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杨晓卉眨眨眼,不假思索地回道:“百分之七十的把握达到外商的标准。”
别看那么小小一个镜子,不仅需要机械厂改造设备,全力配合,还需要别的厂的辅助,比如镜子包装,就需要包装厂的配合。
“娘的,就干了,好歹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赵科长骂了一句娘,就等着吴锦生点头了。“以前支援大生产的时候,机械厂什么时候掉过链子,拖过后退啊,职工们自发自觉地三班倒,硬是咬牙一个月完成了任务。真的有什么技术问题,技术科也能攻克的,再说不是还有小杨在嘛,也能一起想想办法。”
赵科长的话糙理不糙,吴锦生本来就想着有一半的把握就值得拼一把,现在知道成功率高达百分之八十,更加要去争取了,不试试,怎么知道一定会失败呢。
展位那边,董明月十分机灵得跑到隔壁展位,借了人家的玻璃杯,倒了热水,用托盘端着回来,给菲利普一杯,林翻译一杯,就在边上小意殷勤地看着。
刚刚只听的潦草几句话,也知道菲利普对于机械厂的重要性,如果真的签订了合同了,作为这次广交会的陪同人员,她也会水涨船高,这种你好我也好的事情,她最喜欢了。
小周看地目瞪口呆,平时颇有点目中无人的董明月殷勤得伺候着外商端茶递水,脸上还挂着谄媚的笑。
她把自己的事情都抢了过去,没事可做的小周对着林翻译无奈地苦笑。
双方已经大致谈妥协议了,合同起草地很快,只不过菲利普看了以后不满意,又加上了几点备注,那正好是杨晓卉之前同意的,说产品质量不达标,会如何如何,在商言商,菲利普是个合格的商人。
杨晓卉也趁机加上几条对自己这方有利的条款,如果菲利普那边不履行合约,将会赔偿损失。
合同中文,英文各一份,一份合同一事两件,各种条条框框都写了进去,非常严谨,跟之前广交会上签订的合同还不太一样,让起草合同的工作人员大开眼界,原来还可以写明这么多条款。
以前的合同是外商单方面压制国内的厂商,合同都是对他们有利,这次是双方势均力敌。
合同签完后,吴锦生几人先是和菲利普拍了张照片,这是羊城晚报记者要求,说明天就登新闻,称赞机械厂如何和外商据理力争的事迹,签下了第一单合同,为国争光,为广交会争光等等。
然后吴锦生和负责广交会的领导进行了深刻的谈话,剩余的董明月,小周,杨晓卉则留在展位这里收拾东西,广交会的工作人员已经给他们定好火车票了,今晚就满载荣誉,提前打道回府了。
吴锦生急着回去改造机器,争取早日生产出产品,合同上面规定了交货时间的。
坐在火车上,吴锦生冷静了下来,问杨晓卉,“小杨,你从哪里学的英语,口语这么流利,和外商交流一点问题都没有。”
一边的董明月也竖着耳朵听,她之前也一直好奇这件事呢
杨晓卉抿嘴一笑,很腼腆,“高一时跟老师偷偷学的,大概是有些天赋,他讲得我都听得懂,后来辍学进厂了,还有偷偷学。”
这话不假,原主这个老实孩子很喜欢英语,就是家里人忽略都没有人知道。
吴锦生叹了口气,说:“可惜了。”这么个学英语的好苗子进了机械厂当女工,这不是浪费天分嘛,可惜了,心里却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
火车哐当哐当行使了两天两夜到了江州车站,下了火车,跟上次去羊城的情形不同,人人都是精神抖擞着,因为他们给机械厂签了合同,以后可以出口创外汇了,这在当时是件很光荣的事情。
