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一售而空
接下来的中原城热闹异常。
一向不是很显眼的汇通银庄门口贴了朝廷签发的公告:
朝廷一共发行一百万两银子的债券用来修建兰陵关,债券期限三年,年利率3%,三年后归还本金和利息。
汇通银庄为这笔债券提供担保,假若三年后朝廷未能按期归还债券的本金和利息,汇通银庄将替朝廷归还。
朝廷为了保证归还这笔债券,特地将xx府邸、xx矿产价值超过一百万两银子的资产抵押给汇通银庄,三年后假若朝廷不能归还这笔债券的本金和利息,抵押给汇通银庄的资产将任由汇通银庄处置。
除了贴发朝廷的公告,汇通银庄门口还摆出一箱箱的金子。
当然,有朝廷的官兵看守。
老百姓们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黄金,不禁眼睛都看直了眼。
不仅普通老百姓,就是那些富贵之家也从未听过这样的事情,他们纷纷打听是怎么一回事?
公西月原本就没想过将这件事藏着瞒着,吩咐下去,自有人替他们解惑。
于是,这些富贵之家的人都明白了,朝廷现在确实是缺钱,但汇通银庄却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发展借贷业务,于是才和朝廷合作。
汇通银庄不是没有钱借给朝廷,但他不愿意这样做。
至于为什么不愿意?
这些富贵人家的人自然理解,换成他们也不愿意啊!
为什么?
怕朝廷赖账呗!
现在这样公之于众,又转了个弯,汇通银庄就不怕朝廷不认帐了,朝廷总不能堵天下悠悠之口。
于是,富贵人家的人又佩服起汇通银庄来,是谁的脑子这么好使,能想出这么个好办法来?
结果,汇通银庄的人说,这主意不是他们想出来的,是护国侯想出来的,他们觉得很好才和朝廷合作。
这下,凡是有些经济头脑的人纷纷佩服起护国侯来,看来护国侯不仅会打仗,脑子也很好使。
这说的是富贵人家,至于普通老百姓的疑惑又是不同。
普通百姓当然想不到是汇通银庄担心朝廷赖账上去,他们的疑惑就很直接:“既然汇通银庄有这么多钱,为什么不直接借给朝廷?”
这个问题自然有人为他们解惑。
替他们解惑的是闲云帮的人。
陆齐林带领的闲云帮如今正式算公西月的人了,替她处理许多打探消息、散布消息这事。
像现在,他们就按照公西月的吩咐说话。
“因为汇通银庄还要将这些钱再生钱。他们这些钱假如借给了朝廷,就只能收朝廷的利息。但现在他们替朝廷发行和担保债券就能收一笔费用,而且他们将钱借给那些商人又能再收一笔利息,这样可以赚双倍的钱。
有双倍的钱赚自然不会只赚一份。
至于担心汇通银庄以后没钱还?那是不可能的。
发行债券的是朝廷、欠债还钱的是朝廷,你们还担心朝廷会赖了老百姓的钱吗?
何况,朝廷抵押的那些房产、矿产,好多富商想买都没门道,要是朝廷真的还不了钱的时候,那些抵押的房产、矿产会有人抢着要买的。
总之不用担心朝廷没钱就对了。”
老百姓其实没弄懂里面的弯弯绕绕,但这次朝廷发债的对象并不是针对他们,他们只是看个热闹。
这次朝廷的债券主要是向富贵人家和小康人家发行的。
如今普通老百姓并没有什么多余的银钱来买这个劳什子债券,不过,经此一遭,他们也会接受这种新事物,等到他们有钱了自然会将钱存去银庄。
这事是公西月倡议的,永宁伯府全家上下都要支持。
不仅永宁伯父子带头购买了不少,就连魏文英都拿了一万两私房银子出来。
寇红珠知道后,也是大手一挥拿了十万两银子出来。
汇通银庄背后的主子是寇红珠这事外面的人并不知道,只道她是为儿媳撑面子。
当然,她也确实是为公西月撑面子,否则,她才懒得操心这些小事。
至于魏尚书、范尚书、耿尚书他们的家人朋友也纷纷征询他们的意见,得知这笔债券本息朝廷是一定会归还后,也将多余的银钱拿了出来购买债券。
为什么啊?
