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太子这才注意到她在室内还披着一件宽大的袍子,就道:“这里面热,你披着袍子一会儿该闷了。”
怀恩伸开双臂,示意太子为她脱了袍子。太子殷勤为她效劳。
那件袍子一脱,就见下面是一身单薄的夏裙,怀恩的半个胸口都露在外面,能见一抹鹅黄色的抹胸。
太子怔在当场。怀恩仿佛醉了似的,起身就一个趔趄,太子一把扶住她。怀恩靠着他,笑着说:“臣妾给陛下请安。”
太子呼吸重了起来,他淡淡道:“你醉了。”
他近来没有碰过乔简简,怀恩也不给他碰,他又十分繁忙,这时候见怀恩如此,早就情动了。
怀恩道:“我没醉,太子哥哥,你忘记了么?我们小时候也这么扮过。”
那时候童言无忌,她就这么悄悄扮过他的皇后了。
太子再也按捺不住,将怀恩一把抱起,两人倒在床上。
怀恩说自己没醉,她确实没有醉,至少没有醉到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寿真公主一直告诫她,万万不可让太子得手,因为男人就像狗,得把骨头吊在他眼前,他才跑得动。
怀恩不知道太子是不是那样的男人,她也不在意了。她早已厌倦了那些欲擒故纵,那些无尽的等待和试探。
此刻她只想满足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忘记拉票了,今天继续求灌溉,谢谢大家!
(大家看到这一章结尾的时候会不会有点震惊……下一章会有更详细的解释
第211章
怀恩很少问太子有关顾皇后的事情。顾皇后从两仪宫复出,她没有问过太子原因。顾皇后在天极宫照顾皇帝,她也不问太子情况。
她与太子每次相处的时间都是偷来的,她不想费时间去谈那些让人不快的事情。
再者宫中的情形,她的母亲寿真公主都会告诉她。
包括顾皇后将太子妃的姐姐召入宫中的事情,怀恩也知道。寿真公主说起这事情的时候还很幸灾乐祸。
“太子妃本来就软弱,皇后都不要出什么重手,她就慌了。这样的人,还不是一击即溃。你看好了,她挺不过去的。”寿真一副等着看好戏的姿态。
怀恩对顾皇后的手段并没有丝毫欣赏。
她问母亲:“如今顾皇后这样对太子妃,将来也会这样对我。”
寿真冷笑一声:“你以为我不知道么?但是顾皇后会老,你还年轻。现在你只要做上皇后的位置,重均又正是对你着迷,你至少还有三五年时间,等你生下皇子,顾皇后再想撼动你,也不会那么容易!你总不至于不如那个乔简简吧?”
怀恩从前孤高自许,不屑与乔简简比较,被寿真这么一说,她忽然一怔,只是抿嘴不言。
她只觉得母亲这一番话描述的全然是一幅地狱图——她此后都会沉浸在这厮杀中。寿真公主与顾皇后明知道彼此互相利用,在达到目的之后,她们根本不会对对方手下留情。
到那时候,她与太子又会变成什么样?
在此时此刻,怀恩不想去想这些事情。她与太子就好像在悬崖边嬉戏,周围是一片荒凉,脚下是万丈深渊,但至少此时此刻,他拥着她,还有真心在。
太子与怀恩一番颠鸾倒凤,两个人都倦了,只是躺在床上。太子怜惜地抱着怀恩,她这时候不知道是冷还是激动的,身体还有些微微发颤,面孔上余韵未去,满足混着懊恼,太子见她如此,就道:“今日是怎么了?”
虽然怀恩一直没有明说,但是太子也知道,怀恩坚持要在有夫妻之名之后才行夫妻之礼,多少也有拿这事情吊着他胃口的意思。所以怀恩今日这样,他既惊又喜。
“这样不好么?”怀恩微笑着问,她将手轻轻覆在太子脸上。太子握住她的手,吻了吻她的掌心。
“好……当然好。”他竟词穷。
怀恩柔声说:“因为我相信你。”
她靠在太子怀中,闭着眼睛,低低道:“三郎,我相信你……不久之后我们就会光明正大在一起,而且会在一起很久很久,所以早一天晚一天又有什么要紧呢?”
