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不要以为,吃里扒外,是一件容易事。”公主轻声细语道。
跪着的人看着小厮把那已经被打的不成人型的小二的嘴封上,再拖着那几个人来到水池边扔下去。他们就看着被绑着的人在清澈见底的水池子底挣扎,那恐惧的神情深深的印在了他们脑海里。
“别人家的承诺,都别信。不要以为做出了这种事,还真的有谁能保得住你们,知道么?”水珏环视了一圈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的人,“本宫这些日子在江南呆着,哥哥又太忙,看来是对京城里人疏于管教了。好在本宫已经回来了,以后会多给你们提个醒的。”
水池子里渐渐没了声息,而院子里也鸦雀无声。
“姑娘看着了吗?背主是没有好下场的。”吴嬷嬷对扒着门缝偷看的林黛玉小声道。
林黛玉气一短,吓晕了过去。
..................................
这 公主的流言没传两天,就被压了下去。人们疑问道,长兴公主体弱,是整个京城都知道的事。这长兴公主自回京之后没多久,就再次病倒,每日都可以看见御医的马 车来往瑞亲王府,就是传流言的那一日,御医都去了瑞亲王府。这病着的公主,怎么可能大晚上去什么酒楼?都知道瑞亲王对长兴公主爱护有加,怎么可能不顾长兴 公主的身体把人带出来?
再说了,若是瑞亲王带出来的,那瑞亲王身边怎么可能没个侍卫小厮,就算冯紫英喝醉了冲撞到门口,也会被侍 卫小厮拦下来吧。这王府的令牌一出,给冯紫英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往里面闯,怎么也不可能冲撞的到公主。若是公主自己出来的,就更不可能,别说瑞亲王府当天 还召了御医,长兴公主拖着病体怎么独自跑出去。就说王府边上的人看着瑞亲王回府的,瑞亲王在府里,怎么也不可能让长兴公主独自出去。
而冲撞了公主这么大的事,冯将军府上也一点动静都没有,甚至连个赔罪都没,更不符合常理。
于是民众们纷纷传言,这到底是谁这么大的胆子,空口编排公主的声誉。都知道公主除了体弱之外,温婉贤淑,被皇帝多次称赞,宠爱有加,为当朝皇女中唯一未大婚而封公主的。谁这么恶毒?
后来又有传言,普通老百姓自然不可能有胆子乱传公主的坏话,甚至乱传冯将军府上的坏话都不可能。要知道冲撞公主,冯紫英可是会被问罪的。而冯紫英是冯将军独子,这简直是害冯将军全家。所以嘛……呵呵,不可说不可说。
水靖在留言差不多压下来之后,就给冯将军递了消息,两个人一起跑到朝堂上哭。一个哭自己妹妹声誉受损自己不活了,一个哭有人想害死自己儿子不活了,一个王爷一个老将军,把朝堂弄得跟灵堂似的,哭的一个比一个大声,把满朝文武官员弄得哭笑不得。
不过这计谋确实是粗暴又恶毒。若不是民众们没被煽动,公主的声誉真的受了影响,瑞亲王这么爱护妹妹,肯定会迁怒冯紫英。到时候瑞亲王一脉,说不得就会和冯将军那一脉中立勋贵掐起来。这朝堂,就扰的更乱了。
只是这朝堂中的事,居然牵扯到一个和朝堂之事毫无关系的羸弱公主,实在是令人齿冷。
虽说天家无亲情,但长兴公主何其无辜,她的善良朝臣也都有所耳闻,都知道她为了修复兄长们的关系的所作所为。某些人不但不领情,反而陷害于她。虽说这声誉对于受宠的公主而言,真不算什么。但是好歹是个女儿家,总会被恶心到。
皇 帝怎么会不知道这事究竟是怎么回事?水靖带水珏出去吃饭的事,提前知会过。遇到冯紫英的事,第二天水靖进宫的时候就把这个当笑话说给皇帝听了,还笑道冯将 军府御下不严,连独子都被算计,这下肯定好长一段时间睡不着觉。结果没多久就有流言传开。还好水靖处理得当,水珏又向来名声好,才没被算计了去。
皇帝看着跪在朝堂上涕泗横流的冯将军和自家四儿子,那火气是蹭蹭蹭的往上冒。
真是反了天了!先是明目张胆的和宫女传暧昧的事,又是算计长兴和中立派,真当自己死了吗?
皇帝本想等着两个儿子斗的两败俱伤再出手,他自诩为仁慈的父皇和仁慈的皇帝,不想亲自出手收拾那群混账。但现在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无论是科举案还是甄家贪污案,都不再压了,责令刑部严加处理。
而 那个对外面消息一无所知,从入宫开始就在偏远宫殿当女吏的贾元春,则被皇帝随意赐给了一个正准备外放的小官为妻,远远的打发走了。说起来,皇帝也是仁慈 了。若是其他宫女,就直接打死了算了。但已逝的贾老国公对皇帝有救驾之恩,贾母又和太后有些交情。再加上皇帝知道,这事纯粹是自己两个儿子惹出来的,贾府 纯粹被牵连。若是因为自己儿子的蠢事赐死一个勋贵的女儿,不就显得自己太凉薄?所以在水靖的劝说下,皇帝打消了直接让贾元春暴毙的想法,改为将贾元春赐 婚。
一个宫女被两个王爷看上这种事,也只敢在最上面的一群人中流传,其他人是不知道的。而且这种事,也没有点名道姓。所以迎娶贾 元春的官员,并不知道这件事,对皇帝赐婚的宫女,只当做是对自己的赏识,所以对贾元春倒挺尊重。再加上官员外放,若不是朝中有人,基本上再难入京,所以他 最终也不知道自家妻子有这么个香艳故事。
而贾元春也是个能干人,居然不惜自污,把自己好端端的嫡女身份,说成是良妾所生,记在主 母名下的嫡女。主母因不喜自己,竟不顾自家脸面,把自己送进宫里当宫女。还好皇帝顾及贾家脸面,才让她在宫中担任女吏。儿女不说父母之过,但夫妻连心,自 己还是把娘家的事告诉了夫君,不然主母贪得无厌,说不得就会找着名目问夫君指手画脚。
贾元春知道,自己那夫君也是庶出的,曾经受 够了主母的虐待,所以不会嫌弃自己的身份。再说了,嫡女和记在主母名下的嫡女,其实差别不是特别大。自己又是以宫中女吏的身份赐婚,不明白其中缘由的夫君 绝对会因为皇恩而对自己高看一眼,所以稍稍自污也没关系。她只怕再和贾府有所关联,毁了她拼了命才得来的脱离泥潭的机会。
在宫中打磨这么久,贾元春的心智城府自然深厚。那官员果然不但没有看不起贾元春,反而因自己以往的经历对贾元春感同身受,夫妻两感情深厚许多。后来见贾元春虽说和娘家不和,却和江南林御史家多有书信往来,知道贾元春还有个姑姑撑腰,对贾元春就更加好了。
而贾元春本身容貌不错,气质谈吐又是国公府繁盛的时候教养出来的,自然不差,手段在宫中养的也十分厉害,很快就拿捏住后院和她夫君的心,没多久就有了身孕,诞下一儿子,过的很是不错。
..................................
