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五章 动。乱前奏
好不容易把来找事的庶出兄长送走,李守忠忍不住擦了一把头上的冷汗。
回想起庶出兄长说的那些话,李守忠的心中也生出了疑惑,难道他真的不是李家的儿子,他若不是,那真正的李家儿子是谁?
不管他的真正身份是什么,反正他一定要认定自己就是李家的人。
身在权势中心这么多年,享受了这么多年的荣华富贵,忽然有一天有人告诉李守忠他得到的这一切全都不属于他,他绝对不能容忍。
已经到了嘴里面的肉,断然没有将它吐出来的道理。
把那些庶出的兄长全都打发走了,李守忠立即叫人去查当年的事,李老夫人已经去世,知道这件事最清楚的人已经不在了,现在重点是把当年所有知道的真相的人找出来问清楚。
待确认他的确不是李家儿子后,直接将这群人全都杀了,以绝后患。
李守忠丁忧在家,不能去上朝,并不代表朝堂上的事就和李守忠牵扯不上关系了。
早上一上早朝,就有言官开口,说起了李家的家事。
当家夫人生不出儿子,特地从外面抱回来一个女儿充当自己的儿子养简直骇人听闻。
如果京城其他生不出儿子的妇人也有样学样,那一个家族的血统岂不是乱了套了。
小事弄成一件大事,文官绝对是能办到的,文人的嘴向来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一把利刃。
朝堂上言官说的吐沫横飞,一句一句的戳中要害,甚至还牵连到了后宫的皇后身上。
当年皇后没能生出孩子,让娘家的庶出妹妹入宫生了一个小皇子,若不是宫规森严,皇后很有可能也会从外面抱回来一个孩子当成是自己养出来的。
还有人指出,宫中多年都没有皇子皇女出生,即便有出生的也多数夭折,这事太过蹊跷,需要仔细的查一查才好。
不过是一件李老夫人没有生出儿子,很有可能从外面抱回来一个男孩当成自己养的捕风捉影的事,愣是被牵扯到了国家大事身上。
皇后作为李老夫人的女儿,直接受到了冲击,德行受到了严重的怀疑。
不少官员联名上奏,要求皇帝彻查后宫,一定要查出后宫妃嫔为何多数没有身孕,多年生不出子嗣。
皇帝被大臣逼得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叫人去查后宫,叫太医替宫中妃嫔把脉。
这个旨意刚刚下来,又有官员站出来持反对态度。
太医在宫中多年,皇后管理后宫,谁知道太医有没有被人收买,不如从外面找回来几个有名的地方大夫,叫他们去诊脉。
皇帝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后宫的事解决了,就开始说李老夫人的事,有官员要求皇帝必须要严查整个李家弄清楚李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朝臣不断要求上奏,加上李守忠丁忧在家,纵然朝中有几乎一半的大臣是站在他那边,在这个事上也没人站出来替他说话。
有句话说的好,身正不怕影子斜,若是李守忠真的是无辜的,那自然没什么问题,若李守忠的确是李老夫人从外面抱回去的,那就有好戏看了。
前朝的事传到了后宫里面,皇后听了太监说的那些话,气的半死,以往端庄雍容的脸变得十分狰狞。
“你听听他们都在说些什么,本宫的兄长是母亲从外面抱回来的,这怎么可能。”
李皇后下意识的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更不希望这个事是真的,若是真的,对她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一国之母有一个德行有亏的母亲,这辈子李皇后都别想把头抬起来了。
“娘娘,你先别着急,这个事不是还没确定了吗,只要还没有确定,那就不是真的。”张嬷嬷安慰皇后。
皇后也知道这点,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没来由的感觉一阵心慌,直接告诉皇后这一切很有可能就是真的。
有些记忆太过久远,但是想起来的时候还是十分清楚的,年幼的时候,皇后和李守忠之间要是产生了争执,李老夫人永远都是站在皇后这边,叫李守忠让着皇后。
以前没多想,只当李老夫人疼爱皇后这个女儿,现在想想,发现并不是这样,李守忠不是李老夫人的儿子,所以李老夫人才会一直站在皇后这边帮着皇后说话。
“张嬷嬷我怀疑这件事有可能是真的。”
屋里面没有别人,张嬷嬷又是皇后最信任的那个人,皇后心中有了想法也没遮掩,直接和张嬷嬷说了。
要不是主仆身份,张嬷嬷恨不得马上把皇后的嘴给捂起来。
这话是能随便乱说的吗,隔墙有耳,谁知道这宫里面哪个地方蹲了人。
“娘娘切莫要乱说,别人不相信老夫人,难不成你还不相信老夫人吗。”
皇后抬头看着张嬷嬷的脸,她恍然反应过来,也知道自己刚刚都说了些什么。
她十分懊恼,她这是怎么回事,一件捕风捉影的事,怎么就当成了真的,还在这边担心成这个样子。
“本宫想错了,母亲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定然是有小人看我们李家不顺眼,暗地里给李家穿小鞋了。”
皇后顺着张嬷嬷的话,替自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借口,同时将自己撇清了关系。
“就是啊娘娘,但是娘娘,现在有一件重要的事需要我们赶紧去做。”张嬷嬷压低了声音,靠近皇后耳边小声道。
皇后想了想道;“没事,本宫这么多年做的那么隐蔽,若是这么容易就被人抓住把柄的话,早就被抓到了,哪里还会等到现在。”
她在后宫经营了那么多年,宫里面的人都动了什么手段她比谁都要清楚,即便最后查出了药物的问题,她也有办法替自己证明清白。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这个问题上,张嬷嬷不敢掉以轻心。
谋害皇家子嗣,这可不是什么小罪,若是真的被查出来,她就是有十条命都不够砍得。
她现在只求千万不要被查出来什么。
回想起庶出兄长说的那些话,李守忠的心中也生出了疑惑,难道他真的不是李家的儿子,他若不是,那真正的李家儿子是谁?
