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3
陶然看看她,没说话,递了个眼神示意她稍候,就自己折回了屋里。
很快她又会到门口,把文件夹递给谢青。
“保密协议签过了吧?”陶然问。
“签合同的时候一起签过了。”
陶然点点头:“最前面是人设和大纲,中间是原作者的样稿,最后两页是未来十章的章纲。十章以后自己章纲自己照着大纲列,总字数要求在大纲上有,有问题随时沟通。”
谢青:“行,谢谢。什么时候交稿?”
陶然:“每周五交当周的稿子。”
两个人毫无废话地沟通完基本信息,谢青就回屋码字去了。电脑、电脑桌都是工作室配好的,还很贴心地准备了一把cherry机械键盘。谢青知道很多网络作者都离不开机械键盘,什么轴好用也能说得头头是道,她倒没太多这方面的追求,她习惯手写。
电脑的配置不算太高,谢青一边等它开机一边先草草扫了遍大纲。在注意到大纲下方标注的总字数要求是“300w字”时,她无声地啧了声嘴。
这么点内容写这么长,得写得多水啊……
电脑在这时完成了开机。谢青习惯性地先登上了qq,刚登录就收到一个邮件提示。她点开看了眼,是陶然发来的,里面只有一个文档附件。
谢青点开预览上下划了一遍,见内容和纸质版一样,就把页面关了。
她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细细琢磨大纲。虽然只是给别人代笔,从网络文学的现状看,花千字15找代笔的作者本身水平应该也很有限,但她还是想对得起笔下的文字。
理清主线支线的大致脉络和节奏,谢青开始动笔。一页400字的作文纸是她昨天去小区便利店买东西时顺手买的,价格比外面的小卖店略贵,但纸质顺滑,写起来很流畅。
谢青享受这种手写的感觉,一笔一画地勾勒出整个世界。
五天的时间过得很快,虽然大多数时间大家都各自闷在自己屋里写东西,五天下来也足以大家互相认识了。
工作室里“包吃住”的代笔一共12个人,七男五女,基本住满了这幢面积不小的别墅。
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线上工作的,邹小盈说有三四十个之多,但线上这些流动比较大,具体人数她也说不准。
男频女频各有一个组长,都住在这里。女频组长是陶然,男频组长是在谢青来报到时一眼认出她的那个,丁一帆。
交稿必须交电子稿。
谢青手写稿子的速度是每小时大约一千字,算上整理细纲、卡文和删删改改所用的时间,一天能写出五千多字。
她算了算,这样写四天是两万多,拆成七章,刚好能满足一个网络作者日更3000一星期的量。
她便把录入电子版的工作都放在了周五,从早上九点开始就在敲键盘,中午休息一下,下午一两点敲完,正好可以最后再顺一遍稿子。
完成之后她把稿子用邮件给陶然发了过去,瘫到床上歇了一会儿,突然觉得还挺累。
她以前其实并不算个网络作者,《青珠录》最初是在杂志上连载的,后来被绮文传媒看中就出了书。
杂志和出版作者都没有网络作者这种更新量压力,大可以在状态好时一口气写两万,状态不好就躺它一星期。对于拖延症严重的出版作者来说,deadline前一个月再开始奋笔疾书也不是不行……
网络作者的日更压力,她从来没体会过。先前她还觉得一天写四五千字没什么,现在自己这样写了才发现“一天写四五千字”和“每天写四五千字”完全不是一回事。
怨不得网络作者十个里有八个都脱发,年纪轻轻就用上了霸王!
五点半,谢青下楼吃饭。
工作室用的这幢别墅是小区里一个完整的联排,原本是三套。宋墨属于知道自己攒不住钱的那种人,当时一朝成名财大气粗,就索性贷了点款,把手里的大笔进账都砸进去买了这三套房,改了内部结构,成了一整套大的。三楼自己居住,一楼二楼都给工作室用。
所以在工作室的一楼有很大的厨房和餐厅,宋墨雇了专人做饭,代笔们的一日三餐都可以直接在工作室里吃。
大家来吃饭的时间都差不多,主要是菜量有限,来晚了可能就不剩什么了。
谢青和邹小盈坐在一起,她正要伸筷子尝尝邹小盈盛来的那道酸菜鱼,看到刚走进餐厅来的陶然目光扫了一圈,径直往这边走了过来。
两个人平常不怎么打交道,谢青觉得应该是工作上的事,就看向了她。
陶然在还有两米远的地方停住脚:“你的稿子怎么回事?”
