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快穿] 第294节
唐沪生满口答应:“当然没问题,大哥你随时都可以学。活到老学到老嘛。”
学习这种事最适合闲人做。反正大哥一把年纪了,闲着无事,反而难受,不如借学习的名义打发时间,还能体现出唐家书香门第的风骨。
书香门第养人读书,实在太正确不过。
不然外人议论他大哥无所事事,听上去也不好听。
唐永刚朝他点点头,笑容温和:“那就麻烦你了。”
唐沪生看着大哥进房间的背影,心情又愉悦又别扭。
他鄙视大哥的碌碌无为,又暗自庆幸这人的随遇而安。如果大哥能够一直这么安静的话,他不介意供养对方一辈子。
毕竟这个人的存在正好彰显了他的成功。
窗外飘雪,平安夜可真是个美好的日子。
一样心情复杂的还有唐安妮。
作为唐家不受宠的大小姐,她一直恪守母亲的教导,离这位大伯远些。
母亲告诉她,虽然他们的父亲嘴上一直强调让他们这些孩子多亲近大伯。但实际上,他并不乐意看到这些。
因为他是小娘养的。
小娘养的心态固执在他的灵魂深处,所以他更亲近小老婆一家。在那里,他能得到思想上的共鸣,获得隐晦的满足感。
大伯是正房太太的嫡子,如果自己的子女亲近对方,那就是看不起他这个小娘娘的庶子。
唐安妮自认为不是什么聪明人,否则也不至于只能上社区大学。她一直严格遵守母亲的教诲,和家中这位突然间冒出来的大伯只是点头打招呼的关系。
然而平安夜餐桌上的一席交谈,让她的心态起了变化。
她感觉在这个家中,也许大伯才是真正能够理解她,并且为她答疑解惑的人。
她愿意对大伯更亲近些,却又害怕引起父亲的不快。
思来想去,在看到管家又购置了一台新电视机好放在大伯房间里,让他安静学习电视课程时,唐安妮瞬间有了主意。
她可以邀请大伯去社区大学,在那里,可以上到更多的电视课程。因为学校会租用相关课程录像带,而且还能从图书馆借到教材。
唐安妮主动敲开了大伯的房门,发现头发花白的老人正伏案阅读期刊。
桌上除了杂志之外,还有纸和笔,纸上写着一些方块字。
是的,虽然她能说中文,但她基本上不认识汉字。在华人圈子里,他们家已经算难得的了,大部分像她这样的移民二代根本连一句中文都不会说。
唐安妮好奇:“大伯,你在做笔记吗?”
难道大伯是她的相反情况,会说英语但不会写。可他又是如何阅读英文的呢?
唐永刚大大方方地承认:“不是,我是在翻译文章。”
从平安夜那天看到关于国内电视大学的报道之后,他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如果连神秘的不知名的力量都在帮助他的祖国进步,他有什么理由袖手旁观呢?
他必须得做点事,哪怕能力有限,能做一分是一分。
他的祖国已经落后世界几十年,他必须得帮着祖国快速追赶。一个落后的人,最有效的进步方式,当然是跟着先进的人学习。
国家外汇有限,国内能够订阅外国期刊的单位少之又少。况且教育多年的混乱,让国内外语人才奇缺。即便有外文期刊在手,真正能看懂的人也寥寥无几。
他懂技术,他会外语,他能够接触到最新的世界一流期刊,他就是最合适的翻译者。
他已经老了,精力不济,知识老化,跟不上时代发展。他想他已经没办法在科研上取得什么成就,但他可以做那个传递的人,将知识传回祖国的人。
对着其实是陌生人的侄女,唐永刚没有直抒胸臆,只是微笑:“中国人民对美国充满了好奇,国内朋友向我约稿,想通过我的笔来了解美国。可我不擅长写这些,我又不想开天窗,我只好把期刊上的文章翻译成中文投稿回去,这样好歹还能挣点稿费。”
唐安妮脱口而出:“那才多点钱啊,中国辣么穷。”
话音落下,她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赶紧找补,“我的意思是,大伯,爸爸非常尊重您,这个家不需要您挣钱的。”
唐永刚笑了:“自己挣的和别人给的永远不一样。安妮,你是女孩子,我希望你永远记住这句话。即便自己挣的再少,那也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东西。”
唐安妮眨着眼睛,那浓黑的睫毛膏让她脸上多了一层阴影。她总觉得大伯话里有话,却不好追问,只能开口道:“大伯,北京是个怎样的国家?”
