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铁木国大败
公西月问司屹:“卞家那里,你去还是怿儿去?”
司屹和卞守全没有任何交情,因卞碧艳一事对卞家还有意见,他不愿意去。
“让怿儿去上几柱香吧,不用磕头。”
公西月也没打算让公西怿去磕头。
公西怿是皇太女,卞夫人只是一个普通的朝廷命妇,于国无功、与皇家无亲,自然用不着磕头。何况在西胡洲边关失守的这个关头,也不宜对卞家太好。
……
卞家治孝的第二天
皇太女在永宁王世子夫人的陪同下到了卫国公府,据在场的人说,皇太女说是替母皇来辞别旧人的,恭敬地上了三柱香,但没有下跪磕头。
大臣们明白了,卞家治罪是肯定的,但昭文皇帝不会针对家眷。
于是,有和卞家关系还算亲近的也上门吊丧,关系一般的就派了下人上门。
……
**
西胡洲兰陵关外
铁木国的军队现在陷入非常被动的状态。
他们厉兵秣马,信誓旦旦地南下,原本以为能很快地攻入中原城,没想到兰陵关的坚固超出了他们的想像。
而他们的老对头又时不时在外围攻击他们一番。
因为有内应,铁木国的骑兵很快地就攻下了西胡洲的边关,很快逼到了兰陵关下,但现在他们被阻在兰陵关外已有半个多月之久,而且在燧发枪和霹雳弹的攻击之下,铁木国损兵折将也严重。
“头领,中原的军队既然敢退入黑山内,那里肯定藏了粮食和武器,我们人比他们多,不如我们干脆跟着去抢了他们的,抢完后我们就退回草原。”
另一个也附和道:
“兰陵关的坚固超出了我们的想像,而且看他们的守城之法,明显就是针对我们骑兵来的,看来这个守将很熟悉我们的骑兵。”
“是啊,兰陵关都攻了半个多月了,他们的霹雳弹还是源源不绝,一点都不像储备不足的样子,远不是之前西胡洲边关可比。”
陀妥部头领没有说话。
这一次南下,受损最严重的其实是他们陀妥部人。
他虽然鼓动了其他部落的人联合起来一起南下,但这一次其他部落对他的信任大大降低,反而联合起来防备他。
像以前,其他部落总是被排在前面打头阵,可这一次,其他的部落都联合起来了,打头阵的都是他们陀妥部的人,否则他们都不出兵。
如果是在平时,他自然不会将其他部落的人看在眼里,可这一次,南下的十五万军队中,有近一半的人是其他部落的,而且他们还异乎寻常的团结,这是他从来没想过的。
攻打完西胡洲边关后,十五万人的军队就折损了近三万人,再经过这半个多月的战争,铁木国军队伤亡更是严重。
如今铁木国只有八万多的军队,而他们陀妥部只有四万的军队了,其他部落全部的士兵加起来还略超过了他们。
而前面是坚固异常的兰陵关,两侧是不知道多少人马的游击军队,后面还有残余的几万边关士兵。如今这八万多人的军队想要攻进中原皇城去无异于痴人说梦。
陀妥部首领也想后退,只是,他非常不甘心。
他之前布署了那么多年,在西胡洲边关安插了那么多的探子,原本以为可以一举拿下中原,谁知道被阻在了这坚固异常的兰陵关外。
中原,攻是攻不下了。
可要是错过这次机会,下次想要再大举入侵中原还不知道得等多少年,恐怕自己此生都无望了。
陀妥部首领在心中权衡迟迟没有表态,其他部落的头领都看着他,他们都不太想耗下去了。
……
卞夫人刚下葬没几天,公西月收到了程元华的鹰隼传书:
陀妥部首领被他斩杀在马下,铁木国人大败,他带去的军队联合乔东林的军队、兰陵关的守军和剩余的西胡洲边军一起一直将铁木国人赶往草原深处。
