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您就是三姐的亲娘吗
云萝在祁阳县停留了很久,从三月初到四月下旬,近乎两个月的时间。
等她终于要启程离开的时候,新的报纸都送来了三期,报馆在冀北的第一个据点也安置完毕。走出城外,土地依然干燥,河流中积蓄的水并不多,但大地已然焕发生机,玉米秆子也长到了大腿那么高。
乌来福送他们到十里亭,拉着文彬很是依依不舍,“今日一别,相见无期,下次见面你我恐怕就是同僚了。”
文彬抿嘴一笑,说:“谷阳县与长乐县相邻,往来十分方便,等大人何时回乡探亲,学生必定登门拜访,到时候还请大人不要嫌弃。”
乌来福摸了下眼睛,说道:“两地相隔这样遥远,路途不易,也不晓得要等到啥时候才有机会回乡。你年岁还小,不必着急科考,很该跟着郡主多走些地方,以后先生们虽也会带你们外出游学,却很难走得这样远。”
毕竟游学是要花钱的,且是大笔大笔的银子,一般人家根本就撑不起这样的花费。
就算花得起这个钱,也很少有先生能如安宁郡主这般,直接把文彬塞进县衙里接触民生和处理政事。
乌来福看着这个还不到他肩膀高的少年,都忍不住有点嫉妒。
本是乡下穷小子,却因为父母捡到了卫家的郡主,精心养育一场,这一家人在整个江南道的地位都超然了。
果然,人还是应该善良一些,多做好事,说不定什么时候回报就来了。
文彬朝他拱手一揖,“谢大人提点,学生记下了。”
云萝见他们话别得差不多了,就说道:“天色不早,我们该启程了,乌大人就此留步。”
车马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十里亭,郑嘟嘟趴在马车窗户上朝外面送别的乌来福等人挥手,等到走远了才往后坐稳了些,又羡慕的看着骑马而行的云萝,问道:“三姐,我们这就要去京城了吗?京城远不远?还要走多久?京城好玩吗?”
云萝策马走在旁边,伸手把他的脑袋往窗户里面推了下,说:“不远了,若是走得快一些,说不定还能赶上到京城过端午节。”
他就扳着手指数了数,还转头问马车里坐他旁边抓着他腰带的哥哥,“哥哥,啥时候端午节?”
“五月初五。”
郑嘟嘟觉得哥哥的回答并没有解决他的问题,但是回答得又好像没有错,不禁鼓起了腮帮子,脸上有一瞬的茫然。
所以,现在离端午还有多少天?
文彬也凑到窗户边上,好奇的问道:“三姐,京城里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云萝想了下,“无非就是挂艾草,吃粽子,也没什么特别的。”
“《大彧月报》上曾有一期报道了端午佳节,皇上出宫与民同乐,亲自主持赛龙舟,西镜湖上彩旗招摇、锣鼓喧天,今年还有吗?”
“若无意外,这似乎是一个固定的节目。为了拔得头筹,那些官宦勋贵们有的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定制龙舟,演练划船。”
小兄弟俩的眼睛顿时都亮了,他们还不曾见过赛龙舟呢。
庆安镇地方小,端午就是赶集,几乎从没有过组织赛龙舟这种大型活动,县上倒是有,但文彬也不过前年院试后才入县学,年纪又小,去年端午放假就直接在家里度过。
罗桥忽然凑了过来,说道:“西镜湖广阔水也深,参与龙舟的都是十四岁往上的郎君,不被允许到湖上参赛的年幼郎君在看了上午的龙舟赛后就会汇聚到西镜湖北面的浅湾。那浅湾宽二十丈有余,水最深处也只到成年人的胸口,又有各家小厮侍从把守着,倒是很适合小郎君们玩耍。”
对上两双闪闪发亮的眼睛,云萝默了下,道:“要是受得住颠簸,我们就加快速度,尽早抵达京城,到时候我帮你们找几个小伙伴一起去赛舟?”
两人甚至都不带考虑一下的,忙不迭的应了下来,“好!”
