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第二天才吃过早饭,蔡颖就过来了,疑惑地问:“鲁老师,你怎么才到了北京活儿就干不过来了呢?”她之前来办知青回城,也想顺便揽些活儿挣钱,可是挣钱多难呀,找了许久也只找到了不多的几份儿。
“不过是凑巧碰上了,”鲁盼儿倒不好说钱进堂弟、弟媳妇的坏话,就含糊道:“两件毛衣,三天时间交活儿,我一个人做太累,正好我们一人一件。”又拿出杨瑾和自己的新毛衣给她讲要怎么织。
蔡颖第一次看到这两件新毛衣,却想明白了自己的问题,“一定是你们穿着被人看到了吧?是真好看呢!”
毛衣好看,人也好看,配在一起,相得益彰,谁能不羡慕?然后就想要一样的毛衣了。
没多久,钱力和吴淑芬也到了,交了毛线和订金,又约好取毛衣的时间,转身便走了。
蔡颖一直没有吭声,见两人出了门便问:“我瞧着他们像不高兴似的?”
“我们只管织毛衣,高不高兴又有什么关系。”鲁盼儿笑嘻嘻的,先把订金分给蔡颖一半儿,“你在我家先织一段儿吧,这种毛衣是从上往下织的,所以开始的部分最重要。”
“我也正想着让你带着我织一段儿呢,”蔡颖点头后又摇头,“不过钱我可不能要这么多,在北京织一件毛衣最多也就是八元钱,我还织过五元的呢。”
“价就是这么订的,你也看到他们交订金了,我可不能私留。”鲁盼儿把钱硬塞给蔡颖,“我们先缠线吧。”
毛线买回来是一卷儿,织毛衣前要先绕成团儿,她们一个人撑着钱,一个人绕,把线都绕好了再开始织。一起干活儿是很愉快的事儿,正好可以聊天,鲁盼儿就笑着问:“怎么没带小豆儿过来?”
“我走时她还没醒,正好家里有我奶和我妈看着。”奶奶和妈妈自然是疼自己的,可蔡颖没说的是,她虽然在北京落了户,成了真正的北京人,可却一直没有分配到工作,也就没有工资,比先前在红旗九队手头还紧呢。今天,她为了省几分钱的公交车费,是走路过来的,小豆儿走不了那么久的。
“回了娘家毕竟不一样,”鲁盼儿不知情,倒替她松了一口气,过去蔡颖无论去哪里都要带着小豆儿,唯有高考时将她放在家里,结果还出事了,“你哥哥嫂子们对你还好吧?”
“还行,”蔡颖点点头,哥哥嫂子人都不坏,尤其是大哥,很心疼自己,可是家里条件实在太差,自己从农村回来在家待业,又带着一个没有户口的孩子,实在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自然给家里也添了许多乱。幸而自己从红旗九队带回几百斤粮食,不至于要家里人养着。只是这些话倒不好向鲁盼儿说,便问:“你们买房子的手续办好了吗?”
“办好了。”鲁盼儿笑着答应,“说来也巧,我在房产局遇到了几位大姐,对这件毛衣也都很感兴趣……”
找蔡颖来帮忙是杨瑾怕自己太累,先前鲁盼儿还有些不情愿,但这一会儿她已经敏感地觉出蔡颖的为难,便改了主意。蔡颖回到北京住到了娘家,一定很需要挣钱,自己就帮帮她。
所以,房产局于处长的那件毛衣,她也想好了要让给蔡颖织。
自己不过在北京住上个把月,不可能与房产局的大姐们常来往的。
蔡颖听着鲁盼儿讲起在房产局的事,便笑了起来,“你还真有本事,办房产证的时候还能找来活儿。”
两个女子笑嘻嘻地唧唧咕咕,一团毛线慢慢变小了,她们就又接上一团儿。杨瑾进来送水,又叫她们,“别一直不停地织,到门外转一转,休息一会儿。”到了中午,他又做了饭,笑着留蔡颖,“一起吃吧。”
鲁盼儿也说:“我们再一起织一下午,衣服大致就有了形状,你带回家织更容易些。”
蔡颖也知道是这个道理,毕竟是新式样的毛衣,她一个人织没把握,只得不好意思地说:“又要占你们的便宜了。”
“我们可都是红旗九队的,比别人都亲厚,不许再说客气的话了。”鲁盼儿笑着说着,与蔡颖一起洗手吃饭,下午又织了三个多小时,蔡颖就带着毛线回家了,约好明天下午带着织好的毛衣过给鲁盼儿看。
蔡颖来的时候,鲁盼儿也将毛衣织完了,两件新毛衣与杨瑾和鲁盼儿先前的几乎一模一样,只根据钱力和吴淑芬的身高身形略有变化。
鲁盼儿仔细检查了一遍,没有一点问题,心情愉悦地说:“这两件活儿收得还真不错呢。”
正这时房产局的俞大姐带着几个女同志找来了,“我们担心太晚了影响你们家吃饭,特别请了一会儿假早出来了。”忽然看到新织好的两件毛衣,“这也是小鲁织的吧?”
