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今天家里来过客人了?”楚先生两人走了没多久,黄宗炎便回到家中,老头是多聪明的人呢,一看儿子的神色就知道有问题,因此看似随口的问道。“什么事情。”黄百谷支支吾吾的不敢吐实,黄宗炎眼睛一瞪。“跪下,还不老实说来。”
  黄百谷快五十的人了,但这个时代讲究“天地君亲师”,所以父亲一喝,他还真老老实实的跪了下来,再也不敢隐瞒,一五一十的把冯子怡和楚先生到访的事情说了一遍,也把自己怎么答复的,为什么这样答复说给老父听。
  “我还没有老糊涂,你已经糊涂了。”黄宗炎狠狠的瞪了儿子一眼,他当然知道这是儿子的孝心,但他内心如此愁闷不就是因为异族的统治吗?
  “准备一下,陪爹去你伯父家。”黄宗炎继续道。“冯子怡住哪里,你可知晓。”
  “爹,你还不会真的想去东宁吧。”黄百谷大恐。“爹,你的身子……”
  “我是心病,身子没病。”黄宗炎如此说道。“算了,算了,这件事跟你说也说不清楚,人家不是邀请我跟你伯父一起去吗?这事总归要让你大伯知晓才好,至于去还是不去,想必你伯父也自有主张,用不着你越俎代庖。”
  “爹……”
  “还不下去准备。”黄宗炎手中的藤杖一顿。“想活活气死你老子吗?”
  第176章 三道沟(上)
  “祸事来了。”
  康熙二十四年八月,朝鲜咸镜道、平安道边民数十人结伙持械越境采参时,在鸭绿江三道沟一带,同进行绘图(舆图)作业的清朝官兵产生冲突,清朝驻防协领勒楚等数人中弹受伤,从而引发了所谓的“三道沟”事件。
  当清廷接到事发通报后,第一时间由礼部移咨朝鲜,要求速将人犯缉捕归案以待审问。紧接着,康熙下发敕书,通告将派查使同朝王李焞(注:朝鲜肃宗,谥号显义光伦睿圣英烈裕谟永运洪仁峻德配天合道启休笃庆正中协极神毅大勋章文宪武敬明元孝大王)一道审讯犯人及该管朝鲜官员。敕书中特别提到要追查李焞平日无视之罪,令查官察议李焞。
  由于从前也有朝鲜边民越境惹事,清廷礼部咨文也提过“察议”朝王,但大多是礼部提议为康熙下令免议,因此朝鲜方面素来不当一回事,可这一次却是康熙明明白白在敕书中提到“察议”朝王,仿佛是忍无可忍了,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使得朝鲜上下惶惶不安,生怕清廷带兵来进行所谓的“察议”。
  “总不能等查使来了还没有抓到犯人吧。”这个什么什么东人党、西人党、老论派、新论派,大家都觉得泰山压顶了。“以本官来看,应该立刻任命按核使前往两道会同当地县监、兵马使一起搜寻犯人,务必一体擒拿,不使一个漏网。”
  “本官以为还有鼓励出首。”岭南学派(东人党)出身的礼部参判如此建议道。“凡捕告者,公私贱、官奴婢免贱并免兵役,良人升为堂上,甚至出身升堂上后授以实职。相信以此重赏,一定会将犯境贼人尽早拿获的。”
  几位领议政、左右议政、左右赞成、左右参赞交头接耳了一番,这才表示了同意,但问题还没有解决:“清廷要求处置该管官员,这又如何应对?”
  要知道官员不同于百姓,一来,他们本身就是统治朝鲜的两班子弟,二来,其中有不少是各党中坚,但此刻连李焞的地位都要动摇了,还顾得上这些人嘛?
  “三水郡守、仁次外兵房军官、甲山府使、咸兴判官、熙川郡守、宁边府使、江界府使以及惠山、云宠、同仁等各镇堡的万户、佥使、权管并咸镜、安全两道监、兵使一体拿来京城(汉城)。”要做就做得彻底一些,即好在清廷面前作态,又好空出大量的官职重新分配,这一举两得的好事到哪去找啊。“当然,那些可能有碍王上的,还是让他们早些闭口的为好。”
  “有道理。”十几个道貌岸然的老家伙齐齐点头,于是“被”自杀的名单就出来了。
  “要是清廷来使要求王上郊迎怎么办?”民的问题解决了、官的问题也解决了,问题又回到了李焞的头上,主子迎奴才、上官迎卑官那是叫做礼遇,可是反过来的就成了阿附,堂堂朝鲜国王要阿附一个清国的奴才,这是不是污辱是什么,自诩小中华的朝鲜别的不讲究,礼制上的讲究可根本不输给中央王朝。
  “不但是郊迎的问题,还有这一句呢。”工部判书指着康熙的敕书说到。“王上还要跟清使一起查审案件,到时候座次怎么安排,是让王上跟清使平起平坐,还是矮人一头啊?”
