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辉哥,你去洗洗锅,再烧烧灶,多烧一会儿。还有把锅先撩用油撩撩,再倒半锅水烧烧。”
  “行嘞,这锅看着不错。价格咋样?”
  “还行,不贵。”
  夫妻俩说着话,各自忙碌着,这时候是农闲时候,地里面都不忙,刚分家家里都有事,也就都在家里,周玉兰分到两间房,也就是三年的借住时间。
  中午,周玉兰用筒子骨熬汤,熬的想奶油的汤,奶白奶白的,闻着也是香香的。
  周玉兰发了一点面粉,打算自己拉点几碗面条,就着筒子骨,好好吃一顿。下午打算上山,挖点野菜,还有找点能吃的东西。
  香香的骨汤味道,飘的老远,就是不远处的邻居都闻到了,好香啊。这时候很多人都在家里,“好香啊,谁家吃肉,这么香。”
  “唔,好香,哪家的肉香味儿。”
  刘父刘母自然也闻到了,不过他们没有吭声,知道是老三家的在炖筒子骨,看着她洗的,有孝心的,不用他们说,也会送些过来。没有孝心的,自己要来了骨头,也是吃不香。
  快速擀出来五碗面条,下在锅里,周玉兰装好两碗,还有一个大碗装了一碗熬好的筒子骨,“辉哥,快点给把面条给爹娘端过去。小弟把骨头给大爷大娘送过去。”
  “哎。”
  一大一小两个男人都高兴的很,孝顺自己的爹娘,他当然愿意。还是娘子自己主动的,比自己要求的要舒坦很多。周元义是想着自己以后跟着姐姐生活,虽然刘家分了家,但是姐姐还是得在刘家生活,和刘家大爷大娘搞好关系也是必然的。
  两人各自端着东西进了上房,“爹,娘,(大爷,大娘),这是您的面条(筒子骨),趁热吃吧。”
  “知道啦,你们也先回去吃面,别等会儿面坨了,不好吃。碗等会儿让你娘洗好送过去。”
  “行嘞。”
  两人都欢欢喜喜的回到屋子里去吃面,真的再不吃就坨了。
  老大家和老二家的三个孩子都吸溜着,好想吃。可是爹娘拉着,还不许他们叫喊,不许他们去找三婶要好吃的。
  下午的时候,用新买的锁,锁好门,三人都背着背篓还有绳索上山去,打算让刘三砍些杂木回来做柴火。
  自己带着小弟挖些野菜,或者找些蘑菇,木耳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无论是卖还是自己吃都是可以的。
  这些储存时间比较长,多存点不是什么坏事。现在世道乱的很,年景也不好,还有很多苛捐杂税。粮食收上来,交的比留的多多了,家里的根本不够吃。即使不交也不够吃,还别说交出去一大半。
  现在还不是什么最难的时候,再过些年才是最难的时候,周玉兰想着要开始致富,等小弟造反的时候,自己也能在经济上帮衬一二。
  “小弟累不累?”周玉兰牵着小弟,小家伙一直没有喊累,紧跟着姐姐。
  “姐,我不累。”
  “嗯,姐以后赚钱了,供你读书认字好不好?”
  周元义的眼睛亮了亮 ,不过瞬间暗淡了下去,他几乎没有思考就说出了这话:“姐,不用了,有吃的有住的地方就已经很好了,读书很费银钱的,到时你不好做人的。”
  “姐姐的傻弟弟,姐姐有银钱,你忘记了,这三年姐姐一直在绣花,姐姐攒了不少银钱,姐姐没有留给你一些,是想着你还小。出门子的时候哥哥们说要照顾你,我也就没有和你通气儿,怕你还小忍不住说漏嘴,让哥哥们知道。”
  “姐,你真攒的有银钱,不是骗我的。”
  “姐还能骗你不成。”周玉兰还刮了一下他的鼻子,笑笑他。
  “姐,你真好。三姐其实之前也回家过,可是她看着大嫂二嫂她们不给我饭吃,也不管我。我以后没有哥哥姐三姐,只有你一个姐姐,我以后一定会出人头地,到时候好好报答姐姐姐夫。”小小孩子许下了谨记一辈子的承诺,至死都没有忘记,小时候谁对他最好。小时候是和谁相依为命,小时候是谁抱着他长大的,都是最小的姐姐,还供他读书识字。在他的心里姐姐是放在首位的,没有姐姐就没有他后面的一切。
  “别记住那些不好的,咱们就管好自己。”
  “嗯,弟弟都听姐姐的。”小家伙听说姐姐存的有钱,心里对于住在姐姐家里给姐姐造成负担一直担忧不已。现在姐姐还说供自己读书,看来姐姐存的银钱应该不少,至于到底能不能读上书,倒不是首要的,主要是姐姐家里的日子不会很困苦。这才是最重要的。
  在山上姐弟俩捡了不少蘑菇,周玉兰还挖了不少野菜。蹲久了腿都麻木了,周玉兰想站起来走动走动,这时候听到刘三大喊,“拦住拦住……”
  周玉兰朝后面望过去,两只黄羊飞奔过去,蹲着的元义也激动的站起来。周玉兰迅速的蹲下捡起几颗石子,朝黄羊掷去,两只黄羊倒在地上。
  “姐,你是怎么做到的?”
