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4章 端王身世
温良愣了一下,将军很少有时候避着他的,不过对于温尽墨的命令,温良一向都是无条件服从的。
于是,他点了点头,恭敬的退了出去。
待温良一走,温尽墨便来到八宝阁前,扭动了一下八宝阁上的麒麟玉,霎时间,一道暗门从地上打开了。
这书房底下居然还有一个密室!
这可是前所未见的啊,高明一时间有些诧异,他抬头,忍不住惊讶的看着温尽墨。
温尽墨眸光微闪,道:“你随我下来吧。”
随后,他举起一盏烛台,从楼梯上走了下去。
高明赶紧回过神来,跟在他身后。
两人一前一后往楼梯下面走去,当他们都进入暗道里后,这暗门便自动关了上去。
暗道下是一个四十平米的密室,里面放着许多卷轴,这是高明不曾来过的地方,而且看这些东西,好像有些年头了。
一块造型精致的令牌挂在墙上,因为上面镀金的那层东西年代久远,看起来已经有些黯淡无光了。
高明迟疑的看着温尽墨道:“将军,这些……”
“这些是我的家族历代传下来的卷轴,上面记录了各朝代的历史,也记录了端王的身世。”
温尽墨淡淡的说着,将烛台放到桌上,随手按了一下墙上的机关,霎时间,原本黯淡无光的密室顿时变得明亮起来。
原来这暗室里镶嵌了很多夜明珠。
温尽墨来到墙壁前,取下了墙壁上的那块令牌,随后将它交给高明,并道:“这是我的家族历代流传下来的秘密军令,只有军令才能调动暗藏在墨都的势力,这支军队共有三千人,其势力不比我们的军队弱,而且各个实力非凡,我走后,这块令牌由你代为保管,如果朝中发生了什么事,我远在边疆,必定赶不回来解决,你替我保护好墨都,和陛下的安全。”
高明顿时觉得这令牌犹如一个烫手山芋,愣在原地半天了都没有接过,反而迟疑的看着温尽墨道:“将军,既然你都知道你走了以后,墨都会出事,怎么还要离开?这分明就是敌方的调虎离山之计啊!”
高明不傻,相反的,他只是藏起了自己的智慧,实际上,这朝堂中的局势他却是看得很明白的。
听见高明这么说,温尽墨似乎一点也不意外。
他挑了挑眉,看着高明道:“我留守在墨都里面,那些人就不会动手,怎么分辨得出到底哪些是南宫莫然的人呢?朝中这么多大臣,不可能全都被南宫莫然掌控的,到时候如果出事,便能看清局势了。”
原来是这样,如此说来,温尽墨这一招就相当于撒网捕鱼了,故意拿墨都和季威当诱饵,这玩的也是够大的。
高明忍不住吞了口唾沫,也知道温尽墨是信任自己,才带自己来这里的。
于是,他点了点头,郑重其事的道:“将军放下,属下一定保护好苏姑娘和将军府,还有墨都和陛下,您尽管去吧!”
这一次出战,温尽墨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也就是说这事连他自己也说不准。
所以高明能理解温尽墨为什么带自己来这里。
只是他没注意到,温尽墨眸中闪过一抹暗芒,只听温尽墨又道:“端王并非先帝养子,而是先帝和一个宫婢所生,那宫婢没有位分,先帝又钟爱男嗣,那时候的先帝已经年老力衰,对端王是有感情的,为了保住端王,就对外宣称他是故人遗子,抱进皇宫做养子的,而那时候,帝位之争已经开始了,端王小小年纪就展露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计谋,陛下临听先帝遗嘱,没有对端王动手,而是将端王在十岁的时候就送去了海南之地。”
没想到那端王的身世居然是这样的,可是他也因为当时种种原因而错失了皇位,难道他对季威就没有一丁点怨恨吗?
