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第280章 问鼎(中)
秀川郡捷报频传,沈淑窈的南四郡也毫不落后。都说国以民为本, 江州便是把百姓捧到最高的一处世外桃源。天师道弟子虽然能耐, 但从来不会在街坊邻里面前有丝毫架子,上到教宗梁子信,下到普通教徒, 每个人都活的热情洋溢。
以江州为核心, 宣州甘州和和州这几年也转变了过来。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绝对会被唾弃, 而只要愿意出一把子力气, 就不愁养不活自己。家里男丁不够就让女子也一块儿上,总归活计够多,银钱更多,只需踏实过日子,就能吃饱穿暖供孩子上学堂。
随着选举制度越发完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监督措施越发严格,南四州已经彻底没了贪官酷吏。哪怕有,也是手段够高杆不被发现, 或是做出的政绩够彪炳被治下百姓“包庇”着让沈淑窈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女主为政, 四州女性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沈淑窈便开始推行“一夫一妻制”。只她并没有彻底更改流传了许多年的规矩,而是加了许多细则, 如第一条便是取消“休妻”一说,只留下“和离”。
别说这两者没多大差别,其实里头门道了多了。休妻是男人将妻子抛弃,让一个无依无靠的女子去自己吃自己,但和离却是公平平等的在两方存在切实矛盾的情况下分开。
和离不止是男子可以提出, 女儿家觉得所配非良人一样可以提出申请。而官府亦有判处和离案件的职责,若是其中一方确实有大过错,还需酌情考虑家中财产分配和子女归属问题。
仅这一条,就彻底动摇了从古到今女子是夫婿附属的观念。以前女人为什么怕被抛弃?除了名声不好,还有便是一旦被抛弃,就没了生活来源。可现在不一样,女人也是可以进工厂,可以赚钱养家的,为什么非得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呢?
尤其是遇上一些男子习性不好的,更是救了不知多少性命。法令才一颁布,便有互助会帮着几个被夫婿虐待的妇人往衙门提出和离的请求。而官府在查明真相后,还真痛快的判了两人和离,其中一人还得到了大部分家产和两个子女,几乎是将男人扫地出门的结局。
这般不是没人诟病,但已经渐渐站起来的姑娘媳妇子们顶住了压力。凭什么女人就要活的战战兢兢温柔乖顺,男人却能花天酒地的往死了作呢?不是女子也要学坏,但好歹要给自己一点儿自保的能力。
按照江州的规矩,事儿决定不了便全民投票。而从人数上来说,女人可不必男人少许多。虽然有固执坚守“贞顺”的女人,但也有心胸开阔的好男人在。最后这条法令还是以三分之二赞成票的结果顺利成为江州一条适用律令。
另有“女子三十无出方可纳妾”的硬性规定。事实上自从废除奴籍,少了通房和丫环两个职位,不少男子对妾室的需求便高涨起来。然而没办法,女儿家统共这么些数量,某人占的多了,便有其他人要打光棍去。
从一家一门来说,这似乎不是什么大事儿。可从大环境来考虑,却是万万要不得的。在四州做过人口普查的主教们联名上书,一致要求对男子纳妾进行限制。
触目惊心的数据让所有人沉默。而对于百姓来说,纳妾这般费钱费力的事儿是真可有可无。是以这一条很容易便通过了州议员们的商讨,并强硬的公布了下去。
除了在制度上的不断升华,沈淑窈还竭尽全力在四州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民以食为天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成为大燮的“鱼米之乡”,她才能够留住更多的百姓,养活更多的下一代。
这年头可不是另一个时空那般人口爆炸的时候,按照沈安侯的粗略估计,大燮的疆土比种花还大些,但人口却不足三千万,有的是爆发式增长的空间。且按照林菁的设想,他们巴不得汉民越来越多,挤不下了往外迁徙,最终占领了全宇宙。
沈淑窈看的明白,下手更是快准狠。新式超级水稻的育苗和试种基地在江州落地,最大的棉花纺织厂在江州开设,新奇的自行车首先在江州流行起来,而她更是斥巨资整改水泥路面,大大方便了通行和通商。
她与沈安侯闲聊时曾说过:“人心有欲丨望,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平等。除了解放百姓的自卑心理,更重要的其实是发展和丰富物质。若是当咱们拥有的东西够多,哪怕穷人也能过的很舒适,哪怕无依无靠的人也可以在官府的援助下做到‘幼有所养老有所依’,那到底是什么制度、是什么人在统治,又有多大的关系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她小小年纪竟是看的分外透彻。沈安侯除了觉得惊艳和欣慰,还有更多的是放心。能有这般见解的继承者,一定能将他设想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事实上,沈淑窈做的比沈安侯更好。她一直在试图让手下人达到一个平衡,甚至干脆将民丨主党分为两个流派:其一是以商贸和建设为主体的资本派,其二是以科研和信仰为主体的人本派。两者上承朝堂,下接百姓,不断争夺话语权,也在这种竞争中不断成长。
权力争斗不可能避免,但可以引导。然靠着帝王的能力进行平衡是不靠谱的——毕竟帝王有昏庸,有年幼,还有被外戚被内侍挟持的。唯有让他们自身势均力敌,让他们扎根民众,让他们自己想方设法的去完善自己,才能有个好的结果。
沈淑窈可谓是天生点满了政权技能点,她治下的南四州也比别处更适宜百姓生活。便是女子为官这一项,南四州便是真正的做到了,而不似许多地方只是施舍些无关紧要的职位给女人。
不过事儿不可能一蹴而就,能有现在这般局面已经是多年努力铺垫带来的成果。沈淑窈也不着急,她还不到三十岁,她还有的是时间扼住命运的喉咙。
林菁看夫婿和子女忙的天昏地暗,自己也没好意思闲着。女校有楚氏操持,她并不需要太费心,京城医学院也有秀川的医学生们过来支撑。蜀王妃想了想,有了新点子:“你们努力发展物质,我就抓一抓精神文明吧,开个出版社怎么样?”
