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前屯殉难(五)
  尚可喜的士兵果然‘纪律严明’,十分彻底的落实了他的命令。
  扛着盾牌的士兵只顾慢悠悠望着城头,看到有人往下砸石头便远远的躲开。
  弓箭手更是惜命如金,站在大老远便开始放箭,结果箭羽压根就没射到城墙上。
  这些人虽然手脚不怎么利索,但口号喊的哇哇的,尚可喜预留的大批督战队恰好挡住了部分攻城的场面,致使大后方的满蒙汉联军以为尚可喜在跟守将玩儿命。
  城墙上的阎应元也是傻了眼,这特么什么鬼?
  你们不是来攻城的吗?倒是上啊?
  云梯不是在城墙下吗?盾牌兵你们干啥呢?晃晃悠悠的,赶紧过来受死啊?
  还有弓箭手,站那么远,本将军如何射你?
  不止阎应元,城墙上的士兵也是第一次见如此攻城的士兵,几个搬着石头的士兵甚至不知道石头应该往哪砸。
  这些家伙躲的老远,根本砸不着!
  就这么僵持了不到半个时辰,天色暗下,尚可喜从一具尸体上沾了一把血往脸上抹了抹,鸣金收了兵。
  他的士兵都累坏了,倒不是身体累,你试试扯着嗓子喊一个钟头,还是拼了老命似的喊,竭嘶底里就是这么个样子了吧。
  本来以为还要再来一场艰难的守城战,结果是这么个虎头蛇尾的场面,这倒是让城上的诸多士兵略微对鞑子军产生了轻视感。
  不少士兵觉得鞑子军也不过如此,心中的压力仿佛小了不少。
  即使所有的士兵这么想,阎应元也不会被这些表象所迷惑,但至少这些士兵能略微放下紧绷的神经,倒是让阎应元也放心不少。
  如果所有的士兵情绪不能放松,紧绷着的神经很容易因为一个微乎其微的情况导致炸营。
  这在古代战场实在是很常见,特别是战场经验不足的部队,在面临压力时一点风吹草动都能让他们崩溃,草木皆兵、四面楚歌就是这个意思。
  “拱辰,你去城下照看下百姓们,务必让每个百姓都有粥喝!”阎应元对刚从边城赶过来的陈明遇说。
  阎应元看了看陈明遇统计过的伤亡,半个下午的激战城上守军战死两百余,伤四百余,看看城下的一片尸首,起码得有两千。
  这个伤亡还算可以接受,但这还不够,城外有十几万大军,他要以有限的兵力尽可能拖住和消耗鞑子,给身后的山海关争取时间,给大明争取时间。
  一个帝国的荣耀,定是由鲜血铺就,总是要有人牺牲的……
  阎应元看着城墙上正在狼吞虎咽吃着饭的辽东兵,火光下,映照着一个个年轻的脸庞,劫后余生让他们即使是吃着粗糙的军粮也格外开心。
  “将士们,今天诸位的表现,无愧于你们身上所穿的军装,更无愧于朝廷、无愧于圣上。
  你们的勇气足以称得上是大明的天雄军,本人身为帝国男爵、山海关参将以拥有尔等不屈的猛士为荣!
  但是,这还不够!
  建虏大军来袭,我们必须为身后的黄总督、为大明争取时间,三天!我们需要在此坚守三天!
  三天后山海关的黄总督将派军来支援营救我等,但是在此之前,我们必须拖住城外的狗z种,让他们看看到底谁是孬种!
  你们有信心吗?”
  作为一个儒将,阎应元几乎很少爆粗话,但这里是边城,跟这些辽东汉子讲之乎者也只会让他们感觉疏远,反而骂几句粗话让他们格外的舒服。
  “干死城外的杂z!”一个满脸大胡子的士兵吼道。
  “老子啥时候怕过?干t娘的!”
  “阎将军放心,有您在,我们心里踏实,绝对不会给您丢脸!”
  守城的都是老兵,这些老兵心里门儿清,今日之所以死伤甚少,大多都是阎应元的功劳,他们的将军实在是太会把控局势了。
  总是能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优势,跟着这样的将军打仗,实在是件幸运的事。
  “阎将军,听说您跟大明的安国候很熟,你说俺要是战死了,能入那个英烈碑吗?”一个胳膊上中了箭,正在接受包扎的魁梧汉子突然说道。
  “你个怂货!城里人都死光了,也死不了你。”边上给他包扎的袍泽笑骂道。
  “会的,黄总督那里有咱们前屯城所有士兵的花名册,候爷是个言出必行的人,他是咱们大明的英雄!”
  阎应元突然回想起他刚接到皇上圣旨,糊里糊涂从江阴赶到京城时的场景,那时的他还只是一个典史,那时的万岁山千户所也只是一群刚入伍的少年。
  那时的侯爷也不过年及弱冠,行事马虎鲁莽,这一年,大伙儿们都变了许多啊!阎应元心有戚戚然。
  “尔等无须担心,本官不是说了,我等只需尽心守城,三日后大明援军一到,就是城外建虏覆灭之时!”
  火把下粗糙的汉子们瞬间有一种奇异的感觉,这种感觉让这些大字不识的大头兵说不清道不明,但他们又知道这是值得的,为了这吃苦甚至身死都是值得的。
  甚至几个疲惫的汉子听到英烈碑的字眼,瞬间一个激灵醒转过来。
  千百年来战死沙场的士兵皆是化为灰烬、就地掩埋,成为无名之冢,而如今仿佛一切都有了意义。
  生当杀敌,成就万古威名,死亦为雄,享尽万民垂奠。
  这还有什么说的?
  士兵们的斗志被成功激发,但阎应元心中却愈发沉重,这是赤裸裸的欺骗,但是他又没有任何办法。
  三天的期限,无非就是想给他们一个希望,绝望的士兵是没有战斗力的,但援军?
  夜空中,阎应元望着南方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天气还很冷,这样的条件下建虏是绝不会连夜攻城的,事实上若非极端情况,古代都不会野战。
  原因很简单,由于营养跟不上,大多数士兵晚上根本就是半个瞎子,城上的士兵还好点,往下扔点火把,拿石头往下砸。
  攻城的士兵岂不成了待宰的羔羊?
  阎应元也正是深知这一点,他命令绝大多数士兵去睡觉,但不准他们脱去战甲,只留极少的士兵负责警戒。
  而他自己,则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老阎,民壮们都在城下等着了,按照你的吩咐总共征集了两千人,都是激灵又胆大的好手!”陈明遇从城下上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