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塑料夫妻 第18节
  “青禾,好久不见。”高文希一见到林青禾就拥抱了她一下。
  “文希姐,好久不见。”林青禾上次来省城还是去年年底和全家人一起上省城买年货的时候。
  高文希回到座位上,拿了原木色的木盒过来递给林青禾,“上次在信里你说结婚了,诺,这是补的新婚礼物。打开看看,喜不喜欢。”
  林青禾接过木盒,印入眼帘的是刻在盖子上的谢馥春三个大字。
  里头是一套化妆品和一对香包。
  白色瓷瓶装的桂花头油,纸质盒装的鸭蛋粉还有一块青花白瓷装的胭脂。
  香包主体是红色的,缀着三股流苏,上头以一颗大孔珠串起三颗小珠子,精致美观。
  “真好看,谢谢你啊,文希姐。我很喜欢。”林青禾合上木盒盖子,对着高文希笑颜如花。
  “你喜欢就好。私事说完了,来说公事。”高文希轻咳了一声,“你做通讯员快一年了,一直以来过稿率也很高。有没有想过来做正式记者?”
  林青禾愣了愣,一开始她写稿子单纯是为了赚些稿费补贴生活。写的多了,她也渐渐热爱这种心中想法经过修饰润色然后在纸上变成字的过程。
  成为一名真正的记者吗?
  说不心动是假的。
  可她不是一个人,公社中学她还有上课的孩子们,家里还有正在务农的亲人,哦还有一个在远方的丈夫。
  “今个儿,我们总编找你也是说这事。我带你去她办公室。”高文希领着林青禾到了总编室门外,她敲了敲门。
  “进。”门内传来一道威严的女声。
  “朱总编,这是林青禾同志。青禾,这是朱总编。”高文希介绍道。
  朱总编是一名看上去四十岁左右身材瘦削的女性。留着短发,方脸,鼻梁上架着副银边眼镜,穿着灰色的女干部服,看上去有些不苟言笑。
  “朱总编好。”林青禾换上一副乖巧的笑容打了个招呼。
  “那我先回去工作了,你们说。”高文希说了一句就走了出去,还顺便带上了门。
  朱总编上上下下打量了遍林青禾,尤其在林青禾瘦骨伶仃的细胳膊细腿上,多停留了几秒,开口:“我是省城日报的总编,朱雪。林同志你好。”
  林青禾点点头。朱总编的声音出乎意料外的柔和,她原本还以为她会是个很严肃挑剔的人。
  “文希应该把今天的目的和你说了吧?你自己是什么想法呢?”朱雪开门见山地问道。这也是她的工作风格,她一向不耐烦那些个拐弯抹角互相试探。
  林青禾组织了下语言,最好还是老实道:
  “说实话这个机会我很心动。我现在是我们公社中学的老师,公社就4个老师,校长也要上课。我担心我走了,他们压力很大。还有就是考虑到家里人。所以,我现在还不能回答您。”
  朱雪地满意看着林青禾,良久,轻笑道,“这说明你是个负责任的老师和同事。学校那边,我帮你解决。你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三天内给回复,通知文希就行了。”
  “我再和你说下我们的福利待遇。你这种情况可以申请单位宿舍的,12级的工资62元,粮票那些供应和规定的级别供应一致。”
  “好的,朱总编。我会认真考虑的。”
  “行,那我不送你了。”
  “朱总编再见。”
  离开《省城日报》单位楼的时候,林青禾才没继续压抑被认可的喜悦。
  她脚步轻快,甚至想跑两步来宣泄心头快要喷涌而出的狂喜。
  于是,本来想直接去车站的林青禾在路口拐了个弯,径直朝省城百货商店走去。
  比起铁原的百货商店,省城的百货商店,占地宽阔,窗明几净。和铁原的一样都是各种类型的商品陈列在不同柜台,分别有不同的售货员负责。
