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安哥儿也跟着叫了一声表哥。
肖承启伸手摸摸安哥儿的头,笑着答道:“今天上午到的家。”
“快进屋里坐吧。”段瑶笑着招呼他,一手牵着安哥儿,一边领着他往大厅那边走。
“瑶儿!”肖承启开口叫了段瑶一声,他其实不太想进大厅里去,他只想留在这儿单独跟她说说话。
段瑶闻声回头,发髻上插着的步摇随着她的动作晃了晃,笑着看向他,用眼神询问他有什么事,“表哥,怎么了?”
眼前是晃动的步摇,就插在她梳成妇人发髻的头上,肖承启陡然清醒过来,段瑶早就已经嫁人了,在他离开齐都城后,她嫁给了周成易,是周成易的妻子的,不再只是他的小表妹了,这个认知让他心口闷痛,仿佛有一支利箭射/入他的心口,痛得他有些喘不上气来,拢在袖子里的手紧握成拳。
“没事儿。”他道:“我们走吧。”随后他便跟着她走了上去。
进了大厅,肖承启拜见了老太太张氏、段禀文、李氏,只有段老太爷行动不便就没有见到。
段家人看到他都很高兴,忙叫他坐下又命丫鬟上了茶点,段家人都很关心他,询问他在辽州的情况,他都一一答了,眼角余光瞟到段瑶一直面带微笑尖着耳朵听他在辽州的经历,他便有心多说了一些。
李氏关心道:“你这回回来就别走了吧,你娘在家想你的很,她身子又不太好,这些年你不在家,她都偷着哭了好多回,你回来了就多陪陪她,别再让她担心了。”
“我知道,这些年多谢姨母对我母亲的照顾,我这回回来也是打算不走了。”肖承启顺着李氏的话答应下来。
“这就好了。”李氏很高兴,“外面再怎样都不会比家里好,你回来了就好了。”
“嗯。”肖承启应了一声,又笑着说了一些其他的话,等坐了小半个时辰,就提出告辞。
“天色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段瑶也站起身来,“我也要回肃王府,正好可以跟肖表哥同路。”
李氏接着道:“这样也好,我本来都说让你留在府里过夜的,可你又非要回去,我先前还担心没人送你,现下正好可以让承启护着你回去,我也放心些。”
原本李氏是打算留段瑶在段府过夜的,但是段瑶说,她已经嫁出去了,周成易又不在,她应该回肃王府去守着。毕竟段瑶现在的身份不同了,明日她还要进宫去,从肃王府出发也近一些。段禀文觉得她说得在理,就劝李氏别强求了,随段瑶的意思吧。是以才有了段瑶和肖承启一同回去之事。
段家人送段瑶和肖承启到大门口,天空中又飘起了雪花,段瑶和肖承启跟段家人告别,随后上了马车。
来的时候肖承启是步行,回去只好跟段瑶一起坐马车,因下了雪,路上不太好走,马车行驶得很慢。段瑶和肖承启坐在马车里,一时静默着,谁都没有开口说话。
车厢里燃着碳火,十分暖和,隐隐有一股清香气,那是从段瑶身上散发出来的味道。
肖承启深吸口气,转头看向段瑶,目光落在她白皙粉嫩的脸上,这么多年了,她还跟以前一样好看,似乎岁月格外的优待她,从未在她身上留下一丝痕迹。
他张了张嘴,问道:“这些年,你过得好吗?”周成易对你好吗?
“挺好的。”段瑶仿佛并不知道他问这句话的意思,冲着他微微一笑,眉眼里透出幸福快乐的光彩。
肖承启垂在身侧的手紧了紧,他问这些话又有什么意义呢?难道她说她过得不好,他还能把她从周成易身边抢过来吗?
想到此,肖承启的内心陡然一顿,原来他一直是这么想的,一直希望着段瑶跟周成易过得不好,然后他就可以把她从周成易身边抢过来。
原来他的心思一直都这么龌龊!
