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反击
京城,《少年儿童》杂志社,几名年轻的编辑拿着《萌芽》凑在一起小声嘀咕着,随着一阵儿熟悉的脚步声,这些编辑像受惊了的鸟儿一样纷纷散去,回到自己的工位上,正襟危坐做出一副认真工作的姿态。
另一名年纪较大的编辑哼了一声,缓缓起身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一本有些破损的《萌芽》,快走进步,跟着刚进来的孙云晓走进主编室,“孙主编,这篇文章你看看?”
“哦?是刚出来的《萌芽》吧?”孙云晓脸上有些疲倦,他没想到过去已经六七年的事情又被挖了出来,这让他有些难堪,“昨晚上已经有人电话告诉我了,原文我也看过了。”
“孙主编,现在的年轻人实在是不像话,您当初可是为了他们好啊。”老编辑义愤填膺,在他看来这篇文章不仅是驳斥孙云晓,更是孩子们不听管教的征兆。
别的不说,就说昨天晚上,他家孩子就拿出了这本杂志,来质问他这里面写得是不是真的,搞得他一阵儿火大,直接把杂志抢过来。
在抢夺的过程中,杂志被撕坏了,孩子一气之下直接回到自己房间里将门反锁,连晚饭都没有出来吃。
“是啊,当初文章里是略微有一些夸张的成分,可文学作品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样的手法也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们,我们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不努力赶上怎么行?”孙云晓长叹一声,眉宇之间透着浓浓地委屈。
“再说了,我后来不是又改写澄清过了么?”这篇文章在发表之初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陈俞安文中所写的那些问题都被人指出来过,所以孙云晓马上对文章进行了更改,将那些夸张的部分都删除或者修改。
但是他却忽视了,删减后的那篇文章流传不广,反倒是内容夸张的原版成了诸多老一辈教育家还有家长老师教训孩子们的好素材,在这其中,他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是啊,主编,您可不能放着这事儿不管,必须站出来对这篇文章进行驳斥。”老编辑用力挥舞着手里的杂志说道,“只要您同意,我马上联系咱们杂志的那些签约作家,让他们也撰写文章进行反驳。”
这件事儿到现在已经不单单是孙云晓和陈俞安两个人的事情了,他已经将这篇文章当成了新一代作者对老一代文艺工作者的挑战,如果不把这场风波打下去,这些人的影响力和威望将迅速降低。
“现在青少年儿童杂志界的确出了一些问题,某些杂志为了销量不择手段,弄出一堆哗众取宠的文章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种风潮是很不健康的。”和《萌芽》相反,《少年儿童》杂志因为因循守旧,销量一降再降,虽说这并不影响孙云晓的收入和地位,但却让他脸上无光,现在更出了这件事儿,他终于坐不住了。
“那去联系那些签约作家吧,就说咱们要弄个关于八零后作家的征文,让他们谈谈对八零后作家的看法。”孙云晓沉吟片刻说道。
“好,文坛出现新人是好事儿,但是老前辈们也要督促他们不要把路走歪了。”老编辑懂孙云晓的意思,直接拉人帮他说话有些不好意思,而将矛盾转移到新一代作家和老前辈们的矛盾上就方便多了。
“哼,他们还说不上是进入文坛。”连作协都没有加入也能叫进入文坛?没编制也能叫作家?不过是糊弄一些不懂事的孩子罢了。
陈俞安这篇文章很不客气,看他不顺眼的老前辈肯定有很多,而且《三重门》的热销也让很多作家为之不忿,一个八零后的毛头小子写出来不知所谓的小说就能卖两百万册?
再看看自己呕心沥血、数易其稿的大作,还摆在书店最角落的位置落灰呢?现在年轻人的文学鉴赏力真是越来越差了,这种情况必须改变。
所以老编辑一个电话打过去,和这些老一辈的作家们一拍即合,批评陈俞安和韩涵等人的文章如同雪片一样向各大媒体飞去。
陈俞安掀起的这场风波正在不断发酵扩大,许多媒体都在琢磨着如何掺和到这场争论之中,现在收到了这么多的稿件自然是大喜过望,再看看稿件的署名,有不少都是成名已久的老作家,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刊登。
很快,第一批驳斥陈俞安的文章就刊登出来,出现在了各种媒体上。
“最近有朋友和我说起八零后作家的问题,我抽时间找了些作品看了看,比如韩涵的《三重门》,比如前些日子闹得风风扬扬的杨威利.......”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80后写作从整体上说还不是文学写作,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学的票友写作,所谓票友是个借用词,用来说明80后这批写手实际上不能看作真正的作家,而主要是文学创作的爱好者;他们现在爱好写作,所以就来写作,将来怎样还很难讲,因为他们现在大多数人还是学生,以后毕业了是不是还会坚持写作,还会热爱文学,那就不一定了,至少目前还是未知数。”
“他们的作品在文字上偶有可取之处,但是在思想性上距离真正的文学还差得很远,去他们迁就商业化的取向,那无疑既是一种悲哀,又是一种放弃。”
“出现这种问题的根子在文化环境,而如何改善社会环境和改良文化氛围,则是真正有良知的作家该考虑的问题,该承担的责任......”
诸如此类的观点出现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将八零后作家驳斥地一无是处;而不少为孙云晓解释、驳斥陈俞安的文章也夹杂在这些文章里发了出来。
这场风波就这样从陈俞安和孙云晓的个人交锋,变成了老一辈作家和八零后作家的集体战争。
榕树下的讨论区里,几乎天天都在关注这场风波,许多人都在酝酿着自己的文章,准备对他们进行反驳。
另一名年纪较大的编辑哼了一声,缓缓起身从自己的抽屉里拿出一本有些破损的《萌芽》,快走进步,跟着刚进来的孙云晓走进主编室,“孙主编,这篇文章你看看?”
