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天与地的差距
名星这个行业,说白了就是吃青春饭,虽然也有很多的名星,在这个行当里面混了几十年,并且成为了很有影响力的人,他们的成本也是最高的。但是这个行业,在大体框架上面,尤其是人员方面,宏观上,依旧是吃青春饭,而不是吃实力饭,这点从实力名星和偶像名星之间的比例上来看,就能够看出这一点。
能够真正走到顶尖的名星,在名星这个圈子里面,其实都只能算凤毛麟角。别看能够让观众说得出口的名星,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名星,好像都很多一样。但只要看一下基数,大家就明白这个行业的竞争力,实在是太强了,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这个行业的比例,比起考公务员的比例都还要高,一千个演员当中,未必能够出现一个红的。
绝对不是开玩笑,这还仅仅是算专业的,而不算那些业余的。要是算上业余的,那简直要哭死人。五千比一都未必能够算得出来。甚至很多名星,刚刚稍微红一点,立马就走下坡路,这绝对不是个例,而是常态。就像我们常常看到一个月前好像很红的名星,到了一个月之后,立马就没有什么关注度了。
现在的圈子,还没有到那种程度,但是更新换代什么的,也是比较频繁。要是到了后世,尤其是九零后的那些演员,出名了,能够红火五年的,基本上很难,两年,三年,甚至一年半年什么的,都不算稀奇。想想当初旁龙出道,简直红遍大江南北,但他红了多少时间?一年还是两年?这还是红遍全国的人,那些仅仅是在某个地方红的人,待遇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后世经常有些综艺节目,请名星出来,他们第一个要做的,不是让这些名星和观众们打招呼,答谢粉丝,而是先要把他们最红的时候代表作给搬出来,然后再介绍一下。不是那些综艺节目要表示这个人到底有多大牌,而是他们要是不这么做,别人压根就不知道这个到底是谁。需要先唤醒大家的回忆,接下来才好走套路,这还是之前能够有成名作名星的待遇。
要是没有什么代表作成名作一类的名星,需要让观众知道他,还得先把出名的名星搬出来,然后七拐八拐之后,才介绍这个名星,当初演了什么出名电影当中的某个路人甲。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这些名星压根就没有什么辨识度,过个几年都成路人甲了,还什么名星不名星的?
当然,现在的香港,还没有到那样的程度,咨询不发达的年月,名星的保质期,还是比较长的,虽然很少能长过十年,但五六年还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大家在名星上面的收入,多少有些保证,要换了二三十年后,李明豹压根就不会废什么功夫弄出这么一个名星制度,因为他知道就算弄出一个完美的制度来,也没有可行性。因为那个时候名星的价值,已经想当低廉了,平民都能造星的时代,还要他们这些电影公司来干毛。
李明豹说出的实情,让其他的电影公司老板们,都在考虑。名星的保鲜期比较短,这是世界性的问题,就算是在好莱坞那边,都没有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更别说他们这些人了。所以能够更快的回本,也是所有电影公司老板们的心愿。要是没有特殊的升迁制度,按部就班的发展,说不定一个名星的投入,就要比花费更多,那岂不是会亏本?
李明豹这样做,就是在尽量的避免电影公司老板们的利益损失。看出一个名星发展不错,并且商业上很有潜力,那么这个公司就完全可以花费一定的代价,把这样的名星快速提拔起来,然后靠着这个名星赚钱,提前享受利益,而不是等那个名星慢悠悠的升级,然后白白的浪费他潜在的商业价值。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在一个大框架之下的造星运动,主动权还是放在那些电影公司的手里面,而不是一下子就把这样的权力,全都上缴到李明豹这里,虽然成本上比以前会高一些,但是在盈利上,同样也是以前比不了的。在盈利大于成本的情况下,没有道理不同意这样的事情,至于之前那个印尼老板的担心,大家现在也看淡了。毕竟再好的制度,也没有现实的利益那么动人心,别人有资本你能把他怎么样?只要还是在框架之内的事情,总比以前无序的状态好吧?