这话是病句,唐永刚却没纠正她,反而鼓励她道:“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希望你能回祖国多看看。对,她现在是贫穷是落后,但她的未来肯定无比光明。”
“为什么?”
唐永刚拿出了那张报纸,指着上面的照片道:“因为这个国家的宗旨是电视机上印着的这句话:为人民服务。早在延安时期,就有著名的10个没有。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就是我们祖国想要建成的国家。”
唐安妮的中文水平有限,有些话还要唐永刚这位大伯用更浅白的话解释过她才能理解。
她瞪大了眼睛:“真能这样吗?”
单一个没有小老婆,就戳中了她的心。
她生活的圈子里,新一代的人名义上是没有小老婆,但他们还包养情妇,或者脚踩几只船,个个都是女朋友。
“当然可以。”唐永刚认真地点头,“美国的确很发达,但我发现美国有很多问题。有的地方卖.淫是合法的,给出的理由是个人自由。但这种自由是骗人的,是剥削是迫害。如果在我们祖国,这种事肯定不允许发生。用自由的名义骗人,是可耻的。”
唐安妮虽然心动,却明白自己无法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她花着爸爸的钱,就只能听家里的安排。
大伯说的没错啊,自己挣的钱就是再少,也跟从别人手上拿到的不一样。
她脱口而出:“大伯,我能翻译文章吗?”
唐永刚笑着点头:“当然可以,国内非常需要这种专业期刊文章,过稿率很高。”
现在国内大家普遍收入都低,尤其是有家有口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当中有些人的生活条件之恶劣,可以说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可大家即便想挣外快,也缺乏门路。有些脑袋灵活又擅长外语的人,就通过借阅外文期刊翻译成中文投稿获得稿费,来补贴家用。
唐永刚的一些朋友就是这么做的。
这也是双赢,他们获得报酬的同时,也让更多无法借阅外文期刊的人了解到了国外同行研究进展情况。
唐安妮松了口气,笑容愈发真诚:“大伯,我一定会好好干,虽然我不会写,但我能说出来。”
她趁机邀请大伯,“我们学校图书馆也有很多专业期刊和相关书籍,可以直接借阅。你不如也申请社区大学吧,在学校里,有更多的电视课程,还有教授可以请教。”
唐永刚愣了下,下意识道:“我也能申请大学吗?”
他都一把年纪了,还能再上大学?
“当然可以。”唐安妮十分笃定,“只要经过简单的考试就行。大伯,以你的实力,肯定没问题。”
这些专业期刊她都看不懂,大伯却看得津津有味。区区社区大学的入学考试,绝对难不倒大伯。
唐永刚从来不是害怕学习和挑战的人。他立刻点头:“如果可以的话,那我就申请吧。”
唐安妮兴高采烈:“那我帮你一块而申请吧,我知道怎么做。”
离开大伯房间的时候,她的步伐是雀跃的。
她说不清楚为什么,可她愈发坚信,我能够给她带来更多新鲜的东西,让她能够真正获得自由的东西。
有人带着指导,唐永刚的社区大学之路进行得十分顺畅。就像侄女儿说的那样,申请考试的确简单,不过是英语和数学而已。这二者都是他的强项。他甚至觉得题目太简单了,完全不像大学考试应该有的水准。
答完试卷之后,他没有离开学校,而是跟着唐安妮去了图书馆。社区大学的图书馆对外开放,只要办理借阅证,就能借到自己想要的图书。
进入图书馆之后,唐永刚就感受到了久违的兴奋。作为弟弟眼中的书呆子,他的确热爱阅读,愿意浸泡在知识的海洋中,无心上岸。
他伸手从书架上拿期刊的时候,旁边也伸出了一只手。
两只手的主人面面相觑,然后不约而同地笑了:“是你呀。”
是熟人。
唐永刚虽然和方老先生只是在京城和飞机上短暂的交往了几天。
当时为了办理出国手续,他们不得不跟被牵着线的风筝一样让早就出国的亲人拽着来来回回盖章签字,彼此不过点头之交。
但到了国外,放眼全是金发碧眼的陌生人,既往的那点交情就愈发珍贵。
唐永刚主动询问:“你还在搞科研吗?”
