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开堂
“你,你想干什么!”孔氏想让自己看上去再凶悍一些,然而抖动的身子跟色厉内荏的语气已经出卖了她。
青禾平静的看着孔氏。
“你真以为,你毫无证据反口一咬安二夫人,就能对平国公府产生什么危害吗?”青禾平铺直述道,“安二夫人是有诰命在身的。你一个平民,无凭无据,状告朝廷诰命夫人,告之前是要先挨一百棍子的。到时候,只要有人买通行刑的,专往要害打……你确定你能熬的过去?”
孔氏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
青禾并不给孔氏犹豫的时间,他抛出了他最大的筹码。
“这个牌子的主人……”青禾摇了摇手上的牌子,“一直以为他姐姐被逐出家门后嫁了人,他现在一心要考科举,光宗耀祖。你确定要把这事情闹大,让你弟弟知道他心里那个的温柔贤惠的姐姐不仅给人当了外室,还因着背上了人命,坐了牢吗?”
青禾看着孔氏那变幻莫测的神情,顿了顿。
青禾高深莫测的笑了笑,加了最后一句:“你以为,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拿到这个牌子的?”
孔氏骇大了眼睛,嘴唇微微抖着:“你……你……你不要伤害他……”
青禾眼神淡淡的,在孔氏眼里,却是满满的威胁之意。
“这就要看你了。”青禾平静道。
孔氏手从牢柱上松开,跌落在脏污的地上,大滴大滴的泪水从脸上流了下来。
……
因着孔氏这案子是乞丐状告了“平国公府女眷”,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有不少感兴趣的。尽管经历了延期开审,但正式开堂这天,府衙外头那是里三层外三层,人山人海。
纵然外头寒风凄凄,冷雪飘飘,但这么多人一挤,却也感觉不到多么寒冷。
京兆尹志得意满,他那边已经得了瑞王世子悄悄递过来的消息,上头隐晦的提到玉静公主承了他的情,等明年他任期到了后,可以往上动一动。
这让京兆尹心里头如何不高兴?
小曲都要哼出来了。
只是,他从衙门后门往前头大堂走时,师爷匆匆从外头走了进来,脸色有些难看,手里头紧紧握着一封信。
“大人,您的信……”在师爷的努力控制下,都能听得出师爷的声音有些颤抖。
京兆尹奇怪的看了师爷一眼,有些不耐烦道:“什么信?等本官下堂以后再看。”
师爷又抖了抖,他不由得想起将这封信“交”给他的那个蒙面人那低沉的威胁:
“……你若不将此信在开堂前交给京兆尹,你那怡红楼的小情儿今天就会闹上你家。”
再想起家里头那只河东狮……师爷哭丧着脸:“大人,这封信您一定现在就得看。不然小人就完了。”
京兆尹蹙着眉,接过了那封信。
信上头的字迹是端端正正的小楷,京兆尹扫了一眼,第一反应是字还不错。
然后继续读下去,京兆因的脸色一下子就变成了雪一般的白色。
上头竟然详实的写了几条他任京兆尹这几年来接受的贿赂条目!
——不,不止这些!
甚至连他当年在扬州担任知府时收的几桩贿赂也在信里一一点出来了!
虽说他收受的贿赂不止这些,金额也不算太大,但信上这些,足够让他丢了头上这顶乌纱帽!
寒冷的冬日,京兆尹的额头上竟然都渗出了细细密密的汗水。
师爷有前车之鉴,见京兆尹面如白纸,心里头多少也有些数,这信上大概也是写了些京兆尹的把柄。
师爷半句话都不敢多说。
京兆尹心惊胆颤的看到最后,这才发现有一句话提到了这封信的目的。
“今日事,秉公处理。”
京兆尹心里头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有所求就好,有所求就好。
有所求就说明眼下这些把柄暂时还只是把柄,不会成为呈堂证供。
这样,他就有足够的时间去把握着他把柄的那人揪出来……
京兆尹转念一想,等下,信上写的“今日事”是指?
他冷汗又淋淋而下。
今日开堂只有一桩事,那就是乞丐状告孔氏一案。
难道,是平国公府?
不对,若是平国公府,他们应该要求保下孔氏才是。
京兆尹手里头紧紧攥着那封信,脸色阴晴不定。
师爷在一旁等了许久,等到手脚都冰凉了,京兆尹依然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大人?”师爷心惊胆颤小心翼翼的喊了京兆尹一声。
京兆尹仿佛从梦中惊醒,脸色阴沉沉的,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师爷:“这信,谁让你送来的?”