正当高明心中疑惑的时候,却听温尽墨继续说道:“端王被陛下送到海南,陛下暗中派人保护他,让他平安长大,端王对陛下虽然无情,却一直安分乖巧,从没有踏出海南之地一步,可是他的心计手段却是一点也不输给南宫莫然的,而且这十年来,谁也不知道端王暗中养了多少兵力,又有多少高手,所以他是让人忌惮的,如果这次端王也浑水摸鱼,想从中插手一脚,对陛下动手,你无需顾念他的身份,将端王格杀勿论!”
此话一出,高明心中一凌,顿时明白了为什么端王看起来吊儿郎当,惹人烦,但将军还是对他客气三分的原因。
他接过令牌,郑重的道:“将军放心,属下一定按照您的吩咐行事!”
高明和温良不同,他虽然也尽忠温尽墨,但是处事上面却有自己的风格和想法,也有做将领的才能;而温良,似乎十分依赖温尽墨,完全把自己放到了属下的身份,对他的忠心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
所以温尽墨打算带着温良出战,继而将这个地方交给高明。
对高明说明白了一切后,温尽墨便对他点了点头,让他收好令牌后,便带着高明走了出去。
期间,温良一直守在门口,没有让人进去打扰。
不多时,温尽墨和高明推门而出,两人一前一后走了出来。
高明还是有些不舍的看向他们,道:“将军,此去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你和温良要保重身体啊!”
温良愣了一下,下意识的对高明道:“你怎么像是在说些生离死别的话?”
温尽墨点了点头,一向冷漠的脸上少见的露出了笑容。
他对高明道:“你也要替我照顾好桃时,樱草那丫头你也要看护着点,等我回来。”
说着,他便和温良转身离去,府外不知何时站满了军队,两匹骏马站在门口,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高明愣了一下,忙追上去:“将军,温良,你们现在就和兄弟们出发了吗?都不用等陛下送送你们吗?”
但凡将士出征,陛下和礼部都是要准备仪式和银两相送的。
这一去,也许就马革裹尸而还了。
于是,他点了点头,恭敬的退了出去。
待温良一走,温尽墨便来到八宝阁前,扭动了一下八宝阁上的麒麟玉,霎时间,一道暗门从地上打开了。
这书房底下居然还有一个密室!
这可是前所未见的啊,高明一时间有些诧异,他抬头,忍不住惊讶的看着温尽墨。
温尽墨眸光微闪,道:“你随我下来吧。”
随后,他举起一盏烛台,从楼梯上走了下去。
高明赶紧回过神来,跟在他身后。
两人一前一后往楼梯下面走去,当他们都进入暗道里后,这暗门便自动关了上去。
暗道下是一个四十平米的密室,里面放着许多卷轴,这是高明不曾来过的地方,而且看这些东西,好像有些年头了。
一块造型精致的令牌挂在墙上,因为上面镀金的那层东西年代久远,看起来已经有些黯淡无光了。
高明迟疑的看着温尽墨道:“将军,这些……”
“这些是我的家族历代传下来的卷轴,上面记录了各朝代的历史,也记录了端王的身世。”
温尽墨淡淡的说着,将烛台放到桌上,随手按了一下墙上的机关,霎时间,原本黯淡无光的密室顿时变得明亮起来。
原来这暗室里镶嵌了很多夜明珠。
温尽墨来到墙壁前,取下了墙壁上的那块令牌,随后将它交给高明,并道:“这是我的家族历代流传下来的秘密军令,只有军令才能调动暗藏在墨都的势力,这支军队共有三千人,其势力不比我们的军队弱,而且各个实力非凡,我走后,这块令牌由你代为保管,如果朝中发生了什么事,我远在边疆,必定赶不回来解决,你替我保护好墨都,和陛下的安全。”
高明顿时觉得这令牌犹如一个烫手山芋,愣在原地半天了都没有接过,反而迟疑的看着温尽墨道:“将军,既然你都知道你走了以后,墨都会出事,怎么还要离开?这分明就是敌方的调虎离山之计啊!”
