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辽国百官的游街(二)
而无声无息中,汴京城东南则也早建成了一个水泥作坊,专门为辽国十万俘虏准备的,想免费吃饭那是不可能的,刚好可用来干活作为免费的劳动力。
却是赵治虽然不在汴京城,但既然能来回通信,自也给了包拯任务,那就是先做水泥方砖,然后以水泥方砖为汴京城铺路。
结果就在王朝马汉准备锣的同时,包拯也不断的吩咐着,如何将十万俘虏井然有序的控制在水泥作坊中,然后让十万俘虏负责给汴京城铺路。
同样王延齢府中。
王延齢自也正在换着便服。
汤化民则早已换好,也不禁轻声道:“这一次只怕百官都会去捧场,此却不是去看那十万俘虏的热闹,实却是捧那位赵大人的场。”
王延齢也淡淡道:“我知道,那赵治送来的俘虏,本相自要亲去看个热闹,还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本相到场了,是站在那赵治一方的。”
于是很快,因为赵治不在,刘蛾除了想看看,还真就没有多少兴致,除非有赵治陪着一起出宫,不然一个人走到哪里都是无趣,那还不如留在宫里。
至少在宫里,赵治曾经留宿过宫里几夜,每次坐在凤座上时,也会忍不住想起跟赵治在凤座上的白日,至少宫里还有个念想。
然后不到午时,汴京城禁军就已提前开道,数万人分列大道的两侧,同时也是给汴京城百姓的一个提醒,那辽国俘虏要到了,不然哪里需要如此‘护道’?
而同样无数的百姓也是人山人海,俘虏中可是还有辽国的百官啊,却都是赵大人生擒后又送到汴京城来的,对于辽国的百官自也是忍不住稀奇。
可惜西夏没有那么多囚衣,所以就只将十万兵马的铠甲外衣都拔掉,然后所有人都是只穿着里边的衣裳,又都是披头散发,狼狈无比,却看不出百官与兵士的区别。
但很明显的一点,最前边的正是辽国百官。
而西夏同样没有十万的铁链捆绑,干脆便都是以绳子捆住双手,然后又一个连着一个绑上,即没有人能单独逃掉,李元昊却不会给其讲究俘虏的待遇。
然后不到午时,百姓站满汴京城大道两旁,同样远远迎出城不知多远。
汴京城百官也全部都换了便服,跟着一起前去观看,却是同样的百官,这一日大宋百官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次,让辽国的百官成为阶下囚。
虽然辽国是被西夏败的,但却是败在赵大人的手中,赵大人又是大宋的人,自也就算是败在了大宋手中,俘虏自然要送到大宋来。
然后就在汴京城的西门开远门,两侧一边为欧阳修、富弼等人,每人手中各拿一个锣,另一边则为汴京城有名的两大捕头王朝马汉。
而所谓的捕头,看似名字不显眼,在后世却也是相当于刑警队长的职务,即大宋首都汴京城的刑警大队长,两个货竟也各拿着一个锣来了。
然后眼看就连王朝马汉两大捕头都拿了锣,汴京城无数百姓自也都是认识的,干脆也都是回家去取锣,没有的就去借。
结果好巧不巧,尹若朝便又跟王延齢撞上了,只见王延齢也正在城门旁眼巴巴的等着,其实却没有多少兴致,不过是不得不来。
然后又是用胳膊肘子捣一下,王延齢瞬间发现尹若朝,却是越看越不顺眼,但就是再不顺眼,往后尹若朝也都不是其王延齢能得罪的。
谁叫人家闺女赖上了那赵治呢,结果也只能淡淡道:“尹大人也来了?”
尹若朝赶忙道:“大人不敢当,王大人倒是好兴致,也有这心情来看热闹?”
王延齢跟尹若朝却是知根知底没什么好掩饰的,直接道:“我倒不想来,但又不能不来,却没有你这老滑头命好。”
尹若朝眼睛一斜:“王大人这话说的,我尹若朝怎么就命好了?”
