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顾立春笑着说道:“经过调查研究,我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你的厨艺差是因为没有一个好师傅。从今天起,我来引导你监督你。加油吧,老赵同志。你不能知难而退,做为长辈要为家中的小辈竖立榜样。”
赵志军苦笑不语。
回到家里,顾立春就开始行动起来,他坐在厨房里指挥赵志军和面揉面擀面条,他们今晚吃打卤面。
“按比例和好面,使劲揉,你力气大,正好发挥自己的长处,这种活熟能生巧。”
孩子们放学回来,一看是赵志军下厨,家里一片哀嚎。
“完了完了,今天得挨饿了。还不如去吃食堂。”
赵志军气得举着擀面杖出来把两个儿子吓跑了。
孩子们离开后,赵志军突然问道:“革委会的事你打算怎么处理?”
顾立春实话实说:“还没想好,你不用担心,我能解决。”
赵志军说:“我知道你能解决,可是咱们现在是一家人,就得有一家人的样子。”
顾立春了解赵志军的性格,倒也不意外他这么说,问道:“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赵志军冷笑道:“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像他们这帮造反派,你要不就不反击,一旦动手就得把他们彻底除掉。他们这帮人太了太多伤天害理的事,你们住的这栋房子的前房东就是被他们活活逼死的。”
赵志军忍不住感慨一句:“可惜了,挺好的一对夫妻,既有工作能力,性格也好。”
顾立春沉默了一会儿,才沉声说道:“赵叔,我知道了。”
赵志军沉思片刻,又补充一句:“别什么事都自己撑着,咱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我觉得姓李的倒不足为虑,你倒要小心那个姓毕的,不叫的狗才最可怕。”
顾立春点头:“我也觉得那个姓毕的更可怕。”
他们正说着话,田三红下班回来了。她也从别人嘴里知道了革委会的事,一路火急火燎地赶回来。
顾立春反过来安慰田三红:“妈,你放心好了,你儿子多聪明,小小几个苍蝇,我拿拖鞋都能拍死它们。”
田三红苦笑道:“立春,你还是当心点儿,那可是革委会啊。”
说着话,她看向赵志军,还没开口,赵志军就主动说道:“咱们是一家人,自然是有难同当,你不用操心,好好养胎。”
说不操心那是不可能的,不过,田三红知道自己帮不了多少忙,她只能先稳住自己和家里,不能再让儿子替自个儿操心。
三人合作,不多时饭就做好了,肉丁打卤面,再配上几道小菜,面条劲道,肉丁香,孩子们吃得大呼过瘾。
他们吃饱喝足,终于给了赵志军一个还算公平的评价。
赵明亮先发言:“爸,原来你擀面条的水平不错。”
小满接着说道:“赵叔,我哥说,男同志在做饭上有天分,你看食堂的大师傅都是男同志,我觉得你也是有天赋的,就是没挖掘出来。”
立夏点头认可:“我赞成小满的话,反正我煮的粥挺好喝的。”
立冬一听这话顿时激动起来:“真的吗?真的吗?那就是说我以后还是可以进食堂工作的?”
大家集体沉默,这谁敢保证?