“哦?是刚出来的《萌芽》吧?”孙云晓脸上有些疲倦,他没想到过去已经六七年的事情又被挖了出来,这让他有些难堪,“昨晚上已经有人电话告诉我了,原文我也看过了。”
“孙主编,现在的年轻人实在是不像话,您当初可是为了他们好啊。”老编辑义愤填膺,在他看来这篇文章不仅是驳斥孙云晓,更是孩子们不听管教的征兆。
别的不说,就说昨天晚上,他家孩子就拿出了这本杂志,来质问他这里面写得是不是真的,搞得他一阵儿火大,直接把杂志抢过来。
在抢夺的过程中,杂志被撕坏了,孩子一气之下直接回到自己房间里将门反锁,连晚饭都没有出来吃。
“是啊,当初文章里是略微有一些夸张的成分,可文学作品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样的手法也是为了更好的教育孩子们,我们和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不努力赶上怎么行?”孙云晓长叹一声,眉宇之间透着浓浓地委屈。
“再说了,我后来不是又改写澄清过了么?”这篇文章在发表之初就引起了巨大的争议,陈俞安文中所写的那些问题都被人指出来过,所以孙云晓马上对文章进行了更改,将那些夸张的部分都删除或者修改。
但是他却忽视了,删减后的那篇文章流传不广,反倒是内容夸张的原版成了诸多老一辈教育家还有家长老师教训孩子们的好素材,在这其中,他到底发挥了什么作用就不得而知了。
“是啊,主编,您可不能放着这事儿不管,必须站出来对这篇文章进行驳斥。”老编辑用力挥舞着手里的杂志说道,“只要您同意,我马上联系咱们杂志的那些签约作家,让他们也撰写文章进行反驳。”
这件事儿到现在已经不单单是孙云晓和陈俞安两个人的事情了,他已经将这篇文章当成了新一代作者对老一代文艺工作者的挑战,如果不把这场风波打下去,这些人的影响力和威望将迅速降低。
“现在青少年儿童杂志界的确出了一些问题,某些杂志为了销量不择手段,弄出一堆哗众取宠的文章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这种风潮是很不健康的。”和《萌芽》相反,《少年儿童》杂志因为因循守旧,销量一降再降,虽说这并不影响孙云晓的收入和地位,但却让他脸上无光,现在更出了这件事儿,他终于坐不住了。
“那去联系那些签约作家吧,就说咱们要弄个关于八零后作家的征文,让他们谈谈对八零后作家的看法。”孙云晓沉吟片刻说道。
“好,文坛出现新人是好事儿,但是老前辈们也要督促他们不要把路走歪了。”老编辑懂孙云晓的意思,直接拉人帮他说话有些不好意思,而将矛盾转移到新一代作家和老前辈们的矛盾上就方便多了。
“哼,他们还说不上是进入文坛。”连作协都没有加入也能叫进入文坛?没编制也能叫作家?不过是糊弄一些不懂事的孩子罢了。
陈俞安这篇文章很不客气,看他不顺眼的老前辈肯定有很多,而且《三重门》的热销也让很多作家为之不忿,一个八零后的毛头小子写出来不知所谓的小说就能卖两百万册?
再看看自己呕心沥血、数易其稿的大作,还摆在书店最角落的位置落灰呢?现在年轻人的文学鉴赏力真是越来越差了,这种情况必须改变。
所以老编辑一个电话打过去,和这些老一辈的作家们一拍即合,批评陈俞安和韩涵等人的文章如同雪片一样向各大媒体飞去。
陈俞安掀起的这场风波正在不断发酵扩大,许多媒体都在琢磨着如何掺和到这场争论之中,现在收到了这么多的稿件自然是大喜过望,再看看稿件的署名,有不少都是成名已久的老作家,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刊登。
很快,第一批驳斥陈俞安的文章就刊登出来,出现在了各种媒体上。
“最近有朋友和我说起八零后作家的问题,我抽时间找了些作品看了看,比如韩涵的《三重门》,比如前些日子闹得风风扬扬的杨威利.......”
“从文学的角度来看,80后写作从整体上说还不是文学写作,充其量只能算是文学的票友写作,所谓票友是个借用词,用来说明80后这批写手实际上不能看作真正的作家,而主要是文学创作的爱好者;他们现在爱好写作,所以就来写作,将来怎样还很难讲,因为他们现在大多数人还是学生,以后毕业了是不是还会坚持写作,还会热爱文学,那就不一定了,至少目前还是未知数。”
“他们的作品在文字上偶有可取之处,但是在思想性上距离真正的文学还差得很远,去他们迁就商业化的取向,那无疑既是一种悲哀,又是一种放弃。”
“出现这种问题的根子在文化环境,而如何改善社会环境和改良文化氛围,则是真正有良知的作家该考虑的问题,该承担的责任......”
诸如此类的观点出现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将八零后作家驳斥地一无是处;而不少为孙云晓解释、驳斥陈俞安的文章也夹杂在这些文章里发了出来。
这场风波就这样从陈俞安和孙云晓的个人交锋,变成了老一辈作家和八零后作家的集体战争。
榕树下的讨论区里,几乎天天都在关注这场风波,许多人都在酝酿着自己的文章,准备对他们进行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