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齐世云在县衙当差,十里八村的人都很清楚。安大舅听了这个消息,一时又惊又疑,再被齐老费讽刺几句,土豆也没要,就急匆匆的走了。
不过看样子,也只是向再看看形势,估计以后还会来。
说到底无非是欺软怕硬,周敏笑了一声,“他不要更好,咱们自己留着。”又对安氏道,“娘也别伤心,你看着吧,咱们家要是立起来了,有的是他们求上门来,恨不得把你供起来的时候。”
之前她光是觉得安家这种亲戚糟心,但那是建立在他们态度强硬的基础上,就像今天。但安家人都生了一双势利眼,如果知道他们家跟县衙也有关系,背后有人撑腰,这态度估计很快就要变化了。
至于以后,齐家的日子只会过得越来越好,安家这种穷亲戚,识本分的话,哄得安氏高兴了,给点好处也无所谓。
天地良心,周敏完全是因为安氏好像挺在乎家人,所以才会这么说。
却不想安氏反倒抬头瞪了她一眼,“胡说八道什么?就是他们真的把我供着,为的难道会是我这个人?从来你外公外婆就只看重三个儿子,我以前看不开,总想在他们面前挣个脸面,让他们承认我,可他们承认的哪里是我呢?”
人心都是肉长的,要说安氏有多孺慕孝顺父母,那是笑话。那些冷言冷语,哪一句不让人难受?她没那么大度不计较。
她之所以在乎娘家,无非是不甘心。身处困顿中时,这种不甘心就表现在她明明知道会被冷嘲热讽,还是忍不住贴过去。但现在安家主动凑过来,她才发现真正能够给自己底气的,其实是现在这个家。
就算能给足了好处让安家人对自己笑脸相迎,那又如何呢?恐怕他们背地里还会觉得她是个傻子,好哄得很,说几句好话就能够占到便宜。
一旦想开了,也就没有那么在意了。
对任何一个女人而言,娘家应该是给他们撑腰的存在。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还有什么可挂念的?
安氏之前低着头,着实是因为心灰意冷,而不是因为被大哥骂了伤心。
不过这次来的只是大舅,还看不出什么来。说不定下次就是外公外婆亲自出场,到时候孝道的大帽子压下来,安氏未必能够扛得住。
但不管怎么说,她能有这样的觉悟,周敏还是很高兴的。
改变总是一点点出现的。自从齐老三的病好了,安氏身上那股六神无主的茫然脆弱就都消失了,整个人也显得比周敏刚穿来时沉稳了许多。今年地里收成好,将土豆卖给县衙这笔生意更是令人振奋,所以今天安氏在安大舅面前的表现才会比较强硬。
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以后眼界宽了,底气足了,未必不会有更大的改观。
周敏和齐老三对视了一眼,又安慰了安氏几句,等石头还了牛车回来,一家人便开始准备晚饭。
齐世云显然很着急,第二天就亲自带了两辆马车过来。这已经是县城里所有能临时抽调出来的马车了,拉两千斤的重物走上半天还是有些吃力,但再加上齐老费家的牛车,应该就没问题了。
之前因为不好麻烦冬叔编竹筐,所以周敏本来打算将土豆都堆在地窖里。但九叔公过来买土豆的时候看见了,就随口说可以用草绳编成袋子来装。反正土豆个头大,草编的袋子虽然有空隙,也不会漏出来,而且编起来也很快。
结果老人家在这里忙活了一天,就编出十几条袋子,地窖里的土豆便都按照大小分袋装了。这会儿要搬上车,也是非常方便的,齐世云带着几个车夫,一边过秤一边搬,很快就完事。
家里本来还煮了饭要留他们吃,但被齐世云拒绝了,“三叔三婶快别忙活了,我这好容易回来一趟,得回一趟家,不然我爹娘非得把我拆了不可。”
齐老费还经常进城,与儿子团聚一番,但齐世云的娘却是逢年过节才难得见儿子一趟。这一回算是出公差过来,那边少不得也准备了。齐老三和安氏便也没有坚持。
倒是周敏抽空问齐世云,“世云哥做成了这档子事,到时候免不得要庆功吧?我家养了兔子和鸡,要不要带几只回去?”