只有最小的赵明华比较善良,好声安慰立冬:“立冬哥,你不要灰心。你肯定能行的。”
田三红笑吟吟地看着孩子们,本来她还担心过两家孩子的相处问题,事实证明,孩子们处得很好,就算偶尔有些小矛盾,他们也能及时处理好。这主要归功于立夏小满和赵明亮三个大孩子,三人都比较早熟,明理懂事。
赵志军也很满意,两个儿子与顾家的四个孩子打成一片,六个孩子每天一起上学放学,互相帮助。在学校里偶尔被人欺负也是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两个儿子越来越活泼开朗,特别是小儿子赵明华,身体越来越好,从小瘦子变成了结实的小胖墩。明年夏天,家里又要添一个新成员。他喜欢这个温暖有趣的大家庭,当然不允许任何人来破坏家里的和谐与平静。
吃完饭,几个孩子主动去收拾碗筷,这也是他们家里不成文的规矩,所有人都要做家务干活,小孩子有小孩子的活,时间一长,孩子们都习惯了。吃完饭都主动帮忙,小满还弄了个值日表,六个人分成三组。每组两天,星期天大家集体劳动。
赵志军披上军大衣,对田三红说道:“三红,我出去找哥们呆会儿,你困了就睡,不用等我。”
田三红道点头表示知道了。
顾立春回到自己房间里,找出他那两本记录着李组长张路和毕主任罪行的笔记本。
拿着笔在纸上写写划划,他得归纳总结一下,怎样才把这些消息利用起来。
本来,他原本的打算是一步步来,先处理掉李组长,接着是张副主任,最后再是毕主任。可是赵志军提醒得对,打蛇不死要受其害,他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必须要狠。
顾立春正在推敲方案时,突然听见有人在敲门,他出来时,立冬已经开了门,吴胖、赵高、孙厚玉、金发、王铁都来了。
赵高说道:“小孟也想让,我没让,觉得在这个节骨眼上,他是别来你家好。”
顾立春道:“也行,大家去我屋里。”
顾立春还让立冬立夏拿来了几个杯子,小满和小雨大方地贡献了自己的零食出来。
众人涌入顾立春的房间,一边喝着热水就着零食,开始讨论起今天的主题。
孙厚玉发说:“顾哥,我叫大家来的目的是商量一下,怎么对付那帮孙子。”
吴胖咔嚓咬了一口饼干,说道:“我也觉得这帮儿子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孙厚玉自从跟着老袁混了一段时间后,说话行事也变了不少,他说:“顾哥,我们要做一个周全缜密的计划。既能让这帮家伙翻不了身,也要把我们干净地摘出来。”
顾立春自然赞同这个说法,他把目光投向金发和王铁:“你们俩怎么样?”
金发苦着脸说道:“顾哥,我觉着毕主任和张副主任开始怀疑我了。”
王铁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恐惧:“顾哥,我更完了,我感觉李组长似乎知道了,他跟我说话时,我总觉得他话里有话,在试探什么。”
顾立春先安抚这两人:“都稳住,别急。一急就容易乱了阵脚。我已经有办法了,只是为了更稳妥,我还需要补充一些细节。你们最近不用干别的,就专门搜集证据。”
两人一起点头:“好的,顾哥。”
大家伙你一句我一句地开始商量对策,虽然他们没想到特别好的办法,但着实拓展了顾立春的思路。
他心头的一些想法越来越清晰,不过还需要一些重要的证据和道具。
他不急,也不能急。反正邓场说他临走前会跟毕主任谈谈,他还有时间来布置。
赵高吴胖他们在顾家待到九点半才回去,他们刚走,赵志军带着一身寒气进来了。
顾立春看到赵志军又回来,就说:“我妈回你们屋去了。”
赵志军摆摆手:“我是来找你的,问你个事,咱们五场今年冬天收了盖房子,还有兴修水利之类的规划吗?要是没有,我打算跟你妈请几天假,去省城转一圈,带你妈逛逛,也顺便看看明光他叔他姑。”
顾立春想反问道:“邓场过几天要出门学习,你也知道了吧?”
