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章 去找真相
大晋。
因为没有了长公主原本幕僚的规劝。
其他朝臣就算是有心劝,也根本上力不足。
最后向荣出征的那一套,就这么实施下去。
盛元也派了支援的力量来,而以印星为首的长公主原本的幕僚此刻一声不吭。
向荣还觉得是自己取得了胜利,印星他们彻底放弃了他们那一套理论呢。
根本不知道,被逼的走投无路,看着国毁民亡愤慨不已,已经没再继续将希望放在他身上的官员就等着他从宫内离开,御驾亲征去。
他们好能到兰太后的宫殿去,将自己查明的情况问清。
甚至于有些比较激进的,都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注意。
保住国家,保住百姓。
长公主殿下总是这么与他们说。
他们最后选择效忠向荣,那时候也是相信向荣的能力,相信向荣就算没有长公主的才思敏捷,但也至少能够将这个家守好。
这个国家可不是向荣一个人的国,更是千千万万子民的家。
但若是国未破却家亡,那么这个大晋还算是大晋吗?
之前的大晋早就亡国了。
他们该要清楚的。
不少人心中已经有了最后的打算,盛元不能信任。
向荣已经是这幅样子,长公主殿下还将其他的皇子流放的流放,铲除的铲除,国家并无可用之继承。
说是没骨气也好,软骨头也罢,为了这芸芸众生,黎民百姓,都不如直接归入大魏的领导下。
最开始心中有这样想法的人,这种念头在看见仁平人在大魏君主那边得到的对待之后,不免的更加坚定了几分。
已经做好了最后的打算。
可以说向荣这家伙,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将不少人的心情转变成了这样,也真是一个人才。
帝皇出征的仪式搞的浩浩荡荡。
百姓畏惧,那声音不齐,没有气势,还被马上要离开大晋国都的向荣所不满。
责令下去整改。
好似只要百姓跟大魏喊得一般整齐,一般震天响,他们就能赢过大魏似得。
礼部的官员表面上应着,等军队离开,他就马上赶到了皇宫之外。
以印星为首的几位大臣都站在那边。
“已经走了?”
“恩,向荣只喜欢带着他新提拔上来的那些官员行动,倒是方便了我们找借口不跟着去了。”
“嗤,除了喜欢听阿谀奉承,就喜欢跟长公主殿下攀比了,政策要比,选人要比,就连相貌,都想要让自己后宫的妃子压殿下一头,只可惜他一直没找到合适人选。”
“陛下的恣意张扬,睥天下怀苍生的态度,岂是向荣这样只看女子表象的人能选出来,比得上的?”
“至于政策国策,就更离谱了,殿下熟读《为君》《治国》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在哪里的泥巴地里面打滚呢。”
这大晋前几年的昌盛繁荣,可是殿下花费了十几年将近二十年的心血积累,跟这种半吊子出身的人能一样吗?
真是不知道有什么可比性。
对方怎么还能觉得是自己天纵奇才。
“行了行了,走吧,我们去太后的寝宫,从盛元的消息已经传回来,这东西,的确是从盛元宗教那边传过来的,也跟盛元的皇室有千丝万缕的牵连,不过盛元宗教和皇室表面上互相依赖,实际上相互制衡,具体是什么原因,也不敢查的过于明目张胆,现在该要去问一问我们的太后娘娘了。”
印星沉着眸子。
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那插科打诨缓解的气氛瞬间凝重。
所有人表面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实际上指尖都是不自觉的收紧。
真相。
他们要得到真相。
长公主殿下无缘无故病逝的真相。
——
兰太后寝宫。
周围宫人肃穆,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殿内传来哐当一声。
所有宫人都下意识的一抖。
就听见兰太后原本有些柔媚的声音尖锐。
“这茶是谁泡的?!用的都是什么茶叶,你们一个两个也不上心了是不是?!”
