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要我当地主gl_80
唐家小丫头倒是认得白蜡的,不过她也不常用,而且还没见过这般小巧可爱的蜡烛呢!
蜡烛是已经成型的蜡烛,不过这大抵是宋玉延的怪毛病,她接触手工类的制作时,总会额外做些精致小巧的物件,比如草编她喜欢额外编些蚱蜢等小物件,竹编她也会编几个小篮子,竹雕方面,她还会拿掌心大小的竹片进行透雕雕刻……
少女心满满的她也不会吝啬这些小物件,往往给家里的两个小萝卜头拿去玩,要么是随手送给唐枝——自从唐枝表达出她喜欢那个装杨梅的小篮子后,她觉得唐枝这个年龄的丫头应该也喜欢这类物件。
“是呀!唐小娘子可以回去试一试,帮我看看效果如何。”
唐枝心里有些欣喜,虽然宋玉延每次给她送什么都是以答谢为由,不过她哪次的“谢礼”不是她新涉足的行当?
宋玉延每次琢磨出了新物件,都先赠予她,哪怕心再硬的人都会觉得心中有一块似乎软了,更别说唐小娘子这种刀子嘴豆腐心的少女了。
第37章兴趣班
唐枝回去后,杜衍也总算是知道宋玉延在捣鼓什么了,他本以为草编、竹编这些容易学习和上手的技能对宋玉延而言不算什么,而她懂得的竹雕才是她的拿手绝活,可是没想到,她连制作蜡烛都会!
他的心情就仿佛曾经的唐枝,但是他内心更多的是对宋玉延的好奇和感同身受:想他当年也是年少就出去闯荡,也学过诸多技艺,可都在他得到妻族的重视,开始读书后渐渐地淡忘了。
宋玉延正巧要试验蜡烛是否能成功燃烧,杜衍便也想围观一下。宋玉延没反对,至于白粲,因为蜡烛做出来了,欣喜异常,看向那些蜡烛时,仿佛看见了一枚枚铜钱在他眼前散发着光芒,哪里还在意杜衍。
蜡烛成功地燃烧了起来,不过宋玉延还是不太满意的,因为烛芯不能完全燃烧,也就是说,它完全燃烧的速度赶不上蜡烛融化的速度,这样一来,时间一长,烛芯容易掉进融化的蜡液里,造成烛火变小或熄灭。
杜衍不解道:“寻常人家用蜡烛,都得剪烛芯,你为何要考虑这些呢?”
宋玉延一愣,旋即想起,后世所用的蜡烛是石油提炼出来的石蜡,而所用的烛芯是经过工业化工序制作出来的,所以根本没有剪烛芯的烦恼。她以前制作蜡烛,用的也是现成的烛芯,所以倒是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她倒是想精益求精,可是白粲和杜衍都认为她做出来的蜡烛已经很完美了。质量好的白蜡颜色是纯白的,洁白如雪;而次蜡则有些发黄,但也不至于跟蜜蜡一般纯黄。
可是不管是哪种蜡烛,燃烧起来也只有气味的浓烈的区别,除此之外,燃烧速度倒没多大差别,因此可以说,他们制造的这二十多根蜡烛,完全可以卖出一个不错的价钱了。
眼下一根能拿在手里的管形蜡烛,也就是宋玉延制作出来的这种,可以卖到四十文一根,价格比黄蜡——蜜蜡要贵;至于油脂等常见材料制成的蜡烛则是十五文左右。
至于白蜡为什么能卖出这么贵的价钱,一来是白蜡坚硬,可以制作得长一些也不担心像黄蜡一样软了下去,二是它燃烧得久,亮度也高。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白蜡还是很稀缺的,至少在江浙这一带,四十文都算便宜的了。
白粲按捺住内心的激动,问宋玉延要怎么卖这些蜡烛。虽然制作蜡烛的过程中几乎都是他在干活,可是在这次合作里,他还是下意识地以宋玉延的意见为主。
宋玉延也需要好好地想一想,其实这对她而言是一笔意外之财,加上她没有源源不断的白蜡原料输送过来,自然无法将之发展为一项长期的事业。既然如此,她也就无需制定详尽的计划。
不过她认为若是未来有机会养殖白蜡虫,那做好现在的一笔买卖或许能为未来铺路……
综合各方面来考虑后,她道:“我们这次能够发现白蜡虫是意外,也就是说,这是意外之财,所以我认为我们不必贪多。”
白粲颔首:“宋大郎说得对!”
