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古代当先生 第102节
这一切都落在了先前到来的卫苏与齐逞眼里,两人对望一眼,齐逞想走上前去,却被卫苏拦住了。卫苏朝他摇摇头,示意看看再说。
赵石左右看看,也不觉得有什么,笑道:“如今秦国什么样子你们不知道?西边还有戎夷肆掠,边地百姓还朝不保夕。现在大王都亲自出征了,你们这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么?朝廷米粮大肉管饱,让你们训练,不就是为了这一天么?你们真以为让你们享福啊?”
“那我不去!”先前那人撂下话来,战场上死活无人可知,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赵石变了脸色,“三水子,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我告诉你,这是朝廷的政令。整个秦国的子民都得遵守,你以为是你想不去就不去的?”
“可是,大王也不能强令不愿意去的也上战场吧?打仗可是要死人的。”有人小声道。
此话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思,战场要死人,谁都不愿意去打仗,一时间竟无人说话。
“的确!打仗会死人。可是你不愿上战场,我也不愿上战场,这秦国还在吗?”
众人都看向声音来处,就见一青衣的年轻走上前来。
这人是谁?来这里做什么?他这话又是什么意思?这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更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
倒是赵石见到青衣人身边的人,怔愣了一下,随即迎上前去,“齐大人,您怎么来了?”
村人见赵小吏称呼那人为齐大人,终于反应过来了,想来那人就是兰芜县的县令齐大人了。只是走在前头的青衣人又是何人?不过看他周身气度,还能让齐大人陪着左右,想来也不是一般的人吧?
刚刚的一切都被齐大人他们看在眼里了,村人百姓哪里经历过这种阵仗?心中忐忑,齐大人不会怪罪于他们吧?虽然说齐大人是个好官,但是他们刚刚的话已经是大逆不道了,谁知道齐大人会不会指他们的罪?
想到这里,人们有些瑟瑟发抖,先前说话那人已经“扑通”跪倒在地,众人也都连忙跪下,“草民等拜见齐大人。”
“众位起来吧。”齐逞倒是一脸和颜悦色,丝毫没有因为刚刚的话生气的意思,这让众人稍微松了一口气。互相看了看,站了起来。
卫苏已经站在了刚刚赵石的位置上,四下里扫了一眼,目光所及之处,人们都低下了头。
卫苏倒是接着刚刚的话继续开口了,“如今戎夷犯境,边地的百姓正在水深火热之中。秦王亲自率领将士们前往迎敌,他们正是为了保护自己身后的百姓。你们现在身在王都之地,认为战争降临不到自己的头上,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前方的将士们都如你们这般的想法,怕流血,怕死就不去战场,不抵抗戎夷。请问等戎夷大军攻打过来,在此的大家会不会被草原的戎夷踩在脚底下?你们的妻子孩子,会不会被戎夷强行掳走?到时候你们怎么办?眼睁睁的看着吗?”
一番话让众人抬不起头来,他们身为秦人,自然知道戎夷的残暴不仁。他们这样的外族,吃人肉喝人血都能面不改色,真要是让他们攻打进来,他们都只有死路一条。
“别以为你们现在就真的安全了,你们看看,还有东边紧邻的诸侯国,哪个不是虎视眈眈,只等有机会便入侵秦国。国破家亡,请问你们不愿意出力保护秦国,秦国灭亡,你们能好到哪里去?”
“如今大王命令青壮男子皆参与训练,其实又何尝不是在保护你们?至少在敌人入侵之时,你们可以拿起武器,保护站在你们身后的妻儿老小。”
卫苏振振有词,一番数落的话落下,让人惭愧无比。
“卫先生说得对,边地上正在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哪个没有父母妻儿?他们能用命护卫大秦,护卫身后的百姓,你们呢?却躲在后面乐享其成。怕流血,怕死人,说出这样的话的人实在是为人所不齿。”齐逞摇头说道。
这些话狠狠敲打在众人心上,至于刚刚的三水子,早恨不得有地洞钻进去。
“不是人人都是胆小鬼,我不怕流血,不怕死!”人群中有年轻人振臂高呼。
“好啊!看来老秦人还是有热血男儿啊!”卫苏欣慰道:“秦国能立国,哪一寸土地不是先辈的老秦人用热血换回来的?如今面临国难,他们的子孙后代的热血还未冷却。我想请问你们,真到了某一天,让你们在战场上用鲜血换取身后的家园的安然无恙,你们愿意否?”