她漫无边际说着将来,说得那么顺畅,说得她自己都要相信了。她终于相信,女人只要想骗一个喜欢她的男人,她总能做到。
这样一场销魂之后,怀恩仍与太子约了下次见面的日子,才依依告别。
小书房发生的事情无人知晓,太子只觉得近日胸中浊气一扫而空,心情都轻快许多。午后他去皇帝房中看了皇帝。
皇帝最近说的话多了,拉着太子的手,勉励他好好监国,又问起他一些朝政上的事情。只是他脑子坏了,记得的事情都颠三倒四,问的事情是五六年前的事情,皇帝问起的事情和人早就过去了,处理过了。
太子耐心好,仍是一一仔细回答他。
皇帝也不知道听明白了没有,仍是连连点头。
顾皇后只在一旁笑盈盈看着。
等太子与皇帝说完话,皇帝躺下休息了,顾皇后才把太子叫到房间另一头说话。
顾皇后看着太子脸色,道:“你不舒服?脸这么红。”
太子摇头,顾皇后狐疑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追问。太子看起来虽然面色泛红,但眼睛亮亮的,不像生病的样子。
顾皇后就说:“冬至到过年这段时日,宫中事情多,太子妃那边都忙得过来么?若不行,就还像去年那样,让燕王妃和安平来帮她。”
太子道:“不必,她有女官帮手,不会出大错。”
顾皇后见一提乔简简,太子面上的光芒就暗下去了,便不说这事情,又说了些皇帝恢复的情况,今日又多走了几步云云。
正说着,宫女来禀皇后,说皇后要读的孤本抄好了,藏书阁那边让人送来了。
这正是顾皇后的安排,太子不要见乔优优,她就把乔优优拽到太子面前来,让他好好瞧一瞧。
太子知道这是母亲玩的小手段,但他也不在意。
乔优优纤细优美,垂目捧着孤本的姿态,宛若画中仕女。她对周遭的一切都很顺从,但面孔上无悲无喜,又像是一层戒备和防护。正是因为她这样柔美,又这样戒备,才更让人好奇。
不过太子这时候满心都是怀恩,他刚刚与怀恩经历的一切都让他喜悦和飘飘然。这时候看到乔优优,他只是客套了两句,嘱咐乔优优好好伺候太子妃。
乔优优一句话不多,简单应下。
顾皇后微笑着让乔优优退下了,等乔优优一走,她就叹道:“你看看,这样的难道不是比简简强?”
太子正色道:“母亲这话不必再提。若太子妃有何不是,母后可以指教,但不必拿她的姐姐来羞辱她。”
顾皇后一怔,没想到一向温和的太子竟然为这一点小事当面驳斥了她。她淡淡道:“如今再说指教她的话,又有什么用?”
她提醒太子,现在可不是说什么为乔简简好的时候。明明他们母子两人都不愿再看乔简简占着着这位置了。若是努力指教乔简简了,那怀恩怎么办?