“李桑说得好啊,规则我们要遵守,但也必定需要灵活的管理方式。名星制度从根本上来说,其实还是为利益服务的。要是太不近人情了,连利益都不要了,那这个名星制度,也就没有了出现的必要了,现在这样灵活而又有原则的规则,才适合于我们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以我完全支持李桑的行动,当然,有一点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太足,希望李桑你能够放开一下限制。”今天日本方面的老板,比较活跃,而现在说话的,又是另外一个日本地区的电影老板。
听到这个日本老板的话,李明豹装作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说到:“中村先生,不知道你说什么地方不太足?需要开放一下限制呢?”
“关于东亚巨星这一块,晋升制度我是赞成的。东亚巨星既然要作为我们电影行业的对外招牌,那么严格的选拔制度,就必须要执行下去,这样对形成我们的品牌核心竞争力,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关于人数的限制,我就觉得没有必要那么严格了,仅仅只有十个名额,并且任何时期都只能有十个名额,最残酷的就是要是这十个名额满了,那么有人达到晋级的条件,就必须要挤下之前在这十个名额当中的一个名星。这样对那个名星的品牌价值来说,实在是一个大的损失。要是允许特例的存在,就比较完美了。”那个叫做中村的日本电影老板,慢悠悠的把自己的话给说了出来。
听到中村的话,李明豹也无奈的回答到:“中村君,不是我的要求严格,实在是因为我制定的这个规矩,仅仅只有十个名额,是经过很详细的计算之后才得出的结论。限制这个名额,其实并不是我的本意,难道我就不知道越多的东亚巨星出现,我们电影行业的影响力就越大?
这些我都是知道的,但是整个东亚的商业环境,至少是现在的商业环境,其实最多也就能够承担十个名额,人数少了,品牌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但人数多了,东亚地区的商业环境,也养不起这么多的东亚巨星。如果以后东亚的经济环境变得更好了,那么不用你说,我们都会开放更多的名额,但东亚经济环境要是和现在差不多,每多一个东亚巨星的出现,我们这个明星制度的含量,就会越低。二十个东亚巨星出现,那么这个东亚巨星,也就不值钱了。”
其实这就和限量版还有大众版是一个道理,就像有些限量版的汽车,他们本身的价值,或许也就只有五百万左右,实际性能在四百万左右。但由于他们是限量版的,那么无形之中,他们的品牌价值,就会更高一些。而一些大众版的汽车,就算是他的价格有六百万,实际性能也保持在五百万的级别。这两种车开出去,绝大多数人会更加关注那种限量版的汽车,而不是大众版,价格更高一些的大众车型。
东亚巨星在这个方面上,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十个东亚巨星,大家都知道这是限量版的,所以他的价值就算是李明豹他们这些行内人不炒作,行外人看到好处之后,也会帮忙炒作。但要是东亚巨星的人数多了,二十个,三十个,别人就觉得你这个级别的名星太多了,有些水,虽然实际上这些名星其实都达到了这个级别,但他们花钱依旧不会痛快。十个就刚刚好,再多了,别人就会觉得不值了,有钱人的世界,永远是限量版的最好,大家也最为期待,要是大众版的东西,他们反而不会那么在乎。
李明豹的解释一出口,中村老板也明白了这里面的门道。其实他是真的有些可惜李明豹制定的这种规则。尤其是他手上的电影公司同样也不小,那么以后或许就会遇到这样的麻烦。自家培养出来了一个东亚巨星,然后十个名额彻底的满员了,但在这个时候,却有另外一个名星达到晋级的条件,并且在牌位分值上,比起自家的名星要高上那么一些。要是在排名上更高一些,倒也无所谓,但要是排名在第十位,那么就会很不幸,本来东亚巨星的头衔,就不得不让位了。
单纯的让位什么的,或许也就是演员本身会比较关注。对于电影公司的老板来说,实际意义不会太大。怕的就是人让位了,他代言的品牌价格,也会因为演员排名下降,而要自己公司掏出钱来弥补别人公司的损失。
现在所有的人都明白,东亚名星和东亚巨星之间的差距,绝对是想当巨大的。毕竟东亚名星这一块,李明豹可是没有限制什么的,只要电影行业繁荣起来,就算同一时期出现一两百个东亚名星都无所谓,但东亚巨星,却是有着严格的控制。仅仅只会有十个,会少,但绝对不会多。
