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第1220节
水师的人都回来了,该回北京了。
只不过这次返回,朱允炆选择了微服私访,看一看大明的底层,到底有没有一改登基初期的落魄与窘困。
洪武朝,用了三十一年打造地基,建文朝,用了十四年来建筑。
盛世,终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再次降临华夏大地。
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看未来三百年?
建文十四年,十一月。
顶着寒风,踩着积雪的朱允炆再次回到北京城,面对群臣,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用五年时间,开盛世。
多年前,朱允炆曾从百姓家余粮、余财,官仓储备、官冶铁数量、文教、军强等方面定下盛世六条标准。
受益于朝廷不扰民、征民必给徭役钱,税赋较轻,加上连年来整体风调雨顺,大明最底层的百姓已经基本上摆脱了吃不起饭的困境。
按照各地府州县文书,各地暗访、暗查,朱允炆初步判断,大明距离盛世已然不远。
寻常小县百姓之家,超过七成有一年以上存粮,九成以上百姓存粮不低于半年,剩下不足一成,不是孤寡,便是家中遭遇困境,因病因缺失家庭主力造成困顿。
百姓手中有余财已不算什么稀罕事,在耕作的同时,男人出力做点工,一年下来家庭存余个四至五贯还是常见,少的也有两贯。受益于地方基建、水利工程等进行,地方百姓做工机会也多。
而社学、县学、府学、国子监的四级制度确定,特别是国子监基本取代科举,让底层社学教育逐渐兴盛,而初级教育的强制性与扫盲的进行,让百姓之家无白丁不再是梦,孩子识字也算是完成了这个目标,毕竟孩子迟早会成为丁口。
至于官冶炼铁的产量超过一万万斤的目标早就突破了,建文十三年官冶炼铁的产量甚至达到了两万万六千万斤,而今年官冶铁的产量突破三万万斤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而军强中敌丧胆的目标,这个不好说,因为敌人不存在了,也就不存在什么丧胆不丧胆了。军强的指标,早在一场场战争中奠定下来。
盛世六条,除了少数的百姓存粮不足外,基本上已全部实现。
朱允炆并没有急着宣布盛世的到来,也不准许朝廷公文里妄议盛世,因为在朱允炆看来,大明依旧算不上富裕,哪怕一些士人与百姓已经感觉到日子好过了。
在建文十五年的元旦,朱允炆喊出了用五年时间攻坚克难、帮扶贫困百姓,开创大明盛世的强音。
这是大明王朝第一次将盛世界定在具体的年份里。
大明百姓终于看到了清楚的盛世时间表,那就是五年之后的建文二十年!
为了实现盛世,朱允炆命令户部与地方行省、府州县拿出扶贫举措,对于家庭困难,丁口失去劳作能力或因病致贫者,经户部、督察院、安全局等审核之后,免去其若干年徭役与税赋,若家庭实在困苦,则以养济院标准,发粮以供其存活。
二月时,户部尚书夏原吉进入武英殿,奏报道:“经初步核算,十四年,两税合计四千三百余万贯钱钞,商税为两千零三十七万,首次突破了两千万贯钱钞,达到了两税近一半,盐铁茶专卖税合一千一百万贯。去年一年,税赋总和达七千四百余万贯钱钞,相对十三年时增长百分之十四。”
朱允炆接过文书,仔细看了看各中数据,微微点头:“开国四十六年,终有所成。”
夏原吉笑道:“都说宋廷最富,可翻看史书,熙宁至元丰年间,不过六千余万贯。”
朱允炆起身,从桌案后走了出来:“宋廷时的富,可与大明的富完全不同。大宋的富,盐铁茶专卖税占了不少,商税畸重,民税并不占主。说到底,宋廷在富裕的背后,是农民交不起税,商人与富人支撑起了繁华。”