太子无语。
顾皇后微笑着意味深长道:“你啊……我是你的母亲,总是最明白你的人。你的心是良善的,从小读书,学士就说你会是仁君,因为你本性太善,总不忍看人受苦受难。”
她说:“但是这世间是修行,有些人注定是要受难的。救不了的,你勉强不来。有时候给个痛快,才是真正的慈悲。”
太子只觉得刚刚因怀恩聚集的一腔温暖,已经渐渐消散了,他又回到了这看似平静实则冷酷的棋局中。
顾皇后把乔优优接着留了下来。对宫外只说太子妃失宠,为了固宠,太子妃竟然把自己寡居的姐姐也召进宫。这可把乔家臊得不行,沦为笑柄,偏偏有口难辩。
萧广逸这边,自从与太子谈过冬至的大事,就开始做准备。
他与清沅也一直议论这事情,他问清沅,顾皇后那边有没有动静,有没有与她商议过皇帝退位的事情。
清沅否认了,她说:“顾皇后出两仪宫之后谨慎得很,整天除了照顾皇帝,就是捣鼓后宫,折腾太子妃,忍得可好了。我看她除了太子,对谁都不会提有关皇帝退位的事情。我也试探过安平,安平一无所知的样子。”
萧广逸道:“太子这么突然提要父皇退位,他想登基的事情,实在不像他的性子……可若是皇后提的,她是怎么胁迫太子的?太子还要维护她,说这是他自己的意思。”
清沅抱着小梅花道:“也许是他变了,也许这真是太子的想法。”
她很想说,人家两个才是亲母子,世间至亲,皇后有再多的不是,太子还是想维护她。在母亲和兄弟中选一个,那必然还是母亲更紧要。
但这话说出来,太伤萧广逸的心。
她点了点小梅花的鼻子,小梅花咯咯笑了起来,伸手去抓清沅的手指。她在心里对小梅花说,你爹有时候也有点傻呢!
萧广逸道:“不,太子这个人,若没有推他逼他,他很难下这么大的决心。”
他斩钉截铁道。
清沅正逗小梅花逗得开心,随口就道:“那我要是顾皇后,就对太子说……”
萧广逸突然看向她,满眼锐利和诧异。
她立刻住了嘴。
小梅花好像也察觉到父母间这微妙的气氛,不再笑了。
萧广逸问:“会对太子说什么?”
清沅换了个姿势抱女儿,她低声道:“就说,若太子不立刻登基,她就用皇帝的性命做威胁。皇帝现在最依赖她……”
萧广逸长叹一声,他走到清沅身边,抚着她的肩,他想说点什么,但最终又觉得什么都不必说,只是抱住清沅的肩,吻了吻她的额头。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慢慢收网……
怀恩的想法大概就是:你很好,但你妈太可怕了。
第212章
冬至大节,太子替皇帝祭天,之后在天极宫接受百官拜贺。
皇帝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出现在群臣眼前,众人已经习惯了太子主政。朝会之后,太子将丞相等几位重臣留下,宗室中是燕王与几位老郡王。
萧广逸不想太绕弯子,直接就说了父皇身体虽然有好转,但现在看来,即便好转也是有限,已经不可能主持朝政。
他这话一出,姚丞相心就定了。他之前一直怕太子犹豫,又不想自己提这事情。既然燕王开了口,那请太子登基的事情就顺当多了。
果然众人都纷纷附和,说原来还指望皇帝能说话之后能渐渐理事,没想到皇帝醒来了,能说话了,却连这几年的事情都弄不清楚了。
众人一番商议,就纷纷跪下,请太子登基,是为顺应天地民心。
太子先推辞一番,姚丞相已经流下泪来,只道太子若不登基,他与百官都难安心。
众人又尽力夸了一番太子这一年来摄政的政绩。姚丞相说朝堂平静,天下清明,御史说百官在太子督促下比从前勤勉。大理寺说去年一年没有一件冤假错案。萧广逸也说边境消息更加通达,防备稳固。
这一场戏还是要做足的,太子只说事关重大,等年后再说,今日先议到此处。
姚丞相一看太子这态度,就知道这事情是准了。他倒没什么,他已经位极人臣了,只是懊悔没趁这好机会推出自己的一个学生,若是早揣测到太子的心思是想尽快登基,那他的学生在这时候第一提出皇帝退位太子登基的提议,又能脱颖而出。
