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宴中
龙舟面积之大,比得上宫内的殿宇,中央六根金龙之柱,天花布满纹雕。
首先是上座,只设四席,自然是杨宣凝、王后宋玉致、贵妃商秀珣、还有一个就是静妃沈幽兰。
其次,能被安排到殿堂的宾客,当然是极有分量的地方人士,不过,内阁并没有派人前来,就算如此,也设了二十四席。
侯希白入内,他一身青衣,手摇折扇,举手投足之间,就有一种文采风流,倜傥不群,潇洒自如,形成了他卓尔超凡的动人气质。
“侯公子请进。”女官上前迎接。
宫里之衣,本来就以美质为上,此时又是夏天,更是轻薄,束腰低胸长裙,束出盈盈一握的纤腰,以及雪白的肌肤。
这些丽人,天生丽质,顾盼间双目眸光流转,当下就使侯希白大叹,直接拿出扇子,毫无顾忌的就画了起来。
这些丽人,各持箜篌、琵琶、横笛、腰鼓、贝等乐器,奏出悠扬音韵。
没有多少时间,宋鲁也来了,二人都知根知底,都报以笑容,相互他施礼问好。
又过了片刻,东溟夫人单美仙人和单琬晶也自上来,二女虽是母女,看似姐妹,都可以归为绝色之流,也自交流几句。
按照习惯,宴前,是允许大家交流一番,作为主人的杨宣凝只会最后才出来。
因此没有多少时间,又有一个三十余岁的儒者上前。
“原来是王先生,今日能遇,当是有幸。”宋鲁上前,施礼说着。
王通,字仲淹,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王隆,曾于隋开皇初,以国子博士待诏云龙门,向隋文帝奏《兴衰要论》七篇,“言六代之得失”,颇为隋文帝所称道。
王氏家学渊源深厚,所以王通从小就受到儒学的熏染。《中说.立命篇》有“夫子十五为人师”的记载,可见王通少年时即精通儒学,学问极好。
本来原本历史上,此人生干隋文帝开皇四年,卒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死时不过三十五岁,但是这个世界上,这人还活的好好的,当下就笑的说:“不敢不敢,我受唐王要求,怎敢怠慢,自是前来。”
就在这时,又有人哈哈笑着:“原来各位都已经来了,万望恕我来迟之罪。”
众人望了过去,就见到了梅珣,此人是南海派掌门,一身武功,也已经到达一流境界,他甚是春风得意,因为就算不如宋家鼎盛,但是他已经得知,自己被授予正五品官职,为崖州郡太守,不日上任。
虽然南海派掌控崖州郡,但是毕竟名不正,言不顺,现在就不一样了。
就在这时,已经到内的人群,突一阵哄动,原来是尚秀芳来了,尚秀芳天生丽质,行立坐卧,均是仪态万千,一颦一笑,无不能颠到众生。
她来到众人面前的时候,无不屏住呼吸。
她眸光在众人身上打个转,微笑的说着:“秀芳生性好奇,见诸位讨论得兴高采烈,忍不住过来聆听聆听。”
诸人当然知她在说笑,侯希白当下就笑着:“我们正研究今晚秀芳会否为唐王献上一曲?”
尚秀芳“噗哧”一笑,若无其事的说着:“这是当然,不过,这次秀芳也是宾客,也只有一首罢了。”
众人顿时大喜,连声说着:“一首就好,怎敢要多首呢?”