“鸡就算了,兔子给我拿上几只。”齐世云摸着下巴道,“这东西倒是难得见人卖,就当是尝个新鲜了。”
周敏便让石头去抓了四只兔子,装在笼子里给他带上。
齐世云看了一眼已经在车上绑好的土豆,点头道,“敏敏你这土豆个头虽然不如上回的,但长得都不错。我前儿去仓库看了明公留下的种子,却是没法与你家种出来的相比。回头你种出来的玉米,若也是这般成色,送到县衙来,哥哥保证替你找到下家,如何?”
“那就多谢世云哥了。”周敏得了这个保证,自然也十分惊喜。果然背靠官府好办事,哪怕不作奸犯科,来钱的方式也有很多种。
齐世云来回的阵仗都着实不小,跟来的两个差役还穿着公服,自然又惹得村民们围观了一回,啧啧称奇。等人一走,立刻上齐家来打探,待得知是县衙采买了两千斤土豆,个个都是羡慕不已。
对小老百姓而言,县太爷那就是他们能够想象的最大的大人物了,齐家居然跟这样的大人物有了关系,怎不令人惊讶?
就是那些因为齐家这段时间出尽风头而有些眼红的人,也都偃旗息鼓了。
齐老四得知这个消息,沉着脸在家里思量了半晌,还是决定再观察观察。虽然他始终觉得周敏不过好运搭上了齐世云,跟县太爷肯定扯不上什么关系,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再说齐世云若是扯着县衙的虎皮,却也是个掣肘。
还真是好运气,那就暂且先将此事放一放。
村里耳目灵活的人不少,在一部分人还沉浸在这个消息之中,兀自啧啧称叹的时候,已经有人从中领会到了更多的东西。
县衙这么大张旗鼓收购土豆,必定有其原因。十里八村之前都没有听说过有这个东西,可见目前只有齐家种了。若是这土豆关系到什么大事,岂不是好处都是齐家的?
于是之后几天,陆陆续续都有人登门,想要再买点儿土豆。虽然量肯定不会多,但或许也能搭着这场东风,顺便赚几个钱花花呢?
不过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我这土豆卖的时候就和县衙签了契书的,不能再卖别家。父老乡亲们的意思我明白,但县衙咱们谁都吃罪不起,只好对不住大家了。”周敏如是说。
白白走失了一个赚钱的机会,这些人自然扼腕不已。但再想想,县衙将这批土豆提前买走,明显齐家也没占到太大的便宜,也就释然了。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齐家的生活便进入了一段十分平静的时期。
虽然中途有不少生面孔来打探过土豆的事,但听说都给县衙买走,还签了协议,便偃旗息鼓了。
地里的玉米已经长到一人那么高了,有一些长得早的,顶端已经含了小小的花苞,正是追肥的关键时期。齐家这会儿倒是不缺少农家肥,盖因养了一窝兔子之后,每天都要吃掉不少草,剩下的草根之类沤在那里,时间久了也就成了上好的肥料,再加上猪圈里也能弄出一点,几亩地勉强够用。
除此之外,因为之前在县衙听说玉米容易倒伏,又让周敏想起来,在施肥之后,还得给玉米上个厢——也就是用泥土在玉米根地下堆出一个土堆,好护住根系,这样在大风之中才能站得更稳。
这一忙就又是一段时间,等到玉米地侍弄完了,地里其他的出产也陆续该收获了。
西红柿已经快过季,这会儿藤蔓上只长着寥寥几个青柿子,果实还远比之前的小。辣椒则都红得差不多,可以摘下来晒干储存了。等到要吃的时候,在火上炒脆了弄成粉末就是。
除此之外,豌豆、蚕豆和大豆这段时间陆陆续续的吃了一些,剩下的渐渐老了,也都要收起来。
这些东西一收,地也就空出来了。周敏在上头又点了一些萝卜。冬天是吃萝卜的好季节,万山村这里不是很冷,虽然也有落雪,但下雪之前提前将萝卜缨子割回来,正好喂猪,而萝卜埋在地里也不会被冻坏,这会儿种下去正好。
