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陆月寒顾不得理会宋令璋,甫一落座便给属下一一安排活计。宫正司听命而动,后宫中人人自危。
四个司正典正领着手底下的宫女宦官满宫搜查,不断带人回宫正司,陆月寒口中问话,耳中听答,眼中看着文牍案卷,端的是忙的是不可开交。
若说当真需得这般忙碌……却也并非如此。
这满宫里都是陆月寒的眼线,夏妃小产的前因后果她心知肚明,不过是做出个辛劳的样子给人看罢了。
这宫中,最不想让夏妃产子的并不是太后,而是一直表现得与皇上同心同德的皇后。
*
十年前,皇上只是先帝诸多皇子中最平庸的那一个。彼时尚且是皇后的太后痛失爱子,她请求先皇立先太子的独子为皇太孙,但先皇膝下成年皇子无数,如何肯绕过一众儿子反倒立一个皇孙做继承人。
于是,太后选出了一个生母已丧、自身又无什么才干的皇子,几经谋算,终将其扶上皇位。
若说十年前,皇上对太后尚有感激之意,但在发觉太后始终把持着朝政、又心心念念想要太子遗孤继承他的皇位之后,皇上对太后便只剩下了敌意。
他开始与太后争权夺利。
太后接触政务多年,背后还有承恩公府襄助,她虽不敢和先皇作对,但压制住一个才干平庸的帝王却还绰绰有余。皇上明明占据大义,最后却还是靠宋令璋带着皇城卫才勉强在与太后的较量之中不落下风。
只是宋令璋虽有才干,可毕竟还是个太监。他在前朝再是手握生杀大权,回到后宫中却还是被宫正司主稳压一头。
在这后宫之中,唯一能帮皇上应对太后的人,只有皇后。
这个被太后挑选出来、同太后一起将皇上扶上皇位的女人,在皇上与太后为敌之后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太后站到了皇上这一边。
内宫中,皇后是唯一一个勉强能应付太后施压的人;朝堂上,承恩侯府是第一个顶着压力为皇上说话办事的高官。对皇上而言,皇后贤良淑德,又与他夫妻一体,实乃是他的贤内助。
皇后也确实一心为皇上办事,急帝王所急、想帝王所想。
皇上急于让高位嫔妃生子,欲用皇子将她们背后的家族彻底捆绑在自己的阵营之中,皇后便不嫉不妒,尽心尽力地替他照顾每一个怀有身孕的高位嫔妃。
与其说是皇后大度,倒不如说她对自己十分自信。她自信于即使那些高门贵女生下皇子,也只有她的儿子才会是太子,即便是她命中无子,她也会是高高在上手握实权的皇太后。
但这个皇子,决不能是夏妃的儿子。
*
夏妃是皇后心底一根拔不出来的刺。
很少有人知道,多年无子的皇后也曾有过一个孩子,只是这一胎落的无声无息,甚至许多宫妃都不知情。
那时太后已暗害了许多龙胎,这一次帝后也只以为又是太后在暗中下手。奈何当时皇上还不敢与太后撕破脸,中宫被人所害失了嫡子,一国之君却连大张旗鼓地探查凶手都不敢。
只有皇后心中直觉有些不对,便悄悄命人暗中探查。孰知最后得出结果,真正下手之人并不是太后,而是夏妃。
皇后悲痛欲绝,当即要将夏妃传来问责,却被皇上拦了下去——他那时正要用夏妃的父兄,不仅不能问责,还要大肆恩宠。
纵使事后皇上对皇后多有补偿,可于皇后而言,这依然是她无法忘怀的仇恨。
杀子之仇,不共戴天。
这一次夏妃有孕,皇后虽答应了皇上保护夏妃和她腹中的孩子,实则却没有半分动作,反倒是
乐得在暗中看戏。却未想太后一反常态,只简单试探了几次,见夏妃防范严密,便干脆利落地收了手。
皇后等了又等,却不见太后有所动作。眼见夏妃胎像已稳,再不作为只怕就要平安生产,皇后思虑了几日,最后到底还是仇恨占了上风。
*
而这从头到尾的算计,陆月寒都是知情人。或者说,她本人才是始作俑者。
太后不肯让高位妃嫔生子是为了康王,陆月寒和任雪霁则是为了长生。从夏妃怀孕伊始,她们便没打算让这个孩子留下来。
但没有对夏妃动手,却是任雪霁向太后谏言的。其目的,便是皇后手中的凤印。
无论皇后内心如何做想,但明面上她为人贤良淑德,御下恩威并重,一言一行堪称后宫典范。皇上又正用着皇后,对于中宫敬重有加,恩宠不断。想从皇后手中夺了凤印,实非易事。
“丧子之恨,或许是皇后唯一的破绽。”
任雪霁望着陆月寒,眼中仍有疑虑:“若是旁人,多半不会出什么岔子,可皇后毕竟是一心一意为陛下……倘若,她真的不曾动手,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看着夏妃生下皇子?”