方老先生笑容苦涩,摇摇头道:“我还有什么科研可以搞?不过是打发时间而已。”
他到了美国,就变成了无所事事的人,既往的专业也只能放下。
妻子劝他不要再纠结,和她一块儿抚养外孙外孙女就好。有孩子做慰藉,总归不会太孤独无聊。
可惜他做不到。
当年下放劳改时都不曾真正丢下的专业,现在要被迫放弃,他感觉自己的人生都被切断了,活着不过是喘口气而已,毫无意义。
就是现在借阅专业书籍和期刊,也就是打发时间罢了,反正看的再多,也派不上用场。
唐永刚惊讶:“怎么会没用呢?看懂了吃透了,就算自己没条件搞研究,也可以翻译成中文,投回国内呀。现在国内同胞为了获得国外的相关信息,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什么招都使出来了。我们人在国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怎么能浪费呢?我们就应该做这件事啊。”
方老先生愣住了。他从未想过这些事。
说来有些黑色幽默,虽然那十年浩劫中,他被批.斗,被下放,被劳改,也被削减了工资,但从200多块钱变成100多块钱,在国内他仍然属于高收入人群。他的工资也一直没停发。
后来获得平反之后,他被削减的工资还补发了,足足有1万多块钱。
所以,在他倍受折磨的时候,他也没真的缺过钱。自然不需要通过翻译外国专业文章来获得稿费。
就是现在,唐永刚跟他一提,他在短暂的愣神之后,还是下意识地摇头:“算了吧,太麻烦。”
唐永刚年纪比他小七八岁,应该称呼他一声老哥。此时此刻,他却很想骂对方。
翻译文章投回国内就叫麻烦了?那些在一穷二白的环境下还坚持搞科研搞建设的人面对的岂不是麻烦中的麻烦?
他们有放弃吗?再苦再难,他们都始终坚持。
唐永刚想跟他说民族责任感,想和他强调历史使命,到了最后,他还是把这些话咽下去了,反而说了另一个话题:“方大哥,你现在在哪儿高就?靠什么生活呢?”
高就个屁呀。
方老先生在国内还算大学教授,到了国外,不过是个无所事事的老头。人家自己的大学毕业生一堆,还在辛辛苦苦找工作呢,哪里需要你个糟老头子?你又不是钱学森那样的世界知名科学家。除非你愿意去餐馆洗盘子。
方老先生尴尬:“我身体不好,出来是为了疗养。”
疗养个鬼啊!