像这种色艺蔚然成大家的当世顶尖乐舞方面的高手,又不是现代那种任得圈内圈外玩弄的明星公妓,杨宣凝自然有着敬重。
侯希白又问着:“不知尚大家,在此呆上多少时间呢?据说尚大家要上西域,在下甚是盼望一起同去。”
尚秀芳追求音乐和舞蹈,投入于中,脚步遍于全国,甚至远到域外,从不在一地久留,所以侯希白才有此说。
“中土音乐源远流长,何需外求。”宋鲁不以为然的说着。
尚秀芳说着:“中土音乐源远流长,但是胡乐却可供我们借镜。如天竺、龟兹、疏勒、安国、高丽、高昌和康国的音乐都各有特色异采,尤以龟兹乐境界最高,不过,唐王给我一本七谱乐曲,与现有五音有异,秀芳正在研究,要在南林苑住上一阵。”
“南林苑?不知规模怎么样,唐王要大兴土木吗?”王通不由问着。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普遍风尚。
文人、画家参与造园,寓画意于景,寄山水为情,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阶段,推进到写意山水园阶段。
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后期的战乱状态,社会经济一度繁荣,造园之风大兴。隋炀帝“亲自看天下山水图,求胜地造宫苑”,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尚秀芳抿嘴笑着:“上林苑,自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而建,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有霸、产、泾、渭、丰、镐、牢、橘八水出入其中。三十六苑、十二宫、三十五观,不过到现在,长安虽还称上林苑,实规模不足原本十分之一。”
“南方地大人少,吴郡县五,户一万八千户,当日沈法兴与唐王战,战败,三千家受株连,兼流放于岭南,得郡中一半土地,唐王有意择吴郡而建南林苑,虽不及武帝时五县之地,也有一县之地。”
“如此说来,岂不是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王通打断了她的话。
“据我所知,尚不会,因为非一日之功,也非王上一人之事,据说,这是日后赏赐国士之爵时,领有田亩,以成世家,现已有各道学世家,二十余支,数千人,各入主其中,王先生今天得见圣上,也必赐国士爵,入主一地呢!”尚秀芳笑的说着:“秀芳今日也可得一块,以为日后之居,也是秀芳自己出钱建得,非耗国库,秀芳不求奇材异石,不求异木异草、珍禽奇兽,只要入门山水绿,林隐湖中碧,也是满意了。”
“哦,如此说来,在下也要求得十数亩地,迁得大家邻居。”侯希白合上扇子,非常感兴趣的说着。
说到这时,就又有人进来,只见此人中等个子,满腮卷曲的红胡须,正是虬髯客,身后带着二人,见此,上前说着:“我才来得,听得一二句,希白和秀芳,要建什么园子呢?”
虬髯客和杨宣凝当年称兄弟,一别之后,现在已经分开二年,想不到现在又出现了,不过此时,虬髯客仅仅还是张仲坚,而杨宣凝已经是唐王,二者可所谓悬殊。
“仲坚兄来了,正说着南林苑呢,南林苑面积虽广,总体规划也是鲁妙子主持,但是王上目前只划出太湖洞庭山为王家园林,种有茶树,王上取名碧螺春,秀芳品尝过,汤色碧绿、卷曲如螺,其香扑鼻,又种于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品质,一品定为贡茶,二品出卖,如今耗资不过万两白银。而太湖银鱼也被列为贡品,形似玉簪,色如象牙,软骨无鳞,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曾去一次,顿时心有喜欢呢!”尚秀芳笑的说着。
又问着:“这二位是谁?第一次见到呢!”
这人高挺雄伟,年在二十三四之间,长得并不英俊,但鼻梁挺宜,额头宽广,双目闪闪有神,予人既稳重又多智谋的印象,他微微一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在下李靖,见得尚大家,真是三生有幸,这是我内子红拂女。”
红拂女也是一个佳人,肌肤胜雪,仪状自有,言词气性,都是一时之选。
虬髯客笑的说:“此是我弟,我弟妹也!”
就在这时,音乐声变,这是迎王之曲,各人都连忙立起,不再言辞,果然,一个女官上前:“唐王驾到。”
在宋玉致、商秀珣、沈幽兰三女陪同,十数位侍卫跟随,杨宣凝身穿王袍,入得内来,在场的人都连忙跪下:“拜见唐王。”
“各位卿家都快快免礼,今日之宴,只论风流,不论礼数。”杨宣凝连忙笑着,走下台阶,亲自说着:“各位远道而来,有失怠慢,我真是心中不安啊!”
众人连称不敢,各自起身,虬髯客望了过去,却见杨宣凝白色王袍,肤白如雪,面如冠玉,看上去真是翩翩少年郎,但是眼波所望,黑幽而深不可测,不过一举动之中,就一下展露出一种难以描述的气度,雍容、睿智、冷静。
而在他身后的那个少年,也是一身青衣,沉稳安详,也是拱手作礼,笑而不开口说话。
诸人都知道,这少年就是锦衣卫统领李淳风。
这几年来,随着杨宣凝基业越来越大,锦衣卫的实力也随之大幅度膨胀,吸取了大量武者,已经隐然成大物。
至于御卫,个个膘悍中带着精光。
虬髯客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稍和各位说过几句,杨宣凝目光落在他身上,笑的说着:“原来是张二哥在此,二年不见,我真是非常高兴,二哥身后是?”