  “还记得姐小时候喜欢玩石子了吗?不对,那时候还没有你,你不知道。小时候练的,以后姐教你。”
  “好,我以后也给姐打黄羊。”小家伙现在就惦记两只黄羊。
  “嗯,姐记着,你可不许忘记。”
  “不会忘记的,我说到做到。”小胸膛挺起来,还真是有点小小英雄气概。
  后面追赶过来的刘三,直接追赶黄羊过去,背着黄羊走了过来,“娘子,我们去把黄羊镇上卖了吧?”
  “行,不过先回去一趟,柴火和这些东西都要送回去。”
  “好,我得告诉爹娘,黄羊是娘子你打到的,让爹娘以后对你好些。”
  “辉哥,不要故意这样说,爹娘问起你再说,刚才也是运气好,要不也不一定。”
  第126章 弟弟是开国皇帝3
  一家三口背着黄羊, 柴火, 野菜蘑菇一起下山回家。路上遇到同姓族人,“哎呦, 炳辉,哪里逮的黄羊, 这可是好东西。值不少银子。”
  “山上逮的,好不容易才逮住的。我家娘子用石子打的, 看看打的地方, 都打穿了洞。”
  “吹吧,吹吧,你家娘子教教弱弱的,能打死两只黄羊。”
  “不知道吧, 我家娘子力气大着呢, 还有我家娘子从小就练用石子打野物,熟能生巧知道不?”
  “不信拉倒,这事能吹牛吗?我不要面子啊?”刘炳辉不屑的看着族兄和庄子上的其他人。周元义在一边捂住小嘴直乐。
  周玉兰真是服了刘三, 这么能吹侃,看他那骄傲的样子。好似黄羊是他打的一样。
  “快走吧, 回家去。”
  “嗯, 好了,不和你们闲聊,我还要回去给我爹看看,再去镇上卖了。”
  刘三出足了风头,高高兴兴的哼着小/曲/儿, 一头挑着柴火一头挑着两只黄羊,都不轻,他还能哼/曲/儿。
  刘父从地里走回家,路上听到很多人说自家三儿打了两只黄羊。腿脚利索的比年轻人都好,背着锄头,颠颠的朝家跑去。两只黄羊可以卖不少银钱,他得交代一下三儿,免得被他贱卖咯。
  “三儿,三儿……”还没进院门,就听见家里的说笑声,他急啊,这小子不会想自家宰了吃吧。多金贵的东西,自己那能吃。比猪肉都贵好多的。
  “爹,我在呢?”
  刘父进去的时候,听见三儿正在和他娘说三儿媳是怎么打死黄羊的,也不害臊,一个大男人打不到黄羊,还到处吹嘘他娘子是怎么打到,怎么就生了这么个笨儿子。转头一想,三儿媳也不错,出手就打到了两只黄羊。
  等到刘炳胜还有刘炳应兄弟俩回家听说以后,心里那个羡慕呀。都是家里的妇道人家,就知道撺掇分家,三弟妹还有打猎的绝活,以后家里不愁没有进项。
  现在分家了,一切都晚了。
  刘父给刘三说了大致要卖到多少银钱,别被人骗了,周元义嚷着要跟着去,周玉兰也想让他跟着出去看看,也就答应了。让他出去走走也好,可不能小看未来的皇帝,可不是个简单的,心眼儿估计都成了筛子,多的不行。
  春风镇是个交通要镇,这里四通八达,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还有一条运河通往京城和南方。是不能直接抵达南方,但是可以通过运河中途的城市,转道去往南方。
  刘三带着小舅子,挑着两只野黄羊,刚走进春风镇,就看到一位穿着绸袍的富态中年男人走上前,“小哥儿,黄羊可是要拿去卖的?”
  “嗯……”
  “怎么卖?”