真想疗养的话,祖国大好河山,960多万平方公里,能疗养的地方太多了。而且国内物价低,开销小,如果他过得滋滋润润的。
唐永刚没戳穿他,只叹气道:“还是你想得开呀。我可受不了,一把年纪了,要靠人家养着。我只能多翻译点文章挣点稿费。钱少归钱少,好歹也不用时时刻刻手心向人。”
不得不说,相同境遇的人才能相互理解。
原本还意兴阑珊的方老先生被他戳准了痛点,瞬间就改了主意。
“钱不钱的倒无所谓,国内那几块钱换成美元根本不值钱。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国内同行想要了解世界科学的发展的确不容易。我们是出来了,是该想想办法帮帮他们。”
学习这种事最适合闲人做。反正大哥一把年纪了,闲着无事,反而难受,不如借学习的名义打发时间,还能体现出唐家书香门第的风骨。
书香门第养人读书,实在太正确不过。
不然外人议论他大哥无所事事,听上去也不好听。
唐永刚朝他点点头,笑容温和:“那就麻烦你了。”
唐沪生看着大哥进房间的背影,心情又愉悦又别扭。
他鄙视大哥的碌碌无为,又暗自庆幸这人的随遇而安。如果大哥能够一直这么安静的话,他不介意供养对方一辈子。
毕竟这个人的存在正好彰显了他的成功。
窗外飘雪,平安夜可真是个美好的日子。
一样心情复杂的还有唐安妮。
作为唐家不受宠的大小姐,她一直恪守母亲的教导,离这位大伯远些。
母亲告诉她,虽然他们的父亲嘴上一直强调让他们这些孩子多亲近大伯。但实际上,他并不乐意看到这些。
因为他是小娘养的。
小娘养的心态固执在他的灵魂深处,所以他更亲近小老婆一家。在那里,他能得到思想上的共鸣,获得隐晦的满足感。
大伯是正房太太的嫡子,如果自己的子女亲近对方,那就是看不起他这个小娘娘的庶子。
唐安妮自认为不是什么聪明人,否则也不至于只能上社区大学。她一直严格遵守母亲的教诲,和家中这位突然间冒出来的大伯只是点头打招呼的关系。
然而平安夜餐桌上的一席交谈,让她的心态起了变化。
她感觉在这个家中,也许大伯才是真正能够理解她,并且为她答疑解惑的人。
她愿意对大伯更亲近些,却又害怕引起父亲的不快。
思来想去,在看到管家又购置了一台新电视机好放在大伯房间里,让他安静学习电视课程时,唐安妮瞬间有了主意。
她可以邀请大伯去社区大学,在那里,可以上到更多的电视课程。因为学校会租用相关课程录像带,而且还能从图书馆借到教材。
唐安妮主动敲开了大伯的房门,发现头发花白的老人正伏案阅读期刊。
桌上除了杂志之外,还有纸和笔,纸上写着一些方块字。
是的,虽然她能说中文,但她基本上不认识汉字。在华人圈子里,他们家已经算难得的了,大部分像她这样的移民二代根本连一句中文都不会说。
唐安妮好奇:“大伯,你在做笔记吗?”
难道大伯是她的相反情况,会说英语但不会写。可他又是如何阅读英文的呢?
唐永刚大大方方地承认:“不是,我是在翻译文章。”
从平安夜那天看到关于国内电视大学的报道之后,他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存在价值。如果连神秘的不知名的力量都在帮助他的祖国进步,他有什么理由袖手旁观呢?
他必须得做点事,哪怕能力有限,能做一分是一分。
他的祖国已经落后世界几十年,他必须得帮着祖国快速追赶。一个落后的人,最有效的进步方式,当然是跟着先进的人学习。
国家外汇有限,国内能够订阅外国期刊的单位少之又少。况且教育多年的混乱,让国内外语人才奇缺。即便有外文期刊在手,真正能看懂的人也寥寥无几。
他懂技术,他会外语,他能够接触到最新的世界一流期刊,他就是最合适的翻译者。
他已经老了,精力不济,知识老化,跟不上时代发展。他想他已经没办法在科研上取得什么成就,但他可以做那个传递的人,将知识传回祖国的人。
对着其实是陌生人的侄女,唐永刚没有直抒胸臆,只是微笑:“中国人民对美国充满了好奇,国内朋友向我约稿,想通过我的笔来了解美国。可我不擅长写这些,我又不想开天窗,我只好把期刊上的文章翻译成中文投稿回去,这样好歹还能挣点稿费。”
唐安妮脱口而出:“那才多点钱啊,中国辣么穷。”
话音落下,她就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赶紧找补,“我的意思是,大伯,爸爸非常尊重您,这个家不需要您挣钱的。”
唐永刚笑了:“自己挣的和别人给的永远不一样。安妮,你是女孩子,我希望你永远记住这句话。即便自己挣的再少,那也是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东西。”
唐安妮眨着眼睛,那浓黑的睫毛膏让她脸上多了一层阴影。她总觉得大伯话里有话,却不好追问,只能开口道:“大伯,北京是个怎样的国家?”
