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爹,你回来了!”还是一样的场景,远远的,刚看到家,孩子们已经大大小小欢呼着奔过来。
“爹,姨奶来了!”几个孩子,叽叽喳喳,有高兴爹回来的,有和爹说事的。
“我们先回家,爹这次办事忘了拿钱,下次爹再去县城,一定给你们买东西。”牵的牵,抱的抱,一家子欢快回家。
“爹,你最好了!”孩子本来对爹进城会不会买东西回来,是不抱希望,哪想到,爹竟然和他们说,下次就买,这下孩子们更高兴了。
“行了,我们赶紧回家。”小屁孩,有奶便是娘,不买东西就不好了,不看看你爹我最近就为了你们这几张嘴愁成什么样。
“姨妈,我已经好了,你来回一趟县城到村里太累了。”说实话,遇到这样的姨妈,常宁是感动的,所以,别人对你的好,你不能心安理得地接着,也得为对方多考虑。
“没事,这点路算什么,我们小时候,上山砍柴,下地割草,一天到晚忙不停,现在比起以前来,好多了,累什么。”田杏芬向来对两边家里的后辈们都很照顾,但照顾了,还能被记着,显然,她心里也更舒坦。
“听大妞和小二说,你这是从县城回来,早知道,你去县城,我也不用跑这一趟了,让你直接去家里一趟就成。”田杏芬也没来多久,拿来的东西也还没拿出来,这会儿,边说边拿。
“哎,我在山上找到点草药,想看看供销社那边或是医院收不收,要是收,家里好歹也有点收入。”这事没什么秘密,谁问都这样说,山又不是他的,他能采,别人一样能采,常宁就算想到了草药这个办法,也没想过遮着掩着,自己好偷偷干活,再说,你偷得了吗?到时,还惹得一身闲,一点不划算,还不如正大光明一点。
如果大家都要采,谁也没话好说,至于能采到什么,各凭本事就是。
“这到是个不错的路子,你现在一个人养七个孩子,光是靠种地,肯定不够,能多一条路子也好,那人家收吗?”姨妈点点头,同意常宁的办法,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外甥现在七个孩子全指望着他过活,是该想条生计。
“收,两边都收。”说着话,大妞已经给爹端来了水还有红薯粥,秋收快到了,公社食堂的粮食也到了最后,从稀粥到土豆粥,最后到红薯粥。
“姨妈,你吃了没有?”常宁边吃边问,他从大早上出门到现在,滴水未进,是耐不住了。
“吃了,吃了,你赶紧先吃,你这孩子,以后去县城,就到姨妈那里来,喝口水,吃口饭,哪能这样来回,多累人。”姨妈一脸的心疼。
“姨妈,没事,家里只有孩子在,我也不放心。”把一碗红薯粥下肚,再来一碗水,常宁也缓过来了,他说的也是真话,从出发到回来,一点没敢耽搁,就想着早去早回,家里都是孩子,确实让人不放心。
“哎——”姨妈似乎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没说出口。
“你三舅出车回来了,带了瓶麦乳精回来,刚好可以给小六,小七换换口味。”这次姨妈拿来的东西中最贵重的当属这个。
“姨妈,谢谢你。”常宁没有客气,他们家小六,小七确实需要这个,而他现在也确实没有这个能力,姨妈的情,他只能先记下来。
至于三舅,常宁只有无所谓,说起来,其实常母这样的或许才算正常,而姨妈则是属于意外,常母这边一共五姐弟,常母是老大,姨妈是老小,中间有三个兄弟,除去已去世的二兄弟田应孝外,还有一个大兄弟田应叫,可惜性子软得很,最想过的生活就是躲进深山老林里,自给自足,一辈子不见人,不光他自己,平常对儿女,对所有后辈都是这样的希望,平常不出事,都别指望他,有什么事,你就更别指望他。