沈安侯自然举双手赞成,杂志报纸一直在他的计划之中,只没工夫来实施,有夫人参与其中自然能做到最好。至于要钱要人,自然是没人敢卡着林菁的需求,很快就给她配置到位。
在蜀王妃的操持下,大燮的第一份字报纸在华兴二年十月终于问世。报纸采用简体字与篆体字双排文字的形式印刷,无论是年老的学究还是年轻的学子都能看明白。里头的内容丰富多彩,还大张旗鼓的摆开了广告位,欢迎京中各大商户前来洽谈。
另有则是约稿,有些限定了题材,有些是可以随意发挥的。不少文人对这事儿颇感兴趣,看过两遍后小心翼翼放好,开始磨墨执笔的书写起来。
报纸的定价不高,另有茶馆先生也兼了读报的差使,一时间全京城无论男女老少竟然都迷上了这个。先生们品评时政,媳妇子听一听故事,便是孩童也乐得听两个笑话。另有美食坊专述京城各家饭馆酒家,成为老饕们的最爱。
报纸大获成功,让林菁十分开心,接连出了两份杂志的计划。其一是说文解字,从字形字义到字体演变,再到运用手法,算是文科类的专业读物。另一本则是简明意赅的《故事会》,有短片小故事让人回味,亦有长篇连载深深吸引了读者的思绪。
有人看着不过瘾,自己写了投稿,竟是获得了不错的稿酬。虽有老夫子觉得“卖文”有辱斯文,可大多数人接受良好。当文化从世家珍藏慢慢向百姓传播,便是民智开启的时刻,越来越多的百姓爱上看报,关注着这个国度的每一个举措。
时间就在所有人的忙忙碌碌中飞快流逝,华兴三年秋,江州试验田获得重大突破,水稻亩产冲顶八百斤,吓坏了各地主官,也让百姓们欢欣鼓舞。同年十月,圣人穆岚发出圣旨昭告天下,其一是新式水稻将在明年全面推广,其二便是自己要禅位于蜀王沈安侯。
对于朝堂上的重臣来说,这件事儿已经是大家心知肚明,无非时间问题,是以并未掀起什么波澜。可各地还是有不少豪强乡绅或是心怀叵测之人忍不住思附,是不是蜀王拿了什么威胁帝君,才让年轻的小皇帝甚至来不及大婚便要退位?
面对各地的骚乱,朝廷却异常镇定,真是少有镇压和安抚。如所有人预料的一样,百姓并没有被轻易煽动,甚至更多的表示出理解和希冀来。别有用心之人很快被民间的子弟兵和天师道教徒拿下,吏治一片清明。
相比皇位上座的是谁,百姓们更关注的是粮种的分派问题。当知道这些都是即将上位的沈大老爷一手折腾出来的成果后,所有人就更安心了。有一位立志于让治下子民吃饱穿暖的圣人,难不成还会是坏事儿么?
就这样,冬至日一点点临近,秀坊里加班加点的给新帝和新皇后赶制礼服。穆欢倒是撒野一般坐不住,每日都在抱怨为何非要将日子定到那么晚。
程铎气不过,终于丢了老成持重的规矩拧他耳朵:“你就算是装相也给我再装两天,完事儿你爱去哪儿去哪儿!”
第281章 问鼎(下)
华兴三年冬至,这是一个大朝日子。只是和以往不同, 今日要做的非是帝王祭天祭祖, 而是新旧交替——复礼帝将在这天退位,而新帝沈安侯也要在这一天举行登基大典。
礼部对此十分不满,觉得事儿办的太匆忙。沈安侯却没工夫和他们闲扯:“不说各有各的活计, 咱们尽量节省时间, 光是这天寒地冻的, 非让人来个两趟三趟, 你们就不怕人暗地里骂丨娘?”
礼部尚书退败,两处典礼合并,一个上午全部走完。多少大臣挠秃了头发,最后不得不找到程铎头上:“这到底该怎么办?”