肖承启垂下眼眸,掩住自己心底的心思,不愿被段瑶发现。
车厢里再次陷入沉默,就在肖承启也不打算再说什么的时候,段瑶忽然开了口,“表哥,你这次回来是要成亲了吧,我听说姨母一直在给你张罗,我大哥现在都快有第二个孩子了,你也应该早点成家了。”
闻言,肖承启猛然抬眸看向她,在对上她平静关切的眼神时,他知道她说的是认真的,她是真心的希望他能够快点儿成亲,有自己的妻子孩子,不要再这样的蹉跎下去。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肖承启还能有什么好说的,纵使他心中有再多的不愿,再多的不甘心,此时此刻也只能用力地咽下去,忍着心中的痛苦点头道:“你放心,我会的。”
“那就好。”段瑶的脸上露出笑容,对肖承启道:“表哥,我希望你能幸福。”
肖承启停了片刻,才缓缓地“嗯”了一声。
此后,两人都没再说话,马车缓慢地行驶在路上,虽说行驶得慢,但终究也有到的时候。
马车先到的肃王府,段瑶扶着丫鬟妙语的手先下了马车,肖承启也跟着下来,目送段瑶进了肃,他才转身又上了马车回去晋国公府。
从那天以后,肖承启便没有再去见段瑶,虽然两个人都在齐都城里,晋国公府离肃王府也不远,真有心要见的话也能见到,只要肖承启愿意就能见到段瑶。但是那天晚上段瑶最后说的那些话,却也让肖承启明白,他和她是真的不可能了,她已经嫁人,是有夫之妇,他不能再去打扰她平静幸福的生活了。
肃王府里,段瑶还像平日里一样过着日子,每日处理肃王府的事情,盼着周成易来信,他有信来的时候就格外开心,没信的时候就一直等着,盼望着,直到下一封信的到来,只是周成易可能真的很忙,这次出征给她写的信也很少,几个月过去了,她也才只收到六封信,每封信都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多遍,连上面的内容都能倒背如流了。
另外就是她每日里都坚持练武,经过这段时间坚持不懈的练习,她觉得她的武艺都进步了不少,能找吴侍卫过来陪着她过两招了。
周成易不在的日子,段瑶努力地把自己照顾得很好,日子在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转眼过了冬季,进入了春季,再一转眼,就入了夏季,周成易就已经走了近八个月了。
这一年的夏季,南方华河一带连续下了十多天的暴雨,河水暴涨,山洪暴发,冲垮了华河沿岸的堤坝,淹没了附近的城镇村庄,良田万顷,无数百姓无家可归。
灾情快马加鞭报到京中,原本就身体不好的景熙帝急得嘴上起了泡,忙招了太子周成康、瑞王周成平、宁王周成烨以及内阁众大臣进宫商议应对之策。
众人聚集到御书房里,纷纷就灾情表示自己的看法,综合大部分人意见,都认可救灾是第一位的,好在这些年大齐朝休养生息,朝政还算清明,每年税银都足额收缴,国库还算充盈,景熙帝在户部尚书核算之后,同意拨一百五十万两银子救灾,另外再召集京中的大臣富户募集善款,于是救灾的银子也算有了。
只是唯一难的是,到底该派谁去华河赈灾呢?
这一回宁王周成烨和太子周成康都主动请缨想去华河赈灾。
景熙帝看着这两个儿子,怎么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当初决定谁负责带兵去西北抗击北陆鞑子的时候,是你推我,我推你,谁都不愿意去,现在到了谁带着银子去赈灾,却又是一个个争着抢着要去,去赈灾可比去打仗容易多了,有危险都想跑,有便宜都想占,一个个都是心思不正的混账东西!
但是不管怎么生气,怎么觉得他们无用,可始终还是要找一个人去负责赈灾。
景熙帝很头疼,只能矮子里面拔高子,想了一天一夜,最后确定让太子周成康和户部尚书一起去华河一带赈灾,三日后启程。
当太子和户部尚书将会一起去华河赈灾的消息传入肃王府,段瑶端着茶盏的手都抖了一下,险些把茶杯落到地上去。
“王妃?”白露一眼就发觉了她的异样。
“没事儿。”段瑶朝她摆了摆手,握紧手中的茶杯,低头喝了一大口水,先让自己冷静下来。
肖承启伸手摸摸安哥儿的头,笑着答道:“今天上午到的家。”
“快进屋里坐吧。”段瑶笑着招呼他,一手牵着安哥儿,一边领着他往大厅那边走。
“瑶儿!”肖承启开口叫了段瑶一声,他其实不太想进大厅里去,他只想留在这儿单独跟她说说话。
段瑶闻声回头,发髻上插着的步摇随着她的动作晃了晃,笑着看向他,用眼神询问他有什么事,“表哥,怎么了?”