“这人的日子啊,都是自己过出来的。”水珏让红玉替她整理贾元春的书信,慵懒道,“贾元春可是对贾府恨之入骨了吧。你说贾家这么做,到底有什么意思?”
红玉小声道:“或许是真以为能攀上某个王爷?谁知道呢。”
水珏微笑不语。
这 贾元春也是被荣国公府千娇百宠出来的嫡小姐。只是女儿家再得宠,都比不上儿子。为了那个含玉而生的弟弟,将当时仅十三岁的女儿狠心送进宫中当宫女。从尊贵 的小姐变成伺候人的宫女,也亏贾元春能熬得住。可就算这样,贾府还不放过贾元春。一个宫女,虽说只是传出单被一个宫妃看中,有意指给某王爷的消息,倒也算 福气。但是不止一个看中,还传出了生辰八字,那就是笑话了。一个女人惹来两个儿子争夺,还是宫女,又不是戏曲小说,皇帝怎么可能不发怒?之前忍着,是想看 看这件事到底有谁参与罢了。
虽说皇帝并未查出贾府在其中的关系,又觉得这么坑女儿的事不可能是贾府做的。但贾元春深知家中人性情,再加上自己呆在宫中这么多年都没闹出什么,突然生辰八字被传开,只可能是家中人透露。贾元春还不知道自己母亲打的什么主意?这愚蠢至极的主意,是要她的命啊。
贾 元春不是坐以待毙的人,她借着自己宫女身份的便利,再加上这么多年都被忽视,偷偷收集了些宫中阴私的消息。也算是天无绝人之路,贾元春漫无目的的收集消 息,居然真的让她得到了一个足够骇人的证据。想着横竖都是一死,贾元春决定最后搏一把,便拿着那证据向瑞亲王投诚,居然真的得了一条生路。
贾元春的聪明也被水珏所赏识,再加上贾元春之后无所依靠,除了依附自己,没有其他安身立命的法子,毕竟女人出嫁之后也是需要靠山的。所以水珏便和水靖商量之后,鼓动皇帝将其嫁给一个有才干的外放鲁地官员,算是在地方上又安插了一颗棋子。
贾元春也不负所托,传来了不少消息,这就是后话了。
水靖本来只是对贾元春冒死送出来的东西很满意,所以举手之劳帮了贾元春一把。没想到贾元春后来给了他这么大个惊喜,再加上贾敏的事,让水靖不得不正视这些后院女人的强大,也对自家后院更多了一分警惕。
不过他对自己妹妹却是另一个极端,觉得自己妹妹太能干了,就算不能领差事,都能这么给力的帮助自己,实在是太棒了。于是,水靖把越来越多的事跟水珏商量,并把和外面传递消息的渠道都给了水珏,自己专心致志处理手上的政事和京城中的事,倒是弄得水珏哭笑不得。
这哥哥真是太放心自己了,让自己压力蛮大的。水珏想着。于是水珏在处理事情上,就更放开了些。
..................................
话说甄家这次,真是再次吃了哑巴亏。
算计冯紫英的事,还真是甄家干的。因着勇亲王是在战场上镀过金的,所以武将的勋贵们有多数都站在勇亲王这边,而冯家和甄家有往来,勇亲王本以为冯家也是站在他那一方的,没想到冯唐居然想要中立,本就惹恼了勇亲王。
而 水珏在江南弄得甄家灰头土脸,虽然甄家自己理亏在先,但他们不敢跟皇帝告状,总是会跟勇亲王和甄贵妃说的。甄贵妃这些年在水珏那里吃了不少亏,本就对水珏 恨之入骨。现在看着水珏居然还在甄家撒起野了,心中更是愤恨,便想了一箭双雕之计。如果计谋成功,既污了水珏的声誉,又能让瑞亲王和冯唐交恶。到时候冯唐 被瑞亲王针对,为了保住唯一的儿子,也不得不求助于勇亲王。
之所以没想让冯唐直接和太子交恶,是因为勇亲王和太子斗的正厉害,若是直接陷害,立刻就能看出来。而瑞亲王一直游走于夺嫡之外,勇亲王和甄贵妃想着,估计没人会想着自己会把瑞亲王和长兴公主算计进去。
因着太子在后宫没人,所以甄贵妃对长兴公主的恶感是最大的,即使瑞亲王目前还没表现出对皇位的争夺。甄贵妃恶毒的想着,那水珏不是病怏怏的吗?最好是听了流言,直接气死算了。
水靖偶尔带着水珏去春满楼散心的事,甄贵妃等人早就打探清楚了,所以一直在等机会。他们想着只要冯紫英这么一闹,无论见没见到人,反正也没人亲眼看着不是?只要流言传开,白的也能说成黑的。
只 是他们哪知道,水靖居然那么沉得住气,没有和冯家掐开。而那流言也很快被扑灭,反而让人同情长兴公主不说,居然隐隐约约有烧到自己的迹象。不过甄贵妃和勇 亲王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很快就把污水泼给太子,说太子对这个继后嫡子嫡女不满。冯家那吃里扒外的下人,看着似乎也很太子府上沾亲带故。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皇帝被惹恼后,直接太子勇亲王各打五十大板。甄家虽然后来没被怎么大的处理,当贬官罚钱什么的,还是令人灰头土脸。
当然,太子那边更惨。只要牵扯到科举,都是大事。所以太子党那边,是直接有人被流放了。
自此,朝中终于安稳了些。皇帝欣慰的想着,这两个儿子,终于消停了。
☆、第48章
朝中真的安稳了吗?当然不是。这两人倒是没有在朝堂上对掐了,但是地方上仍旧掐的厉害。特别是江南,太子和勇亲王的人马都折损了,现在都急着重新 派人马去整合江南的官场。偏偏林如海是个硬茬子,好不容易看着官场上的蛀虫被打掉了,他认为的清理江南官场的机会终于来了,哪会给人面子?