程铎正忙着呢,头也不抬的应付:“反正都是不要旧俗礼仪的,你们何须做那么复杂?直接在金水台上宣布一回就够了,什么从哪儿到哪儿走一圈,什么臣民沿路行礼跪拜的统统删了吧。”
能让最重礼仪的程相爷说出这番话来, 可见这段时日沈王爷将各位大人折磨的不轻。盖因他有太多政令和律法想要改革, 一条条说的“传统守旧”的世家大人们根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典礼。
沈王爷就算要登基, 也一如既往的不懂“权衡”和“退让”,坚持要做的事儿便死不悔改,一点没有商量余地。若是他所思所想是为了自己取乐,相爷们还能甩他一脸的勤政爱民给他统统驳回。偏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有社会调查为证据的决策, 从民生而言,真没有哪桩哪件是出于私心。
大人们能怎么样呢?当然是配合他的要求,一个个的忙成狗。至于冬至祭祖还是禅位,反而成了细枝末节。毕竟沈大老爷说的直白:“百姓才不管皇位上做的是个什么东西!谁能给他们好处,谁就是万岁万岁万万岁。”
从未见过这般埋汰至尊之位的人。要说有,或许穆欢也能算上一个。这爷孙俩一个将皇位当做手段,一个将皇位当做累赘,让朝臣们“苦不堪言”,偏偏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能将自己挠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心里如何无奈且不提,眼见着正日子就到了,沈安侯又给礼部闹幺蛾子,他要和皇后林菁一块儿手牵手的上台做就位宣誓。礼部尚书看这位“铁面无私”铁石心肠根本没有劝说的余地,只能又去对着程相爷哭:“自古乾坤不可颠倒,新圣人这般是要乱了规矩啊。”
程铎叹一口气,放下手中的书稿,认认真真与他分说:“你是至今还看不明白形式么?要是看不明白,你就趁早退位让贤吧。从南王到楚氏,能得沈安侯重用的,哪个不是在力推女子为官,力推男女平等?夫人与他一块儿登台,不仅仅是他们俩伉俪情深,更重要的是让人明白,这时局之中,男人女人是一样儿的。”
看礼部尚书一脸茫然,程铎干脆说的明白些:“你知不知道沈安侯已经选好了继承人?并非是三位公子,而是南王殿下。未来女主当道,与其那时候被人攻讦为‘牝鸡司晨’,引起朝局混乱,他们肯定宁愿现在就多做些铺垫。”
礼部尚书是孔家出身,和孔奕同辈。他平日里看孔墨竹这“离经叛道”的“家族叛逆”颇为不爽,反而更亲近程铎。没想到程铎这老先生的想法居然和孔墨竹相差无几,可将他打击到眼前发黑。
“时代在变化,你若不跟着变,就只能被甩下。”程铎语重心长:“守旧有什么好的呢?你只看看民间,看看百姓!是穆家人主政的时候过的更舒坦,还是这几年来的畅快?”
老头儿不说话了,良久才小声嘀咕:“若非他们是真心爱民,我孔氏才不会丢了先祖教诲的去投奔呢。”
虽然心中还有些不服气,但能坐到这个位置上的孔家人也不是真读书把脑袋读坏了的——这种人都被孔墨竹摁在东莱郡本家大宅子里自娱自乐。摸清楚了上头的意思,孔老先生一点儿不打盹的将流程安排好,倒让沈安侯刮目相看,私底下与林菁开玩笑:“也不知道程相爷怎么调丨教的这老家伙,思想觉悟够可以啊。”
时间一天天过去,寒风呼啸之中,所有人心中却仿佛拥着一团火。连穆欢都难得的从实验室里跑回来,将典礼流程核对了一遍又一遍。唯有程铎越发看不顺眼:“让你退位你这么开心?”
穆欢是真的开心,一点不给老先生面子的连连点头:“我都十六啦,可以参加大学考试啦!可不能再这么蹉跎下去!”
当皇帝就是蹉跎?程铎恨不得揍他:“便是你没了皇位,也好歹得担个王爷的名头,以显示新帝对前朝皇裔的优待。”
“没问题啊,”穆欢摊手:“我大姥爷和我说过了,白领薪水不用干活,简直是好事儿中的好事儿。”
“要开会的哟。”程老先生恶意满满:“而且你要作为先进分子上台讲话哦,每个月写发言稿哦。”
穆欢吓了一跳:“这是要干什么!”
“你们老穆家,还有忠于你们老穆家的死硬粉丝,人数也不少了是吧?”程相爷悠闲的喝茶:“这些人杀不得关不得,还不能丢小黑屋里洗脑,不就得供着?那你作为其中思想最正确的一位,也是地位最高崇的一位,可不得时刻关注他们,给他们宣扬正确的理念?”
看穆欢面有菜色,程相爷还不放过:“再者作为一个王爷,跑不掉要进议会吧?实政的问题烦不到你头上,我们几个关小屋子商量就行。但那些形式主义——嗯,你大姥爷是这么说的吧?形式主义的没什么用但又不得不谈的话题,你不就得去听一听表一表态?”
直到把尚未卸任的皇帝陛下欺负的哭嚎着去找沈安侯“报仇”,程铎这才施施然放下茶杯继续干活。孔墨竹看完全程忍不住笑:“您又何必这般吓唬他?”
“就看不得他悠然自在的样儿。”老爷子虽这样说,表情却分外柔和:“真是个可爱的小家伙啊。”
“和您自家晚辈似的?”孔墨竹一边整理奏章一边笑道:“其实就是个孩子啊,平白无故将重担压在他头上,也是难为他了。”
这一出不过是个小插曲,冬至大典终究是到了。穆欢穿着玄色冕服踏上金水台,亲自宣读禅位的旨意。禅位之事虽然早已公告天下,但仍有不少“遗老遗少”涕泗滂沱,看的不明围观群众一脸的黑线。
沈安侯上位算是众望所归,至少百姓们对此没什么反对的意思。至于某些别有心思之人想要趁机做点儿什么——有宫中侍卫营和狼牙队在暗中维护秩序,也由不得他们撒野。沈安侯坐在后殿听着往来暗卫的奏报,嘴角挂起一丝笑容:“看来比我想象的还太平些,居然就那么几处不大不小的骚乱。”
“也不想想京畿营拉网式筛查了多少遍。”林菁靠着梳妆台给自己补妆:“不是说今儿的进程很快么?怎么还没到咱们上去?”