谢青:“?”
陶然皱眉:“总共两万三千字,你逗我呢?”
语气不善,大家都看向了这边。
谢青茫然:“两万三……怎么了?”
“……你跟我装什么傻?”陶然抱臂,上上下下地打量她,“这篇的作者要日更六千,也就是一周需要四万二的稿子。”
谢青:“你没告诉我啊。”
陶然:“邮件附件里那么大一行字你看不见么?”
谢青心里咯噔一下。附件她确实没细看,因为她以为和纸质版完全一样。
她及时道歉:“抱歉……我直接按你给我的纸质版写的。”
然而陶然说:“什么纸质版?”
谢青浅怔。
陶然上前半步:“给作者大纲都是直接发邮件,哪有什么纸质版?你自己粗心没看清要求自己承认就完了,可别挖陷阱坑我啊!”
陶然宛如失忆,谢青在短暂的诧异之后,反倒冷静了。
接下来至少三分钟的时间,她都闷头吃着菜,听陶然说。
“三百万字的宅斗大长文你觉得会日更三千?那什么时候才能完结?”
“你这让我怎么跟作者解释,你哪怕出个三万多的稿子也好啊,就两万三!”
“作者更新量小可能就没榜单你知道吧,万一她火了找工作室,你让谁熬夜替你写?”
“……”
吧啦吧啦,吧啦吧啦,陶然的长篇大论滔滔不绝。
谢青可以承认没细看邮件是自己的失误,但纸质版的大纲她每个字都看过了。
纸质版上对于稿子的要求其实写得很细,如果说单独漏了对于字数的那一条要求,只能是有人刻意删掉。
她先前的感觉没错,陶然的确对她有敌意。
谢青沉默地喝了口紫菜蛋花汤。
嗯,在可以微信和邮件沟通的前提下,陶然还专门挑了晚餐时间当众杀来,可见是有备而来。
和写小说一样,眼前的这些都有“套路”,谢青确信,她刚才说出的那句“你没告诉我啊”正符合陶然的预期。
如果她接下来嘴硬说纸质版是陶然给她的,多半也会符合陶然的预期,陶然的下一句台词就该说那明明是她自己打印的了。
铺开这种“套路”对有写作经验的人来说一点也不难,因为类似的工作矛盾沟通只有那么几种常见模式。
她不知道对方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但还是先从对方的套路里跳出来好。
谢青又喝了口紫菜蛋花汤。
陶然终于把长篇大论发表完了,接着发表了对谢青举动的不满:“你这是什么态度?”
谢青还在喝汤,邹小盈在的脚在桌下踢了踢她。
谢青放下汤碗,目不转睛地看向陶然:“说完了?”
陶然锁眉。
谢青起身就走:“走吧。”
陶然懵了:“干什么去?”
就换对方跟着她的套路走了。
谢青随着陶然的声音停脚,无辜而理所当然地看着陶安:“去报案啊。”
“……”
“纸质版到底是你给我的还是我自己打的,让警察验一下指纹就知道了呀。”谢青一字一顿,“没看过刑侦小说?指纹在室内常温环境下能保留两到三个星期。这才五天,肯定能验出来。”
“……”
“你给我的文件夹是分页的,我都是隔着外面的塑料层直接看文稿,塑料层上肯定有我的指纹。里面的纸上如果有你的,就说明是你把纸装进塑料层的时候印上的呗。”
“……”
谢青对陶然这种做不出反应的状态露出了满脸遗憾。
其他代笔们两眼放光。谢青平时显得内向,谁也没想到她能说出这种话。
都是写小说的,喜欢具有强烈反差的人设简直是职业特质。
过了几秒,陶然终于有了反应:“你发什么疯,警察才没空理你这么无聊的事!”
正中谢青下怀。
谢青微笑:“那我上网买点荧光剂,咱们自己也能验。不难的,我采集素材的时候看人弄过。虽然大家都不会识别指纹,但应该也能判断个大概吧。”
陶然的脸色开始发白,憋了几秒,外强中干:“你别想把这锅甩给我!”
“哎,谁的锅谁自己背嘛。”谢青往她面前走了两步。
如果这真的是小说情节,她大概会走到和陶然面对面的距离以彰显自己的不示弱。可生活毕竟不是小说,谢青最终停在了离陶然有一米远的地方,防止陶然愤怒之下动手打她。
然后她说:“误删一句话还是很常见的,你去跟宋总解释一下,我再承认自己没细看电子版,这事应该也没那么难翻篇,对不?”
