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算盘
李东升问道:“你用的是算筹吗?”
小吏没有想到身边有人说话,手一抖,然后整个造型全乱了。他抬头看着李东升,欲哭无泪:“是啊,怎么了?”
“没什么,没有见过,所以问问。”
我靠,你没有见过就可以吓我吗?我想了半天容易吗,现在又要重头来。小吏瞪了一眼李东升,又去拨弄他的算筹了。
没有人睬他,都在埋头算账。李东升只好强迫自己继续看书。看了一会,觉得这就是一本流水账啊,还记得不清不楚,如果按照这个样子全是进账的话,那再算出账也不知道那一天了。最后的统计更不要说了。
他站起来走到台子哪里:“卢大人。”
“李参军有何事?”卢松也在低头算账,头都没有抬。
“下官看了这个账,觉得有些乱,有个更好的记账方法,能算快一点。”
“哦,此言当真?”卢松放下手中的笔,眼睛瞪的好大。“军中无戏言啊,现在是大帅着急要账目。”
“呃。。。下官想试一下,你们算你们的,把你们统计好的,我来汇总统计下,行不?”李东升才不会上他的当,现在李靖急着要这个账目,他胸脯一拍说我来做账,到时候万一那个王八蛋少算或者漏算了什么,岂不是把屎盆子扣自己脑袋上。
卢松盯着李东升看了一会,看他年纪轻轻,也懂的为官的乾坤大挪移?刚想把事情全扔给他,反正是大帅介绍来的,有后台,到时候拖个一两天也行啊,没有想到竟然轻轻就推出去了。
“好,我就给你个机会。明天我们就把算好的全给你,你来帮我们汇总。”大帅介绍来的,不能得罪的太厉害,试试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天色已晚,李东升来到营地外,这里全是民工,东一堆,西一群,随便挖了个地洞然后铺上草就在里面睡觉。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了,天气严寒,但是他们好像都已经习惯了。
李东升去村子转转,找到当地里正。问问这个村子里有没有木匠。里正看到有个军官来找自己,心慌的跟个什么似的。听说他是来找木匠的,送了一口气,亲自把李东升带了过去:“这个是我们村的刘木匠,手艺不错,周围人家的的家具都是请他打的。”
李东升打量了一下他的家里,四个字:家徒四壁。什么也没有。刘木匠正躺在地上,是的,就躺在地上,连个床也没有。看到里正带了个军官过来,吓得一骨碌爬了起来:“不知里正跟这位军大哥找我何事?”
李东升知道自己的衣服给人家的压力,乡下人基本都没有见过官,所以惊慌是正常的:“我找你做个东西。你看这个你能做吗?”
刘木匠接过李东升递过来的一张纸,屋子里黑咕隆咚的也看不清,出了像是门的地方,在月光下,看了下道:“这个可以做,什么时候要?”
“现在就做,我明天过来拿。”说完,扔下几个铜钱就走了,不是不想多给,怕给多了他害怕啊。
第二天天一亮,李东升就来到刘木匠的家,刘木匠眼睛通红的在打磨呢。看到李东升来了,邀功似的把东西递过来:“大人,东西做好了。”
李东升接过来,仔细的打量这个划时代的东西—算盘。珠算是由筹算演变而来的,这是十分清楚的。《老子》提到:“善计者不用筹策”,可见这时筹算已经比较普遍了,因此我们说筹算是完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算盘一般认为发明是在元代,到明朝的时候才大规模的运用。
明代完善珠算机械化算法的直接结果,就是使数学在大众中空前普及。运用珠算机械化算法,口诵歌诀,拨珠练习,即便不懂原理,也能掌握珠算法。不管公学、私塾和家教,以及商工店主授徒,都能够教学珠算法,即便小孩子也都能学会和掌握。这种珠算法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困难时期,计算原子弹的数据也是用算盘。有些地方甚至直到如今。也正是这个缘故,珠算得以很快传播,以致传到海外。
这个算盘就是用松木制成,由于比较匆忙,做工也比较粗糙。不过珠子倒是打磨的圆润,没有毛刺,李东升接到手上,噼里啪啦的拨了一阵,心中大乐,出手也大方:“不错。再给你五十文。”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刘木匠根本没有想到还能拿这么多钱,高兴差点晕过去,这个钱抵得上他赚几个月了。
来到账房的时候,卢松他们还没有到。估计昨天晚上加班了,李东升也不管他们,直接找了张大纸,然后用尺在纸上画了一些横竖线,这些横竖线形成了一张网格,将支出和收入分别列在网格中进行归类,最后再进行综合计算。
等卢松过来,李东升接过他们算好的账,直接在表格里归类计算,不过他写的是阿拉伯数字,由于数字太大,直接用算盘计算,房间里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
卢松被这个声音闹的心烦意乱,账也做不下去,忍不住过来看李东升在做什么,看到李东升画的表格心下赞叹,这记账方法倒是前无古人啊,账目清晰,一目了然,就是这像鬼画符一样的文字是什么东西?