皇帝重用林如海,本就是看重他那份御史的强硬性格。林如海不会管之后会遭到什么报复,他只会考虑能给国家、江南的民众带来什么好处。所以林如海是个好官。
“只 可惜林御史是个好官,但太好的官一般都没有好下场的。”水珏掩上贾敏寄来的书信叹息道。贾敏的书信是夹着给林黛玉的书信中寄来的。贾敏已经和在山东的贾元 春连上线,虽说贾元春的丈夫只是一个知府,但地方上一个知府,已经能够知道那里大部分情况了。鲁州和江南是学子最为密集的地方,鲁州甚至是圣人故里,那里 的书香世家最多,圣德皇后一脉被罢官后,多闲居在鲁州。
水珏看了贾敏的书信,不同于贾敏的急躁和悲哀,水珏是挺佩服林如海这个人 的。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这种一心为公、又有能力的好官撑着,这个国家就凄惨了。只可惜,林如海生不逢时。若是他碰巧在当今皇帝盛年之时为官,那么他这个好 官一定会仕途大好,并且皇帝也一定会看重他、保护他和他的家人。毕竟圣明的君主都知道好官难得。人家都一心为公了,投桃报李,当皇帝的总要让这些真正为国 为君的臣子过得舒坦些。这也能让更多人去当一个好官。
只可惜,皇帝现在老了,注意力已经不在如何打下一片清明政治,而是维持他的 好名声,听更多的人为他歌功颂德。虽然他仍旧算是个明君,也知道把林如海这种好官派到江南这么重要的地方。但是林如海得罪了那么多人,特别是他疼爱的两个 儿子,皇帝到时候保不保他,就说不准了。
而且,就算皇帝想保林如海,估计也有心无力。一朝天子一朝臣,林如海在皇位更替之时如此不知变通,待新天子登基,不清算他就算心胸宽广了。
林如海知道吗?他当然知道。但是一个正直的人,是真的把自己的安慰、把家人的安慰抛到脑后的。再说了,他想着就算新君登基容不下他,大不了致仕就成。他林如海能考上探花,林如海的儿子不可能连个进士都考不上。后代的前程,让后代自己打拼就好。
而 贾敏则是和林如海相反的一个人,她更加着眼于自己的小家,所以林如海这一番行为,让她天天心惊胆战,把内院梳理了一遍又一遍,深怕又发生之前那种事,让皇 子把对林如海的怒气发泄到无辜的孩子身上。贾敏也越来越急切的期盼着瑞亲王继承大统。林如海已经把太子和勇亲王得罪的够呛,这两拨人马此次被清算,都是林 如海经手,秉公处理。太子和勇亲王的人马在林如海那折损不知几许。可想而知,无论是太子还是勇亲王,都对林如海恨之入骨。
林如海还想着太子或者勇亲王会祸不及家人,大不了自己辞官就好。贾敏可没没这么乐观。太子她不知道,但甄家就曾经对自己宝贝儿子下手。
也只有瑞亲王登基,才有林家的一线生机。
所 以贾敏是越发殷勤了,不但打探江南官场的消息,还频繁的联系其他官员的夫人,暗暗拉拢。女人才懂女人的心思。女人眼光更狭隘一些,性格更自私一些,对孩子 也更宠溺一些。若能给后代更好更轻松的未来,她们很少愿意让后代去走一条更为艰辛的道路。这是这个时代的女人所受教育的局限。
但 就是这种局限,方便了贾敏对其他夫人的拉拢。江南官场在清算,一些实权官员无论自愿与否,都和太子、勇亲王结了仇。他们不是不想站队,只是远离京城,瑞亲 王又向来低调,想站队都没用。贾敏就递了一根橄榄枝来,许多官员就悄悄的搭上了贾敏这根线。因为是采用的夫人外交,连林如海自身都没有察觉。
而 贾敏不但拉拢中立官员,还悄悄分化已经站队的官员。江南繁华,宠妾灭妻的就算不多,但夫妻关系多恩爱的,那肯定是极少。再加上江南流行美人外交,那些个官 员宠爱的美人,大多就是某个派系送的,还担负着联络的重任。很多正室夫人不得不担心,若真是那些狐媚子支持的王爷上了位,家中还有没有自己的位置?
贾 敏就定准了拉拢那些家中地位已经十分低下的正室夫人。她们已经对家庭完全失望,若是自家支持的王爷登基,估计日子会更难过。而对立的王爷登基,估计全家都 不好过。想来想去,也只有两边不结仇的瑞亲王比较合适。有儿子的就想着瑞亲王上位之后儿子的前途有保障,说不准还会让那宠妾灭妻的老不死直接让位;没儿子 的就想着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我的投诚肯定能保你一个清闲官职,到时候遣散了狐媚子,说不准自己还能得个一儿半女颐养天年。
还是那句话,能当上官夫人的大多不是蠢人,她们自己心中都有自己一把小算盘,只是男人们大多忽视女人们的作用,不会想着提防她们而已。贾敏给了她们一个可以把握的机会,她们比墙头草的男人更加忠诚。
若失败了,反正夫人外交又很隐蔽,瑞亲王又低调,外面的人看不太出来女人的站队,再说了,自己本身处境就不好,也不会更差了;若成功了,自己就真的翻身当家做主,再也不用担心狐媚子了。
能有这么个机会,女人们都很高兴很积极。
贾敏拉拢了这么多夫人,几乎在江南官场连成了一片网,这个连水珏都为之咋舌。
真的是不要小看了女人的力量。为了儿女,她们确实是什么都做得出来。
水靖一边欣喜,一边也再次警惕,暗告自己千万别小看女人。外面官员的女人尚且为了子女能孤注一掷,后宫中那些女人,可不是更加蹦跶的厉害。而官员后院这群女人,以后也能交给水珏管理,水靖自是放心。而后宫总不能还交给妹妹管吧?希望这次的王妃是个能管得住家的。
水 珏倒是不担心。她详细的查了那个差不多已经定下来的准嫂子的事。在那么险恶的环境中,还能活的不错,连叔母想败坏她的名声,也最多是说她规矩学的人木了而 已。虽说到现在都没订婚,但她叔母也没把她直接扔给哪个声名狼藉的纨绔子弟。可见这人心机手段都是不错的,只是看能不能为之所用而已。
这种小事,水珏自然会帮哥哥解决了。
..................................