赵志军点头:“他说了,还说他离开后,由你代理副场长的工作,要我有什么事跟你商量。”
顾立春心里默默盘算着,五场的几块大田周围水渠,排水沟都有。要是正常年份,这些水种设施够用了。但是万一气候异常就不够用了。
气候?年份?现在是73年底,明年是74年。顾立春似乎想起了什么,心里一沉。
他依稀记得书中写道,74年的春夏有干旱,好像还影响到小麦的生长情况。
赵志军见顾立春在蹙眉沉思,也不着急,静静地在一旁等着。顾立春胡思乱想一会儿,回过神来发现赵志军还在,只好歉意地笑笑:“我这赶鸭子上架当代理副场长,脑子还没转换过来,你容我先想想,过两天给你答复。”
赵志军不在意地笑道:“不急,你慢慢想,我回去了。”
赵志军离开后,顾立春已经打定主意,明天让赵高去总场气象站把近几年的气象数据要过来一份,如果要搞水利建设,那可是一件大工程,五场的职工和家属都得参加,他得拿出让人信服的数据和理由。
顾立春是蜡烛两头烧,既要忙着场里的事务,又得抽空想办法对付革委会。
屋漏偏逢连阴雨,偏偏家里也有出事了。两天后的中午,陆大爷托人送来的封信。信是匿名,但一看就知道是陈禹写的,信写得很简单:“二奶奶摔倒了,你有空回来看看她。还有,我请求你一件事。如果我回不来,请帮我照顾一下我爷爷奶奶。”
第131章 你这是恩将仇报
顾立春一看到信, 不由得心乱起来,二奶奶摔了,老年人骨头脆, 万一骨折就麻烦了。她一个人在家也没人照顾, 得赶紧去看看,最好把她接过来。
还有,陈禹这话的意思是他出什么事了?所以才把爷爷奶奶托付给他。
这两件事都不太好处理, 顾立春一时半会也顾不上再对付李组长了。
他对孙厚玉和金发等人说道:“我奶奶摔了,我得回顾家村一趟。计划暂时中止,你们先想想办法弄点事,最好让姓李的无暇注意咱们。等我腾出手再对付他。”
大家忙关切地问二奶奶的事, 顾立春道:“信上说不严重, 估计就是冬天地上结冰,路滑不小心摔倒了。我先回去看看再说。”
孙厚玉道:“顾哥,你放心地回吧, 我想到办法了。我保证让那家伙十天半月起不来。’
“行,注意分寸。”
顾立春骑上自行车回场办, 去基建科找赵志军,他人不在。
顾立春只好托陈洁给他留话, 就说自己回顾家村了, 今天晚上不回来了。
接着他又去后勤科请假,最后才去找邓场, 没想到邓场也不在, 他只好托白大姐传话。
做完这些, 顾立春才飞快地回家,换了身厚衣裳,戴上帽子手套, 拿着钱,出农场往顾家村骑去。
冬日的寒风吹在脸上跟刀子似的,生疼生疼的。顾立春有些后悔自己只戴了帽子,没有围围巾。
路上时不时地会有碎冰,他也不敢骑得太快,就这样,骑了一个多小时,天将黑时才进村子。
淡紫色的暮霭笼罩着整个村庄,炊烟袅袅,时不时传来几声狗吠声,一派宁静祥和。
顾立春一路穿过村子,天黑加上是冬天,路上人少,几乎没遇到熟人。
他先去了二奶奶家,院子里冷冷清清的,只有右边房间里有灯光。
他推门进去,就看见二奶奶正在灯光下缝衣服。
顾立春叫了声:“二奶奶。”
二奶奶闻言一愣,抬头见是顾立春,面露惊讶:“立春你咋回来了?”
顾立春走到床前,关心地问:“摔到哪儿了?感觉怎样?我明天带你去医院查查。”
二奶奶连连摆手:“不用查了,卫生所的大夫来看了,说没有骨折,就是走路不方便,我歇几天就好了。”
顾立春掀开被子,查看伤势,摔的是左腿,小腿处肿得老高,上面还有一片淤青。
二奶奶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说她这几天的饭菜都是邻居们轮流送的,其中左大娘一家出力最多。
二奶奶语气复杂:“你左大娘这人吧,怎么说呢,有时嘴挺碎,有时又挺热心,这次他们家没少帮忙,她儿子儿媳妇都是很不错的人。”
提起这人,顾立春也是一脸无奈,不过想起她对二奶奶的帮助,他还是挺感激的,有时远亲真的不如近邻。
二奶奶得知顾立春还没吃饭,就说:“家里什么都有,你自己去做点饭吃。”
顾立春问二奶奶想吃什么,她摇头:“我吃过了,你刘大娘送的豆面条。”
顾立春去厨房,给自己做了一大碗疙瘩汤,这大冷的天,喝一碗热汤,全身都跟着暖和起来。
他在屋里生了个火盆,屋子顿时暖和许多,反正乡下房子四处都是缝隙,通风好,也不担心二氧化碳中毒。
烤着火,顾立春顺便问起了陈禹的事。
赵志军苦笑不语。
回到家里,顾立春就开始行动起来,他坐在厨房里指挥赵志军和面揉面擀面条,他们今晚吃打卤面。
“按比例和好面,使劲揉,你力气大,正好发挥自己的长处,这种活熟能生巧。”
孩子们放学回来,一看是赵志军下厨,家里一片哀嚎。
“完了完了,今天得挨饿了。还不如去吃食堂。”
赵志军气得举着擀面杖出来把两个儿子吓跑了。
孩子们离开后,赵志军突然问道:“革委会的事你打算怎么处理?”
