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1章 老成谋国之道
  第一百章老成谋国之道
  入冬之后,农夫们就清闲下来了,大汉国的战争动员也就正式开始了。
  也就是在这一刻,云琅算是真正看到了这个帝国的底气所在。
  募兵令一出,关中二十六州的良家子,就自备武器兵刃,马匹,向中军府报备。
  报备完毕之后,他们就会自成一军,临时听命于某一位将军,或者校尉。
  短短的二十天,原本空空荡荡的中军府就多了五万多甲胄齐全的军队。
  这支军队不用继续操练,只需要根据平日里的名声,以及武技的强弱,就能分辨出各级军官,瞬间成军。
  霍光就是一名标准的良家子!
  张安世也是一名良家子!
  于是,霍光就成了良家子军中的一名校尉,而张安世也顺利地成了良家子军中的一名主簿。
  他们的主帅就是司马大将军卫青!
  霍光原来的官职被皇长子废除了,刘据做的非常巧妙,他认为左右拾遗他已经不需要了。
  狄山成了他的参谋副将,至于霍光的职位就这么暂时被搁置了。
  霍光自然明白刘据的意思,于是,他主动上书以才能不够的名义辞去了皇长子左拾遗的官职。
  霍光的官职被废黜,在很多人眼中,这就预示着皇长子与云氏已经决裂了。
  就在所有人等着云氏对皇长子反击的时候,云氏却什么都没有做,在霍光为了保存最后的颜面辞去了那个没名堂的官职之后,他就加入了良家子军中。
  很快,这又成了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
  很多人都说这是霍光不甘受辱,为了证明自己的才华,才冒险加入良家子军中,准备以军功显世扬名。
  话虽这样说,云氏与皇长子之间的裂隙已经到了无法弥合的地步。
  此次地方征调,以上林苑为重。
  官府一口气征收了上林苑四年的粮赋,皇帝还以诏令的方式答应上林苑百姓,只要服从此次征调,在从今后的六年内,将不再征收任何赋税。
  这样的交换,如果在大汉国其余地方,一定会造成民变,可是,在上林苑里,百姓们却闻风景从,不惜用钱从市场上高价购买粮食来缴纳军粮。
  有了结余的地方才能抓住任何一个增加积累的机会,一次性缴纳四年的钱粮,可是,未来的六年内,上林苑中将不再有任何赋税,包括徭役,劳役,怎么算都是一笔值得做的好买卖。
  有钱粮的人家,自然会全额缴纳,没有钱粮的人家,就会从钱庄里借出钱粮缴纳。
  面对这种不合理的横征暴敛,上林苑的百姓们非常欢迎。
  既然是皇帝的诏令,云氏这个不在缴纳赋税名单上的家族,居然也如数缴纳了钱粮,从物质上表示了对皇帝北狩政令的支持。
  有了云氏做例子,其余勋贵人家也自然要纷纷效仿,一时间,从上林苑征调的钱粮总数,远超官府的预计。
  这笔交易对国家来说也是合算的。
  如果从全国征调,最大的麻烦就是运输,仅仅是一路上人吃马嚼的费用就比征调来的钱粮少不了多少。
  更重要的是,如此巨大的一场战事,影响的仅仅是关中人,准确的说,仅仅是上林苑的百姓,这对维持天下安稳有无穷的好处。
  想出这个办法的人就是汲黯。
  汲黯已经研究上林苑好久了。
  他不是一个看不起新事物的人,相反,这家伙虽然老,却对新事物有着孩童一般的好奇心。
  虽然这两年皇帝总是给他气受,希望把他打发到偏远的地方去做州牧,他总是推脱,宁愿把坏脾气跟臭嘴改变一下,也不愿意被发配出京城。
  对于长安,汲黯其实没有多么的留恋,他本身是一个性格烂漫的人,最是受不得闲气,如果不是他想搞清楚上林苑的事情,早就离刘彻远远地,去做他的封疆大吏去了。
  也就是因为这两年的探查,他比谁都清楚上林苑是一个多么富庶的地方。
  也就是因为如此,他才能想出用上林苑一地之力来支应大军北征。
  并且很想把这样的事情着为永例!
  云琅对汲黯的想法其实是不以为然的,他知道那个肥胖的老家伙打的是什么主意。
  无非是想要狠狠地搜刮上林苑一次,然后再用六年的时间让被吸血的上林苑继续变得血脉充盈,而后,再来一次……而后再复活……且如此循环。
  这样做还有一个更加深远的意图,那就是控制刘彻发动战争的次数,每隔五年大征一次,是一个很好地规律。
  就算皇帝一不小心把上林苑给弄垮了,大汉国别的地方早就休养的差不多了,可以再选一个地方继续如此循环。
  计策这种东西永远都没有完美的时候,有一利必有一弊这是一定的,只要利大于弊就能好好地利用一下。
  至于大环境下的倒霉蛋,他是顾不得的。
  二十天的时间,良家子军已经到位,刘彻非常的满意,同样的二十天之内,他需要的粮秣也已经全部到位,这让刘彻非常的得意。
  长门宫的库房根底深不可测,是他最大的仪仗,他喜欢没事干就绕着长门宫的库房游走一番……虽说需要骑马走很长时间,他也感受不到劳累,且乐此不疲。
  对刘彻来说,长门宫的库房里装的不仅仅是粮食跟物资,更是他执政的信心所在。
  跟阿娇在长门宫平台上下象棋的时候,刘彻抬眼就能看见远处高大的仓库,这样的景致谈不到好,却是刘彻看不够的一个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