这样一来,东亚名星和东亚巨星之间的差距,就不单单是钱和人气的差距了,而是要上升到限量版和大众版的差距上面去了。穷者越穷,在名星制度上面,也会发挥得淋漓尽致。
能够真正走到顶尖的名星,在名星这个圈子里面,其实都只能算凤毛麟角。别看能够让观众说得出口的名星,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名星,好像都很多一样。但只要看一下基数,大家就明白这个行业的竞争力,实在是太强了,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这个行业的比例,比起考公务员的比例都还要高,一千个演员当中,未必能够出现一个红的。
绝对不是开玩笑,这还仅仅是算专业的,而不算那些业余的。要是算上业余的,那简直要哭死人。五千比一都未必能够算得出来。甚至很多名星,刚刚稍微红一点,立马就走下坡路,这绝对不是个例,而是常态。就像我们常常看到一个月前好像很红的名星,到了一个月之后,立马就没有什么关注度了。
现在的圈子,还没有到那种程度,但是更新换代什么的,也是比较频繁。要是到了后世,尤其是九零后的那些演员,出名了,能够红火五年的,基本上很难,两年,三年,甚至一年半年什么的,都不算稀奇。想想当初旁龙出道,简直红遍大江南北,但他红了多少时间?一年还是两年?这还是红遍全国的人,那些仅仅是在某个地方红的人,待遇就更不用说了。所以后世经常有些综艺节目,请名星出来,他们第一个要做的,不是让这些名星和观众们打招呼,答谢粉丝,而是先要把他们最红的时候代表作给搬出来,然后再介绍一下。不是那些综艺节目要表示这个人到底有多大牌,而是他们要是不这么做,别人压根就不知道这个到底是谁。需要先唤醒大家的回忆,接下来才好走套路,这还是之前能够有成名作名星的待遇。
要是没有什么代表作成名作一类的名星,需要让观众知道他,还得先把出名的名星搬出来,然后七拐八拐之后,才介绍这个名星,当初演了什么出名电影当中的某个路人甲。用大白话来说,就是这些名星压根就没有什么辨识度,过个几年都成路人甲了,还什么名星不名星的?
当然,现在的香港,还没有到那样的程度,咨询不发达的年月,名星的保质期,还是比较长的,虽然很少能长过十年,但五六年还是没有问题的。所以,大家在名星上面的收入,多少有些保证,要换了二三十年后,李明豹压根就不会废什么功夫弄出这么一个名星制度,因为他知道就算弄出一个完美的制度来,也没有可行性。因为那个时候名星的价值,已经想当低廉了,平民都能造星的时代,还要他们这些电影公司来干毛。
李明豹说出的实情,让其他的电影公司老板们,都在考虑。名星的保鲜期比较短,这是世界性的问题,就算是在好莱坞那边,都没有解决这样的问题,就更别说他们这些人了。所以能够更快的回本,也是所有电影公司老板们的心愿。要是没有特殊的升迁制度,按部就班的发展,说不定一个名星的投入,就要比花费更多,那岂不是会亏本?
李明豹这样做,就是在尽量的避免电影公司老板们的利益损失。看出一个名星发展不错,并且商业上很有潜力,那么这个公司就完全可以花费一定的代价,把这样的名星快速提拔起来,然后靠着这个名星赚钱,提前享受利益,而不是等那个名星慢悠悠的升级,然后白白的浪费他潜在的商业价值。
说白了,这其实就是在一个大框架之下的造星运动,主动权还是放在那些电影公司的手里面,而不是一下子就把这样的权力,全都上缴到李明豹这里,虽然成本上比以前会高一些,但是在盈利上,同样也是以前比不了的。在盈利大于成本的情况下,没有道理不同意这样的事情,至于之前那个印尼老板的担心,大家现在也看淡了。毕竟再好的制度,也没有现实的利益那么动人心,别人有资本你能把他怎么样?只要还是在框架之内的事情,总比以前无序的状态好吧?
“李桑说得好啊,规则我们要遵守,但也必定需要灵活的管理方式。名星制度从根本上来说,其实还是为利益服务的。要是太不近人情了,连利益都不要了,那这个名星制度,也就没有了出现的必要了,现在这样灵活而又有原则的规则,才适合于我们整个行业的发展。所以我完全支持李桑的行动,当然,有一点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太足,希望李桑你能够放开一下限制。”今天日本方面的老板,比较活跃,而现在说话的,又是另外一个日本地区的电影老板。
听到这个日本老板的话,李明豹装作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说到:“中村先生,不知道你说什么地方不太足?需要开放一下限制呢?”