夏原吉对朱允炆的观点很是认可,正色道:“朝廷对民两税稳步增长,一方面是田亩开垦数量的增加,一方面是人口的增加,而抑制土地兼并之策取得显著成效,又保障了百姓手中有田可税。”
朱允炆背负双手,嘴角带着笑意。
自建文四年至建文七年,朝廷动用了大量人力实现了最短时间的人口普查,并通过照身帖、照身牌来确保人口普查的真实性,当年结果是七千一百余万人口。
而到了建文十四年,七年的时间里,大明人口增加了一千二百多万,人口已然达到了八千四百余万。百姓生活的改善,带来了极大的“生娃”热情,每年有近二百万婴孩诞生,这个增长速度堪称惊人。
用不了十年,大明人口将突破一万万大关。
朱允炆笑道:“人口增长是好事,也不尽全是好事,若是人口增长过快却没有相应的对策,很容易导致某些地方人均土地过少,继而带来饥荒等问题。户部需要尽早拿出各行省、各府人口密度图,对于山西、山东、河南、江浙等人口过密地方,适当分流移民才是。”
“东北这些年开发不错,有了小江南,东北粮仓之名。可仔细看其人口,不到八十万。如此少的人口,如何担得起粮仓之地?依朕看,不妨再来一次闯关东,将那里的人口至少增加至一百六十万。”
夏原吉深吸一口气,这个移民数量着实太过庞大,不过有鉴于朝廷多次移民的经验与移民之策的信用,移民未必不可行。
东北人口确实太少,虽然冬日漫长且冷,但资源丰富,兵部甚至还想在辽东湾开辟一个新的船坞,专造铁船,形成北辽东、中金陵、南广州的格局。
只是,仅仅使用俘虏去开矿并不具备延续性,像是从定远行省运到东北七万俘虏,这七万俘虏并不会登记为大明子民,不在大明户籍之列,这些俘虏之前有没有老婆孩子且不说,到了大明就只能在东北开矿了,直至咽下最后一口气。
换言之,俘虏并不会给大明创造更多的人口,过个十年、十五年,俘虏用残、用完了,还是需要大明人去开矿,而这就需要移民,没有足够的人口基础,就无法征调更多百姓去矿上。
超前布局,这个时候移民正是恰当的时候。
夏原吉应道:“向东北再移民是应为之事,只是皇上,按照国子监数学院的推算,若人口继续增长下去,百年之后,大明人口很可能会突破四万万。到那时,东北人口也不少了,又该如何应对?”
一想到如此庞大的人口,夏原吉就感觉一阵阵心慌。
若不是建文皇帝命人取来了土豆、番薯等高产农作物,大明人口若是增加到四万万的地步,一旦有天灾人祸,将会有无数人被活活饿死,这将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眼下来看,四万万人口大明还是养得起,但再多一个百年,大明就养不起了。
夏原吉不敢奢求大明万年,自古以来从未有之,但大明三百年国运还是有希望,可若是人口问题不解决,那三百年国运便不可能,甚至两百年之后就会因为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过少,在天灾连连之下发生重大危机。
朱允炆凝眸,走出武英殿,看着蔚蓝的天空。
后面六百年,出现过的饥荒依旧很多,哪怕是在赤色旗帜飘扬的时期,一样有过三年自然灾害。那时候,死了很多很多人。
可在往后几十年,各种天灾人祸虽有,可不见一次大的饥荒,不见有粮食危机。究其根本,有一个极关键的因素,那就是杂交水稻的出现,其中有一位姓袁的圣人。
华夏人,华夏自己养。
只是,朱允炆不知道一百年、两百年后国子监能不能找到杂交水稻的秘密并形成产业。人口多是强大的证明,但同时对小农经济为主的大明,也是一种负担。
追想二百年之后,朱允炆苦涩地摇了摇头:“二百年后,如此遥远的事,朕看就莫要考虑了,后世子孙各有各自的使命,也有各自的智慧。依朕看,人口增加不了那么快,因为会有一批批的人口除籍而去。”
夏原吉震惊地看着朱允炆,问道:“皇上的意思,是本土之外移民?”
