的太爷们、老爷们行礼问安。
丁家人心中感慨万千。柯祺是读书人!年轻有为的探花郎!简在帝心的五品官!丁家人见多了读书人那种倨傲得仿佛不屑与丁家为伍的样子,难得见到了一个彬彬有礼的, 简直喜欢得和什么似的!
于是,丁家老太爷慢腾腾地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叠银票, 都塞给柯祺, 说:“我年龄大了,我给的东西,你一定要收下。我也不知道你们爱什么,想来想去还是银票趁手, 你有什么想要的就自己买吧。”
听听!这话里真的满是铜臭味!难怪丁家人在读书人中的风评一点都不好!
柯祺实在控制不住自己脸上的笑意。他只觉得丁家人太好玩了。他恭敬接过银票,谢过了老太爷的好意。见他收得痛快, 丁家人顿时看他更为顺眼,于是一个接一个从袖子里摸出了一捆捆的银票。
柯祺:“……”
柯祺是个极其有分寸的人, 肯定不会泄露了什么不该泄露的秘密。他要是暗示丁家人插手民间监察机构一事,那就是害了丁家人啊!驿站的改制关系到信息网的建设, 柯祺绝不会把丁家人拖进来。
所以,柯祺这次上门是为了探丁家的口风,想知道他们愿不愿意参与退役老兵的福利建设一事。
“明贤小友的意思是,我们接受一部分退伍士兵到丁家名下的产业中,让他们能够有份足以糊口的活计?这样利国利民的事,我们自然要做!”丁家家主只觉得看柯祺觉得非常顺眼,语气显得很和蔼。
“世叔高义啊!我先代表退伍的伤兵、老兵,谢过丁家慷慨之举了!”柯祺说着就要站起来行礼。
丁家的老爷们把柯祺重新按回了椅子里去,说:“这算什么慷慨!不过是区区小事罢了。”
因柯祺已经接手了驿站改革的任务,所以退伍老兵的福利问题,不会再由他接手了,至少明面上如此。而这个福利建设的工作可以交给户部,也可以交给兵部。皇上最终还是交给了兵部的一位小侍郎。因为那小侍郎的父亲曾是于老将军手下的将领。皇上心里清楚,驿站改革和老兵安置看似是两码事,其实都是为了实现同一个目的。因此,他选择了这位小侍郎,就是希望他能够和柯祺配合默契。
这小侍郎得了皇上的暗示,又有于家、谢家、柯祺这一层关系在,做事时都会和柯祺有商有量。
柯祺之所以找上丁家,并不是因为丁家“人傻,钱多”而对丁家进行了道德绑架。他不会把所有的老兵都推给丁家,只是建议丁家能站出来起一个头。这样一来,等皇上表扬了丁家后,就会有其他的家族、商行站出来,表示他们也愿意为老兵的安置问题出一份力。整个过程里,丁家不用出多少钱。
而且,丁家是能够从这件事中得到实际好处的。
起头者所拥有的好处远大于后来者。
柯祺在做一件事时,习惯了考虑周全,结果他的众多理由还没有说出口,丁家家主就立刻应下了这件事。柯祺有理由相信,虽然丁家家主看上去一副好说话的模样,但肯定不会是傻甜白。既然身为家主,他肯定是个心有成算的人。这样也好,合作者粗中有细,要比合作者是个没好脑子的强很多。
若丁家抓住这次机会,当日后驿站要寻承包商时,说不定皇上也能主动想起他们了。
事情解决了以后,丁家特意设了酒席,要留柯祺吃饭。酒过三巡,丁家的男人们都更为兴奋了,说话时也就变得更不着四六了。老太爷忽然说:“想想我们丁家是如何发家的……真要多做善事啊。”
柯祺闻言,很感兴趣地看向老太爷。
说真的,柯祺一直也觉得奇怪呢,丁家为什么会这么有钱?
要知道,淑妃娘娘未出嫁时,丁家人只开了一个铺子买木雕啊!虽然淑妃娘娘成了娘娘,但她对家人的照顾肯定很有限吧?为什么丁家人给他的感觉,比皇后娘家那种传承了几十上百年的家族还要有钱?反正,丁家绝对比庆阳侯府有钱!即便丁家人很有生意头脑,但这赚钱的本事也太夸张了吧?