“愿意!”有人高呼。
人们热血沸腾,“愿意!愿意!”
一时间众人的呼喊此起彼伏,三水子激动的脸色涨红,“我也愿意!”
就连齐逞在一旁都热血沸腾起来,看向卫苏的眼睛里充满了敬佩之情。如果天下百姓都能如此,何愁秦国不强大?何惧周围强敌环饲?
第142章
卫苏看着大家的反应, 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来,如此也还能够挽救。
卫苏双手下压,示意大家安静听他说话。等了一会儿, 卫苏方才接着道:“朝廷还有后续的一系列措施, 比如征召入军伍之后, 会免除家中人的徭役赋税。如果在军中立下战功,也会根据战功的大小, 获得不同的爵位,赏赐屋宅田亩金银等等。”
听了卫苏的话, 众人面面相觑,还有这样的好事?他们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儿, 从未想过还有封爵领赏之类的。不说其他的, 单单就是免除徭役赋税就能让他们一家子过上好日子了。
上战场哪里会有不死人的?可是, 如果搏一搏, 立下军功,将来可就吃用不愁了, 家人也会跟着沾光。
想到这里众人的目光更热切了, 好多人热血上头, 恨不得立马就投身入伍。
不过也有人持怀疑态度, 话倒是说得好听,可真正是不是这样就难说了。这人年纪轻轻的, 这种大事, 他能做的了主吗?
众人窃窃私语,在一旁的齐逞看出来众人的心思。站出一步, 笑道:“你们别不相信, 你们可知跟你们说话的这位是何人?”
齐大人笑眯眯的很亲和, 有人胆子大了些。他们本就很好奇这个年轻人的身份,当即就大声问道:“齐大人,不知道这位大人是何人?”
齐逞看了卫苏一眼,见对方没有反对的意思,便说道:“大家面前这位就是我们秦国新任的相国大人,曾经名满天下的颍阳学宫的先生卫苏,卫相国。如果我说的这些你们都不太清楚,但是有一样东西,你们应该人人都知道的。那就是水车,如果当初不是卫相国拿出图样,让墨家人制作出水车,又教会大家修建水渠,惠及天下百姓,现在的你们可能还在为用水发愁呢。”
“竟然是相国大人!”
“原来他就是弄出水车的卫先生!”
“天啊!我没有听错吗?卫先生来秦国了,还被大王任命为秦国的相国?”
所有人都不敢置信,惊奇讶异的声音比比皆是。
他们也早就听说了水车是颍阳学宫的卫先生弄出来的,现在这些东西早就普及到了天下的每一个地方。可以说有了这水车,又修了水渠,他们取水灌溉庄稼轻松许多,种的粮食自然也就增产了不少。就算前两年有些许干旱,地里的粮食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如果没有水车水渠,他们哪里有会有今天的好日子?如今天下的百姓谁人不知水车,谁人不知卫先生?人人都感念卫先生的利民之举。
齐大人是不可能骗人的,卫先生来到秦国了,成了他们的相国大人。那么刚刚卫相说出来的那就是真的了?如此一来,百姓的好日子真还在后头呢。
所有人都激动无比,底下乌泱泱的跪了一大片。“草民拜见卫相国。”
卫苏摆手让他们起身,“我这次出来随便走走,大家可以不将我当做是相国大人,只当我是普通人,可以随便聊聊。你们有什么不懂的,或者是对下达的政令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出来。”
众人面面相觑,面对着如此的大人物,他们哪里敢冒失放肆。
卫苏见没有一个人愿意说话,知道是因为自己身份的原因。他们都只不过是小老百姓,就算有什么意见也是绝不敢当面提出来的。
一时间气氛有些凝重,倒是齐逞笑了起来,“你们一个个的,刚刚不是说的热火朝天?还让小赵催促本官,说是想要马上就展开训练,现在怎么不说话了?”