只有杨晓卉觉得很累,接连坐火车,就算是卧铺,也是很辛苦。
他们下火车的时候是白天,吴锦生马不停蹄地去市里跟领导汇报情况了,毕竟是江州今天签订的第一份出口合同,也是机械厂有史以来第一次签的合同。
市里的领导收到消息很快速,在他们坐火车的第二天就知道了,一直在等着他们回来呢。
商务局的魏副局长还揶揄了一下,“学弟啊,真有你的,一出马就给机械厂带回了这么一个大订单,搞不好以后还要学弟多提携一下我这个做学长的。”
当初是他经手把广交会的名额给了吴锦生,还被抢夺名额的厂背地里埋怨,现在吴锦生出了成绩,他脸上也有光,这说明他有先见之明,他一早就看出来学弟是个人才。
市里领导还给吴锦生加油鼓劲了一通,才放他离开,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产品生产出来,有了产品,以后稳步发展,一步一步在外国站稳脚跟。
杨晓卉几人也没有回家,跟着赵科长回了机械厂。这个时候消息传的全厂上下都轰动了,知道他们今天回来,宣传科还特意彩排过职工怎么迎接英雄归来。
赵科长一下吉普车,就被厂门口站着的两排人围住了,他着急得满头是汗的突出重围,可是在激动地不行的人民海洋里面扑腾不出来。
见他这边,晚一步下车的董明月利索的把车门关了,怕下边激动的职工把她也拉下去,她还是个清白大姑娘呢。
赵科长进进不了,退也退不了,急的大叫:“这是哪个龟孙子干的!让我老赵知道了,非剁了他不可!”
被骂龟孙子的宣传科宁科长退后好几步,不打算上前帮他出来了,谁让老赵骂他了,他一片的好心被狗啃了。
第38章
厂门口的闹剧一直到吴锦生从市里回来才结束。机械厂有个职工不经意间回头看见新来的吴厂长冷着脸站在外面, 直勾勾地看着狂欢中的人群。
他扯了扯旁边交好的工友,凑近他耳边叫:“陶海, 咱们赶紧走!”
陶海还陷在狂欢的氛围里,压根就没听清楚他的话,难得有机会能公然的矿工,还不挨领导说, 多好的事情啊, 他还希望狂欢来的更加热烈一些呢。
在场的有一半以上的职工都是抱着和陶海一样的想法才来的,能公开的偷懒, 这样的好事谁不来啊。
所以宣传科这边一宣布欢迎计划,他们就自告奋勇地都来了,人数还超出了不少, 宣传科也知道他们偷懒耍滑, 可毕竟是件大喜事, 也就睁只眼, 闭只眼,先把氛围炒起来再说, 不能让功臣回来寒心啊,怎么都没人欢迎他们呢。
当然也有一部反是真的为机械厂骄傲自豪的职工, 他们的热情更加挡不住啊。
那职工见陶海还没有反应过来, 直接动手把他来处人群,指着斜对面站着的吴锦生就说:“哎, 看到了没, 吴厂长都站着看了有一会了。咱们在他发火前赶紧走。”
陶海顺着手指看到了吴锦生冷若冰霜的脸, 下意识得抖了抖,悄悄得跟着工友一起溜了。
接着又有发觉不对劲的职工看到了吴锦生,低着头,三三两两地跑了。
最后只留下后知后觉地围着赵科长的二十几个青年职工,怎么突然身边这么安静了,他们才发现现场的人早跑光了,就剩他们这些傻瓜了。
“你们自己看看,你们这样像什么样子!一个个一个个偷懒耍滑,不好好工作,别以为我不清楚你们心里打的小算盘。”吴锦生走到他们面前,用眼睛一个一个掠过他们身上,看地他们纷纷低下头。
“不就是想趁着厂里和外商签了合同,就借此机会好好放纵一下,说说,你们是不是这样想的。”吴锦生不依不饶地继续说。“我现在就把话放在这里,以后还有这样的事情,一律严肃处理,这次就先放过你们。”
说完,看到职工们还傻站着不动,吴锦生补了一句,“还不快走去工作,你们是希望我现在就严肃处理吗?”