很快她又会到门口,把文件夹递给谢青。
“保密协议签过了吧?”陶然问。
“签合同的时候一起签过了。”
陶然点点头:“最前面是人设和大纲,中间是原作者的样稿,最后两页是未来十章的章纲。十章以后自己章纲自己照着大纲列,总字数要求在大纲上有,有问题随时沟通。”
谢青:“行,谢谢。什么时候交稿?”
陶然:“每周五交当周的稿子。”
两个人毫无废话地沟通完基本信息,谢青就回屋码字去了。电脑、电脑桌都是工作室配好的,还很贴心地准备了一把cherry机械键盘。谢青知道很多网络作者都离不开机械键盘,什么轴好用也能说得头头是道,她倒没太多这方面的追求,她习惯手写。
电脑的配置不算太高,谢青一边等它开机一边先草草扫了遍大纲。在注意到大纲下方标注的总字数要求是“300w字”时,她无声地啧了声嘴。
这么点内容写这么长,得写得多水啊……
电脑在这时完成了开机。谢青习惯性地先登上了qq,刚登录就收到一个邮件提示。她点开看了眼,是陶然发来的,里面只有一个文档附件。
谢青点开预览上下划了一遍,见内容和纸质版一样,就把页面关了。
她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细细琢磨大纲。虽然只是给别人代笔,从网络文学的现状看,花千字15找代笔的作者本身水平应该也很有限,但她还是想对得起笔下的文字。
理清主线支线的大致脉络和节奏,谢青开始动笔。一页400字的作文纸是她昨天去小区便利店买东西时顺手买的,价格比外面的小卖店略贵,但纸质顺滑,写起来很流畅。
谢青享受这种手写的感觉,一笔一画地勾勒出整个世界。
五天的时间过得很快,虽然大多数时间大家都各自闷在自己屋里写东西,五天下来也足以大家互相认识了。
工作室里“包吃住”的代笔一共12个人,七男五女,基本住满了这幢面积不小的别墅。
但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线上工作的,邹小盈说有三四十个之多,但线上这些流动比较大,具体人数她也说不准。
男频女频各有一个组长,都住在这里。女频组长是陶然,男频组长是在谢青来报到时一眼认出她的那个,丁一帆。
交稿必须交电子稿。
谢青手写稿子的速度是每小时大约一千字,算上整理细纲、卡文和删删改改所用的时间,一天能写出五千多字。
她算了算,这样写四天是两万多,拆成七章,刚好能满足一个网络作者日更3000一星期的量。
她便把录入电子版的工作都放在了周五,从早上九点开始就在敲键盘,中午休息一下,下午一两点敲完,正好可以最后再顺一遍稿子。
完成之后她把稿子用邮件给陶然发了过去,瘫到床上歇了一会儿,突然觉得还挺累。
她以前其实并不算个网络作者,《青珠录》最初是在杂志上连载的,后来被绮文传媒看中就出了书。
杂志和出版作者都没有网络作者这种更新量压力,大可以在状态好时一口气写两万,状态不好就躺它一星期。对于拖延症严重的出版作者来说,deadline前一个月再开始奋笔疾书也不是不行……
网络作者的日更压力,她从来没体会过。先前她还觉得一天写四五千字没什么,现在自己这样写了才发现“一天写四五千字”和“每天写四五千字”完全不是一回事。
怨不得网络作者十个里有八个都脱发,年纪轻轻就用上了霸王!
五点半,谢青下楼吃饭。
工作室用的这幢别墅是小区里一个完整的联排,原本是三套。宋墨属于知道自己攒不住钱的那种人,当时一朝成名财大气粗,就索性贷了点款,把手里的大笔进账都砸进去买了这三套房,改了内部结构,成了一整套大的。三楼自己居住,一楼二楼都给工作室用。
所以在工作室的一楼有很大的厨房和餐厅,宋墨雇了专人做饭,代笔们的一日三餐都可以直接在工作室里吃。
大家来吃饭的时间都差不多,主要是菜量有限,来晚了可能就不剩什么了。
谢青和邹小盈坐在一起,她正要伸筷子尝尝邹小盈盛来的那道酸菜鱼,看到刚走进餐厅来的陶然目光扫了一圈,径直往这边走了过来。
两个人平常不怎么打交道,谢青觉得应该是工作上的事,就看向了她。
陶然在还有两米远的地方停住脚:“你的稿子怎么回事?”
谢青:“?”