先前说出这话的周小七此时有些汗颜,他站出来呐呐的说道:“小,小的,啥也不懂,刚刚也是胡乱瞎说的。齐大人还请勿要见怪。”
齐逞哈哈大笑,“本官既然让你们随便说了,就不会有责怪之意。现在本官也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整个兰芜县,可不只有十里八乡。你们东阳村紧赶慢赶着将地里的活计已经做完了,可其他地方还没有,所以还得等等其他的地方的村人。等到真正农闲之时,本官自然就会组织十里八乡的村人们一起训练。”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点点头。齐大人宽于待人,百姓们也是很信服他的,他说的话众人自然深信不疑。
周小七憨笑着摸摸头,“草民也知道大人自有大人的安排,就是心中有些着急。”
他一说完,其他人都善意的笑了。有了齐逞的活跃气氛,大家也没有刚刚的拘谨。
卫苏轻轻朝他点点头,怕自己说话会搞砸气氛,便也不再说话。示意齐逞与他们闲聊,自己也能从中得知一些信息。
齐逞当然明白卫苏的意思,从他们身边的小事着手,问问天时啊,问问收成啊什么的。都是些贴近民生生活的,大家也不隐瞒,七嘴八舌的都一一道来。
卫苏仔细听着,用心记下来,这些反应百姓生活的可不是小事,他有必要多多了解才能对将来的政令有帮助。
等到天色已晚,他们才告辞离去。直到现在有人还犹如云里雾里一般,不相信相国大人真就在他们眼前出现过,还跟他们说过话。这样的事,可是炫耀的资本,等到将来一定要好好说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听听,当初卫相国是何等的人物,也认认真真仔细听他们说话呢。
回程的马车上,齐逞这才有空问起来关于百姓入军伍的后续来,“先生所说的那些军功奖惩制是真的么?”
在听卫苏说起时,他就忍不住激动起来了。这套制度一下来,如此丰厚优渥的奖励,将士们为了军功又岂会不奋勇杀敌?到时候不怕没人入军伍。再加上现在下达的青壮训练一事,如此一联想起来,到时候秦国的大军源源不断。当今之世,又有哪个诸侯国能有秦国这样打不完的军队?
只要想想,都能让人热血沸腾起来。
卫苏点点头,“当然是真的了,只等再商议完善一番,就能够下发政令了。”
“这可太好了。”齐逞不仅抚掌,“这样一来用不了几年,秦国就会兴盛强大起来,有这样的军队,外敌又岂敢入侵?”
卫苏微微一笑,“一切才刚开始,不仅仅是军队,还有装备,民生都要好好发展起来。等到政令下来,就得全靠下面的人好好去实施,一定要让百姓真正懂得政令的好处。你这里的处事方式很好,需要传扬出去。另外我想将你这里作为试点,政令先在这里过一遍,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发现改善,等到没问题了再推广向全国。”
见齐逞不明白试点,卫苏跟他解释了一番,“这是关乎着秦国政令是否能有效发挥的重要之举,政令的好坏,总是要百姓才能亲身体会的。所以由他们来说对与错,才是最好的方式。只要是对的可以推广到全国,而错处可以改进,以免所有人都蒙受损失。所以,你这里作为试点的话,就必须要好好听取百姓的意见,你可明白了?”