“小欢那圣旨挺长的,够念一阵子。”沈安侯凑过来看镜中人轻扫蛾眉:“看看,你怎么还这么漂亮?衬的我像个糟老头子了。”
“什么叫像个?你本来就是个。”林菁嘴上埋汰,放下眉笔握他的手:“不过就算是个老头儿,也是我这辈子最爱的老头子。”
说到这个,她又忍不住笑了:“我听说礼部尚书还问过要不要给你选妃?被孔墨竹直接揍了一顿?老孔一把年纪了脾气见长啊。”
沈安侯高举双手:“太座明鉴,礼部尚书是真傻,这事儿和我没关系。你闺女儿可给我下了死命令了,他要废除妾室通房的制度,我得以身作则,绝不能乱来,乱者必诛!”
林菁轻轻拧他:“谅你也不敢!”
老头老太太“打情骂俏”,身旁站着的宫女满脸无奈和习以为常。哪怕随着时间流逝,哪怕阅尽千帆,这两人的感情依旧如初,甚至如陈酿美酒,越发甘冽醇厚。
外头有司礼太监小声提醒:“陛下,娘娘,您该过去了。”
“来吧,”沈安侯站起来,冲林菁伸出手:“我们去吧。”
林菁将自己的左手搭在他的右手上,身姿优雅的站起来,脚步坚定的与沈安侯并肩而行。相知相许三十年,他们早已是密不可分的一体,只要有对方傍于身侧,他们心中便从无畏惧。
“蜀王、蜀王妃到——”悠扬的传令声从声音清亮的司仪官口中响起。沈安侯踏上金水台,半跪接受穆欢的加冕。而林菁亦半跪在他身侧,戴上同样代表着至尊皇权的凤冠。
起身,看台下乌泱泱的人头攒动,随着司仪官的口令再行三叩九拜之礼。沈安侯一直紧紧拉着林菁的手,两人紧挨着站在一块儿。直到礼毕,所有人站起来仰望这对天底下最珍贵的夫妻,看到的便是这般相亲相爱到刺目的场景。
“咱爹和太太感情可真好。”沈汀满脸羡慕的看着发表讲演的亲爹,轻轻蹭了蹭小程氏:“不过咱们也不差。”
“我也想找个知心人好好过一辈子啊。”二十郎当岁一直跟着海船浪迹天涯的沈凌也忍不住羡慕嫉妒恨:“我啥时候才能结婚呢?”
沈淞和孔氏相视一笑,沈淑窈则拉了拉程书的手:“等会去了,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楚氏坐在“贵宾席”上,听着长子沉稳实在又煽动人心的话语,偶尔瞄过看台下子孙们的小动作,忍不住露出笑意。时间仿佛回到二十七年前,自己无可奈何的为长子续娶了太医署林家的长女。谁能想到有朝一日,她竟会坐在这高台,看着儿孙满堂,看着他们位高权重?
楚怀亦看着这一切,他早已不纠结眼前的沈安侯是不是他从小疼爱的大外甥。和天下相比,和家国相比,和这世间发展相比,一切都显得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他们还有更远的路要走,还有更长的征程需要努力。
沈安侯和林菁手拉着手,直到典礼结束依旧没有分开。然他们的心境已经彻底不同。再没有任何惶恐不安,他们只想铆足了劲儿的冲下去,在有生之年里,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改变,创造属于他们的历史。
第282章 完结
第二十六章完结
沈安侯登上皇位,除了照例封老太太为太后, 媳妇儿为皇后, 就一门心思投入改革发展的大局中去了。
然而礼部尚书并没有这样的觉悟。他在第一次大朝上就旧事重提,提了个让所有人无语的话题:“新帝登基,国泰民安, 理当为陛下选妃。”
若是放在早几十年, 这策略一点儿没错。新帝要稳固争权, 就要拉拢勋贵世家豪门。而拉关系最好的法子是什么?不就是联姻么?
世家之间要联姻, 帝王同样需要。君不见无论穆荇还是穆岚,后宫佳丽都是按照家世往里头塞的。可沈安侯哪里会有这种想法?他被吓一跳,差点儿从宝座上栽下来,开口就是三个字:“我不要!”