陶然皱眉:“总共两万三千字,你逗我呢?”
语气不善,大家都看向了这边。
谢青茫然:“两万三……怎么了?”
“……你跟我装什么傻?”陶然抱臂,上上下下地打量她,“这篇的作者要日更六千,也就是一周需要四万二的稿子。”
谢青:“你没告诉我啊。”
陶然:“邮件附件里那么大一行字你看不见么?”
谢青心里咯噔一下。附件她确实没细看,因为她以为和纸质版完全一样。
她及时道歉:“抱歉……我直接按你给我的纸质版写的。”
然而陶然说:“什么纸质版?”
谢青浅怔。
陶然上前半步:“给作者大纲都是直接发邮件,哪有什么纸质版?你自己粗心没看清要求自己承认就完了,可别挖陷阱坑我啊!”
陶然宛如失忆,谢青在短暂的诧异之后,反倒冷静了。
接下来至少三分钟的时间,她都闷头吃着菜,听陶然说。
“三百万字的宅斗大长文你觉得会日更三千?那什么时候才能完结?”
“你这让我怎么跟作者解释,你哪怕出个三万多的稿子也好啊,就两万三!”
“作者更新量小可能就没榜单你知道吧,万一她火了找工作室,你让谁熬夜替你写?”
“……”
吧啦吧啦,吧啦吧啦,陶然的长篇大论滔滔不绝。
谢青可以承认没细看邮件是自己的失误,但纸质版的大纲她每个字都看过了。
纸质版上对于稿子的要求其实写得很细,如果说单独漏了对于字数的那一条要求,只能是有人刻意删掉。
她先前的感觉没错,陶然的确对她有敌意。
谢青沉默地喝了口紫菜蛋花汤。
嗯,在可以微信和邮件沟通的前提下,陶然还专门挑了晚餐时间当众杀来,可见是有备而来。
和写小说一样,眼前的这些都有“套路”,谢青确信,她刚才说出的那句“你没告诉我啊”正符合陶然的预期。
如果她接下来嘴硬说纸质版是陶然给她的,多半也会符合陶然的预期,陶然的下一句台词就该说那明明是她自己打印的了。
铺开这种“套路”对有写作经验的人来说一点也不难,因为类似的工作矛盾沟通只有那么几种常见模式。
她不知道对方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但还是先从对方的套路里跳出来好。
谢青又喝了口紫菜蛋花汤。
陶然终于把长篇大论发表完了,接着发表了对谢青举动的不满:“你这是什么态度?”
谢青还在喝汤,邹小盈在的脚在桌下踢了踢她。
谢青放下汤碗,目不转睛地看向陶然:“说完了?”
陶然锁眉。
谢青起身就走:“走吧。”
陶然懵了:“干什么去?”
就换对方跟着她的套路走了。
谢青随着陶然的声音停脚,无辜而理所当然地看着陶安:“去报案啊。”
“……”
“纸质版到底是你给我的还是我自己打的,让警察验一下指纹就知道了呀。”谢青一字一顿,“没看过刑侦小说?指纹在室内常温环境下能保留两到三个星期。这才五天,肯定能验出来。”
“……”
“你给我的文件夹是分页的,我都是隔着外面的塑料层直接看文稿,塑料层上肯定有我的指纹。里面的纸上如果有你的,就说明是你把纸装进塑料层的时候印上的呗。”
“……”
谢青对陶然这种做不出反应的状态露出了满脸遗憾。
其他代笔们两眼放光。谢青平时显得内向,谁也没想到她能说出这种话。
都是写小说的,喜欢具有强烈反差的人设简直是职业特质。
过了几秒,陶然终于有了反应:“你发什么疯,警察才没空理你这么无聊的事!”
正中谢青下怀。
谢青微笑:“那我上网买点荧光剂,咱们自己也能验。不难的,我采集素材的时候看人弄过。虽然大家都不会识别指纹,但应该也能判断个大概吧。”
陶然的脸色开始发白,憋了几秒,外强中干:“你别想把这锅甩给我!”
“哎,谁的锅谁自己背嘛。”谢青往她面前走了两步。
如果这真的是小说情节,她大概会走到和陶然面对面的距离以彰显自己的不示弱。可生活毕竟不是小说,谢青最终停在了离陶然有一米远的地方,防止陶然愤怒之下动手打她。
然后她说:“误删一句话还是很常见的,你去跟宋总解释一下,我再承认自己没细看电子版,这事应该也没那么难翻篇,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