这个机会又被燕王白白占去了。若这事情是燕王自己琢磨出来的,那燕王对太子的心思已经揣摩到一个可怕的程度。若这事情是太子对燕王暗示的,那就证明在太子心中,燕王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不管那样,都让姚丞相得仔细留意燕王。
冬至朝会之后,朝中果然开始了一波又一波的风声,很快百官纷纷上书请求太子登基。太子沉默了几日,终于发了一道诏书,谦虚了一番但也算是大大方方应承了下来。
怀恩伸开双臂,示意太子为她脱了袍子。太子殷勤为她效劳。
那件袍子一脱,就见下面是一身单薄的夏裙,怀恩的半个胸口都露在外面,能见一抹鹅黄色的抹胸。
太子怔在当场。怀恩仿佛醉了似的,起身就一个趔趄,太子一把扶住她。怀恩靠着他,笑着说:“臣妾给陛下请安。”
太子呼吸重了起来,他淡淡道:“你醉了。”
他近来没有碰过乔简简,怀恩也不给他碰,他又十分繁忙,这时候见怀恩如此,早就情动了。
怀恩道:“我没醉,太子哥哥,你忘记了么?我们小时候也这么扮过。”
那时候童言无忌,她就这么悄悄扮过他的皇后了。
太子再也按捺不住,将怀恩一把抱起,两人倒在床上。
怀恩说自己没醉,她确实没有醉,至少没有醉到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寿真公主一直告诫她,万万不可让太子得手,因为男人就像狗,得把骨头吊在他眼前,他才跑得动。
怀恩不知道太子是不是那样的男人,她也不在意了。她早已厌倦了那些欲擒故纵,那些无尽的等待和试探。
此刻她只想满足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忘记拉票了,今天继续求灌溉,谢谢大家!
(大家看到这一章结尾的时候会不会有点震惊……下一章会有更详细的解释
第211章
怀恩很少问太子有关顾皇后的事情。顾皇后从两仪宫复出,她没有问过太子原因。顾皇后在天极宫照顾皇帝,她也不问太子情况。
她与太子每次相处的时间都是偷来的,她不想费时间去谈那些让人不快的事情。
再者宫中的情形,她的母亲寿真公主都会告诉她。
包括顾皇后将太子妃的姐姐召入宫中的事情,怀恩也知道。寿真公主说起这事情的时候还很幸灾乐祸。
“太子妃本来就软弱,皇后都不要出什么重手,她就慌了。这样的人,还不是一击即溃。你看好了,她挺不过去的。”寿真一副等着看好戏的姿态。
怀恩对顾皇后的手段并没有丝毫欣赏。
她问母亲:“如今顾皇后这样对太子妃,将来也会这样对我。”
寿真冷笑一声:“你以为我不知道么?但是顾皇后会老,你还年轻。现在你只要做上皇后的位置,重均又正是对你着迷,你至少还有三五年时间,等你生下皇子,顾皇后再想撼动你,也不会那么容易!你总不至于不如那个乔简简吧?”
怀恩从前孤高自许,不屑与乔简简比较,被寿真这么一说,她忽然一怔,只是抿嘴不言。
她只觉得母亲这一番话描述的全然是一幅地狱图——她此后都会沉浸在这厮杀中。寿真公主与顾皇后明知道彼此互相利用,在达到目的之后,她们根本不会对对方手下留情。
到那时候,她与太子又会变成什么样?
在此时此刻,怀恩不想去想这些事情。她与太子就好像在悬崖边嬉戏,周围是一片荒凉,脚下是万丈深渊,但至少此时此刻,他拥着她,还有真心在。
太子与怀恩一番颠鸾倒凤,两个人都倦了,只是躺在床上。太子怜惜地抱着怀恩,她这时候不知道是冷还是激动的,身体还有些微微发颤,面孔上余韵未去,满足混着懊恼,太子见她如此,就道:“今日是怎么了?”
虽然怀恩一直没有明说,但是太子也知道,怀恩坚持要在有夫妻之名之后才行夫妻之礼,多少也有拿这事情吊着他胃口的意思。所以怀恩今日这样,他既惊又喜。
“这样不好么?”怀恩微笑着问,她将手轻轻覆在太子脸上。太子握住她的手,吻了吻她的掌心。
“好……当然好。”他竟词穷。
怀恩柔声说:“因为我相信你。”
她靠在太子怀中,闭着眼睛,低低道:“三郎,我相信你……不久之后我们就会光明正大在一起,而且会在一起很久很久,所以早一天晚一天又有什么要紧呢?”