朱允炆微微点头,肃然道:“时代在改变,有些地方,大明不先下手占领,便会成为其他国家的附属。这种情况,朕不想看到。”
夏原吉深深看着朱允炆,最终点了点头。
环球大航海发现了许多未知的领土,也见过无数蛮荒之地,南美,北美,北面之北极寒之地,还有中美洲、太平洋等地一连串的岛屿……
夏原吉发现自己有些杞人忧天了,大明本土人口每年增加那么多,向外流出个两三万根本不算事,但这两三万人口,却可以为大明开疆拓土,留下基业。
这也意味着,未来大明百年的人口迁移会呈现出两种现象,一种是本土之内稠密府县人口外迁至人口稀少之地,一种是本土对外,人口出海,留居其他岛屿或土地之上。
北美洲只给了燕王一半,北面还是有无数人可以去,南美洲土地也不是不能种田,非洲尼罗河附近也有良田,马穆鲁克神马的,一听就不擅长耕地,大明可以派人去种田……
树挪死,人挪活。
这多简单的道理,自己实在没必要操心。
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电报的起点
夏日蝉鸣,叫得天气更热了。
于谦抬起袖子,擦去额头的汗水,与宋断断一起盯着眼前的仪器。
陡然之间,仪器里面的指针轻微摇晃了下。
“动了!”
于谦与宋断断齐声喊了出来。
随后,指针再次晃动,这次的幅度明显更大一些,但很快又退回到了最初的位置,很快,指针再次晃动,这次指针不仅偏转,偏转的幅度还在一点点增加,最终稳定了刻度“3”的位置,在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指针似乎失去了支撑力量,转而回到了最初点。
郭嘉乐从地下实验室里跑了出来,隔着十几丈远就喊了起来:“如何?”
于谦、宋断断起身,咧嘴笑着。
郭嘉乐很快跑了过来。
宋断断满是欢喜地说:“郭兄,你做成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伟大之事!”
于谦点头,称赞道:“确实配得上伟大二字。”
郭嘉乐哈哈大笑着,小心翼翼地抱起仪器:“伟大不伟大,那是身后事,与咱这辈子无关就不作讨论了,可到了刻度3?”
于谦连忙说:“到了。”
郭嘉乐眉头微抬,指了指地上铺了好长的线,笑道:“这样一来,延长铜线,确实可以实现电能的十五丈距离传输,等到制出百丈长的线时,我们再进行一次测试,若依旧成功,我们便可以奏请朝廷进行六十里远程铺线与实验。”
宋断断忍不住击掌,畅想道:“如果六十里依旧成功,那三百里,五百里,千里,乃至万里,都可能成功!一旦此事做成,将会彻底改变历史!”
于谦看着两人,发自内心地感觉高兴。
为了这些实验,两人齐心合作,闷头进行了两年之久,终于制出来了镀锡铜线并成功用橡胶封装,并完成了手摇式电磁感应仪器的制作与眼前的电流感应指针仪。
虽说现在没有人清楚这东西到底有多少用处。
国子监研究,允许进行无用的研究,但想要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就必须说明继续研究下去可能出现的结果,比如应用场景、应用价值。
郭嘉乐不知道电能的应用场合与价值有多大,但很清楚,这是一个极新且具备迷人奥秘的领域,郭嘉乐希望通过创造电能来获得闪电的能力,将天地照亮,可这一项研究尚没有半点头绪,现在有限的电能根本无法点亮什么东西,至少郭嘉乐还没有做到。
但郭嘉乐最终还是找到了说服国子监的理由。
于谦想起郭嘉乐天马行空的设想,他竟想要制造二十六台手摇式电磁感应仪器,然后铺设二十六条线出去,接通二十六个电流感应指针仪,每一个线设为一个拼音字母,当指针晃动时,意味着传达出了一个字母,用这种法子,可以借助拼音的方式实现语言的传达。
国子监对这个惊人的想法很是震惊,在兵学院上课的徐辉祖听到之后,当即找到郭嘉乐,看过最原始的仪器之后,徐辉祖放出话来:“只管花钱,没钱了就找国子监要,国子监没有就找兵部、户部与皇上要,实在没人给钱,我给,哪怕是卖了魏国公府也要继续研究下去!”
