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安史之乱后,大唐王朝江河日下,战乱迭起,民不聊生。
后又有黄巢起义,将这个曾经的盛世一点一点拖入地狱的深渊,只剩哀鸿遍野,残阳如血。
城外阡陌,一个穿着破旧青衫的大约四五十岁的秀才骑着一头驴慢慢地前行,毛驴的背上还有一箱书。
行了一段路,秀才发现本是晴好的天空正逐渐变得阴沉,隐隐有下雨的迹象,于是加快了速度,想在下雨前找到个可以避雨的地方,所幸他没有用太长时间就找到了一间破庙。
蛛丝结网,灰尘堆积,应是许久没有人来更遑论什么香火了。
乱世动荡,百姓逃命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还会有心思来求神礼佛呢。
进到破庙里,没过多久果然下起了大雨,曹松从书箱里拿出一本书,开始径自诵读起来。
读至一半,听得庙外几许人声杂杂,不由得抬眼望向外头。
“义母,当心点儿。”一个很好听的女声传入,随即是几声咳嗽声。
待得进入破庙,曹松才看清来人,一个老妪,怀中抱着婴孩,身边有一年轻女子,撑着一柄油纸伞为老妪挡着,自己却淋湿了,再细细看了女子容颜,竟是天人之姿。
脸旁几缕碎发沾了雨水,贴在脸上,几滴水珠顺着脸颊流下,平添了几分别样之美,见那女子望向自己方觉自己过于失礼了,连忙低头继续看书。
泠潇扶着老妪到一旁坐下,看着自己湿了一半的衣服,有些无奈,但也没有太在意,对着老妪轻声说道:“义母,你先休息会儿吧,我来照顾绵绵。”
“你一路照顾我也是累了,还是我来照顾绵绵吧。”老妪望着泠潇,眼中尽是慈爱,家中只剩了老者幼孙,若不是这女子突然到来,说是从军的儿子救过她,特来帮其照顾家人,也不知自己与孙儿现下是个什么下场。
“阿嚏”,泠潇揉了揉鼻子,湿了的衣服贴在身上被风一吹真是有点冷啊,难为她已经很久没有冷热的感觉了。
“泠儿,要不要生个火,待会儿着凉了怎么办?”老妪关心地问。
“没事的,我身体好着呢。”泠潇笑着安慰,“再说了,也没东西让我们生火啊,这些枯草能烧多久,外面的都淋湿了。”
“要不烧我的书吧。”此话一出,不只是泠潇和老妪,连曹松自己都吓了一跳,这是在干什么?慢说自己与那女子只是萍水相逢,竟如此孟浪,就算是故交,自己也是读书人,竟说出了烧书让人取暖的话,真是,唉。
“公子你……”泠潇向来来去无踪,且见识广博,不过这情形实在是让她不知该如何反应。
“在下唐突了,实不瞒姑娘,在下考了这许多年也未能中举,今次既然这些书可以帮得上忙我也无需太过心疼,总归没有什么珍贵典籍,等下次再买便是了。”既然话已出口,曹松也不在意了,于是顺着原来的意思说了下去。
“那就谢谢公子了。”泠潇向来爽快,既然对方都这样说了,当然是答应了。
泠潇起身将一对枯草聚到一起,用火折子点上火,又把老妪扶了过来,曹松则将书箱拿过来,开始撕书。
火光映着几人的脸,有几分暖意。
“不知公子尊姓大名?”泠潇拿起一本书,随意翻了翻,然后就撕了一页扔到火堆中。
“曹松曹梦徵。”
“曹公子,这些书值多少?”