虽然地的确不大,但忙起来居然也费了不少时间,断断续续弄完了这些,等周敏回过神来时,已经到了七月十五的鬼节了。
在重视祭祀祖先的古代,七月十五是个大节,不过主要内容只是祭祀,倒是没什么额外的活动,只需要多多的买了纸烛来烧给地下的亲人,免得他们少了花用。
今年周敏手里有钱,在这上头自然也舍得花钱,买了厚厚的一刀黄纸回来,齐老三自己动手,在上面錾出月牙形的印记,就是一摞标准的冥纸了。
这一天晚上,一家人守在院子里,花了将近两刻钟时间,才将所有的冥纸都烧完。
安氏还用南瓜和额外的香给石头做了一个香瓜——也就是将线香点燃之后,插进巴掌大的南瓜之中,看个新鲜有趣。等明早香烧完了,南瓜还能煮了吃,据说是有祖宗保佑,吃了能添福气。
而进入七月,地里的玉米就开始挂苞上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长在外面的玉米须开始发蔫,就到了可以吃嫩玉米的季节了。
撕开玉米外壳,看里面的玉米已经长得非常整齐,摸上去是硬的,但用指甲轻轻一掐就能掐出汁水,那就是味道最好的时候了。刚刚挂上浆的玉米又香又甜,咬上一口,嘴里都是玉米的甜香气,无论是煮还是烤还是蒸,亦或剥下来炒菜,都是难得的佳品,让人百吃不厌。
第一天周敏从地里折了十根玉米回来,煮熟之后很快被一扫而空,就连平日里总以节省为主,不怎么在意口腹之欲的安氏,都忍不住意犹未尽的道,“这个好,比土豆好。”
周敏自己是更爱土豆的,不过也没有什么可比性。毕竟嫩玉米棒子是季节性的食品,也就只能吃个十天半个月,然后里面的浆水长成淀粉,玉米就老了。但土豆却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只要做得好了,也不会腻。
倒是齐老三很担心,“这么个吃法,别等不到收成就吃完了。”
“这倒不至于,咱们一天才能吃多少……”周敏说着想起一件事,不由一拍桌子,“坏了,咱们自己吃不了,但是这玉米就长在地里,备不住有人会去偷!”
须知她今天扛着玉米回来的时候,可是不怎么低调,村里的人都看见了。
之前的土豆是种在地里,而且事先也没人知道是好东西,所以安安稳稳到了收获的时候。但这玉米长在地上,又还有很长时间才能收,免不了会有人觊觎。
就那两亩地的玉米,哪里经得起这些人的糟蹋?
只是偷去吃还好,就怕有一起人,见不得人好,专门损人不利己,万一趁乱把所有的玉米都毁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村里现在眼红齐家的人太多,这种事还真有可能会发生。
一家人面面相觑,最后石头咬牙道,“大不了我晚上去地里住,守着这些玉米,看谁敢来动手?”
“是啊。”齐老三道,“咱们一家四个人,分成两拨,晚上去那边守着吧。”
两人的提议把周敏吓了一跳,“不用这么夸张吧?”不过她很快明白过来,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粮食那就是命根子,没有粮食真的会死,也怨不得他们那么在意了。
“要不这样。”周敏想了想,道,“咱们趁新鲜,把这些玉米都卖了吧!”
“什么?”安氏吃惊得直接站了起来,“你这是说的什么疯话?这玉米还没成熟,怎么卖?”
“今天咱们也都吃过了,味道是极好的,如果拿去卖,价钱想必不会低。”周敏道。虽然这玉米不是只有她种,但浇灌了泉水的玉米,滋味却更为香甜。远比周敏后世吃过的糯玉米味道还要好得多,不信有钱人会不愿意买去尝鲜。
至于让这东西走到有钱人家餐桌上的途径嘛,周敏也想过了,走周家或者县衙的路线,应该没问题。
虽然这样一来,今年就没有玉米收获了,但也不招人惦记。明年直接从县城买种子,到时候种的人多了,他们家也就不惹眼了。
至于粮食,卖了钱还担心买不到粮食吗?
