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刷脸
大胆的范进!
洪承恩这时已经明白,为什么自己看小七嫂,就感觉哪里不对劲,原来问题是出在脚上。 她上吊时是穿了鞋的,现在绣鞋不知道去了哪里,那两只本来令自己爱不释手的纤足,就那么露在外头。
个人生前不管多美,死了以后,脚当然不会好看。他不明白,范家有什么必要弄去这死尸的鞋子,又帮她洗脚,更不明白自己家的子弟为什么不阻挠也不汇报,他只知道,案子多半要生变化。
他当然可以说,死尸原本是有鞋子的,可问题是,自己没有证据。把事情变成打嘴仗,就没有什么意义。自己家的子侄已经承认范家没动过尸体,现在想要反口,多半会给县令留下个坏印象。
权衡再三,洪承恩觉得单是双鞋,也说明不了问题,不提这事,也未必对自己有什么害处,便没有说话。
范进自也是吃定了洪承恩于法律并不十分了解,更不懂基本侦察常识,才敢做这番安排,图的自然是与县令搭话的机会。范长旺能给的那点经济利益,或者祠堂修在哪里,对他而言都是小事,在知县面前露脸,让知县记得自己的名字,这才是范进真正的目的。
考秀才又称为小三关,要县试、府试、院试三连考,才能得中。对于广州来说,中秀才的难度并不低,但是在广州中了秀才,中举人的难度反倒不大。儒林原文里,范进中秀才之后,不久就得中举人,与此也有定关系。
寒窗苦读,等待金榜题名,这当然是读书人科举正途,但是这条路注定满布荆棘,举步维艰。对于范进这种出身贫民的学子来说,与帮科举世家,名门望族的子弟公平较量,本身就是个笑话。
比起那些书香门第,科举世家子弟,范进的短板在于读的书少,这不是是否刻苦问题,而是所处环境决定了他的阅读量必然不足。
认为只读四书五经就算读完了科举教材的,显然是对大明科举看的过于简单,与四书五经相相关的教辅读物,哪本也不能少。以范进本经春秋为例,要读春秋就得读左传、春秋经传集解、春秋繁露、春秋榖梁传疏。
这些书第价格昂贵,第二不易买。像是春秋繁露,范进根本买不到。再者,就是师资力量不可比,乡间塾师句读音多有讹误,对于经义的见解更是多有讹误。有限的束脩,也不能保证教师有多强的责任心,很多时候就是彼此敷衍,互相对付。
而那些科举大族不但家中藏书不是范进这种草根能比,对于经义的注解句读,更是千金难买的科举秘籍,乡间塾师穷生之力也不能得。跟他们讲公平,简直就是笑话。
要弥补这种劣势,要战胜这些书香门第的子弟,就只能走捷径。
县令作为第关的守门人,在他那里刷了脸,未来的展,就大有好处。以自己目前的家境及出身,就这么贸然的冲上去,肯定是没希望,就得用些手段,在县令面前搏出位。
南海府县同城问题,决定了这个知县行事不敢过于跋扈,这次借着人命案混脸熟,虽然有定风险,但比起收益来,这个险依旧值得冒。当然,前提是不能让他讨厌。
事态的演变,到目前为止都符合范进的推测,信心也随之变的高涨。侯守用不是洪承恩这种法盲,只从这个答案就意识到,这案子不能草率处理,否则……陶铁头非要给自己难看不可。他看看范进,问道:“死尸的蹊跷,你是几时看出来的?”
“回老父母的话,草民家住小范庄,于大范庄事所知不详。今晨族兄相请,方知有此事生,到范宅之时,即觉此事蹊跷,想书呈文上陈,却已来不及。且草民乃白丁,哪敢胡乱判断人命,只有等老父母来到之后,才能当面说明,望老父母海涵。”
“范进……这个名字本官记下了,你不必过谦,能有这份见识,已经很不错了。忤作,死尸可曾验出些什么?”