职工们听了,立马如鸟兽一般就散开了,留下了被他们□□地惨无人样的赵科长。
他衬衫的扣子都被撤掉了,露出了肥腻的胸膛和肚子,袖子也被撕掉了一边,裤子险险保住了,就是皮带不知道被那个浑水摸鱼的混球抽走了,两只手提拉着不敢放。
杨晓卉他们在吴锦生来了以后就下车了,看到赵科长的惨状,纷纷庆幸自己刚才没下车,不然这样的情况就有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了。
小周是男人还好些,反正不吃亏,杨晓卉和董明月就不一样了,女孩子遭遇这种事情总是要吃闷亏的,机械厂这么大,也不是人人都是好人,正人君子,总还是有些品行不好的人混在其中的、
吴锦生无力得挥挥手,对赵科长说:“老赵,你先回家换身衣服再过来,这身太不成样子了。”
赵科长也知道自己现在的样子很狼狈,应了一声,就一边提着裤子一边往家走,他住的家属楼是早期修建的,离机械厂不远,走路十几分钟就到了,里面住的大部分是厂里的领导和厂办公室里的办事员。
宣传科在一边看到他们拍马屁接过拍到马腿上了,那几个办事员你看我,我看你,他们还没得过新厂长的夸奖,就先要被批评,这都是什么事啊,一个个哭丧着脸。
这个提议其实是宁科长提的,可是他也没想到最后事情变成这样,不禁想到以前的老厂长,如果是老厂长的话,绝对会乐呵呵的接受,也许还会觉得不够热闹。
哎,事已经办差了,就算拉个下属背黑锅,吴锦生也不会相信的,办事员怎么可能发动这么多职工胡闹呢,车间主任会同意?不是看在他的面子上,人早就被叫回去上班了。
宁科长上前一步说:“厂长,这事是我提议的,我就是想热闹一下,让别人知道一下咱们厂扬眉吐气,要出口创汇了。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
他说地很诚恳,吴锦生也很直接地说:“老宁啊,我不喜欢来这套虚的,希望没有下次。”
宁科长听了,擦了擦额上冒出的冷汗,嘴上说:“一定没有下次了,厂长。”
解决了这件事情,吴锦生紧急召唤了九个车间主任,技术科科长和里边的技术员还有其他科室的科长等人员开会,杨晓卉作为设计者也参与在内,其他人也都收到风声签合同的产品就是出自这个小姑娘,也就默认了,没有发表反对意见。
他们这些人把原本不算小的会议室塞地满满的,小周作为厂长秘书当然也在里面,神奇的是董明月也很自然的参与了会议,有发现的也没说什么,那都是看在她的背景上。
还有后面换好衣服匆匆赶来的赵科长。
等人员齐了,会议开始了,吴锦生重点说了几句,“我们和外商签订的合同是有时间要求的,在限定的时间内没有生产出产品我们是要付违约金的,这是一笔不少的金额。”
他的话音刚落,底下的中层领导就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纺织厂和外商打交道的时候,怎么没有这个条件呢,是不是欺负我们机械厂啊?”这边有人愤愤不平地说。
那边另一人回想了一下说:“好像也是有条款来这,听着没咱们这样严……”
“那要是在截止日期前,没完成,不是要赔很多钱啊。”还有悲观想法的人这样说。
杨晓卉的资历浅,就坐在最下首,看着平时人五人六的厂领导原形毕现,看地是津津有味的,比电视演地可逼真多了。
吴锦生看着下边的下属各有各的想法,一点也不齐心,“砰”的拍了一下桌子,讨论着的那些人噤若寒蝉,顿时安静下来了。
“你们说完了吧,没说完,你们继续讨论,说完了,那就听我说。”吴锦生眼睛深沉地扫视在场的人。
“合同已经签了,讨论这些没必要,现在最重要的是先要改造设备,赶在规定的时间内生产出产品。老徐,你看看这个产品,如果改造设备来生产,难度大不大?”
