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我就是那个“小镇青年”
每当我跟人说起我仍然在老家生活时,对方常常点点头,然后用一种佯装赞叹的口气说:“啊,那很好啊。”但我们都知道,当他们这么说的时候,通常带着敷衍和不认可。尤其在我赚了点儿小钱,有了点儿小名气之后,再说到这事,对方总是忍不住问为什么,仿佛我这个“小镇青年”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我不是没尝试过“大城市”的生活。我在北京和杭州都短居过一两年,在那里生活、工作、恋爱,仿佛要扎根发芽、长长久久地居住下去,但最后我还是忍不住回到故土,成为大城市的一个过客。
人人都有自己想要生活的地方,而我已经待在了自己想要生活的地方,过着我想过的生活了。有人爱繁华,爱热闹,爱永远不停地冒险,就有人爱简单,爱安静,爱触手可及的温暖。
有人想住在大城市的中心,收快递最多只要三天,外卖只需要半小时,深夜两点有商店营业,热门电影首映、外国明星演出每个月都有好几场;有人只想要一个院子,一间明亮的书房,两条狗一只猫,一棵高高的苹果树,一份喜欢的工作,几个可以交心的朋友,亲人在身旁,闻得到饭菜香。
这是我很早之前就懂了的事情。
我有一个认识了很多年的读者,他跟我一样,曾经是个小镇青年,也从小镇青年长成了如今的小镇老头——他姓卢,在当地当校长已经有很多年了,人称“卢校长”。他们整个小镇的人,几乎都知道卢校长。
卢校长夫妻二人都是知识分子,夫妻俩当年回小镇教书的时候,也曾受到镇上人们不太善意的揣测。但日子久了,大家渐渐因他们的品德而折服,又真心替他们委屈了一阵子。
也有人直接去问卢校长,这么大本事的人,为什么要回老家教书?
卢校长回答,他们是自己愿意回来的,他们夫妻俩本来就喜欢孩子,又喜欢小镇生活,想来想去,哪里也不如家乡好,干脆就回来了。
这话一传开,有一半人不信,说没准儿是卢校长嘴硬。但也有一半人说,卢校长两口子读书多了,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这是二三十年前的事儿了。
这之后不久,卢校长的孩子出生了,再后来,孩子上学了,孩子去省里读高中了,孩子去北京读大学了,孩子去国外留学了,卢校长夫妻俩始终没离开小镇。他俩一直住在学校附近。那是街角的一栋小楼,楼后是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一棵蜡梅,这蜡梅从一棵小树苗长了几十年,成了一棵老树。卢校长说,当年他就是喜欢这棵树,才买了这栋小楼。蜡梅花开的时候,满树黄色的小花,半条街都是香气。
蜡梅生长的日子里,卢校长和妻子经历了新生减少、学校裁并,也有市里和省里的学校想请卢校长夫妻去教书,说职位和住房都能安排。夫妻俩却没去,他们觉得在小镇教书更好一点儿:升学压力不那么大,书面工作不那么多,家长和孩子都是他们熟悉的人。再说,他们已经住上了自己喜欢的房子,干吗还要换一个地方重新开始?在大城市里,再要拥有一个这样的独立院子、一棵几十年的老蜡梅,不得要他们夫妻再奋斗二十年?
心满意足的工作,悠闲自在的生活,他们已经拥有了,换一个大城市,再等二十年又有什么好?