王延齢不咸不淡道:“有个聪明的女儿,还从小没有裹脚,可恨我那孙女姿色丝毫不比你那闺女差,从小却裹了脚。”
尹若朝顿时被顶得也不知该说什么,因为王延齢丝毫不客气的也的确没说错,往后却就是靠闺女了,明显赵治那小子跟太后刘蛾有一腿。
那么女儿再嫁给那赵治,跟那太后刘蛾共侍一夫,这朝中有眼色的哪个还敢得罪?或者说朝中百官哪个又不是老油子?哪个又是没眼色的?
结果最近就是,百官都对其开封府尹越来越恭敬,也只有王延齢敢对其正常说话了,还敢小小讥讽其一下,也只能自讨个没趣。
然后左右看一眼身边没有其他人,干脆也是道:“王大人这也怪不得别人,我当初不忍心让雨柔她裹脚,偏王大人就能忍下那个心。”
王延齢:“哼!是我忍心的吗,是她父亲无论如何给她裹脚。”
尹若朝一叹:“唉!不想那小子,竟也能如此……”
如此什么,尹若朝没有说下去,但王延齢却瞬间听明白,不想仅仅因为赵治一人的喜好,眼看大宋女子的裹脚风俗就要被去掉。
那么如果赵治不喜欢女子裹脚的话,如果赵治未来成为大宋的皇帝,将来的女子就再不会裹脚,却是百官百姓许多的嗜好,其实都是从皇帝的喜好开始的。
更尤其是,眼下大宋的太后娘娘是‘大脚’,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赵大人又不喜欢小脚,消息自也是早已传遍大宋天下,自然无声中便影响了一片人。
至少崇拜赵治之人,爱好就也会跟着赵治一样转变,连赵大人都不喜欢小脚,自己干脆也不喜欢小脚。
并且王延齢、尹若朝两人不知道的,赵治跟刘蛾也早已商议好,来年的进士考策论,便加上一条莫名的论缠足之美;再来一条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到时候凡是说缠足美的,便全部别想考中进士,两人无人知道的在皇宫凤榻上也早已商议好,出什么题自然由刘蛾做主,而刘蛾又听赵治的,当然赵治想加什么就可以加什么。
结果就在所有人都忍不住小声议论着之时,突然前方迎接的禁军、百姓队伍便就是一静,终于辽国的俘虏出现在视线内。
却是赵治虽然不在汴京城,但既然能来回通信,自也给了包拯任务,那就是先做水泥方砖,然后以水泥方砖为汴京城铺路。
结果就在王朝马汉准备锣的同时,包拯也不断的吩咐着,如何将十万俘虏井然有序的控制在水泥作坊中,然后让十万俘虏负责给汴京城铺路。
同样王延齢府中。
王延齢自也正在换着便服。
汤化民则早已换好,也不禁轻声道:“这一次只怕百官都会去捧场,此却不是去看那十万俘虏的热闹,实却是捧那位赵大人的场。”
王延齢也淡淡道:“我知道,那赵治送来的俘虏,本相自要亲去看个热闹,还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本相到场了,是站在那赵治一方的。”
于是很快,因为赵治不在,刘蛾除了想看看,还真就没有多少兴致,除非有赵治陪着一起出宫,不然一个人走到哪里都是无趣,那还不如留在宫里。
至少在宫里,赵治曾经留宿过宫里几夜,每次坐在凤座上时,也会忍不住想起跟赵治在凤座上的白日,至少宫里还有个念想。
然后不到午时,汴京城禁军就已提前开道,数万人分列大道的两侧,同时也是给汴京城百姓的一个提醒,那辽国俘虏要到了,不然哪里需要如此‘护道’?
