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零四章资产交接的章点
“你做这些事情,就是为了踏过门槛?我说你小子急什么?就我们李家的情况,早晚都能进去,何必急于一时呢?虽然你这样能够进去和他们谈,但毕竟是得罪了他们,进去了我们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没想到你心中那么多的想法,你难道就不能早早的把这些事情说出来么?大家一起参考,总比你一个人忙活要好吧?虽然你这样说是很有道理,那些人没有主动邀请我们进去,的确做得有些过分,但即便是过分了一些,别人也是老江湖,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我们毕竟是要在香港这个地方混饭吃的,得罪了那么多人,以后怎么可能好过?”李明豹的一番解释,让李明耀彻底的明白了李明豹的算计。
要说李明豹之前买地是冲动了,但李明豹的打算也并不仅仅是买地,就连后续的一些事情都猜测得出来。之前买地的时候李明耀都没有想那么多,但李明豹却设计得很周全,算得上是考虑周全。
但这样的周全方式是以李明豹的思维来运行的,至于别人能不能够理解,那就不是李明豹需要考虑的事情了。至少李明耀是不太能理解李明豹的思路,在他想来,就算是李家要进入香港上层社会,那也得和和气气的进去,像李明豹这样基本上就想当于踹门的行动,实在算不上是一个多好的计策。
要是最开始的时候李明耀就知道李明豹的想法,那当初无论如何他也不会跟着李明豹买下那块地皮。以得罪人的方式进入某个圈子,这样的行为在李明耀的眼中,完全就是得不偿失的行为。以李家现在的地位,就算想要融入那个世界,其实也不难,李明耀就不相信那些香港本地的大佬,会任由李家这样实力雄厚的华商在圈外晃悠,华商在香港,只有团结才有出路,李家这样的势力不团结,他们还能团结谁?
所以对于李明耀来说,早进晚进,意义其实都差不多,像李明豹这样挑事儿,以后大家合作的时候,多少会有些不自在。
听到自己大哥的话,李明豹无奈的说到:“如果有更好的办法,我早就用了,何必等到现在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你以为早进和晚进,意义上差别不大?实际上差得远。
你知道那些人为什么不想让我们家现在就进入那个层面?就是因为利益。这段时间我们看房地产行业的信息,大哥你有没有看出来一点名堂?”
利益,名堂?李明豹说出这两个字以后,李明耀的脑袋就快要爆掉了。他是真不知道李明豹到底在指什么,但既然自家小五这样说了,肯定有他的道理,李明耀也不是笨蛋,立马就开始分析起来。
首先最近很多行业都在交替,尤其是房地产行业这一块,由于盘子大,资金流动多,单单他们了解到的交易量,短短一个月内,就交易了上十亿港币,并且这样的交易还在慢慢上涨。
房地产行业由于盘子大,资金多,所以最为瞩目。但要说到交易频繁上面,其他的行业比起房地产行业来更加的频繁。但其他的行业盘子没有房地产的盘子大,所以显得不是那么起眼,但流动率上,却要比房地产高上不少。
香港虽然是个有钱什么东西都可以买的地方,但也并不是什么时候交易都会那么频繁,尤其是一些赚钱的行业,以前就算有人出钱,也未必有人肯卖。毕竟大家都知道这行赚钱,与其拿一笔钱养老,还不如自己做事。
但现在以前很多压根就不卖的东西,现在都正大光明的出现在了交易市场上,弄得最近香港的中介公司,赚了好多的钱。交易双方都显得有条不紊,甚至于卖家往往卖的价格都要比正常价格少上一两成,但就算这样,以前压根不卖的东西,现在依旧抢着卖。
抢着卖不算稀奇,稀奇的是买的人反而是在挑三拣四,好像不怎么乐意收购,但实际上这样的交易,最终还是完成了。并且这样的交易双方,卖的人多半是英国佬,而收货的人,却通通都是华人,十分的有默契。
