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8章 环保(1)
  (这两天有点忙,今天水两章)
  “这些家伙还真头铁啊。”
  美国高层已经知晓了己方试爆核子武器的消息,可依旧没有投降的打算。“既然这么想刚,那就硬刚到底吧。”挥挥手,示意让刚刚进来汇报的莱因哈德坐下,望向施佩尔。“刚刚说到哪了,继续。”
  “就是各大城市电力供不应求,我们计划明年一季度新建31座发电厂,缓解各大城市用电紧张的问题。”汇报到这里,施佩尔看到雅尼克微微皱起了眉头,小心翼翼的问道。“殿下,可是有什么不妥?”
  雅尼克问道。“这些是什么类型的发电厂?”
  “其中28座是火力发电厂,剩余三座是水力发电厂。”
  “……”可能是因为从小灌输爱护环境的意识,雅尼克对火力发电并没有太多好感。更糟糕的是现在的火力发电厂没有什么环保指标,更没有什么防尘措施。直接把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出去。“总理阁下,您去过鲁尔工业区吗?”
  虽然不知道雅尼克这么突然提起这事,不过施佩尔如实点点头。“一个星期前刚去过一次。那里的工厂加班加点……”话未说完,便被雅尼克打断。“你是白天去的吧,那里还能看到蓝天白云吗?”
  施佩尔不由一愣,随即摇摇头。“没有,殿下,那里的空气能见度很低,更别说是蓝天白云了。”
  “想必也是。”雅尼克轻叹了口气,不禁想起后世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德国作家海因里希.伯尔如此描述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德国鲁尔区。“比比皆是的焦炭工厂冒着黑烟,铸造厂也不停排出红褐色的污水,还有飘浮在空气中的悬浮粒子,使得户外一切东西都蒙上一层黑灰。洁白的衣物穿出门去,不一会儿便成为灰色。红瓦白墙,绿草如茵的家园,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从18世纪下半叶起,经过整个19世纪到20世纪初,首先是英国,而后是欧洲其他国家相继经历和实现了工业革命,最终建立以煤炭、冶金、化工等为基础的工业生产体系。而煤的大规模开采并燃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方便人们的日常生活时,也必然会释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的污染物质;这些国家不可避免的出现了烟雾腾腾的城镇,烟雾中毒事件,河流污染等等恶性情况。
  随着工业化的扩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西方国家煤的产量和消耗量逐年上升。据估算,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世界范围内工业生产和家庭燃烧所释放的二氧化硫每年高达几千万吨,其中三分之二是由燃煤产生的。而到了二战结束后,世界经济由战后恢复转入发展时期。西方大国竟相发展经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高速持续增长,一方面带来了资源和原料的大量需求和消耗,另一方面使得工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的大量废弃物排向土壤、河流和大气之中,最终造成环境污染的大爆发,使世界环境污染危机进一步加重。
  1962年12月发生了导致156人死亡的“鲁尔工业区雾霾事件”。当时鲁尔工业区首次出现严重雾霾,部分地区空气SO2浓度高达5000微克/立方米(后世世界卫生组织的空气质量标准是25微克/立方米),当地居民呼吸道疾病、心脏疾病和癌症等发病率明显上升。虽然鲁尔工业区所在的北威州州政府颁布《雾霾法令》,但迫于经济利益和保障就业的压力,污染限值设定较宽松。
  当时最受企业界追捧的“环保措施”是“高烟囱”政策,即把烟囱加高到300米,降低低层大气中的污染物浓度。此举虽然有效降低了鲁尔工业区大气污染的数据,但带来了更严重的后果。半个欧洲为此遭受酸雨之苦,导致农作物减产、鱼类死亡,危及饮用水安全。
  原西德共有森林740万公顷,到1983年为止有34%染上枯死病,每年枯死的蓄积量占同年森林生长量的21%多,先后有80多万公顷森林被毁,这种枯死病来自酸雨之害。在当时鲁尔工业区的森林里,到处可见秃树、死鸟、死蜂,该区儿童每年有数万人感染特殊的喉炎症。
  不止是德国,美国英国等国面临同样的问题。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是世界有名的公害事件之一,40年代初期发生在美国洛杉矶市。光化学烟雾是大量碳氢化合物在阳光作用下,与空气中其他成份起化学作用而产生的。这种烟雾中含有臭氧、NOx、乙醛和其他氧化剂,滞留市区久久不散。在1952年12月的一次光化学烟雾事件中,洛杉矶市65岁以上的老人死亡400多人。1955年9月,由于大气污染和高温,短短两天之内,65岁以上的老人又死亡400余人,许多人出现眼睛痛、头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直到20世纪70年代,洛杉矶市还被称为“美国的烟雾城”。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伦敦居民以煤炭作为日常烹饪及取暖的主要燃料,产生大量烟雾。此外,火力发电厂和内燃机车等排放的废气也加剧了烟雾污染。因气候条件所限,这些烟雾笼罩市区难以散去,尤以冬季为甚。从那时起,伦敦被称为“雾都”。
  狄更斯笔下的《雾都孤儿》,柯南.道尔书中的福尔摩斯,“雾都”的朦胧景色令人神往。但事实上,身处书中年代的伦敦人对此却深感困扰。浓雾会妨碍交通,高浓度的二氧化硫和烟雾颗粒更会危害居民健康。
  伦敦最严重的烟雾污染发生于1952年12月,史称“1952伦敦烟雾事件”。政府报告显示该事件导致约四千人死亡,十万人患病。另有研究者认为死亡人数高达一万二千人。
  面对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各国自然也想过尝试治污,相继颁发了防治大气、水、放射性物质、食品、农药等污染的法规,但并无实质性改观;当汽车开始普及之后,排放的尾气让环境污染更是雪上加霜。
  一直到后来80年代,西方国家才基本上控制了污染,普遍较好地解决了国内的环境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