再说家里还有两亩水田,打的米足够四个人吃一年了。虽说还要交税,但是可以折银。
安氏有些惊疑的看了看她,又看了看齐老三,不知该说什么。
“也好。”齐老三低头想了想,道,“今年咱们家也出够风头了,如今就是这玉米最受人注意,早些卖掉也省事。”剩下地里还种着的,都是村里家家都有的东西了。
虽说他们家出来的东西品质都更好,但外人不仔细盯着的话,哪能注意到那么多?
如此一来,下半年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度过了。
“那明日我和石头就去雇车,送一点去邱家,送一点去县城,看看怎么说吧。”周敏道,“上回说是给邱五爷送辣椒,一直不得空,正好顺路送了。”
“去吧去吧。”齐老三摆摆手,难得的有些惆怅,“这一年,咱们家去镇上、去县城的次数,抵得过往年全村人去的次数了。”
敏敏什么都好,但就是心思太活了,很多东西,齐老三根本不懂,也不会轻易尝试,她偏偏就敢去做。这种魄力,让齐老三心里不免生出几分担忧。
这样一个姑娘,齐家能留得住她吗?
……
连邱五爷也没吃过这嫩玉米,当场撕开了让人拿去煮,等端上来,他居然连吃了三棒,看得瑞声又是高兴,又是担忧。
直到感觉胃里感觉撑了,邱五爷才有些不舍的推开盘子,净了手,用帕子细细的擦,一面道,“这东西的确不错,怎么才送了十棒,莫不是怕我出不起钱?”
“五爷说笑了。”周敏道。
上回送那两筐土豆来,邱五爷连秤都没过,直接给了五两银子。虽说周敏还送了一对兔子,但就是加起来,也是远不及这个价钱的。但邱五爷说,周敏留给他的土豆都是最好的,价钱自然也不能按等闲来算。这些东西他自己吃不下,往上一送,换来的只会更多。
这么一说,周敏也就不客气了。
“五爷爱吃,回头我再送就是。”周敏说着看了瑞声一眼,道,“玉米也算是杂粮,吃了对肠胃极好的,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贪吃容易积食,五爷往后还是多注意才是。”
顿了顿,又说,“可惜这东西季节太短。最多半个月,老了就没有这样的味道了。”
“那就更该多吃些了。”邱五爷笑着调侃了一句,手指在桌面轻轻一敲,问周敏,“你特意把东西送来,应该不会只是请我尝鲜吧?”
“五爷是明眼人,”周敏道,“的确是打算托五爷走个路子,为这东西找个销路。”
“你有多少要卖?”邱五爷问。
“今年种了两亩地。”周敏道,“没有仔细数过,但总有一两千株。”
邱五爷挑眉,“那也不算多。”
周敏无奈道,“前几年家里出了事,田地都卖了,这两亩地,还是今年新垦的。所以全指望这点东西了。哪知上回的土豆实在太轰动,如今村里人人都盯着我家,这些东西,早卖了也省心。”
“既如此,那这事也好办。县城东边有个唐家楼,是做这饮食生意的。你不妨去找掌柜的谈谈。若是不放心,可以叫上县衙的人陪你同去,想来便没问题了。”邱五爷略略沉吟,便道。
周敏点点头,问,“还未请教五爷和这唐家楼是……?”