而老三田应礼,本事不错,是一名货车司机,这个工作在现在,非常不错,就像现在,要不是他出车回来,一瓶麦乳精,就是姨妈也没有这本事弄来,只可惜,这位三舅就是因为工作太好了,所以,向来看不起别人,包括他们这些外甥,他们这样的亲戚,人家早就不和他们来往了,也就是姨妈这样性子好的,加上又是他的亲妹妹,还能和其来往。
再往上一代数,常母的母亲,父亲辈,也就是常宁的外婆,外公,外婆不管事,外公重男轻女,最孝顺的是小女儿,但他最喜欢的只有两个儿子生的孙子,这叫家孙,他们是外孙,虽然是孙,可带了外字,这位外公可向来不管。
综合看下来,确实姨妈纯属意外。
所以现在,常宁记姨妈的情,对所谓三舅呵呵,那是知道,这瓶麦乳精,绝对不是田应礼专门给他们家小六,小七带来的,这位三舅就从没来过他们家,哪来的关心,想的不错的话,应该是给他妹妹也就是姨妈的,然后姨妈又给他送过来,只是姨妈还在想着在各个亲人间多做努力,让大家都记得亲情,想法很美好,可除了姨妈一直在努力,根本没人在乎。
所以,这个情,自然,他也只会记在姨妈这里。
反正,一句话,常宁的亲戚不管那边的都是多,就是多的没有用,除了眼前这位姨妈。
“你这孩子,都是一家人,说什么客气话,其它的还有些东西,零零碎碎的,你自己收好。”田杏芬考虑到这个外甥的情况,主要拿来的还是米面,这个对于常宁来说,最实际。
19.进城好,进城难
“姨妈,现在冰冰每个月的定量粮有多少?”姨妈现在只有一个女儿,也是因为这样,负担少,才能帮衬着乡下的亲戚。
“冰冰现在六岁,这个月给了九斤的标准,怎么了?”田杏芬还是挺满意外甥的,她来时,注意了,虽然家里什么都没有,可收得干干净净,孩子们穿得并不好,但一样干干净净,包括小六,小七,身上也没有一点味,很多人带孩子,尿布湿了,晒干直接再用,时间长了,就有一股味,但小六,小七身上都没有,这说明外甥用心了,一个大男人带孩子,能做到这步,不容易。
“九斤大米?!”常宁差点口水下来。
“怎么可能,要是前几年,收成好,我们这边又是产量区,那还差不多,从去年开始,除了春节,国庆这些节日可能有大米供应外,其它时候都是粗米,粗面。”田杏芬好笑,这孩子,自己就是种地的还不知道情况,天天想吃大米,哪可能呢。
“姨妈,以后你别拿大米来了,冰冰也小,也得吃米。”先放下自己进城的想法,姨妈也不容易,拿来给他的大米,平常他们也买不到,一样得省下来,大家都不容易。
“行啦,姨妈有分寸,亏不了冰冰。”女儿的肯定有,不过,她和丈夫就很久没有吃到大米了。
“姨妈,你说有没有办法,我也进城,带着孩子们拿城里的户口,这样,就是小七也能每个月有自己的定量,而不是像现在,一个老天不高兴,小七差点没吃的。”只要进了城,有了工作,没有大米,粗粮也成呀,有收入了,大米总有办法的。
因为,有个地方,叫黑市。
“你想进城?!”这可不容易。
“嗯,在乡下,靠种地,根本不成。”七个孩子,累死,怕也成不了。
“可现在进城哪有这么容易?”进城谁不想,城市户口,做城里人,干城里工作,拿工资,每个月有定粮,有各种票,最简单的,还是那口锅,乡下人想买,难,可城里人,有工作的,每个月都会发工业券,攒够了,拿上钱就能买,而乡下人,没有工业券,有钱也买不着。
这么多好处,谁都想往城里去,可要容易,城里早就人满为患了。
“我这种情况属于特殊的,其它的,要不你得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分工这算一个办法,上完高中都不行。”城市里的高中生还少吗,都已经开始号召这些学生上山下乡了,怎么可能还会把农村里的高中生招进城,而且对于外甥来说,不提上大学才有机会留在城里,就是高中生,外甥也不是,这个办法是不用想了。
“呵呵——”常宁苦笑,内心嘶吼,我就是大学生!