因为有利息啊!
以前他们将银钱存放银庄不仅没有利息,还要出一笔保管费,现在既然有利息、本金又有保证,那为什么不买呢?
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将钱拿去放印子钱的。
再说,自己这点钱算什么?没见大头是中原王妃和永宁伯吗?他们都不担心,自己担心什么?
有了他们带头,那些在观望的富贵人家自然跟风。
大胆的,便将多余银钱都拿了买债券;谨慎的,也拿了一部分购买债券。
一时之间,汇通银庄热闹非凡。
不过短短三天时间,朝廷第一次发行的一百万两银子的债券就一售而空,那些行动慢的想买的时候已经没了。
公西月也没想到会这么快。
原本她还拿了银子出来想着把剩下的债券包圆,哪知道这么快就销售一空。
看来中原城有钱的人还真不少。
魏文英告诉她,也是因为这几年朝廷一切都在好转才给了人信心。要是换做前几年,怕是没有一个人会愿意买。
这让公西月更加坚定要好好治理国家之心,要给老百姓带来安康富足的生活。
她再三交待范祖松,这是朝廷第一次发行债券,三年后一定要如期归还本金和利息。
范祖松也自是知道此次发债的意义不同,代表一个朝代兴盛的开始,他们这些想名留千古的大臣自然要做好。
他仿佛看到几千年后的史书上怎么描述他的。
……
原本发行债券只是公西月的突发奇想,只是为了使朝廷的资金能更好地利用,没想到的是,她这一举措替她引来了一个人才,一个她无论如何都想像不到的人才。
虽然这个人才的功劳也不能说特别大,但因为她的介入,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公西月以后建立的大月王朝的科技才能领先周边国家许多年,甚至还超过了海外的先进技术,屹立千年不倒。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一向不是很显眼的汇通银庄门口贴了朝廷签发的公告:
朝廷一共发行一百万两银子的债券用来修建兰陵关,债券期限三年,年利率3%,三年后归还本金和利息。
汇通银庄为这笔债券提供担保,假若三年后朝廷未能按期归还债券的本金和利息,汇通银庄将替朝廷归还。
朝廷为了保证归还这笔债券,特地将xx府邸、xx矿产价值超过一百万两银子的资产抵押给汇通银庄,三年后假若朝廷不能归还这笔债券的本金和利息,抵押给汇通银庄的资产将任由汇通银庄处置。
除了贴发朝廷的公告,汇通银庄门口还摆出一箱箱的金子。
当然,有朝廷的官兵看守。
老百姓们从来没见过这么多黄金,不禁眼睛都看直了眼。
不仅普通老百姓,就是那些富贵之家也从未听过这样的事情,他们纷纷打听是怎么一回事?
公西月原本就没想过将这件事藏着瞒着,吩咐下去,自有人替他们解惑。
于是,这些富贵之家的人都明白了,朝廷现在确实是缺钱,但汇通银庄却是想借着这个机会发展借贷业务,于是才和朝廷合作。
汇通银庄不是没有钱借给朝廷,但他不愿意这样做。
至于为什么不愿意?
这些富贵人家的人自然理解,换成他们也不愿意啊!
为什么?
怕朝廷赖账呗!
现在这样公之于众,又转了个弯,汇通银庄就不怕朝廷不认帐了,朝廷总不能堵天下悠悠之口。
于是,富贵人家的人又佩服起汇通银庄来,是谁的脑子这么好使,能想出这么个好办法来?
结果,汇通银庄的人说,这主意不是他们想出来的,是护国侯想出来的,他们觉得很好才和朝廷合作。
这下,凡是有些经济头脑的人纷纷佩服起护国侯来,看来护国侯不仅会打仗,脑子也很好使。
这说的是富贵人家,至于普通老百姓的疑惑又是不同。
普通百姓当然想不到是汇通银庄担心朝廷赖账上去,他们的疑惑就很直接:“既然汇通银庄有这么多钱,为什么不直接借给朝廷?”