参考到之前李明豹说的一些话,李明耀有些吃惊的说到:“难道最近的交易,都是那些人在集中扫货?怪不得最近的交易好像很顺利的样子,如果真的是这样,那顺利也是理所当然的了。但是这个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现在港资都在发力,集中力量对付那些英资,一部分英资想要退出香港,不交点买路钱怎么行?这个事情,就算是港英政府都管不了,他们保护了英资那么多年,这个时候还想保护,港资不答应,大陆那边同样也不会答应。现在可不是几十年前,英国佬想要干什么就能干什么。所以对于这样的事情,大家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过去就过去。
港资发力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利益?现在他们是出钱赶英资,但这最为根本的东西其实就相当于划分地盘。原本他们计划肯定是早早的就定下来了,或许就是收购九龙那个时候,甚至还要往前。
利益都分配了,现在突然冒出了我们李家,要是他们现在就接纳我们李家,他们做事的时候,你觉得我们会不会跟着?我们势力是没有他们庞大,但是我们的现金流却不少,真要想下手,总是能啃下一大块蛋糕。
但他们的蛋糕是早就做好了的,我们多吃一口,就意味着他们那边某些人就会少吃一口。这样的情况,他们自然是希望我们能够等到他们把利益瓜分完以后,再把我们弄进去,那样他们就不会有冲突了。但是我们李家,在这场风波当中,却是什么好处都捞不到,大哥你觉得亏不亏?”李明豹冷笑的说到。
要是在没有了解到地产行业里面虚实的时候,李明豹压根就想不到这个问题。但最近一段时间因为要忙着弄电影院的地皮,对香港这边的房地产行业李明豹就有了一些研究。
再结合那个大佬的一些记忆,李明豹才推测出了这个或许可能的真相。那位大佬的记忆里面,大多数都是关于影视这一行的东西,对于香港这边的了解,最多也就限于电影行业。至于其他的东西,那位大佬的记忆当中都没有。
实际上,刚刚推测出这样事实的李明豹,都被自己的推测吓了一大跳。因为越是往这方面想,越是觉得这才是事实的真相。在那位大佬那个时代,香港的英资企业,虽然也有不少,但都是那种实力雄厚,并且在全世界都吃得开的那种企业,并且就算是这些企业,在香港的资本市场占据的份额也算不得多,甚至比起美国佬都还要少一些。
可李明豹自从有了钱以后,以前很多完全不知道的消息,他都能够了解到,所以对于未来香港的格局,实在是有些好奇。因为就现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香港这边英资力量都还要比港资力量雄厚,很多行业都有英资的存在,盘根错节之下,实力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虽然最为上层的英资即便是以后都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是中下层的英资力量,在那位大佬的记忆当中,虽然有,但份额占据得十分渺小,远远不能和现在相比。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怎么会不明白英资的厉害?
就连他们李记茶餐厅最开始的时候,都是一个英国佬的产业,后面才被李明豹的老爸李光新给买了下来。小小的茶餐厅都有英国佬的触手,就更别说其他的东西,反正各行各业当中,至少现在英资还占据一半,甚至一大半的份额。除非不太赚钱的行业,占据话语权的才是港资,而某些行业里面,压根就没有港资的存在。
这么庞大的产业,为什么到了二十年后,却一点消息都没有?就连那位大佬都不知道。这其中,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在香港回归之前,甚至更早的时候,港资就给英资做了接盘侠,把整个英资中下层的行业,全都掏空。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原因,所以英资在二十年后,压根就成不了什么气候。
像这样大规模的交易,不可能没有一点蛛丝马迹,李明豹结合记忆再加上现在香港的情况,李明豹就明白,或许这次大规模的各行业交接,就是英资退出香港的一个重要节点。也就是这样大规模的交易,才会让房地产这样在香港很难跌下去的行业,都老老实实的接受行业低迷的状态。