李东升埋头算了一下,其实账目也不多,就是几万人的每日进销存而已,算了一阵,交到手上的账就算完了,抬头看见卢松正盯着他,脸靠的那么近,人家还是小孩子你这么看我我会脸红的:“卢大人,别的账好了吗?”
“你手上的账都算完了?”卢松惊讶的问。
李东升点点头:“是的,前二十天账都在这里,进出都没有问题。”
“这么快?你怎么算的?”卢松还是不相信。
李东升没有办法,又要开始上课啊。不讲他不懂啊。于是他从现代会计的原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讲起,讲到不管进出多少,数目最后必须相同,不然就有账目错了。他在这里滔滔不绝,没有注意在埋头做账的几个人都围到了他的身边,聚精会神的听着。
李东升讲完会计原理之后,口有点渴,正准备找点水喝,旁边冒出个声音道:“那你用的工具叫什么?我看你速度那么快,是不是跟这个有关系?”
小吏没有想到身边有人说话,手一抖,然后整个造型全乱了。他抬头看着李东升,欲哭无泪:“是啊,怎么了?”
“没什么,没有见过,所以问问。”
我靠,你没有见过就可以吓我吗?我想了半天容易吗,现在又要重头来。小吏瞪了一眼李东升,又去拨弄他的算筹了。
没有人睬他,都在埋头算账。李东升只好强迫自己继续看书。看了一会,觉得这就是一本流水账啊,还记得不清不楚,如果按照这个样子全是进账的话,那再算出账也不知道那一天了。最后的统计更不要说了。
他站起来走到台子哪里:“卢大人。”
“李参军有何事?”卢松也在低头算账,头都没有抬。
“下官看了这个账,觉得有些乱,有个更好的记账方法,能算快一点。”
“哦,此言当真?”卢松放下手中的笔,眼睛瞪的好大。“军中无戏言啊,现在是大帅着急要账目。”
“呃。。。下官想试一下,你们算你们的,把你们统计好的,我来汇总统计下,行不?”李东升才不会上他的当,现在李靖急着要这个账目,他胸脯一拍说我来做账,到时候万一那个王八蛋少算或者漏算了什么,岂不是把屎盆子扣自己脑袋上。
卢松盯着李东升看了一会,看他年纪轻轻,也懂的为官的乾坤大挪移?刚想把事情全扔给他,反正是大帅介绍来的,有后台,到时候拖个一两天也行啊,没有想到竟然轻轻就推出去了。
“好,我就给你个机会。明天我们就把算好的全给你,你来帮我们汇总。”大帅介绍来的,不能得罪的太厉害,试试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天色已晚,李东升来到营地外,这里全是民工,东一堆,西一群,随便挖了个地洞然后铺上草就在里面睡觉。现在已经是十二月了,天气严寒,但是他们好像都已经习惯了。
李东升去村子转转,找到当地里正。问问这个村子里有没有木匠。里正看到有个军官来找自己,心慌的跟个什么似的。听说他是来找木匠的,送了一口气,亲自把李东升带了过去:“这个是我们村的刘木匠,手艺不错,周围人家的的家具都是请他打的。”
李东升打量了一下他的家里,四个字:家徒四壁。什么也没有。刘木匠正躺在地上,是的,就躺在地上,连个床也没有。看到里正带了个军官过来,吓得一骨碌爬了起来:“不知里正跟这位军大哥找我何事?”