眼前是晃动的步摇,就插在她梳成妇人发髻的头上,肖承启陡然清醒过来,段瑶早就已经嫁人了,在他离开齐都城后,她嫁给了周成易,是周成易的妻子的,不再只是他的小表妹了,这个认知让他心口闷痛,仿佛有一支利箭射/入他的心口,痛得他有些喘不上气来,拢在袖子里的手紧握成拳。
“没事儿。”他道:“我们走吧。”随后他便跟着她走了上去。
进了大厅,肖承启拜见了老太太张氏、段禀文、李氏,只有段老太爷行动不便就没有见到。
段家人看到他都很高兴,忙叫他坐下又命丫鬟上了茶点,段家人都很关心他,询问他在辽州的情况,他都一一答了,眼角余光瞟到段瑶一直面带微笑尖着耳朵听他在辽州的经历,他便有心多说了一些。
李氏关心道:“你这回回来就别走了吧,你娘在家想你的很,她身子又不太好,这些年你不在家,她都偷着哭了好多回,你回来了就多陪陪她,别再让她担心了。”
“我知道,这些年多谢姨母对我母亲的照顾,我这回回来也是打算不走了。”肖承启顺着李氏的话答应下来。
“这就好了。”李氏很高兴,“外面再怎样都不会比家里好,你回来了就好了。”
“嗯。”肖承启应了一声,又笑着说了一些其他的话,等坐了小半个时辰,就提出告辞。
“天色不早了,我该回去了。”
段瑶也站起身来,“我也要回肃王府,正好可以跟肖表哥同路。”
李氏接着道:“这样也好,我本来都说让你留在府里过夜的,可你又非要回去,我先前还担心没人送你,现下正好可以让承启护着你回去,我也放心些。”
原本李氏是打算留段瑶在段府过夜的,但是段瑶说,她已经嫁出去了,周成易又不在,她应该回肃王府去守着。毕竟段瑶现在的身份不同了,明日她还要进宫去,从肃王府出发也近一些。段禀文觉得她说得在理,就劝李氏别强求了,随段瑶的意思吧。是以才有了段瑶和肖承启一同回去之事。
段家人送段瑶和肖承启到大门口,天空中又飘起了雪花,段瑶和肖承启跟段家人告别,随后上了马车。
来的时候肖承启是步行,回去只好跟段瑶一起坐马车,因下了雪,路上不太好走,马车行驶得很慢。段瑶和肖承启坐在马车里,一时静默着,谁都没有开口说话。
车厢里燃着碳火,十分暖和,隐隐有一股清香气,那是从段瑶身上散发出来的味道。
肖承启深吸口气,转头看向段瑶,目光落在她白皙粉嫩的脸上,这么多年了,她还跟以前一样好看,似乎岁月格外的优待她,从未在她身上留下一丝痕迹。
他张了张嘴,问道:“这些年,你过得好吗?”周成易对你好吗?
“挺好的。”段瑶仿佛并不知道他问这句话的意思,冲着他微微一笑,眉眼里透出幸福快乐的光彩。
肖承启垂在身侧的手紧了紧,他问这些话又有什么意义呢?难道她说她过得不好,他还能把她从周成易身边抢过来吗?
想到此,肖承启的内心陡然一顿,原来他一直是这么想的,一直希望着段瑶跟周成易过得不好,然后他就可以把她从周成易身边抢过来。
原来他的心思一直都这么龌龊!