兰太后这些天来快要被那个逆子气死,但他是帝皇,自己又被软禁,不能去找他生气,于是乎,这段时间,在兰太后这里伺候的宫人一个两个都遭了秧。
非打即骂还是轻的。
那泡茶的小宫女抖着身子,噗通一下就跪下来了。
“是,是奴婢,这是新来的贡茶,奴婢想着娘娘用些新的东西,心情会好一些,所以……”
“是哀家是主子,还是你是主子?给你了两分权,倒是能当哀家的家了是不是?!”
兰太后站起身,“拖下去,掌嘴!”
“娘娘饶命,娘娘饶命!”
等印星几人到的时候,看见的就是这一幕。
地上茶水碎瓷片撒了一地,还带着血迹。
那小宫女被两个太监拖下去,膝盖处已经渗红。
兰太后还在气头上,伸手将桌面上其他的东西都摔下去,才看见这百官到来。
兰太后也没有个好脸色。
她之前的好脾气都建立在自己是胜者,是赢家的地位上。
原本高人一等,能肆意贬低她,她却不能有丝毫意见,还需要低眉顺眼的贵妃凄惨死了。
那些原本只等着看她还有她孩子笑话的皇子都斗败了,成了丧家之犬。
说闲话的,看她笑话的,一个两个都没有好结果,而她,则成了万人之上的太后娘娘。
兰太后很享受这种感觉。
对于给自己带来这一切的向锦的幕僚也相当信任。
此刻被软禁了好些时候,又听闻前朝的变化,她气急败坏却无力施展,这份迁怒,就到了这些臣子的头上。
“枉费哀家这么相信你们,你们就是这么对待哀家和陛下的?!这个时候能不能出兵,能不能打仗,从盛元来的使臣是不是可信,你们心里就没有数吗?!要你们这些臣子做什么?陛下当局者迷,不能明辨忠臣奸臣,你们也瞎了聋了?!”
这顶大帽子扣得可高了。
队伍之中,有人莫名其妙的扬了扬眉头,还好奇的反问。
“太后娘娘莫不是觉得,臣等说什么,陛下就会听?选贤任能,那是陛下的事情,并不是臣等的事情。”
因为没有了长公主原本幕僚的规劝。
其他朝臣就算是有心劝,也根本上力不足。
最后向荣出征的那一套,就这么实施下去。
盛元也派了支援的力量来,而以印星为首的长公主原本的幕僚此刻一声不吭。
向荣还觉得是自己取得了胜利,印星他们彻底放弃了他们那一套理论呢。
根本不知道,被逼的走投无路,看着国毁民亡愤慨不已,已经没再继续将希望放在他身上的官员就等着他从宫内离开,御驾亲征去。
他们好能到兰太后的宫殿去,将自己查明的情况问清。
甚至于有些比较激进的,都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注意。
保住国家,保住百姓。
长公主殿下总是这么与他们说。
他们最后选择效忠向荣,那时候也是相信向荣的能力,相信向荣就算没有长公主的才思敏捷,但也至少能够将这个家守好。
这个国家可不是向荣一个人的国,更是千千万万子民的家。
但若是国未破却家亡,那么这个大晋还算是大晋吗?
之前的大晋早就亡国了。
他们该要清楚的。
不少人心中已经有了最后的打算,盛元不能信任。
向荣已经是这幅样子,长公主殿下还将其他的皇子流放的流放,铲除的铲除,国家并无可用之继承。
说是没骨气也好,软骨头也罢,为了这芸芸众生,黎民百姓,都不如直接归入大魏的领导下。
最开始心中有这样想法的人,这种念头在看见仁平人在大魏君主那边得到的对待之后,不免的更加坚定了几分。
已经做好了最后的打算。
可以说向荣这家伙,能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将不少人的心情转变成了这样,也真是一个人才。
帝皇出征的仪式搞的浩浩荡荡。
百姓畏惧,那声音不齐,没有气势,还被马上要离开大晋国都的向荣所不满。
责令下去整改。
好似只要百姓跟大魏喊得一般整齐,一般震天响,他们就能赢过大魏似得。
礼部的官员表面上应着,等军队离开,他就马上赶到了皇宫之外。
以印星为首的几位大臣都站在那边。
“已经走了?”