齐逞这才明白卫先生这是对他给予多大的厚望,当即答道:“学生必不负先生所托。”
卫苏一路过来的所见所闻,只有这兰芜县,在卫苏心目中是理想的选择,县令齐逞也是个好的。卫苏将这里定点,也是经过全方位的考虑才决定下来的。
他现在已经想到了,关于收取民意调查之类的办法,那就是派专门的小吏下到百姓中去,听取百姓们的意见,然后整理归纳上交。这样一来,朝中官员自然也就能听得到百姓们的心声。从而在思考问题上,也能将这些建议综合考虑进去。
秦湛接手的秦国是被糟践得千疮百孔,逐渐败落的秦国。如果不以百姓的利益为重,真的很难恢复民生。
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后盾支撑,秦国的军队也就如同空中楼阁一般,最后也逃不过崩塌的命运。所以一定要两手抓,不仅要发展军队,更要发展经济。这些东西最基本的都离不开人手,只要有了人,很多东西也就简单好办了。
现在也不知道谢灼陶瑾二人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如果他们能煽动娄国的百姓来秦,秦国就算是捡了大便宜了。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卫苏已经有些乏了,这些天连着在各处奔波,身体也有些吃不消。
齐逞见状,便不再说话,只拿了小案几上的一本书轻轻翻看。不多时,卫苏在马车的晃动下,闭上眼小寐起来。
吴兴与吴四叔总算跟着马队到了蜀地,看着四处的山岭,吴兴有些失望。这些山地能种粮食吗?他满心满眼的以为来到了秦国就能有大片的良田土地,结果呢,除了山还是山。
他一不小心将心中的话给说了出来,吴四叔倒是嘿嘿一笑,“既来之则安之,管它那么多。只要有土地,哪里不能种庄稼?况且,其他的不说,光是头三年,官府补贴也能养活一大家子人了。”
吴兴想想也是,心也渐渐放下来,他们同行的人,一到了秦国境内,一路上就分散到了各个郡县乡里。今日他与四叔也到了地方,以后他们就会在这里安居下来,等待他们的也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境地。
早有等候着的小吏走了过来,笑眯眯的跟领队打了个招呼。“人都到了?”
“到了,这是名册,你们清点清点,看看怎么安排。”
那小吏接过名册,来到吴兴他们面前,吴兴瑟缩了一下。他们这些平民百姓最怕与官府中人打交道,更何况他们还是逃难来的外乡人。
那小吏倒是笑眯眯的,摆摆手,“你们不用害怕,既然来了秦国,那就是秦人了,都是自己人。你们来到这里安顿下来,以后有什么困难要求都可以提出来,我们会帮你们反馈给县令大人,县令一定会想法子解决的。对了,我叫田福,有什么事直接找我就行。”
以前的他们可是根本不会跟平民百姓多说一句话,现在不一样了,上头有命令下来。将安抚远来的娄国人做为奖赏升职的任务,也就是说他们安顿下来多少娄国人,如果能让人死心塌地留下来,他们得到的奖赏不会少。
为了未来的升官发财,他们这些人怎么可能不尽心尽力?
吴四叔见他笑得和气,心头也放松了一些,连连点头应是。
知道这些人一时间放开也不可能,反正以后接触的时日还长,慢慢来呗,总要有个适应的过程。反正既然来了,就绝对没有再离开的可能。
第143章
“来来来!过来记录名册, 报上自家大人孩子的人数,就能领到半月之粮了。等会儿还要带你们去村里安顿下来。”田福说道。
吴兴四下里张望一眼,与他们同队的还有十几户人家。听了这话, 大家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不知道该不该行动。
吴四叔也瞅了瞅,下决心上前一步道:“我先来。”
吴兴小心的拉了拉他的衣角,示意他莫要当出头鸟, 吴四叔却没有当一回事, 径直走上前去。
田福执笔,“什么名字?家中还有几口人?”
“吴四, 家中还有妻子, 三个子女,最大的小子也十三了。”吴四实话说道。
田福将名字一一登记在册,然后抬头笑道:“哟!老哥好福气啊, 再过两年大小子都能帮上忙了。”
吴四叔听到夸奖,心中也高兴起来,“哪里哪里,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现在正值能吃的时候,咱们一家如果不跟着车队过来,到现在只怕早就饿死了。”
田福也嘿嘿笑, “吴老哥你们是来对了啊。在我们这里,只要你勤快肯干, 不愁没饭吃。”
吴四叔见他态度是真的好,也起了谈兴。想到他曾经听说的事, 就想问问是不是真的, “小的之前还在娄国之时就听人说, 来到秦国之后, 自己开荒的土地都就成了自己的,头三年还不用交税,是不是真的?”