  “本官以为还是向清使通报王上重病,不能起身为好。”聪明人还是有的,这么一来,李焞不跟清使照面,所谓的羞辱也就不存在了。“当然清使未必会答应,所以可能还要准备好一应财物以备打点之用。”
  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不管是不是要察议李焞,上国来使总该伺候好的,但说到财物有人忽然想起了什么:“万一清人风闻我国与东宁在济州交易,要求彻查怎么办?”
  这下真正坐腊了,清廷强盛不假,但郑军的水师也称雄东亚,朝鲜是谁也得罪不起的。
  “清人总不见得跨海去查吧。”有人心怀侥幸的说到。“只要国内缄口便行了。”
  缄口?人心隔肚皮,你知道有谁会吐露出去,而且儒家向来提倡黑厚,以如今党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不说一定,至少十之八九会有人借清廷之手来清除异己的。
  “这事知者甚多,相瞒,也瞒不过的,不过跟东宁打个商量,请他们一年半载不要来了。”说话的人并不是痴心疯了,他提出这样的建议也是有依仗的。“东宁与我国贸易无非是为了钱财,只要加厚给之,想来他们也一定会愿意的。”
  “加厚给之?说得轻巧,清廷这边要罚银,东宁这边又要加厚给之,国中哪里的钱财?”
  “也不一定要钱!”突然左议政宋时烈冒出来一句。“从七贱八贱中挑些女人给他们,相信东宁应该会接受的。”宋时烈这番建议暗藏着证实当年海盗掠边的用意,在场人不是不明白,可是贱民在整个亚洲都是最低等的,通常没有谁会把他们当人看。“而且这个法子若是行得通,日后我国也多一条财路。”
  “那派谁去跟东宁那边说呢?亦或者让济州牧?怕是如今下面都学乖了,没有朝廷的意旨,下面都不敢擅自行事了。”是的,谁也不是冤大头,背黑锅的事自然能躲就躲能推就推的。“要不,请宋大人亲自去一趟?”
  当然这个建议是饱含祸心的,可如今汉城是个大漩涡,谁知道什么时候会有灭顶之灾,因此宋时烈也不推托,当场应诺道:“那老夫就跑一趟好了!”
  “东宁战后,共有三万一千四百一十七员清军投降本藩,根据主上的意思其中有三千一百员被十一抽杀,这样就还剩下二万八千三百十七员。”警察司司官闫刚用平淡的声音报告着。“其中当时陈大人部三千零九十二员根据主上的特赦已经编入本藩水师,林大人部二千八百二十六员也编入了各师,可做不计,余下二万二千三百九十九员。这二万余员中又有一千一百二十七各级将佐被单独囚禁,其余悉数调入各地矿山、筑路队及种植园中劳役。两年以来,劳病而死者三千一百零五员,坠崖及自缢者三百五十七员,另有二千零七员陷入伤病。”按照闫刚的说法,各种伤病者已经达到五千多人,几占全部劳役者的四分之一。“另外,本藩降清充劳役者,八百九十名,两年来,死亡三百一十七人,伤病二百零五人。”
  “开释本藩降清之属,”随着郑克臧在东宁的地位逐渐稳固,他已经不需要再采用高压的手段维持统制了,因此适当的给予恩惠,对进一步争取民心是有好处的。“至于清军伤患给予施药。”说到这,郑克臧的目光看向一边侍立的陈龙。“陈卿可是想好了吗?”
  陈龙苦笑着,郑克臧让他率着一部分清军俘虏到渤泥设立商港和屯垦地,并许诺给自己世侯的爵位,尽管听起来好像等同于分茅裂土,但归根结底还是要把部分不稳定的因素从东宁驱除,而且这些还不是白拿的,日后少不得还要向东宁进行朝贡。
  “臣想好了,”可是陈龙又不能不答应,否则就是不识相了。“臣愿意去,只是须得从将佐中挑选一些领兵之辈。”
  “那是自然的,卿不说孤也有这个意思。”郑克臧用欣慰的口吻说着,随即感叹到。“此去筚路蓝缕,却是要辛苦卿家了,这样,卿家的家眷就暂时不要跟着过去了,等那边粗粗成型了再说,也免得卿家在开拓时有后顾之忧啊!”这是明着要人质了,陈龙自然不敢不同意,就听郑克臧说到。“卿先跟着船队把将来建城、建港的位置寻好,等卿回来了,想必士卒也能将养好了身子,到时孤亲自给卿等践行!”