这一急眼的,连“朕”都不会用了,亏之前程铎和孔墨竹下大力气给他做了“上岗培训”。老夫子们看的嘴角抽搐,楚怀则干脆笑出声来:“别急着拒绝啊,孔尚书说的也没错嘛。”
得到一品将军的支持, 孔尚书的腰板子都挺直了两分, 引经据典洋洋洒洒一大篇,之乎者也听的沈安侯脑仁疼。沈老爷霸气一挥手, 打断老夫子的唠叨,一句话将人灭趴下:“朕今年都六十有一了,那什么什么,不好祸害人家小姑娘的。”
满朝文武面有菜色,不知道这话该怎么往下接, 孔尚书脑子转的快:“非是要给您选,还可以给三位王爷选啊。”
</div>
</div>
秀川郡捷报频传,沈淑窈的南四郡也毫不落后。都说国以民为本, 江州便是把百姓捧到最高的一处世外桃源。天师道弟子虽然能耐, 但从来不会在街坊邻里面前有丝毫架子,上到教宗梁子信,下到普通教徒, 每个人都活的热情洋溢。
以江州为核心, 宣州甘州和和州这几年也转变了过来。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绝对会被唾弃, 而只要愿意出一把子力气, 就不愁养不活自己。家里男丁不够就让女子也一块儿上,总归活计够多,银钱更多,只需踏实过日子,就能吃饱穿暖供孩子上学堂。
随着选举制度越发完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监督措施越发严格,南四州已经彻底没了贪官酷吏。哪怕有,也是手段够高杆不被发现, 或是做出的政绩够彪炳被治下百姓“包庇”着让沈淑窈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因女主为政, 四州女性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沈淑窈便开始推行“一夫一妻制”。只她并没有彻底更改流传了许多年的规矩,而是加了许多细则, 如第一条便是取消“休妻”一说,只留下“和离”。
别说这两者没多大差别,其实里头门道了多了。休妻是男人将妻子抛弃,让一个无依无靠的女子去自己吃自己,但和离却是公平平等的在两方存在切实矛盾的情况下分开。
和离不止是男子可以提出, 女儿家觉得所配非良人一样可以提出申请。而官府亦有判处和离案件的职责,若是其中一方确实有大过错,还需酌情考虑家中财产分配和子女归属问题。
仅这一条,就彻底动摇了从古到今女子是夫婿附属的观念。以前女人为什么怕被抛弃?除了名声不好,还有便是一旦被抛弃,就没了生活来源。可现在不一样,女人也是可以进工厂,可以赚钱养家的,为什么非得在一棵歪脖子树上吊死呢?
尤其是遇上一些男子习性不好的,更是救了不知多少性命。法令才一颁布,便有互助会帮着几个被夫婿虐待的妇人往衙门提出和离的请求。而官府在查明真相后,还真痛快的判了两人和离,其中一人还得到了大部分家产和两个子女,几乎是将男人扫地出门的结局。
这般不是没人诟病,但已经渐渐站起来的姑娘媳妇子们顶住了压力。凭什么女人就要活的战战兢兢温柔乖顺,男人却能花天酒地的往死了作呢?不是女子也要学坏,但好歹要给自己一点儿自保的能力。
按照江州的规矩,事儿决定不了便全民投票。而从人数上来说,女人可不必男人少许多。虽然有固执坚守“贞顺”的女人,但也有心胸开阔的好男人在。最后这条法令还是以三分之二赞成票的结果顺利成为江州一条适用律令。
另有“女子三十无出方可纳妾”的硬性规定。事实上自从废除奴籍,少了通房和丫环两个职位,不少男子对妾室的需求便高涨起来。然而没办法,女儿家统共这么些数量,某人占的多了,便有其他人要打光棍去。
从一家一门来说,这似乎不是什么大事儿。可从大环境来考虑,却是万万要不得的。在四州做过人口普查的主教们联名上书,一致要求对男子纳妾进行限制。
触目惊心的数据让所有人沉默。而对于百姓来说,纳妾这般费钱费力的事儿是真可有可无。是以这一条很容易便通过了州议员们的商讨,并强硬的公布了下去。
除了在制度上的不断升华,沈淑窈还竭尽全力在四州发展农业和手工业。民以食为天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只有成为大燮的“鱼米之乡”,她才能够留住更多的百姓,养活更多的下一代。
这年头可不是另一个时空那般人口爆炸的时候,按照沈安侯的粗略估计,大燮的疆土比种花还大些,但人口却不足三千万,有的是爆发式增长的空间。且按照林菁的设想,他们巴不得汉民越来越多,挤不下了往外迁徙,最终占领了全宇宙。
沈淑窈看的明白,下手更是快准狠。新式超级水稻的育苗和试种基地在江州落地,最大的棉花纺织厂在江州开设,新奇的自行车首先在江州流行起来,而她更是斥巨资整改水泥路面,大大方便了通行和通商。
她与沈安侯闲聊时曾说过:“人心有欲丨望,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平等。除了解放百姓的自卑心理,更重要的其实是发展和丰富物质。若是当咱们拥有的东西够多,哪怕穷人也能过的很舒适,哪怕无依无靠的人也可以在官府的援助下做到‘幼有所养老有所依’,那到底是什么制度、是什么人在统治,又有多大的关系呢?”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她小小年纪竟是看的分外透彻。沈安侯除了觉得惊艳和欣慰,还有更多的是放心。能有这般见解的继承者,一定能将他设想的道路一直走下去。
事实上,沈淑窈做的比沈安侯更好。她一直在试图让手下人达到一个平衡,甚至干脆将民丨主党分为两个流派:其一是以商贸和建设为主体的资本派,其二是以科研和信仰为主体的人本派。两者上承朝堂,下接百姓,不断争夺话语权,也在这种竞争中不断成长。
权力争斗不可能避免,但可以引导。然靠着帝王的能力进行平衡是不靠谱的——毕竟帝王有昏庸,有年幼,还有被外戚被内侍挟持的。唯有让他们自身势均力敌,让他们扎根民众,让他们自己想方设法的去完善自己,才能有个好的结果。
沈淑窈可谓是天生点满了政权技能点,她治下的南四州也比别处更适宜百姓生活。便是女子为官这一项,南四州便是真正的做到了,而不似许多地方只是施舍些无关紧要的职位给女人。
不过事儿不可能一蹴而就,能有现在这般局面已经是多年努力铺垫带来的成果。沈淑窈也不着急,她还不到三十岁,她还有的是时间扼住命运的喉咙。
林菁看夫婿和子女忙的天昏地暗,自己也没好意思闲着。女校有楚氏操持,她并不需要太费心,京城医学院也有秀川的医学生们过来支撑。蜀王妃想了想,有了新点子:“你们努力发展物质,我就抓一抓精神文明吧,开个出版社怎么样?”