顾立春实话实说:“还没想好,你不用担心,我能解决。”
赵志军说:“我知道你能解决,可是咱们现在是一家人,就得有一家人的样子。”
顾立春了解赵志军的性格,倒也不意外他这么说,问道:“那你有什么好办法?”
赵志军冷笑道:“打蛇不死,反受其害,像他们这帮造反派,你要不就不反击,一旦动手就得把他们彻底除掉。他们这帮人太了太多伤天害理的事,你们住的这栋房子的前房东就是被他们活活逼死的。”
赵志军忍不住感慨一句:“可惜了,挺好的一对夫妻,既有工作能力,性格也好。”
顾立春沉默了一会儿,才沉声说道:“赵叔,我知道了。”
赵志军沉思片刻,又补充一句:“别什么事都自己撑着,咱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我觉得姓李的倒不足为虑,你倒要小心那个姓毕的,不叫的狗才最可怕。”
顾立春点头:“我也觉得那个姓毕的更可怕。”
他们正说着话,田三红下班回来了。她也从别人嘴里知道了革委会的事,一路火急火燎地赶回来。
顾立春反过来安慰田三红:“妈,你放心好了,你儿子多聪明,小小几个苍蝇,我拿拖鞋都能拍死它们。”
田三红苦笑道:“立春,你还是当心点儿,那可是革委会啊。”
说着话,她看向赵志军,还没开口,赵志军就主动说道:“咱们是一家人,自然是有难同当,你不用操心,好好养胎。”
说不操心那是不可能的,不过,田三红知道自己帮不了多少忙,她只能先稳住自己和家里,不能再让儿子替自个儿操心。
三人合作,不多时饭就做好了,肉丁打卤面,再配上几道小菜,面条劲道,肉丁香,孩子们吃得大呼过瘾。
他们吃饱喝足,终于给了赵志军一个还算公平的评价。
赵明亮先发言:“爸,原来你擀面条的水平不错。”
小满接着说道:“赵叔,我哥说,男同志在做饭上有天分,你看食堂的大师傅都是男同志,我觉得你也是有天赋的,就是没挖掘出来。”
立夏点头认可:“我赞成小满的话,反正我煮的粥挺好喝的。”
立冬一听这话顿时激动起来:“真的吗?真的吗?那就是说我以后还是可以进食堂工作的?”
大家集体沉默,这谁敢保证?