练武归来的林黛玉端端正正的坐在小绣墩上,捏着毛笔临摹着她娘贾敏的书信——估计这事,连贾敏都想不到。
水 珏的教育很简单粗暴,她就让林黛玉跟在她身边看着她处事,并且专门着手整理贾敏传递过来的消息。这一是让林黛玉学着长点心眼,二也是让林黛玉看看,为了她 和她弟弟的安危和未来,贾敏付出了多少。水珏不担心林黛玉看了自己母亲的心机城府,就厌恶上自己的母亲。若是这样,她也懒得再管这人了。若是她能体会贾敏 一颗拳拳爱女之心,就会更加谨言慎行,并且绝对不会背叛水珏和瑞亲王府。
若是她出了什么事,贾敏的心血岂不是白费了?
人啊,总要看着别人的牺牲,才知道自己现在所拥有的究竟有多么可贵,也就不会伤春悲秋,思乡成疾了。
林黛玉看着母亲如此辛苦,心里也憋了一口气,把思念父母的心思都用在了学习上,硬是要学出个样子,不再让母亲如此辛苦。
而林黛玉还在嬷嬷的建议下,频繁的给自己还刚启蒙的弟弟写信并寄些小东西。因着弟弟多病,林黛玉只在去京城之前和身体勉强康复的弟弟有过短暂的相处,若说多深厚的感情,实在是谈不上。但嬷嬷说了,以后林黛玉的靠山,还是在这个弟弟身上,所以感情绝对不能生分了。
书信往来其实是一件很便利的事,多少感情,都是从书信来的。距离产生美,不在跟前晃悠,还能避免许多摩擦冲突,在记忆中,只剩下书信上的情感。就像林黛玉对弟弟的回忆,渐渐只停留在信纸上那个活泼聪慧的小孩,而之前对母亲重视弟弟而忽视自己的心酸,就慢慢淡去了。
林黛玉的弟弟也一样。在他心目中的姐姐,是为了家人而讨好长兴公主,早早离开家中父母兄弟的好姐姐;是信中聪慧才情无双坚强自立的奇女子。那印象,被距离和书信渐渐美化,只留下一片想念之情。
水珏看着,觉得林黛玉这伴读还不错,可以从宠物上升到徒弟了。
☆、第49章
太子和勇亲王被各打五十大板,这朝中的局势终于安稳了下来,水珏也终于可以“病愈”了。
终于没有那么多烦心事,皇帝一高兴,就把瑞亲王的亲事定了下来,挑的是袭了一等伯的宁武将军陈裕侄女,陈凝安。这消息一出来,朝中人士皆有些看不懂了。
这陈凝安确实是身份高贵。她父亲陈义是陈裕的兄长,那宁武将军的职位原本是陈义的。陈义善打仗,劳苦功高,以战功封一等伯。陈义的夫人乃是书香门第,虽说在圣德皇后一族被打压的时候被外放,但家族底蕴仍在。
在陈凝安十三岁的时候,父亲陈义战死,母亲和哥哥在前往扶灵途中遭遇意外。皇帝体恤陈义以身殉国的大义,在陈老夫人的请求下,破例让其弟陈裕不降等的袭了一等伯并封宁武将军。
陈义生前是忠诚的太子党,而陈义的夫人的家族是圣德皇后一脉,但陈裕的夫人和甄家沾亲带故。所以这陈凝安代表什么派系,还真不好说。皇帝选这么个人,再结合瑞亲王隐隐露出的游离于夺嫡漩涡之外的迹象,倒也是合适。
只 是陈凝安虽说父母是战死的时候已经十三岁,后来又有老夫人教导,算不上“丧母长女”一类,但陈家在陈凝安守孝之后就一直往外传着陈凝安太注重规矩,如同个 木头人似的的传言,而陈老太太年老体弱不能出外交际,陈裕夫人虽常把陈凝安带出来,但并没有为其说亲的意思,导致陈凝安如今二十二岁,也没有个着落。
虽说外人看着陈凝安确实是严肃古板了些,但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问题在于陈裕一家这个主事的长辈不给陈凝安说亲,其他人也不好贸贸然找上门来。从这一点,就知道陈裕一家对陈凝安的态度。
其他人不知道陈裕一家怎么想的,非要弄出个苛刻孤女的名声出来。不过他家没嫡女,陈裕夫人估计就只顾自己痛快了。
对 比起来,有类似遭遇的史家就会做人的多。外人可不知道那些个孤女在家里过的如何,但至少在外面要做足面子。史家孤女史湘云虽说年岁尚小,但已经被史家夫人 带出来好几次,对外也都说的是史湘云的好话。且不说嫁个侄女会赔多少嫁妆,但人家父母总给其留下不少东西,而人嫁好了对自家也有助益。相比之下,陈家就做 的太过分了些。史家的爵位好歹是世袭的,虽说史家老大去世后爵位落在史家老二头上,那也是本应如此。陈家的爵位却是陈义自己挣得的,在陈义家绝户之后,本 应被皇帝收回,是皇帝念在陈义精忠报国的忠义上,才惠及家人。因此陈裕理应对陈义感恩戴德,对陈义唯一的孤女好好对待才是。
只是陈家的事,别人也只能说说而已,谁也管不了。本以为那孤女就这么蹉跎了。谁知道时来运转,估计皇帝还是记着陈义的功劳,居然将陈义之女指给了风头正盛的瑞亲王为妻。
京城稍稍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之前取的那个甄王妃是没有记在皇家族谱上,连正式的亲王妃诰命都没有,算不着瑞亲王原配的。那陈凝安嫁进来,就是正儿八经的瑞亲王原配正妻,并不是继室。
京城中人在笑话陈裕一家竹篮打水一场空,人家陈凝安仍旧嫁了个好夫婿的同时,也感慨瑞亲王娶了这么个妻子,可是对他一点助力都没有。
就说嫁妆,陈义家的财产已经被陈裕侵吞的差不多了,也不知道陈家会不会因为出了个亲王妃,让陈凝安的嫁妆至少在明面上好看点。
跪着的人看着小厮把那已经被打的不成人型的小二的嘴封上,再拖着那几个人来到水池边扔下去。他们就看着被绑着的人在清澈见底的水池子底挣扎,那恐惧的神情深深的印在了他们脑海里。
“别人家的承诺,都别信。不要以为做出了这种事,还真的有谁能保得住你们,知道么?”水珏环视了一圈跪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的人,“本宫这些日子在江南呆着,哥哥又太忙,看来是对京城里人疏于管教了。好在本宫已经回来了,以后会多给你们提个醒的。”
水池子里渐渐没了声息,而院子里也鸦雀无声。
“姑娘看着了吗?背主是没有好下场的。”吴嬷嬷对扒着门缝偷看的林黛玉小声道。
林黛玉气一短,吓晕了过去。
..................................