赵石左右看看,也不觉得有什么,笑道:“如今秦国什么样子你们不知道?西边还有戎夷肆掠,边地百姓还朝不保夕。现在大王都亲自出征了,你们这不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么?朝廷米粮大肉管饱,让你们训练,不就是为了这一天么?你们真以为让你们享福啊?”
“那我不去!”先前那人撂下话来,战场上死活无人可知,谁知道会发生什么?
赵石变了脸色,“三水子,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我告诉你,这是朝廷的政令。整个秦国的子民都得遵守,你以为是你想不去就不去的?”
“可是,大王也不能强令不愿意去的也上战场吧?打仗可是要死人的。”有人小声道。
此话说出了大多数人的心思,战场要死人,谁都不愿意去打仗,一时间竟无人说话。
“的确!打仗会死人。可是你不愿上战场,我也不愿上战场,这秦国还在吗?”
众人都看向声音来处,就见一青衣的年轻走上前来。
这人是谁?来这里做什么?他这话又是什么意思?这人他们从来没有见过,更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
倒是赵石见到青衣人身边的人,怔愣了一下,随即迎上前去,“齐大人,您怎么来了?”
村人见赵小吏称呼那人为齐大人,终于反应过来了,想来那人就是兰芜县的县令齐大人了。只是走在前头的青衣人又是何人?不过看他周身气度,还能让齐大人陪着左右,想来也不是一般的人吧?
刚刚的一切都被齐大人他们看在眼里了,村人百姓哪里经历过这种阵仗?心中忐忑,齐大人不会怪罪于他们吧?虽然说齐大人是个好官,但是他们刚刚的话已经是大逆不道了,谁知道齐大人会不会指他们的罪?
想到这里,人们有些瑟瑟发抖,先前说话那人已经“扑通”跪倒在地,众人也都连忙跪下,“草民等拜见齐大人。”
“众位起来吧。”齐逞倒是一脸和颜悦色,丝毫没有因为刚刚的话生气的意思,这让众人稍微松了一口气。互相看了看,站了起来。
卫苏已经站在了刚刚赵石的位置上,四下里扫了一眼,目光所及之处,人们都低下了头。
卫苏倒是接着刚刚的话继续开口了,“如今戎夷犯境,边地的百姓正在水深火热之中。秦王亲自率领将士们前往迎敌,他们正是为了保护自己身后的百姓。你们现在身在王都之地,认为战争降临不到自己的头上,可是你们想过没有,如果前方的将士们都如你们这般的想法,怕流血,怕死就不去战场,不抵抗戎夷。请问等戎夷大军攻打过来,在此的大家会不会被草原的戎夷踩在脚底下?你们的妻子孩子,会不会被戎夷强行掳走?到时候你们怎么办?眼睁睁的看着吗?”
一番话让众人抬不起头来,他们身为秦人,自然知道戎夷的残暴不仁。他们这样的外族,吃人肉喝人血都能面不改色,真要是让他们攻打进来,他们都只有死路一条。
“别以为你们现在就真的安全了,你们看看,还有东边紧邻的诸侯国,哪个不是虎视眈眈,只等有机会便入侵秦国。国破家亡,请问你们不愿意出力保护秦国,秦国灭亡,你们能好到哪里去?”
“如今大王命令青壮男子皆参与训练,其实又何尝不是在保护你们?至少在敌人入侵之时,你们可以拿起武器,保护站在你们身后的妻儿老小。”
卫苏振振有词,一番数落的话落下,让人惭愧无比。
“卫先生说得对,边地上正在浴血奋战的将士们,哪个没有父母妻儿?他们能用命护卫大秦,护卫身后的百姓,你们呢?却躲在后面乐享其成。怕流血,怕死人,说出这样的话的人实在是为人所不齿。”齐逞摇头说道。
这些话狠狠敲打在众人心上,至于刚刚的三水子,早恨不得有地洞钻进去。
“不是人人都是胆小鬼,我不怕流血,不怕死!”人群中有年轻人振臂高呼。
“好啊!看来老秦人还是有热血男儿啊!”卫苏欣慰道:“秦国能立国,哪一寸土地不是先辈的老秦人用热血换回来的?如今面临国难,他们的子孙后代的热血还未冷却。我想请问你们,真到了某一天,让你们在战场上用鲜血换取身后的家园的安然无恙,你们愿意否?”
