塌方
  世人都说, 儿女都是债,无债不来。
  俞怀安深以为然, 自己一定是前世不修, 欠了三儿子俞小五这个憨货很多钱!
  那俞善姐人都走了,这憨货还在院子里跟着他,一个劲儿的催他主持公道:“爹, 咱村里族老们每个月逢十不是要议事吗?明天正好二十, 善姐儿的事你记得跟族老们说啊,可千万别忘记了啊。”
  “说什么?这事儿就办不成, 有什么好说的?你以为村里是我一个人说了算吗?”
  俞怀安现在深深后悔, 当初就不该主动把儿子送上门, 本想着让俞小五跟着俞善在牛场寻个活计, 结果事儿没见成, 人嘛倒是没几天就被笼络走了。
  他恨不得请出家法把这逆子抽醒:“你是不是昏了头了?这十里八乡哪有女娃娃当甲长的?”
  “怎么没有?”俞小五梗着脖子嚷嚷:“我上回还听二哥说, 大刘村就有一个甲长是女的。人家都可以,善姐儿这么能干凭什么不行?”
  俞怀安一愣,想起来了, 别说, 还真是的。
  但是他怎么可能轻易认错:“刘寡妇死去的男人就是甲长, 她家里五个儿子, 又没分家, 所以让她暂任甲长, 等回头分了家, 甲长就该换成她大儿了。再说,那刘寡妇都五十多岁了,跟善姐儿那十来岁的女娃娃能一样吗?”
  到底是心疼老儿子, 他耐着性子语重心长的解释:“你想想看, 甲长名下要分管十户村民,指点他们按时节耕种,督促生产,善姐儿一个女娃哪做得了这些?村里谁又愿意分到一个女娃娃名下?”
  “我就愿意!那你把我分出去好了,我愿意让善姐儿当我那一甲的甲长。”俞小五死不悔改,眼睛瞪得牛眼那么大:“我知道大嫂二嫂早就惦记着要分家,干脆把我分出去吧,大家都高兴。”
  “你!”俞怀安一抬头,发现两个儿媳都站在灶间伸长了脖子往外张望,竖起耳朵听这边的动静。
  刚才俞小五主动嚷嚷着要分家,她俩脸上的喜色俞怀安都看得清清楚楚。
  俞怀安心里不高兴,直接吼了一嗓子:“都什么时候了?还不赶紧做饭?一会儿老大收工,老二放学,男人们都劳累了一天,还要让他们饿着肚子等饭吗?”
  两个儿媳唯唯诺诺的挨了训,像鹌鹑一样缩回灶间,开始做晚食。
  俞怀安烦躁的在院子里转了几圈,看见俞小五那张脸就心塞,干脆背着手出去散心了。
  黄口小儿根本就不知道这事情的复杂之处。
  平溪村是杂姓村,虽然俞姓是大姓,却不像大刘村那样,八成以上的村民都姓刘——族长、村长、族老、里长全是他们刘家人,牢牢把持着村中各项事务,简直就是刘家的一言堂,那寥寥几户杂姓人家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官府规定必须要一百一十户人家才算做一里,而且那些无力承担徭役的鳏寡孤独,被称为畸零户的,都刨除在外,不能算在这一百一十户里。
  就像俞信那样不足十岁的小儿自成一户,也是畸零户,不占这一里的名额。
  平溪村所有的人家加一起,刨去畸零户之后,达不到官府规定的一百一十户,大刘村趁机把他们村里的杂姓人家拔过来十几户,这才凑做一里。
  里长陈康盛就是大刘村的人,因他家田地多,很有些家底,于是大刘村的杂姓村民抱成团,隐隐以他为首。
  陈康盛跟刘姓人向来不大对付,双方角力之下,陈康盛和十几户杂姓村民干脆被分出来到平溪村这一里,偏偏他还当上了里长,算是变相的一种补偿。
  这里头大刘村、平溪村、陈里长这三者间微妙的利益交换不可言说。
  还有件事,俞怀安已经想到了,但是不好跟俞小五直说。
  每年到了夏收之时,交纳完赋税以后,里长都会统计这一年迁入迁出的人口变更,田地买卖等事务,依此更新黄册,然后再按丁粮赋税的交纳多寡重新编排顺序,重新指派本里的十位甲长。
  本来嘛,农家人口流动不大,田地买卖也不频繁,这些人选很可能几年、乃至十几年都不变。
  可是谁让今年俞善回村了呢?