这 公主的流言没传两天,就被压了下去。人们疑问道,长兴公主体弱,是整个京城都知道的事。这长兴公主自回京之后没多久,就再次病倒,每日都可以看见御医的马 车来往瑞亲王府,就是传流言的那一日,御医都去了瑞亲王府。这病着的公主,怎么可能大晚上去什么酒楼?都知道瑞亲王对长兴公主爱护有加,怎么可能不顾长兴 公主的身体把人带出来?
再说了,若是瑞亲王带出来的,那瑞亲王身边怎么可能没个侍卫小厮,就算冯紫英喝醉了冲撞到门口,也会被侍 卫小厮拦下来吧。这王府的令牌一出,给冯紫英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往里面闯,怎么也不可能冲撞的到公主。若是公主自己出来的,就更不可能,别说瑞亲王府当天 还召了御医,长兴公主拖着病体怎么独自跑出去。就说王府边上的人看着瑞亲王回府的,瑞亲王在府里,怎么也不可能让长兴公主独自出去。
而冲撞了公主这么大的事,冯将军府上也一点动静都没有,甚至连个赔罪都没,更不符合常理。
于是民众们纷纷传言,这到底是谁这么大的胆子,空口编排公主的声誉。都知道公主除了体弱之外,温婉贤淑,被皇帝多次称赞,宠爱有加,为当朝皇女中唯一未大婚而封公主的。谁这么恶毒?
后来又有传言,普通老百姓自然不可能有胆子乱传公主的坏话,甚至乱传冯将军府上的坏话都不可能。要知道冲撞公主,冯紫英可是会被问罪的。而冯紫英是冯将军独子,这简直是害冯将军全家。所以嘛……呵呵,不可说不可说。
水靖在留言差不多压下来之后,就给冯将军递了消息,两个人一起跑到朝堂上哭。一个哭自己妹妹声誉受损自己不活了,一个哭有人想害死自己儿子不活了,一个王爷一个老将军,把朝堂弄得跟灵堂似的,哭的一个比一个大声,把满朝文武官员弄得哭笑不得。
不过这计谋确实是粗暴又恶毒。若不是民众们没被煽动,公主的声誉真的受了影响,瑞亲王这么爱护妹妹,肯定会迁怒冯紫英。到时候瑞亲王一脉,说不得就会和冯将军那一脉中立勋贵掐起来。这朝堂,就扰的更乱了。
只是这朝堂中的事,居然牵扯到一个和朝堂之事毫无关系的羸弱公主,实在是令人齿冷。
虽说天家无亲情,但长兴公主何其无辜,她的善良朝臣也都有所耳闻,都知道她为了修复兄长们的关系的所作所为。某些人不但不领情,反而陷害于她。虽说这声誉对于受宠的公主而言,真不算什么。但是好歹是个女儿家,总会被恶心到。
皇 帝怎么会不知道这事究竟是怎么回事?水靖带水珏出去吃饭的事,提前知会过。遇到冯紫英的事,第二天水靖进宫的时候就把这个当笑话说给皇帝听了,还笑道冯将 军府御下不严,连独子都被算计,这下肯定好长一段时间睡不着觉。结果没多久就有流言传开。还好水靖处理得当,水珏又向来名声好,才没被算计了去。
皇帝看着跪在朝堂上涕泗横流的冯将军和自家四儿子,那火气是蹭蹭蹭的往上冒。
真是反了天了!先是明目张胆的和宫女传暧昧的事,又是算计长兴和中立派,真当自己死了吗?
皇帝本想等着两个儿子斗的两败俱伤再出手,他自诩为仁慈的父皇和仁慈的皇帝,不想亲自出手收拾那群混账。但现在忍无可忍,无需再忍,无论是科举案还是甄家贪污案,都不再压了,责令刑部严加处理。
而 那个对外面消息一无所知,从入宫开始就在偏远宫殿当女吏的贾元春,则被皇帝随意赐给了一个正准备外放的小官为妻,远远的打发走了。说起来,皇帝也是仁慈 了。若是其他宫女,就直接打死了算了。但已逝的贾老国公对皇帝有救驾之恩,贾母又和太后有些交情。再加上皇帝知道,这事纯粹是自己两个儿子惹出来的,贾府 纯粹被牵连。若是因为自己儿子的蠢事赐死一个勋贵的女儿,不就显得自己太凉薄?所以在水靖的劝说下,皇帝打消了直接让贾元春暴毙的想法,改为将贾元春赐 婚。
一个宫女被两个王爷看上这种事,也只敢在最上面的一群人中流传,其他人是不知道的。而且这种事,也没有点名道姓。所以迎娶贾 元春的官员,并不知道这件事,对皇帝赐婚的宫女,只当做是对自己的赏识,所以对贾元春倒挺尊重。再加上官员外放,若不是朝中有人,基本上再难入京,所以他 最终也不知道自家妻子有这么个香艳故事。
而贾元春也是个能干人,居然不惜自污,把自己好端端的嫡女身份,说成是良妾所生,记在主 母名下的嫡女。主母因不喜自己,竟不顾自家脸面,把自己送进宫里当宫女。还好皇帝顾及贾家脸面,才让她在宫中担任女吏。儿女不说父母之过,但夫妻连心,自 己还是把娘家的事告诉了夫君,不然主母贪得无厌,说不得就会找着名目问夫君指手画脚。
贾元春知道,自己那夫君也是庶出的,曾经受 够了主母的虐待,所以不会嫌弃自己的身份。再说了,嫡女和记在主母名下的嫡女,其实差别不是特别大。自己又是以宫中女吏的身份赐婚,不明白其中缘由的夫君 绝对会因为皇恩而对自己高看一眼,所以稍稍自污也没关系。她只怕再和贾府有所关联,毁了她拼了命才得来的脱离泥潭的机会。
在宫中打磨这么久,贾元春的心智城府自然深厚。那官员果然不但没有看不起贾元春,反而因自己以往的经历对贾元春感同身受,夫妻两感情深厚许多。后来见贾元春虽说和娘家不和,却和江南林御史家多有书信往来,知道贾元春还有个姑姑撑腰,对贾元春就更加好了。
而贾元春本身容貌不错,气质谈吐又是国公府繁盛的时候教养出来的,自然不差,手段在宫中养的也十分厉害,很快就拿捏住后院和她夫君的心,没多久就有了身孕,诞下一儿子,过的很是不错。
..................................