只有最小的赵明华比较善良,好声安慰立冬:“立冬哥,你不要灰心。你肯定能行的。”
田三红笑吟吟地看着孩子们,本来她还担心过两家孩子的相处问题,事实证明,孩子们处得很好,就算偶尔有些小矛盾,他们也能及时处理好。这主要归功于立夏小满和赵明亮三个大孩子,三人都比较早熟,明理懂事。
赵志军也很满意,两个儿子与顾家的四个孩子打成一片,六个孩子每天一起上学放学,互相帮助。在学校里偶尔被人欺负也是团结起来一致对外。两个儿子越来越活泼开朗,特别是小儿子赵明华,身体越来越好,从小瘦子变成了结实的小胖墩。明年夏天,家里又要添一个新成员。他喜欢这个温暖有趣的大家庭,当然不允许任何人来破坏家里的和谐与平静。
吃完饭,几个孩子主动去收拾碗筷,这也是他们家里不成文的规矩,所有人都要做家务干活,小孩子有小孩子的活,时间一长,孩子们都习惯了。吃完饭都主动帮忙,小满还弄了个值日表,六个人分成三组。每组两天,星期天大家集体劳动。
赵志军披上军大衣,对田三红说道:“三红,我出去找哥们呆会儿,你困了就睡,不用等我。”
田三红道点头表示知道了。
顾立春回到自己房间里,找出他那两本记录着李组长张路和毕主任罪行的笔记本。
拿着笔在纸上写写划划,他得归纳总结一下,怎样才把这些消息利用起来。
本来,他原本的打算是一步步来,先处理掉李组长,接着是张副主任,最后再是毕主任。可是赵志军提醒得对,打蛇不死要受其害,他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必须要狠。
顾立春正在推敲方案时,突然听见有人在敲门,他出来时,立冬已经开了门,吴胖、赵高、孙厚玉、金发、王铁都来了。
赵高说道:“小孟也想让,我没让,觉得在这个节骨眼上,他是别来你家好。”
顾立春道:“也行,大家去我屋里。”
顾立春还让立冬立夏拿来了几个杯子,小满和小雨大方地贡献了自己的零食出来。
众人涌入顾立春的房间,一边喝着热水就着零食,开始讨论起今天的主题。
孙厚玉发说:“顾哥,我叫大家来的目的是商量一下,怎么对付那帮孙子。”
吴胖咔嚓咬了一口饼干,说道:“我也觉得这帮儿子们的好日子到头了。”
孙厚玉自从跟着老袁混了一段时间后,说话行事也变了不少,他说:“顾哥,我们要做一个周全缜密的计划。既能让这帮家伙翻不了身,也要把我们干净地摘出来。”
顾立春自然赞同这个说法,他把目光投向金发和王铁:“你们俩怎么样?”
金发苦着脸说道:“顾哥,我觉着毕主任和张副主任开始怀疑我了。”
王铁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恐惧:“顾哥,我更完了,我感觉李组长似乎知道了,他跟我说话时,我总觉得他话里有话,在试探什么。”
顾立春先安抚这两人:“都稳住,别急。一急就容易乱了阵脚。我已经有办法了,只是为了更稳妥,我还需要补充一些细节。你们最近不用干别的,就专门搜集证据。”
两人一起点头:“好的,顾哥。”
大家伙你一句我一句地开始商量对策,虽然他们没想到特别好的办法,但着实拓展了顾立春的思路。
他心头的一些想法越来越清晰,不过还需要一些重要的证据和道具。
他不急,也不能急。反正邓场说他临走前会跟毕主任谈谈,他还有时间来布置。
赵高吴胖他们在顾家待到九点半才回去,他们刚走,赵志军带着一身寒气进来了。
顾立春看到赵志军又回来,就说:“我妈回你们屋去了。”
赵志军摆摆手:“我是来找你的,问你个事,咱们五场今年冬天收了盖房子,还有兴修水利之类的规划吗?要是没有,我打算跟你妈请几天假,去省城转一圈,带你妈逛逛,也顺便看看明光他叔他姑。”
顾立春想反问道:“邓场过几天要出门学习,你也知道了吧?”