“我和他们可没什么关系。”邱五爷连忙撇清,“不过这是县城里最大的酒楼,往来的宾客,都是这一方土地上的大人物,里头的东西自然也卖得上价钱。”
他停了一停,复又道,“玉米这个名字,你倒是取得不错,好口彩,也不落那些老爷们的脸面。到时候一部分放在酒楼里出丑,一部分让他们外带回家。这些人家大业大,买得必然不少,几日之内就能卖完了。”
不过看样子,也只是向再看看形势,估计以后还会来。
说到底无非是欺软怕硬,周敏笑了一声,“他不要更好,咱们自己留着。”又对安氏道,“娘也别伤心,你看着吧,咱们家要是立起来了,有的是他们求上门来,恨不得把你供起来的时候。”
之前她光是觉得安家这种亲戚糟心,但那是建立在他们态度强硬的基础上,就像今天。但安家人都生了一双势利眼,如果知道他们家跟县衙也有关系,背后有人撑腰,这态度估计很快就要变化了。
至于以后,齐家的日子只会过得越来越好,安家这种穷亲戚,识本分的话,哄得安氏高兴了,给点好处也无所谓。
天地良心,周敏完全是因为安氏好像挺在乎家人,所以才会这么说。
却不想安氏反倒抬头瞪了她一眼,“胡说八道什么?就是他们真的把我供着,为的难道会是我这个人?从来你外公外婆就只看重三个儿子,我以前看不开,总想在他们面前挣个脸面,让他们承认我,可他们承认的哪里是我呢?”
人心都是肉长的,要说安氏有多孺慕孝顺父母,那是笑话。那些冷言冷语,哪一句不让人难受?她没那么大度不计较。
她之所以在乎娘家,无非是不甘心。身处困顿中时,这种不甘心就表现在她明明知道会被冷嘲热讽,还是忍不住贴过去。但现在安家主动凑过来,她才发现真正能够给自己底气的,其实是现在这个家。
就算能给足了好处让安家人对自己笑脸相迎,那又如何呢?恐怕他们背地里还会觉得她是个傻子,好哄得很,说几句好话就能够占到便宜。
一旦想开了,也就没有那么在意了。
对任何一个女人而言,娘家应该是给他们撑腰的存在。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还有什么可挂念的?
安氏之前低着头,着实是因为心灰意冷,而不是因为被大哥骂了伤心。
不过这次来的只是大舅,还看不出什么来。说不定下次就是外公外婆亲自出场,到时候孝道的大帽子压下来,安氏未必能够扛得住。
但不管怎么说,她能有这样的觉悟,周敏还是很高兴的。
改变总是一点点出现的。自从齐老三的病好了,安氏身上那股六神无主的茫然脆弱就都消失了,整个人也显得比周敏刚穿来时沉稳了许多。今年地里收成好,将土豆卖给县衙这笔生意更是令人振奋,所以今天安氏在安大舅面前的表现才会比较强硬。
按照这样的趋势下去,以后眼界宽了,底气足了,未必不会有更大的改观。
周敏和齐老三对视了一眼,又安慰了安氏几句,等石头还了牛车回来,一家人便开始准备晚饭。
齐世云显然很着急,第二天就亲自带了两辆马车过来。这已经是县城里所有能临时抽调出来的马车了,拉两千斤的重物走上半天还是有些吃力,但再加上齐老费家的牛车,应该就没问题了。
之前因为不好麻烦冬叔编竹筐,所以周敏本来打算将土豆都堆在地窖里。但九叔公过来买土豆的时候看见了,就随口说可以用草绳编成袋子来装。反正土豆个头大,草编的袋子虽然有空隙,也不会漏出来,而且编起来也很快。
结果老人家在这里忙活了一天,就编出十几条袋子,地窖里的土豆便都按照大小分袋装了。这会儿要搬上车,也是非常方便的,齐世云带着几个车夫,一边过秤一边搬,很快就完事。
家里本来还煮了饭要留他们吃,但被齐世云拒绝了,“三叔三婶快别忙活了,我这好容易回来一趟,得回一趟家,不然我爹娘非得把我拆了不可。”
齐老费还经常进城,与儿子团聚一番,但齐世云的娘却是逢年过节才难得见儿子一趟。这一回算是出公差过来,那边少不得也准备了。齐老三和安氏便也没有坚持。
倒是周敏抽空问齐世云,“世云哥做成了这档子事,到时候免不得要庆功吧?我家养了兔子和鸡,要不要带几只回去?”