其实,丁家的发家史也不算是什么秘密,但若是说出来,大概没什么人信。
老太爷就说:“当初淑妃娘娘被皇后娘娘看中,入了李府做妾……李家厚道,给了淑妃一些体面,也给了我们丁家一些银子。我们当时就想啊,这银子与其放在手里,不如多花出去买上一些田地。”
柯祺点了点头。
丁家虽已经在京城生活了好几代,其实他们的祖籍在西北。当时,他们得到的银子不多不少,想着老家的地价便宜一点,就叫淑妃的一位兄弟回老家置办田产。结果,他们离开家乡太久了,已经没有人能认识他们了。有人欺生,和当地的县太爷一起设了个陷阱,竟把一片荒山、荒地卖给了他们。
“那地上根本种不出庄稼!只是,契书都已经签了,我们也就只能认了。”老太爷笑眯眯地说。
柯祺不由得听住了。
结果特别出人意料,那片荒山、荒地中竟然藏着一个铁矿!铁矿是不能私自开采的,必须要上报朝廷。那时还是前朝末帝当政,开瑞帝只是末帝的臣子。丁家人就想,若他们自己去上报朝廷,大概只能得些金钱奖励,但如果把这个事情告知李家,让李家人去上报朝廷,说不定李家能升官!而李家升了官,当时只是李家小妾的淑妃娘娘不也能跟着得一点好处吗?于是,他们就偷偷地找上了李家。
李家家主那时已经在暗中经营多年,丁家把铁矿的消息送上来,李家私兵的军需就有了!
丁家因此得了李家好大一份赏。李家还把京郊的几个农庄送给了他们。
柯祺听到这里,心中已是感慨万千。丁家人的运气太好了,明明被人一坑到底,竟然还能柳暗花明。有了李家的钱,又有李家的暗中看顾,所以丁家人就此走上了做生意、发大财的康庄大道了吧?
丁老太爷继续说:“……李家送了钱来以后,我们再也不敢回老家置办田产了,唯恐又叫人骗了。于是,我们就把京郊的几片山林买了下来,打算雇人开垦出来种果树。粮食的话,有李家送的那几个农庄,出息就够我们吃了。有一年夏天,我们觉得京城里太闷热,就全家人一起去了农庄上避暑……”
庄子分了两种。一种是可供主家游玩的庄子,一种是农庄。没有主子会想到要去农庄上玩,除了丁家这种土老帽。到了庄子上以后,丁家人见院子里铺着青石板,觉得光秃秃的石板一点都不好看,就叫人把石板扒了,打算在院子里中搭个架子种葡萄。结果,这一扒,竟然被他们发现了一个密室!
柯祺:“……”说好的勤劳朴实、艰苦创业的发家之路呢?
“我们不敢擅动,赶紧套车去请了李家人过来。那密室里有很多宝贝,李家把古籍字画都收了,然后只收了几个白玉做的宝贝,其余的东西都留给了我们。哎,好人啊!”丁老太爷的眼神里满是感恩。
柯祺不明真相,点着头说:“皇上厚道。”
那密室是前朝中前期某位因谋逆而被砍头的王爷所留。密室里的古籍字画特别特别珍贵,现在都被存放在了皇宫的藏珍阁内!至于那几座白玉雕,无论是玉石本身,还是雕工,还是玉石上的历史附加价值,都特别特别值钱,现在被藏在皇上的私库里!相对而言,丁家人能得到的就真不是什么好东西了,比如说放久了已经黄了的珍珠,再比如说已经不能用的绸缎,这些加一块都比不上一张字画。
但是,李家人却不知道,密室里砌墙用的砖……里面都藏着金砖啊!四面墙加一地板的金砖啊!
哪怕很喜欢柯祺,但就算是现在对着柯祺,丁家人也没有说金砖的事。他们又不傻!
恐怕直到现在,李家都觉得丁家吃亏了。
开瑞帝登基后,有人在京郊发现温泉,皇上立刻把那一片地方圈了起来,打算用来盖别苑,于是那地的地价飞一般地涨了起来。丁家当初购买的几片山林都在温泉的范围内,这绝对是一笔叫人眼红的巨大财富!然而,开瑞帝想到了铁矿,又想到了密室,觉得丁家人太实在了,于是温泉这事就不愿意再让丁家吃亏。丁家轻轻松松地把当初低价买回来的山林换了好多好多钱,摇身一变成了暴发户。
柯祺:“……”还能说什么呢,现在抱住丁家大腿叫财神爸爸,还来得及吗?