李靖给他锐利的目光扫过,立时生出感应,才知杨宣凝,武功实是深不可铡,当上就上前恭敬回答的说着:“小人是李靖,前日见得仲坚兄,蒙他赏识,折节为友,今日见到唐王,真是不胜荣幸。”
杨宣凝称虬髯客为二哥,李靖就不敢称自己为虬髯客之弟,这就等于是杨宣凝的弟弟甚至哥哥,如此,怎可得了?
杨宣凝神色不动,淡然笑着:“原来如此,既是二哥的朋友,必是国士,寡人真是不胜之喜。”
他心中有数,对他的见机,大觉满意,不过他到了此时此地,再怎么样历史上名臣,也是笑看闲庭,因此就又笑的说着:“各位,入座吧,今日不必多礼。”
众人轰然应是,各自入座,顿时,佳肴由丽人奉到席上来,音乐也自开出。
等各人入座,都上完菜,杨宣凝欣然说着:“在座或为寡人爱卿,或为国士,或为寡人之友,寡人真是心中充满欢喜,今日,寡人先敬各位一杯。”
众人连忙站起,受礼而饮。
一杯之后,杨宣凝又笑的说:“今天不问礼仪,但问心舒,各位可随意。”
每席,总共八道菜,唯杨宣凝有九道,多了一只,但是这时一席,多半是一人,或者夫妻同席,因此分量实是很足,一般来说,能吃一半就很了不起了,其它的也就罢了,三道菜使诸人赞不可绝口。
松鼠桂鱼,其实就是挂鱼,桂鱼肉质细嫩,骨疏刺少,经剞花、油炸后、头大口张,尾部翘起,内似翻毛,形似松鼠,浇上虾仁、笋干、番茄酱卤时还会发出嗤嗤如松鼠的叫声,一口吃上去,外脆内嫩,甜酸适口。
又有上黄金大闸蟹,个大膘肥,一开出,满是黄油,也是美味。
又上银鱼,形似玉簪,色如象牙,软骨无鳞,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之极。
开始诸人还有点拘束,但是深知杨宣凝之意的李淳风活跃气氛,宋玉致、商秀珣、沈幽兰也多说话,而虬髯客、侯希白、尚秀芳,都是风流不拘的人,也放开了,宴会气氛随之而浓,气氛登时热烈起来。
数十名歌舞伎,彩蝶般飘出来,在悠扬的鼓乐声中,载歌载舞。裙裾翻滚,长袖飘荡,身影迷人,各人都是大喜,难从她们身上移开。
酒过三巡后,杨宣凝露出思索的神色,悠然说着:“寡人已得江都,罗士信处,又得捷报,永安已下,今又有杜将军归我大唐,真是寡人之幸。”
在场的人,听了这话,都是一惊,古荆州地攻略,现在竟陵、江夏、巴陵、沔阳、永安五郡都下,几乎没有什么大的疑问了,如果不是因为隋炀帝没有死,附近郡县应该不战而降才对。
不过就算如此,古荆州之地,也指日可下,杨宣凝版图,已经超过了当年吴国,甚至有过之。
杜伏威连忙上前:“王上白手起家,一统南方,不过数年,自是天佑,臣能投效于王上,真是臣等福气,臣必为王上擒下李子通。”
“杜将军之才,寡人深信之,只要将军所到,李子通必束手就擒,等宴后三日,杜将军就可领军二万,出征,现在将军请起。”杨宣凝笑的说,见他站起,又说着:“今南方一统,当兴文事,以震汉统,今日请王先生来,就是为了此事。”
大厅内喧声立止,人人仔细听着,王通连忙站起,说着:“王上太过重看在下了,不敢如此,不过王上若有所命,自当从之。”
“寡人要兴汉统,自是要先启蒙,我愿先生,以一千字左右,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内容粗浅,琅琅上口,内容多是以歌汉统,以启迪汉人心智,日后必为天下儿童启蒙读书之首本,不知先生可愿意?”