  最引人注意的是,每个柜台中心都有主席的头像,还有一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标语。
  光一楼的玻璃柜台后面就已经商品种类繁多,数量极大。
  可能因为今天是休息日,顾客特别多,黑压压的挨挨挤挤在一起。如潮水一般,后浪扑前浪,一起涌向各个柜台。
  林青禾正好挨着日用品柜台中卖妇女用品的,这个柜台眼下稍显冷清。
  她走上前,雪花膏、洗头膏的种类就有不少,雅霜、百雀羚、友谊、海鸥……
  友谊的雪花膏8毛钱1罐,海鸥洗头膏3毛钱,算了下家里的女人加上卢向阳他妈。她让售货员分别拿了5罐雪花膏,2罐洗头膏。
  林青禾转悠的时候,发现边上货架上有一打打垒得很高的粉色卫生纸。这种粉色卫生纸柔软吸水性强,比起一毛钱一刀的那种黑灰色卫生纸细腻很多。
  林青禾从知道这种纸以后,宁愿在其他地方省钱,也要在来月事时用这种。
  于是立马让售货员帮她拿两块钱的。
  她又给自己和青苗分别买了两套内衣,内衣因为是棉的,要票。
  她在日用品柜台花了8.6元搭一张布票。
  接下来林青禾又随着人流给爸爸和公公买了旱烟,给哥哥买了钢笔,给弟弟买了一打本子。
  拎着大包小包赶到车站的时候,林青谷和杨素筠已经在等她了。他们俩手上也拎着个大大的网兜。
  回到家分礼物的时候,大家都很开心。林青谷也给每个人买了礼物,虽然都不是什么贵重东西。
  饭后,林青禾把朱总编的意思说了出来和大家商量。
  “大妹,我支持你。既然你有能力,那就去试试。”林青谷第一个表态。
  “是啊,省城比咱这环境好好多了。虽然革命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说实话日报记者这工作就是比你现在的发展好啊。”杨素筠也跟着补充。
  林建国抽了口旱烟,吐出,问道,“小禾你自己怎么想的?”
  林青禾感受着家人关爱的目光,“我……我想去的。”
  方秀珍宠溺地道,“闺女想去咱就去,家里不用你操心。”
  林建国笑着道,“我也支持你去,这份工作比你在公社中学的发展更好。只是人不能忘本,之前老校长是怎么对你的,你都要记在心里,以后能帮的也要尽量搭把手。”
  在林建国看来,闺女就是上了大学,以后分配的也就是这样的工作了吧。虽然前头失了工农兵名额,可现在又得到了省城日报的工作,还是正式的。这就是把户口关系都调过去了,他闺女现在是省城户口呢!
  “小禾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了。”林青谷总结道。
  “我就知道不能老是让好人吃亏。”方秀珍囔了句,“让那些叫衰我闺女的人好好眼热,这下咱家禾儿可算是凭着自己就成了省城人了。”
  杨素筠像是想起什么,提醒道,“大妹,你记得写信给阳子说一声。这夫妻之间本就相隔两地,有什么大事还是要互相商量通知的。”
  “大姐,你做什么我都支持你。”林青苗一向都是姐姐做得都是对,姐姐说得都是好的。
  “小麦儿也是,小麦儿也是。支持大姐。”
  林青麦不甘示弱地学着二姐说道,虽然他也不知道支持是什么意思。他就知道大姐要去省城工作了,虎子姐姐嫁到县城,虎子和他显摆了好久。他知道省城比县城大,等大姐去了他也要显摆,哼。
  “好。我给他妈也买了雪花膏,等下我就送老宅去。和他爸妈也说一声。”
  短暂的家庭会议结束,林青禾带上雪花膏,又拎了十个方秀珍给的鸡蛋就往卢家老宅去。
  林青禾到的时候,几个小的正在院子里跳皮筋。看到林青禾纷纷笑着叫了声,“小婶婶。”
  林青禾新婚第二天的礼物和馒头把家里的娃们都征服了。
  张春梅听到院里的声音,走了出来。看到林青禾来了,热情地打了声招呼。