“不知。”曹松摇摇头,讲了实话,“在有些人眼中,无价,在另一些人眼中,一文不值,在商人眼中的价格,我还真是不知。”
“曹公子看得也算透彻了,为何放不下这功名利禄?”泠潇随意地说,看向曹松的目光却带了几分犀利。
“读书是为了科举,可为官最终是为了天下为了百姓。”
泠潇笑而不语,不置可否。
这雨一下便是一夜,第二日曹松醒来,庙中早已不见了那三人,屋檐滴水,连一点痕迹都不见,唯有空了大半的书箱和身旁放着的一袋钱币证明那三人不是他的一场梦境。
曹松,字梦徵,天复元年七十余岁中进士,诗多旅游之作,风格学贾岛,取境幽深,工于铸字炼句,最广为传诵之诗应为: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后又有黄巢起义,将这个曾经的盛世一点一点拖入地狱的深渊,只剩哀鸿遍野,残阳如血。
城外阡陌,一个穿着破旧青衫的大约四五十岁的秀才骑着一头驴慢慢地前行,毛驴的背上还有一箱书。
行了一段路,秀才发现本是晴好的天空正逐渐变得阴沉,隐隐有下雨的迹象,于是加快了速度,想在下雨前找到个可以避雨的地方,所幸他没有用太长时间就找到了一间破庙。
蛛丝结网,灰尘堆积,应是许久没有人来更遑论什么香火了。
乱世动荡,百姓逃命还来不及怎么可能还会有心思来求神礼佛呢。
进到破庙里,没过多久果然下起了大雨,曹松从书箱里拿出一本书,开始径自诵读起来。
读至一半,听得庙外几许人声杂杂,不由得抬眼望向外头。
“义母,当心点儿。”一个很好听的女声传入,随即是几声咳嗽声。
待得进入破庙,曹松才看清来人,一个老妪,怀中抱着婴孩,身边有一年轻女子,撑着一柄油纸伞为老妪挡着,自己却淋湿了,再细细看了女子容颜,竟是天人之姿。
脸旁几缕碎发沾了雨水,贴在脸上,几滴水珠顺着脸颊流下,平添了几分别样之美,见那女子望向自己方觉自己过于失礼了,连忙低头继续看书。
泠潇扶着老妪到一旁坐下,看着自己湿了一半的衣服,有些无奈,但也没有太在意,对着老妪轻声说道:“义母,你先休息会儿吧,我来照顾绵绵。”
“你一路照顾我也是累了,还是我来照顾绵绵吧。”老妪望着泠潇,眼中尽是慈爱,家中只剩了老者幼孙,若不是这女子突然到来,说是从军的儿子救过她,特来帮其照顾家人,也不知自己与孙儿现下是个什么下场。
“阿嚏”,泠潇揉了揉鼻子,湿了的衣服贴在身上被风一吹真是有点冷啊,难为她已经很久没有冷热的感觉了。
“泠儿,要不要生个火,待会儿着凉了怎么办?”老妪关心地问。
“没事的,我身体好着呢。”泠潇笑着安慰,“再说了,也没东西让我们生火啊,这些枯草能烧多久,外面的都淋湿了。”
“要不烧我的书吧。”此话一出,不只是泠潇和老妪,连曹松自己都吓了一跳,这是在干什么?慢说自己与那女子只是萍水相逢,竟如此孟浪,就算是故交,自己也是读书人,竟说出了烧书让人取暖的话,真是,唉。
“公子你……”泠潇向来来去无踪,且见识广博,不过这情形实在是让她不知该如何反应。
“在下唐突了,实不瞒姑娘,在下考了这许多年也未能中举,今次既然这些书可以帮得上忙我也无需太过心疼,总归没有什么珍贵典籍,等下次再买便是了。”既然话已出口,曹松也不在意了,于是顺着原来的意思说了下去。
“那就谢谢公子了。”泠潇向来爽快,既然对方都这样说了,当然是答应了。
泠潇起身将一对枯草聚到一起,用火折子点上火,又把老妪扶了过来,曹松则将书箱拿过来,开始撕书。
火光映着几人的脸,有几分暖意。
“不知公子尊姓大名?”泠潇拿起一本书,随意翻了翻,然后就撕了一页扔到火堆中。
“曹松曹梦徵。”
“曹公子,这些书值多少?”
“不知。”曹松摇摇头,讲了实话,“在有些人眼中,无价,在另一些人眼中,一文不值,在商人眼中的价格,我还真是不知。”
“曹公子看得也算透彻了,为何放不下这功名利禄?”泠潇随意地说,看向曹松的目光却带了几分犀利。
“读书是为了科举,可为官最终是为了天下为了百姓。”
泠潇笑而不语,不置可否。
这雨一下便是一夜,第二日曹松醒来,庙中早已不见了那三人,屋檐滴水,连一点痕迹都不见,唯有空了大半的书箱和身旁放着的一袋钱币证明那三人不是他的一场梦境。
曹松,字梦徵,天复元年七十余岁中进士,诗多旅游之作,风格学贾岛,取境幽深,工于铸字炼句,最广为传诵之诗应为: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