吴锦生把折叠镜子递给技术科徐科长,这个镜子他从羊城回来就拿在手里琢磨,技术难度究竟有多大,杨晓卉说的百分之七十,他只是半信半疑,毕竟人家小姑娘也不是做技术的,还是要专业人士说了,他才会信。
徐科长翻来覆去地看着镜子,打开关上几次后,所有人的视线都注视在他身上,就怕他说出一个不好的答案,那就惨了,合同都签了,机械厂要赔个底朝天了。
“厂长,这种镜子技术难度不是很大,大量生产光改造设备还不行,我们还需要别的配合,像镜子外壳这个厂里可以做,这上面的花卉大批生产会有一定的难度。”徐科长实话实话。
“这样啊,小杨,你过来一下。”吴锦生对坐下下首的杨晓卉说。
杨晓卉知道这是要自己出马了,在众多打量的目光中走到吴锦生身边。
“老徐啊,这种镜子就是这个小姑娘设计制造的,她叫杨晓卉,你就直接叫她小杨。”吴锦生杨晓卉介绍给徐科长,“小杨,这可是咱们厂里的宝贝,技术科的徐科长,当年设计过很多国内重要机器的配件,你可要多和他学习学习。”
徐科长在机械厂消息一向滞后,就算这样连他都知道了签成合同多亏了她,可也没想到这姑娘比他家的小子还小呢,真出息啊,他都不知道什么样的父母能养育出这样的孩子。
“小杨,会议结束后,你跟徐科长走,你们多交流交流,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改造好设备。”
人家吴厂长都这样说了,杨晓卉还能怎么办,当然是点头答应啊。
“好的,厂长。我会协助徐科长他们尽早改造好设备,尽快生产产品。”这话说得好,是协助,说明她只是在旁边提意见而已,大头还是技术科自己攻克的,实际上这话也没错,她本来也不懂技术,出出主意还行。
但技术科的技术员听了舒服啊,本来嘛,一个车间女工好运自己制作出折叠镜子,更加好运的和外商签合同了,现在还牛气哄哄地来指导他们工作,就算是技术宅,心里也是很不服气的,就算小姑娘脸再白,再好看,他们的不服气也不会变。
一个小时的会议一结束,杨晓卉就被技术科的人带走了,她的行李小周给带走了,厂里给她特意安排了一个单身宿舍,就她一人住的,这待遇真是不错了。
谁让她的功劳大,而且一时半会这边也离不开她,索性就让她住厂旁边的单身宿舍,近便啊。
第39章
接下去的半个星期里, 杨晓卉就混在技术科了,俨然是一个编外人员了, 哪里他们觉得有问题了,就叫她。
“小杨啊,你过来看看,我这个思路对不对, 反复改了好几次, 总觉有问题,你看了, 我才觉得安心。”
杨晓卉就走过去看图纸了,实际她也看不懂,技术员们叫她看也就图个安心而已。
如今的技术员们都是有真材实料的, 就算是是这个年代, 他们也是一个企业的重要支柱, 没有他们, 企业拿什么谈技术创新,谈技术进步。
而机械厂的技术员最迟进厂的都已经有五六年, 最早的徐科长都有接近二十年了,经验也可以说很丰富了, 只是他们没有参与过这种折叠镜子的生产制造, 就算觉得找不出毛病了,心里还是没底不踏实, 这时候设计者杨晓卉说可以, 他们才会觉得真的没问题。
这是机械厂第一次生产的产品出口, 不仅市里领导盯着,机械厂领导和职工也一样关注,他们身上的压力大的是别人难以想象的。
杨晓卉在旁边看着,真心佩服现在的技术工作者,为了改造设备,各个连家都不回了,跟拼命三郎一样的加班加点,特别是他们都是住在厂家属楼,离机械厂特别近。
连吃饭都是有专人从食堂拿回来的大师傅做的小灶,可以说除了上厕所洗澡,一步都不踏出技术科办公室。