其实最快的速度是乘船,哪怕逆流而上也比在陆地上奔跑要快,但云萝在有选择的前提下,拒绝坐船。而一路北上,见识过渡河时她的反应的其他人也全都默契的仿佛忘记了这个选项。
一路快马兼程,除了有一次郑嘟嘟不甚吃坏肚子,并没有出现其他大的意外。
离京城越近,路上的车马行人就越多,这里是大彧的中心,说一句这里是全天下最繁华的地方也不为过。
五月的天已经很热了,尤其是正午的日头照下来,马车里头如同蒸笼一般。
车门、窗户全部敞开着,郑嘟嘟的两只小胖爪子抓在窗框,脑袋往外探,宁愿被尘土扬得满头满脸也不愿意躲进马车里面去。
他羡慕的看着旁边骑马的人,尤其是哥哥竟然也坐在马背上,不由嫉妒得重重“哼”了一声。
文彬听到哼声,转头看他,飞扬的眉毛表露着他心里的得意。他扶了下头上戴着的遮阳帷帽,特别假惺惺的说道:“等你再长几岁,考进了书院,就也能学习骑马了。”
郑嘟嘟一点都没有被安慰到,还觉得哥哥这是在对他显摆,于是更用力的哼了一声。
为了少晒一会儿太阳,驱车驾马的速度也加快了,越过了好几队车马行人,云萝看着出现在前方的华盖马车,速度略缓。
兰香说:“郡主,前面好像是英国公府的马车,也不知是哪位主子从城外回京。”
在她说着的时候,前方马车的窗帘被掀起,一颗脑袋从窗户探出来往后看了一眼,又很快收了回去。
马车的速度缓了下来,并停靠在路边。
云萝很快就追上了他们,便见那马车靠这边的窗帘掀起,英国公府的世子夫人赵婂正坐在里面笑盈盈的看着她,“我道是谁这般英姿飒爽,气势不凡,原来是表妹回来了,你这一去,可是又有将近一年没有在京城露面了。”
云萝撩起眼前遮阳的帽帷,喊了声:“表姐。”
赵婂出身平川侯赵家,卫家姑太奶奶的曾孙女。
她的目光从云萝身后的车马扫过,更靠近窗口,问道:“路上还顺利不?表姑祖母的身体可好?”
“一切顺利,祖母也身体康健。”云萝转头看了眼来时的路,问道,“表姐这是从哪里回来?”
赵婂笑了下,说:“庄子上的几亩桃子李子熟了,我在家里无聊得紧,就去摘了些果子,也算是得些野趣。正好路上遇见了,你待会儿也带两筐回去,省得我再叫人送去府上。”
“好,多谢表姐。”
赵婂看着云萝这边马车上趴在窗口的郑嘟嘟,笑道:“这是从哪里拐来的小郎君?长得好生讨喜。”
云萝便说:“这是我二弟,郑文安。”
又指着身侧骑马的文彬说:“这是我大弟郑文彬。”
赵婂愣了下,没想到云萝竟然会把养父母家的两个儿子带到京城来。
但很快她就收起了外露的神色,看着两人说道:“原来是两位郑小郎君,瞧着就是钟灵毓秀的人儿。”
文彬赧然一笑,转头看云萝。
云萝就跟他说:“这位是英国公府的世子夫人。”
文彬便拱手施了一礼,“见过世子夫人。”
郑嘟嘟也学着他哥哥的模样,抱着胖乎乎的拳头说:“见过世子夫人。”
赵婂便笑道:“叫什么夫人?你们是浅儿的弟弟,跟她一样叫我一声表姐就好。”
不知想到什么,她忽然又笑了一声,看着郑嘟嘟说道:“这小郎君跟我家大郎差不多年纪,真叫我姐姐还是我赚了呢。”
无论哪个年代的女人,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更年轻一些。
郑嘟嘟好奇的问道:“浅儿是谁?”
赵婂忍不住逗他,“你都不知你姐姐叫什么名字?这可太让人伤心了。”
郑嘟嘟茫然的看着她,又转头看向云萝,神情既无辜又迷惑。
文彬就凑在他旁边轻声说:“浅儿就是三姐,三姐回到自己家里后就又取了个名字,叫卫浅。”
郑嘟嘟的两根眉毛往中间一拧,更不解的问道:“三姐不是我家的吗?我觉得云萝也很好听的。”
童言稚语,赵婂听得十分可乐,不由跟云萝说道:“得空了,你带他们到我家来玩儿,我让大郎招待他们。”
云萝心中一动,问道:“大郎怎么没有陪你去摘果子?”