第150章 我好想你
鲁盼儿正好把蔡颖介绍给她们, “两件毛衣,我们一人织了一件。”
俞大姐她们左看看右看看, “两件毛衣织得都好!”又拿出了各自的长针和毛线,“我们赶紧学吧,别耽误小鲁和小蔡太多时间。”
鲁盼儿和蔡颖就分别教大家。
“从领口往下织,还真特别,但也真难呀!”俞大姐笑着说。
“是难,”又一位大姐说:“于处长那么聪明的人都说学不会呢。”
“其实并不难,不过织毛活儿不能着急,要心平气和, 才能平平展展……”鲁盼儿又笑着说:“于处长说学不会,是不想学。”
“于处长把心思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了, 没时间弄这些呢。”俞大姐说着便拿出一包线和十元钱递给鲁盼儿,“这是她让我帮忙捎来的。”
鲁盼儿转手递给蔡颖, “我最近家里有点儿事,你帮忙织吧,织好了送到房产局找俞大姐就行。”
俞大姐就笑着说:“我在房产局二楼207室。”小鲁和小蔡织的毛衣一样好,谁帮于处长织都没有关系。
蔡颖不接, 若是说先前那件毛衣赶时间, 鲁盼儿一个人织太累, 现在这件却不急, 明显就是让自己的。
就在这时, 有人打开门问:“鲁盼儿在这儿住吗?”
鲁盼儿抬起头,惊叫一声, “许琴!”
“老班长!我们又见面了!”许琴站在门口就笑着拉住鲁盼儿胳膊用力摇,“我好想你呀!”
“可不是,三年多了!”鲁盼儿笑着看向许琴,穿着一身军装的她英姿飒爽,白皙的脸上一双大眼睛依旧神采飞扬,目光真诚而善良,“你竟一点儿也没有变——我也好想你,没想到你就来了。”
“我昨天晚上到家,听说你到北京了,就赶紧找过来了!”
“许琴姐!”丰收丰美笑着过来招呼。
“你们长这么大了!”许琴吃惊地笑着,又转向跟着丰美过来的小男孩,“这是梓恒?”接着后面的那位,“杨老师?”
“不错,快进屋里吧。”鲁盼儿笑着将许琴让到西屋,“你先坐一下,家里还有几位客人。”
许琴也发现鲁盼儿家里有许多人,“你先招呼客人,我们是老同学,没关系的。”
鲁盼儿转到东屋,房产局的大姐们已经收起针线,“小鲁的同学来了?我们先不打扰了。”
蔡颖也站起身,“我替你送房产局的大姐们,然后直接回家了。”
鲁盼儿便把于处长的线和钱都塞到她的手里,“织好了你就直接送到房产局,俞大姐她们想学,你也抽空教教她们——我在北京住一段时间后就会回老家,还是你帮忙的好。”
织毛衣与做衣服一样,很容易在一个地方一传二,二传三地流行起来,而房产局是一个女同志很多、条件不错的地方,以后一定还会有人织毛衣的,蔡颖明白鲁盼儿为自己想的很长远,只得收了,“谢谢你,鲁盼儿。”
鲁盼儿到了门口与大家道别,重新回来,就见许琴已经抱着梓嫣、梓恒与家里人在一起说说笑笑的了。
“跃进一会儿也回来,”许琴看出鲁盼儿的疑惑,又爽快地解释,“今天上午我给鲁跃进打了电话,正是他告诉我你到了北京,把地址给我,又说他晚上也回家。”
门又打开了,跃进走了进来,“姐,姐夫,我回来了。还有,许琴打电话说要过来……”
“我已经来了!”许琴早跳起来到了门口,伸出手比了比,“鲁跃进,你怎么又长个儿了!”