于乡间人命,第个负责验尸的是总甲,忤作虽然有复验之责,但死尸脏臭,避之不及,大多是随便附署,以第个验尸结果为准。
如果范进不来闹这出,小七嫂的验尸结果多半也就是参照洪总甲的话来办,可是现在既已点出这条,忤作却也不敢再放水。他连忙回禀,“回太爷的话,下役验得死尸颈部共有两道勒痕,应为死后移尸。另,女尸腹有硬块,似有怀胎之嫌……”
这句话仿佛在油锅里倒入了瓢冷水,瞬间让场面变的沸腾。“银妇!”
“不守妇道!”
“明明是自己没脸见人悬梁,却要来诬陷族长,当真死有余辜!”
“间夫是谁!”
这样的声音浪高过浪,任是几个衙役挥舞着皮鞭,却时也压不下。侯守用挥着手,阻止衙役们的举动,手拈胡须,沉吟道:
“如此说来,死者范林氏之死,怕是有些蹊跷。其居孀数载,何以怀胎?她身后必有间夫。范林氏不守妇道,与人私通成孕,间夫却又意图抽身,其走投无路,是故悬梁,也在情理之中。然,是谁将死尸移到范家门,意图诬陷无辜,这便要仔细访查番。范林氏居孀而与人有私,其死不足惜,然死后移尸者,罪却不可不查,此事不能这么算了,自当仔细访拿,不可走了罪犯。”
范进道:“老父母明鉴万里,见微知著,此案水落石出之日不远,我范氏族长也可洗刷冤屈,这全是老父母的恩典。至于私自移尸之贼,学生想来,其多半已经逃离村庄,不敢在此停留,否则早晚之间露马脚,又如何逃的出恢恢法?”
侯守用点头道:“你这话倒也有些道理,如此看来,这件案子就可以了解了。范林氏家中还有何人,可以具结文书?”
“范林氏为外乡逃荒之女,我等之知其姓林,余皆无所知,自也无亲属可寻。具结之事,由乡里可以代劳。”
侯守用目光看向范进,“范进,你既是读书人,那本官就考教考教你的墨卷功夫,这份具结文书,就由你来写,本官在这看。”
范进也不推辞,只要来文房四宝,当场研了墨,份具结文书,不过片刻间即以完成。等文稿送到侯守用手中,其初时只是草草看,随后却又拿在手里仔细端详起来。
“你这字刚柔相济,很有几分文忠公的风韵。但是年轻人练字,还是应以柳公为先,得其筋骨,复临颜体,得其厚重。心定,学问才能做的扎实,于乡间俗事不必多过问,免得误了自家前程。十天之后便是今科春闱,你的书读的如何?”
“回老父母的话,学生自知学业为重,须臾不敢放松。”
“只说是没有用的,明天你到衙门来,本官要当场考校你的功课,若是做的不好,这科,本官便不准你下场。回去好生准备着。”
打了范进,侯守用又对范长旺道:“范林氏与人私通,确有违妇道,然人已身故,不宜细究,身后事还是你这族长出面操持为好。不论如何,不能让她白骨现天,你明白么?”
“回太爷的话,草民定把她的丧事办妥。”
侯守用又看看洪承恩,“洪总甲,朝廷设立总甲,本有治安刑讼之责。你身为总甲,却连验尸都验不明白,大是失职。念你年老不与你计较,以后办差事,可要自己多仔细着。来人,备马回府。”
范长旺连忙道:“老父母亲临本村,是我合村父老之幸,请容老朽略备水酒,款待父母,以表我等心意。”
侯守用脸色板,“这就不必了。范甲,本官深知百姓艰难,怎忍心让你们破费?不但是我,今后若是吏役下乡,百姓皆不必准备酒食,耗费财力,你们只要安心农桑,保障课税,就是我大明的好百姓。”
“青天,真正的青天啊。”范进猛的大喊声,随即带头跪下去,“乡亲们,这是可比海笔架的青天大老爷,我们有这样的父母官,是三生之幸,还不叩谢青天大老爷的大恩大德!”
声声青天大老爷的呼喝中,县衙的几骑马,已经渐渐行出村庄。范进心里很清楚,这轮自己虽然赢了,却只是个开始。与洪承恩的梁子算是结下,今后两下,怕是不可能相安无事。
这种武断乡曲的村霸,有的是办法恶心自己。要对抗他唯的办法,就是有功名护身。为了保住自己与母亲的生活,这科,自己必须中秀才!