沈安侯自然举双手赞成,杂志报纸一直在他的计划之中,只没工夫来实施,有夫人参与其中自然能做到最好。至于要钱要人,自然是没人敢卡着林菁的需求,很快就给她配置到位。
在蜀王妃的操持下,大燮的第一份字报纸在华兴二年十月终于问世。报纸采用简体字与篆体字双排文字的形式印刷,无论是年老的学究还是年轻的学子都能看明白。里头的内容丰富多彩,还大张旗鼓的摆开了广告位,欢迎京中各大商户前来洽谈。
另有则是约稿,有些限定了题材,有些是可以随意发挥的。不少文人对这事儿颇感兴趣,看过两遍后小心翼翼放好,开始磨墨执笔的书写起来。
报纸的定价不高,另有茶馆先生也兼了读报的差使,一时间全京城无论男女老少竟然都迷上了这个。先生们品评时政,媳妇子听一听故事,便是孩童也乐得听两个笑话。另有美食坊专述京城各家饭馆酒家,成为老饕们的最爱。
报纸大获成功,让林菁十分开心,接连出了两份杂志的计划。其一是说文解字,从字形字义到字体演变,再到运用手法,算是文科类的专业读物。另一本则是简明意赅的《故事会》,有短片小故事让人回味,亦有长篇连载深深吸引了读者的思绪。
有人看着不过瘾,自己写了投稿,竟是获得了不错的稿酬。虽有老夫子觉得“卖文”有辱斯文,可大多数人接受良好。当文化从世家珍藏慢慢向百姓传播,便是民智开启的时刻,越来越多的百姓爱上看报,关注着这个国度的每一个举措。
时间就在所有人的忙忙碌碌中飞快流逝,华兴三年秋,江州试验田获得重大突破,水稻亩产冲顶八百斤,吓坏了各地主官,也让百姓们欢欣鼓舞。同年十月,圣人穆岚发出圣旨昭告天下,其一是新式水稻将在明年全面推广,其二便是自己要禅位于蜀王沈安侯。
对于朝堂上的重臣来说,这件事儿已经是大家心知肚明,无非时间问题,是以并未掀起什么波澜。可各地还是有不少豪强乡绅或是心怀叵测之人忍不住思附,是不是蜀王拿了什么威胁帝君,才让年轻的小皇帝甚至来不及大婚便要退位?
面对各地的骚乱,朝廷却异常镇定,真是少有镇压和安抚。如所有人预料的一样,百姓并没有被轻易煽动,甚至更多的表示出理解和希冀来。别有用心之人很快被民间的子弟兵和天师道教徒拿下,吏治一片清明。
相比皇位上座的是谁,百姓们更关注的是粮种的分派问题。当知道这些都是即将上位的沈大老爷一手折腾出来的成果后,所有人就更安心了。有一位立志于让治下子民吃饱穿暖的圣人,难不成还会是坏事儿么?
就这样,冬至日一点点临近,秀坊里加班加点的给新帝和新皇后赶制礼服。穆欢倒是撒野一般坐不住,每日都在抱怨为何非要将日子定到那么晚。
程铎气不过,终于丢了老成持重的规矩拧他耳朵:“你就算是装相也给我再装两天,完事儿你爱去哪儿去哪儿!”
第281章 问鼎(下)
华兴三年冬至,这是一个大朝日子。只是和以往不同, 今日要做的非是帝王祭天祭祖, 而是新旧交替——复礼帝将在这天退位,而新帝沈安侯也要在这一天举行登基大典。
礼部对此十分不满,觉得事儿办的太匆忙。沈安侯却没工夫和他们闲扯:“不说各有各的活计, 咱们尽量节省时间, 光是这天寒地冻的, 非让人来个两趟三趟, 你们就不怕人暗地里骂丨娘?”
礼部尚书退败,两处典礼合并,一个上午全部走完。多少大臣挠秃了头发,最后不得不找到程铎头上:“这到底该怎么办?”