许琴还与过去一样,孩子般地在意自己的身高。鲁盼儿瞧着,似乎自她们最后一次在襄平高中见过面后,她就没有再长,与自己差半头,与跃进差一头还多一点呢。
鲁盼儿眼见着跃进脸就红了,低下头说:“嗯,是又长了点儿。”似乎又长高了是他的错一样。
“空军伙食好,你才长这么高的,”许琴很快就找到了原因,又遗憾地说:“我们学校食堂就差远了!”
跃进手里提着一袋东西,马上递了过去,“你吃橘子吧。”空军的伙食好,不只是吃的好,而且遇到不在食堂吃饭时,还会分到一份食品。他这次回家便带回来一些橘子和罐头。
许琴不客气地接过来,从袋里拿出一个金红色的橘子,“还橘子还真不错呢。”三下两下剥了皮,却先递给了梓恒,然后是丰收丰美,然后她又叫鲁盼儿,“老班长,拿个小碗,我给梓嫣弄点儿橘子水喝。”
“她这么小能喝橘子水吗?”鲁盼儿便有些迟疑。
“可以的,只喝一点点,而且还要用温水稀释一下。”许琴笑着说:“老班长是不是忘记我是学医的了?”
对了,许琴上了军医大学,并且已经在那里学习了三年半。鲁盼儿赶紧去拿了碗,笑着递了过去,“许军医,我们都听你的。”
“橘子水营养很丰富,”许军医拿了一瓣橘子,用匙压出汁,再加点儿温水,最后还在手背上滴了一滴,“温度也正好,可以喂梓嫣吃了。”
梓嫣最初还不肯用勺子喝橘子水,可是品尝到橘子水的滋味后就咂着嘴喝了两勺。
大家都笑了,“瞧,梓嫣居然很喜欢!”
“她还想喝呢。”
许琴却收起了碗,“第一次添辅食,量一定要少。”
鲁盼儿第一次听到辅食这个名词,似懂非懂,“一会儿得向你好好请教请教怎么养孩子更好,现在我先去做菜。”又叫跃进,“快给许琴剥个橘子,她还没吃呢。”
许琴来了,今晚的菜特别丰盛,鲁盼儿炖了一只鹅,煎了带鱼,炒了豆芽菜,又切了午餐肉罐头,还用大骨头煮了干豆角。
“班长,你做的菜还是那么好吃!”许琴快乐地用手拿着骨头啃鹅肉,“我早想回襄平看你们,可是我小姨随军去了南方,每到假期我回北京看过爸爸,就被他送去小姨家——幸好你来北京了!”
鲁盼儿也听说杜老师随军去了部队,“你父亲工作忙,常年在部队,你又是女孩子,假期跟杜老师生活更方便。”
许琴也知道这个道理,便点点头,与鲁盼儿说起同学们,“军医学校学制是五年,我还要一年半才毕业呢。不过我们过去的同学们差不多都毕业了:胡一民进了县政府;万红英去了粮食局;郑峰分到了下面的公社管农业生产……”
鲁盼儿就笑着说:“郑峰就在我们红旗公社,秋天时还到红旗九队指导收割呢……”
“他家好像是前进公社的,怎么去了你们红旗公社?”
“大学生懂技术,能分下来的很少,各公社都愿意要,郑峰家里觉得红旗公社比前进公社富裕,所以就让他到红旗公社了。”鲁盼儿又说:“这几年红旗公社修好了水渠,不再只红旗九队种水稻了,各生产队都改了许多水田,整体水平提高了,在县里也要排在前面呢。”
“我知道,大米要比玉米贵。”许琴笑着指着碗里的米说:“你们家的大米也特别好吃,一定是你从红旗九队带来的吧。”
“嗯,我们红旗公社的水是从山下引下来的,特别清澈,种的大米也就好吃。”鲁盼儿又笑着说起留在农村的同学,“陈建国现在学会了木匠,农忙时回公社种田,农闲时出门打家具,他弟弟建党去年考上省城的师范学校了;鲁大龙一直在红旗九队参加劳动;鲁二龙在化工厂……”
跃进也说:“赵剑已经提干了……”
“他也给我写信了——他们部队在海岛上,鱼呀贝呀螃蟹呀随便吃,他最喜欢海鲜了,开始特别高兴,每天拼命地吃,可能一下子吃太多了,后来就不想吃了,再后来看到海鲜就想吐。但是那里除了海鲜什么也没有,所以遇到风浪特别大,补给不能及时运到时,他还是不得不吃海鲜!”