赵志军点头:“他说了,还说他离开后,由你代理副场长的工作,要我有什么事跟你商量。”
顾立春心里默默盘算着,五场的几块大田周围水渠,排水沟都有。要是正常年份,这些水种设施够用了。但是万一气候异常就不够用了。
气候?年份?现在是73年底,明年是74年。顾立春似乎想起了什么,心里一沉。
他依稀记得书中写道,74年的春夏有干旱,好像还影响到小麦的生长情况。
赵志军见顾立春在蹙眉沉思,也不着急,静静地在一旁等着。顾立春胡思乱想一会儿,回过神来发现赵志军还在,只好歉意地笑笑:“我这赶鸭子上架当代理副场长,脑子还没转换过来,你容我先想想,过两天给你答复。”
赵志军不在意地笑道:“不急,你慢慢想,我回去了。”
赵志军离开后,顾立春已经打定主意,明天让赵高去总场气象站把近几年的气象数据要过来一份,如果要搞水利建设,那可是一件大工程,五场的职工和家属都得参加,他得拿出让人信服的数据和理由。
顾立春是蜡烛两头烧,既要忙着场里的事务,又得抽空想办法对付革委会。
屋漏偏逢连阴雨,偏偏家里也有出事了。两天后的中午,陆大爷托人送来的封信。信是匿名,但一看就知道是陈禹写的,信写得很简单:“二奶奶摔倒了,你有空回来看看她。还有,我请求你一件事。如果我回不来,请帮我照顾一下我爷爷奶奶。”
第131章 你这是恩将仇报
顾立春一看到信, 不由得心乱起来,二奶奶摔了,老年人骨头脆, 万一骨折就麻烦了。她一个人在家也没人照顾, 得赶紧去看看,最好把她接过来。
还有,陈禹这话的意思是他出什么事了?所以才把爷爷奶奶托付给他。
这两件事都不太好处理, 顾立春一时半会也顾不上再对付李组长了。
他对孙厚玉和金发等人说道:“我奶奶摔了,我得回顾家村一趟。计划暂时中止,你们先想想办法弄点事,最好让姓李的无暇注意咱们。等我腾出手再对付他。”
大家忙关切地问二奶奶的事, 顾立春道:“信上说不严重, 估计就是冬天地上结冰,路滑不小心摔倒了。我先回去看看再说。”
孙厚玉道:“顾哥,你放心地回吧, 我想到办法了。我保证让那家伙十天半月起不来。’
“行,注意分寸。”
顾立春骑上自行车回场办, 去基建科找赵志军,他人不在。
顾立春只好托陈洁给他留话, 就说自己回顾家村了, 今天晚上不回来了。
接着他又去后勤科请假,最后才去找邓场, 没想到邓场也不在, 他只好托白大姐传话。
做完这些, 顾立春才飞快地回家,换了身厚衣裳,戴上帽子手套, 拿着钱,出农场往顾家村骑去。
冬日的寒风吹在脸上跟刀子似的,生疼生疼的。顾立春有些后悔自己只戴了帽子,没有围围巾。
路上时不时地会有碎冰,他也不敢骑得太快,就这样,骑了一个多小时,天将黑时才进村子。
淡紫色的暮霭笼罩着整个村庄,炊烟袅袅,时不时传来几声狗吠声,一派宁静祥和。
顾立春一路穿过村子,天黑加上是冬天,路上人少,几乎没遇到熟人。
他先去了二奶奶家,院子里冷冷清清的,只有右边房间里有灯光。
他推门进去,就看见二奶奶正在灯光下缝衣服。
顾立春叫了声:“二奶奶。”
二奶奶闻言一愣,抬头见是顾立春,面露惊讶:“立春你咋回来了?”
顾立春走到床前,关心地问:“摔到哪儿了?感觉怎样?我明天带你去医院查查。”
二奶奶连连摆手:“不用查了,卫生所的大夫来看了,说没有骨折,就是走路不方便,我歇几天就好了。”
顾立春掀开被子,查看伤势,摔的是左腿,小腿处肿得老高,上面还有一片淤青。
二奶奶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说她这几天的饭菜都是邻居们轮流送的,其中左大娘一家出力最多。
二奶奶语气复杂:“你左大娘这人吧,怎么说呢,有时嘴挺碎,有时又挺热心,这次他们家没少帮忙,她儿子儿媳妇都是很不错的人。”
提起这人,顾立春也是一脸无奈,不过想起她对二奶奶的帮助,他还是挺感激的,有时远亲真的不如近邻。
二奶奶得知顾立春还没吃饭,就说:“家里什么都有,你自己去做点饭吃。”
顾立春问二奶奶想吃什么,她摇头:“我吃过了,你刘大娘送的豆面条。”
顾立春去厨房,给自己做了一大碗疙瘩汤,这大冷的天,喝一碗热汤,全身都跟着暖和起来。
他在屋里生了个火盆,屋子顿时暖和许多,反正乡下房子四处都是缝隙,通风好,也不担心二氧化碳中毒。
烤着火,顾立春顺便问起了陈禹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