洪承恩这时已经明白,为什么自己看小七嫂,就感觉哪里不对劲,原来问题是出在脚上。 她上吊时是穿了鞋的,现在绣鞋不知道去了哪里,那两只本来令自己爱不释手的纤足,就那么露在外头。
个人生前不管多美,死了以后,脚当然不会好看。他不明白,范家有什么必要弄去这死尸的鞋子,又帮她洗脚,更不明白自己家的子弟为什么不阻挠也不汇报,他只知道,案子多半要生变化。
他当然可以说,死尸原本是有鞋子的,可问题是,自己没有证据。把事情变成打嘴仗,就没有什么意义。自己家的子侄已经承认范家没动过尸体,现在想要反口,多半会给县令留下个坏印象。
权衡再三,洪承恩觉得单是双鞋,也说明不了问题,不提这事,也未必对自己有什么害处,便没有说话。
范进自也是吃定了洪承恩于法律并不十分了解,更不懂基本侦察常识,才敢做这番安排,图的自然是与县令搭话的机会。范长旺能给的那点经济利益,或者祠堂修在哪里,对他而言都是小事,在知县面前露脸,让知县记得自己的名字,这才是范进真正的目的。
考秀才又称为小三关,要县试、府试、院试三连考,才能得中。对于广州来说,中秀才的难度并不低,但是在广州中了秀才,中举人的难度反倒不大。儒林原文里,范进中秀才之后,不久就得中举人,与此也有定关系。
寒窗苦读,等待金榜题名,这当然是读书人科举正途,但是这条路注定满布荆棘,举步维艰。对于范进这种出身贫民的学子来说,与帮科举世家,名门望族的子弟公平较量,本身就是个笑话。
比起那些书香门第,科举世家子弟,范进的短板在于读的书少,这不是是否刻苦问题,而是所处环境决定了他的阅读量必然不足。
认为只读四书五经就算读完了科举教材的,显然是对大明科举看的过于简单,与四书五经相相关的教辅读物,哪本也不能少。以范进本经春秋为例,要读春秋就得读左传、春秋经传集解、春秋繁露、春秋榖梁传疏。
这些书第价格昂贵,第二不易买。像是春秋繁露,范进根本买不到。再者,就是师资力量不可比,乡间塾师句读音多有讹误,对于经义的见解更是多有讹误。有限的束脩,也不能保证教师有多强的责任心,很多时候就是彼此敷衍,互相对付。
而那些科举大族不但家中藏书不是范进这种草根能比,对于经义的注解句读,更是千金难买的科举秘籍,乡间塾师穷生之力也不能得。跟他们讲公平,简直就是笑话。
要弥补这种劣势,要战胜这些书香门第的子弟,就只能走捷径。
县令作为第关的守门人,在他那里刷了脸,未来的展,就大有好处。以自己目前的家境及出身,就这么贸然的冲上去,肯定是没希望,就得用些手段,在县令面前搏出位。
南海府县同城问题,决定了这个知县行事不敢过于跋扈,这次借着人命案混脸熟,虽然有定风险,但比起收益来,这个险依旧值得冒。当然,前提是不能让他讨厌。
事态的演变,到目前为止都符合范进的推测,信心也随之变的高涨。侯守用不是洪承恩这种法盲,只从这个答案就意识到,这案子不能草率处理,否则……陶铁头非要给自己难看不可。他看看范进,问道:“死尸的蹊跷,你是几时看出来的?”
“回老父母的话,草民家住小范庄,于大范庄事所知不详。今晨族兄相请,方知有此事生,到范宅之时,即觉此事蹊跷,想书呈文上陈,却已来不及。且草民乃白丁,哪敢胡乱判断人命,只有等老父母来到之后,才能当面说明,望老父母海涵。”
“范进……这个名字本官记下了,你不必过谦,能有这份见识,已经很不错了。忤作,死尸可曾验出些什么?”