那几年,正赶上小镇人们去大城市赚钱的热潮,卢校长夫妻俩这么“不上进”的想法,几乎得不到认同。
逢年过节大家聚在一起,谈论的话题也多是“今年在哪里”“赚了多少钱”“明年要去哪儿”“准备赚多少”……当谈到卢校长拒绝城里的高薪工作时,大家都感叹“可惜了”,他们一个个都恨不得自己能顶替卢校长。
这两年,在外赚钱的人又渐渐回到小镇,为了孩子上学,为了照顾老人,为了不再做那让人厌倦的工作,为了终究有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
有一年,卢校长的儿子带着媳妇回来过年。
卢校长的儿媳妇是个华裔,汉语说得很好,但是卢校长总忍不住要跟她练习自己很多年都用不上的英语。他们一家出门,差不多半个镇子的人都跟他们打招呼,卢校长会热情地用自己生疏的英语为儿媳做翻译。
镇上的人都说,卢校长这是打算跟儿子、儿媳出国了。
但卢校长夫妻并没有跟着儿子、儿媳出国。过了一阵子,他们夫妻俩自己去了趟欧洲旅行。等他们回来,邻里问起,他们才说,去欧洲旅行是两夫妻早就计划好了的,练习英语也是为了这趟旅行,至于跟着儿子、儿媳妇去美国住,他们想都没想过。国内的大城市他们没觉得有意思,美国的大城市也不会有意思。
卢校长六十岁那一年摆酒席庆寿,宴席摆在院子里,镇子里的人都来了,宴席从早办到晚。宴席上送菜的是邻里,掌厨的是学生,席上坐着的每一个都是和卢校长相识小半辈子的人。卢校长六十多岁的时候去学了开车,驾校老师居然还是他当年的学生。
生在小镇,有时流言多、议论多,但无人问津又是另一种苦恼。
卢校长后来迷上了小说,也成了我早期的读者之一。他最爱做的事儿,就是帮我“捉虫”,告诉我一些词可以怎样用。他说,他也想试试在网上发表小说。
一个人能做什么事?可以过怎样的生活?人生是否会停滞不前?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会因为我们生活的地方改变而真的有所不同。困住我们的,也不是我们的脚所站的地方。
大城市和小镇子又有什么区别呢?满足与遗憾永远会同时存在,但生活总会继续,人生总是在不断向前。
在这世界上,有些人想做的事情,想要实现的梦想,需要离开家乡才能完成,但有些人只需要一间小小的院落。
后来卢校长发表了他小说的序言。他说:我生活在一个北方小镇。这个小镇子十分可爱,我很喜欢。我给他留言说:“我也很喜欢。”
多年后,我知道了一个挺酷的乐队,叫“九连真人”,唱客家摇滚的。九连真人的主唱阿龙和阿麦白天在学校里教课,晚上就变成摇滚青年去巡演。在节目里他们说,他们也不是没在大城市待过,但待不下去,太压抑了。于是他们回到了老家,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他们平常虽然朴素,但上了台就光芒万丈,蛰伏在身体里的力量顺着每个音符流进听众的耳朵里,一个一个炸裂开。客家民俗的特色,对别人而言是新鲜有趣的,对他们自己而言是亲切的乡音。
火了之后,他们说:火只是几天,生活还是要自己调节。
我深以为然,我们无论想要怎样的生活,要承担怎样的责任,生活永远没有普适的方案,有的只是无数种选择。
是啊,我就是那个“小镇青年”。
我不是没尝试过“大城市”的生活。我在北京和杭州都短居过一两年,在那里生活、工作、恋爱,仿佛要扎根发芽、长长久久地居住下去,但最后我还是忍不住回到故土,成为大城市的一个过客。
人人都有自己想要生活的地方,而我已经待在了自己想要生活的地方,过着我想过的生活了。有人爱繁华,爱热闹,爱永远不停地冒险,就有人爱简单,爱安静,爱触手可及的温暖。
有人想住在大城市的中心,收快递最多只要三天,外卖只需要半小时,深夜两点有商店营业,热门电影首映、外国明星演出每个月都有好几场;有人只想要一个院子,一间明亮的书房,两条狗一只猫,一棵高高的苹果树,一份喜欢的工作,几个可以交心的朋友,亲人在身旁,闻得到饭菜香。
这是我很早之前就懂了的事情。
我有一个认识了很多年的读者,他跟我一样,曾经是个小镇青年,也从小镇青年长成了如今的小镇老头——他姓卢,在当地当校长已经有很多年了,人称“卢校长”。他们整个小镇的人,几乎都知道卢校长。
卢校长夫妻二人都是知识分子,夫妻俩当年回小镇教书的时候,也曾受到镇上人们不太善意的揣测。但日子久了,大家渐渐因他们的品德而折服,又真心替他们委屈了一阵子。
也有人直接去问卢校长,这么大本事的人,为什么要回老家教书?