杨晓卉别的没办法帮助他们,给些能到点子上的意见还是可以的。
杨爸爸以前刚起步时,家里的生意规模也没后来大,那时候她还小,也经常跟着他一起去厂里查看。
产品虽然不同,设备有些原理还是差不多的,就这点来说,她站的高度高,看的远,给的意见都是能醍醐灌顶的,点醒他们的,所以一向眼高于顶的技术员们也慢慢接受了她成为自己中的一员。
别看那么小小一个镜子,不仅需要机械厂改造设备,全力配合,还需要别的厂的辅助,比如镜子包装,就需要包装厂的配合。
“娘的,就干了,好歹有百分之七十的把握。”赵科长骂了一句娘,就等着吴锦生点头了。“以前支援大生产的时候,机械厂什么时候掉过链子,拖过后退啊,职工们自发自觉地三班倒,硬是咬牙一个月完成了任务。真的有什么技术问题,技术科也能攻克的,再说不是还有小杨在嘛,也能一起想想办法。”
赵科长的话糙理不糙,吴锦生本来就想着有一半的把握就值得拼一把,现在知道成功率高达百分之八十,更加要去争取了,不试试,怎么知道一定会失败呢。
展位那边,董明月十分机灵得跑到隔壁展位,借了人家的玻璃杯,倒了热水,用托盘端着回来,给菲利普一杯,林翻译一杯,就在边上小意殷勤地看着。
刚刚只听的潦草几句话,也知道菲利普对于机械厂的重要性,如果真的签订了合同了,作为这次广交会的陪同人员,她也会水涨船高,这种你好我也好的事情,她最喜欢了。
小周看地目瞪口呆,平时颇有点目中无人的董明月殷勤得伺候着外商端茶递水,脸上还挂着谄媚的笑。
她把自己的事情都抢了过去,没事可做的小周对着林翻译无奈地苦笑。
双方已经大致谈妥协议了,合同起草地很快,只不过菲利普看了以后不满意,又加上了几点备注,那正好是杨晓卉之前同意的,说产品质量不达标,会如何如何,在商言商,菲利普是个合格的商人。
杨晓卉也趁机加上几条对自己这方有利的条款,如果菲利普那边不履行合约,将会赔偿损失。
合同中文,英文各一份,一份合同一事两件,各种条条框框都写了进去,非常严谨,跟之前广交会上签订的合同还不太一样,让起草合同的工作人员大开眼界,原来还可以写明这么多条款。
以前的合同是外商单方面压制国内的厂商,合同都是对他们有利,这次是双方势均力敌。
合同签完后,吴锦生几人先是和菲利普拍了张照片,这是羊城晚报记者要求,说明天就登新闻,称赞机械厂如何和外商据理力争的事迹,签下了第一单合同,为国争光,为广交会争光等等。
然后吴锦生和负责广交会的领导进行了深刻的谈话,剩余的董明月,小周,杨晓卉则留在展位这里收拾东西,广交会的工作人员已经给他们定好火车票了,今晚就满载荣誉,提前打道回府了。
吴锦生急着回去改造机器,争取早日生产出产品,合同上面规定了交货时间的。
坐在火车上,吴锦生冷静了下来,问杨晓卉,“小杨,你从哪里学的英语,口语这么流利,和外商交流一点问题都没有。”
一边的董明月也竖着耳朵听,她之前也一直好奇这件事呢
杨晓卉抿嘴一笑,很腼腆,“高一时跟老师偷偷学的,大概是有些天赋,他讲得我都听得懂,后来辍学进厂了,还有偷偷学。”
这话不假,原主这个老实孩子很喜欢英语,就是家里人忽略都没有人知道。
吴锦生叹了口气,说:“可惜了。”这么个学英语的好苗子进了机械厂当女工,这不是浪费天分嘛,可惜了,心里却有了一个模糊的想法。
火车哐当哐当行使了两天两夜到了江州车站,下了火车,跟上次去羊城的情形不同,人人都是精神抖擞着,因为他们给机械厂签了合同,以后可以出口创外汇了,这在当时是件很光荣的事情。
