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她自己的女儿,因为病得不行了,干脆就放弃了,交给别人,随她生死,却把别人的女儿抱过来充作自己的养。
  顾嘉对于彭氏并没有太多期望,听到后,倒是也没什么难过的。
  上辈子她最后的几个月,恰好是齐二最忙的时候,也是朝堂中最混乱的时候。
  那个时候三皇子登基为帝,齐二入了政事堂,忙于政务,经常夜宿在政事堂中几日不回家的。
  她那个时候被容氏叫去说话,话里话外的敲打,让她帮着劝劝,说齐二必须有个后,说得赶紧纳妾,若是她自己不舍得房中的丫鬟,那就由她这边挑个好的送过去。
  她身子本就不爽利,好一阵坏一阵的,听了容氏这话,更觉得心里凄惶,恰好那次回娘家,她便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了彭氏。
  谁知道彭氏却是好一番说,说她肚子是个不争气的,不如顾姗,说顾姗嫁过去好歹生了个女儿,你呢,竟是什么都没有。
  早知道当初让顾姗嫁到孟国公府来,让你嫁过去莫家。
  顾嘉还记得彭氏望着她时眼里的失望和遗憾:“也真是便宜了你的,可是谁能想到,孟国公府的这二少爷如今竟这么风光。”
  那一刻,顾嘉望着彭氏,她深切地感觉到,彭氏恨不得是她嫁给那不争气的,这风光发达的,怎么也得留给顾姗的。
  她挣扎了那么久,在彭氏心里,终究是个无足轻重的。
  绝望之下的顾嘉想去求见自己那侯爷爹,看看那爹怎么说,若是爹也抱着这个想法,那她真是没活路了。可是走到了侯爷爹的书房外,却没能见到。
  顾子卓在,顾子卓看了眼顾嘉,说爹忙着公务,有什么事和我说吧。
  顾嘉在这个大哥面前是不自在的,况且这是女儿家的私事,和大哥讲总是别扭。不过想想如今的处境,到底是说了。
  顾子卓看了顾嘉一眼,沉默了很久,才说,这些事,你还是和娘商量下,看看娘那里怎么说,或者让她和爹说一下吧。
  顾嘉听到顾子卓那话的时候就明白了。
  没有人能为她做主的。
  这个精明的大哥不过是在装糊涂罢了。
  她望着那顾子卓,难得对他笑了笑,笑了下后就走了。
  走之前,还回头看了一眼,只见顾子卓又进去爹的书房了,书房里仿佛有茶在飘香,他们应该在说话,也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不过无论说什么,都和她无关的吧,她也走不进去的。
  回去后她就病倒了。
  她病倒后,顾姗来看她。
  顾姗看她的那眼神,仿佛盼着她早点死掉才是:“虽说齐二少爷如今官居高位,可是那又如何,你四年无出,孟国公府这边,是容不下去你的。”
  说着,她犹豫了下,才道:“我……我可能要和离了。母亲的意思是,看看让我再挑一个。”
  顾嘉当时不明白,不明白这些和她有什么关系,她又太累了,病得厉害,躺在那里,根本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了。
  后来临死前,想明白了,却已经晚了。
  其实早想明白也没用,婆家娘家,没有人能帮她。
  唯一期盼着的齐二,最后也没来得及说句话。
  顾嘉抬起头,望向这辈子的顾子卓。
  顾子卓把这些过去的事讲给顾嘉听,自然是不希望透露给博野侯知道。
  顾嘉明白顾子卓的意思,也就不讲了。
  如果博野侯知道了,必然是大怒的。本来博野侯和彭氏的关系已经冰冷疏远,再有这种事,被骗了十几年的博野侯还不知道怎么生气。
  回去了博野侯府后,顾嘉想想这事儿,也是觉得没意思。
  其实当时以为自己死了,那就一直这么以为好了,那为什么还要接回来呢?在她是个病弱的襁褓婴儿时就把她抛弃了,那后来再接回来又有什么意思?
  一时心里有些萧条,想着果然自己是要想办法离开的,等萧平找到好先生的事尘埃落定,就可以走了。
  而自那日回来侯府后,顾子卓仿佛看出顾嘉的意兴阑珊,便刻意对顾嘉上心,每每过来和她说会子话,看那意思,仿佛是要告诉顾嘉,其实彭氏对她如何如何。
  顾嘉心里明白,他的本意显然是盼着一家子能好,这才告诉自己真相。可是他不是自己,不是自己就无法体会处在这个位置上的滋味,更何况她是死过一次的人。
  她和彭氏之间的母女情,就如同在那阴天里用湿冷的柴来烧火,再是费尽力气,也燃不起半丝火苗儿,勉强再烧,放出的也不过是闷烟罢了。
  顾子卓见此,也就不再说什么了,只是让她“再好好想想”。
  好好想想?
  顾嘉一时话都不想说了,她不需要好好想,她只想挣银子,离开。
  这一日,齐二命人给顾嘉送来了信,说是已经约好了,可以过去见那位柯先生了,顾嘉大喜,先过去找了萧平,带着萧平一起,又来到了城门外等着齐二过来。
  萧平显然是有些紧张的,在那里两脚倒腾着踩地:“姐,人家柯先生能收下我吗?也不知道人家会问我什么问题,我能答上来吗?”