本来历史上,三字经是宋朝时应麟所作,书中有关元明清部分为后人所加。从南宋起就被广泛用作蒙学教材,直到清末,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情真意切。备受赞誉,不能不说是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书。
王通听了,顿时大喜:“此诚我之愿也,臣拜见王上。”
三国后,五胡乱华,其实儒家已经受到严重的打击,隋朝统一后,虽对儒学的态度而言,基本上是利用与扶持。但是对比佛法来说,简直是小儿科,隋文帝出生时,就受到了冯翊般若寺受智仙尼抚养,以及僧尼大力支持,不得不传播佛法,而废天下之学,儒学在隋朝并没有真正获得恢复,更不要说有多少发展了。
隋朝儒学在三教中的地位是最低,隋朝名士李士谦三教优劣,士谦曰:“佛,日也;道,月也;儒,星也。”
可见儒学当时只是佛道二教的陪衬。
基于这种现实认识,王通一方面渴望儒学的复兴与重振,另一方面当然也不会像先前的儒者那样盲目排斥佛道,他一直想重震儒家,在他看来,杨宣凝既要兴汉统,儒学当然是首重,所以才眼巴巴的前来,并且稍有示意,就立刻表示愿意归臣。
王通生性奇特,三十岁成名后便从不与人动手。弃武从文,不授人武技,只聚徒讲学,且著作甚丰。最为人乐道者莫如他仿《春秋》着《元经》,仿《论语》成《中说》,自言其志曰:“吾于天下无去也,无从也,惟道之从”。
就是为了这个,当下杨宣凝就笑的说:“大善,寡人封先生为国士爵,位比正七品,赐田百亩,先生可潜心修书,先把这个启蒙三字经创出,为天下福。”
又说着:“尚大家一时之选,也为国士,愿大家为我培养歌舞之人,孔子称乐为重,今日寡人也如此。”
说到这里,他心中充满了喜悦。
首先是上座,只设四席,自然是杨宣凝、王后宋玉致、贵妃商秀珣、还有一个就是静妃沈幽兰。
其次,能被安排到殿堂的宾客,当然是极有分量的地方人士,不过,内阁并没有派人前来,就算如此,也设了二十四席。
侯希白入内,他一身青衣,手摇折扇,举手投足之间,就有一种文采风流,倜傥不群,潇洒自如,形成了他卓尔超凡的动人气质。
“侯公子请进。”女官上前迎接。
宫里之衣,本来就以美质为上,此时又是夏天,更是轻薄,束腰低胸长裙,束出盈盈一握的纤腰,以及雪白的肌肤。
这些丽人,天生丽质,顾盼间双目眸光流转,当下就使侯希白大叹,直接拿出扇子,毫无顾忌的就画了起来。
这些丽人,各持箜篌、琵琶、横笛、腰鼓、贝等乐器,奏出悠扬音韵。
没有多少时间,宋鲁也来了,二人都知根知底,都报以笑容,相互他施礼问好。
又过了片刻,东溟夫人单美仙人和单琬晶也自上来,二女虽是母女,看似姐妹,都可以归为绝色之流,也自交流几句。
按照习惯,宴前,是允许大家交流一番,作为主人的杨宣凝只会最后才出来。
因此没有多少时间,又有一个三十余岁的儒者上前。
“原来是王先生,今日能遇,当是有幸。”宋鲁上前,施礼说着。
王通,字仲淹,出生在官宦世家,其父王隆,曾于隋开皇初,以国子博士待诏云龙门,向隋文帝奏《兴衰要论》七篇,“言六代之得失”,颇为隋文帝所称道。
王氏家学渊源深厚,所以王通从小就受到儒学的熏染。《中说.立命篇》有“夫子十五为人师”的记载,可见王通少年时即精通儒学,学问极好。
本来原本历史上,此人生干隋文帝开皇四年,卒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死时不过三十五岁,但是这个世界上,这人还活的好好的,当下就笑的说:“不敢不敢,我受唐王要求,怎敢怠慢,自是前来。”
就在这时,又有人哈哈笑着:“原来各位都已经来了,万望恕我来迟之罪。”
众人望了过去,就见到了梅珣,此人是南海派掌门,一身武功,也已经到达一流境界,他甚是春风得意,因为就算不如宋家鼎盛,但是他已经得知,自己被授予正五品官职,为崖州郡太守,不日上任。
虽然南海派掌控崖州郡,但是毕竟名不正,言不顺,现在就不一样了。
就在这时,已经到内的人群,突一阵哄动,原来是尚秀芳来了,尚秀芳天生丽质,行立坐卧,均是仪态万千,一颦一笑,无不能颠到众生。
她来到众人面前的时候,无不屏住呼吸。
她眸光在众人身上打个转,微笑的说着:“秀芳生性好奇,见诸位讨论得兴高采烈,忍不住过来聆听聆听。”
诸人当然知她在说笑,侯希白当下就笑着:“我们正研究今晚秀芳会否为唐王献上一曲?”