  要按田产来算,十个现任的甲长里,俞老头俞茂田本来就是勉强掉车尾,还是看在已故俞秀才的面子上,让他做了个甲长。
  如今俞茂田的老宅那边又少了二房的八亩地,田产出息缩水不少,俞善要真成了甲长,最可能挤掉的就是她亲爷爷俞茂田的位子……
  俞怀安心想,这一家子的恩恩怨怨村中无人不知,最近好不容易消停些,要真是这样,村里就又要热闹了。
  俞怀安心中所想,俞善不得而知,反正她对甲长的位置是志在必得。
  想要在村中错综复杂的人情势力网中分一杯羹又谈何容易,俞善很清楚这事儿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已经做好准备中间会有不少波折,无非就是多费些手段罢了。
  于是第二天,俞善按部就班的依着原定计划,找村中木匠订制织机零件去了。
  没错,就是零件。
  当初她只是随手做了个迷你织机,虽然功能简化,却是完全按照周家织坊那六十两银子一架的织机框架等比缩小而成,用的还是脚踏提综的方法,比起刘巧鸽用的那种靠手提综的腰机,确实先进了许多。
  因为可以用脚来踏板提综开口,织工的双手完全得到解放,只需要做投梭、打纬的动作,效率提高不少。
  可如今同样的构造用在这小织机上,却是不合用了。
  这小小的织机摆在台面上,不过妆匣大小,如何用脚踏?
  单独占用一只手来按“脚踏板”,另外一只手负责投梭,不就跟腰机的用法一样了?效率必然大大降低。
  俞善思来想去,觉得有两个选择:一是将脚踏板改成手控摇杆,把摇杆置于织机上方或侧面,只是这两个位置操作的时候虽然便利一些,却还是要占用一只手,效率提高不了多少;
  还有一个选择,俞善想到了台式的缝纫机:将小织机置于台面,脚踏板分离出来,单独置于台下,通过履带连动,照样可以做到脚踏提综开口,界时织工的双手解放出来,依旧是操作如常。
  平溪村中就有木匠。
  林木匠在村中接的生意总是些零散碎活儿,东家一张凳子,西家一个箱子,今日难得接到这样的大生意,不免心动。
  只不过嘛……
  林木匠看着俞善给出的图纸,愣了半天没有说话:“俞小娘子,你这桌子上,确定要掏出这么大一个洞?”
  “确定。”不掏洞我怎么安履带,放织机啊,俞善点头:“尺寸我都标出来了,您尽管做,第一批我要三十张桌子,不知道价格上……”
  这是价格的问题吗?谁家桌子做得这么窄小,上面还掏一个大洞啊?
  好在林木匠只纠结了一小会儿,他想起来俞小娘子说了这只是第一批订单,样子怪是怪了些,保不准生意后续有来,所以只好屈从于大主顾的自由发挥:
  “要是用老榆木来做,一张五百文,我保管做得结实,光滑无刺;若是想再刷上一层红漆,就得再加两百文,颜色鲜亮好看不说,还能防水又防污。”
  俞善想像了一下自家织坊里一片红彤彤的景象,忍不住打了个哆嗦,连连摆手:“红漆就不必了,加一层清漆就行,每张我再多出五十文。”
  清漆有什么可看的?虽然遗憾这小娘子品味不佳,林木匠到底不好鄙视大主顾,忙不迭的点头应下了这桩生意。
  搞定了桌面这个简单却大头的部分,俞善将小织机的构造拆解开来,整体设计全部采用榫卯结构,木件之间靠凹凸结合的方式连接,一根钉子都不需要。
  将特别精巧的零件留给自己做,织机上其余的部分,俞善请俞根叔架着车,连跑了镇上三家木匠铺子,每家只做一部分零件。
  因数量又不是太多,俞善给钱也大方,于是全部约定好了五日后取件。
  从一大清早就开始奔波,为了织机的事跑了大半天,村中族老们议事究竟说得什么,俞善无从得知,也并不关心。
  她一心惦记着明天要去采茶,一看今天风和日丽,猜想明天也该是无雨天晴,就开始为第二天上山采茶做准备。
  什么龙井毛峰碧螺春,毛尖瓜片铁观音,各色茶叶中的珍品俞善都喝过不少,可还从未试过亲手采茶呢。
  知道鲜嫩的茶叶怕脏污,她特意取了一个干净的背篓,在里面仔细铺上干净的棉布,又给自己准备了一身方便活动的短衫衣裙,俞善心情跃跃欲试,突然有种春游的感觉。
  她正心情愉悦的收拾着东西,突然有不速之客登门。
  俞小五一脸的苍白,神色惶恐:“善姐儿,大事不好了,河堤工地上塌方,咱们村被砸伤了好几个人。”
  眼看着河工徭役到月底就能结束了,怎么会有这样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