她漫无边际说着将来,说得那么顺畅,说得她自己都要相信了。她终于相信,女人只要想骗一个喜欢她的男人,她总能做到。
这样一场销魂之后,怀恩仍与太子约了下次见面的日子,才依依告别。
小书房发生的事情无人知晓,太子只觉得近日胸中浊气一扫而空,心情都轻快许多。午后他去皇帝房中看了皇帝。
皇帝最近说的话多了,拉着太子的手,勉励他好好监国,又问起他一些朝政上的事情。只是他脑子坏了,记得的事情都颠三倒四,问的事情是五六年前的事情,皇帝问起的事情和人早就过去了,处理过了。
太子耐心好,仍是一一仔细回答他。
皇帝也不知道听明白了没有,仍是连连点头。
顾皇后只在一旁笑盈盈看着。
等太子与皇帝说完话,皇帝躺下休息了,顾皇后才把太子叫到房间另一头说话。
顾皇后看着太子脸色,道:“你不舒服?脸这么红。”
太子摇头,顾皇后狐疑地看了他一眼,没有追问。太子看起来虽然面色泛红,但眼睛亮亮的,不像生病的样子。
顾皇后就说:“冬至到过年这段时日,宫中事情多,太子妃那边都忙得过来么?若不行,就还像去年那样,让燕王妃和安平来帮她。”
太子道:“不必,她有女官帮手,不会出大错。”
顾皇后见一提乔简简,太子面上的光芒就暗下去了,便不说这事情,又说了些皇帝恢复的情况,今日又多走了几步云云。
正说着,宫女来禀皇后,说皇后要读的孤本抄好了,藏书阁那边让人送来了。
这正是顾皇后的安排,太子不要见乔优优,她就把乔优优拽到太子面前来,让他好好瞧一瞧。
太子知道这是母亲玩的小手段,但他也不在意。
乔优优纤细优美,垂目捧着孤本的姿态,宛若画中仕女。她对周遭的一切都很顺从,但面孔上无悲无喜,又像是一层戒备和防护。正是因为她这样柔美,又这样戒备,才更让人好奇。
不过太子这时候满心都是怀恩,他刚刚与怀恩经历的一切都让他喜悦和飘飘然。这时候看到乔优优,他只是客套了两句,嘱咐乔优优好好伺候太子妃。
乔优优一句话不多,简单应下。
顾皇后微笑着让乔优优退下了,等乔优优一走,她就叹道:“你看看,这样的难道不是比简简强?”
太子正色道:“母亲这话不必再提。若太子妃有何不是,母后可以指教,但不必拿她的姐姐来羞辱她。”
顾皇后一怔,没想到一向温和的太子竟然为这一点小事当面驳斥了她。她淡淡道:“如今再说指教她的话,又有什么用?”
她提醒太子,现在可不是说什么为乔简简好的时候。明明他们母子两人都不愿再看乔简简占着着这位置了。若是努力指教乔简简了,那怀恩怎么办?