尚秀芳“噗哧”一笑,若无其事的说着:“这是当然,不过,这次秀芳也是宾客,也只有一首罢了。”
众人顿时大喜,连声说着:“一首就好,怎敢要多首呢?”
像这种色艺蔚然成大家的当世顶尖乐舞方面的高手,又不是现代那种任得圈内圈外玩弄的明星公妓,杨宣凝自然有着敬重。
侯希白又问着:“不知尚大家,在此呆上多少时间呢?据说尚大家要上西域,在下甚是盼望一起同去。”
尚秀芳追求音乐和舞蹈,投入于中,脚步遍于全国,甚至远到域外,从不在一地久留,所以侯希白才有此说。
“中土音乐源远流长,何需外求。”宋鲁不以为然的说着。
尚秀芳说着:“中土音乐源远流长,但是胡乐却可供我们借镜。如天竺、龟兹、疏勒、安国、高丽、高昌和康国的音乐都各有特色异采,尤以龟兹乐境界最高,不过,唐王给我一本七谱乐曲,与现有五音有异,秀芳正在研究,要在南林苑住上一阵。”
“南林苑?不知规模怎么样,唐王要大兴土木吗?”王通不由问着。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社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士大夫阶层追求自然环境美,游历名山大川成为社会上层普遍风尚。
文人、画家参与造园,寓画意于景,寄山水为情,造园艺术从自然山水园阶段,推进到写意山水园阶段。
隋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后期的战乱状态,社会经济一度繁荣,造园之风大兴。隋炀帝“亲自看天下山水图,求胜地造宫苑”,兴师动众,劳民伤财。
尚秀芳抿嘴笑着:“上林苑,自汉武帝刘彻于建元二年而建,跨长安、咸宁、周至、户县、蓝田五县县境,纵横300里,有霸、产、泾、渭、丰、镐、牢、橘八水出入其中。三十六苑、十二宫、三十五观,不过到现在,长安虽还称上林苑,实规模不足原本十分之一。”
“南方地大人少,吴郡县五,户一万八千户,当日沈法兴与唐王战,战败,三千家受株连,兼流放于岭南,得郡中一半土地,唐王有意择吴郡而建南林苑,虽不及武帝时五县之地,也有一县之地。”
“如此说来,岂不是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王通打断了她的话。
“据我所知,尚不会,因为非一日之功,也非王上一人之事,据说,这是日后赏赐国士之爵时,领有田亩,以成世家,现已有各道学世家,二十余支,数千人,各入主其中,王先生今天得见圣上,也必赐国士爵,入主一地呢!”尚秀芳笑的说着:“秀芳今日也可得一块,以为日后之居,也是秀芳自己出钱建得,非耗国库,秀芳不求奇材异石,不求异木异草、珍禽奇兽,只要入门山水绿,林隐湖中碧,也是满意了。”
“哦,如此说来,在下也要求得十数亩地,迁得大家邻居。”侯希白合上扇子,非常感兴趣的说着。
说到这时,就又有人进来,只见此人中等个子,满腮卷曲的红胡须,正是虬髯客,身后带着二人,见此,上前说着:“我才来得,听得一二句,希白和秀芳,要建什么园子呢?”