这话是病句,唐永刚却没纠正她,反而鼓励她道:“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希望你能回祖国多看看。对,她现在是贫穷是落后,但她的未来肯定无比光明。”
“为什么?”
唐永刚拿出了那张报纸,指着上面的照片道:“因为这个国家的宗旨是电视机上印着的这句话:为人民服务。早在延安时期,就有著名的10个没有。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就是我们祖国想要建成的国家。”
唐安妮的中文水平有限,有些话还要唐永刚这位大伯用更浅白的话解释过她才能理解。
她瞪大了眼睛:“真能这样吗?”
单一个没有小老婆,就戳中了她的心。
她生活的圈子里,新一代的人名义上是没有小老婆,但他们还包养情妇,或者脚踩几只船,个个都是女朋友。
“当然可以。”唐永刚认真地点头,“美国的确很发达,但我发现美国有很多问题。有的地方卖.淫是合法的,给出的理由是个人自由。但这种自由是骗人的,是剥削是迫害。如果在我们祖国,这种事肯定不允许发生。用自由的名义骗人,是可耻的。”
唐安妮虽然心动,却明白自己无法进行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她花着爸爸的钱,就只能听家里的安排。
大伯说的没错啊,自己挣的钱就是再少,也跟从别人手上拿到的不一样。
她脱口而出:“大伯,我能翻译文章吗?”
唐永刚笑着点头:“当然可以,国内非常需要这种专业期刊文章,过稿率很高。”
现在国内大家普遍收入都低,尤其是有家有口的科技工作者。他们当中有些人的生活条件之恶劣,可以说达到了令人瞠目结舌的程度。
可大家即便想挣外快,也缺乏门路。有些脑袋灵活又擅长外语的人,就通过借阅外文期刊翻译成中文投稿获得稿费,来补贴家用。
唐永刚的一些朋友就是这么做的。
这也是双赢,他们获得报酬的同时,也让更多无法借阅外文期刊的人了解到了国外同行研究进展情况。
唐安妮松了口气,笑容愈发真诚:“大伯,我一定会好好干,虽然我不会写,但我能说出来。”
她趁机邀请大伯,“我们学校图书馆也有很多专业期刊和相关书籍,可以直接借阅。你不如也申请社区大学吧,在学校里,有更多的电视课程,还有教授可以请教。”
唐永刚愣了下,下意识道:“我也能申请大学吗?”
他都一把年纪了,还能再上大学?
“当然可以。”唐安妮十分笃定,“只要经过简单的考试就行。大伯,以你的实力,肯定没问题。”
这些专业期刊她都看不懂,大伯却看得津津有味。区区社区大学的入学考试,绝对难不倒大伯。
唐永刚从来不是害怕学习和挑战的人。他立刻点头:“如果可以的话,那我就申请吧。”
唐安妮兴高采烈:“那我帮你一块而申请吧,我知道怎么做。”
离开大伯房间的时候,她的步伐是雀跃的。
她说不清楚为什么,可她愈发坚信,我能够给她带来更多新鲜的东西,让她能够真正获得自由的东西。
有人带着指导,唐永刚的社区大学之路进行得十分顺畅。就像侄女儿说的那样,申请考试的确简单,不过是英语和数学而已。这二者都是他的强项。他甚至觉得题目太简单了,完全不像大学考试应该有的水准。
答完试卷之后,他没有离开学校,而是跟着唐安妮去了图书馆。社区大学的图书馆对外开放,只要办理借阅证,就能借到自己想要的图书。
进入图书馆之后,唐永刚就感受到了久违的兴奋。作为弟弟眼中的书呆子,他的确热爱阅读,愿意浸泡在知识的海洋中,无心上岸。
他伸手从书架上拿期刊的时候,旁边也伸出了一只手。
两只手的主人面面相觑,然后不约而同地笑了:“是你呀。”
是熟人。
唐永刚虽然和方老先生只是在京城和飞机上短暂的交往了几天。
当时为了办理出国手续,他们不得不跟被牵着线的风筝一样让早就出国的亲人拽着来来回回盖章签字,彼此不过点头之交。
但到了国外,放眼全是金发碧眼的陌生人,既往的那点交情就愈发珍贵。
唐永刚主动询问:“你还在搞科研吗?”