徐辉祖并不是仅仅说句话那么简单,他将此事告知了兵部、五军都督府与一干公侯伯爵,联名二百余勋贵、将领、官吏,上书朝廷将郭嘉乐的研究列为最高秘密,并全力支持。
那是二月十八日的事,于是,出现了一个高度机密的“218”计划,只不过这个高度机密需要在外面进行,实在机密不起来,郭嘉乐又不想换个地方,习惯了国子监的地下室。
于是国子监匠学院便设了个规矩,对郭嘉乐的研究有了“三不准”,未经许可,不准打听,不准观察,不准翻阅文档。
于谦是“218”计划的参与者,曾提议使用玻璃封装铜线,虽然可行,但根本没办法用,不小心就摔碎了……
这次计划的成功,为远程消息的传输奠定了基础。
一旦六十里甚至更远距离实验成功,那大明将会拥有一种全新的传递消息渠道,一种不需要驿使八百里加急,不需要火车,不需要船只,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将消息传到很远之外的地方。
这种用电来传递文书的方式,将会极大强化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试想,若是北京煤炭缺口过大,只需要发个电报给山西,让其大量运输煤炭而来,便能够缓解问题。若西疆行省收到了帖木儿国内的情报消息,完全可以通过电报将消息告知北京,而北京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回复应对之策。若凤阳府出了灾,朝廷只需要电报浙江、江西、河南、山东等行省,从不同方向输粮……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价值,如果草原上有谁想蹦跶,西南土司想吃火药弹,定远行省有人掀翻了桌子,西疆行省需要活动活动,朝廷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收到情报并做出决策,而不是需要动辄十天至一个月以上。
这是一项改变大明划时代的发明与创造,当之无愧的伟大!
匠学院院长周昌走了过来,看着欢喜的三人,笑道:“看来实验取得了成功,这才让你们三人笑容满面。”
郭嘉乐、宋断断、于谦肃然行礼。
周昌看了看桌上的仪器,点头道:“一步步臻善吧,像是蒸汽机,如今还在迭代,你这电能是新生事物,距离实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是那句话,放开手脚去干,匠学院会全力支持你们。”
郭嘉乐谢过周昌,然后说:“后续需要将铜线规格统一起来,包括长度,为日后铺设做准备。”
周昌伸手,轻轻拍了拍眼前的仪器:“没问题,规格我会安排人去做。只是我建议跨过百丈距离的测试,直接进行一里实验吧。”
“可以吗?”
郭嘉乐询问。
只不过这次返回,朱允炆选择了微服私访,看一看大明的底层,到底有没有一改登基初期的落魄与窘困。
洪武朝,用了三十一年打造地基,建文朝,用了十四年来建筑。
盛世,终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再次降临华夏大地。
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看未来三百年?
建文十四年,十一月。
顶着寒风,踩着积雪的朱允炆再次回到北京城,面对群臣,宣布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
用五年时间,开盛世。
多年前,朱允炆曾从百姓家余粮、余财,官仓储备、官冶铁数量、文教、军强等方面定下盛世六条标准。
受益于朝廷不扰民、征民必给徭役钱,税赋较轻,加上连年来整体风调雨顺,大明最底层的百姓已经基本上摆脱了吃不起饭的困境。
按照各地府州县文书,各地暗访、暗查,朱允炆初步判断,大明距离盛世已然不远。
寻常小县百姓之家,超过七成有一年以上存粮,九成以上百姓存粮不低于半年,剩下不足一成,不是孤寡,便是家中遭遇困境,因病因缺失家庭主力造成困顿。
百姓手中有余财已不算什么稀罕事,在耕作的同时,男人出力做点工,一年下来家庭存余个四至五贯还是常见,少的也有两贯。受益于地方基建、水利工程等进行,地方百姓做工机会也多。
而社学、县学、府学、国子监的四级制度确定,特别是国子监基本取代科举,让底层社学教育逐渐兴盛,而初级教育的强制性与扫盲的进行,让百姓之家无白丁不再是梦,孩子识字也算是完成了这个目标,毕竟孩子迟早会成为丁口。
至于官冶炼铁的产量超过一万万斤的目标早就突破了,建文十三年官冶炼铁的产量甚至达到了两万万六千万斤,而今年官冶铁的产量突破三万万斤已是板上钉钉之事。
而军强中敌丧胆的目标,这个不好说,因为敌人不存在了,也就不存在什么丧胆不丧胆了。军强的指标,早在一场场战争中奠定下来。
盛世六条,除了少数的百姓存粮不足外,基本上已全部实现。
朱允炆并没有急着宣布盛世的到来,也不准许朝廷公文里妄议盛世,因为在朱允炆看来,大明依旧算不上富裕,哪怕一些士人与百姓已经感觉到日子好过了。
在建文十五年的元旦,朱允炆喊出了用五年时间攻坚克难、帮扶贫困百姓,开创大明盛世的强音。
这是大明王朝第一次将盛世界定在具体的年份里。
大明百姓终于看到了清楚的盛世时间表,那就是五年之后的建文二十年!