“这人的日子啊,都是自己过出来的。”水珏让红玉替她整理贾元春的书信,慵懒道,“贾元春可是对贾府恨之入骨了吧。你说贾家这么做,到底有什么意思?”
红玉小声道:“或许是真以为能攀上某个王爷?谁知道呢。”
水珏微笑不语。
这 贾元春也是被荣国公府千娇百宠出来的嫡小姐。只是女儿家再得宠,都比不上儿子。为了那个含玉而生的弟弟,将当时仅十三岁的女儿狠心送进宫中当宫女。从尊贵 的小姐变成伺候人的宫女,也亏贾元春能熬得住。可就算这样,贾府还不放过贾元春。一个宫女,虽说只是传出单被一个宫妃看中,有意指给某王爷的消息,倒也算 福气。但是不止一个看中,还传出了生辰八字,那就是笑话了。一个女人惹来两个儿子争夺,还是宫女,又不是戏曲小说,皇帝怎么可能不发怒?之前忍着,是想看 看这件事到底有谁参与罢了。
虽说皇帝并未查出贾府在其中的关系,又觉得这么坑女儿的事不可能是贾府做的。但贾元春深知家中人性情,再加上自己呆在宫中这么多年都没闹出什么,突然生辰八字被传开,只可能是家中人透露。贾元春还不知道自己母亲打的什么主意?这愚蠢至极的主意,是要她的命啊。
贾 元春不是坐以待毙的人,她借着自己宫女身份的便利,再加上这么多年都被忽视,偷偷收集了些宫中阴私的消息。也算是天无绝人之路,贾元春漫无目的的收集消 息,居然真的让她得到了一个足够骇人的证据。想着横竖都是一死,贾元春决定最后搏一把,便拿着那证据向瑞亲王投诚,居然真的得了一条生路。
贾元春的聪明也被水珏所赏识,再加上贾元春之后无所依靠,除了依附自己,没有其他安身立命的法子,毕竟女人出嫁之后也是需要靠山的。所以水珏便和水靖商量之后,鼓动皇帝将其嫁给一个有才干的外放鲁地官员,算是在地方上又安插了一颗棋子。
贾元春也不负所托,传来了不少消息,这就是后话了。
水靖本来只是对贾元春冒死送出来的东西很满意,所以举手之劳帮了贾元春一把。没想到贾元春后来给了他这么大个惊喜,再加上贾敏的事,让水靖不得不正视这些后院女人的强大,也对自家后院更多了一分警惕。
不过他对自己妹妹却是另一个极端,觉得自己妹妹太能干了,就算不能领差事,都能这么给力的帮助自己,实在是太棒了。于是,水靖把越来越多的事跟水珏商量,并把和外面传递消息的渠道都给了水珏,自己专心致志处理手上的政事和京城中的事,倒是弄得水珏哭笑不得。
这哥哥真是太放心自己了,让自己压力蛮大的。水珏想着。于是水珏在处理事情上,就更放开了些。
..................................
话说甄家这次,真是再次吃了哑巴亏。
算计冯紫英的事,还真是甄家干的。因着勇亲王是在战场上镀过金的,所以武将的勋贵们有多数都站在勇亲王这边,而冯家和甄家有往来,勇亲王本以为冯家也是站在他那一方的,没想到冯唐居然想要中立,本就惹恼了勇亲王。
而 水珏在江南弄得甄家灰头土脸,虽然甄家自己理亏在先,但他们不敢跟皇帝告状,总是会跟勇亲王和甄贵妃说的。甄贵妃这些年在水珏那里吃了不少亏,本就对水珏 恨之入骨。现在看着水珏居然还在甄家撒起野了,心中更是愤恨,便想了一箭双雕之计。如果计谋成功,既污了水珏的声誉,又能让瑞亲王和冯唐交恶。到时候冯唐 被瑞亲王针对,为了保住唯一的儿子,也不得不求助于勇亲王。
之所以没想让冯唐直接和太子交恶,是因为勇亲王和太子斗的正厉害,若是直接陷害,立刻就能看出来。而瑞亲王一直游走于夺嫡之外,勇亲王和甄贵妃想着,估计没人会想着自己会把瑞亲王和长兴公主算计进去。
因着太子在后宫没人,所以甄贵妃对长兴公主的恶感是最大的,即使瑞亲王目前还没表现出对皇位的争夺。甄贵妃恶毒的想着,那水珏不是病怏怏的吗?最好是听了流言,直接气死算了。
水靖偶尔带着水珏去春满楼散心的事,甄贵妃等人早就打探清楚了,所以一直在等机会。他们想着只要冯紫英这么一闹,无论见没见到人,反正也没人亲眼看着不是?只要流言传开,白的也能说成黑的。
只 是他们哪知道,水靖居然那么沉得住气,没有和冯家掐开。而那流言也很快被扑灭,反而让人同情长兴公主不说,居然隐隐约约有烧到自己的迹象。不过甄贵妃和勇 亲王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很快就把污水泼给太子,说太子对这个继后嫡子嫡女不满。冯家那吃里扒外的下人,看着似乎也很太子府上沾亲带故。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皇帝被惹恼后,直接太子勇亲王各打五十大板。甄家虽然后来没被怎么大的处理,当贬官罚钱什么的,还是令人灰头土脸。
当然,太子那边更惨。只要牵扯到科举,都是大事。所以太子党那边,是直接有人被流放了。
自此,朝中终于安稳了些。皇帝欣慰的想着,这两个儿子,终于消停了。
☆、第48章
朝中真的安稳了吗?当然不是。这两人倒是没有在朝堂上对掐了,但是地方上仍旧掐的厉害。特别是江南,太子和勇亲王的人马都折损了,现在都急着重新 派人马去整合江南的官场。偏偏林如海是个硬茬子,好不容易看着官场上的蛀虫被打掉了,他认为的清理江南官场的机会终于来了,哪会给人面子?