有了卖山林的钱,金砖的钱终于能洗白了,丁家人自觉不是当官的料,不愿给宫里的淑妃拖了后腿,索性就雇人做起了生意来。又是连着好几次奇遇,丁家闷声发了好几次财,生意终于越做越大。
只要他们习惯了这种购物模式,他们一定会愿意等的。因为,能省几个铜板是几个铜板。
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大概很难想象,在一些偏远贫困的地方,因为交通很不发达,所以外来的商品反而就卖得越贵。这个现象在现代社会中依然存在。在柯祺穿越前,他的老家就在一片贫穷山区里,本地产的米油蔬菜卖得非常便宜,但衣服、电器等商品因为是外来的,却卖得非常贵。同样的衣服,在城市里的地摊上卖二十块钱,在他老家可能卖到六十。城市里买六七百的手机,在老家能卖一千。
这种现象会随着交通的便利和网购的盛行而渐渐消失。老百姓们也不傻,既然有便宜的,为何还要坚持买贵的?如果各类商品走驿站官方渠道,运输成本降低了,那么相应商品的价格也就降低了。
“这真的能赚钱?”开瑞帝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驿站一直就是个烧钱的玩意儿!
开瑞帝不是那种不懂民生的皇帝,正因为他知道,所以他才觉得柯祺的想法真是异想天开。
“皇上,臣可以保证能够赚钱,至于到底能不能让驿站收支平衡,这就不好说了。”柯祺一点心理压力都没有。驿站本来就是必须要存在的机构,如果按照柯祺的想法能赚到一些钱,即便这点钱不足以维系驿站的日常运转,但皇上就能减少对驿站的拨款扶持了,这归根究底还是给国库省了钱的啊!
开瑞帝皱着眉头说:“但这……是不是就与民争利了?”
就偏远地区的老百姓们来说,他们原本都习惯去附近的镇上赶集,因此镇上是存在一些商铺的。如果远购成为了一种流行,那么这些原本的商铺怎么办?他们是不是就要被远购挤兑得关门大吉了?
“皇上,他们可以选择和官方合作,成为承包商。”柯祺说。
开瑞帝虽然不知道所谓的合作具体是怎么回事,但见柯祺言语轻松,就若有所思地点了下头。
柯祺又说:“皇上,如果远购真能实现,那么老百姓们不仅能低价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还能把自己吃自己用的土特产卖出来。比如说山珍野味,再比如说各类的果干、药材等,只要处理得当,就都可以被驿站收购。这其实是相当于给了老百姓们一个创收的机会。”这类东西在大城市里将卖得很好。
开瑞帝的眉头渐渐舒展了。他深深地看了柯祺一眼。
民间监察机构要不要建立?看过柯祺的分析后,开瑞帝其实很有些意动。就凭这一点,柯祺送上来的折子就已经有了很高的价值。至于老兵安置、驿站改革等问题,其实都不过是在锦上添花而已。
但就是这些锦上添花的东西,若是真能实现,那都是一份大功劳!
柯祺这是在跑三千米时,顺手就拿了一百米、两百米、八百米、一千五百米的冠军啊。
开瑞帝把折子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虽然柯祺的思路非常清晰,折子写得行云流水,但皇上每看一遍时,还是能发现一些点,需要柯祺仔细讲解。柯祺这一天都耗在了这件事上,他讲得口干舌燥,心里却彻底松了一口气。要是皇上不问,那说明皇上对这个事情没有太多的兴趣,柯祺才要担心呢。
问完了所有的问题后,皇上的手按在折子上,并没有再说什么,就让柯祺离开了。
柯祺知道皇上肯定要考虑一些时间。等到下班时,他飞快地回了家。谢瑾华难得请了一天假,并没有上班。这是他们得知谢纯英受伤后的第二日。柯祺回到家中时,问草园中正好送了一封信过来。
信是季达写给谢瑾华的。
谢瑾华看到信后才想起来,他不久前买了个戏班子,安排在私宅里,正让他们排演《良缘记》。谢瑾华前几日给季达写了信,问他愿不愿意来帮忙盯一下戏班子的排演进度。然而谢大哥这事一出,谢瑾华把其他的事都忽略了。要不是此时收到了季达的信,谢瑾华估计暂时都想不起《良缘记》了。
季达显然还不知道谢纯英出事了,他在信里调侃了谢瑾华几句,然后又道歉说自己不想进京。若能把戏班子移到问草园,让他们在问草园中排演,那么他倒是可以帮谢瑾华盯一下他们的排演过程。
谢纯英受伤的事,庆阳侯府不愿张扬,但也不是必须要瞒着别人的。
谢瑾华就匆匆地给季达回了一封信,只说大哥受伤了。至于《良缘记》,他这回连提都没有提。
问草园就在京郊,找个利索的小厮套上马车,不过半日就能把信送到季达的手中。谢瑾华回了信就暂时把这事抛开不管了。结果,第二日时却又有问草园的管事来回话,道是季达先生不告而别了。
谢瑾华和柯祺对此很茫然。季达竟是一个字都没有给他们留。
“前些日子,我与先生通信时,他曾玩笑似的说了我一句,道我可以出师了。”柯祺说。难道说季达在那时就起了想要离开的心思?至于他为何偏偏选择这个时间点走,难道是谢家大哥受伤的缘故?