“其它的,我们家里里外外也没有这个本事的人,把你弄进城,姨妈是想不到有什么办法了。”田杏芬摇摇头,外甥这么一说,进城,确实是好,可她没有这个本事。
“姨妈,我听说如果能在城里买到房子,就能把户口也迁到房子所在地,可以吗?”常宁这样的想法来自于小说和道听途说,需要已经住在城里的姨妈帮他确认下。
“哎,这到是办法,确实可以。”姨妈点头,这个办法算是最合适的办法了,即便难度依然不小。
“姨妈,我现在找到卖草药这条路子,钱的事,我自己来努力,就麻烦,姨妈帮我先看着城里房子哪有卖的。”钱不好赚,房子同样不好找。
“行,姨妈这就留心,钱的事情,你也不要太担心,姨妈这里有点,到时,再凑一下,肯定没问题。”姨妈想得很好,到时,这么多亲人,一个凑一点肯定不差,只是姨妈就没想过,这怎么凑,你想进城,让我们凑,为什么,我们不自己凑了自己进城。
“姨妈,你就帮我多留心房子的消息。”那种带小院的独门独户,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可不说难找,要的钱更好,常宁不知道靠着卖草药,他要攒到什么时候,时间不够他有想法,所以,现在的常宁没有资格提要求,只要能找到房子,自己能买得起,能把一家人的户口都迁进城就行。
至于其它的,常宁没说,关于亲人,亲情的话题,姨妈固执,固执到急脸,常宁也不想在这事上和姨妈争执,他也没有办法去改变姨妈的想法,谁是什么样的人,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行,姨妈回去就帮你问,那姨妈这就走了。”田杏芬站起来,准备回家,刚好回去就托人四处打听,来乡下就是为了看外甥,至于她姐姐那里,她暂时不要去,她还气着呢。
“爹,姨奶来了!”几个孩子,叽叽喳喳,有高兴爹回来的,有和爹说事的。
“我们先回家,爹这次办事忘了拿钱,下次爹再去县城,一定给你们买东西。”牵的牵,抱的抱,一家子欢快回家。
“爹,你最好了!”孩子本来对爹进城会不会买东西回来,是不抱希望,哪想到,爹竟然和他们说,下次就买,这下孩子们更高兴了。
“行了,我们赶紧回家。”小屁孩,有奶便是娘,不买东西就不好了,不看看你爹我最近就为了你们这几张嘴愁成什么样。
“姨妈,我已经好了,你来回一趟县城到村里太累了。”说实话,遇到这样的姨妈,常宁是感动的,所以,别人对你的好,你不能心安理得地接着,也得为对方多考虑。
“没事,这点路算什么,我们小时候,上山砍柴,下地割草,一天到晚忙不停,现在比起以前来,好多了,累什么。”田杏芬向来对两边家里的后辈们都很照顾,但照顾了,还能被记着,显然,她心里也更舒坦。
“听大妞和小二说,你这是从县城回来,早知道,你去县城,我也不用跑这一趟了,让你直接去家里一趟就成。”田杏芬也没来多久,拿来的东西也还没拿出来,这会儿,边说边拿。
“哎,我在山上找到点草药,想看看供销社那边或是医院收不收,要是收,家里好歹也有点收入。”这事没什么秘密,谁问都这样说,山又不是他的,他能采,别人一样能采,常宁就算想到了草药这个办法,也没想过遮着掩着,自己好偷偷干活,再说,你偷得了吗?到时,还惹得一身闲,一点不划算,还不如正大光明一点。
如果大家都要采,谁也没话好说,至于能采到什么,各凭本事就是。
“这到是个不错的路子,你现在一个人养七个孩子,光是靠种地,肯定不够,能多一条路子也好,那人家收吗?”姨妈点点头,同意常宁的办法,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外甥现在七个孩子全指望着他过活,是该想条生计。