卢校长回答,他们是自己愿意回来的,他们夫妻俩本来就喜欢孩子,又喜欢小镇生活,想来想去,哪里也不如家乡好,干脆就回来了。
这话一传开,有一半人不信,说没准儿是卢校长嘴硬。但也有一半人说,卢校长两口子读书多了,肯定有自己的想法。
这是二三十年前的事儿了。
这之后不久,卢校长的孩子出生了,再后来,孩子上学了,孩子去省里读高中了,孩子去北京读大学了,孩子去国外留学了,卢校长夫妻俩始终没离开小镇。他俩一直住在学校附近。那是街角的一栋小楼,楼后是一个院子,院子里有一棵蜡梅,这蜡梅从一棵小树苗长了几十年,成了一棵老树。卢校长说,当年他就是喜欢这棵树,才买了这栋小楼。蜡梅花开的时候,满树黄色的小花,半条街都是香气。
蜡梅生长的日子里,卢校长和妻子经历了新生减少、学校裁并,也有市里和省里的学校想请卢校长夫妻去教书,说职位和住房都能安排。夫妻俩却没去,他们觉得在小镇教书更好一点儿:升学压力不那么大,书面工作不那么多,家长和孩子都是他们熟悉的人。再说,他们已经住上了自己喜欢的房子,干吗还要换一个地方重新开始?在大城市里,再要拥有一个这样的独立院子、一棵几十年的老蜡梅,不得要他们夫妻再奋斗二十年?
心满意足的工作,悠闲自在的生活,他们已经拥有了,换一个大城市,再等二十年又有什么好?
那几年,正赶上小镇人们去大城市赚钱的热潮,卢校长夫妻俩这么“不上进”的想法,几乎得不到认同。
逢年过节大家聚在一起,谈论的话题也多是“今年在哪里”“赚了多少钱”“明年要去哪儿”“准备赚多少”……当谈到卢校长拒绝城里的高薪工作时,大家都感叹“可惜了”,他们一个个都恨不得自己能顶替卢校长。
这两年,在外赚钱的人又渐渐回到小镇,为了孩子上学,为了照顾老人,为了不再做那让人厌倦的工作,为了终究有一个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
有一年,卢校长的儿子带着媳妇回来过年。
卢校长的儿媳妇是个华裔,汉语说得很好,但是卢校长总忍不住要跟她练习自己很多年都用不上的英语。他们一家出门,差不多半个镇子的人都跟他们打招呼,卢校长会热情地用自己生疏的英语为儿媳做翻译。
镇上的人都说,卢校长这是打算跟儿子、儿媳出国了。
但卢校长夫妻并没有跟着儿子、儿媳出国。过了一阵子,他们夫妻俩自己去了趟欧洲旅行。等他们回来,邻里问起,他们才说,去欧洲旅行是两夫妻早就计划好了的,练习英语也是为了这趟旅行,至于跟着儿子、儿媳妇去美国住,他们想都没想过。国内的大城市他们没觉得有意思,美国的大城市也不会有意思。
卢校长六十岁那一年摆酒席庆寿,宴席摆在院子里,镇子里的人都来了,宴席从早办到晚。宴席上送菜的是邻里,掌厨的是学生,席上坐着的每一个都是和卢校长相识小半辈子的人。卢校长六十多岁的时候去学了开车,驾校老师居然还是他当年的学生。
生在小镇,有时流言多、议论多,但无人问津又是另一种苦恼。
卢校长后来迷上了小说,也成了我早期的读者之一。他最爱做的事儿,就是帮我“捉虫”,告诉我一些词可以怎样用。他说,他也想试试在网上发表小说。
一个人能做什么事?可以过怎样的生活?人生是否会停滞不前?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会因为我们生活的地方改变而真的有所不同。困住我们的,也不是我们的脚所站的地方。
大城市和小镇子又有什么区别呢?满足与遗憾永远会同时存在,但生活总会继续,人生总是在不断向前。
在这世界上,有些人想做的事情,想要实现的梦想,需要离开家乡才能完成,但有些人只需要一间小小的院落。
后来卢校长发表了他小说的序言。他说:我生活在一个北方小镇。这个小镇子十分可爱,我很喜欢。我给他留言说:“我也很喜欢。”
多年后,我知道了一个挺酷的乐队,叫“九连真人”,唱客家摇滚的。九连真人的主唱阿龙和阿麦白天在学校里教课,晚上就变成摇滚青年去巡演。在节目里他们说,他们也不是没在大城市待过,但待不下去,太压抑了。于是他们回到了老家,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他们平常虽然朴素,但上了台就光芒万丈,蛰伏在身体里的力量顺着每个音符流进听众的耳朵里,一个一个炸裂开。客家民俗的特色,对别人而言是新鲜有趣的,对他们自己而言是亲切的乡音。
火了之后,他们说:火只是几天,生活还是要自己调节。
我深以为然,我们无论想要怎样的生活,要承担怎样的责任,生活永远没有普适的方案,有的只是无数种选择。
是啊,我就是那个“小镇青年”。