于乡间人命,第个负责验尸的是总甲,忤作虽然有复验之责,但死尸脏臭,避之不及,大多是随便附署,以第个验尸结果为准。
如果范进不来闹这出,小七嫂的验尸结果多半也就是参照洪总甲的话来办,可是现在既已点出这条,忤作却也不敢再放水。他连忙回禀,“回太爷的话,下役验得死尸颈部共有两道勒痕,应为死后移尸。另,女尸腹有硬块,似有怀胎之嫌……”
这句话仿佛在油锅里倒入了瓢冷水,瞬间让场面变的沸腾。“银妇!”
“不守妇道!”
“明明是自己没脸见人悬梁,却要来诬陷族长,当真死有余辜!”
“间夫是谁!”
这样的声音浪高过浪,任是几个衙役挥舞着皮鞭,却时也压不下。侯守用挥着手,阻止衙役们的举动,手拈胡须,沉吟道:
“如此说来,死者范林氏之死,怕是有些蹊跷。其居孀数载,何以怀胎?她身后必有间夫。范林氏不守妇道,与人私通成孕,间夫却又意图抽身,其走投无路,是故悬梁,也在情理之中。然,是谁将死尸移到范家门,意图诬陷无辜,这便要仔细访查番。范林氏居孀而与人有私,其死不足惜,然死后移尸者,罪却不可不查,此事不能这么算了,自当仔细访拿,不可走了罪犯。”
范进道:“老父母明鉴万里,见微知著,此案水落石出之日不远,我范氏族长也可洗刷冤屈,这全是老父母的恩典。至于私自移尸之贼,学生想来,其多半已经逃离村庄,不敢在此停留,否则早晚之间露马脚,又如何逃的出恢恢法?”
侯守用点头道:“你这话倒也有些道理,如此看来,这件案子就可以了解了。范林氏家中还有何人,可以具结文书?”
“范林氏为外乡逃荒之女,我等之知其姓林,余皆无所知,自也无亲属可寻。具结之事,由乡里可以代劳。”
侯守用目光看向范进,“范进,你既是读书人,那本官就考教考教你的墨卷功夫,这份具结文书,就由你来写,本官在这看。”
范进也不推辞,只要来文房四宝,当场研了墨,份具结文书,不过片刻间即以完成。等文稿送到侯守用手中,其初时只是草草看,随后却又拿在手里仔细端详起来。
“你这字刚柔相济,很有几分文忠公的风韵。但是年轻人练字,还是应以柳公为先,得其筋骨,复临颜体,得其厚重。心定,学问才能做的扎实,于乡间俗事不必多过问,免得误了自家前程。十天之后便是今科春闱,你的书读的如何?”
“回老父母的话,学生自知学业为重,须臾不敢放松。”
“只说是没有用的,明天你到衙门来,本官要当场考校你的功课,若是做的不好,这科,本官便不准你下场。回去好生准备着。”
打了范进,侯守用又对范长旺道:“范林氏与人私通,确有违妇道,然人已身故,不宜细究,身后事还是你这族长出面操持为好。不论如何,不能让她白骨现天,你明白么?”
“回太爷的话,草民定把她的丧事办妥。”
侯守用又看看洪承恩,“洪总甲,朝廷设立总甲,本有治安刑讼之责。你身为总甲,却连验尸都验不明白,大是失职。念你年老不与你计较,以后办差事,可要自己多仔细着。来人,备马回府。”
范长旺连忙道:“老父母亲临本村,是我合村父老之幸,请容老朽略备水酒,款待父母,以表我等心意。”
侯守用脸色板,“这就不必了。范甲,本官深知百姓艰难,怎忍心让你们破费?不但是我,今后若是吏役下乡,百姓皆不必准备酒食,耗费财力,你们只要安心农桑,保障课税,就是我大明的好百姓。”
“青天,真正的青天啊。”范进猛的大喊声,随即带头跪下去,“乡亲们,这是可比海笔架的青天大老爷,我们有这样的父母官,是三生之幸,还不叩谢青天大老爷的大恩大德!”
声声青天大老爷的呼喝中,县衙的几骑马,已经渐渐行出村庄。范进心里很清楚,这轮自己虽然赢了,却只是个开始。与洪承恩的梁子算是结下,今后两下,怕是不可能相安无事。
这种武断乡曲的村霸,有的是办法恶心自己。要对抗他唯的办法,就是有功名护身。为了保住自己与母亲的生活,这科,自己必须中秀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