“收,两边都收。”说着话,大妞已经给爹端来了水还有红薯粥,秋收快到了,公社食堂的粮食也到了最后,从稀粥到土豆粥,最后到红薯粥。
“姨妈,你吃了没有?”常宁边吃边问,他从大早上出门到现在,滴水未进,是耐不住了。
“吃了,吃了,你赶紧先吃,你这孩子,以后去县城,就到姨妈那里来,喝口水,吃口饭,哪能这样来回,多累人。”姨妈一脸的心疼。
“姨妈,没事,家里只有孩子在,我也不放心。”把一碗红薯粥下肚,再来一碗水,常宁也缓过来了,他说的也是真话,从出发到回来,一点没敢耽搁,就想着早去早回,家里都是孩子,确实让人不放心。
“哎——”姨妈似乎想说什么,但最后还是没说出口。
“你三舅出车回来了,带了瓶麦乳精回来,刚好可以给小六,小七换换口味。”这次姨妈拿来的东西中最贵重的当属这个。
“姨妈,谢谢你。”常宁没有客气,他们家小六,小七确实需要这个,而他现在也确实没有这个能力,姨妈的情,他只能先记下来。
至于三舅,常宁只有无所谓,说起来,其实常母这样的或许才算正常,而姨妈则是属于意外,常母这边一共五姐弟,常母是老大,姨妈是老小,中间有三个兄弟,除去已去世的二兄弟田应孝外,还有一个大兄弟田应叫,可惜性子软得很,最想过的生活就是躲进深山老林里,自给自足,一辈子不见人,不光他自己,平常对儿女,对所有后辈都是这样的希望,平常不出事,都别指望他,有什么事,你就更别指望他。
而老三田应礼,本事不错,是一名货车司机,这个工作在现在,非常不错,就像现在,要不是他出车回来,一瓶麦乳精,就是姨妈也没有这本事弄来,只可惜,这位三舅就是因为工作太好了,所以,向来看不起别人,包括他们这些外甥,他们这样的亲戚,人家早就不和他们来往了,也就是姨妈这样性子好的,加上又是他的亲妹妹,还能和其来往。
再往上一代数,常母的母亲,父亲辈,也就是常宁的外婆,外公,外婆不管事,外公重男轻女,最孝顺的是小女儿,但他最喜欢的只有两个儿子生的孙子,这叫家孙,他们是外孙,虽然是孙,可带了外字,这位外公可向来不管。
综合看下来,确实姨妈纯属意外。
所以现在,常宁记姨妈的情,对所谓三舅呵呵,那是知道,这瓶麦乳精,绝对不是田应礼专门给他们家小六,小七带来的,这位三舅就从没来过他们家,哪来的关心,想的不错的话,应该是给他妹妹也就是姨妈的,然后姨妈又给他送过来,只是姨妈还在想着在各个亲人间多做努力,让大家都记得亲情,想法很美好,可除了姨妈一直在努力,根本没人在乎。
所以,这个情,自然,他也只会记在姨妈这里。
反正,一句话,常宁的亲戚不管那边的都是多,就是多的没有用,除了眼前这位姨妈。
“你这孩子,都是一家人,说什么客气话,其它的还有些东西,零零碎碎的,你自己收好。”田杏芬考虑到这个外甥的情况,主要拿来的还是米面,这个对于常宁来说,最实际。
19.进城好,进城难
“姨妈,现在冰冰每个月的定量粮有多少?”姨妈现在只有一个女儿,也是因为这样,负担少,才能帮衬着乡下的亲戚。
“冰冰现在六岁,这个月给了九斤的标准,怎么了?”田杏芬还是挺满意外甥的,她来时,注意了,虽然家里什么都没有,可收得干干净净,孩子们穿得并不好,但一样干干净净,包括小六,小七,身上也没有一点味,很多人带孩子,尿布湿了,晒干直接再用,时间长了,就有一股味,但小六,小七身上都没有,这说明外甥用心了,一个大男人带孩子,能做到这步,不容易。
“九斤大米?!”常宁差点口水下来。