这个问题自然有人为他们解惑。
替他们解惑的是闲云帮的人。
陆齐林带领的闲云帮如今正式算公西月的人了,替她处理许多打探消息、散布消息这事。
像现在,他们就按照公西月的吩咐说话。
“因为汇通银庄还要将这些钱再生钱。他们这些钱假如借给了朝廷,就只能收朝廷的利息。但现在他们替朝廷发行和担保债券就能收一笔费用,而且他们将钱借给那些商人又能再收一笔利息,这样可以赚双倍的钱。
有双倍的钱赚自然不会只赚一份。
至于担心汇通银庄以后没钱还?那是不可能的。
发行债券的是朝廷、欠债还钱的是朝廷,你们还担心朝廷会赖了老百姓的钱吗?
何况,朝廷抵押的那些房产、矿产,好多富商想买都没门道,要是朝廷真的还不了钱的时候,那些抵押的房产、矿产会有人抢着要买的。
总之不用担心朝廷没钱就对了。”
老百姓其实没弄懂里面的弯弯绕绕,但这次朝廷发债的对象并不是针对他们,他们只是看个热闹。
这次朝廷的债券主要是向富贵人家和小康人家发行的。
如今普通老百姓并没有什么多余的银钱来买这个劳什子债券,不过,经此一遭,他们也会接受这种新事物,等到他们有钱了自然会将钱存去银庄。
这事是公西月倡议的,永宁伯府全家上下都要支持。
不仅永宁伯父子带头购买了不少,就连魏文英都拿了一万两私房银子出来。
寇红珠知道后,也是大手一挥拿了十万两银子出来。
汇通银庄背后的主子是寇红珠这事外面的人并不知道,只道她是为儿媳撑面子。
当然,她也确实是为公西月撑面子,否则,她才懒得操心这些小事。
至于魏尚书、范尚书、耿尚书他们的家人朋友也纷纷征询他们的意见,得知这笔债券本息朝廷是一定会归还后,也将多余的银钱拿了出来购买债券。
为什么啊?
因为有利息啊!
以前他们将银钱存放银庄不仅没有利息,还要出一笔保管费,现在既然有利息、本金又有保证,那为什么不买呢?
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将钱拿去放印子钱的。
再说,自己这点钱算什么?没见大头是中原王妃和永宁伯吗?他们都不担心,自己担心什么?
有了他们带头,那些在观望的富贵人家自然跟风。
大胆的,便将多余银钱都拿了买债券;谨慎的,也拿了一部分购买债券。
一时之间,汇通银庄热闹非凡。
不过短短三天时间,朝廷第一次发行的一百万两银子的债券就一售而空,那些行动慢的想买的时候已经没了。
公西月也没想到会这么快。
原本她还拿了银子出来想着把剩下的债券包圆,哪知道这么快就销售一空。
看来中原城有钱的人还真不少。
魏文英告诉她,也是因为这几年朝廷一切都在好转才给了人信心。要是换做前几年,怕是没有一个人会愿意买。
这让公西月更加坚定要好好治理国家之心,要给老百姓带来安康富足的生活。
她再三交待范祖松,这是朝廷第一次发行债券,三年后一定要如期归还本金和利息。
范祖松也自是知道此次发债的意义不同,代表一个朝代兴盛的开始,他们这些想名留千古的大臣自然要做好。
他仿佛看到几千年后的史书上怎么描述他的。
……
原本发行债券只是公西月的突发奇想,只是为了使朝廷的资金能更好地利用,没想到的是,她这一举措替她引来了一个人才,一个她无论如何都想像不到的人才。
虽然这个人才的功劳也不能说特别大,但因为她的介入,带来了先进的理念,公西月以后建立的大月王朝的科技才能领先周边国家许多年,甚至还超过了海外的先进技术,屹立千年不倒。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