许琴说得特别生动,让大家想起赵剑过去的调皮样,都哈哈笑了起来。
大家从同学到学校,又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天南海北地聊了很久,许琴看看手表,站了起来,拿起放在柜子上的军帽戴在头上,“回部队大院的最后一班公交车九点半在前门发车,我得走了——明天我就去小姨家——再见了!”
鲁盼儿看许琴现出几分伤心之色,便笑着说:“我们已经在北京买了房子,下一个假期也许还会来北京,到时候我们还能见面的。”
“那太好了!”许琴重新高兴起来,“到时候我还来这里找你们!”
几番道别,鲁跃进早已经将军帽戴好,出门推了自行车,“我骑车送你。”载上许琴走了。
第151章 驻足仰视
跃进高高的个子, 撑住自行车,等许琴坐稳一抬腿便走了。
胡同里黑黑的, 鲁盼儿很快就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回到屋里安顿梓恒和梓嫣睡下,才对杨瑾笑着说:“没想到他们俩倒时常联系。”
“两个军人,站在一起还真好看。”
鲁盼儿也有同样的感觉。特别是跃进刚进家门许琴迎过去的时候,两个都穿着军装,帽子和领子上三点红,英武洒脱,仪表出众, 简直堪比彩色的宣传画。
“不过他们恐怕都没有想太多,”杨瑾笑着提醒鲁盼儿, “你不要在跃进面前说破。”
“我明白,”鲁盼儿点点头, “他们是很好,可只是单纯的友谊——也许比普通朋友多了一点点?”
“他们还在上学,慢慢来吧”
俩人正说着话,跃进已经回来了。
鲁盼儿有些奇怪, “现在还没到九点半, 你把许琴送到前门就自己回来了?”那样可有些过份, 自己一定要批评弟弟。
“不是的, ”跃进就说:“我们到了前门, 正好一辆公共汽车刚刚离开车站,我就带着许琴骑车追了上去, 我骑得快,在第二站就追上了公交车。看着许琴赶在关车门前跳上公交车,我才骑车回来。”
“哈哈哈。”鲁盼儿不由得笑了。
“不过是凑巧碰上了,”鲁盼儿倒不好说钱进堂弟、弟媳妇的坏话,就含糊道:“两件毛衣,三天时间交活儿,我一个人做太累,正好我们一人一件。”又拿出杨瑾和自己的新毛衣给她讲要怎么织。
蔡颖第一次看到这两件新毛衣,却想明白了自己的问题,“一定是你们穿着被人看到了吧?是真好看呢!”
毛衣好看,人也好看,配在一起,相得益彰,谁能不羡慕?然后就想要一样的毛衣了。
没多久,钱力和吴淑芬也到了,交了毛线和订金,又约好取毛衣的时间,转身便走了。
蔡颖一直没有吭声,见两人出了门便问:“我瞧着他们像不高兴似的?”
“我们只管织毛衣,高不高兴又有什么关系。”鲁盼儿笑嘻嘻的,先把订金分给蔡颖一半儿,“你在我家先织一段儿吧,这种毛衣是从上往下织的,所以开始的部分最重要。”
“我也正想着让你带着我织一段儿呢,”蔡颖点头后又摇头,“不过钱我可不能要这么多,在北京织一件毛衣最多也就是八元钱,我还织过五元的呢。”
“价就是这么订的,你也看到他们交订金了,我可不能私留。”鲁盼儿把钱硬塞给蔡颖,“我们先缠线吧。”
毛线买回来是一卷儿,织毛衣前要先绕成团儿,她们一个人撑着钱,一个人绕,把线都绕好了再开始织。一起干活儿是很愉快的事儿,正好可以聊天,鲁盼儿就笑着问:“怎么没带小豆儿过来?”
“我走时她还没醒,正好家里有我奶和我妈看着。”奶奶和妈妈自然是疼自己的,可蔡颖没说的是,她虽然在北京落了户,成了真正的北京人,可却一直没有分配到工作,也就没有工资,比先前在红旗九队手头还紧呢。今天,她为了省几分钱的公交车费,是走路过来的,小豆儿走不了那么久的。
“回了娘家毕竟不一样,”鲁盼儿不知情,倒替她松了一口气,过去蔡颖无论去哪里都要带着小豆儿,唯有高考时将她放在家里,结果还出事了,“你哥哥嫂子们对你还好吧?”