皇帝重用林如海,本就是看重他那份御史的强硬性格。林如海不会管之后会遭到什么报复,他只会考虑能给国家、江南的民众带来什么好处。所以林如海是个好官。
“只 可惜林御史是个好官,但太好的官一般都没有好下场的。”水珏掩上贾敏寄来的书信叹息道。贾敏的书信是夹着给林黛玉的书信中寄来的。贾敏已经和在山东的贾元 春连上线,虽说贾元春的丈夫只是一个知府,但地方上一个知府,已经能够知道那里大部分情况了。鲁州和江南是学子最为密集的地方,鲁州甚至是圣人故里,那里 的书香世家最多,圣德皇后一脉被罢官后,多闲居在鲁州。
水珏看了贾敏的书信,不同于贾敏的急躁和悲哀,水珏是挺佩服林如海这个人 的。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这种一心为公、又有能力的好官撑着,这个国家就凄惨了。只可惜,林如海生不逢时。若是他碰巧在当今皇帝盛年之时为官,那么他这个好 官一定会仕途大好,并且皇帝也一定会看重他、保护他和他的家人。毕竟圣明的君主都知道好官难得。人家都一心为公了,投桃报李,当皇帝的总要让这些真正为国 为君的臣子过得舒坦些。这也能让更多人去当一个好官。
只可惜,皇帝现在老了,注意力已经不在如何打下一片清明政治,而是维持他的 好名声,听更多的人为他歌功颂德。虽然他仍旧算是个明君,也知道把林如海这种好官派到江南这么重要的地方。但是林如海得罪了那么多人,特别是他疼爱的两个 儿子,皇帝到时候保不保他,就说不准了。
而且,就算皇帝想保林如海,估计也有心无力。一朝天子一朝臣,林如海在皇位更替之时如此不知变通,待新天子登基,不清算他就算心胸宽广了。
林如海知道吗?他当然知道。但是一个正直的人,是真的把自己的安慰、把家人的安慰抛到脑后的。再说了,他想着就算新君登基容不下他,大不了致仕就成。他林如海能考上探花,林如海的儿子不可能连个进士都考不上。后代的前程,让后代自己打拼就好。
而 贾敏则是和林如海相反的一个人,她更加着眼于自己的小家,所以林如海这一番行为,让她天天心惊胆战,把内院梳理了一遍又一遍,深怕又发生之前那种事,让皇 子把对林如海的怒气发泄到无辜的孩子身上。贾敏也越来越急切的期盼着瑞亲王继承大统。林如海已经把太子和勇亲王得罪的够呛,这两拨人马此次被清算,都是林 如海经手,秉公处理。太子和勇亲王的人马在林如海那折损不知几许。可想而知,无论是太子还是勇亲王,都对林如海恨之入骨。
林如海还想着太子或者勇亲王会祸不及家人,大不了自己辞官就好。贾敏可没没这么乐观。太子她不知道,但甄家就曾经对自己宝贝儿子下手。
也只有瑞亲王登基,才有林家的一线生机。
所 以贾敏是越发殷勤了,不但打探江南官场的消息,还频繁的联系其他官员的夫人,暗暗拉拢。女人才懂女人的心思。女人眼光更狭隘一些,性格更自私一些,对孩子 也更宠溺一些。若能给后代更好更轻松的未来,她们很少愿意让后代去走一条更为艰辛的道路。这是这个时代的女人所受教育的局限。
但 就是这种局限,方便了贾敏对其他夫人的拉拢。江南官场在清算,一些实权官员无论自愿与否,都和太子、勇亲王结了仇。他们不是不想站队,只是远离京城,瑞亲 王又向来低调,想站队都没用。贾敏就递了一根橄榄枝来,许多官员就悄悄的搭上了贾敏这根线。因为是采用的夫人外交,连林如海自身都没有察觉。
而 贾敏不但拉拢中立官员,还悄悄分化已经站队的官员。江南繁华,宠妾灭妻的就算不多,但夫妻关系多恩爱的,那肯定是极少。再加上江南流行美人外交,那些个官 员宠爱的美人,大多就是某个派系送的,还担负着联络的重任。很多正室夫人不得不担心,若真是那些狐媚子支持的王爷上了位,家中还有没有自己的位置?
贾 敏就定准了拉拢那些家中地位已经十分低下的正室夫人。她们已经对家庭完全失望,若是自家支持的王爷登基,估计日子会更难过。而对立的王爷登基,估计全家都 不好过。想来想去,也只有两边不结仇的瑞亲王比较合适。有儿子的就想着瑞亲王上位之后儿子的前途有保障,说不准还会让那宠妾灭妻的老不死直接让位;没儿子 的就想着我不好过,你也别想好过,我的投诚肯定能保你一个清闲官职,到时候遣散了狐媚子,说不准自己还能得个一儿半女颐养天年。
还是那句话,能当上官夫人的大多不是蠢人,她们自己心中都有自己一把小算盘,只是男人们大多忽视女人们的作用,不会想着提防她们而已。贾敏给了她们一个可以把握的机会,她们比墙头草的男人更加忠诚。
若失败了,反正夫人外交又很隐蔽,瑞亲王又低调,外面的人看不太出来女人的站队,再说了,自己本身处境就不好,也不会更差了;若成功了,自己就真的翻身当家做主,再也不用担心狐媚子了。
能有这么个机会,女人们都很高兴很积极。
贾敏拉拢了这么多夫人,几乎在江南官场连成了一片网,这个连水珏都为之咋舌。
真的是不要小看了女人的力量。为了儿女,她们确实是什么都做得出来。
水靖一边欣喜,一边也再次警惕,暗告自己千万别小看女人。外面官员的女人尚且为了子女能孤注一掷,后宫中那些女人,可不是更加蹦跶的厉害。而官员后院这群女人,以后也能交给水珏管理,水靖自是放心。而后宫总不能还交给妹妹管吧?希望这次的王妃是个能管得住家的。
水 珏倒是不担心。她详细的查了那个差不多已经定下来的准嫂子的事。在那么险恶的环境中,还能活的不错,连叔母想败坏她的名声,也最多是说她规矩学的人木了而 已。虽说到现在都没订婚,但她叔母也没把她直接扔给哪个声名狼藉的纨绔子弟。可见这人心机手段都是不错的,只是看能不能为之所用而已。
这种小事,水珏自然会帮哥哥解决了。
..................................