只有杨晓卉觉得很累,接连坐火车,就算是卧铺,也是很辛苦。
他们下火车的时候是白天,吴锦生马不停蹄地去市里跟领导汇报情况了,毕竟是江州今天签订的第一份出口合同,也是机械厂有史以来第一次签的合同。
市里的领导收到消息很快速,在他们坐火车的第二天就知道了,一直在等着他们回来呢。
商务局的魏副局长还揶揄了一下,“学弟啊,真有你的,一出马就给机械厂带回了这么一个大订单,搞不好以后还要学弟多提携一下我这个做学长的。”
当初是他经手把广交会的名额给了吴锦生,还被抢夺名额的厂背地里埋怨,现在吴锦生出了成绩,他脸上也有光,这说明他有先见之明,他一早就看出来学弟是个人才。
市里领导还给吴锦生加油鼓劲了一通,才放他离开,现在最重要的是先把产品生产出来,有了产品,以后稳步发展,一步一步在外国站稳脚跟。
杨晓卉几人也没有回家,跟着赵科长回了机械厂。这个时候消息传的全厂上下都轰动了,知道他们今天回来,宣传科还特意彩排过职工怎么迎接英雄归来。
赵科长一下吉普车,就被厂门口站着的两排人围住了,他着急得满头是汗的突出重围,可是在激动地不行的人民海洋里面扑腾不出来。
见他这边,晚一步下车的董明月利索的把车门关了,怕下边激动的职工把她也拉下去,她还是个清白大姑娘呢。
赵科长进进不了,退也退不了,急的大叫:“这是哪个龟孙子干的!让我老赵知道了,非剁了他不可!”
被骂龟孙子的宣传科宁科长退后好几步,不打算上前帮他出来了,谁让老赵骂他了,他一片的好心被狗啃了。
第38章
厂门口的闹剧一直到吴锦生从市里回来才结束。机械厂有个职工不经意间回头看见新来的吴厂长冷着脸站在外面, 直勾勾地看着狂欢中的人群。
他扯了扯旁边交好的工友,凑近他耳边叫:“陶海, 咱们赶紧走!”
陶海还陷在狂欢的氛围里,压根就没听清楚他的话,难得有机会能公然的矿工,还不挨领导说, 多好的事情啊, 他还希望狂欢来的更加热烈一些呢。
在场的有一半以上的职工都是抱着和陶海一样的想法才来的,能公开的偷懒, 这样的好事谁不来啊。
所以宣传科这边一宣布欢迎计划,他们就自告奋勇地都来了,人数还超出了不少, 宣传科也知道他们偷懒耍滑, 可毕竟是件大喜事, 也就睁只眼, 闭只眼,先把氛围炒起来再说, 不能让功臣回来寒心啊,怎么都没人欢迎他们呢。
当然也有一部反是真的为机械厂骄傲自豪的职工, 他们的热情更加挡不住啊。
那职工见陶海还没有反应过来, 直接动手把他来处人群,指着斜对面站着的吴锦生就说:“哎, 看到了没, 吴厂长都站着看了有一会了。咱们在他发火前赶紧走。”
陶海顺着手指看到了吴锦生冷若冰霜的脸, 下意识得抖了抖,悄悄得跟着工友一起溜了。
接着又有发觉不对劲的职工看到了吴锦生,低着头,三三两两地跑了。
最后只留下后知后觉地围着赵科长的二十几个青年职工,怎么突然身边这么安静了,他们才发现现场的人早跑光了,就剩他们这些傻瓜了。
“你们自己看看,你们这样像什么样子!一个个一个个偷懒耍滑,不好好工作,别以为我不清楚你们心里打的小算盘。”吴锦生走到他们面前,用眼睛一个一个掠过他们身上,看地他们纷纷低下头。
“不就是想趁着厂里和外商签了合同,就借此机会好好放纵一下,说说,你们是不是这样想的。”吴锦生不依不饶地继续说。“我现在就把话放在这里,以后还有这样的事情,一律严肃处理,这次就先放过你们。”
说完,看到职工们还傻站着不动,吴锦生补了一句,“还不快走去工作,你们是希望我现在就严肃处理吗?”