“愿意!”有人高呼。
人们热血沸腾,“愿意!愿意!”
一时间众人的呼喊此起彼伏,三水子激动的脸色涨红,“我也愿意!”
就连齐逞在一旁都热血沸腾起来,看向卫苏的眼睛里充满了敬佩之情。如果天下百姓都能如此,何愁秦国不强大?何惧周围强敌环饲?
第142章
卫苏看着大家的反应, 脸上浮现出一抹笑来,如此也还能够挽救。
卫苏双手下压,示意大家安静听他说话。等了一会儿, 卫苏方才接着道:“朝廷还有后续的一系列措施, 比如征召入军伍之后, 会免除家中人的徭役赋税。如果在军中立下战功,也会根据战功的大小, 获得不同的爵位,赏赐屋宅田亩金银等等。”
听了卫苏的话, 众人面面相觑,还有这样的好事?他们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守着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儿, 从未想过还有封爵领赏之类的。不说其他的, 单单就是免除徭役赋税就能让他们一家子过上好日子了。
上战场哪里会有不死人的?可是, 如果搏一搏, 立下军功,将来可就吃用不愁了, 家人也会跟着沾光。
想到这里众人的目光更热切了, 好多人热血上头, 恨不得立马就投身入伍。
不过也有人持怀疑态度, 话倒是说得好听,可真正是不是这样就难说了。这人年纪轻轻的, 这种大事, 他能做的了主吗?
众人窃窃私语,在一旁的齐逞看出来众人的心思。站出一步, 笑道:“你们别不相信, 你们可知跟你们说话的这位是何人?”
齐大人笑眯眯的很亲和, 有人胆子大了些。他们本就很好奇这个年轻人的身份,当即就大声问道:“齐大人,不知道这位大人是何人?”
齐逞看了卫苏一眼,见对方没有反对的意思,便说道:“大家面前这位就是我们秦国新任的相国大人,曾经名满天下的颍阳学宫的先生卫苏,卫相国。如果我说的这些你们都不太清楚,但是有一样东西,你们应该人人都知道的。那就是水车,如果当初不是卫相国拿出图样,让墨家人制作出水车,又教会大家修建水渠,惠及天下百姓,现在的你们可能还在为用水发愁呢。”
“竟然是相国大人!”
“原来他就是弄出水车的卫先生!”
“天啊!我没有听错吗?卫先生来秦国了,还被大王任命为秦国的相国?”
所有人都不敢置信,惊奇讶异的声音比比皆是。
他们也早就听说了水车是颍阳学宫的卫先生弄出来的,现在这些东西早就普及到了天下的每一个地方。可以说有了这水车,又修了水渠,他们取水灌溉庄稼轻松许多,种的粮食自然也就增产了不少。就算前两年有些许干旱,地里的粮食也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如果没有水车水渠,他们哪里有会有今天的好日子?如今天下的百姓谁人不知水车,谁人不知卫先生?人人都感念卫先生的利民之举。
齐大人是不可能骗人的,卫先生来到秦国了,成了他们的相国大人。那么刚刚卫相说出来的那就是真的了?如此一来,百姓的好日子真还在后头呢。
所有人都激动无比,底下乌泱泱的跪了一大片。“草民拜见卫相国。”
卫苏摆手让他们起身,“我这次出来随便走走,大家可以不将我当做是相国大人,只当我是普通人,可以随便聊聊。你们有什么不懂的,或者是对下达的政令有什么意见都可以提出来。”
众人面面相觑,面对着如此的大人物,他们哪里敢冒失放肆。
卫苏见没有一个人愿意说话,知道是因为自己身份的原因。他们都只不过是小老百姓,就算有什么意见也是绝不敢当面提出来的。
一时间气氛有些凝重,倒是齐逞笑了起来,“你们一个个的,刚刚不是说的热火朝天?还让小赵催促本官,说是想要马上就展开训练,现在怎么不说话了?”