经此一役,铁木国军队只余不到三万人,兰陵关守军和乔东林的军队已返回他们原本的驻守之地,他带着的几万军队加上几万西胡洲边关军如今驻扎在铁木国的草原上,距离西胡洲边关五十多里。
接下来是深入铁木国草原狙击铁木国剩余的军队,还是退回中原,让公西月作主。
公西月的目光盯在“斩杀”两个字上,信中虽然没说起那场战役的险况,想必也是异常凶险。
除了霹雳弹和燧发枪外,之前的陌刀也带了几百把,程元华带的就是那把最重的陌刀,他还是和铁木国的军队近身博击了。
不过,将铁木国人杀得只剩下不到三万人,程元华也是异常凶悍。
……
公西月现在还不知道,凶悍的不仅仅只有程元华,要再加上个耿世东。
原本程元华见铁木国的军队开始后撤还在犹豫要不要放他们走,可没等他想明白,兰陵关的城门开了,耿世东带着程元华安置在兰陵关的那一万军队再加部分守军出了城。
“师父,追杀他们,不能让他们退回草原休养生息。”
程元华一咬牙,“好,联络西胡洲边关,一起截杀他们。”
乔东林自然是听程元华的。
后来,程元华联系上卞继成,卞继成带着仍然活着的几万西胡洲边关军与程元华汇合,四路人马一起追杀铁木国的军队。
铁木国的军队原本信心就已崩溃,再被程元华他们这一追杀,更是乱了阵脚,只是慌不择路地往铁木国内撤逃。
就这样一路撤一路逃、一路追一路杀,两方大军免不了近身搏击。
打起仗杀起人来,没人比程元华更勇猛,再加上一个同样不要命的耿世东,只带得大月王朝的军队杀气昂然。
就这样,直到程元华一刀砍下陀妥部首领的脑袋,铁木国其他部族头领带着残余的近三万人分散逃入铁木国各处,程元华才下令勒马停止追击。
……
这一仗,不仅让众士兵再次看到镇远王的凶悍,也看到了耿将军的英勇无敌,两师徒在军中声名鹊起,为他以后顺利接掌全军大权奠定基础。
司屹和卞守全没有任何交情,因卞碧艳一事对卞家还有意见,他不愿意去。
“让怿儿去上几柱香吧,不用磕头。”
公西月也没打算让公西怿去磕头。
公西怿是皇太女,卞夫人只是一个普通的朝廷命妇,于国无功、与皇家无亲,自然用不着磕头。何况在西胡洲边关失守的这个关头,也不宜对卞家太好。
……
卞家治孝的第二天
皇太女在永宁王世子夫人的陪同下到了卫国公府,据在场的人说,皇太女说是替母皇来辞别旧人的,恭敬地上了三柱香,但没有下跪磕头。
大臣们明白了,卞家治罪是肯定的,但昭文皇帝不会针对家眷。
于是,有和卞家关系还算亲近的也上门吊丧,关系一般的就派了下人上门。
……
**
西胡洲兰陵关外
铁木国的军队现在陷入非常被动的状态。
他们厉兵秣马,信誓旦旦地南下,原本以为能很快地攻入中原城,没想到兰陵关的坚固超出了他们的想像。
而他们的老对头又时不时在外围攻击他们一番。
因为有内应,铁木国的骑兵很快地就攻下了西胡洲的边关,很快逼到了兰陵关下,但现在他们被阻在兰陵关外已有半个多月之久,而且在燧发枪和霹雳弹的攻击之下,铁木国损兵折将也严重。
“头领,中原的军队既然敢退入黑山内,那里肯定藏了粮食和武器,我们人比他们多,不如我们干脆跟着去抢了他们的,抢完后我们就退回草原。”
另一个也附和道:
“兰陵关的坚固超出了我们的想像,而且看他们的守城之法,明显就是针对我们骑兵来的,看来这个守将很熟悉我们的骑兵。”
“是啊,兰陵关都攻了半个多月了,他们的霹雳弹还是源源不绝,一点都不像储备不足的样子,远不是之前西胡洲边关可比。”
陀妥部头领没有说话。
这一次南下,受损最严重的其实是他们陀妥部人。