“她若真的是一心一意为陛下,便不会看着我们几番动作都不闻不问。”陆月寒温温柔柔地说着最残忍的话,“或许她会为着陛下保下这个孩子,但孩子的母亲,她定是不会放过。”
她手中握着墨条细细研墨,口中也不紧不慢道:“最多,不过是等到夏妃生产那一日。女子生育本就是过鬼门关,想要弃母留子实在是再容易不过。再说皇后本就与夏妃有仇,便是皇上也会默许她这样做的。”
陆月寒抬起眼,细语轻声地道出最后的计划:“且不说生下来的许是个公主,即便是皇子……一个没有生母护着的婴儿,很容易出一些意外。”
四个司正典正领着手底下的宫女宦官满宫搜查,不断带人回宫正司,陆月寒口中问话,耳中听答,眼中看着文牍案卷,端的是忙的是不可开交。
若说当真需得这般忙碌……却也并非如此。
这满宫里都是陆月寒的眼线,夏妃小产的前因后果她心知肚明,不过是做出个辛劳的样子给人看罢了。
这宫中,最不想让夏妃产子的并不是太后,而是一直表现得与皇上同心同德的皇后。
*
十年前,皇上只是先帝诸多皇子中最平庸的那一个。彼时尚且是皇后的太后痛失爱子,她请求先皇立先太子的独子为皇太孙,但先皇膝下成年皇子无数,如何肯绕过一众儿子反倒立一个皇孙做继承人。
于是,太后选出了一个生母已丧、自身又无什么才干的皇子,几经谋算,终将其扶上皇位。
若说十年前,皇上对太后尚有感激之意,但在发觉太后始终把持着朝政、又心心念念想要太子遗孤继承他的皇位之后,皇上对太后便只剩下了敌意。
他开始与太后争权夺利。
太后接触政务多年,背后还有承恩公府襄助,她虽不敢和先皇作对,但压制住一个才干平庸的帝王却还绰绰有余。皇上明明占据大义,最后却还是靠宋令璋带着皇城卫才勉强在与太后的较量之中不落下风。
只是宋令璋虽有才干,可毕竟还是个太监。他在前朝再是手握生杀大权,回到后宫中却还是被宫正司主稳压一头。
在这后宫之中,唯一能帮皇上应对太后的人,只有皇后。
这个被太后挑选出来、同太后一起将皇上扶上皇位的女人,在皇上与太后为敌之后毫不犹豫地抛弃了太后站到了皇上这一边。
内宫中,皇后是唯一一个勉强能应付太后施压的人;朝堂上,承恩侯府是第一个顶着压力为皇上说话办事的高官。对皇上而言,皇后贤良淑德,又与他夫妻一体,实乃是他的贤内助。
皇后也确实一心为皇上办事,急帝王所急、想帝王所想。
皇上急于让高位嫔妃生子,欲用皇子将她们背后的家族彻底捆绑在自己的阵营之中,皇后便不嫉不妒,尽心尽力地替他照顾每一个怀有身孕的高位嫔妃。
与其说是皇后大度,倒不如说她对自己十分自信。她自信于即使那些高门贵女生下皇子,也只有她的儿子才会是太子,即便是她命中无子,她也会是高高在上手握实权的皇太后。
但这个皇子,决不能是夏妃的儿子。
*
夏妃是皇后心底一根拔不出来的刺。
很少有人知道,多年无子的皇后也曾有过一个孩子,只是这一胎落的无声无息,甚至许多宫妃都不知情。
那时太后已暗害了许多龙胎,这一次帝后也只以为又是太后在暗中下手。奈何当时皇上还不敢与太后撕破脸,中宫被人所害失了嫡子,一国之君却连大张旗鼓地探查凶手都不敢。
只有皇后心中直觉有些不对,便悄悄命人暗中探查。孰知最后得出结果,真正下手之人并不是太后,而是夏妃。
皇后悲痛欲绝,当即要将夏妃传来问责,却被皇上拦了下去——他那时正要用夏妃的父兄,不仅不能问责,还要大肆恩宠。
纵使事后皇上对皇后多有补偿,可于皇后而言,这依然是她无法忘怀的仇恨。
杀子之仇,不共戴天。
这一次夏妃有孕,皇后虽答应了皇上保护夏妃和她腹中的孩子,实则却没有半分动作,反倒是
乐得在暗中看戏。却未想太后一反常态,只简单试探了几次,见夏妃防范严密,便干脆利落地收了手。
皇后等了又等,却不见太后有所动作。眼见夏妃胎像已稳,再不作为只怕就要平安生产,皇后思虑了几日,最后到底还是仇恨占了上风。
*
而这从头到尾的算计,陆月寒都是知情人。或者说,她本人才是始作俑者。
太后不肯让高位妃嫔生子是为了康王,陆月寒和任雪霁则是为了长生。从夏妃怀孕伊始,她们便没打算让这个孩子留下来。
但没有对夏妃动手,却是任雪霁向太后谏言的。其目的,便是皇后手中的凤印。
无论皇后内心如何做想,但明面上她为人贤良淑德,御下恩威并重,一言一行堪称后宫典范。皇上又正用着皇后,对于中宫敬重有加,恩宠不断。想从皇后手中夺了凤印,实非易事。
“丧子之恨,或许是皇后唯一的破绽。”
任雪霁望着陆月寒,眼中仍有疑虑:“若是旁人,多半不会出什么岔子,可皇后毕竟是一心一意为陛下……倘若,她真的不曾动手,难道我们要眼睁睁看着夏妃生下皇子?”
“她若真的是一心一意为陛下,便不会看着我们几番动作都不闻不问。”陆月寒温温柔柔地说着最残忍的话,“或许她会为着陛下保下这个孩子,但孩子的母亲,她定是不会放过。”
她手中握着墨条细细研墨,口中也不紧不慢道:“最多,不过是等到夏妃生产那一日。女子生育本就是过鬼门关,想要弃母留子实在是再容易不过。再说皇后本就与夏妃有仇,便是皇上也会默许她这样做的。”
陆月寒抬起眼,细语轻声地道出最后的计划:“且不说生下来的许是个公主,即便是皇子……一个没有生母护着的婴儿,很容易出一些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