“先生不会是去大哥那里了吧?”谢瑾华问。
柯祺摇了摇头。他什么都不知道啊!季达很少会在他们面前泄露心事。
接到大哥受伤的消息的第四日,庆阳侯府终于又盼到了一封信,那信依然是大哥心腹代笔,只说大哥现在已经退烧,只要精细地养着,不出几个月就能彻底恢复健康了。大家这才终于松了一口气。
不过,其实大家还是想要亲眼见一见大哥的,否则他们都不可能会彻底放心。
又过了五日,皇上忽然在大朝上提柯祺为正五品右参议。
所有人都是一张懵逼脸。柯祺是谁?今科的探花郎!现在距离科考才过去多久,他这就从七品被提到了五品?纵观历史,虽然还有人的升官速度远超过柯祺,但开瑞帝这里却从来都没有开过先例!
这样的升官速度都快赶上后宫中的娘娘们了!娘娘们只要能怀个孕,品级提升就有这么快!
当然了,开瑞帝并不好男色,所以大家也只是在心里吐个槽而已。
右参议隶属于通政使司。通政使司职掌出纳帝命、通达下情、关防诸司出入公文、奏报四方臣民建言、申诉冤滞或告不法等事。听上去权利很大吧?但是,因为前朝的通政使司中存着大量的欺上瞒下、贪赃枉法等现象,到了安朝,开瑞帝特意开设了摺奏,也就是直达皇上的奏折,通政使司的权利就被大大地削弱了,目前只有掌管文书这一个功能。也就是说,通政使司已经成为了一处清淡衙门。
但不管怎么说,右参议也是正五品的官啊!这才几个月啊,柯祺就升官了!
皇上确实爱重柯祺的才能,好在柯祺去的是通政使司,所以他这官升得打眼,却又没那么打眼。就民间监察机构一事,皇上并没有漏出半点口风。他在明面上只给柯祺安排了驿站改制的这一工作。
驿站改革又是什么鬼?
大家不知道这事的意义在于什么,只以为皇上就是想要找个理由为柯祺升官。皇上有时确实有点小任性,最近越发的阴阳怪气了,好在一个小小的通政使司右参议不能代表什么。大臣也就没说话。
在众位大臣的不看好中,柯祺脱了官服,换上一身便服,低调地找上了丁家人。
丁家就是淑妃的娘家,德亲王的舅家。
这是柯祺第一次正式地拜访丁家。
对于柯祺,丁家的长辈是久闻其名,奈何没有机会一见。这一次,他主动找上门了,丁家的老太爷,众位老爷,众位小爷,都坐在客厅里接待他,所有丁家人都顶着一张有钱得毫不单纯做作的脸。
第一百五十八章
柯祺差点以为自己要被丁家人兴师问罪了, 毕竟办报纸时用了丁小十七和丁小十八的零花钱。
说起来,想要创办一份报纸, 只用丁家两位小辈的零花钱就够了。
零花钱就够了。
够了。
还真是……壕无人性啊!
像柯祺这样的小辈,他上门拜访时, 就算是有事和丁家掌事者相商, 只要丁家家主亲自招待他, 这就已经相当给他面子了。结果, 丁家男人中,除掉那些在外地当小官的,其余的人都坐在客厅里。
丁家神隐的老太爷都在!
柯祺恭恭敬敬地给长辈级别的太爷们、老爷们行礼问安。
丁家人心中感慨万千。柯祺是读书人!年轻有为的探花郎!简在帝心的五品官!丁家人见多了读书人那种倨傲得仿佛不屑与丁家为伍的样子,难得见到了一个彬彬有礼的, 简直喜欢得和什么似的!
