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骗鬼的大胜
  高延寿一死,再无一人能够阻碍薛仁贵,休整了半天,一千余众便以大义的名义,冠冕堂皇的进驻玄城,以城主的名义进行了人事的任免。
  他给死了的高延寿冠上了谋逆之名。毕竟,他攻打新任城主的事情众所皆知,又在活着的高句丽兵的现身说法之下,人们也真就信了,毕竟手执“圣旨”而来的陈锐,代表的可是王家的尊严,高延寿攻击他们,不是谋反是什么?
  反正高延寿已死,自然都是薛仁贵说了算,没有人会傻到与新任城主作对,这种宫庭之争,只要是人都不愿意牵扯进去。人是现实的动物,高句丽人做得更绝,他们认为与其忠诚于死去的人,还不如好生巴结讨好君上的当前红人呢!
  如此这般一来,短短数天时间,玄郡已尽数落入了薛仁贵的掌控之中。至于高延寿的死忠分子,与让薛仁贵以同谋的名义全部给诛杀殆尽。
  与此同时,接到密令的罗通率领幽州边军,也兵不血刃的收复了辽东、新城、安市等边境城市,安排了驻守人选之后,以如入无人之境的杀入高句丽腹心,在攻守双方主将默契配合之下,他们毫不客气的把高句丽给卖了,为了展示大唐军威神圣不可侵犯,守城一方主将“犯”上了各种稀奇古怪、令人无语的奇葩的错误,有守城方刻意放水之下,短短两个月时间,大唐的军队以泰山压顶、沛然莫可御之势拿上了北高句丽全境,将边境线推到了鸭绿江畔,如此一来,不但收复了前朝丢失的故土,而且还占据了原属于高句丽广袤的土壤。
  是役,表现出众、用兵如神的罗通以这种奇葩的方式成为了继秦风之后的又一颗冉冉升起的将星。
  罗通哭笑不得,不知是该高兴还是郁闷。作为一个有志向的将军,他真的不喜欢这种本不应该属于他的名义,他觉得太那个了,有种据人功劳于己有的罪恶感,当他到达国内城,面对同僚的道贺,他面红耳赤,有种羞于见人的惭愧感。最后,更是躲起来不愿见人了,经秦风多次开导,这才勉强的跑出来了。罗通不屑冒领这种功劳,可秦风说得对:大唐需要将星,需要英雄,需要一拥有一个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强军来威慑四方,只有一个个常人想象不到的奇迹,才能使还未达到巅峰大唐才能避开战事,而用名声控制整个丝绸之路,异国他邦不敢从中作梗。
  面对大唐在高句丽无声无息、快若闪电般打出来的威势,大唐周边异国再一次震惊了起来,他们在大唐的威严之下,无不发抖,没有一个国家敢小觑大唐现在在的地位,生怕成为大唐下一个目标的异族首脑,纷纷遣使入长安觐见,以示忠诚。
  长安,太极殿。
  李世民将手中的奏章丢在了桌上,冷笑道:“可笑之极,竟然有人提议提高赋税,来缓解眼下的经济危机,想让我大唐步入前朝的后尘?”他没有指名道姓,给了那写奏章的官员留了面子,但语气却是异常严厉。
  他们在商议着大唐的经济问题,虽说近来没什么大战,可是国库每天支出的钱财可是不小,中原无需朝廷的扶持,可是振兴幽州经济、开发大江南等地区花费的可不少呢。
  特别是马周主持的开发大江南更是天文数字,这家伙不但是治国能手,也是一个会花钱的主。他深明欲取之必先与之、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江南想到开发起来,必须先反把交通做起来,也正因为他在江南大力打造基础设施建设,故而,在江南所耗,超乎想象,让大唐的储备有些相形见拙了。
  李世民找昨日就与群臣商议这个问题,当时没有结果,便让诸臣回去好好想想。
  结果早朝的时候,李世民就瞧见了一封荒唐的奏章,让他提高赋税。
  提高赋税,这在各个朝代都是常见的,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尤其是隋朝,更是如此。
  隋朝的国策是藏富于国,赋税极高,尤其是杨广一朝,更是变本加厉。百姓无以为继,朝廷却富得流油。
  李世民深知君舟民水的道理,吸取了隋朝这个教训,唐朝的赋税远低隋朝。
  让他提高赋税,从百姓身上刮钱,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为今之计,只好让马周暂停大动作了,让他一步步的来。”李世民在心底嘀咕,他很不想下这命令,因为他知道马周已经很节省了,花钱也很理智。但,国库空虚,又能奈何?其实他也想过停止对幽州的支持,先把江南开发起来,因为江南的投资大,但回报也比较快。可是秦风曾经的一则奏章让他打消了这个主意,并立志要把幽州的经济先搞起来。
  秦风在上任伊始时,就提到一句李世民十分认同的话:
  国家强,则内心强!