肖承启垂下眼眸,掩住自己心底的心思,不愿被段瑶发现。
车厢里再次陷入沉默,就在肖承启也不打算再说什么的时候,段瑶忽然开了口,“表哥,你这次回来是要成亲了吧,我听说姨母一直在给你张罗,我大哥现在都快有第二个孩子了,你也应该早点成家了。”
闻言,肖承启猛然抬眸看向她,在对上她平静关切的眼神时,他知道她说的是认真的,她是真心的希望他能够快点儿成亲,有自己的妻子孩子,不要再这样的蹉跎下去。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肖承启还能有什么好说的,纵使他心中有再多的不愿,再多的不甘心,此时此刻也只能用力地咽下去,忍着心中的痛苦点头道:“你放心,我会的。”
“那就好。”段瑶的脸上露出笑容,对肖承启道:“表哥,我希望你能幸福。”
肖承启停了片刻,才缓缓地“嗯”了一声。
此后,两人都没再说话,马车缓慢地行驶在路上,虽说行驶得慢,但终究也有到的时候。
马车先到的肃王府,段瑶扶着丫鬟妙语的手先下了马车,肖承启也跟着下来,目送段瑶进了肃,他才转身又上了马车回去晋国公府。
从那天以后,肖承启便没有再去见段瑶,虽然两个人都在齐都城里,晋国公府离肃王府也不远,真有心要见的话也能见到,只要肖承启愿意就能见到段瑶。但是那天晚上段瑶最后说的那些话,却也让肖承启明白,他和她是真的不可能了,她已经嫁人,是有夫之妇,他不能再去打扰她平静幸福的生活了。
肃王府里,段瑶还像平日里一样过着日子,每日处理肃王府的事情,盼着周成易来信,他有信来的时候就格外开心,没信的时候就一直等着,盼望着,直到下一封信的到来,只是周成易可能真的很忙,这次出征给她写的信也很少,几个月过去了,她也才只收到六封信,每封信都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多遍,连上面的内容都能倒背如流了。
另外就是她每日里都坚持练武,经过这段时间坚持不懈的练习,她觉得她的武艺都进步了不少,能找吴侍卫过来陪着她过两招了。
周成易不在的日子,段瑶努力地把自己照顾得很好,日子在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转眼过了冬季,进入了春季,再一转眼,就入了夏季,周成易就已经走了近八个月了。
这一年的夏季,南方华河一带连续下了十多天的暴雨,河水暴涨,山洪暴发,冲垮了华河沿岸的堤坝,淹没了附近的城镇村庄,良田万顷,无数百姓无家可归。
灾情快马加鞭报到京中,原本就身体不好的景熙帝急得嘴上起了泡,忙招了太子周成康、瑞王周成平、宁王周成烨以及内阁众大臣进宫商议应对之策。
众人聚集到御书房里,纷纷就灾情表示自己的看法,综合大部分人意见,都认可救灾是第一位的,好在这些年大齐朝休养生息,朝政还算清明,每年税银都足额收缴,国库还算充盈,景熙帝在户部尚书核算之后,同意拨一百五十万两银子救灾,另外再召集京中的大臣富户募集善款,于是救灾的银子也算有了。
只是唯一难的是,到底该派谁去华河赈灾呢?
这一回宁王周成烨和太子周成康都主动请缨想去华河赈灾。
景熙帝看着这两个儿子,怎么不知道他们的想法?当初决定谁负责带兵去西北抗击北陆鞑子的时候,是你推我,我推你,谁都不愿意去,现在到了谁带着银子去赈灾,却又是一个个争着抢着要去,去赈灾可比去打仗容易多了,有危险都想跑,有便宜都想占,一个个都是心思不正的混账东西!
但是不管怎么生气,怎么觉得他们无用,可始终还是要找一个人去负责赈灾。
景熙帝很头疼,只能矮子里面拔高子,想了一天一夜,最后确定让太子周成康和户部尚书一起去华河一带赈灾,三日后启程。
当太子和户部尚书将会一起去华河赈灾的消息传入肃王府,段瑶端着茶盏的手都抖了一下,险些把茶杯落到地上去。
“王妃?”白露一眼就发觉了她的异样。
“没事儿。”段瑶朝她摆了摆手,握紧手中的茶杯,低头喝了一大口水,先让自己冷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