先前说出这话的周小七此时有些汗颜,他站出来呐呐的说道:“小,小的,啥也不懂,刚刚也是胡乱瞎说的。齐大人还请勿要见怪。”
齐逞哈哈大笑,“本官既然让你们随便说了,就不会有责怪之意。现在本官也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整个兰芜县,可不只有十里八乡。你们东阳村紧赶慢赶着将地里的活计已经做完了,可其他地方还没有,所以还得等等其他的地方的村人。等到真正农闲之时,本官自然就会组织十里八乡的村人们一起训练。”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点点头。齐大人宽于待人,百姓们也是很信服他的,他说的话众人自然深信不疑。
周小七憨笑着摸摸头,“草民也知道大人自有大人的安排,就是心中有些着急。”
他一说完,其他人都善意的笑了。有了齐逞的活跃气氛,大家也没有刚刚的拘谨。
卫苏轻轻朝他点点头,怕自己说话会搞砸气氛,便也不再说话。示意齐逞与他们闲聊,自己也能从中得知一些信息。
齐逞当然明白卫苏的意思,从他们身边的小事着手,问问天时啊,问问收成啊什么的。都是些贴近民生生活的,大家也不隐瞒,七嘴八舌的都一一道来。
卫苏仔细听着,用心记下来,这些反应百姓生活的可不是小事,他有必要多多了解才能对将来的政令有帮助。
等到天色已晚,他们才告辞离去。直到现在有人还犹如云里雾里一般,不相信相国大人真就在他们眼前出现过,还跟他们说过话。这样的事,可是炫耀的资本,等到将来一定要好好说给自己的子孙后代听听,当初卫相国是何等的人物,也认认真真仔细听他们说话呢。
回程的马车上,齐逞这才有空问起来关于百姓入军伍的后续来,“先生所说的那些军功奖惩制是真的么?”
在听卫苏说起时,他就忍不住激动起来了。这套制度一下来,如此丰厚优渥的奖励,将士们为了军功又岂会不奋勇杀敌?到时候不怕没人入军伍。再加上现在下达的青壮训练一事,如此一联想起来,到时候秦国的大军源源不断。当今之世,又有哪个诸侯国能有秦国这样打不完的军队?
只要想想,都能让人热血沸腾起来。
卫苏点点头,“当然是真的了,只等再商议完善一番,就能够下发政令了。”
“这可太好了。”齐逞不仅抚掌,“这样一来用不了几年,秦国就会兴盛强大起来,有这样的军队,外敌又岂敢入侵?”
卫苏微微一笑,“一切才刚开始,不仅仅是军队,还有装备,民生都要好好发展起来。等到政令下来,就得全靠下面的人好好去实施,一定要让百姓真正懂得政令的好处。你这里的处事方式很好,需要传扬出去。另外我想将你这里作为试点,政令先在这里过一遍,有什么问题可以及时发现改善,等到没问题了再推广向全国。”
见齐逞不明白试点,卫苏跟他解释了一番,“这是关乎着秦国政令是否能有效发挥的重要之举,政令的好坏,总是要百姓才能亲身体会的。所以由他们来说对与错,才是最好的方式。只要是对的可以推广到全国,而错处可以改进,以免所有人都蒙受损失。所以,你这里作为试点的话,就必须要好好听取百姓的意见,你可明白了?”