程铎正忙着呢,头也不抬的应付:“反正都是不要旧俗礼仪的,你们何须做那么复杂?直接在金水台上宣布一回就够了,什么从哪儿到哪儿走一圈,什么臣民沿路行礼跪拜的统统删了吧。”
能让最重礼仪的程相爷说出这番话来, 可见这段时日沈王爷将各位大人折磨的不轻。盖因他有太多政令和律法想要改革, 一条条说的“传统守旧”的世家大人们根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典礼。
沈王爷就算要登基, 也一如既往的不懂“权衡”和“退让”,坚持要做的事儿便死不悔改,一点没有商量余地。若是他所思所想是为了自己取乐,相爷们还能甩他一脸的勤政爱民给他统统驳回。偏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有社会调查为证据的决策, 从民生而言,真没有哪桩哪件是出于私心。
大人们能怎么样呢?当然是配合他的要求,一个个的忙成狗。至于冬至祭祖还是禅位,反而成了细枝末节。毕竟沈大老爷说的直白:“百姓才不管皇位上做的是个什么东西!谁能给他们好处,谁就是万岁万岁万万岁。”
从未见过这般埋汰至尊之位的人。要说有,或许穆欢也能算上一个。这爷孙俩一个将皇位当做手段,一个将皇位当做累赘,让朝臣们“苦不堪言”,偏偏找不到反驳的理由,只能将自己挠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心里如何无奈且不提,眼见着正日子就到了,沈安侯又给礼部闹幺蛾子,他要和皇后林菁一块儿手牵手的上台做就位宣誓。礼部尚书看这位“铁面无私”铁石心肠根本没有劝说的余地,只能又去对着程相爷哭:“自古乾坤不可颠倒,新圣人这般是要乱了规矩啊。”
程铎叹一口气,放下手中的书稿,认认真真与他分说:“你是至今还看不明白形式么?要是看不明白,你就趁早退位让贤吧。从南王到楚氏,能得沈安侯重用的,哪个不是在力推女子为官,力推男女平等?夫人与他一块儿登台,不仅仅是他们俩伉俪情深,更重要的是让人明白,这时局之中,男人女人是一样儿的。”
看礼部尚书一脸茫然,程铎干脆说的明白些:“你知不知道沈安侯已经选好了继承人?并非是三位公子,而是南王殿下。未来女主当道,与其那时候被人攻讦为‘牝鸡司晨’,引起朝局混乱,他们肯定宁愿现在就多做些铺垫。”
礼部尚书是孔家出身,和孔奕同辈。他平日里看孔墨竹这“离经叛道”的“家族叛逆”颇为不爽,反而更亲近程铎。没想到程铎这老先生的想法居然和孔墨竹相差无几,可将他打击到眼前发黑。
“时代在变化,你若不跟着变,就只能被甩下。”程铎语重心长:“守旧有什么好的呢?你只看看民间,看看百姓!是穆家人主政的时候过的更舒坦,还是这几年来的畅快?”
老头儿不说话了,良久才小声嘀咕:“若非他们是真心爱民,我孔氏才不会丢了先祖教诲的去投奔呢。”
虽然心中还有些不服气,但能坐到这个位置上的孔家人也不是真读书把脑袋读坏了的——这种人都被孔墨竹摁在东莱郡本家大宅子里自娱自乐。摸清楚了上头的意思,孔老先生一点儿不打盹的将流程安排好,倒让沈安侯刮目相看,私底下与林菁开玩笑:“也不知道程相爷怎么调丨教的这老家伙,思想觉悟够可以啊。”
时间一天天过去,寒风呼啸之中,所有人心中却仿佛拥着一团火。连穆欢都难得的从实验室里跑回来,将典礼流程核对了一遍又一遍。唯有程铎越发看不顺眼:“让你退位你这么开心?”
穆欢是真的开心,一点不给老先生面子的连连点头:“我都十六啦,可以参加大学考试啦!可不能再这么蹉跎下去!”
当皇帝就是蹉跎?程铎恨不得揍他:“便是你没了皇位,也好歹得担个王爷的名头,以显示新帝对前朝皇裔的优待。”
“没问题啊,”穆欢摊手:“我大姥爷和我说过了,白领薪水不用干活,简直是好事儿中的好事儿。”
“要开会的哟。”程老先生恶意满满:“而且你要作为先进分子上台讲话哦,每个月写发言稿哦。”
穆欢吓了一跳:“这是要干什么!”
“你们老穆家,还有忠于你们老穆家的死硬粉丝,人数也不少了是吧?”程相爷悠闲的喝茶:“这些人杀不得关不得,还不能丢小黑屋里洗脑,不就得供着?那你作为其中思想最正确的一位,也是地位最高崇的一位,可不得时刻关注他们,给他们宣扬正确的理念?”
看穆欢面有菜色,程相爷还不放过:“再者作为一个王爷,跑不掉要进议会吧?实政的问题烦不到你头上,我们几个关小屋子商量就行。但那些形式主义——嗯,你大姥爷是这么说的吧?形式主义的没什么用但又不得不谈的话题,你不就得去听一听表一表态?”
直到把尚未卸任的皇帝陛下欺负的哭嚎着去找沈安侯“报仇”,程铎这才施施然放下茶杯继续干活。孔墨竹看完全程忍不住笑:“您又何必这般吓唬他?”
“就看不得他悠然自在的样儿。”老爷子虽这样说,表情却分外柔和:“真是个可爱的小家伙啊。”
“和您自家晚辈似的?”孔墨竹一边整理奏章一边笑道:“其实就是个孩子啊,平白无故将重担压在他头上,也是难为他了。”
这一出不过是个小插曲,冬至大典终究是到了。穆欢穿着玄色冕服踏上金水台,亲自宣读禅位的旨意。禅位之事虽然早已公告天下,但仍有不少“遗老遗少”涕泗滂沱,看的不明围观群众一脸的黑线。
沈安侯上位算是众望所归,至少百姓们对此没什么反对的意思。至于某些别有心思之人想要趁机做点儿什么——有宫中侍卫营和狼牙队在暗中维护秩序,也由不得他们撒野。沈安侯坐在后殿听着往来暗卫的奏报,嘴角挂起一丝笑容:“看来比我想象的还太平些,居然就那么几处不大不小的骚乱。”
“也不想想京畿营拉网式筛查了多少遍。”林菁靠着梳妆台给自己补妆:“不是说今儿的进程很快么?怎么还没到咱们上去?”