虬髯客和杨宣凝当年称兄弟,一别之后,现在已经分开二年,想不到现在又出现了,不过此时,虬髯客仅仅还是张仲坚,而杨宣凝已经是唐王,二者可所谓悬殊。
“仲坚兄来了,正说着南林苑呢,南林苑面积虽广,总体规划也是鲁妙子主持,但是王上目前只划出太湖洞庭山为王家园林,种有茶树,王上取名碧螺春,秀芳品尝过,汤色碧绿、卷曲如螺,其香扑鼻,又种于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等果木,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花窨茶味,陶冶品质,一品定为贡茶,二品出卖,如今耗资不过万两白银。而太湖银鱼也被列为贡品,形似玉簪,色如象牙,软骨无鳞,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曾去一次,顿时心有喜欢呢!”尚秀芳笑的说着。
又问着:“这二位是谁?第一次见到呢!”
这人高挺雄伟,年在二十三四之间,长得并不英俊,但鼻梁挺宜,额头宽广,双目闪闪有神,予人既稳重又多智谋的印象,他微微一笑,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齿:“在下李靖,见得尚大家,真是三生有幸,这是我内子红拂女。”
红拂女也是一个佳人,肌肤胜雪,仪状自有,言词气性,都是一时之选。
虬髯客笑的说:“此是我弟,我弟妹也!”
就在这时,音乐声变,这是迎王之曲,各人都连忙立起,不再言辞,果然,一个女官上前:“唐王驾到。”
在宋玉致、商秀珣、沈幽兰三女陪同,十数位侍卫跟随,杨宣凝身穿王袍,入得内来,在场的人都连忙跪下:“拜见唐王。”
“各位卿家都快快免礼,今日之宴,只论风流,不论礼数。”杨宣凝连忙笑着,走下台阶,亲自说着:“各位远道而来,有失怠慢,我真是心中不安啊!”
众人连称不敢,各自起身,虬髯客望了过去,却见杨宣凝白色王袍,肤白如雪,面如冠玉,看上去真是翩翩少年郎,但是眼波所望,黑幽而深不可测,不过一举动之中,就一下展露出一种难以描述的气度,雍容、睿智、冷静。
而在他身后的那个少年,也是一身青衣,沉稳安详,也是拱手作礼,笑而不开口说话。
诸人都知道,这少年就是锦衣卫统领李淳风。
这几年来,随着杨宣凝基业越来越大,锦衣卫的实力也随之大幅度膨胀,吸取了大量武者,已经隐然成大物。
至于御卫,个个膘悍中带着精光。
虬髯客心中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稍和各位说过几句,杨宣凝目光落在他身上,笑的说着:“原来是张二哥在此,二年不见,我真是非常高兴,二哥身后是?”
李靖给他锐利的目光扫过,立时生出感应,才知杨宣凝,武功实是深不可铡,当上就上前恭敬回答的说着:“小人是李靖,前日见得仲坚兄,蒙他赏识,折节为友,今日见到唐王,真是不胜荣幸。”
杨宣凝称虬髯客为二哥,李靖就不敢称自己为虬髯客之弟,这就等于是杨宣凝的弟弟甚至哥哥,如此,怎可得了?
杨宣凝神色不动,淡然笑着:“原来如此,既是二哥的朋友,必是国士,寡人真是不胜之喜。”
他心中有数,对他的见机,大觉满意,不过他到了此时此地,再怎么样历史上名臣,也是笑看闲庭,因此就又笑的说着:“各位,入座吧,今日不必多礼。”
众人轰然应是,各自入座,顿时,佳肴由丽人奉到席上来,音乐也自开出。
等各人入座,都上完菜,杨宣凝欣然说着:“在座或为寡人爱卿,或为国士,或为寡人之友,寡人真是心中充满欢喜,今日,寡人先敬各位一杯。”
众人连忙站起,受礼而饮。
一杯之后,杨宣凝又笑的说:“今天不问礼仪,但问心舒,各位可随意。”