齐逞这才明白卫先生这是对他给予多大的厚望,当即答道:“学生必不负先生所托。”
卫苏一路过来的所见所闻,只有这兰芜县,在卫苏心目中是理想的选择,县令齐逞也是个好的。卫苏将这里定点,也是经过全方位的考虑才决定下来的。
他现在已经想到了,关于收取民意调查之类的办法,那就是派专门的小吏下到百姓中去,听取百姓们的意见,然后整理归纳上交。这样一来,朝中官员自然也就能听得到百姓们的心声。从而在思考问题上,也能将这些建议综合考虑进去。
秦湛接手的秦国是被糟践得千疮百孔,逐渐败落的秦国。如果不以百姓的利益为重,真的很难恢复民生。
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后盾支撑,秦国的军队也就如同空中楼阁一般,最后也逃不过崩塌的命运。所以一定要两手抓,不仅要发展军队,更要发展经济。这些东西最基本的都离不开人手,只要有了人,很多东西也就简单好办了。
现在也不知道谢灼陶瑾二人的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了。如果他们能煽动娄国的百姓来秦,秦国就算是捡了大便宜了。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卫苏已经有些乏了,这些天连着在各处奔波,身体也有些吃不消。
齐逞见状,便不再说话,只拿了小案几上的一本书轻轻翻看。不多时,卫苏在马车的晃动下,闭上眼小寐起来。
吴兴与吴四叔总算跟着马队到了蜀地,看着四处的山岭,吴兴有些失望。这些山地能种粮食吗?他满心满眼的以为来到了秦国就能有大片的良田土地,结果呢,除了山还是山。
他一不小心将心中的话给说了出来,吴四叔倒是嘿嘿一笑,“既来之则安之,管它那么多。只要有土地,哪里不能种庄稼?况且,其他的不说,光是头三年,官府补贴也能养活一大家子人了。”
吴兴想想也是,心也渐渐放下来,他们同行的人,一到了秦国境内,一路上就分散到了各个郡县乡里。今日他与四叔也到了地方,以后他们就会在这里安居下来,等待他们的也不知道会是怎样的境地。
早有等候着的小吏走了过来,笑眯眯的跟领队打了个招呼。“人都到了?”
“到了,这是名册,你们清点清点,看看怎么安排。”
那小吏接过名册,来到吴兴他们面前,吴兴瑟缩了一下。他们这些平民百姓最怕与官府中人打交道,更何况他们还是逃难来的外乡人。
那小吏倒是笑眯眯的,摆摆手,“你们不用害怕,既然来了秦国,那就是秦人了,都是自己人。你们来到这里安顿下来,以后有什么困难要求都可以提出来,我们会帮你们反馈给县令大人,县令一定会想法子解决的。对了,我叫田福,有什么事直接找我就行。”
以前的他们可是根本不会跟平民百姓多说一句话,现在不一样了,上头有命令下来。将安抚远来的娄国人做为奖赏升职的任务,也就是说他们安顿下来多少娄国人,如果能让人死心塌地留下来,他们得到的奖赏不会少。
为了未来的升官发财,他们这些人怎么可能不尽心尽力?
吴四叔见他笑得和气,心头也放松了一些,连连点头应是。
知道这些人一时间放开也不可能,反正以后接触的时日还长,慢慢来呗,总要有个适应的过程。反正既然来了,就绝对没有再离开的可能。
第143章
“来来来!过来记录名册, 报上自家大人孩子的人数,就能领到半月之粮了。等会儿还要带你们去村里安顿下来。”田福说道。
吴兴四下里张望一眼,与他们同队的还有十几户人家。听了这话, 大家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不知道该不该行动。
吴四叔也瞅了瞅,下决心上前一步道:“我先来。”
吴兴小心的拉了拉他的衣角,示意他莫要当出头鸟, 吴四叔却没有当一回事, 径直走上前去。
田福执笔,“什么名字?家中还有几口人?”
“吴四, 家中还有妻子, 三个子女,最大的小子也十三了。”吴四实话说道。
田福将名字一一登记在册,然后抬头笑道:“哟!老哥好福气啊, 再过两年大小子都能帮上忙了。”
吴四叔听到夸奖,心中也高兴起来,“哪里哪里,半大小子吃穷老子。现在正值能吃的时候,咱们一家如果不跟着车队过来,到现在只怕早就饿死了。”
田福也嘿嘿笑, “吴老哥你们是来对了啊。在我们这里,只要你勤快肯干, 不愁没饭吃。”
吴四叔见他态度是真的好,也起了谈兴。想到他曾经听说的事, 就想问问是不是真的, “小的之前还在娄国之时就听人说, 来到秦国之后, 自己开荒的土地都就成了自己的,头三年还不用交税,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