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新临高
这些人基本都是刘希森三人刚到明朝时收留的流民,以及原来岳各庄的佃农,经过一年多的熏陶和教育,这些人完全得到了刘希森等人的真传,可以独当一面了。
当然苏锦瑟、李晓梅、李香兰、吴运喜这些女同志担任一局之局长,则完全是周曼如的功劳。
为了提高妇女同志的地位,周曼如力挺她们出来做事,为此还带上了李飞的未婚妻苏锦瑟,而李飞和刘希森也乐于见到解放妇女同志的劳动力,于是非常愉快的就答应了。
当然临高的百姓更没有人反对了,这里本来人力资源就有限,妇女都是要出来干活的,而且封建礼教势力也不强大,尽管有几个士绅说牢骚怪话,但却没人敢当面反对。
而各个乡镇的乡镇长则仍然由原来的里长担任,但是改为县里重新任命并按月发工资,纳入公务人员序列管理。
当然了,临高县原来的那套明朝的班子依然还在,吴亚等朝廷官员仍然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但就是事情越来越少了。
而原来的县衙小吏和帮闲,根据日常表现和自信甄别,陆续到吸引到了临高县政府的体制之内。
这些吏员全部纳入政府公务人员序列,按月发工资,再也不许他们收受贿赂。
刘希森三人如此改革,当然激起了吴亚等人的反感,但是在给了一定好处,并将他们纳入县政府集体决策层之后,这些人也就消停了。
虽然吴亚这些人捞到了一个副县长的职务,但只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并没有分管具体事务,不过他们却没有反对。
因为原来的临高县也是这样,根本就是县太爷说了算,他们连个建议权都没有,现在允许他们参加县政府会议,参与管理全县的事务,他们还是很高兴的。
而且刘希森给他们开的工资非常可观,足以堵住他们的嘴了。
另外,刘希森是朝廷钦点的临高知县,在临高县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
而且刘希森也没有反对大明的统治,仍然尊朱由检为皇帝,每年的夏秋两税全都及时足额缴纳,各种摊派一项也不少。
至于在临高县怎么搞,那就是人家刘知县的权利了,他们这些八品九品官也只有听命的份了。
关键是刘知县还有强大的军队,刘香这个大海盗率三千人来攻,连个浪花也没翻起来,一夜之间就被赶回了海里,剩下的全在工地上挖沙子、山里挖煤呢。
吴亚这些旧官吏全都是人精一样,有钱花,有官做,没事谁去触县太爷的霉头啊。
很快改制完成的临高县就焕然一新,临高县政府各部门的吏员全都换上了新式的制服,而且经过思想和制度再教育再改造的吏员们,精神面貌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除此之外,临高新城西面建立了一处商贸市场,博铺港口也建立一处贸易专区。
两处市场一个对内、一个对外,但无一例外,来这两处市场里做生意的商户全部都要缴纳商税。
刘希森三人之前商量了一下,决定在临高征收商税,但是为了避免临高士绅商贾的反对,三人只得先在两处市场试行,让商贾们逐渐适应,然后再慢慢推广。
于是,凡是在这两处市场内贸易的商户都要缴税,其他地方则不需要缴税。
但是背靠临高新城和博铺港口的这两处市场,有着巨大的需求,商品交易十分发达,占据了临高县贸易总量的百分之八十,所以临高的商贾们为了挣钱也只能来此贸易。
而且得益于临高县的一二三产业蓬勃发展,刘希森三人主导的临高新城、工业区、军队、博铺港口区这一线的需求非常旺盛。
工业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的提供,日常生活资料消耗、军品采购,对外贸易,以及各种稀奇古怪的工业制成品的销售。
这些巨大的贸易需求,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将临高的这个片区发展成立最繁华的地带,临高全县乃至周边的县的商贾都在这里设立了商贸点。
为此,刘希森三人鸡贼的在临高新城西面和博铺港口搞起了房地产开发。
临高新城西面商业区,统一建立了二层的商贸店铺,然后租售给前来贸易的商贾,而且在商业区的旁边,又盖起了居住区,供给这些商户们居住。
而且在商贸区的最佳位置,刘希森三人还准备盖一个大型的商业中心,集购物、娱乐、休闲、饮食于一体,总共三层,全部钢筋水泥结构,外面则罩上大玻璃,妥妥的现代化。
当然目前只是建设当中,预计竣工得到了明年七八月份了。
另外,在博铺港口附近,还有一项重点工程,就是贸易中心,该贸易中心是按照后世会展中心的样式建造。
贸易中心虽然只有一层,但是层高够高,再配上巨型玻璃采光,未来临高的标志性建筑肯定能有一席之地。
进入十一月份以来,临高的冬天也慢慢来了,但是却没有北方天气的寒冷,反而多了很多凉爽。
刘希森坐在别墅的书房里跟朱由检写了书信,大略的介绍了一下临高改革的情况,并将征收商税和开通临高贸易港口的事情给他详细说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刘希森将信给李飞和周曼如看了,二人没有意见,刘希森将信封了口,然后交给李茂良,让他第二天托人送到京城。
现在临高每五天就有一艘去往天津的货船,顺便从事两地的邮递业务。
自从八月份博铺港战斗以来,临高获得了三个月的和平发展时期,一六二八年的各项计划也都到了收尾的阶段。
临高新城已经建设完毕,博铺军用港口和民用港口也已经竣工,新城到港口的道路建设也基本完成,军队建设也达成初步的目标,工业项目的产能扩大了两倍。