“怎么可能,要是前几年,收成好,我们这边又是产量区,那还差不多,从去年开始,除了春节,国庆这些节日可能有大米供应外,其它时候都是粗米,粗面。”田杏芬好笑,这孩子,自己就是种地的还不知道情况,天天想吃大米,哪可能呢。
“姨妈,以后你别拿大米来了,冰冰也小,也得吃米。”先放下自己进城的想法,姨妈也不容易,拿来给他的大米,平常他们也买不到,一样得省下来,大家都不容易。
“行啦,姨妈有分寸,亏不了冰冰。”女儿的肯定有,不过,她和丈夫就很久没有吃到大米了。
“姨妈,你说有没有办法,我也进城,带着孩子们拿城里的户口,这样,就是小七也能每个月有自己的定量,而不是像现在,一个老天不高兴,小七差点没吃的。”只要进了城,有了工作,没有大米,粗粮也成呀,有收入了,大米总有办法的。
因为,有个地方,叫黑市。
“你想进城?!”这可不容易。
“嗯,在乡下,靠种地,根本不成。”七个孩子,累死,怕也成不了。
“可现在进城哪有这么容易?”进城谁不想,城市户口,做城里人,干城里工作,拿工资,每个月有定粮,有各种票,最简单的,还是那口锅,乡下人想买,难,可城里人,有工作的,每个月都会发工业券,攒够了,拿上钱就能买,而乡下人,没有工业券,有钱也买不着。
这么多好处,谁都想往城里去,可要容易,城里早就人满为患了。
“我这种情况属于特殊的,其它的,要不你得上了大学,大学毕业分工这算一个办法,上完高中都不行。”城市里的高中生还少吗,都已经开始号召这些学生上山下乡了,怎么可能还会把农村里的高中生招进城,而且对于外甥来说,不提上大学才有机会留在城里,就是高中生,外甥也不是,这个办法是不用想了。
“呵呵——”常宁苦笑,内心嘶吼,我就是大学生!
“其它的,我们家里里外外也没有这个本事的人,把你弄进城,姨妈是想不到有什么办法了。”田杏芬摇摇头,外甥这么一说,进城,确实是好,可她没有这个本事。
“姨妈,我听说如果能在城里买到房子,就能把户口也迁到房子所在地,可以吗?”常宁这样的想法来自于小说和道听途说,需要已经住在城里的姨妈帮他确认下。
“哎,这到是办法,确实可以。”姨妈点头,这个办法算是最合适的办法了,即便难度依然不小。
“姨妈,我现在找到卖草药这条路子,钱的事,我自己来努力,就麻烦,姨妈帮我先看着城里房子哪有卖的。”钱不好赚,房子同样不好找。
“行,姨妈这就留心,钱的事情,你也不要太担心,姨妈这里有点,到时,再凑一下,肯定没问题。”姨妈想得很好,到时,这么多亲人,一个凑一点肯定不差,只是姨妈就没想过,这怎么凑,你想进城,让我们凑,为什么,我们不自己凑了自己进城。
“姨妈,你就帮我多留心房子的消息。”那种带小院的独门独户,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可不说难找,要的钱更好,常宁不知道靠着卖草药,他要攒到什么时候,时间不够他有想法,所以,现在的常宁没有资格提要求,只要能找到房子,自己能买得起,能把一家人的户口都迁进城就行。
至于其它的,常宁没说,关于亲人,亲情的话题,姨妈固执,固执到急脸,常宁也不想在这事上和姨妈争执,他也没有办法去改变姨妈的想法,谁是什么样的人,自己心里有数就行。
“行,姨妈回去就帮你问,那姨妈这就走了。”田杏芬站起来,准备回家,刚好回去就托人四处打听,来乡下就是为了看外甥,至于她姐姐那里,她暂时不要去,她还气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