“鸡就算了,兔子给我拿上几只。”齐世云摸着下巴道,“这东西倒是难得见人卖,就当是尝个新鲜了。”
周敏便让石头去抓了四只兔子,装在笼子里给他带上。
齐世云看了一眼已经在车上绑好的土豆,点头道,“敏敏你这土豆个头虽然不如上回的,但长得都不错。我前儿去仓库看了明公留下的种子,却是没法与你家种出来的相比。回头你种出来的玉米,若也是这般成色,送到县衙来,哥哥保证替你找到下家,如何?”
“那就多谢世云哥了。”周敏得了这个保证,自然也十分惊喜。果然背靠官府好办事,哪怕不作奸犯科,来钱的方式也有很多种。
齐世云来回的阵仗都着实不小,跟来的两个差役还穿着公服,自然又惹得村民们围观了一回,啧啧称奇。等人一走,立刻上齐家来打探,待得知是县衙采买了两千斤土豆,个个都是羡慕不已。
对小老百姓而言,县太爷那就是他们能够想象的最大的大人物了,齐家居然跟这样的大人物有了关系,怎不令人惊讶?
就是那些因为齐家这段时间出尽风头而有些眼红的人,也都偃旗息鼓了。
齐老四得知这个消息,沉着脸在家里思量了半晌,还是决定再观察观察。虽然他始终觉得周敏不过好运搭上了齐世云,跟县太爷肯定扯不上什么关系,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再说齐世云若是扯着县衙的虎皮,却也是个掣肘。
还真是好运气,那就暂且先将此事放一放。
村里耳目灵活的人不少,在一部分人还沉浸在这个消息之中,兀自啧啧称叹的时候,已经有人从中领会到了更多的东西。
县衙这么大张旗鼓收购土豆,必定有其原因。十里八村之前都没有听说过有这个东西,可见目前只有齐家种了。若是这土豆关系到什么大事,岂不是好处都是齐家的?
于是之后几天,陆陆续续都有人登门,想要再买点儿土豆。虽然量肯定不会多,但或许也能搭着这场东风,顺便赚几个钱花花呢?
不过他们注定要失望了。
“我这土豆卖的时候就和县衙签了契书的,不能再卖别家。父老乡亲们的意思我明白,但县衙咱们谁都吃罪不起,只好对不住大家了。”周敏如是说。
白白走失了一个赚钱的机会,这些人自然扼腕不已。但再想想,县衙将这批土豆提前买走,明显齐家也没占到太大的便宜,也就释然了。
于是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齐家的生活便进入了一段十分平静的时期。
虽然中途有不少生面孔来打探过土豆的事,但听说都给县衙买走,还签了协议,便偃旗息鼓了。
地里的玉米已经长到一人那么高了,有一些长得早的,顶端已经含了小小的花苞,正是追肥的关键时期。齐家这会儿倒是不缺少农家肥,盖因养了一窝兔子之后,每天都要吃掉不少草,剩下的草根之类沤在那里,时间久了也就成了上好的肥料,再加上猪圈里也能弄出一点,几亩地勉强够用。
除此之外,因为之前在县衙听说玉米容易倒伏,又让周敏想起来,在施肥之后,还得给玉米上个厢——也就是用泥土在玉米根地下堆出一个土堆,好护住根系,这样在大风之中才能站得更稳。
这一忙就又是一段时间,等到玉米地侍弄完了,地里其他的出产也陆续该收获了。
西红柿已经快过季,这会儿藤蔓上只长着寥寥几个青柿子,果实还远比之前的小。辣椒则都红得差不多,可以摘下来晒干储存了。等到要吃的时候,在火上炒脆了弄成粉末就是。
除此之外,豌豆、蚕豆和大豆这段时间陆陆续续的吃了一些,剩下的渐渐老了,也都要收起来。
这些东西一收,地也就空出来了。周敏在上头又点了一些萝卜。冬天是吃萝卜的好季节,万山村这里不是很冷,虽然也有落雪,但下雪之前提前将萝卜缨子割回来,正好喂猪,而萝卜埋在地里也不会被冻坏,这会儿种下去正好。