“还行,”蔡颖点点头,哥哥嫂子人都不坏,尤其是大哥,很心疼自己,可是家里条件实在太差,自己从农村回来在家待业,又带着一个没有户口的孩子,实在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自然给家里也添了许多乱。幸而自己从红旗九队带回几百斤粮食,不至于要家里人养着。只是这些话倒不好向鲁盼儿说,便问:“你们买房子的手续办好了吗?”
“办好了。”鲁盼儿笑着答应,“说来也巧,我在房产局遇到了几位大姐,对这件毛衣也都很感兴趣……”
找蔡颖来帮忙是杨瑾怕自己太累,先前鲁盼儿还有些不情愿,但这一会儿她已经敏感地觉出蔡颖的为难,便改了主意。蔡颖回到北京住到了娘家,一定很需要挣钱,自己就帮帮她。
所以,房产局于处长的那件毛衣,她也想好了要让给蔡颖织。
自己不过在北京住上个把月,不可能与房产局的大姐们常来往的。
蔡颖听着鲁盼儿讲起在房产局的事,便笑了起来,“你还真有本事,办房产证的时候还能找来活儿。”
两个女子笑嘻嘻地唧唧咕咕,一团毛线慢慢变小了,她们就又接上一团儿。杨瑾进来送水,又叫她们,“别一直不停地织,到门外转一转,休息一会儿。”到了中午,他又做了饭,笑着留蔡颖,“一起吃吧。”
鲁盼儿也说:“我们再一起织一下午,衣服大致就有了形状,你带回家织更容易些。”
蔡颖也知道是这个道理,毕竟是新式样的毛衣,她一个人织没把握,只得不好意思地说:“又要占你们的便宜了。”
“我们可都是红旗九队的,比别人都亲厚,不许再说客气的话了。”鲁盼儿笑着说着,与蔡颖一起洗手吃饭,下午又织了三个多小时,蔡颖就带着毛线回家了,约好明天下午带着织好的毛衣过给鲁盼儿看。
蔡颖来的时候,鲁盼儿也将毛衣织完了,两件新毛衣与杨瑾和鲁盼儿先前的几乎一模一样,只根据钱力和吴淑芬的身高身形略有变化。
鲁盼儿仔细检查了一遍,没有一点问题,心情愉悦地说:“这两件活儿收得还真不错呢。”
正这时房产局的俞大姐带着几个女同志找来了,“我们担心太晚了影响你们家吃饭,特别请了一会儿假早出来了。”忽然看到新织好的两件毛衣,“这也是小鲁织的吧?”
第150章 我好想你
鲁盼儿正好把蔡颖介绍给她们, “两件毛衣,我们一人织了一件。”
俞大姐她们左看看右看看, “两件毛衣织得都好!”又拿出了各自的长针和毛线,“我们赶紧学吧,别耽误小鲁和小蔡太多时间。”
鲁盼儿和蔡颖就分别教大家。
“从领口往下织,还真特别,但也真难呀!”俞大姐笑着说。
“是难,”又一位大姐说:“于处长那么聪明的人都说学不会呢。”
“其实并不难,不过织毛活儿不能着急,要心平气和, 才能平平展展……”鲁盼儿又笑着说:“于处长说学不会,是不想学。”
“于处长把心思都用在工作和学习上了, 没时间弄这些呢。”俞大姐说着便拿出一包线和十元钱递给鲁盼儿,“这是她让我帮忙捎来的。”
鲁盼儿转手递给蔡颖, “我最近家里有点儿事,你帮忙织吧,织好了送到房产局找俞大姐就行。”
俞大姐就笑着说:“我在房产局二楼207室。”小鲁和小蔡织的毛衣一样好,谁帮于处长织都没有关系。
蔡颖不接, 若是说先前那件毛衣赶时间, 鲁盼儿一个人织太累, 现在这件却不急, 明显就是让自己的。
就在这时, 有人打开门问:“鲁盼儿在这儿住吗?”
鲁盼儿抬起头,惊叫一声, “许琴!”
“老班长!我们又见面了!”许琴站在门口就笑着拉住鲁盼儿胳膊用力摇,“我好想你呀!”