“关于东亚巨星这一块,晋升制度我是赞成的。东亚巨星既然要作为我们电影行业的对外招牌,那么严格的选拔制度,就必须要执行下去,这样对形成我们的品牌核心竞争力,有很大的好处。但是关于人数的限制,我就觉得没有必要那么严格了,仅仅只有十个名额,并且任何时期都只能有十个名额,最残酷的就是要是这十个名额满了,那么有人达到晋级的条件,就必须要挤下之前在这十个名额当中的一个名星。这样对那个名星的品牌价值来说,实在是一个大的损失。要是允许特例的存在,就比较完美了。”那个叫做中村的日本电影老板,慢悠悠的把自己的话给说了出来。
听到中村的话,李明豹也无奈的回答到:“中村君,不是我的要求严格,实在是因为我制定的这个规矩,仅仅只有十个名额,是经过很详细的计算之后才得出的结论。限制这个名额,其实并不是我的本意,难道我就不知道越多的东亚巨星出现,我们电影行业的影响力就越大?
这些我都是知道的,但是整个东亚的商业环境,至少是现在的商业环境,其实最多也就能够承担十个名额,人数少了,品牌价值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但人数多了,东亚地区的商业环境,也养不起这么多的东亚巨星。如果以后东亚的经济环境变得更好了,那么不用你说,我们都会开放更多的名额,但东亚经济环境要是和现在差不多,每多一个东亚巨星的出现,我们这个明星制度的含量,就会越低。二十个东亚巨星出现,那么这个东亚巨星,也就不值钱了。”
其实这就和限量版还有大众版是一个道理,就像有些限量版的汽车,他们本身的价值,或许也就只有五百万左右,实际性能在四百万左右。但由于他们是限量版的,那么无形之中,他们的品牌价值,就会更高一些。而一些大众版的汽车,就算是他的价格有六百万,实际性能也保持在五百万的级别。这两种车开出去,绝大多数人会更加关注那种限量版的汽车,而不是大众版,价格更高一些的大众车型。
东亚巨星在这个方面上,其实也是一个道理。十个东亚巨星,大家都知道这是限量版的,所以他的价值就算是李明豹他们这些行内人不炒作,行外人看到好处之后,也会帮忙炒作。但要是东亚巨星的人数多了,二十个,三十个,别人就觉得你这个级别的名星太多了,有些水,虽然实际上这些名星其实都达到了这个级别,但他们花钱依旧不会痛快。十个就刚刚好,再多了,别人就会觉得不值了,有钱人的世界,永远是限量版的最好,大家也最为期待,要是大众版的东西,他们反而不会那么在乎。
李明豹的解释一出口,中村老板也明白了这里面的门道。其实他是真的有些可惜李明豹制定的这种规则。尤其是他手上的电影公司同样也不小,那么以后或许就会遇到这样的麻烦。自家培养出来了一个东亚巨星,然后十个名额彻底的满员了,但在这个时候,却有另外一个名星达到晋级的条件,并且在牌位分值上,比起自家的名星要高上那么一些。要是在排名上更高一些,倒也无所谓,但要是排名在第十位,那么就会很不幸,本来东亚巨星的头衔,就不得不让位了。
单纯的让位什么的,或许也就是演员本身会比较关注。对于电影公司的老板来说,实际意义不会太大。怕的就是人让位了,他代言的品牌价格,也会因为演员排名下降,而要自己公司掏出钱来弥补别人公司的损失。
现在所有的人都明白,东亚名星和东亚巨星之间的差距,绝对是想当巨大的。毕竟东亚名星这一块,李明豹可是没有限制什么的,只要电影行业繁荣起来,就算同一时期出现一两百个东亚名星都无所谓,但东亚巨星,却是有着严格的控制。仅仅只会有十个,会少,但绝对不会多。
这样一来,东亚名星和东亚巨星之间的差距,就不单单是钱和人气的差距了,而是要上升到限量版和大众版的差距上面去了。穷者越穷,在名星制度上面,也会发挥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