博铺港也成为了琼州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南来北往的货船鳞次栉比。
晚饭之后,刘希森三人坐在别墅的小会议室中,查看目前各项重点工程的进展情况。
当然苏锦瑟、李晓梅、李香兰、吴运喜这些女同志担任一局之局长,则完全是周曼如的功劳。
为了提高妇女同志的地位,周曼如力挺她们出来做事,为此还带上了李飞的未婚妻苏锦瑟,而李飞和刘希森也乐于见到解放妇女同志的劳动力,于是非常愉快的就答应了。
当然临高的百姓更没有人反对了,这里本来人力资源就有限,妇女都是要出来干活的,而且封建礼教势力也不强大,尽管有几个士绅说牢骚怪话,但却没人敢当面反对。
而各个乡镇的乡镇长则仍然由原来的里长担任,但是改为县里重新任命并按月发工资,纳入公务人员序列管理。
当然了,临高县原来的那套明朝的班子依然还在,吴亚等朝廷官员仍然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但就是事情越来越少了。
而原来的县衙小吏和帮闲,根据日常表现和自信甄别,陆续到吸引到了临高县政府的体制之内。
这些吏员全部纳入政府公务人员序列,按月发工资,再也不许他们收受贿赂。
刘希森三人如此改革,当然激起了吴亚等人的反感,但是在给了一定好处,并将他们纳入县政府集体决策层之后,这些人也就消停了。
虽然吴亚这些人捞到了一个副县长的职务,但只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并没有分管具体事务,不过他们却没有反对。
因为原来的临高县也是这样,根本就是县太爷说了算,他们连个建议权都没有,现在允许他们参加县政府会议,参与管理全县的事务,他们还是很高兴的。
而且刘希森给他们开的工资非常可观,足以堵住他们的嘴了。
另外,刘希森是朝廷钦点的临高知县,在临高县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
而且刘希森也没有反对大明的统治,仍然尊朱由检为皇帝,每年的夏秋两税全都及时足额缴纳,各种摊派一项也不少。
至于在临高县怎么搞,那就是人家刘知县的权利了,他们这些八品九品官也只有听命的份了。
关键是刘知县还有强大的军队,刘香这个大海盗率三千人来攻,连个浪花也没翻起来,一夜之间就被赶回了海里,剩下的全在工地上挖沙子、山里挖煤呢。
吴亚这些旧官吏全都是人精一样,有钱花,有官做,没事谁去触县太爷的霉头啊。
很快改制完成的临高县就焕然一新,临高县政府各部门的吏员全都换上了新式的制服,而且经过思想和制度再教育再改造的吏员们,精神面貌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除此之外,临高新城西面建立了一处商贸市场,博铺港口也建立一处贸易专区。
两处市场一个对内、一个对外,但无一例外,来这两处市场里做生意的商户全部都要缴纳商税。
刘希森三人之前商量了一下,决定在临高征收商税,但是为了避免临高士绅商贾的反对,三人只得先在两处市场试行,让商贾们逐渐适应,然后再慢慢推广。
于是,凡是在这两处市场内贸易的商户都要缴税,其他地方则不需要缴税。
但是背靠临高新城和博铺港口的这两处市场,有着巨大的需求,商品交易十分发达,占据了临高县贸易总量的百分之八十,所以临高的商贾们为了挣钱也只能来此贸易。
而且得益于临高县的一二三产业蓬勃发展,刘希森三人主导的临高新城、工业区、军队、博铺港口区这一线的需求非常旺盛。
工业原材料和人力资源的提供,日常生活资料消耗、军品采购,对外贸易,以及各种稀奇古怪的工业制成品的销售。
这些巨大的贸易需求,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就将临高的这个片区发展成立最繁华的地带,临高全县乃至周边的县的商贾都在这里设立了商贸点。
为此,刘希森三人鸡贼的在临高新城西面和博铺港口搞起了房地产开发。
临高新城西面商业区,统一建立了二层的商贸店铺,然后租售给前来贸易的商贾,而且在商业区的旁边,又盖起了居住区,供给这些商户们居住。
而且在商贸区的最佳位置,刘希森三人还准备盖一个大型的商业中心,集购物、娱乐、休闲、饮食于一体,总共三层,全部钢筋水泥结构,外面则罩上大玻璃,妥妥的现代化。
当然目前只是建设当中,预计竣工得到了明年七八月份了。
另外,在博铺港口附近,还有一项重点工程,就是贸易中心,该贸易中心是按照后世会展中心的样式建造。
贸易中心虽然只有一层,但是层高够高,再配上巨型玻璃采光,未来临高的标志性建筑肯定能有一席之地。
进入十一月份以来,临高的冬天也慢慢来了,但是却没有北方天气的寒冷,反而多了很多凉爽。
刘希森坐在别墅的书房里跟朱由检写了书信,大略的介绍了一下临高改革的情况,并将征收商税和开通临高贸易港口的事情给他详细说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刘希森将信给李飞和周曼如看了,二人没有意见,刘希森将信封了口,然后交给李茂良,让他第二天托人送到京城。
现在临高每五天就有一艘去往天津的货船,顺便从事两地的邮递业务。
自从八月份博铺港战斗以来,临高获得了三个月的和平发展时期,一六二八年的各项计划也都到了收尾的阶段。
临高新城已经建设完毕,博铺军用港口和民用港口也已经竣工,新城到港口的道路建设也基本完成,军队建设也达成初步的目标,工业项目的产能扩大了两倍。
博铺港也成为了琼州吞吐量最大的港口,南来北往的货船鳞次栉比。
晚饭之后,刘希森三人坐在别墅的小会议室中,查看目前各项重点工程的进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