  一个民族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民心的强大。
  观长安一隅,可窥此意。
  在李世民坐镇的长安,随处可见面带富足笑容的百姓,在他们心中,大唐就是最强大的国度,身为大唐的子民,便是不会再受到乱世的袭扰。
  可是在幽州,却看不到这样的景象。
  因为幽州是一个饱经战乱之苦的地方,他们地处边陲,根本还没有感受到大唐给他们带来的恩情,对于大唐的认同度几乎等同于零。这个奏章对李世民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边民不认可的朝廷是非常危险的,因为他们没有家国之念,没有忠诚的对象,一旦受到了外敌入侵,他们很有可能倒戈相向,也正因如此,他对幽州支持的力度非常大,现在刚刚有一丝丝起色,他可不敢半途而废,来年再从零开始。
  正当他琢磨是否决定停止江南大开发的时候,内侍一手拂尘的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他激动得面色潮红,上气不接下气的用颤抖的声音向李世民大声禀报道:“陛,陛下,捷报……”
  李世民与满朝文武听到“捷报”二字,先是精神一震,但是紧接着,大家面面相觑,均是一脸茫然:
  时下无战事,哪来的捷报?
  于是,一个个盯着那内侍发愣,这家伙莫非没有了小头,嫌命长,连大头也不要了?
  “啪”的一声巨响,李世民重重的拍了一下龙案,勃然大怒道:“当时天下太平?哪来的战事,哪来的捷报?”
  处于激动中的内侍没有察觉到大家异常的目光,他语不成声的嚷嚷道:“是大总管,是冠军大将军亲自说的。”
  “秦风?”
  除了有限的几人,满朝文武均是发起了呆来,他不在幽州好好的当着他的大总管,怎么跑到长安亲自送捷报了?这捷报又是怎么一回事。
  而李世民、李靖、房玄龄、杜如晦、秦琼等知情人不无精神一震。
  他们均想到了一个可能。
  “速速请冠军大将军上殿。”李世民坐不住了,他离开龙椅来回走动。
  也怨不得长安毫无消息,首先,这个时代里交通闭塞,通讯不发达,便是八百里加急传讯,从幽州到长安也要二十多天,如果从高句丽就更远了。这其次嘛,离李世民登基的时间已经很近了,秦风意欲用自己的功绩当做一份惊天动地的献礼,故而,刻意隐瞒着没有及时上报。再加上离长乐分娩的日子为时不远,于是,他把刘仁轨调去高句丽主持军政事务之后,便携带高建武书写的降书与印信,一刻不做停留的跑了回来。
  “微臣拜见陛下!”与内侍一道,风尘仆仆、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秦风施施然的行着大礼。随着他的走近,大家都闻到一股难闻的汗臭味,一个个不由得皱眉不已。
  他们嫌弃,可李世民这个堂堂的九五至尊却一点都没有在意,当他看清了来人的面貌后,直接跑了下来,亲手将秦风扶了起来。
  “无须客套,爱卿且与朕说说,这捷报是怎么一回事,捷报又是从何而来?为何朕一点消息都没有?”李世民十分急切的说道。
  “您不是教导过微臣: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这个时候,秦风却故意拿捍了起来。
  “朕命你说。”李世民气苦,这时候还来这一手,也只有这小子才做得出来,于是很霸气的命令着。
  “您看这个,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秦风把手中的布包递了过来。
  李世民忙伸手抢过,他无视那个玉印,而是细细阅览着降书与记录详细的捷报。
  “哈哈哈……”终于,一目十行看完了降书的李世民仰首一阵大笑,这降书与以前的称臣截然不同,降书意味着所属君王的一切土地、百姓将并入受降国,成为受降国直辖的一个地方。
  “诸位,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秦风,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不但杀了乙支文德,而且破了国内城,生擒了高句丽王高建武,大获全胜。高建武被迫投降,自此以后,分离了多年的辽东故土将重新回到我大唐王朝的怀抱,自此以后,我们大唐与高句丽的边境,暂时以辽水为界,自此以后,我们将会占据着主动方。”
  李世民吐气扬眉,前朝做不到的事情,今日的他,做到了。
  满朝文武也喜行于色,纷纷的向李世民道喜。
  李世民乐不可支,觉得没有一月,自己脸上的笑容是无法消失了。
  待大家激动过后,重新落座的李世民喜笑颜开,却又有些担忧的询问道:“是役,我大唐损失了多少兵马?”
  不到半年的时间,悄无声息的灭了杨广耗费无数且无法动摇的硬骨头,在大家的意想中大唐的损失应该也不会小到哪里去。
  而这,也正是李世民迫切想要了解的。
  “损失么?”秦风自得一笑,大声道:“重伤不计其中的话,损失不到三百人。”
  “啊?”
  “怎么可能?”
  安静的太极殿,一下子热闹了起来,对于秦风的话,包括秦琼、李世民等秦风最亲近的人也不得不表示怀疑。
  这,怎么可能?
  数百万人无法征服的高句丽,就让秦风以区区三百不到的代价给拿下了?
  骗鬼呢?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