练武归来的林黛玉端端正正的坐在小绣墩上,捏着毛笔临摹着她娘贾敏的书信——估计这事,连贾敏都想不到。
水 珏的教育很简单粗暴,她就让林黛玉跟在她身边看着她处事,并且专门着手整理贾敏传递过来的消息。这一是让林黛玉学着长点心眼,二也是让林黛玉看看,为了她 和她弟弟的安危和未来,贾敏付出了多少。水珏不担心林黛玉看了自己母亲的心机城府,就厌恶上自己的母亲。若是这样,她也懒得再管这人了。若是她能体会贾敏 一颗拳拳爱女之心,就会更加谨言慎行,并且绝对不会背叛水珏和瑞亲王府。
若是她出了什么事,贾敏的心血岂不是白费了?
人啊,总要看着别人的牺牲,才知道自己现在所拥有的究竟有多么可贵,也就不会伤春悲秋,思乡成疾了。
林黛玉看着母亲如此辛苦,心里也憋了一口气,把思念父母的心思都用在了学习上,硬是要学出个样子,不再让母亲如此辛苦。
而林黛玉还在嬷嬷的建议下,频繁的给自己还刚启蒙的弟弟写信并寄些小东西。因着弟弟多病,林黛玉只在去京城之前和身体勉强康复的弟弟有过短暂的相处,若说多深厚的感情,实在是谈不上。但嬷嬷说了,以后林黛玉的靠山,还是在这个弟弟身上,所以感情绝对不能生分了。
书信往来其实是一件很便利的事,多少感情,都是从书信来的。距离产生美,不在跟前晃悠,还能避免许多摩擦冲突,在记忆中,只剩下书信上的情感。就像林黛玉对弟弟的回忆,渐渐只停留在信纸上那个活泼聪慧的小孩,而之前对母亲重视弟弟而忽视自己的心酸,就慢慢淡去了。
林黛玉的弟弟也一样。在他心目中的姐姐,是为了家人而讨好长兴公主,早早离开家中父母兄弟的好姐姐;是信中聪慧才情无双坚强自立的奇女子。那印象,被距离和书信渐渐美化,只留下一片想念之情。
水珏看着,觉得林黛玉这伴读还不错,可以从宠物上升到徒弟了。
☆、第49章
太子和勇亲王被各打五十大板,这朝中的局势终于安稳了下来,水珏也终于可以“病愈”了。
终于没有那么多烦心事,皇帝一高兴,就把瑞亲王的亲事定了下来,挑的是袭了一等伯的宁武将军陈裕侄女,陈凝安。这消息一出来,朝中人士皆有些看不懂了。
这陈凝安确实是身份高贵。她父亲陈义是陈裕的兄长,那宁武将军的职位原本是陈义的。陈义善打仗,劳苦功高,以战功封一等伯。陈义的夫人乃是书香门第,虽说在圣德皇后一族被打压的时候被外放,但家族底蕴仍在。
在陈凝安十三岁的时候,父亲陈义战死,母亲和哥哥在前往扶灵途中遭遇意外。皇帝体恤陈义以身殉国的大义,在陈老夫人的请求下,破例让其弟陈裕不降等的袭了一等伯并封宁武将军。
陈义生前是忠诚的太子党,而陈义的夫人的家族是圣德皇后一脉,但陈裕的夫人和甄家沾亲带故。所以这陈凝安代表什么派系,还真不好说。皇帝选这么个人,再结合瑞亲王隐隐露出的游离于夺嫡漩涡之外的迹象,倒也是合适。
只 是陈凝安虽说父母是战死的时候已经十三岁,后来又有老夫人教导,算不上“丧母长女”一类,但陈家在陈凝安守孝之后就一直往外传着陈凝安太注重规矩,如同个 木头人似的的传言,而陈老太太年老体弱不能出外交际,陈裕夫人虽常把陈凝安带出来,但并没有为其说亲的意思,导致陈凝安如今二十二岁,也没有个着落。
虽说外人看着陈凝安确实是严肃古板了些,但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问题在于陈裕一家这个主事的长辈不给陈凝安说亲,其他人也不好贸贸然找上门来。从这一点,就知道陈裕一家对陈凝安的态度。
其他人不知道陈裕一家怎么想的,非要弄出个苛刻孤女的名声出来。不过他家没嫡女,陈裕夫人估计就只顾自己痛快了。
对 比起来,有类似遭遇的史家就会做人的多。外人可不知道那些个孤女在家里过的如何,但至少在外面要做足面子。史家孤女史湘云虽说年岁尚小,但已经被史家夫人 带出来好几次,对外也都说的是史湘云的好话。且不说嫁个侄女会赔多少嫁妆,但人家父母总给其留下不少东西,而人嫁好了对自家也有助益。相比之下,陈家就做 的太过分了些。史家的爵位好歹是世袭的,虽说史家老大去世后爵位落在史家老二头上,那也是本应如此。陈家的爵位却是陈义自己挣得的,在陈义家绝户之后,本 应被皇帝收回,是皇帝念在陈义精忠报国的忠义上,才惠及家人。因此陈裕理应对陈义感恩戴德,对陈义唯一的孤女好好对待才是。
只是陈家的事,别人也只能说说而已,谁也管不了。本以为那孤女就这么蹉跎了。谁知道时来运转,估计皇帝还是记着陈义的功劳,居然将陈义之女指给了风头正盛的瑞亲王为妻。
京城稍稍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之前取的那个甄王妃是没有记在皇家族谱上,连正式的亲王妃诰命都没有,算不着瑞亲王原配的。那陈凝安嫁进来,就是正儿八经的瑞亲王原配正妻,并不是继室。
京城中人在笑话陈裕一家竹篮打水一场空,人家陈凝安仍旧嫁了个好夫婿的同时,也感慨瑞亲王娶了这么个妻子,可是对他一点助力都没有。
就说嫁妆,陈义家的财产已经被陈裕侵吞的差不多了,也不知道陈家会不会因为出了个亲王妃,让陈凝安的嫁妆至少在明面上好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