他虽然鼓动了其他部落的人联合起来一起南下,但这一次其他部落对他的信任大大降低,反而联合起来防备他。
像以前,其他部落总是被排在前面打头阵,可这一次,其他的部落都联合起来了,打头阵的都是他们陀妥部的人,否则他们都不出兵。
如果是在平时,他自然不会将其他部落的人看在眼里,可这一次,南下的十五万军队中,有近一半的人是其他部落的,而且他们还异乎寻常的团结,这是他从来没想过的。
攻打完西胡洲边关后,十五万人的军队就折损了近三万人,再经过这半个多月的战争,铁木国军队伤亡更是严重。
如今铁木国只有八万多的军队,而他们陀妥部只有四万的军队了,其他部落全部的士兵加起来还略超过了他们。
而前面是坚固异常的兰陵关,两侧是不知道多少人马的游击军队,后面还有残余的几万边关士兵。如今这八万多人的军队想要攻进中原皇城去无异于痴人说梦。
陀妥部首领也想后退,只是,他非常不甘心。
他之前布署了那么多年,在西胡洲边关安插了那么多的探子,原本以为可以一举拿下中原,谁知道被阻在了这坚固异常的兰陵关外。
中原,攻是攻不下了。
可要是错过这次机会,下次想要再大举入侵中原还不知道得等多少年,恐怕自己此生都无望了。
陀妥部首领在心中权衡迟迟没有表态,其他部落的头领都看着他,他们都不太想耗下去了。
……
卞夫人刚下葬没几天,公西月收到了程元华的鹰隼传书:
陀妥部首领被他斩杀在马下,铁木国人大败,他带去的军队联合乔东林的军队、兰陵关的守军和剩余的西胡洲边军一起一直将铁木国人赶往草原深处。
经此一役,铁木国军队只余不到三万人,兰陵关守军和乔东林的军队已返回他们原本的驻守之地,他带着的几万军队加上几万西胡洲边关军如今驻扎在铁木国的草原上,距离西胡洲边关五十多里。
接下来是深入铁木国草原狙击铁木国剩余的军队,还是退回中原,让公西月作主。
公西月的目光盯在“斩杀”两个字上,信中虽然没说起那场战役的险况,想必也是异常凶险。
除了霹雳弹和燧发枪外,之前的陌刀也带了几百把,程元华带的就是那把最重的陌刀,他还是和铁木国的军队近身博击了。
不过,将铁木国人杀得只剩下不到三万人,程元华也是异常凶悍。
……
公西月现在还不知道,凶悍的不仅仅只有程元华,要再加上个耿世东。
原本程元华见铁木国的军队开始后撤还在犹豫要不要放他们走,可没等他想明白,兰陵关的城门开了,耿世东带着程元华安置在兰陵关的那一万军队再加部分守军出了城。
“师父,追杀他们,不能让他们退回草原休养生息。”
程元华一咬牙,“好,联络西胡洲边关,一起截杀他们。”
乔东林自然是听程元华的。
后来,程元华联系上卞继成,卞继成带着仍然活着的几万西胡洲边关军与程元华汇合,四路人马一起追杀铁木国的军队。
铁木国的军队原本信心就已崩溃,再被程元华他们这一追杀,更是乱了阵脚,只是慌不择路地往铁木国内撤逃。
就这样一路撤一路逃、一路追一路杀,两方大军免不了近身搏击。
打起仗杀起人来,没人比程元华更勇猛,再加上一个同样不要命的耿世东,只带得大月王朝的军队杀气昂然。
就这样,直到程元华一刀砍下陀妥部首领的脑袋,铁木国其他部族头领带着残余的近三万人分散逃入铁木国各处,程元华才下令勒马停止追击。
……
这一仗,不仅让众士兵再次看到镇远王的凶悍,也看到了耿将军的英勇无敌,两师徒在军中声名鹊起,为他以后顺利接掌全军大权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