“可不是,三年多了!”鲁盼儿笑着看向许琴,穿着一身军装的她英姿飒爽,白皙的脸上一双大眼睛依旧神采飞扬,目光真诚而善良,“你竟一点儿也没有变——我也好想你,没想到你就来了。”
“我昨天晚上到家,听说你到北京了,就赶紧找过来了!”
“许琴姐!”丰收丰美笑着过来招呼。
“你们长这么大了!”许琴吃惊地笑着,又转向跟着丰美过来的小男孩,“这是梓恒?”接着后面的那位,“杨老师?”
“不错,快进屋里吧。”鲁盼儿笑着将许琴让到西屋,“你先坐一下,家里还有几位客人。”
许琴也发现鲁盼儿家里有许多人,“你先招呼客人,我们是老同学,没关系的。”
鲁盼儿转到东屋,房产局的大姐们已经收起针线,“小鲁的同学来了?我们先不打扰了。”
蔡颖也站起身,“我替你送房产局的大姐们,然后直接回家了。”
鲁盼儿便把于处长的线和钱都塞到她的手里,“织好了你就直接送到房产局,俞大姐她们想学,你也抽空教教她们——我在北京住一段时间后就会回老家,还是你帮忙的好。”
织毛衣与做衣服一样,很容易在一个地方一传二,二传三地流行起来,而房产局是一个女同志很多、条件不错的地方,以后一定还会有人织毛衣的,蔡颖明白鲁盼儿为自己想的很长远,只得收了,“谢谢你,鲁盼儿。”
鲁盼儿到了门口与大家道别,重新回来,就见许琴已经抱着梓嫣、梓恒与家里人在一起说说笑笑的了。
“跃进一会儿也回来,”许琴看出鲁盼儿的疑惑,又爽快地解释,“今天上午我给鲁跃进打了电话,正是他告诉我你到了北京,把地址给我,又说他晚上也回家。”
门又打开了,跃进走了进来,“姐,姐夫,我回来了。还有,许琴打电话说要过来……”
“我已经来了!”许琴早跳起来到了门口,伸出手比了比,“鲁跃进,你怎么又长个儿了!”
许琴还与过去一样,孩子般地在意自己的身高。鲁盼儿瞧着,似乎自她们最后一次在襄平高中见过面后,她就没有再长,与自己差半头,与跃进差一头还多一点呢。
鲁盼儿眼见着跃进脸就红了,低下头说:“嗯,是又长了点儿。”似乎又长高了是他的错一样。
“空军伙食好,你才长这么高的,”许琴很快就找到了原因,又遗憾地说:“我们学校食堂就差远了!”
跃进手里提着一袋东西,马上递了过去,“你吃橘子吧。”空军的伙食好,不只是吃的好,而且遇到不在食堂吃饭时,还会分到一份食品。他这次回家便带回来一些橘子和罐头。
许琴不客气地接过来,从袋里拿出一个金红色的橘子,“还橘子还真不错呢。”三下两下剥了皮,却先递给了梓恒,然后是丰收丰美,然后她又叫鲁盼儿,“老班长,拿个小碗,我给梓嫣弄点儿橘子水喝。”
“她这么小能喝橘子水吗?”鲁盼儿便有些迟疑。
“可以的,只喝一点点,而且还要用温水稀释一下。”许琴笑着说:“老班长是不是忘记我是学医的了?”
对了,许琴上了军医大学,并且已经在那里学习了三年半。鲁盼儿赶紧去拿了碗,笑着递了过去,“许军医,我们都听你的。”
“橘子水营养很丰富,”许军医拿了一瓣橘子,用匙压出汁,再加点儿温水,最后还在手背上滴了一滴,“温度也正好,可以喂梓嫣吃了。”
梓嫣最初还不肯用勺子喝橘子水,可是品尝到橘子水的滋味后就咂着嘴喝了两勺。
大家都笑了,“瞧,梓嫣居然很喜欢!”
“她还想喝呢。”
许琴却收起了碗,“第一次添辅食,量一定要少。”
鲁盼儿第一次听到辅食这个名词,似懂非懂,“一会儿得向你好好请教请教怎么养孩子更好,现在我先去做菜。”又叫跃进,“快给许琴剥个橘子,她还没吃呢。”
许琴来了,今晚的菜特别丰盛,鲁盼儿炖了一只鹅,煎了带鱼,炒了豆芽菜,又切了午餐肉罐头,还用大骨头煮了干豆角。
“班长,你做的菜还是那么好吃!”许琴快乐地用手拿着骨头啃鹅肉,“我早想回襄平看你们,可是我小姨随军去了南方,每到假期我回北京看过爸爸,就被他送去小姨家——幸好你来北京了!”