实际上八二年到八三年这个阶段,香港这边各行各业都不能说是真正的低迷,要论到交易的数量,或许在整个八十年代都是比较突出的年份。只不过因为英资在默默的割肉,港资也在默默的收购,所以显得这一段时间各行各业都比较低迷。
但只要完成了大规模的交接以后,整个香港的行业,都会爆发大规模的牛市。再结合记忆当中的情况一看,李明豹就能很明显的感觉到这里面的猫腻。
没想到你心中那么多的想法,你难道就不能早早的把这些事情说出来么?大家一起参考,总比你一个人忙活要好吧?虽然你这样说是很有道理,那些人没有主动邀请我们进去,的确做得有些过分,但即便是过分了一些,别人也是老江湖,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我们毕竟是要在香港这个地方混饭吃的,得罪了那么多人,以后怎么可能好过?”李明豹的一番解释,让李明耀彻底的明白了李明豹的算计。
要说李明豹之前买地是冲动了,但李明豹的打算也并不仅仅是买地,就连后续的一些事情都猜测得出来。之前买地的时候李明耀都没有想那么多,但李明豹却设计得很周全,算得上是考虑周全。
但这样的周全方式是以李明豹的思维来运行的,至于别人能不能够理解,那就不是李明豹需要考虑的事情了。至少李明耀是不太能理解李明豹的思路,在他想来,就算是李家要进入香港上层社会,那也得和和气气的进去,像李明豹这样基本上就想当于踹门的行动,实在算不上是一个多好的计策。
要是最开始的时候李明耀就知道李明豹的想法,那当初无论如何他也不会跟着李明豹买下那块地皮。以得罪人的方式进入某个圈子,这样的行为在李明耀的眼中,完全就是得不偿失的行为。以李家现在的地位,就算想要融入那个世界,其实也不难,李明耀就不相信那些香港本地的大佬,会任由李家这样实力雄厚的华商在圈外晃悠,华商在香港,只有团结才有出路,李家这样的势力不团结,他们还能团结谁?
所以对于李明耀来说,早进晚进,意义其实都差不多,像李明豹这样挑事儿,以后大家合作的时候,多少会有些不自在。
听到自己大哥的话,李明豹无奈的说到:“如果有更好的办法,我早就用了,何必等到现在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你以为早进和晚进,意义上差别不大?实际上差得远。
你知道那些人为什么不想让我们家现在就进入那个层面?就是因为利益。这段时间我们看房地产行业的信息,大哥你有没有看出来一点名堂?”
利益,名堂?李明豹说出这两个字以后,李明耀的脑袋就快要爆掉了。他是真不知道李明豹到底在指什么,但既然自家小五这样说了,肯定有他的道理,李明耀也不是笨蛋,立马就开始分析起来。
首先最近很多行业都在交替,尤其是房地产行业这一块,由于盘子大,资金流动多,单单他们了解到的交易量,短短一个月内,就交易了上十亿港币,并且这样的交易还在慢慢上涨。
房地产行业由于盘子大,资金多,所以最为瞩目。但要说到交易频繁上面,其他的行业比起房地产行业来更加的频繁。但其他的行业盘子没有房地产的盘子大,所以显得不是那么起眼,但流动率上,却要比房地产高上不少。
香港虽然是个有钱什么东西都可以买的地方,但也并不是什么时候交易都会那么频繁,尤其是一些赚钱的行业,以前就算有人出钱,也未必有人肯卖。毕竟大家都知道这行赚钱,与其拿一笔钱养老,还不如自己做事。
但现在以前很多压根就不卖的东西,现在都正大光明的出现在了交易市场上,弄得最近香港的中介公司,赚了好多的钱。交易双方都显得有条不紊,甚至于卖家往往卖的价格都要比正常价格少上一两成,但就算这样,以前压根不卖的东西,现在依旧抢着卖。
抢着卖不算稀奇,稀奇的是买的人反而是在挑三拣四,好像不怎么乐意收购,但实际上这样的交易,最终还是完成了。并且这样的交易双方,卖的人多半是英国佬,而收货的人,却通通都是华人,十分的有默契。
参考到之前李明豹说的一些话,李明耀有些吃惊的说到:“难道最近的交易,都是那些人在集中扫货?怪不得最近的交易好像很顺利的样子,如果真的是这样,那顺利也是理所当然的了。但是这个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现在港资都在发力,集中力量对付那些英资,一部分英资想要退出香港,不交点买路钱怎么行?这个事情,就算是港英政府都管不了,他们保护了英资那么多年,这个时候还想保护,港资不答应,大陆那边同样也不会答应。现在可不是几十年前,英国佬想要干什么就能干什么。所以对于这样的事情,大家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能过去就过去。