  “还没有问价格,要到酒楼问问才知道。”刘三讲了假话,他心里是有底价的,只是看眼前男人的样子,不像是差钱的人,想看看能不能多挣一点。
  “小哥儿,你这是没有杀过的,我给你二十五文一斤怎么样?”这个价格确实不低,此时农家圈养的羊,杀好的一斤才十五文一斤。野生的黄羊,毛重一斤二十五文,确实不错了。
  “好,卖给老爷就是。”
  刘三也不是多狡黠之人,走进镇里面一家新酒楼,原来是这家新酒楼昌和酒楼的背后东家齐洪。
  周元义跟着走进酒楼,第一次见到华丽的屋子,可是他就是好奇的看了几眼,之后就没有再东张西望,一直紧紧跟在姐夫身边,还担心齐老爷耍他们。两只黄羊一共毛重150斤,二十五文一斤,一共是三两七钱五十文。
  “小弟,三两多银子,都快四两了……好多啊?”刘三捧着三两碎银还有七百五十文,高兴的不知所措。
  “姐夫,我们是不是买完东西就回去。”七岁的周元义拉拉姐夫的衣袖,提醒他,该去买东西,再回家。
  “哦,对对对,该去买东西,家里还有东西需要置办,你姐都交待过的。”
  刘□□应过来,挑着空箩筐,带着小舅子一起去买东西,还有锄头和镰刀等东西要买。
  家里可不能缺这些东西,今天家里有了进项,他要买点肉回去,还有给家里再添点大米和面粉,娘子买回家的那点不够。转道去了米铺,“客官,要买点什么?我们这里只要是粮食都有的。”
  穿灰色粗布的小伙计,上前招呼刘三,“我要买点米和面粉,要精细的,这个怎么卖?”
  “大米六文一斤,这可是上好的大米,面粉十文一斤,也是精细粉,客官要秤多少?”
  “一样二十斤吧?”
  “好嘞。”
  周元义一直紧跟着,也不说话,只是观察店铺里面各种粮食价格,接着又转了一圈,买了不少肉,还买了一些娘子吩咐要买的红糖之后,两人打道回家。
  回到家里,刘三放好东西,给爹娘提过去几斤大米几斤面粉,爹娘是跟着大哥,但是现在三年内他们是和大哥分开吃的。说是这样不会有意见。
  “爹,娘,这是我和娘子孝敬的,肉等娘子做好,我给你们端过来。”
  “行,你们俩有心了。只是有了银钱也不能大手大脚的花,得攒些银钱,你们还要盖房子知道不?”
  “知道,不会乱花的。今天买的肉,娘子说做些红烧肉,让你们也尝尝她的手艺。”
  “好,价格没有卖亏吧!”这是刘父最关心的问题,怕三儿吃亏,没有卖上好价格。
  “卖给镇上新开的昌和酒楼,毛重一斤二十五文。”
  “价格不错,还算公道。”刘父也在心里细细算了算,哎呦,不少哟,三两多银子。想到三儿一天进账三两多银子,他的心情也跟着不错,嘴角微微翘起。
  对面住的老大和老二家,都羡慕的看着老三,看看又买了东西,给爹娘送了去,真是舍得,跟白来的银钱一样。
  在屋檐下忙碌着,锅里的香味四处飘散,红烧肉的味道,香死个人。
  馋的左右不远处邻居都直吞唾沫。就着红烧肉的味道,大口的吃饭。
  几个孩子围着周玉兰,她也不小气,让孩子们回家端饭来自家吃菜,个个都吃的满嘴是油,小嘴叭叭的吧唧嘴。
  春季的农忙以及忙完,地里只需要刘三一个人忙碌,他还要兼具菜园的事情,从吃完红烧肉的第二天开始,她已经开始绣花。这是她的主业,打猎只是偶尔为之,不能天天去打猎。
  坐在绣架前,在脑海内细细勾勒出自己要绣的绣图大致模样和大小。大概是什么地方绣什么,都是心里有数的,还有配色也是仔细揣摩过的,每一个细节都仔细推敲,之后才开始绣花。从下针开始,每一针她都是小心翼翼,好久没有绣过花,还有以前在别的世界学刺绣也不是因为生活所迫,所做的绣活也是少之又少。就是兴趣来了做一些。
  现在绣的是一幅仙鹤贺寿图,天上人间,什么样的仙境,她没有间过。就是天庭的仙景,也是见过的,还牢牢的记在脑海内,怎么也不会忘记。
  这幅仙鹤贺寿图的背景就是南极仙翁洞府外面的景色,一派仙家景象。云雾缭绕,仙山琼阁,仙鹤飞翔,还有奇花异草,一看就知道是仙山宝地。
  周玉兰一针一针的刺绣,刘母蔡氏闲着没事过来看过以后,在家里的时候,没事不准家里的小子女娃们在他们三婶面前闹,不能惊扰到她。
  家里的男人们也不能大声呼喊,每次都会被蔡氏镇压。哪怕只是看到一小部分,她也觉得很好很好,看看那仙桃跟真的一样,仿佛是刚刚摘下来的一样,看着就拿起来吃。能绣的这么好,完全是她用了金手指。
  配色上也是极其高明,每一处的颜色能相互融合,又能相互映衬。
  一幅仙鹤拜寿图,宽一米长两米,她在家里整整三个月,才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