鲁盼儿也听说杜老师随军去了部队,“你父亲工作忙,常年在部队,你又是女孩子,假期跟杜老师生活更方便。”
许琴也知道这个道理,便点点头,与鲁盼儿说起同学们,“军医学校学制是五年,我还要一年半才毕业呢。不过我们过去的同学们差不多都毕业了:胡一民进了县政府;万红英去了粮食局;郑峰分到了下面的公社管农业生产……”
鲁盼儿就笑着说:“郑峰就在我们红旗公社,秋天时还到红旗九队指导收割呢……”
“他家好像是前进公社的,怎么去了你们红旗公社?”
“大学生懂技术,能分下来的很少,各公社都愿意要,郑峰家里觉得红旗公社比前进公社富裕,所以就让他到红旗公社了。”鲁盼儿又说:“这几年红旗公社修好了水渠,不再只红旗九队种水稻了,各生产队都改了许多水田,整体水平提高了,在县里也要排在前面呢。”
“我知道,大米要比玉米贵。”许琴笑着指着碗里的米说:“你们家的大米也特别好吃,一定是你从红旗九队带来的吧。”
“嗯,我们红旗公社的水是从山下引下来的,特别清澈,种的大米也就好吃。”鲁盼儿又笑着说起留在农村的同学,“陈建国现在学会了木匠,农忙时回公社种田,农闲时出门打家具,他弟弟建党去年考上省城的师范学校了;鲁大龙一直在红旗九队参加劳动;鲁二龙在化工厂……”
跃进也说:“赵剑已经提干了……”
“他也给我写信了——他们部队在海岛上,鱼呀贝呀螃蟹呀随便吃,他最喜欢海鲜了,开始特别高兴,每天拼命地吃,可能一下子吃太多了,后来就不想吃了,再后来看到海鲜就想吐。但是那里除了海鲜什么也没有,所以遇到风浪特别大,补给不能及时运到时,他还是不得不吃海鲜!”
许琴说得特别生动,让大家想起赵剑过去的调皮样,都哈哈笑了起来。
大家从同学到学校,又到各地的风土人情,天南海北地聊了很久,许琴看看手表,站了起来,拿起放在柜子上的军帽戴在头上,“回部队大院的最后一班公交车九点半在前门发车,我得走了——明天我就去小姨家——再见了!”
鲁盼儿看许琴现出几分伤心之色,便笑着说:“我们已经在北京买了房子,下一个假期也许还会来北京,到时候我们还能见面的。”
“那太好了!”许琴重新高兴起来,“到时候我还来这里找你们!”
几番道别,鲁跃进早已经将军帽戴好,出门推了自行车,“我骑车送你。”载上许琴走了。
第151章 驻足仰视
跃进高高的个子, 撑住自行车,等许琴坐稳一抬腿便走了。
胡同里黑黑的, 鲁盼儿很快就看不到他们的身影,回到屋里安顿梓恒和梓嫣睡下,才对杨瑾笑着说:“没想到他们俩倒时常联系。”
“两个军人,站在一起还真好看。”
鲁盼儿也有同样的感觉。特别是跃进刚进家门许琴迎过去的时候,两个都穿着军装,帽子和领子上三点红,英武洒脱,仪表出众, 简直堪比彩色的宣传画。
“不过他们恐怕都没有想太多,”杨瑾笑着提醒鲁盼儿, “你不要在跃进面前说破。”
“我明白,”鲁盼儿点点头, “他们是很好,可只是单纯的友谊——也许比普通朋友多了一点点?”
“他们还在上学,慢慢来吧”
俩人正说着话,跃进已经回来了。
鲁盼儿有些奇怪, “现在还没到九点半, 你把许琴送到前门就自己回来了?”那样可有些过份, 自己一定要批评弟弟。
“不是的, ”跃进就说:“我们到了前门, 正好一辆公共汽车刚刚离开车站,我就带着许琴骑车追了上去, 我骑得快,在第二站就追上了公交车。看着许琴赶在关车门前跳上公交车,我才骑车回来。”
“哈哈哈。”鲁盼儿不由得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