于是,丁家老太爷慢腾腾地从袖子里取出了一叠银票, 都塞给柯祺, 说:“我年龄大了,我给的东西,你一定要收下。我也不知道你们爱什么,想来想去还是银票趁手, 你有什么想要的就自己买吧。”
听听!这话里真的满是铜臭味!难怪丁家人在读书人中的风评一点都不好!
柯祺实在控制不住自己脸上的笑意。他只觉得丁家人太好玩了。他恭敬接过银票,谢过了老太爷的好意。见他收得痛快, 丁家人顿时看他更为顺眼,于是一个接一个从袖子里摸出了一捆捆的银票。
柯祺:“……”
柯祺是个极其有分寸的人, 肯定不会泄露了什么不该泄露的秘密。他要是暗示丁家人插手民间监察机构一事,那就是害了丁家人啊!驿站的改制关系到信息网的建设, 柯祺绝不会把丁家人拖进来。
所以,柯祺这次上门是为了探丁家的口风,想知道他们愿不愿意参与退役老兵的福利建设一事。
“明贤小友的意思是,我们接受一部分退伍士兵到丁家名下的产业中,让他们能够有份足以糊口的活计?这样利国利民的事,我们自然要做!”丁家家主只觉得看柯祺觉得非常顺眼,语气显得很和蔼。
“世叔高义啊!我先代表退伍的伤兵、老兵,谢过丁家慷慨之举了!”柯祺说着就要站起来行礼。
丁家的老爷们把柯祺重新按回了椅子里去,说:“这算什么慷慨!不过是区区小事罢了。”
因柯祺已经接手了驿站改革的任务,所以退伍老兵的福利问题,不会再由他接手了,至少明面上如此。而这个福利建设的工作可以交给户部,也可以交给兵部。皇上最终还是交给了兵部的一位小侍郎。因为那小侍郎的父亲曾是于老将军手下的将领。皇上心里清楚,驿站改革和老兵安置看似是两码事,其实都是为了实现同一个目的。因此,他选择了这位小侍郎,就是希望他能够和柯祺配合默契。
这小侍郎得了皇上的暗示,又有于家、谢家、柯祺这一层关系在,做事时都会和柯祺有商有量。
柯祺之所以找上丁家,并不是因为丁家“人傻,钱多”而对丁家进行了道德绑架。他不会把所有的老兵都推给丁家,只是建议丁家能站出来起一个头。这样一来,等皇上表扬了丁家后,就会有其他的家族、商行站出来,表示他们也愿意为老兵的安置问题出一份力。整个过程里,丁家不用出多少钱。
而且,丁家是能够从这件事中得到实际好处的。
起头者所拥有的好处远大于后来者。
柯祺在做一件事时,习惯了考虑周全,结果他的众多理由还没有说出口,丁家家主就立刻应下了这件事。柯祺有理由相信,虽然丁家家主看上去一副好说话的模样,但肯定不会是傻甜白。既然身为家主,他肯定是个心有成算的人。这样也好,合作者粗中有细,要比合作者是个没好脑子的强很多。
若丁家抓住这次机会,当日后驿站要寻承包商时,说不定皇上也能主动想起他们了。
事情解决了以后,丁家特意设了酒席,要留柯祺吃饭。酒过三巡,丁家的男人们都更为兴奋了,说话时也就变得更不着四六了。老太爷忽然说:“想想我们丁家是如何发家的……真要多做善事啊。”
柯祺闻言,很感兴趣地看向老太爷。
说真的,柯祺一直也觉得奇怪呢,丁家为什么会这么有钱?
要知道,淑妃娘娘未出嫁时,丁家人只开了一个铺子买木雕啊!虽然淑妃娘娘成了娘娘,但她对家人的照顾肯定很有限吧?为什么丁家人给他的感觉,比皇后娘家那种传承了几十上百年的家族还要有钱?反正,丁家绝对比庆阳侯府有钱!即便丁家人很有生意头脑,但这赚钱的本事也太夸张了吧?