  这媳妇好呀,人出色品行好,前几日还买了很多东西送过来,说阳子人不在家,但寄钱回来了,她替阳子孝顺。
  “小禾儿来了,吃了吗?”国人打招呼的方式千百年亘古不变。
  “吃过啦妈。”林青禾把鸡蛋拿到厨房,“妈,这是我妈养的鸡下的蛋,你让大嫂给你和爸还有孩子们蒸蛋羹吃。”
  “你这孩子,回来还带什么东西!下次不准带了,听到了没。”张春梅佯怒道。
  林青禾挽上张春梅,笑了笑。
  她斟酌着字句,“妈,我上高中的时候有给《省城日报》投稿。后来成了通讯员,今天编辑和我说,让我转到省城日报去做记者。”
  张春梅不是那种事事的婆婆。分了家,她就很少会插手儿子和儿媳之间的事。用她男人的话说就是,人这一辈子把自己的一生过明白就不算白活了,少管其他的人闲事,哪怕是你的亲骨肉。
  张春梅虽然从来没到外头工作过,也就是年轻那会会下地。可她不是那种觉得女人就不该抛头露面要在家洗衣做饭相夫教子的人。相反,她特别欣赏那些能力、有智慧在工作上巾帼不让须眉能和男人平分秋色的姑娘。
  听到林青禾这么说,张春梅乐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连脸上的皱纹里头都荡着喜意。
  “那感情好哇,省报记者呀,小禾你可真太出息了!咱老卢家真是祖……那什么冒青烟了才得了你这么个好儿媳。哎哟,等你爸和大哥回来我和他们说,让他们乐乎乐乎。”
  明天上工的时候她可得好好给老儿媳宣传宣传。结婚前她家阳子救人那事,直到今儿都有那见不得人的还在嘴边时不时拿出来扯呢。
  她老儿媳明明这么优秀一个姑娘,偏偏因为那一出被顶替的事和莫须有的生不出孩子就成了队里那些三姑六婆嘴里发泄的工具。张春梅每次被问到怕不怕没孙子的时候,都会啐回去。
  “人县城医院的大夫都没说咱家禾儿有事,就你长嘴了会叭叭叭,你比大夫还能呗?”
  她老儿媳就是最好的!
  林青禾被张春梅这一番夸赞给弄成了大红脸。
  “我也没有妈你说得这么好。对了妈,这是我今天上省城给你买的雪花膏和给爸买的旱烟。”林青禾把雪花膏和旱烟放在了张春梅手上。
  “好孩子,你有心了。”张春梅眉开眼笑地夸了一声。
  “应该的妈。就是以后我去了省城,回来看您和爸的时间就少了,您多见谅。”
  “这有啥,工作重要。有你哥你嫂子在,而且我们都年轻这呢,甭操心昂。”
  “这天色也不早了,你快回去吧。再晚天该黑了,你一个人走我就不放心了。”
  “那我先回去了,妈回见啊。”
  “路上看着点路哈。”
  林青禾回到小院,林青苗已经来了,正在堂屋写作业。林青禾没有打扰妹妹,直接就回了屋。她找出信纸给卢向阳写信,告诉他这件事。
  第22章 上岗  1.8入v,请支持正版~
  周一上班的时候,林青禾就找校长说了这件事。
  虽然校长有些舍不得,但同时他也还是很为林青禾能有这份机遇高兴的。
  李云和林青禾年龄相仿,平时也是关系最好的。冷不丁地得知林青禾即将调去省城,她是最舍不得的。
  李云往林青禾的椅子上一靠,眼睛里有些水雾:“我就是舍不得你。在学校里我也就和你最说得来,唉你说,这以后咱俩要想再见面就没这么简单了。”
  “难啥呀,你家夏同志不就在省城钢铁厂吗?我刚听校长说,教育局又有知青要分配过来,暂时不会缺老师。要不你让夏同志看看钢铁厂最近有没有招工?反正你们结婚了,你也是要去省城。”
  李云未婚夫夏彦博父母都是烈士,他自己是省钢铁厂的厂长秘书,和李云是相亲认识的。
  “你说得好有道理,那我今天回去和我爸妈商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