师爷差点吓得给京兆尹当场跪下,他忙撇清自己:“有人抓了小人在外头鬼混的把柄,逼小人送过来的……他蒙着面,小人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啊。”
师爷都快哭了。
京兆尹神色依旧是有些晦暗如深,他声音有些低沉:“信,你看了没有?”
师爷惊得魂都快飞到天外去了。
他忙大力摆着手:“没有没有,哪里的事!给大人的信,小人哪里敢看!”
京兆尹冷哼一声:“没看就好!”
他将那封信小心的揣进了怀里,拂袖去了前堂。
师爷的后背几乎生出了一身冷汗。
从京兆尹的表现来看,他知道这封信一定是京兆尹不欲旁人知晓的秘密。
若是有旁人知道了这秘密,恐怕……
师爷打了一个寒颤,咽了口唾沫,不敢再想下去了,连忙跟上了京兆尹的脚步。
待京兆尹来到府衙大堂时,又成了那威严正派的官相模样,丝毫看不出半分方才在后堂曾经被人恐吓过。
大堂外头围观的百姓,都兴致勃勃的起哄着。
京兆尹坐在扶手椅里,重重的拍了下惊堂木:“肃静!”
大概是骨子里头对大官的畏惧,外头嘈杂声渐渐小了下来。
京兆尹看着堂下跪着的乞丐跟孔氏,心里头闪过无数个念头,最终却还是沉着脸,一本正经的审问起来。
那封信上写着要他秉公出事,他一直拿不准这个度,这人到底是站在乞丐这边的还是孔氏这边的,这让他始终很烦躁。
但为了头顶上这顶乌纱帽,京兆尹咬紧了牙。
按照程序问过乞丐过后,京兆尹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这些个乞丐身上都穿上了棉袄,且制式一模一样,簇新的很,一看就不是旁人施舍给他们的。
京兆尹微微皱了皱眉。
难道,有人收买了这些乞丐?
“尔等身上的棉衣,从何而来!”京兆尹喝道。
然而说起身上的棉衣,那些乞丐像是一下子被刺激到了似得,个个都兴奋的很,叽叽喳喳你言我语起来。
最后还是京兆尹拍了惊堂木,才让这些乞丐们安静了下来。
“一个一个说!”
其中那个瘦猴子似得乞丐嘻嘻笑着抢先道:“青天大老爷,草民先说,草民先说!”
他有些自豪的扯了扯他身上的棉袄,带着一股庄重的神色:“这是观音菩萨跟前的仙童赐给我们的!”
“荒谬!”京兆尹额头青筋跳了跳。
瘦猴子乞丐被京兆尹这一声喝吓了一跳,他瑟缩了下,又道:“青天大老爷,草民可没说谎。那天有个长得跟仙女似得小女娃,把这些棉袄一一分给了我们。除了这些棉袄,还有一些窝窝头跟木炭,我们才能活到了现在……那个小女娃生得那么好看,又那么有善心,不是观音菩萨跟前的小仙童还能是什么?!”
这乞丐一说,其余的乞丐也纷纷点头应是。
京兆尹微微皱了皱眉头,这才明白,原来是不知道哪家的小姐行的善。
京兆尹没往心里头去,又看向孔氏。
“底下可是平国公府二房的孔氏?”
京兆尹按照程序问道。
头一次上堂时,孔氏巴不得借平国公府的势头,对于这个称呼也没有否认过。
眼下当着外头那么多百姓的面,京兆尹又这般问时,她却抬起了头。
经过这些日子在牢里头的磋磨,原本只有二十来岁的孔氏,看上去俨然已是四十岁了。
她微微挺直了身子,还抬高了些声音,旨在让所有人听见:“回大人的话,民女可不是什么平国公府二房的人。”
孔氏这番话,一下子就引起了一片哗然。
京兆尹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他本来想,对方要求他秉公处事,那他这般按照上一次的供词来问,也不算是徇私舞弊。
结果谁曾想,孔氏这么不配合。
京兆尹便又拍了惊堂木:“大胆!罪妇胆敢在公堂之上隐瞒身份!?供词上明明写着,罪妇乃平国公府二房的孔氏!”
孔氏脸色枯槁的很,她怪异的笑了笑:“民女正是不敢隐瞒身份,所以才推翻了自己上一次的证词。民女并非是平国公府二房的女眷,而是平国公府的二老爷养在外头的外室,跟平国公府没有半点瓜葛。”
孔氏这话一说,又是一片嘈杂的哗然。
要知道,平国公府女眷闯下的祸事,跟平国公府二老爷的外室闯下的祸事,这两件事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
青禾平静的看着孔氏。
“你真以为,你毫无证据反口一咬安二夫人,就能对平国公府产生什么危害吗?”青禾平铺直述道,“安二夫人是有诰命在身的。你一个平民,无凭无据,状告朝廷诰命夫人,告之前是要先挨一百棍子的。到时候,只要有人买通行刑的,专往要害打……你确定你能熬的过去?”