  陈龙唯唯诺诺的退了下去,郑克臧眯起眼睛,思索了半天:“闫卿,伤病都是从鬼门关爬出来的,自然知道厉害了,所以且移屯下去,不必给陈龙了,至于答应他的兵吗?卿协调盐铁司从各处矿山中挑一挑,表现最好的挑个千把人出来即可了。”
  闫刚脸上肌肉一抽,他明白这是郑克臧给出的香饵,以诱使部分想获得自由的清军俘虏更加卖命而已,但他却质疑道:“主上,把伤患开释移屯授田,岂不是鼓励那些苦役装病吗?”
  “这也有些道理。”郑克臧想了想。“只是本藩户籍犹有不足啊!”
  “那主上为何还让臣挑选矿奴给那陈龙?”仿佛是知道话出口后会让郑克臧不悦,闫刚当即解释着:“臣不过质疑主上的用意,只是臣觉得,既然那鞑酋不愿以银赎回被俘将佐,继续扣留着也是白白浪费粮食,何不与陈龙一同遣出。”
  被单独关押的千余清军将官上至副将、下至千总,若是将其组建成军的话,那可就真是“官军”了,不过郑克臧对此却饶有兴趣:“卿说得有些道理,可将被俘清军中守备、千总、把总及外委、额外外委挑拣出来与陈龙为兵,至于先前所说的表现好的俘虏矿工,还是继续挑出来,一半直接授田,一半发给宾童龙那边,彼处也缺人、缺兵呢!”
  郑克臧这番话里漏了刚才说的伤病,闫刚也不会犯傻再次确认,于是这件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可闫刚刚走,郑克臧立刻传唤道:“让郁平来见孤……”
  第177章 釜底抽薪
  八月二十一日,迟迟不能攻克梧州的广西反清武装在面临清军四面合围的情况下被迫分路突围。由于浔江流域山峦纵横,清军很难对义军实行追捕,所以大部义军都顺利逃脱,只有少数滞后、落单者为忠于清廷的地方团练所捕杀。
  “苏公兄,如今桂西全境规复乃是好事,可不能斩草除根总归是留下了后患。”坐在被临时改为两广总督行辕的梧州府衙二堂上,赵士麟一脸忧心忡忡的看着临危正坐的范承勋。“苏公兄乃是桂抚,抚境安民,责任重大啊!”
  “制台所言极是。”范承勋脸色铁青的回应着,但在他看来错非广西绿营大量东调,否则又怎么可能让所谓的奸民钻了空隙,如今赵士麟反而倒打一耙,这简直是一种污辱,但官场上讲究皮里阳秋,对方好歹也算是上官,总要稍存一些体面的,因此只好沉声回应道。“但广西多山,反逆深谙地理,行踪飘忽不定,下官也实在为难,还望制军所部在广西多留些时日,也好协助省内平叛。”
  “何傅在琼州吃了败仗,被迫退守琼山。”赵士麟眼中一个是三藩余逆的回光返照,只是芥藓之患,并不足虑也,而另一个却是前朝尚未屈服的残余势力,随时有复辟重来的可能,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因此他的心思早就飞过去了。“苏公兄,哪边形势更急,当不言而喻的,所以本官不肯,实在是不能啊。”赵士麟解说道。“广东援军不日要跨海增援,督标及湘省援军也要即刻填防,委实很难在桂省久留了。”
  “可总不能顾头不顾尾吧。”范承勋这话很没有水准,但谁让他急了呢。“省内只有万余绿营,就算加上乡勇也不过二万,这点连胡椒面都算不上,又如何能肃清残逆?万一,死灰复燃了,制军,我等又如何能向皇上交代。”
  范承勋这话算是用康熙来压赵士麟,但赵士麟也是积年老吏,又怎么会吃他这一套呢,所以只是淡淡一笑:“苏公兄,粤省的确事急,可桂省兵力不足也是实情,不如你我两人联名请旨,调用贵州、云南两省绿营增援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