虽然地的确不大,但忙起来居然也费了不少时间,断断续续弄完了这些,等周敏回过神来时,已经到了七月十五的鬼节了。
在重视祭祀祖先的古代,七月十五是个大节,不过主要内容只是祭祀,倒是没什么额外的活动,只需要多多的买了纸烛来烧给地下的亲人,免得他们少了花用。
今年周敏手里有钱,在这上头自然也舍得花钱,买了厚厚的一刀黄纸回来,齐老三自己动手,在上面錾出月牙形的印记,就是一摞标准的冥纸了。
这一天晚上,一家人守在院子里,花了将近两刻钟时间,才将所有的冥纸都烧完。
安氏还用南瓜和额外的香给石头做了一个香瓜——也就是将线香点燃之后,插进巴掌大的南瓜之中,看个新鲜有趣。等明早香烧完了,南瓜还能煮了吃,据说是有祖宗保佑,吃了能添福气。
而进入七月,地里的玉米就开始挂苞上浆,半个月左右的时间,长在外面的玉米须开始发蔫,就到了可以吃嫩玉米的季节了。
撕开玉米外壳,看里面的玉米已经长得非常整齐,摸上去是硬的,但用指甲轻轻一掐就能掐出汁水,那就是味道最好的时候了。刚刚挂上浆的玉米又香又甜,咬上一口,嘴里都是玉米的甜香气,无论是煮还是烤还是蒸,亦或剥下来炒菜,都是难得的佳品,让人百吃不厌。
第一天周敏从地里折了十根玉米回来,煮熟之后很快被一扫而空,就连平日里总以节省为主,不怎么在意口腹之欲的安氏,都忍不住意犹未尽的道,“这个好,比土豆好。”
周敏自己是更爱土豆的,不过也没有什么可比性。毕竟嫩玉米棒子是季节性的食品,也就只能吃个十天半个月,然后里面的浆水长成淀粉,玉米就老了。但土豆却是一年四季都可以吃的,只要做得好了,也不会腻。
倒是齐老三很担心,“这么个吃法,别等不到收成就吃完了。”
“这倒不至于,咱们一天才能吃多少……”周敏说着想起一件事,不由一拍桌子,“坏了,咱们自己吃不了,但是这玉米就长在地里,备不住有人会去偷!”
须知她今天扛着玉米回来的时候,可是不怎么低调,村里的人都看见了。
之前的土豆是种在地里,而且事先也没人知道是好东西,所以安安稳稳到了收获的时候。但这玉米长在地上,又还有很长时间才能收,免不了会有人觊觎。
就那两亩地的玉米,哪里经得起这些人的糟蹋?
只是偷去吃还好,就怕有一起人,见不得人好,专门损人不利己,万一趁乱把所有的玉米都毁了,那就什么都没了。
村里现在眼红齐家的人太多,这种事还真有可能会发生。
一家人面面相觑,最后石头咬牙道,“大不了我晚上去地里住,守着这些玉米,看谁敢来动手?”
“是啊。”齐老三道,“咱们一家四个人,分成两拨,晚上去那边守着吧。”
两人的提议把周敏吓了一跳,“不用这么夸张吧?”不过她很快明白过来,对于这个年代的人来说,粮食那就是命根子,没有粮食真的会死,也怨不得他们那么在意了。
“要不这样。”周敏想了想,道,“咱们趁新鲜,把这些玉米都卖了吧!”
“什么?”安氏吃惊得直接站了起来,“你这是说的什么疯话?这玉米还没成熟,怎么卖?”
“今天咱们也都吃过了,味道是极好的,如果拿去卖,价钱想必不会低。”周敏道。虽然这玉米不是只有她种,但浇灌了泉水的玉米,滋味却更为香甜。远比周敏后世吃过的糯玉米味道还要好得多,不信有钱人会不愿意买去尝鲜。
至于让这东西走到有钱人家餐桌上的途径嘛,周敏也想过了,走周家或者县衙的路线,应该没问题。
虽然这样一来,今年就没有玉米收获了,但也不招人惦记。明年直接从县城买种子,到时候种的人多了,他们家也就不惹眼了。
至于粮食,卖了钱还担心买不到粮食吗?