方老先生笑容苦涩,摇摇头道:“我还有什么科研可以搞?不过是打发时间而已。”
他到了美国,就变成了无所事事的人,既往的专业也只能放下。
妻子劝他不要再纠结,和她一块儿抚养外孙外孙女就好。有孩子做慰藉,总归不会太孤独无聊。
可惜他做不到。
当年下放劳改时都不曾真正丢下的专业,现在要被迫放弃,他感觉自己的人生都被切断了,活着不过是喘口气而已,毫无意义。
就是现在借阅专业书籍和期刊,也就是打发时间罢了,反正看的再多,也派不上用场。
唐永刚惊讶:“怎么会没用呢?看懂了吃透了,就算自己没条件搞研究,也可以翻译成中文,投回国内呀。现在国内同胞为了获得国外的相关信息,可以说是绞尽脑汁,什么招都使出来了。我们人在国外,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怎么能浪费呢?我们就应该做这件事啊。”
方老先生愣住了。他从未想过这些事。
说来有些黑色幽默,虽然那十年浩劫中,他被批.斗,被下放,被劳改,也被削减了工资,但从200多块钱变成100多块钱,在国内他仍然属于高收入人群。他的工资也一直没停发。
后来获得平反之后,他被削减的工资还补发了,足足有1万多块钱。
所以,在他倍受折磨的时候,他也没真的缺过钱。自然不需要通过翻译外国专业文章来获得稿费。
就是现在,唐永刚跟他一提,他在短暂的愣神之后,还是下意识地摇头:“算了吧,太麻烦。”
唐永刚年纪比他小七八岁,应该称呼他一声老哥。此时此刻,他却很想骂对方。
翻译文章投回国内就叫麻烦了?那些在一穷二白的环境下还坚持搞科研搞建设的人面对的岂不是麻烦中的麻烦?
他们有放弃吗?再苦再难,他们都始终坚持。
唐永刚想跟他说民族责任感,想和他强调历史使命,到了最后,他还是把这些话咽下去了,反而说了另一个话题:“方大哥,你现在在哪儿高就?靠什么生活呢?”
高就个屁呀。
方老先生在国内还算大学教授,到了国外,不过是个无所事事的老头。人家自己的大学毕业生一堆,还在辛辛苦苦找工作呢,哪里需要你个糟老头子?你又不是钱学森那样的世界知名科学家。除非你愿意去餐馆洗盘子。
方老先生尴尬:“我身体不好,出来是为了疗养。”
疗养个鬼啊!
真想疗养的话,祖国大好河山,960多万平方公里,能疗养的地方太多了。而且国内物价低,开销小,如果他过得滋滋润润的。
唐永刚没戳穿他,只叹气道:“还是你想得开呀。我可受不了,一把年纪了,要靠人家养着。我只能多翻译点文章挣点稿费。钱少归钱少,好歹也不用时时刻刻手心向人。”
不得不说,相同境遇的人才能相互理解。
原本还意兴阑珊的方老先生被他戳准了痛点,瞬间就改了主意。
“钱不钱的倒无所谓,国内那几块钱换成美元根本不值钱。不过你说的也有道理,国内同行想要了解世界科学的发展的确不容易。我们是出来了,是该想想办法帮帮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