其实,丁家的发家史也不算是什么秘密,但若是说出来,大概没什么人信。
老太爷就说:“当初淑妃娘娘被皇后娘娘看中,入了李府做妾……李家厚道,给了淑妃一些体面,也给了我们丁家一些银子。我们当时就想啊,这银子与其放在手里,不如多花出去买上一些田地。”
柯祺点了点头。
丁家虽已经在京城生活了好几代,其实他们的祖籍在西北。当时,他们得到的银子不多不少,想着老家的地价便宜一点,就叫淑妃的一位兄弟回老家置办田产。结果,他们离开家乡太久了,已经没有人能认识他们了。有人欺生,和当地的县太爷一起设了个陷阱,竟把一片荒山、荒地卖给了他们。
“那地上根本种不出庄稼!只是,契书都已经签了,我们也就只能认了。”老太爷笑眯眯地说。
柯祺不由得听住了。
结果特别出人意料,那片荒山、荒地中竟然藏着一个铁矿!铁矿是不能私自开采的,必须要上报朝廷。那时还是前朝末帝当政,开瑞帝只是末帝的臣子。丁家人就想,若他们自己去上报朝廷,大概只能得些金钱奖励,但如果把这个事情告知李家,让李家人去上报朝廷,说不定李家能升官!而李家升了官,当时只是李家小妾的淑妃娘娘不也能跟着得一点好处吗?于是,他们就偷偷地找上了李家。
李家家主那时已经在暗中经营多年,丁家把铁矿的消息送上来,李家私兵的军需就有了!
丁家因此得了李家好大一份赏。李家还把京郊的几个农庄送给了他们。
柯祺听到这里,心中已是感慨万千。丁家人的运气太好了,明明被人一坑到底,竟然还能柳暗花明。有了李家的钱,又有李家的暗中看顾,所以丁家人就此走上了做生意、发大财的康庄大道了吧?
丁老太爷继续说:“……李家送了钱来以后,我们再也不敢回老家置办田产了,唯恐又叫人骗了。于是,我们就把京郊的几片山林买了下来,打算雇人开垦出来种果树。粮食的话,有李家送的那几个农庄,出息就够我们吃了。有一年夏天,我们觉得京城里太闷热,就全家人一起去了农庄上避暑……”
庄子分了两种。一种是可供主家游玩的庄子,一种是农庄。没有主子会想到要去农庄上玩,除了丁家这种土老帽。到了庄子上以后,丁家人见院子里铺着青石板,觉得光秃秃的石板一点都不好看,就叫人把石板扒了,打算在院子里中搭个架子种葡萄。结果,这一扒,竟然被他们发现了一个密室!
柯祺:“……”说好的勤劳朴实、艰苦创业的发家之路呢?
“我们不敢擅动,赶紧套车去请了李家人过来。那密室里有很多宝贝,李家把古籍字画都收了,然后只收了几个白玉做的宝贝,其余的东西都留给了我们。哎,好人啊!”丁老太爷的眼神里满是感恩。
柯祺不明真相,点着头说:“皇上厚道。”
那密室是前朝中前期某位因谋逆而被砍头的王爷所留。密室里的古籍字画特别特别珍贵,现在都被存放在了皇宫的藏珍阁内!至于那几座白玉雕,无论是玉石本身,还是雕工,还是玉石上的历史附加价值,都特别特别值钱,现在被藏在皇上的私库里!相对而言,丁家人能得到的就真不是什么好东西了,比如说放久了已经黄了的珍珠,再比如说已经不能用的绸缎,这些加一块都比不上一张字画。
但是,李家人却不知道,密室里砌墙用的砖……里面都藏着金砖啊!四面墙加一地板的金砖啊!
哪怕很喜欢柯祺,但就算是现在对着柯祺,丁家人也没有说金砖的事。他们又不傻!
恐怕直到现在,李家都觉得丁家吃亏了。
开瑞帝登基后,有人在京郊发现温泉,皇上立刻把那一片地方圈了起来,打算用来盖别苑,于是那地的地价飞一般地涨了起来。丁家当初购买的几片山林都在温泉的范围内,这绝对是一笔叫人眼红的巨大财富!然而,开瑞帝想到了铁矿,又想到了密室,觉得丁家人太实在了,于是温泉这事就不愿意再让丁家吃亏。丁家轻轻松松地把当初低价买回来的山林换了好多好多钱,摇身一变成了暴发户。
柯祺:“……”还能说什么呢,现在抱住丁家大腿叫财神爸爸,还来得及吗?
有了卖山林的钱,金砖的钱终于能洗白了,丁家人自觉不是当官的料,不愿给宫里的淑妃拖了后腿,索性就雇人做起了生意来。又是连着好几次奇遇,丁家闷声发了好几次财,生意终于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