每席,总共八道菜,唯杨宣凝有九道,多了一只,但是这时一席,多半是一人,或者夫妻同席,因此分量实是很足,一般来说,能吃一半就很了不起了,其它的也就罢了,三道菜使诸人赞不可绝口。
松鼠桂鱼,其实就是挂鱼,桂鱼肉质细嫩,骨疏刺少,经剞花、油炸后、头大口张,尾部翘起,内似翻毛,形似松鼠,浇上虾仁、笋干、番茄酱卤时还会发出嗤嗤如松鼠的叫声,一口吃上去,外脆内嫩,甜酸适口。
又有上黄金大闸蟹,个大膘肥,一开出,满是黄油,也是美味。
又上银鱼,形似玉簪,色如象牙,软骨无鳞,肉质细嫩,味道鲜美之极。
开始诸人还有点拘束,但是深知杨宣凝之意的李淳风活跃气氛,宋玉致、商秀珣、沈幽兰也多说话,而虬髯客、侯希白、尚秀芳,都是风流不拘的人,也放开了,宴会气氛随之而浓,气氛登时热烈起来。
数十名歌舞伎,彩蝶般飘出来,在悠扬的鼓乐声中,载歌载舞。裙裾翻滚,长袖飘荡,身影迷人,各人都是大喜,难从她们身上移开。
酒过三巡后,杨宣凝露出思索的神色,悠然说着:“寡人已得江都,罗士信处,又得捷报,永安已下,今又有杜将军归我大唐,真是寡人之幸。”
在场的人,听了这话,都是一惊,古荆州地攻略,现在竟陵、江夏、巴陵、沔阳、永安五郡都下,几乎没有什么大的疑问了,如果不是因为隋炀帝没有死,附近郡县应该不战而降才对。
不过就算如此,古荆州之地,也指日可下,杨宣凝版图,已经超过了当年吴国,甚至有过之。
杜伏威连忙上前:“王上白手起家,一统南方,不过数年,自是天佑,臣能投效于王上,真是臣等福气,臣必为王上擒下李子通。”
“杜将军之才,寡人深信之,只要将军所到,李子通必束手就擒,等宴后三日,杜将军就可领军二万,出征,现在将军请起。”杨宣凝笑的说,见他站起,又说着:“今南方一统,当兴文事,以震汉统,今日请王先生来,就是为了此事。”
大厅内喧声立止,人人仔细听着,王通连忙站起,说着:“王上太过重看在下了,不敢如此,不过王上若有所命,自当从之。”
“寡人要兴汉统,自是要先启蒙,我愿先生,以一千字左右,三字一句,四句一组,内容粗浅,琅琅上口,内容多是以歌汉统,以启迪汉人心智,日后必为天下儿童启蒙读书之首本,不知先生可愿意?”
本来历史上,三字经是宋朝时应麟所作,书中有关元明清部分为后人所加。从南宋起就被广泛用作蒙学教材,直到清末,文笔自然流畅,朴实无华,深入浅出,情真意切。备受赞誉,不能不说是影响最大、最有代表性的书。
王通听了,顿时大喜:“此诚我之愿也,臣拜见王上。”
三国后,五胡乱华,其实儒家已经受到严重的打击,隋朝统一后,虽对儒学的态度而言,基本上是利用与扶持。但是对比佛法来说,简直是小儿科,隋文帝出生时,就受到了冯翊般若寺受智仙尼抚养,以及僧尼大力支持,不得不传播佛法,而废天下之学,儒学在隋朝并没有真正获得恢复,更不要说有多少发展了。
隋朝儒学在三教中的地位是最低,隋朝名士李士谦三教优劣,士谦曰:“佛,日也;道,月也;儒,星也。”
可见儒学当时只是佛道二教的陪衬。
基于这种现实认识,王通一方面渴望儒学的复兴与重振,另一方面当然也不会像先前的儒者那样盲目排斥佛道,他一直想重震儒家,在他看来,杨宣凝既要兴汉统,儒学当然是首重,所以才眼巴巴的前来,并且稍有示意,就立刻表示愿意归臣。
王通生性奇特,三十岁成名后便从不与人动手。弃武从文,不授人武技,只聚徒讲学,且著作甚丰。最为人乐道者莫如他仿《春秋》着《元经》,仿《论语》成《中说》,自言其志曰:“吾于天下无去也,无从也,惟道之从”。
就是为了这个,当下杨宣凝就笑的说:“大善,寡人封先生为国士爵,位比正七品,赐田百亩,先生可潜心修书,先把这个启蒙三字经创出,为天下福。”
又说着:“尚大家一时之选,也为国士,愿大家为我培养歌舞之人,孔子称乐为重,今日寡人也如此。”
说到这里,他心中充满了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