为了实现盛世,朱允炆命令户部与地方行省、府州县拿出扶贫举措,对于家庭困难,丁口失去劳作能力或因病致贫者,经户部、督察院、安全局等审核之后,免去其若干年徭役与税赋,若家庭实在困苦,则以养济院标准,发粮以供其存活。
二月时,户部尚书夏原吉进入武英殿,奏报道:“经初步核算,十四年,两税合计四千三百余万贯钱钞,商税为两千零三十七万,首次突破了两千万贯钱钞,达到了两税近一半,盐铁茶专卖税合一千一百万贯。去年一年,税赋总和达七千四百余万贯钱钞,相对十三年时增长百分之十四。”
朱允炆接过文书,仔细看了看各中数据,微微点头:“开国四十六年,终有所成。”
夏原吉笑道:“都说宋廷最富,可翻看史书,熙宁至元丰年间,不过六千余万贯。”
朱允炆起身,从桌案后走了出来:“宋廷时的富,可与大明的富完全不同。大宋的富,盐铁茶专卖税占了不少,商税畸重,民税并不占主。说到底,宋廷在富裕的背后,是农民交不起税,商人与富人支撑起了繁华。”
夏原吉对朱允炆的观点很是认可,正色道:“朝廷对民两税稳步增长,一方面是田亩开垦数量的增加,一方面是人口的增加,而抑制土地兼并之策取得显著成效,又保障了百姓手中有田可税。”
朱允炆背负双手,嘴角带着笑意。
自建文四年至建文七年,朝廷动用了大量人力实现了最短时间的人口普查,并通过照身帖、照身牌来确保人口普查的真实性,当年结果是七千一百余万人口。
而到了建文十四年,七年的时间里,大明人口增加了一千二百多万,人口已然达到了八千四百余万。百姓生活的改善,带来了极大的“生娃”热情,每年有近二百万婴孩诞生,这个增长速度堪称惊人。
用不了十年,大明人口将突破一万万大关。
朱允炆笑道:“人口增长是好事,也不尽全是好事,若是人口增长过快却没有相应的对策,很容易导致某些地方人均土地过少,继而带来饥荒等问题。户部需要尽早拿出各行省、各府人口密度图,对于山西、山东、河南、江浙等人口过密地方,适当分流移民才是。”
“东北这些年开发不错,有了小江南,东北粮仓之名。可仔细看其人口,不到八十万。如此少的人口,如何担得起粮仓之地?依朕看,不妨再来一次闯关东,将那里的人口至少增加至一百六十万。”
夏原吉深吸一口气,这个移民数量着实太过庞大,不过有鉴于朝廷多次移民的经验与移民之策的信用,移民未必不可行。
东北人口确实太少,虽然冬日漫长且冷,但资源丰富,兵部甚至还想在辽东湾开辟一个新的船坞,专造铁船,形成北辽东、中金陵、南广州的格局。
只是,仅仅使用俘虏去开矿并不具备延续性,像是从定远行省运到东北七万俘虏,这七万俘虏并不会登记为大明子民,不在大明户籍之列,这些俘虏之前有没有老婆孩子且不说,到了大明就只能在东北开矿了,直至咽下最后一口气。
换言之,俘虏并不会给大明创造更多的人口,过个十年、十五年,俘虏用残、用完了,还是需要大明人去开矿,而这就需要移民,没有足够的人口基础,就无法征调更多百姓去矿上。
超前布局,这个时候移民正是恰当的时候。
夏原吉应道:“向东北再移民是应为之事,只是皇上,按照国子监数学院的推算,若人口继续增长下去,百年之后,大明人口很可能会突破四万万。到那时,东北人口也不少了,又该如何应对?”