“不若我们以低一点的价格卖给那些读书人,一来自己既赚了钱,二来也能减轻那些书生的负担。”
白粲还未回应,杜衍便忍不住拍手称好:“宋大郎果然仗义!”
白粲倒是没反对,毕竟宋玉延之前的那番话依旧回荡在他的耳边,所以宋玉延有这样的决定,他一点也不奇怪。
虽然他有些心痛,但是又安慰自己,毕竟是捡来的钱财,少点就少点。加上他认为跟着宋玉延,或许还会有许多好运气,毕竟宋玉延见多识广,又认识解举人,前途光明,所以他得给宋玉延留下些好印象。
俩人都同意后,杜衍道:“既然二位主动提出减轻书生的负担,我在此有一个不情之请……不若将这些蜡烛卖予我的友人。”
杜衍在明州还是有不少朋友的,毕竟文人间结识和往来的机会都颇多,往往一次雅集、一次诗会、一次郊游就能碰到一起,只要理念暂时没有相冲突的地方,就能成为朋友。
他也认识了几个年纪小,但是家境有些贫寒的读书人,这次他准备赴京赶考了,特去跟这些朋友辞别,后来路过慈溪县,他想起宋玉延家住这儿,才冒昧登门的。
宋玉延听闻他要赴京赶考,也挺意外的。他说是家中的妻子相里氏来信了,信中隐晦地提及他出门游历这么久,想必功课也没有落下,不若去应试,看看自己的能力。
杜衍心中也还是有抱负的,虽然考了几次不中,不过意志并未消沉,见妻儿如此关心自己,便也下定了决心。
对此,宋玉延自然是要预祝他金榜题名的,同时他都开了口,她也不会不给他这个面子。
杜衍跟她谈好了上好的蜡烛三十文一根,稍次的二十五文一根的价钱,届时对方若是上门买,便是与他谈妥了的。
他也不让宋玉延吃亏,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些书籍送给了宋玉延,而这些书的价值远超宋玉延损失的那部分蜡烛钱了。
宋玉延要了书,而卖蜡烛的钱倒多给了白粲一些。白粲对这样的分配方式感到吃惊,宋玉延说:“本来我们说好的对账平分,你的那部分我就按比原价多一些的价格给你了,不能因为我要体恤穷困的读书人,便要你跟着我一起将蜡烛便宜卖出。”
蜡烛是已经成型的蜡烛,不过这大抵是宋玉延的怪毛病,她接触手工类的制作时,总会额外做些精致小巧的物件,比如草编她喜欢额外编些蚱蜢等小物件,竹编她也会编几个小篮子,竹雕方面,她还会拿掌心大小的竹片进行透雕雕刻……
少女心满满的她也不会吝啬这些小物件,往往给家里的两个小萝卜头拿去玩,要么是随手送给唐枝——自从唐枝表达出她喜欢那个装杨梅的小篮子后,她觉得唐枝这个年龄的丫头应该也喜欢这类物件。
“是呀!唐小娘子可以回去试一试,帮我看看效果如何。”
唐枝心里有些欣喜,虽然宋玉延每次给她送什么都是以答谢为由,不过她哪次的“谢礼”不是她新涉足的行当?
宋玉延每次琢磨出了新物件,都先赠予她,哪怕心再硬的人都会觉得心中有一块似乎软了,更别说唐小娘子这种刀子嘴豆腐心的少女了。
第37章兴趣班
唐枝回去后,杜衍也总算是知道宋玉延在捣鼓什么了,他本以为草编、竹编这些容易学习和上手的技能对宋玉延而言不算什么,而她懂得的竹雕才是她的拿手绝活,可是没想到,她连制作蜡烛都会!
他的心情就仿佛曾经的唐枝,但是他内心更多的是对宋玉延的好奇和感同身受:想他当年也是年少就出去闯荡,也学过诸多技艺,可都在他得到妻族的重视,开始读书后渐渐地淡忘了。
宋玉延正巧要试验蜡烛是否能成功燃烧,杜衍便也想围观一下。宋玉延没反对,至于白粲,因为蜡烛做出来了,欣喜异常,看向那些蜡烛时,仿佛看见了一枚枚铜钱在他眼前散发着光芒,哪里还在意杜衍。
蜡烛成功地燃烧了起来,不过宋玉延还是不太满意的,因为烛芯不能完全燃烧,也就是说,它完全燃烧的速度赶不上蜡烛融化的速度,这样一来,时间一长,烛芯容易掉进融化的蜡液里,造成烛火变小或熄灭。
杜衍不解道:“寻常人家用蜡烛,都得剪烛芯,你为何要考虑这些呢?”