再说家里还有两亩水田,打的米足够四个人吃一年了。虽说还要交税,但是可以折银。
安氏有些惊疑的看了看她,又看了看齐老三,不知该说什么。
“也好。”齐老三低头想了想,道,“今年咱们家也出够风头了,如今就是这玉米最受人注意,早些卖掉也省事。”剩下地里还种着的,都是村里家家都有的东西了。
虽说他们家出来的东西品质都更好,但外人不仔细盯着的话,哪能注意到那么多?
如此一来,下半年就可以安安稳稳的度过了。
“那明日我和石头就去雇车,送一点去邱家,送一点去县城,看看怎么说吧。”周敏道,“上回说是给邱五爷送辣椒,一直不得空,正好顺路送了。”
“去吧去吧。”齐老三摆摆手,难得的有些惆怅,“这一年,咱们家去镇上、去县城的次数,抵得过往年全村人去的次数了。”
敏敏什么都好,但就是心思太活了,很多东西,齐老三根本不懂,也不会轻易尝试,她偏偏就敢去做。这种魄力,让齐老三心里不免生出几分担忧。
这样一个姑娘,齐家能留得住她吗?
……
连邱五爷也没吃过这嫩玉米,当场撕开了让人拿去煮,等端上来,他居然连吃了三棒,看得瑞声又是高兴,又是担忧。
直到感觉胃里感觉撑了,邱五爷才有些不舍的推开盘子,净了手,用帕子细细的擦,一面道,“这东西的确不错,怎么才送了十棒,莫不是怕我出不起钱?”
“五爷说笑了。”周敏道。
上回送那两筐土豆来,邱五爷连秤都没过,直接给了五两银子。虽说周敏还送了一对兔子,但就是加起来,也是远不及这个价钱的。但邱五爷说,周敏留给他的土豆都是最好的,价钱自然也不能按等闲来算。这些东西他自己吃不下,往上一送,换来的只会更多。
这么一说,周敏也就不客气了。
“五爷爱吃,回头我再送就是。”周敏说着看了瑞声一眼,道,“玉米也算是杂粮,吃了对肠胃极好的,不会有什么问题。不过贪吃容易积食,五爷往后还是多注意才是。”
顿了顿,又说,“可惜这东西季节太短。最多半个月,老了就没有这样的味道了。”
“那就更该多吃些了。”邱五爷笑着调侃了一句,手指在桌面轻轻一敲,问周敏,“你特意把东西送来,应该不会只是请我尝鲜吧?”
“五爷是明眼人,”周敏道,“的确是打算托五爷走个路子,为这东西找个销路。”
“你有多少要卖?”邱五爷问。
“今年种了两亩地。”周敏道,“没有仔细数过,但总有一两千株。”
邱五爷挑眉,“那也不算多。”
周敏无奈道,“前几年家里出了事,田地都卖了,这两亩地,还是今年新垦的。所以全指望这点东西了。哪知上回的土豆实在太轰动,如今村里人人都盯着我家,这些东西,早卖了也省心。”
“既如此,那这事也好办。县城东边有个唐家楼,是做这饮食生意的。你不妨去找掌柜的谈谈。若是不放心,可以叫上县衙的人陪你同去,想来便没问题了。”邱五爷略略沉吟,便道。
周敏点点头,问,“还未请教五爷和这唐家楼是……?”
“我和他们可没什么关系。”邱五爷连忙撇清,“不过这是县城里最大的酒楼,往来的宾客,都是这一方土地上的大人物,里头的东西自然也卖得上价钱。”
他停了一停,复又道,“玉米这个名字,你倒是取得不错,好口彩,也不落那些老爷们的脸面。到时候一部分放在酒楼里出丑,一部分让他们外带回家。这些人家大业大,买得必然不少,几日之内就能卖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