“小欢那圣旨挺长的,够念一阵子。”沈安侯凑过来看镜中人轻扫蛾眉:“看看,你怎么还这么漂亮?衬的我像个糟老头子了。”
“什么叫像个?你本来就是个。”林菁嘴上埋汰,放下眉笔握他的手:“不过就算是个老头儿,也是我这辈子最爱的老头子。”
说到这个,她又忍不住笑了:“我听说礼部尚书还问过要不要给你选妃?被孔墨竹直接揍了一顿?老孔一把年纪了脾气见长啊。”
沈安侯高举双手:“太座明鉴,礼部尚书是真傻,这事儿和我没关系。你闺女儿可给我下了死命令了,他要废除妾室通房的制度,我得以身作则,绝不能乱来,乱者必诛!”
林菁轻轻拧他:“谅你也不敢!”
老头老太太“打情骂俏”,身旁站着的宫女满脸无奈和习以为常。哪怕随着时间流逝,哪怕阅尽千帆,这两人的感情依旧如初,甚至如陈酿美酒,越发甘冽醇厚。
外头有司礼太监小声提醒:“陛下,娘娘,您该过去了。”
“来吧,”沈安侯站起来,冲林菁伸出手:“我们去吧。”
林菁将自己的左手搭在他的右手上,身姿优雅的站起来,脚步坚定的与沈安侯并肩而行。相知相许三十年,他们早已是密不可分的一体,只要有对方傍于身侧,他们心中便从无畏惧。
“蜀王、蜀王妃到——”悠扬的传令声从声音清亮的司仪官口中响起。沈安侯踏上金水台,半跪接受穆欢的加冕。而林菁亦半跪在他身侧,戴上同样代表着至尊皇权的凤冠。
起身,看台下乌泱泱的人头攒动,随着司仪官的口令再行三叩九拜之礼。沈安侯一直紧紧拉着林菁的手,两人紧挨着站在一块儿。直到礼毕,所有人站起来仰望这对天底下最珍贵的夫妻,看到的便是这般相亲相爱到刺目的场景。
“咱爹和太太感情可真好。”沈汀满脸羡慕的看着发表讲演的亲爹,轻轻蹭了蹭小程氏:“不过咱们也不差。”
“我也想找个知心人好好过一辈子啊。”二十郎当岁一直跟着海船浪迹天涯的沈凌也忍不住羡慕嫉妒恨:“我啥时候才能结婚呢?”
沈淞和孔氏相视一笑,沈淑窈则拉了拉程书的手:“等会去了,我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楚氏坐在“贵宾席”上,听着长子沉稳实在又煽动人心的话语,偶尔瞄过看台下子孙们的小动作,忍不住露出笑意。时间仿佛回到二十七年前,自己无可奈何的为长子续娶了太医署林家的长女。谁能想到有朝一日,她竟会坐在这高台,看着儿孙满堂,看着他们位高权重?
楚怀亦看着这一切,他早已不纠结眼前的沈安侯是不是他从小疼爱的大外甥。和天下相比,和家国相比,和这世间发展相比,一切都显得如此渺小和微不足道。他们还有更远的路要走,还有更长的征程需要努力。
沈安侯和林菁手拉着手,直到典礼结束依旧没有分开。然他们的心境已经彻底不同。再没有任何惶恐不安,他们只想铆足了劲儿的冲下去,在有生之年里,为这个世界带来更多的改变,创造属于他们的历史。
第282章 完结
第二十六章完结
沈安侯登上皇位,除了照例封老太太为太后, 媳妇儿为皇后, 就一门心思投入改革发展的大局中去了。
然而礼部尚书并没有这样的觉悟。他在第一次大朝上就旧事重提,提了个让所有人无语的话题:“新帝登基,国泰民安, 理当为陛下选妃。”
若是放在早几十年, 这策略一点儿没错。新帝要稳固争权, 就要拉拢勋贵世家豪门。而拉关系最好的法子是什么?不就是联姻么?
世家之间要联姻, 帝王同样需要。君不见无论穆荇还是穆岚,后宫佳丽都是按照家世往里头塞的。可沈安侯哪里会有这种想法?他被吓一跳,差点儿从宝座上栽下来,开口就是三个字:“我不要!”
这一急眼的,连“朕”都不会用了,亏之前程铎和孔墨竹下大力气给他做了“上岗培训”。老夫子们看的嘴角抽搐,楚怀则干脆笑出声来:“别急着拒绝啊,孔尚书说的也没错嘛。”
得到一品将军的支持, 孔尚书的腰板子都挺直了两分, 引经据典洋洋洒洒一大篇,之乎者也听的沈安侯脑仁疼。沈老爷霸气一挥手, 打断老夫子的唠叨,一句话将人灭趴下:“朕今年都六十有一了,那什么什么,不好祸害人家小姑娘的。”
满朝文武面有菜色,不知道这话该怎么往下接, 孔尚书脑子转的快:“非是要给您选,还可以给三位王爷选啊。”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