“他哪里有空陪我?小小的一个人儿连船桨都拿不动,却天天吆喝着端午要去赛龙舟,府里的满池荷花也快要被他给祸祸没了。”
云萝看了郑嘟嘟一眼,但更多的话却暂且没有说出口,又寒暄两句后,两家的车马合成一队,一起朝京城前行。
又前行了约半个时辰,远远的就能看见京城高耸的城墙了。
但等他们走到城墙下,却又花了半个时辰。
郑嘟嘟已经在马车里坐不住了,钻了出来与车夫一起坐在车辕上,仰头看着眼前高耸巍峨的京城,忍不住“哇”了一声。
惊叹之后,他又忽然“咦”了一声,指着城门上方的两个字,转头问云萝:“三姐,这咋写着长安啊?不是京城吗?”
文彬说道:“笨蛋,长安城就是京城,就如同越州城是越州府的府城。”
郑嘟嘟晃了下脑袋,似懂非懂。
不过他现在没心思去纠结这个,而是止不住的赞叹,“这城墙好高!城门好大!有三个门呢!”
这土包子的模样引得旁边的人不由侧目,有面带善意而笑的,也有神情倨傲自以为高人一等的。
但不管是怎样的眼神,全都被云萝无视了,郑嘟嘟起先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但见三姐这样淡定,他也就迅速的淡定起来,两只眼睛一刻不停的转溜着,忙得很。
云萝高坐在马背上,已经看到了城门前等候的几个熟悉的身影。
赵婂也看到了,转过头来跟云萝说:“我就不打扰你们兄妹团聚了,先走一步。”
云萝与她告别。
队伍转眼分成了两支,英国公府的侍卫簇拥着赵婂的马车走在前面,先一步与迎过来的卫漓等人相遇,笑着颔首,卫漓他们也只是拱手作揖,算是打了招呼。
错身而过,卫漓转身迎上了云萝,“妹妹。”
又与文彬说道:“母亲听说你们兄弟俩要来京城,十分高兴,得知你们今日将会抵达,一大早就起来安排,此时进城吃午食正好。”
其实是有些迟了,现在就已经午时,但这有什么关系呢?
文彬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郑嘟嘟也迅速安静,紧张的缠着手指头。
云萝各摸了下头,然后和卫漓一起进城。
京城还是那样热闹繁华、人流如织,一路过去,卫漓亲自为文彬和郑嘟嘟介绍沿途的风景,言辞舒缓,仿佛与友人间的闲话,渐渐的让小兄弟俩放松了下来。
进入康平坊,离衡阳长公主府就不远了。
远远的,云萝看到长公主府中门大开,她的公主娘亲自站在门外迎接。
郑嘟嘟懵懵懂懂不明白这代表什么,文彬好歹知些世事,刚松缓的精神就一下子又绷紧了,紧张、忐忑、还有受宠若惊。
走到大门前,长公主快步从台阶上下来,先拉着云萝上下前后的打量一遍,着重在她的脸上看了好几眼,然后转身,直接将郑嘟嘟从马车上抱了下来,笑道:“可把你们给盼来了,这么讨喜的小郎君,怪不得你们三姐总是惦记着。”
被夸了呢,郑嘟嘟忽然就一点都不紧张了,仰着脸打量长公主,好奇问道:“您就是我三姐的亲娘吗?”
长公主将他放到地上,又拿出帕子给他擦了擦脸上的汗,点头说道:“真聪明,我就是你三姐的亲娘,你可以叫我伯母。”
郑嘟嘟纠结道:“叫婶婶不行吗?”
“为何是婶婶?”
“因为您看着一点都不老!”