高明不傻,相反的,他只是藏起了自己的智慧,实际上,这朝堂中的局势他却是看得很明白的。
听见高明这么说,温尽墨似乎一点也不意外。
他挑了挑眉,看着高明道:“我留守在墨都里面,那些人就不会动手,怎么分辨得出到底哪些是南宫莫然的人呢?朝中这么多大臣,不可能全都被南宫莫然掌控的,到时候如果出事,便能看清局势了。”
原来是这样,如此说来,温尽墨这一招就相当于撒网捕鱼了,故意拿墨都和季威当诱饵,这玩的也是够大的。
高明忍不住吞了口唾沫,也知道温尽墨是信任自己,才带自己来这里的。
于是,他点了点头,郑重其事的道:“将军放下,属下一定保护好苏姑娘和将军府,还有墨都和陛下,您尽管去吧!”
这一次出战,温尽墨没有说什么时候回来,也就是说这事连他自己也说不准。
所以高明能理解温尽墨为什么带自己来这里。
只是他没注意到,温尽墨眸中闪过一抹暗芒,只听温尽墨又道:“端王并非先帝养子,而是先帝和一个宫婢所生,那宫婢没有位分,先帝又钟爱男嗣,那时候的先帝已经年老力衰,对端王是有感情的,为了保住端王,就对外宣称他是故人遗子,抱进皇宫做养子的,而那时候,帝位之争已经开始了,端王小小年纪就展露出了非凡的智慧和计谋,陛下临听先帝遗嘱,没有对端王动手,而是将端王在十岁的时候就送去了海南之地。”
没想到那端王的身世居然是这样的,可是他也因为当时种种原因而错失了皇位,难道他对季威就没有一丁点怨恨吗?
正当高明心中疑惑的时候,却听温尽墨继续说道:“端王被陛下送到海南,陛下暗中派人保护他,让他平安长大,端王对陛下虽然无情,却一直安分乖巧,从没有踏出海南之地一步,可是他的心计手段却是一点也不输给南宫莫然的,而且这十年来,谁也不知道端王暗中养了多少兵力,又有多少高手,所以他是让人忌惮的,如果这次端王也浑水摸鱼,想从中插手一脚,对陛下动手,你无需顾念他的身份,将端王格杀勿论!”
此话一出,高明心中一凌,顿时明白了为什么端王看起来吊儿郎当,惹人烦,但将军还是对他客气三分的原因。
他接过令牌,郑重的道:“将军放心,属下一定按照您的吩咐行事!”
高明和温良不同,他虽然也尽忠温尽墨,但是处事上面却有自己的风格和想法,也有做将领的才能;而温良,似乎十分依赖温尽墨,完全把自己放到了属下的身份,对他的忠心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
所以温尽墨打算带着温良出战,继而将这个地方交给高明。
对高明说明白了一切后,温尽墨便对他点了点头,让他收好令牌后,便带着高明走了出去。
期间,温良一直守在门口,没有让人进去打扰。
不多时,温尽墨和高明推门而出,两人一前一后走了出来。
高明还是有些不舍的看向他们,道:“将军,此去一别,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你和温良要保重身体啊!”
温良愣了一下,下意识的对高明道:“你怎么像是在说些生离死别的话?”
温尽墨点了点头,一向冷漠的脸上少见的露出了笑容。
他对高明道:“你也要替我照顾好桃时,樱草那丫头你也要看护着点,等我回来。”
说着,他便和温良转身离去,府外不知何时站满了军队,两匹骏马站在门口,等待着他们的到来。
高明愣了一下,忙追上去:“将军,温良,你们现在就和兄弟们出发了吗?都不用等陛下送送你们吗?”
但凡将士出征,陛下和礼部都是要准备仪式和银两相送的。
这一去,也许就马革裹尸而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