职工们听了,立马如鸟兽一般就散开了,留下了被他们□□地惨无人样的赵科长。
他衬衫的扣子都被撤掉了,露出了肥腻的胸膛和肚子,袖子也被撕掉了一边,裤子险险保住了,就是皮带不知道被那个浑水摸鱼的混球抽走了,两只手提拉着不敢放。
杨晓卉他们在吴锦生来了以后就下车了,看到赵科长的惨状,纷纷庆幸自己刚才没下车,不然这样的情况就有可能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了。
小周是男人还好些,反正不吃亏,杨晓卉和董明月就不一样了,女孩子遭遇这种事情总是要吃闷亏的,机械厂这么大,也不是人人都是好人,正人君子,总还是有些品行不好的人混在其中的、
吴锦生无力得挥挥手,对赵科长说:“老赵,你先回家换身衣服再过来,这身太不成样子了。”
赵科长也知道自己现在的样子很狼狈,应了一声,就一边提着裤子一边往家走,他住的家属楼是早期修建的,离机械厂不远,走路十几分钟就到了,里面住的大部分是厂里的领导和厂办公室里的办事员。
宣传科在一边看到他们拍马屁接过拍到马腿上了,那几个办事员你看我,我看你,他们还没得过新厂长的夸奖,就先要被批评,这都是什么事啊,一个个哭丧着脸。
这个提议其实是宁科长提的,可是他也没想到最后事情变成这样,不禁想到以前的老厂长,如果是老厂长的话,绝对会乐呵呵的接受,也许还会觉得不够热闹。
哎,事已经办差了,就算拉个下属背黑锅,吴锦生也不会相信的,办事员怎么可能发动这么多职工胡闹呢,车间主任会同意?不是看在他的面子上,人早就被叫回去上班了。
宁科长上前一步说:“厂长,这事是我提议的,我就是想热闹一下,让别人知道一下咱们厂扬眉吐气,要出口创汇了。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
他说地很诚恳,吴锦生也很直接地说:“老宁啊,我不喜欢来这套虚的,希望没有下次。”
宁科长听了,擦了擦额上冒出的冷汗,嘴上说:“一定没有下次了,厂长。”
解决了这件事情,吴锦生紧急召唤了九个车间主任,技术科科长和里边的技术员还有其他科室的科长等人员开会,杨晓卉作为设计者也参与在内,其他人也都收到风声签合同的产品就是出自这个小姑娘,也就默认了,没有发表反对意见。
他们这些人把原本不算小的会议室塞地满满的,小周作为厂长秘书当然也在里面,神奇的是董明月也很自然的参与了会议,有发现的也没说什么,那都是看在她的背景上。
还有后面换好衣服匆匆赶来的赵科长。
等人员齐了,会议开始了,吴锦生重点说了几句,“我们和外商签订的合同是有时间要求的,在限定的时间内没有生产出产品我们是要付违约金的,这是一笔不少的金额。”
他的话音刚落,底下的中层领导就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纺织厂和外商打交道的时候,怎么没有这个条件呢,是不是欺负我们机械厂啊?”这边有人愤愤不平地说。
那边另一人回想了一下说:“好像也是有条款来这,听着没咱们这样严……”
“那要是在截止日期前,没完成,不是要赔很多钱啊。”还有悲观想法的人这样说。
杨晓卉的资历浅,就坐在最下首,看着平时人五人六的厂领导原形毕现,看地是津津有味的,比电视演地可逼真多了。
吴锦生看着下边的下属各有各的想法,一点也不齐心,“砰”的拍了一下桌子,讨论着的那些人噤若寒蝉,顿时安静下来了。
“你们说完了吧,没说完,你们继续讨论,说完了,那就听我说。”吴锦生眼睛深沉地扫视在场的人。
“合同已经签了,讨论这些没必要,现在最重要的是先要改造设备,赶在规定的时间内生产出产品。老徐,你看看这个产品,如果改造设备来生产,难度大不大?”