孔氏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颤。
青禾并不给孔氏犹豫的时间,他抛出了他最大的筹码。
“这个牌子的主人……”青禾摇了摇手上的牌子,“一直以为他姐姐被逐出家门后嫁了人,他现在一心要考科举,光宗耀祖。你确定要把这事情闹大,让你弟弟知道他心里那个的温柔贤惠的姐姐不仅给人当了外室,还因着背上了人命,坐了牢吗?”
青禾看着孔氏那变幻莫测的神情,顿了顿。
青禾高深莫测的笑了笑,加了最后一句:“你以为,我是在什么情况下拿到这个牌子的?”
孔氏骇大了眼睛,嘴唇微微抖着:“你……你……你不要伤害他……”
青禾眼神淡淡的,在孔氏眼里,却是满满的威胁之意。
“这就要看你了。”青禾平静道。
孔氏手从牢柱上松开,跌落在脏污的地上,大滴大滴的泪水从脸上流了下来。
……
因着孔氏这案子是乞丐状告了“平国公府女眷”,无论是达官贵人还是平民百姓,都有不少感兴趣的。尽管经历了延期开审,但正式开堂这天,府衙外头那是里三层外三层,人山人海。
纵然外头寒风凄凄,冷雪飘飘,但这么多人一挤,却也感觉不到多么寒冷。
京兆尹志得意满,他那边已经得了瑞王世子悄悄递过来的消息,上头隐晦的提到玉静公主承了他的情,等明年他任期到了后,可以往上动一动。
这让京兆尹心里头如何不高兴?
小曲都要哼出来了。
只是,他从衙门后门往前头大堂走时,师爷匆匆从外头走了进来,脸色有些难看,手里头紧紧握着一封信。
“大人,您的信……”在师爷的努力控制下,都能听得出师爷的声音有些颤抖。
京兆尹奇怪的看了师爷一眼,有些不耐烦道:“什么信?等本官下堂以后再看。”
师爷又抖了抖,他不由得想起将这封信“交”给他的那个蒙面人那低沉的威胁:
“……你若不将此信在开堂前交给京兆尹,你那怡红楼的小情儿今天就会闹上你家。”
再想起家里头那只河东狮……师爷哭丧着脸:“大人,这封信您一定现在就得看。不然小人就完了。”
京兆尹蹙着眉,接过了那封信。
信上头的字迹是端端正正的小楷,京兆尹扫了一眼,第一反应是字还不错。
然后继续读下去,京兆因的脸色一下子就变成了雪一般的白色。
上头竟然详实的写了几条他任京兆尹这几年来接受的贿赂条目!
——不,不止这些!
甚至连他当年在扬州担任知府时收的几桩贿赂也在信里一一点出来了!
虽说他收受的贿赂不止这些,金额也不算太大,但信上这些,足够让他丢了头上这顶乌纱帽!
寒冷的冬日,京兆尹的额头上竟然都渗出了细细密密的汗水。
师爷有前车之鉴,见京兆尹面如白纸,心里头多少也有些数,这信上大概也是写了些京兆尹的把柄。
师爷半句话都不敢多说。
京兆尹心惊胆颤的看到最后,这才发现有一句话提到了这封信的目的。
“今日事,秉公处理。”
京兆尹心里头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有所求就好,有所求就好。
有所求就说明眼下这些把柄暂时还只是把柄,不会成为呈堂证供。
这样,他就有足够的时间去把握着他把柄的那人揪出来……
京兆尹转念一想,等下,信上写的“今日事”是指?
他冷汗又淋淋而下。
今日开堂只有一桩事,那就是乞丐状告孔氏一案。
难道,是平国公府?
不对,若是平国公府,他们应该要求保下孔氏才是。
京兆尹手里头紧紧攥着那封信,脸色阴晴不定。
师爷在一旁等了许久,等到手脚都冰凉了,京兆尹依然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大人?”师爷心惊胆颤小心翼翼的喊了京兆尹一声。
京兆尹仿佛从梦中惊醒,脸色阴沉沉的,若有所思的看了一眼师爷:“这信,谁让你送来的?”