  顾嘉见此,笑了,揉了揉他的脑袋:“若是人家柯先生问你,尽你所能就是,人家既然让你去,自然知道你的情况,也不会太为难你吧。”
  其实依顾嘉的意思,既然能过去见一面,应该□□不离十了,况且不是还有齐二从中帮着说话嘛。
  那个柯九跃和齐二关系不错,想必是会给这个面子的。
  萧平见顾嘉这么说,才稍微放松些,却是又道:“齐二少爷可是今科状元郎,结果却帮我寻先生,他人真好。”
  顾嘉颔首,笑了笑没说话,心里却是想着,以前以为他是个大好人,天底下独一份的大好人,可是如今嘛……
  她却看得清清楚楚,那天在茶室里,竟然有那样的反应,实在是太……
  顾嘉不知道怎么说了。
  以前可不知道他是这样的人的。
  正想着,就听得一阵马蹄声,抬头看时,只见草长莺飞的三月明媚春光里,少年骑着一匹枣红马,穿了一身宝蓝软缎长袍过来。
  他见到了自己,便翻身下马,身姿矫健。
  到了近前,齐二对着顾嘉拱手见礼:“顾二姑娘。”
  一时又对那萧平道:“萧小公子。”
  萧平没想到这齐二如今都是状元郎了,竟然还这么平易近人,当下忙恭恭敬敬地见礼,又拘谨地道:“劳烦二少爷为我操心跑这一趟了。”
  齐二轻笑道:“萧小公子客气了。”
  顾嘉从旁瞧着,见这齐二身上那缎袍都是簇新的,腰间还挂了一块玉佩,看成色,那玉佩应该是没怎么佩戴过的,怕不是翻箱倒柜才拿出来戴。
  这和以前她知道的齐二真不一样,她想笑,但是忍住了。
  齐二自然瞧见顾嘉打量自己的那目光。
  她一看他,他便觉得身子僵硬,不自觉板正了身姿。
  她好像还注意到了他的玉佩,他想了想,那玉佩还是前几年做的,一直没佩戴过,不知道是不是样式不好了,是不是不新鲜了,他是不是应该让人再做几件新的?
  他知道燕京城里讲究的少年都会戴这个的,只是他一直不习惯。
  之后他便注意到她眼里带着笑,嫣红精致的唇角勾起,看样子是想笑,不过略抿了抿,努力忍住了。
  她憋着笑的时候,左边那里隐隐有个小酒窝窝。
  他顿时脸红了,想着也不知道她在笑什么,是笑自己这玉佩不够新鲜吗?
  “二少爷?”
  “二少爷?”
  听得这声音,齐二如梦初醒,这才见顾嘉和萧平都望着自己,忙道:“顾二姑娘,怎么了?”
  顾嘉看着齐二那略有些手忙脚乱的样子,越发觉得好玩又好笑,真是想故意逗逗他,不过想想正事,还是道:“二少爷,时候不早了,我们过去柯先生那里吧。”
  齐二忙道:“好,这就出发,柯先生家此去出城二十里地差不多就到了。”
  顾嘉颔首,上了马车,萧平本待也要上马车的,不过看看齐二骑着马,眼里露出羡慕来。
  他没骑过马的,乡下的时候见过别人骑驴,不过也就慢悠悠地骑,估计和骑马不太一样。他不过是十岁出头的男孩子罢了,哪有不喜欢骑马的,这都是天性,是以眼睛便不自觉地望着齐二的马。
  齐二看到了:“萧小公子要骑马吗?”
  萧平顿时有些脸红,不好意思地道:“我不会骑马。”
  齐二道:“骑马并不难,若是萧小公子不嫌弃,我来教你就是。”
  萧平大喜,不过又有些不好意思:“真的?”
  ……
  顾嘉坐在马车里,偶尔间往外看,只见齐二果然教萧平骑马,骑马的坐姿,怎么驾驭马,都认真地教了。
  齐二这次随身带了两个小厮的,把其中一位小厮的马给了萧平骑,那都是温顺的马,如今被萧平骑着,倒还算听话,不几下萧平就上手了。
  马蹄儿哒哒哒地踩在官道上,萧平攥着缰绳随了齐二往前骑,兴奋得眉飞色舞。
  顾嘉看萧平这样子,忍不住笑了。
  她想着,萧平如今过来燕京城,其实是需要增长点见识的,只是自己也没什么能耐,又是女儿家,不能帮衬着。
  一时又看向那齐二。
  谁知此时骑着马的齐二恰好也抬眸看向她这里,四目相见间,他在马上冲她笑了笑。
  她抿唇,放下了车帘,赶紧不看他了。
  ********************************
  到了那柯先生家中,齐二带着顾嘉并萧平进去拜见,那柯先生是个健谈的,说了一会子话,柯先生的意思是要单独和萧平谈谈,齐二便和顾嘉出来了院子里。
  这柯先生家因是在城外乡下,院子大得很,一大片桃花林并有小桥流水,两个人隔着约莫半丈多远站在凉亭旁。
  此时春色满园,桃花灼灼,偶尔间一阵风吹来,那一簇簇或者深红或者浅粉的桃花扑簌而落,迷离妖艳。
  齐二假意看那桃花,微微侧首,这样就能看到顾嘉了。
  顾嘉望着那桃花,也不知道在想什么,看样子想得很入神。
  或许是被那桃花映衬着的缘故,她莹雪一般的肌肤上散发着淡淡的粉泽,仿佛涂抹了一层胭脂般动人。
  齐二的喉结不自觉动了下:“二姑娘?”
  顾嘉正琢磨着以后逃离燕京城的事,复又想起顾子卓带自己看的那长明灯,突然间听到齐二这么唤自己一声,下意识地“嗳”了下。
  齐二听她那声“嗳”,倒像是和他熟稔得很,随意亲切,心中泛暖,便不自觉笑了:“二姑娘刚才看着这桃花入神,在想什么?”
  顾嘉琢磨着的事哪里能告诉他,赶紧摇头:“没什么事,就随便想想。”
  齐二颔首:“嗯,没什么,我也就随便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