而同样无数的百姓也是人山人海,俘虏中可是还有辽国的百官啊,却都是赵大人生擒后又送到汴京城来的,对于辽国的百官自也是忍不住稀奇。
可惜西夏没有那么多囚衣,所以就只将十万兵马的铠甲外衣都拔掉,然后所有人都是只穿着里边的衣裳,又都是披头散发,狼狈无比,却看不出百官与兵士的区别。
但很明显的一点,最前边的正是辽国百官。
而西夏同样没有十万的铁链捆绑,干脆便都是以绳子捆住双手,然后又一个连着一个绑上,即没有人能单独逃掉,李元昊却不会给其讲究俘虏的待遇。
然后不到午时,百姓站满汴京城大道两旁,同样远远迎出城不知多远。
汴京城百官也全部都换了便服,跟着一起前去观看,却是同样的百官,这一日大宋百官终于扬眉吐气了一次,让辽国的百官成为阶下囚。
虽然辽国是被西夏败的,但却是败在赵大人的手中,赵大人又是大宋的人,自也就算是败在了大宋手中,俘虏自然要送到大宋来。
然后就在汴京城的西门开远门,两侧一边为欧阳修、富弼等人,每人手中各拿一个锣,另一边则为汴京城有名的两大捕头王朝马汉。
而所谓的捕头,看似名字不显眼,在后世却也是相当于刑警队长的职务,即大宋首都汴京城的刑警大队长,两个货竟也各拿着一个锣来了。
然后眼看就连王朝马汉两大捕头都拿了锣,汴京城无数百姓自也都是认识的,干脆也都是回家去取锣,没有的就去借。
结果好巧不巧,尹若朝便又跟王延齢撞上了,只见王延齢也正在城门旁眼巴巴的等着,其实却没有多少兴致,不过是不得不来。
然后又是用胳膊肘子捣一下,王延齢瞬间发现尹若朝,却是越看越不顺眼,但就是再不顺眼,往后尹若朝也都不是其王延齢能得罪的。
谁叫人家闺女赖上了那赵治呢,结果也只能淡淡道:“尹大人也来了?”
尹若朝赶忙道:“大人不敢当,王大人倒是好兴致,也有这心情来看热闹?”
王延齢跟尹若朝却是知根知底没什么好掩饰的,直接道:“我倒不想来,但又不能不来,却没有你这老滑头命好。”
尹若朝眼睛一斜:“王大人这话说的,我尹若朝怎么就命好了?”
王延齢不咸不淡道:“有个聪明的女儿,还从小没有裹脚,可恨我那孙女姿色丝毫不比你那闺女差,从小却裹了脚。”
尹若朝顿时被顶得也不知该说什么,因为王延齢丝毫不客气的也的确没说错,往后却就是靠闺女了,明显赵治那小子跟太后刘蛾有一腿。
那么女儿再嫁给那赵治,跟那太后刘蛾共侍一夫,这朝中有眼色的哪个还敢得罪?或者说朝中百官哪个又不是老油子?哪个又是没眼色的?
结果最近就是,百官都对其开封府尹越来越恭敬,也只有王延齢敢对其正常说话了,还敢小小讥讽其一下,也只能自讨个没趣。
然后左右看一眼身边没有其他人,干脆也是道:“王大人这也怪不得别人,我当初不忍心让雨柔她裹脚,偏王大人就能忍下那个心。”
王延齢:“哼!是我忍心的吗,是她父亲无论如何给她裹脚。”
尹若朝一叹:“唉!不想那小子,竟也能如此……”
如此什么,尹若朝没有说下去,但王延齢却瞬间听明白,不想仅仅因为赵治一人的喜好,眼看大宋女子的裹脚风俗就要被去掉。
那么如果赵治不喜欢女子裹脚的话,如果赵治未来成为大宋的皇帝,将来的女子就再不会裹脚,却是百官百姓许多的嗜好,其实都是从皇帝的喜好开始的。
更尤其是,眼下大宋的太后娘娘是‘大脚’,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赵大人又不喜欢小脚,消息自也是早已传遍大宋天下,自然无声中便影响了一片人。
至少崇拜赵治之人,爱好就也会跟着赵治一样转变,连赵大人都不喜欢小脚,自己干脆也不喜欢小脚。
并且王延齢、尹若朝两人不知道的,赵治跟刘蛾也早已商议好,来年的进士考策论,便加上一条莫名的论缠足之美;再来一条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到时候凡是说缠足美的,便全部别想考中进士,两人无人知道的在皇宫凤榻上也早已商议好,出什么题自然由刘蛾做主,而刘蛾又听赵治的,当然赵治想加什么就可以加什么。
结果就在所有人都忍不住小声议论着之时,突然前方迎接的禁军、百姓队伍便就是一静,终于辽国的俘虏出现在视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