师爷差点吓得给京兆尹当场跪下,他忙撇清自己:“有人抓了小人在外头鬼混的把柄,逼小人送过来的……他蒙着面,小人不知道他长什么样啊。”
师爷都快哭了。
京兆尹神色依旧是有些晦暗如深,他声音有些低沉:“信,你看了没有?”
师爷惊得魂都快飞到天外去了。
他忙大力摆着手:“没有没有,哪里的事!给大人的信,小人哪里敢看!”
京兆尹冷哼一声:“没看就好!”
他将那封信小心的揣进了怀里,拂袖去了前堂。
师爷的后背几乎生出了一身冷汗。
从京兆尹的表现来看,他知道这封信一定是京兆尹不欲旁人知晓的秘密。
若是有旁人知道了这秘密,恐怕……
师爷打了一个寒颤,咽了口唾沫,不敢再想下去了,连忙跟上了京兆尹的脚步。
待京兆尹来到府衙大堂时,又成了那威严正派的官相模样,丝毫看不出半分方才在后堂曾经被人恐吓过。
大堂外头围观的百姓,都兴致勃勃的起哄着。
京兆尹坐在扶手椅里,重重的拍了下惊堂木:“肃静!”
大概是骨子里头对大官的畏惧,外头嘈杂声渐渐小了下来。
京兆尹看着堂下跪着的乞丐跟孔氏,心里头闪过无数个念头,最终却还是沉着脸,一本正经的审问起来。
那封信上写着要他秉公出事,他一直拿不准这个度,这人到底是站在乞丐这边的还是孔氏这边的,这让他始终很烦躁。
但为了头顶上这顶乌纱帽,京兆尹咬紧了牙。
按照程序问过乞丐过后,京兆尹这才后知后觉的发现,这些个乞丐身上都穿上了棉袄,且制式一模一样,簇新的很,一看就不是旁人施舍给他们的。
京兆尹微微皱了皱眉。
难道,有人收买了这些乞丐?
“尔等身上的棉衣,从何而来!”京兆尹喝道。
然而说起身上的棉衣,那些乞丐像是一下子被刺激到了似得,个个都兴奋的很,叽叽喳喳你言我语起来。
最后还是京兆尹拍了惊堂木,才让这些乞丐们安静了下来。
“一个一个说!”
其中那个瘦猴子似得乞丐嘻嘻笑着抢先道:“青天大老爷,草民先说,草民先说!”
他有些自豪的扯了扯他身上的棉袄,带着一股庄重的神色:“这是观音菩萨跟前的仙童赐给我们的!”
“荒谬!”京兆尹额头青筋跳了跳。
瘦猴子乞丐被京兆尹这一声喝吓了一跳,他瑟缩了下,又道:“青天大老爷,草民可没说谎。那天有个长得跟仙女似得小女娃,把这些棉袄一一分给了我们。除了这些棉袄,还有一些窝窝头跟木炭,我们才能活到了现在……那个小女娃生得那么好看,又那么有善心,不是观音菩萨跟前的小仙童还能是什么?!”
这乞丐一说,其余的乞丐也纷纷点头应是。
京兆尹微微皱了皱眉头,这才明白,原来是不知道哪家的小姐行的善。
京兆尹没往心里头去,又看向孔氏。
“底下可是平国公府二房的孔氏?”
京兆尹按照程序问道。
头一次上堂时,孔氏巴不得借平国公府的势头,对于这个称呼也没有否认过。
眼下当着外头那么多百姓的面,京兆尹又这般问时,她却抬起了头。
经过这些日子在牢里头的磋磨,原本只有二十来岁的孔氏,看上去俨然已是四十岁了。
她微微挺直了身子,还抬高了些声音,旨在让所有人听见:“回大人的话,民女可不是什么平国公府二房的人。”
孔氏这番话,一下子就引起了一片哗然。
京兆尹的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他本来想,对方要求他秉公处事,那他这般按照上一次的供词来问,也不算是徇私舞弊。
结果谁曾想,孔氏这么不配合。
京兆尹便又拍了惊堂木:“大胆!罪妇胆敢在公堂之上隐瞒身份!?供词上明明写着,罪妇乃平国公府二房的孔氏!”
孔氏脸色枯槁的很,她怪异的笑了笑:“民女正是不敢隐瞒身份,所以才推翻了自己上一次的证词。民女并非是平国公府二房的女眷,而是平国公府的二老爷养在外头的外室,跟平国公府没有半点瓜葛。”
孔氏这话一说,又是一片嘈杂的哗然。
要知道,平国公府女眷闯下的祸事,跟平国公府二老爷的外室闯下的祸事,这两件事是完全不可同日而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