这话顿时就把长公主给逗乐了,伸手在他脸上稀罕的揉了两下,转头与文彬和声缓语的说道:“外面这样热,快别站着了,赶紧进屋吧,屋里备了些清凉的汤水,先消一消暑气。”
等她终于要启程离开的时候,新的报纸都送来了三期,报馆在冀北的第一个据点也安置完毕。走出城外,土地依然干燥,河流中积蓄的水并不多,但大地已然焕发生机,玉米秆子也长到了大腿那么高。
乌来福送他们到十里亭,拉着文彬很是依依不舍,“今日一别,相见无期,下次见面你我恐怕就是同僚了。”
文彬抿嘴一笑,说:“谷阳县与长乐县相邻,往来十分方便,等大人何时回乡探亲,学生必定登门拜访,到时候还请大人不要嫌弃。”
乌来福摸了下眼睛,说道:“两地相隔这样遥远,路途不易,也不晓得要等到啥时候才有机会回乡。你年岁还小,不必着急科考,很该跟着郡主多走些地方,以后先生们虽也会带你们外出游学,却很难走得这样远。”
毕竟游学是要花钱的,且是大笔大笔的银子,一般人家根本就撑不起这样的花费。
就算花得起这个钱,也很少有先生能如安宁郡主这般,直接把文彬塞进县衙里接触民生和处理政事。
乌来福看着这个还不到他肩膀高的少年,都忍不住有点嫉妒。
本是乡下穷小子,却因为父母捡到了卫家的郡主,精心养育一场,这一家人在整个江南道的地位都超然了。
果然,人还是应该善良一些,多做好事,说不定什么时候回报就来了。
文彬朝他拱手一揖,“谢大人提点,学生记下了。”
云萝见他们话别得差不多了,就说道:“天色不早,我们该启程了,乌大人就此留步。”
车马浩浩荡荡的离开了十里亭,郑嘟嘟趴在马车窗户上朝外面送别的乌来福等人挥手,等到走远了才往后坐稳了些,又羡慕的看着骑马而行的云萝,问道:“三姐,我们这就要去京城了吗?京城远不远?还要走多久?京城好玩吗?”
云萝策马走在旁边,伸手把他的脑袋往窗户里面推了下,说:“不远了,若是走得快一些,说不定还能赶上到京城过端午节。”
他就扳着手指数了数,还转头问马车里坐他旁边抓着他腰带的哥哥,“哥哥,啥时候端午节?”
“五月初五。”
郑嘟嘟觉得哥哥的回答并没有解决他的问题,但是回答得又好像没有错,不禁鼓起了腮帮子,脸上有一瞬的茫然。
所以,现在离端午还有多少天?
文彬也凑到窗户边上,好奇的问道:“三姐,京城里是怎样过端午节的?”
云萝想了下,“无非就是挂艾草,吃粽子,也没什么特别的。”
“《大彧月报》上曾有一期报道了端午佳节,皇上出宫与民同乐,亲自主持赛龙舟,西镜湖上彩旗招摇、锣鼓喧天,今年还有吗?”
“若无意外,这似乎是一个固定的节目。为了拔得头筹,那些官宦勋贵们有的提前两个月就开始定制龙舟,演练划船。”
小兄弟俩的眼睛顿时都亮了,他们还不曾见过赛龙舟呢。
庆安镇地方小,端午就是赶集,几乎从没有过组织赛龙舟这种大型活动,县上倒是有,但文彬也不过前年院试后才入县学,年纪又小,去年端午放假就直接在家里度过。
罗桥忽然凑了过来,说道:“西镜湖广阔水也深,参与龙舟的都是十四岁往上的郎君,不被允许到湖上参赛的年幼郎君在看了上午的龙舟赛后就会汇聚到西镜湖北面的浅湾。那浅湾宽二十丈有余,水最深处也只到成年人的胸口,又有各家小厮侍从把守着,倒是很适合小郎君们玩耍。”
对上两双闪闪发亮的眼睛,云萝默了下,道:“要是受得住颠簸,我们就加快速度,尽早抵达京城,到时候我帮你们找几个小伙伴一起去赛舟?”
两人甚至都不带考虑一下的,忙不迭的应了下来,“好!”