吴锦生把折叠镜子递给技术科徐科长,这个镜子他从羊城回来就拿在手里琢磨,技术难度究竟有多大,杨晓卉说的百分之七十,他只是半信半疑,毕竟人家小姑娘也不是做技术的,还是要专业人士说了,他才会信。
徐科长翻来覆去地看着镜子,打开关上几次后,所有人的视线都注视在他身上,就怕他说出一个不好的答案,那就惨了,合同都签了,机械厂要赔个底朝天了。
“厂长,这种镜子技术难度不是很大,大量生产光改造设备还不行,我们还需要别的配合,像镜子外壳这个厂里可以做,这上面的花卉大批生产会有一定的难度。”徐科长实话实话。
“这样啊,小杨,你过来一下。”吴锦生对坐下下首的杨晓卉说。
杨晓卉知道这是要自己出马了,在众多打量的目光中走到吴锦生身边。
“老徐啊,这种镜子就是这个小姑娘设计制造的,她叫杨晓卉,你就直接叫她小杨。”吴锦生杨晓卉介绍给徐科长,“小杨,这可是咱们厂里的宝贝,技术科的徐科长,当年设计过很多国内重要机器的配件,你可要多和他学习学习。”
徐科长在机械厂消息一向滞后,就算这样连他都知道了签成合同多亏了她,可也没想到这姑娘比他家的小子还小呢,真出息啊,他都不知道什么样的父母能养育出这样的孩子。
“小杨,会议结束后,你跟徐科长走,你们多交流交流,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改造好设备。”
人家吴厂长都这样说了,杨晓卉还能怎么办,当然是点头答应啊。
“好的,厂长。我会协助徐科长他们尽早改造好设备,尽快生产产品。”这话说得好,是协助,说明她只是在旁边提意见而已,大头还是技术科自己攻克的,实际上这话也没错,她本来也不懂技术,出出主意还行。
但技术科的技术员听了舒服啊,本来嘛,一个车间女工好运自己制作出折叠镜子,更加好运的和外商签合同了,现在还牛气哄哄地来指导他们工作,就算是技术宅,心里也是很不服气的,就算小姑娘脸再白,再好看,他们的不服气也不会变。
一个小时的会议一结束,杨晓卉就被技术科的人带走了,她的行李小周给带走了,厂里给她特意安排了一个单身宿舍,就她一人住的,这待遇真是不错了。
谁让她的功劳大,而且一时半会这边也离不开她,索性就让她住厂旁边的单身宿舍,近便啊。
第39章
接下去的半个星期里, 杨晓卉就混在技术科了,俨然是一个编外人员了, 哪里他们觉得有问题了,就叫她。
“小杨啊,你过来看看,我这个思路对不对, 反复改了好几次, 总觉有问题,你看了, 我才觉得安心。”
杨晓卉就走过去看图纸了,实际她也看不懂,技术员们叫她看也就图个安心而已。
如今的技术员们都是有真材实料的, 就算是是这个年代, 他们也是一个企业的重要支柱, 没有他们, 企业拿什么谈技术创新,谈技术进步。
而机械厂的技术员最迟进厂的都已经有五六年, 最早的徐科长都有接近二十年了,经验也可以说很丰富了, 只是他们没有参与过这种折叠镜子的生产制造, 就算觉得找不出毛病了,心里还是没底不踏实, 这时候设计者杨晓卉说可以, 他们才会觉得真的没问题。
这是机械厂第一次生产的产品出口, 不仅市里领导盯着,机械厂领导和职工也一样关注,他们身上的压力大的是别人难以想象的。
杨晓卉在旁边看着,真心佩服现在的技术工作者,为了改造设备,各个连家都不回了,跟拼命三郎一样的加班加点,特别是他们都是住在厂家属楼,离机械厂特别近。
连吃饭都是有专人从食堂拿回来的大师傅做的小灶,可以说除了上厕所洗澡,一步都不踏出技术科办公室。
杨晓卉别的没办法帮助他们,给些能到点子上的意见还是可以的。
杨爸爸以前刚起步时,家里的生意规模也没后来大,那时候她还小,也经常跟着他一起去厂里查看。
产品虽然不同,设备有些原理还是差不多的,就这点来说,她站的高度高,看的远,给的意见都是能醍醐灌顶的,点醒他们的,所以一向眼高于顶的技术员们也慢慢接受了她成为自己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