港资发力为的是什么?还不就是利益?现在他们是出钱赶英资,但这最为根本的东西其实就相当于划分地盘。原本他们计划肯定是早早的就定下来了,或许就是收购九龙那个时候,甚至还要往前。
利益都分配了,现在突然冒出了我们李家,要是他们现在就接纳我们李家,他们做事的时候,你觉得我们会不会跟着?我们势力是没有他们庞大,但是我们的现金流却不少,真要想下手,总是能啃下一大块蛋糕。
但他们的蛋糕是早就做好了的,我们多吃一口,就意味着他们那边某些人就会少吃一口。这样的情况,他们自然是希望我们能够等到他们把利益瓜分完以后,再把我们弄进去,那样他们就不会有冲突了。但是我们李家,在这场风波当中,却是什么好处都捞不到,大哥你觉得亏不亏?”李明豹冷笑的说到。
要是在没有了解到地产行业里面虚实的时候,李明豹压根就想不到这个问题。但最近一段时间因为要忙着弄电影院的地皮,对香港这边的房地产行业李明豹就有了一些研究。
再结合那个大佬的一些记忆,李明豹才推测出了这个或许可能的真相。那位大佬的记忆里面,大多数都是关于影视这一行的东西,对于香港这边的了解,最多也就限于电影行业。至于其他的东西,那位大佬的记忆当中都没有。
实际上,刚刚推测出这样事实的李明豹,都被自己的推测吓了一大跳。因为越是往这方面想,越是觉得这才是事实的真相。在那位大佬那个时代,香港的英资企业,虽然也有不少,但都是那种实力雄厚,并且在全世界都吃得开的那种企业,并且就算是这些企业,在香港的资本市场占据的份额也算不得多,甚至比起美国佬都还要少一些。
可李明豹自从有了钱以后,以前很多完全不知道的消息,他都能够了解到,所以对于未来香港的格局,实在是有些好奇。因为就现在八十年代初的时候,香港这边英资力量都还要比港资力量雄厚,很多行业都有英资的存在,盘根错节之下,实力并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
虽然最为上层的英资即便是以后都没有太大的改变,但是中下层的英资力量,在那位大佬的记忆当中,虽然有,但份额占据得十分渺小,远远不能和现在相比。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怎么会不明白英资的厉害?
就连他们李记茶餐厅最开始的时候,都是一个英国佬的产业,后面才被李明豹的老爸李光新给买了下来。小小的茶餐厅都有英国佬的触手,就更别说其他的东西,反正各行各业当中,至少现在英资还占据一半,甚至一大半的份额。除非不太赚钱的行业,占据话语权的才是港资,而某些行业里面,压根就没有港资的存在。
这么庞大的产业,为什么到了二十年后,却一点消息都没有?就连那位大佬都不知道。这其中,就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在香港回归之前,甚至更早的时候,港资就给英资做了接盘侠,把整个英资中下层的行业,全都掏空。也就只有这么一个原因,所以英资在二十年后,压根就成不了什么气候。
像这样大规模的交易,不可能没有一点蛛丝马迹,李明豹结合记忆再加上现在香港的情况,李明豹就明白,或许这次大规模的各行业交接,就是英资退出香港的一个重要节点。也就是这样大规模的交易,才会让房地产这样在香港很难跌下去的行业,都老老实实的接受行业低迷的状态。
实际上八二年到八三年这个阶段,香港这边各行各业都不能说是真正的低迷,要论到交易的数量,或许在整个八十年代都是比较突出的年份。只不过因为英资在默默的割肉,港资也在默默的收购,所以显得这一段时间各行各业都比较低迷。
但只要完成了大规模的交接以后,整个香港的行业,都会爆发大规模的牛市。再结合记忆当中的情况一看,李明豹就能很明显的感觉到这里面的猫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