一想到如此庞大的人口,夏原吉就感觉一阵阵心慌。
若不是建文皇帝命人取来了土豆、番薯等高产农作物,大明人口若是增加到四万万的地步,一旦有天灾人祸,将会有无数人被活活饿死,这将是一场空前的灾难。
眼下来看,四万万人口大明还是养得起,但再多一个百年,大明就养不起了。
夏原吉不敢奢求大明万年,自古以来从未有之,但大明三百年国运还是有希望,可若是人口问题不解决,那三百年国运便不可能,甚至两百年之后就会因为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过少,在天灾连连之下发生重大危机。
朱允炆凝眸,走出武英殿,看着蔚蓝的天空。
后面六百年,出现过的饥荒依旧很多,哪怕是在赤色旗帜飘扬的时期,一样有过三年自然灾害。那时候,死了很多很多人。
可在往后几十年,各种天灾人祸虽有,可不见一次大的饥荒,不见有粮食危机。究其根本,有一个极关键的因素,那就是杂交水稻的出现,其中有一位姓袁的圣人。
华夏人,华夏自己养。
只是,朱允炆不知道一百年、两百年后国子监能不能找到杂交水稻的秘密并形成产业。人口多是强大的证明,但同时对小农经济为主的大明,也是一种负担。
追想二百年之后,朱允炆苦涩地摇了摇头:“二百年后,如此遥远的事,朕看就莫要考虑了,后世子孙各有各自的使命,也有各自的智慧。依朕看,人口增加不了那么快,因为会有一批批的人口除籍而去。”
夏原吉震惊地看着朱允炆,问道:“皇上的意思,是本土之外移民?”
朱允炆微微点头,肃然道:“时代在改变,有些地方,大明不先下手占领,便会成为其他国家的附属。这种情况,朕不想看到。”
夏原吉深深看着朱允炆,最终点了点头。
环球大航海发现了许多未知的领土,也见过无数蛮荒之地,南美,北美,北面之北极寒之地,还有中美洲、太平洋等地一连串的岛屿……
夏原吉发现自己有些杞人忧天了,大明本土人口每年增加那么多,向外流出个两三万根本不算事,但这两三万人口,却可以为大明开疆拓土,留下基业。
这也意味着,未来大明百年的人口迁移会呈现出两种现象,一种是本土之内稠密府县人口外迁至人口稀少之地,一种是本土对外,人口出海,留居其他岛屿或土地之上。
北美洲只给了燕王一半,北面还是有无数人可以去,南美洲土地也不是不能种田,非洲尼罗河附近也有良田,马穆鲁克神马的,一听就不擅长耕地,大明可以派人去种田……
树挪死,人挪活。
这多简单的道理,自己实在没必要操心。
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电报的起点
夏日蝉鸣,叫得天气更热了。
于谦抬起袖子,擦去额头的汗水,与宋断断一起盯着眼前的仪器。
陡然之间,仪器里面的指针轻微摇晃了下。
“动了!”
于谦与宋断断齐声喊了出来。
随后,指针再次晃动,这次的幅度明显更大一些,但很快又退回到了最初的位置,很快,指针再次晃动,这次指针不仅偏转,偏转的幅度还在一点点增加,最终稳定了刻度“3”的位置,在持续了一段时间后,指针似乎失去了支撑力量,转而回到了最初点。
郭嘉乐从地下实验室里跑了出来,隔着十几丈远就喊了起来:“如何?”
于谦、宋断断起身,咧嘴笑着。
郭嘉乐很快跑了过来。
宋断断满是欢喜地说:“郭兄,你做成了一件前无古人的伟大之事!”
于谦点头,称赞道:“确实配得上伟大二字。”
郭嘉乐哈哈大笑着,小心翼翼地抱起仪器:“伟大不伟大,那是身后事,与咱这辈子无关就不作讨论了,可到了刻度3?”
于谦连忙说:“到了。”
郭嘉乐眉头微抬,指了指地上铺了好长的线,笑道:“这样一来,延长铜线,确实可以实现电能的十五丈距离传输,等到制出百丈长的线时,我们再进行一次测试,若依旧成功,我们便可以奏请朝廷进行六十里远程铺线与实验。”
宋断断忍不住击掌,畅想道:“如果六十里依旧成功,那三百里,五百里,千里,乃至万里,都可能成功!一旦此事做成,将会彻底改变历史!”