其实最快的速度是乘船,哪怕逆流而上也比在陆地上奔跑要快,但云萝在有选择的前提下,拒绝坐船。而一路北上,见识过渡河时她的反应的其他人也全都默契的仿佛忘记了这个选项。
一路快马兼程,除了有一次郑嘟嘟不甚吃坏肚子,并没有出现其他大的意外。
离京城越近,路上的车马行人就越多,这里是大彧的中心,说一句这里是全天下最繁华的地方也不为过。
五月的天已经很热了,尤其是正午的日头照下来,马车里头如同蒸笼一般。
车门、窗户全部敞开着,郑嘟嘟的两只小胖爪子抓在窗框,脑袋往外探,宁愿被尘土扬得满头满脸也不愿意躲进马车里面去。
他羡慕的看着旁边骑马的人,尤其是哥哥竟然也坐在马背上,不由嫉妒得重重“哼”了一声。
文彬听到哼声,转头看他,飞扬的眉毛表露着他心里的得意。他扶了下头上戴着的遮阳帷帽,特别假惺惺的说道:“等你再长几岁,考进了书院,就也能学习骑马了。”
郑嘟嘟一点都没有被安慰到,还觉得哥哥这是在对他显摆,于是更用力的哼了一声。
为了少晒一会儿太阳,驱车驾马的速度也加快了,越过了好几队车马行人,云萝看着出现在前方的华盖马车,速度略缓。
兰香说:“郡主,前面好像是英国公府的马车,也不知是哪位主子从城外回京。”
在她说着的时候,前方马车的窗帘被掀起,一颗脑袋从窗户探出来往后看了一眼,又很快收了回去。
马车的速度缓了下来,并停靠在路边。
云萝很快就追上了他们,便见那马车靠这边的窗帘掀起,英国公府的世子夫人赵婂正坐在里面笑盈盈的看着她,“我道是谁这般英姿飒爽,气势不凡,原来是表妹回来了,你这一去,可是又有将近一年没有在京城露面了。”
云萝撩起眼前遮阳的帽帷,喊了声:“表姐。”
赵婂出身平川侯赵家,卫家姑太奶奶的曾孙女。
她的目光从云萝身后的车马扫过,更靠近窗口,问道:“路上还顺利不?表姑祖母的身体可好?”
“一切顺利,祖母也身体康健。”云萝转头看了眼来时的路,问道,“表姐这是从哪里回来?”
赵婂笑了下,说:“庄子上的几亩桃子李子熟了,我在家里无聊得紧,就去摘了些果子,也算是得些野趣。正好路上遇见了,你待会儿也带两筐回去,省得我再叫人送去府上。”
“好,多谢表姐。”
赵婂看着云萝这边马车上趴在窗口的郑嘟嘟,笑道:“这是从哪里拐来的小郎君?长得好生讨喜。”
云萝便说:“这是我二弟,郑文安。”
又指着身侧骑马的文彬说:“这是我大弟郑文彬。”
赵婂愣了下,没想到云萝竟然会把养父母家的两个儿子带到京城来。
但很快她就收起了外露的神色,看着两人说道:“原来是两位郑小郎君,瞧着就是钟灵毓秀的人儿。”
文彬赧然一笑,转头看云萝。
云萝就跟他说:“这位是英国公府的世子夫人。”
文彬便拱手施了一礼,“见过世子夫人。”
郑嘟嘟也学着他哥哥的模样,抱着胖乎乎的拳头说:“见过世子夫人。”
赵婂便笑道:“叫什么夫人?你们是浅儿的弟弟,跟她一样叫我一声表姐就好。”
不知想到什么,她忽然又笑了一声,看着郑嘟嘟说道:“这小郎君跟我家大郎差不多年纪,真叫我姐姐还是我赚了呢。”
无论哪个年代的女人,总是希望自己能够更年轻一些。
郑嘟嘟好奇的问道:“浅儿是谁?”
赵婂忍不住逗他,“你都不知你姐姐叫什么名字?这可太让人伤心了。”
郑嘟嘟茫然的看着她,又转头看向云萝,神情既无辜又迷惑。
文彬就凑在他旁边轻声说:“浅儿就是三姐,三姐回到自己家里后就又取了个名字,叫卫浅。”
郑嘟嘟的两根眉毛往中间一拧,更不解的问道:“三姐不是我家的吗?我觉得云萝也很好听的。”
童言稚语,赵婂听得十分可乐,不由跟云萝说道:“得空了,你带他们到我家来玩儿,我让大郎招待他们。”
云萝心中一动,问道:“大郎怎么没有陪你去摘果子?”