宋玉延一愣,旋即想起,后世所用的蜡烛是石油提炼出来的石蜡,而所用的烛芯是经过工业化工序制作出来的,所以根本没有剪烛芯的烦恼。她以前制作蜡烛,用的也是现成的烛芯,所以倒是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她倒是想精益求精,可是白粲和杜衍都认为她做出来的蜡烛已经很完美了。质量好的白蜡颜色是纯白的,洁白如雪;而次蜡则有些发黄,但也不至于跟蜜蜡一般纯黄。
可是不管是哪种蜡烛,燃烧起来也只有气味的浓烈的区别,除此之外,燃烧速度倒没多大差别,因此可以说,他们制造的这二十多根蜡烛,完全可以卖出一个不错的价钱了。
眼下一根能拿在手里的管形蜡烛,也就是宋玉延制作出来的这种,可以卖到四十文一根,价格比黄蜡——蜜蜡要贵;至于油脂等常见材料制成的蜡烛则是十五文左右。
至于白蜡为什么能卖出这么贵的价钱,一来是白蜡坚硬,可以制作得长一些也不担心像黄蜡一样软了下去,二是它燃烧得久,亮度也高。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是,白蜡还是很稀缺的,至少在江浙这一带,四十文都算便宜的了。
白粲按捺住内心的激动,问宋玉延要怎么卖这些蜡烛。虽然制作蜡烛的过程中几乎都是他在干活,可是在这次合作里,他还是下意识地以宋玉延的意见为主。
宋玉延也需要好好地想一想,其实这对她而言是一笔意外之财,加上她没有源源不断的白蜡原料输送过来,自然无法将之发展为一项长期的事业。既然如此,她也就无需制定详尽的计划。
不过她认为若是未来有机会养殖白蜡虫,那做好现在的一笔买卖或许能为未来铺路……
综合各方面来考虑后,她道:“我们这次能够发现白蜡虫是意外,也就是说,这是意外之财,所以我认为我们不必贪多。”
白粲颔首:“宋大郎说得对!”
“不若我们以低一点的价格卖给那些读书人,一来自己既赚了钱,二来也能减轻那些书生的负担。”
白粲还未回应,杜衍便忍不住拍手称好:“宋大郎果然仗义!”
白粲倒是没反对,毕竟宋玉延之前的那番话依旧回荡在他的耳边,所以宋玉延有这样的决定,他一点也不奇怪。
虽然他有些心痛,但是又安慰自己,毕竟是捡来的钱财,少点就少点。加上他认为跟着宋玉延,或许还会有许多好运气,毕竟宋玉延见多识广,又认识解举人,前途光明,所以他得给宋玉延留下些好印象。
俩人都同意后,杜衍道:“既然二位主动提出减轻书生的负担,我在此有一个不情之请……不若将这些蜡烛卖予我的友人。”
杜衍在明州还是有不少朋友的,毕竟文人间结识和往来的机会都颇多,往往一次雅集、一次诗会、一次郊游就能碰到一起,只要理念暂时没有相冲突的地方,就能成为朋友。
他也认识了几个年纪小,但是家境有些贫寒的读书人,这次他准备赴京赶考了,特去跟这些朋友辞别,后来路过慈溪县,他想起宋玉延家住这儿,才冒昧登门的。
宋玉延听闻他要赴京赶考,也挺意外的。他说是家中的妻子相里氏来信了,信中隐晦地提及他出门游历这么久,想必功课也没有落下,不若去应试,看看自己的能力。
杜衍心中也还是有抱负的,虽然考了几次不中,不过意志并未消沉,见妻儿如此关心自己,便也下定了决心。
对此,宋玉延自然是要预祝他金榜题名的,同时他都开了口,她也不会不给他这个面子。
杜衍跟她谈好了上好的蜡烛三十文一根,稍次的二十五文一根的价钱,届时对方若是上门买,便是与他谈妥了的。
他也不让宋玉延吃亏,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些书籍送给了宋玉延,而这些书的价值远超宋玉延损失的那部分蜡烛钱了。
宋玉延要了书,而卖蜡烛的钱倒多给了白粲一些。白粲对这样的分配方式感到吃惊,宋玉延说:“本来我们说好的对账平分,你的那部分我就按比原价多一些的价格给你了,不能因为我要体恤穷困的读书人,便要你跟着我一起将蜡烛便宜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