不管他的真正身份是什么,反正他一定要认定自己就是李家的人。
身在权势中心这么多年,享受了这么多年的荣华富贵,忽然有一天有人告诉李守忠他得到的这一切全都不属于他,他绝对不能容忍。
已经到了嘴里面的肉,断然没有将它吐出来的道理。
把那些庶出的兄长全都打发走了,李守忠立即叫人去查当年的事,李老夫人已经去世,知道这件事最清楚的人已经不在了,现在重点是把当年所有知道的真相的人找出来问清楚。
待确认他的确不是李家儿子后,直接将这群人全都杀了,以绝后患。
李守忠丁忧在家,不能去上朝,并不代表朝堂上的事就和李守忠牵扯不上关系了。
早上一上早朝,就有言官开口,说起了李家的家事。
当家夫人生不出儿子,特地从外面抱回来一个女儿充当自己的儿子养简直骇人听闻。
如果京城其他生不出儿子的妇人也有样学样,那一个家族的血统岂不是乱了套了。
小事弄成一件大事,文官绝对是能办到的,文人的嘴向来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一把利刃。
朝堂上言官说的吐沫横飞,一句一句的戳中要害,甚至还牵连到了后宫的皇后身上。
当年皇后没能生出孩子,让娘家的庶出妹妹入宫生了一个小皇子,若不是宫规森严,皇后很有可能也会从外面抱回来一个孩子当成是自己养出来的。
还有人指出,宫中多年都没有皇子皇女出生,即便有出生的也多数夭折,这事太过蹊跷,需要仔细的查一查才好。
不过是一件李老夫人没有生出儿子,很有可能从外面抱回来一个男孩当成自己养的捕风捉影的事,愣是被牵扯到了国家大事身上。
皇后作为李老夫人的女儿,直接受到了冲击,德行受到了严重的怀疑。
不少官员联名上奏,要求皇帝彻查后宫,一定要查出后宫妃嫔为何多数没有身孕,多年生不出子嗣。
皇帝被大臣逼得实在是没有办法,只能叫人去查后宫,叫太医替宫中妃嫔把脉。
这个旨意刚刚下来,又有官员站出来持反对态度。
太医在宫中多年,皇后管理后宫,谁知道太医有没有被人收买,不如从外面找回来几个有名的地方大夫,叫他们去诊脉。
皇帝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后宫的事解决了,就开始说李老夫人的事,有官员要求皇帝必须要严查整个李家弄清楚李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朝臣不断要求上奏,加上李守忠丁忧在家,纵然朝中有几乎一半的大臣是站在他那边,在这个事上也没人站出来替他说话。
有句话说的好,身正不怕影子斜,若是李守忠真的是无辜的,那自然没什么问题,若李守忠的确是李老夫人从外面抱回去的,那就有好戏看了。
前朝的事传到了后宫里面,皇后听了太监说的那些话,气的半死,以往端庄雍容的脸变得十分狰狞。
“你听听他们都在说些什么,本宫的兄长是母亲从外面抱回来的,这怎么可能。”
李皇后下意识的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更不希望这个事是真的,若是真的,对她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冲击。
一国之母有一个德行有亏的母亲,这辈子李皇后都别想把头抬起来了。
“娘娘,你先别着急,这个事不是还没确定了吗,只要还没有确定,那就不是真的。”张嬷嬷安慰皇后。
皇后也知道这点,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没来由的感觉一阵心慌,直接告诉皇后这一切很有可能就是真的。
有些记忆太过久远,但是想起来的时候还是十分清楚的,年幼的时候,皇后和李守忠之间要是产生了争执,李老夫人永远都是站在皇后这边,叫李守忠让着皇后。
以前没多想,只当李老夫人疼爱皇后这个女儿,现在想想,发现并不是这样,李守忠不是李老夫人的儿子,所以李老夫人才会一直站在皇后这边帮着皇后说话。
“张嬷嬷我怀疑这件事有可能是真的。”
屋里面没有别人,张嬷嬷又是皇后最信任的那个人,皇后心中有了想法也没遮掩,直接和张嬷嬷说了。
要不是主仆身份,张嬷嬷恨不得马上把皇后的嘴给捂起来。
这话是能随便乱说的吗,隔墙有耳,谁知道这宫里面哪个地方蹲了人。
“娘娘切莫要乱说,别人不相信老夫人,难不成你还不相信老夫人吗。”
皇后抬头看着张嬷嬷的脸,她恍然反应过来,也知道自己刚刚都说了些什么。
她十分懊恼,她这是怎么回事,一件捕风捉影的事,怎么就当成了真的,还在这边担心成这个样子。
“本宫想错了,母亲怎么可能会做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定然是有小人看我们李家不顺眼,暗地里给李家穿小鞋了。”
皇后顺着张嬷嬷的话,替自己找到了一个合适的借口,同时将自己撇清了关系。
“就是啊娘娘,但是娘娘,现在有一件重要的事需要我们赶紧去做。”张嬷嬷压低了声音,靠近皇后耳边小声道。
皇后想了想道;“没事,本宫这么多年做的那么隐蔽,若是这么容易就被人抓住把柄的话,早就被抓到了,哪里还会等到现在。”
她在后宫经营了那么多年,宫里面的人都动了什么手段她比谁都要清楚,即便最后查出了药物的问题,她也有办法替自己证明清白。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这个问题上,张嬷嬷不敢掉以轻心。
谋害皇家子嗣,这可不是什么小罪,若是真的被查出来,她就是有十条命都不够砍得。
她现在只求千万不要被查出来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