太子无语。
顾皇后微笑着意味深长道:“你啊……我是你的母亲,总是最明白你的人。你的心是良善的,从小读书,学士就说你会是仁君,因为你本性太善,总不忍看人受苦受难。”
她说:“但是这世间是修行,有些人注定是要受难的。救不了的,你勉强不来。有时候给个痛快,才是真正的慈悲。”
太子只觉得刚刚因怀恩聚集的一腔温暖,已经渐渐消散了,他又回到了这看似平静实则冷酷的棋局中。
顾皇后把乔优优接着留了下来。对宫外只说太子妃失宠,为了固宠,太子妃竟然把自己寡居的姐姐也召进宫。这可把乔家臊得不行,沦为笑柄,偏偏有口难辩。
萧广逸这边,自从与太子谈过冬至的大事,就开始做准备。
他与清沅也一直议论这事情,他问清沅,顾皇后那边有没有动静,有没有与她商议过皇帝退位的事情。
清沅否认了,她说:“顾皇后出两仪宫之后谨慎得很,整天除了照顾皇帝,就是捣鼓后宫,折腾太子妃,忍得可好了。我看她除了太子,对谁都不会提有关皇帝退位的事情。我也试探过安平,安平一无所知的样子。”
萧广逸道:“太子这么突然提要父皇退位,他想登基的事情,实在不像他的性子……可若是皇后提的,她是怎么胁迫太子的?太子还要维护她,说这是他自己的意思。”
清沅抱着小梅花道:“也许是他变了,也许这真是太子的想法。”
她很想说,人家两个才是亲母子,世间至亲,皇后有再多的不是,太子还是想维护她。在母亲和兄弟中选一个,那必然还是母亲更紧要。
但这话说出来,太伤萧广逸的心。
她点了点小梅花的鼻子,小梅花咯咯笑了起来,伸手去抓清沅的手指。她在心里对小梅花说,你爹有时候也有点傻呢!
萧广逸道:“不,太子这个人,若没有推他逼他,他很难下这么大的决心。”
他斩钉截铁道。
清沅正逗小梅花逗得开心,随口就道:“那我要是顾皇后,就对太子说……”
萧广逸突然看向她,满眼锐利和诧异。
她立刻住了嘴。
小梅花好像也察觉到父母间这微妙的气氛,不再笑了。
萧广逸问:“会对太子说什么?”
清沅换了个姿势抱女儿,她低声道:“就说,若太子不立刻登基,她就用皇帝的性命做威胁。皇帝现在最依赖她……”
萧广逸长叹一声,他走到清沅身边,抚着她的肩,他想说点什么,但最终又觉得什么都不必说,只是抱住清沅的肩,吻了吻她的额头。
作者有话要说: 继续慢慢收网……
怀恩的想法大概就是:你很好,但你妈太可怕了。
第212章
冬至大节,太子替皇帝祭天,之后在天极宫接受百官拜贺。
皇帝已经有一年多没有出现在群臣眼前,众人已经习惯了太子主政。朝会之后,太子将丞相等几位重臣留下,宗室中是燕王与几位老郡王。
萧广逸不想太绕弯子,直接就说了父皇身体虽然有好转,但现在看来,即便好转也是有限,已经不可能主持朝政。
他这话一出,姚丞相心就定了。他之前一直怕太子犹豫,又不想自己提这事情。既然燕王开了口,那请太子登基的事情就顺当多了。
果然众人都纷纷附和,说原来还指望皇帝能说话之后能渐渐理事,没想到皇帝醒来了,能说话了,却连这几年的事情都弄不清楚了。
众人一番商议,就纷纷跪下,请太子登基,是为顺应天地民心。
太子先推辞一番,姚丞相已经流下泪来,只道太子若不登基,他与百官都难安心。
众人又尽力夸了一番太子这一年来摄政的政绩。姚丞相说朝堂平静,天下清明,御史说百官在太子督促下比从前勤勉。大理寺说去年一年没有一件冤假错案。萧广逸也说边境消息更加通达,防备稳固。
这一场戏还是要做足的,太子只说事关重大,等年后再说,今日先议到此处。
姚丞相一看太子这态度,就知道这事情是准了。他倒没什么,他已经位极人臣了,只是懊悔没趁这好机会推出自己的一个学生,若是早揣测到太子的心思是想尽快登基,那他的学生在这时候第一提出皇帝退位太子登基的提议,又能脱颖而出。
这个机会又被燕王白白占去了。若这事情是燕王自己琢磨出来的,那燕王对太子的心思已经揣摩到一个可怕的程度。若这事情是太子对燕王暗示的,那就证明在太子心中,燕王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不管那样,都让姚丞相得仔细留意燕王。
冬至朝会之后,朝中果然开始了一波又一波的风声,很快百官纷纷上书请求太子登基。太子沉默了几日,终于发了一道诏书,谦虚了一番但也算是大大方方应承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