于谦看着两人,发自内心地感觉高兴。
为了这些实验,两人齐心合作,闷头进行了两年之久,终于制出来了镀锡铜线并成功用橡胶封装,并完成了手摇式电磁感应仪器的制作与眼前的电流感应指针仪。
虽说现在没有人清楚这东西到底有多少用处。
国子监研究,允许进行无用的研究,但想要得到更多的资金支持,就必须说明继续研究下去可能出现的结果,比如应用场景、应用价值。
郭嘉乐不知道电能的应用场合与价值有多大,但很清楚,这是一个极新且具备迷人奥秘的领域,郭嘉乐希望通过创造电能来获得闪电的能力,将天地照亮,可这一项研究尚没有半点头绪,现在有限的电能根本无法点亮什么东西,至少郭嘉乐还没有做到。
但郭嘉乐最终还是找到了说服国子监的理由。
于谦想起郭嘉乐天马行空的设想,他竟想要制造二十六台手摇式电磁感应仪器,然后铺设二十六条线出去,接通二十六个电流感应指针仪,每一个线设为一个拼音字母,当指针晃动时,意味着传达出了一个字母,用这种法子,可以借助拼音的方式实现语言的传达。
国子监对这个惊人的想法很是震惊,在兵学院上课的徐辉祖听到之后,当即找到郭嘉乐,看过最原始的仪器之后,徐辉祖放出话来:“只管花钱,没钱了就找国子监要,国子监没有就找兵部、户部与皇上要,实在没人给钱,我给,哪怕是卖了魏国公府也要继续研究下去!”
徐辉祖并不是仅仅说句话那么简单,他将此事告知了兵部、五军都督府与一干公侯伯爵,联名二百余勋贵、将领、官吏,上书朝廷将郭嘉乐的研究列为最高秘密,并全力支持。
那是二月十八日的事,于是,出现了一个高度机密的“218”计划,只不过这个高度机密需要在外面进行,实在机密不起来,郭嘉乐又不想换个地方,习惯了国子监的地下室。
于是国子监匠学院便设了个规矩,对郭嘉乐的研究有了“三不准”,未经许可,不准打听,不准观察,不准翻阅文档。
于谦是“218”计划的参与者,曾提议使用玻璃封装铜线,虽然可行,但根本没办法用,不小心就摔碎了……
这次计划的成功,为远程消息的传输奠定了基础。
一旦六十里甚至更远距离实验成功,那大明将会拥有一种全新的传递消息渠道,一种不需要驿使八百里加急,不需要火车,不需要船只,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将消息传到很远之外的地方。
这种用电来传递文书的方式,将会极大强化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试想,若是北京煤炭缺口过大,只需要发个电报给山西,让其大量运输煤炭而来,便能够缓解问题。若西疆行省收到了帖木儿国内的情报消息,完全可以通过电报将消息告知北京,而北京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回复应对之策。若凤阳府出了灾,朝廷只需要电报浙江、江西、河南、山东等行省,从不同方向输粮……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军事价值,如果草原上有谁想蹦跶,西南土司想吃火药弹,定远行省有人掀翻了桌子,西疆行省需要活动活动,朝廷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收到情报并做出决策,而不是需要动辄十天至一个月以上。
这是一项改变大明划时代的发明与创造,当之无愧的伟大!
匠学院院长周昌走了过来,看着欢喜的三人,笑道:“看来实验取得了成功,这才让你们三人笑容满面。”
郭嘉乐、宋断断、于谦肃然行礼。
周昌看了看桌上的仪器,点头道:“一步步臻善吧,像是蒸汽机,如今还在迭代,你这电能是新生事物,距离实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是那句话,放开手脚去干,匠学院会全力支持你们。”
郭嘉乐谢过周昌,然后说:“后续需要将铜线规格统一起来,包括长度,为日后铺设做准备。”
周昌伸手,轻轻拍了拍眼前的仪器:“没问题,规格我会安排人去做。只是我建议跨过百丈距离的测试,直接进行一里实验吧。”
“可以吗?”
郭嘉乐询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