“恩,向荣只喜欢带着他新提拔上来的那些官员行动,倒是方便了我们找借口不跟着去了。”
“嗤,除了喜欢听阿谀奉承,就喜欢跟长公主殿下攀比了,政策要比,选人要比,就连相貌,都想要让自己后宫的妃子压殿下一头,只可惜他一直没找到合适人选。”
“陛下的恣意张扬,睥天下怀苍生的态度,岂是向荣这样只看女子表象的人能选出来,比得上的?”
“至于政策国策,就更离谱了,殿下熟读《为君》《治国》的时候,他还不知道在哪里的泥巴地里面打滚呢。”
这大晋前几年的昌盛繁荣,可是殿下花费了十几年将近二十年的心血积累,跟这种半吊子出身的人能一样吗?
真是不知道有什么可比性。
对方怎么还能觉得是自己天纵奇才。
“行了行了,走吧,我们去太后的寝宫,从盛元的消息已经传回来,这东西,的确是从盛元宗教那边传过来的,也跟盛元的皇室有千丝万缕的牵连,不过盛元宗教和皇室表面上互相依赖,实际上相互制衡,具体是什么原因,也不敢查的过于明目张胆,现在该要去问一问我们的太后娘娘了。”
印星沉着眸子。
周围一下子安静下来,那插科打诨缓解的气氛瞬间凝重。
所有人表面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实际上指尖都是不自觉的收紧。
真相。
他们要得到真相。
长公主殿下无缘无故病逝的真相。
——
兰太后寝宫。
周围宫人肃穆,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殿内传来哐当一声。
所有宫人都下意识的一抖。
就听见兰太后原本有些柔媚的声音尖锐。
“这茶是谁泡的?!用的都是什么茶叶,你们一个两个也不上心了是不是?!”
兰太后这些天来快要被那个逆子气死,但他是帝皇,自己又被软禁,不能去找他生气,于是乎,这段时间,在兰太后这里伺候的宫人一个两个都遭了秧。
非打即骂还是轻的。
那泡茶的小宫女抖着身子,噗通一下就跪下来了。
“是,是奴婢,这是新来的贡茶,奴婢想着娘娘用些新的东西,心情会好一些,所以……”
“是哀家是主子,还是你是主子?给你了两分权,倒是能当哀家的家了是不是?!”
兰太后站起身,“拖下去,掌嘴!”
“娘娘饶命,娘娘饶命!”
等印星几人到的时候,看见的就是这一幕。
地上茶水碎瓷片撒了一地,还带着血迹。
那小宫女被两个太监拖下去,膝盖处已经渗红。
兰太后还在气头上,伸手将桌面上其他的东西都摔下去,才看见这百官到来。
兰太后也没有个好脸色。
她之前的好脾气都建立在自己是胜者,是赢家的地位上。
原本高人一等,能肆意贬低她,她却不能有丝毫意见,还需要低眉顺眼的贵妃凄惨死了。
那些原本只等着看她还有她孩子笑话的皇子都斗败了,成了丧家之犬。
说闲话的,看她笑话的,一个两个都没有好结果,而她,则成了万人之上的太后娘娘。
兰太后很享受这种感觉。
对于给自己带来这一切的向锦的幕僚也相当信任。
此刻被软禁了好些时候,又听闻前朝的变化,她气急败坏却无力施展,这份迁怒,就到了这些臣子的头上。
“枉费哀家这么相信你们,你们就是这么对待哀家和陛下的?!这个时候能不能出兵,能不能打仗,从盛元来的使臣是不是可信,你们心里就没有数吗?!要你们这些臣子做什么?陛下当局者迷,不能明辨忠臣奸臣,你们也瞎了聋了?!”
这顶大帽子扣得可高了。
队伍之中,有人莫名其妙的扬了扬眉头,还好奇的反问。
“太后娘娘莫不是觉得,臣等说什么,陛下就会听?选贤任能,那是陛下的事情,并不是臣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