“他哪里有空陪我?小小的一个人儿连船桨都拿不动,却天天吆喝着端午要去赛龙舟,府里的满池荷花也快要被他给祸祸没了。”
云萝看了郑嘟嘟一眼,但更多的话却暂且没有说出口,又寒暄两句后,两家的车马合成一队,一起朝京城前行。
又前行了约半个时辰,远远的就能看见京城高耸的城墙了。
但等他们走到城墙下,却又花了半个时辰。
郑嘟嘟已经在马车里坐不住了,钻了出来与车夫一起坐在车辕上,仰头看着眼前高耸巍峨的京城,忍不住“哇”了一声。
惊叹之后,他又忽然“咦”了一声,指着城门上方的两个字,转头问云萝:“三姐,这咋写着长安啊?不是京城吗?”
文彬说道:“笨蛋,长安城就是京城,就如同越州城是越州府的府城。”
郑嘟嘟晃了下脑袋,似懂非懂。
不过他现在没心思去纠结这个,而是止不住的赞叹,“这城墙好高!城门好大!有三个门呢!”
这土包子的模样引得旁边的人不由侧目,有面带善意而笑的,也有神情倨傲自以为高人一等的。
但不管是怎样的眼神,全都被云萝无视了,郑嘟嘟起先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但见三姐这样淡定,他也就迅速的淡定起来,两只眼睛一刻不停的转溜着,忙得很。
云萝高坐在马背上,已经看到了城门前等候的几个熟悉的身影。
赵婂也看到了,转过头来跟云萝说:“我就不打扰你们兄妹团聚了,先走一步。”
云萝与她告别。
队伍转眼分成了两支,英国公府的侍卫簇拥着赵婂的马车走在前面,先一步与迎过来的卫漓等人相遇,笑着颔首,卫漓他们也只是拱手作揖,算是打了招呼。
错身而过,卫漓转身迎上了云萝,“妹妹。”
又与文彬说道:“母亲听说你们兄弟俩要来京城,十分高兴,得知你们今日将会抵达,一大早就起来安排,此时进城吃午食正好。”
其实是有些迟了,现在就已经午时,但这有什么关系呢?
文彬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郑嘟嘟也迅速安静,紧张的缠着手指头。
云萝各摸了下头,然后和卫漓一起进城。
京城还是那样热闹繁华、人流如织,一路过去,卫漓亲自为文彬和郑嘟嘟介绍沿途的风景,言辞舒缓,仿佛与友人间的闲话,渐渐的让小兄弟俩放松了下来。
进入康平坊,离衡阳长公主府就不远了。
远远的,云萝看到长公主府中门大开,她的公主娘亲自站在门外迎接。
郑嘟嘟懵懵懂懂不明白这代表什么,文彬好歹知些世事,刚松缓的精神就一下子又绷紧了,紧张、忐忑、还有受宠若惊。
走到大门前,长公主快步从台阶上下来,先拉着云萝上下前后的打量一遍,着重在她的脸上看了好几眼,然后转身,直接将郑嘟嘟从马车上抱了下来,笑道:“可把你们给盼来了,这么讨喜的小郎君,怪不得你们三姐总是惦记着。”
被夸了呢,郑嘟嘟忽然就一点都不紧张了,仰着脸打量长公主,好奇问道:“您就是我三姐的亲娘吗?”
长公主将他放到地上,又拿出帕子给他擦了擦脸上的汗,点头说道:“真聪明,我就是你三姐的亲娘,你可以叫我伯母。”
郑嘟嘟纠结道:“叫婶婶不行吗?”
“为何是婶婶?”
“因为您看着一点都不老!”
这话顿时就把长公主给逗乐了,伸手在他脸上稀罕的揉了两下,转头与文彬和声缓语的说道:“外面这样热,快别站着了,赶紧进屋吧,屋里备了些清凉的汤水,先消一消暑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