李东升知道自己的衣服给人家的压力,乡下人基本都没有见过官,所以惊慌是正常的:“我找你做个东西。你看这个你能做吗?”
刘木匠接过李东升递过来的一张纸,屋子里黑咕隆咚的也看不清,出了像是门的地方,在月光下,看了下道:“这个可以做,什么时候要?”
“现在就做,我明天过来拿。”说完,扔下几个铜钱就走了,不是不想多给,怕给多了他害怕啊。
第二天天一亮,李东升就来到刘木匠的家,刘木匠眼睛通红的在打磨呢。看到李东升来了,邀功似的把东西递过来:“大人,东西做好了。”
李东升接过来,仔细的打量这个划时代的东西—算盘。珠算是由筹算演变而来的,这是十分清楚的。《老子》提到:“善计者不用筹策”,可见这时筹算已经比较普遍了,因此我们说筹算是完成于春秋战国时期。算盘一般认为发明是在元代,到明朝的时候才大规模的运用。
明代完善珠算机械化算法的直接结果,就是使数学在大众中空前普及。运用珠算机械化算法,口诵歌诀,拨珠练习,即便不懂原理,也能掌握珠算法。不管公学、私塾和家教,以及商工店主授徒,都能够教学珠算法,即便小孩子也都能学会和掌握。这种珠算法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困难时期,计算原子弹的数据也是用算盘。有些地方甚至直到如今。也正是这个缘故,珠算得以很快传播,以致传到海外。
这个算盘就是用松木制成,由于比较匆忙,做工也比较粗糙。不过珠子倒是打磨的圆润,没有毛刺,李东升接到手上,噼里啪啦的拨了一阵,心中大乐,出手也大方:“不错。再给你五十文。”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刘木匠根本没有想到还能拿这么多钱,高兴差点晕过去,这个钱抵得上他赚几个月了。
来到账房的时候,卢松他们还没有到。估计昨天晚上加班了,李东升也不管他们,直接找了张大纸,然后用尺在纸上画了一些横竖线,这些横竖线形成了一张网格,将支出和收入分别列在网格中进行归类,最后再进行综合计算。
等卢松过来,李东升接过他们算好的账,直接在表格里归类计算,不过他写的是阿拉伯数字,由于数字太大,直接用算盘计算,房间里一阵噼里啪啦的声音。
卢松被这个声音闹的心烦意乱,账也做不下去,忍不住过来看李东升在做什么,看到李东升画的表格心下赞叹,这记账方法倒是前无古人啊,账目清晰,一目了然,就是这像鬼画符一样的文字是什么东西?
李东升埋头算了一下,其实账目也不多,就是几万人的每日进销存而已,算了一阵,交到手上的账就算完了,抬头看见卢松正盯着他,脸靠的那么近,人家还是小孩子你这么看我我会脸红的:“卢大人,别的账好了吗?”
“你手上的账都算完了?”卢松惊讶的问。
李东升点点头:“是的,前二十天账都在这里,进出都没有问题。”
“这么快?你怎么算的?”卢松还是不相信。
李东升没有办法,又要开始上课啊。不讲他不懂啊。于是他从现代会计的原理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讲起,讲到不管进出多少,数目最后必须相同,不然就有账目错了。他在这里滔滔不绝,没有注意在埋头做账的几个人都围到了他的身边,聚精会神的听着。
李东升讲完会计原理之后,口有点渴,正准备找点水喝,旁边冒出个声音道:“那你用的工具叫什么?我看你速度那么快,是不是跟这个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